Moria Flaig
27. Oktober 2017
跳躍型學習者
回顧一下最近貼文中所提到的Linda Silverman的『聽覺型VS視覺型學習者評量表』,上面所列舉的對偶詞(dichtomy)歸納起來有幾點,我例舉如下,但是本文要討論的只有學習模式:循序型VS跳躍型。
1)大腦結構:左腦VS右腦
2)神經感知:聽覺VS視覺
3)思考媒介:語言(聲音媒介)VS圖像(視覺媒介)
4)意識:時間VS空間
5)認知方式:分析型VS直覺型
6)學習模式:循序型VS跳躍型
7)學習步調:一步一步VS全面性
與跳躍型相反的是循序型學習模式,我在近文『循序缺陷』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25.html中論述了,一個視覺空間型學習者在學習上通常會遇到的障礙是,凡事要循序漸進行的事不是進行緩慢就是有學習上的障礙,在那篇文章中,我著重於闡述循序缺陷的產生和障礙在學習上的影響,本文則著重於另一個問題:無法循序的結果而造成跳躍式學習模式,跳躍式在學習上會有什麼特點和優勢,教育者應該如何引導這一類型的孩子。
一個看似聰明伶俐的孩子,在智力測驗上被鑑定為資優生,但是在課堂上卻無法專心聽講、無法按照老師的教法來學習、反應緩慢、理解慢、起步時舉步維艱、在最簡單的問題上總是卡關卡很久、無法一步一步來、無法循序漸進按照進度來學習、出現了發展遲緩的症狀,然而這些現象的反面是什麼呢?
沒錯!跳躍式、全面式的學習策略,反應慢、理解慢、作業慢,一個令師長無能為力的孩子會突然不意地破繭而出,讓眾人大開眼界,這就是視覺空間型學習者的特殊之處!他們可以非常沒有效率,但也可以突然進展神速,他們總是不依循老師的教法來學習,喜歡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並找到自己的路徑來解決問題,這一類型的人最俱有創發性,也是最讓學校師長難以捉摸的類型。
可惜的是在課堂上,他們的表現卻與他們的能力完全不相符合,別忘了,摸索需要時間,課堂上的作業總是有時限的,我們總是沒有給予這些孩子充分的時間摸索和理解,強迫他們跟上腳步的結果是,孩子總是在狀況外: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聽講、無法跟隨老師的腳步、總是神遊於九霄雲外。他們解決問題的路徑和進程,往往與老師指示的背道而馳,老師所交待的課業無法在時間之內完成,最簡單的問題需要花最長的時間。然而,不集中注意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正在建立自己的方法和架構,因此無法跟隨老師的腳步,因而造成不遵從教導、不聽教誨的印象。
最近一件事情深刻地反映了我近來所探討的問題,讓我深深地感到無以為力。轉眼間,這一學年就快要結束了,諼諼馬上就要升上三年級了。然而,這星期我去課堂上幫忙時,他們老師居然回頭復習上半年所學的個位數加法,有好多小朋友都還是不會,需要一對一的協助。我看到諼諼呆呆地盯著紙上的練習題,其實簡單得要命,但是他卻是動也動。我想,這麼簡單沒什麼好教的,於是轉而去協助其他的小朋友,然而下課時,我看他只完成幾道題目。天啊!個位數加法耶!我不得不歎氣呀!不是對孩子失望,而是怕啊!怕那難以根除的學障啊!
近兩、三個月來,因為諼諼上學期的數學成績非常不好,我不只是到處找藥方而已,自己也在家輔導數學。老師給了一些教具要我讓他在家練習數數,我看到他真的是卡在上面了,於是我讓他直接跳過數數的梗,卻發現,不會數數(今天讓他數到一百,還是會遺落幾個),照樣也可以學數學,而且進步得非常神速。不久之後,他又遇到九九乘法的梗,我也儘量跳過,放棄了讓他死背九九乘法表,改用別種方式讓他學乘除法,改成分數乘法,兼顧除法、小數和百分比、還引入一點中學的基本代數,效果顯著,可謂實實在在的全面性學習法,他真的學得不錯,但我不禁要問,分數乘法會比數數容易嗎?
上次放假時,曾經練過多位數加減法和多位數乘除法,也學得蠻順利的,連分數乘法,都已經漸漸上手了,但是現在看來,上課的景象卻是完全兩回事!我真的是不明白,他為什麼面對著最簡單的個位數加減法,要望文興嘆呢?不但是紙上一片空白?難道連腦中也一片空白嗎?我看了真是欲哭無淚啊!一種惶然無助之感油然而生,難道這個孩子真的無法在學校的環境中學習嗎?
在澳洲小學的教綱中,個位數加減法是一二年級的課程,分數乘法(他們似乎沒有教除法)則是六年級的課程,諼諼正是得了矛盾型學習者的症頭:能夠學習高年級的課程,但是低年級的課程學起來卻是舉步維艱。
何謂矛盾型學習者?最近貼文中曾經所提到過Tannenbaum的研究,在此我進一步地引述如下:他曾經測試過一個孩子,八歲應該答對的題目全部答錯,九歲的題目卻全部回答正確;還有一個五歲小孩,五歲的題目,六大項中有三大項全部答錯,而九歲的題目卻幾乎全部通過,他稱這類型的學生為矛盾型學習者(注)。這類型的小孩能夠跳躍學習,學習時不需要一步一步進行,能夠直接學習難度較高的,但是對於最基本簡單的掌握度卻非常地低。
(注)Linda K Silverman, Invisible Gifts Invisible Handicaps, in: Roeper Review, Volume 12, No. 1, 1989.
諼諼是個典型的跳躍式學習者,而且相當地矛盾、兩極化,大家都會的,他不會;大家不會的,他倒很在行,最簡單的往往是最困難的,困難的反而比較容易,非常地矛盾。好不容易熬過了上半年,最讓他頭昏腦脹的數數和個位數加減法總算是結束了,按照教綱,老師理應進入多位數加減法的,不意怎麼又要回頭復習個位數加減法和三種心算技巧呢?(關於三種心算技巧請參閱『澳洲小學怎麼教算數?』)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9/blog-post_30.html
猛然地,這讓他又回到了當初卡關的地方,咔嚓!他的大腦就又卡住了。而且每一個步驟老師都要求必須一一分解出來寫在紙上,他知道答案,但中間的過程卻是一片空白,正是點到那種跳躍式不喜歡步驟的穴,讓他動彈不得,這種一步一步遵循步驟的教法,完全不對他的胃口。
我本對研究者一項建議持疑的,經過這次的經驗,讓我有新的一番體認。到底是什麼樣的建議呢?有些資優教育研究者認為,學障資優生不應該以留級來彌補學障,反覆練習操作他們最不擅長的,這反而會強化他們的學障,加深他們的挫折感,讓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和我們一般觀念所認為的剛好相反,孩子跟不上進度,我們慣用的策略是什麼?沒錯!補!補!補!但沒有人敢大膽讓孩子直接跳過去。
與補習、留級相反的是跳級,研究者認為,教導這一類型的孩子千萬不能補習、不要重複練習他們所不會的地方,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沒錯!家長和老師要看開,孩子不會就算了,放孩子一馬!應該讓他們直接跳級,或是使用 multi-year educational plan(注),幫助孩子跳過不擅長的,直接讓他們學習他們所擅長的部分,以這種策略來強化孩子的優點,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因為他們是跳躍式學習者,過程、步驟、中間部分對他們來說最模糊不清,他們不擅長於分析式思考方式,他們喜歡縱身一跳直接跳到結果,偏偏學校教育最看重分解步驟,注重中間推論的過程,跳躍式可以讓思考靈活,但循序法可以確保答案正確,我想,這是為什麼學校教育重視步驟的原因了,答案正確最重要了。
(注)Sidney M. Moon, Sally M. Reis, Acceleration and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p. 112, in: A Nation Deceived: How Schools Hold Back America’s Brightest Students, V. II.
之前我看孩子掙扎得很痛苦,我也教得非常迷惘,因此我正考慮,是不是要讓他重讀二年級,重讀的好處是,年紀上終於可以和其他同學打平了,可能是因為他年紀小,所以各方面能力較差,追別人追得很辛苦。現在看來,問題根本不是出在年齡上面,我看到的反而是,拘泥於個位數加減法與大小寫的改善之上,不斷地強化、練習,對孩子根本沒有幫助,反而會讓他困在泥漿之中無法自拔。然而如何教導矛盾型的孩子呢?研究者做了如下的建議:
They do better with complex material; simple material is hard to hold their
attention to.(注)
If a bright student struggles with easy, sequential tasks, experiment with more
advanced, complex work. Acceleration is more beneficial for these students than
remediation.(注)
(注)Elizabeth Maxwell, About Spatial Learners, Gifted Development Center.
依照上面研究者的建議,既然孩子是屬於跳躍式學習者,因此我們教育者也要跟著往前跳,沒錯!從困難的開始教起!若孩子在一個地方卡關了,不妨讓孩子高一年級、或是高兩三年級開始學起,讓他們先學更複雜更全面性的問題,從理解複雜困難的課程來學習、彌補比較低階的部分,不能一直讓孩子困在容易的問題上啊!
我就是使用這種策略來教諼諼學數學的,不要他數數、不要背乘法表,把這些統統放到一邊,因為死背、死記、循序漸進都會把孩子給困死。我改用分數來讓他學乘除法,以六年級的觀點來學習二年級的數學,數數不會、九九乘法記不住,沒關係,儘量採用多元化的算式來讓孩子多算、多操作,算久了,孩子的大腦自然就會「自己歸納」出規則了,這樣的方法對孩子來說反而比較容易。我不管澳洲小學教綱上那些五花八門、眼花繚亂、那些步驟多麼有效,只要孩子能夠算得出來,不管他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方法,他實在是沒有必要困在個位數加減法之上。
眼尖的讀者,或許可以從字裡行間中看出「自己歸納出規則」這樣的字眼與什麼事情雷同相似呢?沒錯!與學語言一樣,世界上,沒有一個寶寶先學會發音與文法規則才會說話的,嬰兒沒學過規則,然而無論規則再怎麼複雜,他們操作起來完全沒有困難,因為嬰兒最擅長自己歸納規則的呀!
死背九九乘法表的循序法與兒童的認知方式剛好相反,尤其是跳躍型學習者不喜歡記憶規則,不如讓他們從實際操作中來熟悉數字之間的關聯性,這比死背更容易瞭解。比如:3x9=?在演算時多遇上幾次,孩子就知道是27了,就算一開始笨笨地使用連加法,那也沒關係,切忌讓孩子按照順序一條條地背起來。此外,我還發現分數乘法很適合和乘除法一起學,可以將題目設計成,讓孩子清楚地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見上圖),讓孩子得見一種全面性的清晰可見的圖像+關係,在理解上對跳躍型學習者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對於一個跳躍型學習者來說,最難捱的無非是復習這件事,然而,如何說服諼諼班上老師,把進度加快,不要再復習了!而我們又是那種成績不好的學生,課堂上最聽不懂的那一個,憑什麼來要求老師加快進度?再者,有些小朋友真的是還不會,不但中間的步驟完全不清楚,連最終答案也算不出來,對這些孩子我們又該怎麼辦呢?以一個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對於這些孩子也有責任啊!難怪乎!研究者建議要讓孩子跳級了!畢竟學障資優生在資優生中是佔極少數的、在特教生中也不多見,學校要顧及到的是大多數學生的需求,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啊!跳級是最簡單、最節省人力資源的輔導方式。
延伸閱讀:
高潛能+低成就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1/blog-post_89.html從中文識字來看學障成因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21.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視覺型教學法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html
低小視覺型數學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html
空間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27.html
循序缺陷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25.html
奇異的資優特質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16.html
是學障還是資優?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4.html
聽覺型VS視覺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vs.html
學障資優(2e)與智力測驗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2e_23.html
學障資優(2e)三種類型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2e.html
澳洲小學怎麼教算數的?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9/blog-post_30.html
簡易乘法表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html
超低的數學成績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9/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