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在德國升中學



Moria Flaig
31. Oktober 2019



德瑞邊界的萊茵河

在德國升中學


一轉眼諼諼升上四年級了,四年級是小學最後一年,可說是整個學校生涯中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的成績關係著升中學、上大學。在德國中學是申請的,明年初就要提出申請,各校資優班介紹與咨詢現在已經開始起跑了,資優資格鑑定更是早在聖誕節假期之後就要進行。雖然政策上,家長可以自由選擇自己中意的學校,但好學校的名額有限,在競爭激烈之下,學校也會根據小學的推薦書,來選學生。若是想要擠進熱門的雙語、資優、Mint(注),小學的推薦書往往成為關鍵,因此,這一年的成績至關緊要啊!

(注)
雙語學程:五六年級時增加英語時數,七年級之後,一半的學科以英語上課,一半的學科以德語上課,缺點是有可能因為以外語教學,學科本身的程度會因而降低許多。除了英德兩語之外,也有法德雙語課程、義德雙語課程,英法德三語學程,全德只有一家中學有設立。修習英德雙語學程的人,畢業考時可以考國際中學畢業證書(IB),修習法德雙語學程的人,可以參與法國中學畢業考試(Bac)。德國有自己設定的國際畢業證書,與IB不同,不是有設立雙語課程的中學就能夠提供IB考試,通常IB考試權都是操控在國際學校的手中,只有少數的公立學校具備有IB考試權。
外語學程:與雙語學程完全不同,雙語學程是一半的科目以外語授課,外語學程則要求修習三種到四種外國語。主要有兩種模式,以英法為主,加修拉丁文,或是以英文拉丁文為主的,則加修法文。另外可以自由選擇第四外國語。第四外語除了熱門的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與古希臘文之外,有些學校甚至提供中文、日文、俄文、希伯來文等課程。
Mint:即是以科學、工程、電腦IT為重點而設計的學程。通常要等到八年級以後,學生才有機會正式進入自然科學學程,因此,對於這一塊,我還沒有深入研究。初略所得的印象是,Mint學程一般為傳統的自然科學學程主軸,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加選特殊課程,像是科技、工程、天文物理學、幾何學、電腦科學等等,或是選修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科學的深難課程。




在澳洲時諼諼的數學成績非常低,幸好轉來德國之後,數學成績大躍進,升上四年級之後,更顯出其實這個孩子的數學稟賦不差,若是想進入科學重點中學,問題應該不大。但想進入雙語學程就有困難了,諼諼不是英德雙語兒童嗎?問題是,諼諼直到八歲才轉到德國就讀小學三年級,去年的德文成績不是很理想,若想要進入意屬中的雙語課程,可能會有困難。雙語課程不僅要求英文成績要好,德文成績要更好。小學英語很簡單,成績看不出所以然來,學校主要還是依據德文成績來判斷,希望他們網開一面,願意收雙語兒童。

不是每個學校設有雙語課程,德國的中學各校有自己的發展重點,學程設計有外語、雙語、資優、數理、科學、人文、科技、生技、經濟、電腦語言機器人、音樂、運動等等。很多學校深怕面臨被關門的命運,於是各自努力經營各種學程(德語稱為火車:Zug),來吸引學生。

大部份學校只經營一兩個重點,這並無法全面滿足諼諼的需求,我先將目標放在資優、雙語、數理基礎科學這三項上,若是無法找到同時提供這三種學程的學校,應用科學中的電腦與科技也可以考慮。若是必須放棄雙語課程,則以法語為優先,拉丁希臘文先不考慮(有很多學校規定五年級起必須學拉丁文),雖說有些語言可以取代第二外國語,但是法語每個學校都有,將來若是要轉學,銜接起來會比較容易。

此外,若是選擇資優就要犧牲掉雙語,走雙語就無法兼顧自然科學。雖說正式的物理化學要等到八年級才會有,到頭來可能為了高年級階段的自然科學,無法兼顧雙語,雙語可能中途要被迫放棄,雙語學程不需要從頭到尾修習完畢,才具備考國際中學畢業證書(IB)的資格,但是同時準備兩種中學畢業考試,挑戰性非常地高,跟著學程走,比較不吃力。雖然在德國IB不是上大學的先決條件,對於促進孩子的雙語能力多多少少有些幫助。




看似眼花繚亂的各種學程,基本上,還是圍繞著兩個主要路線來設計的:外語與自然科學。第一條路線外語組,必修三種外語,最多可以修習到四種外語,甚至有第五外語AG(興趣班),五年級起就開始修習第二外語,通常不是法文就是拉丁文,外語組的好處是,一入學就開始修習英語與法語,八年級時可以轉修科學組。第二條路線是科學組,八年級開始修習生物、物理、化學與電腦科技等課程。從中可見,外語組是一進入學校就開始進行,科學則要等到八年級之後,所以我必須要採取的策略是,先走外語組,等到八年級再轉科學組。

雙語學程有一項嚴重的缺點,英語教得太簡單,對於諼諼來說簡直是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放在學法文上,反正到八年級時,要轉到科學組,要走到終點IB可能有困難。資優學程也有缺點,強調的只是進度快而已,多出來的時間,學校自行安排額外的課程與活動,說實在的,大部份學校所提供的課程並不怎麼吸引人,五六七年級這三年,自然科學部分也沒有因為資優而進入系統化教學,只是引導式的讓孩子見見世面罷了,那些額外的活動,主題總是圍繞在對於小動物的照料、生態保育上,很少安排較深入的主題來讓學生探討研究,像是量子力學、原子能、化學元素週期表、人體解剖學,然而這些都是諼諼目前最感興趣的主題。再加上,諼諼的處理速度慢,需要的並不是快快學,而是全面、深入與廣泛的學習。

雖然意屬中的雙語學程與資優學程皆存在著一些缺憾,但是我還是秉持著先與學校聯繫咨詢,對於這些學程做了具體瞭解之後,多遞上幾個申請書,明年開學時再做最後決定。




藍色腦



Moria Flaig
1. November 2019



在博登湖可以搭乘世界上唯一載真人的齊伯林

藍色腦


在孩子出生時,我曾經買了一本美國神經學研究者Lise Eliot所寫的書:『What's going on in there?』,不久之後這本書就被塵封在德國的閣樓裏,一放八年就過去了。八年之後等我再度來到德國拾起這本書,孩子早就已經渡過嬰兒期,如今的我對於嬰兒早期發展已經不是那麼地感興趣了,但是我還是把重新把這本書再看一遍,對於書中男嬰女嬰發育不同所做的比較,深有同感,並意外發現Eliot原來是暢銷書『Pink Brain, Blue Brain』的作者,於是網上讀了一點相關論文,證實了我過去的一些觀察。

諼諼轉學到德國後,最明顯的轉變是數學變好了,近來我有驚人發現,他的心算能力異於常人,我想,這應該是天生的,我向來的原則是,基本的會算就好了,我不會刻意要求也要會心算。過去一年裡我老是強調,孩子轉到德國後,數學就變好了,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他的數學不是醫好或是補好了,而是他本來就是屬於數學系統的人,只是澳洲數學教學法不利於男孩學習。此話怎講?

在發展上,男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發育,比起女孩晚很多,有些研究者甚至估計到晚四年。兩天前的PO文『心算』中,我曾經引述Eliot的論點:男孩子左右腦的之間的聯結低很多,協調性差,學習能力也較差,男孩語言表達能力、書寫能力,在發育上比女孩晚四年,而男孩在空間認知與數學認知則比女孩早四年(Lise Eliot, The Trouble with Sex Difference),男性賀爾蒙有助於空間認知發展,但同時也抑制語言能力發展(Lise Eliot, Was geht da drinnen vor?)。

後來,我讀了Eliot另一篇文章『The Myth of Pink & Blue Brains』,啓發我去思考另一個問題:難道重視語言分析解釋的建構式數學,全是美國教育界為了提昇女孩學習數學的興趣,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政策?卻殘害到男孩?沒錯,我的用詞正是『殘害』兩個字。諼諼歷經驚濤駭浪的建構數學的洗禮,留下不少後遺症,首先,不善於語言表達被誤以為(澳洲數學考試是口試,數學怎麼口試?),男孩得了算數障礙,而非手眼協調的發展遲緩,真是一大誤會。


博登湖

話說從前我們住在澳洲的時候,澳洲數學教學重視實物操作、語言情境描述、繪畫勞作與小組溝通討論,必定將日常生活實際應用導入教學,不重視系統性的觀察、空間化排列、抽象算式演練,注重實際的活動與情境構想應用,高年級階段總是要求學生假想一些故事來做實際的應用,要求寫長文,男孩不見得有興趣。其實語文與數學結合在一起教也沒有什麼不對,也沒有不好,但是這種模式,很顯然地非常適合女孩學習,不適合表達能力不好的男孩。

然而數學本身的性質最終脫離不了系統化抽象符號推演的範疇,這樣的教學其實局限性太大,低年級還可以,小學階段要求寫長文也行,之後呢?幫助女孩贏在起跑點,真的能夠讓女孩補足了數理邏輯的弱點嗎?還是讓女孩完全沒有機會得到足夠的抽象思考訓練?女孩在後來真的能夠得到整體的提昇嗎?再者,男孩先天在語文上就遠遠落後,現在還要輸在數學上,豈不是很悲哀嗎?

有人主張男女分校,因為男女發育的模式完全不同,學習模式也完全不同,利於女孩,不利於男孩,教程無論怎麼設計,總是不能兼顧兩性。我想,真正的迷思在於,兩性平權最終的目的並非要達到兩性相同,而是要讓兩性得以自由發展自己的強項,不是嗎?弱項何必要去補?數學不好照樣適合讀醫學院,醫學上要用到高等數學的機會並不多,女性特強的記憶力反而更適合學習醫學,溫柔細心的特質其實更適合照料病人,但是我們的社會並不給女孩同等的機會,問題並不是出在女孩數學不好啊!再來,男孩的沈默寡言,不喜歡閱讀,會有人異想天開發展出數理邏輯閱讀教學法來解救男孩的閱讀障礙嗎?答案是:沒有!

德國的數學教學很死板沈悶沒錯!女孩可能不會覺得觀察一大堆死寂的數字、一大串並列的算式、並從中得到運算規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然而諼諼卻能夠樂在其中。觀察算式的教學法完全違反女孩在發育上的強勢:語言文字表述,數字會說話嗎?除非把數字和物價放在一起,的確可以提高女性對於數字的興趣,否則要邏輯推演能力差的女孩觀察枯燥的算式,可能學起來會很痛苦,卻適合手眼協調能力差的男孩學習,因為所有的算式全部整整齊齊地排好了,只要你自己看出個所以然,不必自己畫,不必自己構想做文章,就可以得出規則,不是很完美嗎?諼諼就很喜歡德國系統,不喜歡澳洲系統,喜歡純數字運算,不喜歡實物應用,更別談要他長篇大論地寫長文這種麻煩事,簡直要他的命咧!

當然女孩也有數理邏輯能力特強的,男孩也有善於辭令的,莎士比亞也是男人,居里夫人數學一定也不差。然而,科學研究是以大數著眼,不看例外。教育政策是針對整體國民,而非個人。




語言內化


Moria Flaig
5. Februar 2019



諼諼的出生地圖賓根


語言內化

ADD研究者Barkley指出,ADD兒大腦執行功能發展遲緩(executive function),外顯可以觀察得到的是,語言內在化的過程比一般兒童還要遲緩。

語言內在化一般發生於五歲與七歲之間,一個七八歲的小孩通常已經不會自言自語了,而是將自言自語逐漸內化成抽象性的思考活動,成為內在的聲音,思考活動不再與說話一致了,而是轉變成一種內部策劃、組織、判斷先後次序、展開活動的思考過程。然而,諼諼已經九歲了,還總是碎碎念,仍舊拘限於以具體語言來思考,欠缺內在策劃的能力。作文時邊說邊寫,還能夠理解,但是算數學時,要邊說邊算,我覺得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諼諼總是喜歡邊說邊算,把計算過程給說出來,可能是可以提高工作記憶和專注力。

這裡的孩子有兩個也是被診斷為過動,一個六歲、一個七歲半,兩個都被診斷為發展遲緩,但是他們已經不會自言自語了。他們和諼諼玩時,還會很疑惑地問諼諼:「你一個人自言自語到底在說什麼呀?」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以前也是如此,於是我笑一笑回答說:「他記性不好,所以需要把事情說出來,才不會忘記。」六歲的女孩,去年她五歲時,我看她一個人玩時,還會自言自語,近來已經不會自言自語了,她已經完全忘記以前的事情。

諼諼是三語兒童,有趣的是,他的私密語言從來不會使用中文,可能是因為媽媽總是在一旁傾聽,他知道,媽媽聽得見,所以選擇其他種語言。也可能是因為環境語言才是他的第一語言,因此,一直以來的自言自語的語言,會跟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以前是英文,現在則是德文。

現在分析起來才驚覺,中文一直都不是諼諼的第一語言,環境語言才是他的第一語言,隨著讀寫能力的增進,中文表達能力遠遠落後於英德兩語,直呼無法使用中文來解釋,親子之間的對答越來越單調。

慶幸的是,直到今天,他還是願意和媽媽說中文,只是腹笥甚窘,詞彙量不夠表達,乾脆以沈默表示,反正他是個安靜不愛說話的孩子,但也確實因為有這樣的個性,讓他的中文無法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