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三語寶寶學法文:掌握發音



Moria Flaig
22. Dezember 2015


我家的法文課實行了一個月以來,諼諼一共學了兩本繪本,24首兒歌,兒歌大部份都熟讀到能夠背誦出來,昨天我們開始讀第三本繪本。繪本是使用Hans Wilhelm的繪本,兒歌則是使用:Il était une histoire 網站的兒歌。

經過一個月的練習,我發現孩子似乎已經逐漸地掌握了所有的法文的發音規則了,應該可以自己讀出所有的字了,也就是看到字,不管認不認識,就能夠讀出來,若是能讀出陌生的字,就代表孩子已經掌握了整個拼音規則了。於是在開始教新的課文之前,我先讓他自己朗讀,很顯然地,對於新的文章,他已經能夠按照文字讀出來了,即使無法做到零缺點,然而大部份的字雖然都還沒學過,但他還是可以自己讀出來的,也不會用英文或是德文的音讀出。這個現象也是我之前,在三語閱讀中提到過的,孩子在學習閱讀時,並不會將所學過的語言混合在一起。

法文的拼音規則雖然比起英文複雜了許多,但相較而言卻相當地規則,例外不多。雖然我從來沒有向他解釋過,所謂的規則,他卻能夠經過反覆的練習,自己歸納出規則來。

我和孩子的爸討論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非常地肯定地說,這就是小孩子的大腦和成人的不同之處,小孩能夠自己歸納出規則,成人學習一個新的語言,卻要先學習規則,而兒童卻能夠從反覆聆聽中,自己歸納出規則來。當人漸漸地年長,卻漸漸地失去這種歸納的能力。這個問題,剛好可以銜接我上回的PO文:母語學習的年齡問題。雖說活到老學到老,很多銀髮族利用學習外語來防老,防老年癡呆症,學習外語雖然沒有年齡限制,但是學習母語卻是有年限的。

孩子的爸說,德文的名詞的陰陽中性其實有規則可循的,但是這個規則卻是非常地複雜、精細、瑣碎,誰也說不清,但只要母語是德語的人,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能靠直覺說出這個名詞是什麼性?只有在幼兒時學會了這種規則的人,才能夠精準地將這三種性別套用在各種名詞上,每個在德語環境中長大的人都知道這套規則,而這套規則卻又是難以言喻。

好一個難以言喻,能夠掌握這種微妙之處的,大概只有幼兒才能辦到吧!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經過解說規則,諼諼卻能夠靠自己掌握整個法文的拼音規則呢?這一個月來,我們全都是直接讀,讀完了,聽平板電腦讀,聽完了,他再自己模仿電腦讀,完全不會與德文和英文混淆在一起。一個月之後,現在看到沒讀過的文章,自己就能夠讀出來了(當然他認識的字還不多,會讀不代表明白文意),連很難掌握的連音現象也都注意到了,我也沒有解釋如何將兩三個字一起連著讀?但他自己就會連著讀了,到底怎麼辦到的?這大概就是難以言喻之處吧!

此外,雖然每讀完一篇新的文章後,我都會解釋生字,但是通常都是很快地解釋過,並沒有反覆地訓練他對單字的掌握,只有偶爾出外時,就我們所看到的事物來問他,這個法文叫什麼呢?我並沒有特別訓練單字的回想和記憶,用意是在於,希望他在閱讀時儘量以上下文來體會文意。也就是我以前所強調的,兒童的閱讀,是先掌握整個故事,然後才是句子,最後才是個別的單字。不要讓小孩只讀個別的單字,比如讓孩子讀坊間所販賣的英文閃字卡,我們要儘量讓他們從整篇文章來理解單字。就算一開始不懂個別單字的字義也無妨,儘量讓孩子熟讀整篇文章,他們自己在遊戲中、自言自語之中,就會不斷地整理思考所熟練的句子,自己就能夠從句子中去理解字彙、從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去掌握單字的意思。再者,往後,單字會在不同的文章中不斷地出現,在不同的情況,卻有類似的意思,於是孩子自然就能夠望文思意了。

這個方法其實就是親子共讀的方法,親子共讀不僅僅是教小貝比的方法,拿來教五歲的幼兒,還很有效哦!利用這個方法來教小孩學外語,跟教母語一樣:讓寶寶看圖會意,不用解釋太多,孩子自然會明白。我想,在親子共讀時,沒有個媽媽會嘮嘮叨叨地,將故事中每個字做一番詳盡的解釋後,再讀整篇故事,而就算有,也是針對幾個特殊的字詞而已。我相信,每個媽媽的做法跟我一樣,沒什麼祕方,就直接讀而已,寶寶自己會看圖來理解故事。

但是傳統的語言課是不是這樣上的呢?不是!傳統的語言課,是先解釋完所有的字,甚至解釋一組文型或是文法規則之後,再讀一篇文章,而非將熟讀整篇文章作為學習的重點。但是這種方法不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法,兒童則是先從理解全文再來理解局部,兒童不會嘗試著去解釋個別的字,更不會學習規則,就算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們也照樣讀下去,一點都不會感到有理解上的困難,就算第一次的理解是錯誤的,那也沒關係,一旦有了豐富的閱讀經驗,兒童自己會將錯誤的理解更正過來。

因此,我教諼諼學法文,就是利用親字共讀的方法,直接閱讀,直接理解,沒有額外教單字、句型、文法、動詞變化、發音規則,就只是一起熟讀幾篇故事和兒歌,直到孩子能夠朗朗上口。孩子看看圖畫,自己去想像文意,長久往後,他將會不斷地遇到相同的字,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後,孩子自然地就能夠理解個別單字的意義了。

前天,我們一起去逛街,順便去亞洲商店買點東西,一般亞洲商店的商品都是進口的,所以包裝上都有多語言標示,孩子看到了一瓶魚露,卻馬上認出了poisson這個法文字,很興奮地指給媽媽看,沒錯,這個字就是魚。大家請注意,不是英文的poison,兩個字看起來很像,而英文字中少了一個 S。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雙語寶寶形成的條件:年齡



Moria Flaig
22. Dezember 2015


在雙語與多語教育中,要考慮到因素相當多,但是最終,父母要非常清楚地思考一個「終極問題」是:要讓孩子所學習的語言成為孩子的母語之一嗎?還是只是當成外語來學習?若是要孩子當成母語來學習的話,要讓寶寶成為雙語寶寶,長大成人成為雙語人,其實是有些條件的:

1)孩子暴露在一種語言的環境中,有沒有達到清醒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
2)孩子所學習的語言有沒有依人與情境的不同而分開
3)孩子是不是只使用大環境的語言呢
4)父母本身能不能使用這種語言
5)孩子有沒有學習讀寫
6)有沒有足夠的書籍可供孩子閱讀

在這些條件之下,寶寶比較容易成為雙語寶寶,當然也不排除,某些條件若是缺乏的話,比如說,父母不懂英文,但是孩子上國際學校等等,藉由學校的教育來達成雙語教育的目標。

再者,在語言學中,有個廣為討論的問題是,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第二語言,才是最適合的年齡。而年齡不但是在學習外語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學習母語所謂的L1,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眾所週知,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失去語言學習的能力,這可以分成文法與語音兩個問題來討論。

根據經驗研究,小孩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會喪失了準確地模仿一個語言的發音與音調的能力,有些研究觀察到,七、八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熟練了分辨母語的能力,而將其他的語言視為雜音,而嬰兒在兩歲之後,會失去精準地模仿一個語言發音的能力,甚至有些學者將兩歲視為學習母語的關鍵期,也就是說兩歲之後才開始學的語言,都無法成為母語。

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紛紛地調降開始學英文的年齡。在德國小孩入學後就有英文課,五年級開始上法文,而台灣近年來也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上英文課。而傳統的課程安排,卻是中學以後才開始學習外語,因為人在這個時期的學習能力特別旺盛,澳洲就採取這種制度,雖然某些國小有提供外語課給母語背景的小孩上,但是並不普及。

近年的研究中發現,青春期才開始學習外語的話,難以克服發音上的障礙,不利於外語的學習,因為,這時候,小孩的耳朵已經無法分辨一些音了。廣為被學者拿來作為例子的是,日文中沒有區別 l 與 r 兩種音,也就是日本人無法區辨這兩種音。而德文中的 r 與義大利文中的 r 也是很多外國人無法克服的音。

就以美國的移民中來觀察,比如季辛吉是青少年時期才移民到美國的,所以他的英語帶著濃厚的德文腔,我曾經在德國看到他接受德國電視台的訪談,雖然他的英語帶著很重的德國腔,但是在訪談時,他除了簡單的問候語之外,他並沒有使用德語來回答複雜的國際外交的問題,整個訪談大部份需要由口譯的人譯出。可見,基本上,他的英文應該比德文更為嫻熟,但是他的德文卻比英文更為純正。然而他的弟弟,雖然同時間移民到美國,但是因為年齡小了幾歲,他的英語就沒有帶著德文腔。

再者,文法的問題。最廣為被研究的是,歐語系中的,名詞的中性陰性陽性、動詞變化、德文中的複數型、直接受格與間接受格的分別。然而這些問題在英語中完全不存在,因為英語的名詞既沒有性別、也沒有分成四格、複數型也只有一種,動詞變化也只有過去式與完成式有著幾個不規則的狀況,比較容易克服。但是在其他的歐語系中,這些文法規則相當地繁瑣,難以駕馭。

一般語言學學者認為,兒童在入學之後,也就是六、七歲之後,則會慢慢地失去精確地掌握文法的能力,直到十歲左右,孩子進入了青春期,則會完全喪失這種能力。德國人如何判斷誰是在德國出生長大的呢?就是從名詞的冠詞來區別,外國人並無法精準地掌握德文名詞的陰陽中三性。也就是說,若要讓你的孩子學會德文或是法文、或是其他歐語,並當成母語來學習,不能等到上了中學之後才開始,必須很早就開始,最好是在學齡前開始。

一些語言學家,將雙語與多語現象,以開始學習年齡的不同,在「質」上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J. Mesiel ):
1)0-4歲:這時期寶寶所學的語言皆將視為第一語言,也就是母語L1。
2)5-10歲之間:這時期寶寶所學的語言則視為第二語言,也就是外語L2。
3)10歲以上
語言學者發現,兒童學習語言與成人有著根本性的不同,童年早期的語言學習,在英文稱為:language acquisition,在德文稱為:Spracherwerb。母語的學習完全不同於一般的語言學習,也就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與成人不同,像兒童喜歡不斷地重複、聆聽、記憶、背誦等等,而成人喜歡系統性學習,也就是循著文法系統來學習。在此我們要注意到一個問題,Meisel的分類不是量上的問題,而是質的問題,像季辛吉的英文程度顯然比德文很好,但是他的英文帶有著強烈的德文腔,這不是矛盾,也不是弔詭,Meisel的類型學並非在討論,L1的運用與處理語言訊息的能力,而是在說明L1與L2相較,在「質」上有著根本上的差異:也就是發音和文法的純熟度的不同。

成人善於在於理解訊息,兒童不處理訊息,而是接收訊息。兒童並不注意語義上的理解,也不注意個別字義的解釋,兒童不管懂不懂全部照單全收。兒童從來不必學習規則,學習文法,而成人學習外語卻是從文法開始學。語言學家所討論的L1與L2之間的不同,並非在談,這兩者之間語言知識的不同,我曾經在其他的PO曾經提到過Snow的實驗,她讓各種年齡層的人學一段時日的英文,然後做測試,從中發現,青少年得到的成績最高,成人次之,而五歲以下的幼兒最差。

我也知道不少人,在五歲以前所學的語言,若是沒有繼續培育、持續學習下去,終究會忘光光!我自己五歲以前所學到的泰語就全部忘光光,只剩下,能夠辨認出數字而已。而五、六歲以後所學的東西要忘光很難。

但這並不是說,十歲以上的人就無法學習外語了,只是在說,十歲以後,進入青春期的人在學習語言上,比起嬰兒,在「質」上有著顯著的不同。但還是有可能將一種外語學習到圓熟的境界。只是,一個語言最精緻層面,比如德文的名詞冠詞,複數型變化等等,卻是有年齡的限制。我接觸過很多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無法區別四聲。對於這種無法凌駕的困難,幼兒雖然學習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卻能夠輕鬆容易地駕馭。諼諼一開始說德文時,所有的名詞全部都是陽性,不管什麼格,全部都是der,der只能用在陽性主格上,他卻用在所有的情況上。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雖然也該熟練了所有的狀況,但是他依舊有不知道的時候,如果是要學十年,我也不驚訝!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如何在台灣的單語環境中培育雙語寶寶


Moria Flaig
19. Dezember 2015







在今天拼美語的時代中,如何讓小孩從小就學會英語、喜歡英語、流利地說英語,是很多台灣父母所關注的話題。諼諼的成長環境是多語環境,自然而然養成了使用三語的能力,這不能算是完全歸於在家教育的功勞,而是環境使然。

雖然我完全沒有在單語環境養育寶寶的經驗,但從閱讀中、從我所看過的例子裡,我可以給台灣的網友一些建議。我相信,在單語的環境下,同樣地也可以養育出雙語寶寶的,下面我列出幾種情況提供朋友做參考:

1)寶寶上全美語幼稚園:
家中的寶貝若是在台灣上全美語幼稚園的話,首先,父母必須確認全美語幼稚園是不是真的全美語,若是的話,父母應該跟寶寶說哪種語言呢?答案是,中文,台語也行,依自家的狀況而定。

在理論上,寶寶在長時間的英語浸泡之下,寶寶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英語輸入時間,英文理應會成為寶寶的母語之一,寶寶也能在學前得到穩固的英語基礎,順利地成為雙語寶寶。在全美語的前提之下,父母在家大可放心和寶寶說中文,而且必須和寶寶說中文來確保寶寶中文能力得到適齡的發展。我們要想想看,孩子在幼稚園已經裏面聽了一整天英文了,剩下在家的時間並不多了,父母不應該把這點寶貴的時間來說英文,應該儘量提供孩子充裕的中文環境,讓寶寶的雙語皆能夠得到均衡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往後想,孩子進入小學之後,是不是會繼續上國際學校?大部份上全美語幼稚園的小孩是不會上國際學校的,而是選擇上一般的國民小學。這時,讓孩子在六歲前擁有良好的中文能力,就變得異常地重要。不然,孩子的中文能力若是跟不上同齡小孩,小孩入學之後,學習上就會變得異常地辛苦,甚至拒絕學習中文,中文相對於英文要難學得多了,這容易讓小孩產生排斥的心理。此外,這時候用來學習的語言不再是英文而是中文了,如果寶寶的中文程度太低,無法以中文來理解與學習,上課聽不懂、書本讀不懂,這些都會造成寶寶的學習障礙,讓寶寶倍感挫折。

再者,小孩幼稚園畢業後,若要繼續上國際學校的話。這時候,父母更加要留意小孩的中文教育了,不要以為小孩在台灣成長,中文一定沒有問題,就是因為小孩是在台灣成長,將來也可能在台灣生活工作,中文就變得異常重要。不會中文,就算會聽會說,若是讀寫有困難的話,小孩將來在台灣生活就會有障礙,不識字的人,如何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呢?不會寫字的人,如何去政府機構辦事?如何填表格?在職場上,如何工作呢?因此,無論將來孩子是不是會繼續上國際學校,學前的中文教育對上全美語的孩子來說,顯得更為重要。我們不要以為特地花了不少銀子讓孩子上全美語幼稚園,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正因為特別花了銀子,父母要做的事情會變得更多了。也就是說,在孩子的雙語教育中,父母必須成為孩子中文教育的推手,必須非常清楚孩子下一步要往哪裡走,自己在家能提供多少時間與資源?

尤其是那些打算送孩子上國際學校的父母,就算孩子將來的中文全都自己包辦,但自己能教到什麼程度,才能夠讓孩子順利地學會讀寫?孩子在家自學中文接受度如何?孩子熟悉了拼音文字,會不會對學習中文有排斥?父母能夠督促到什麼程度,如何在督導中避免親子之間的衝突?這些都是父母事先要評估考慮到的問題。與那些上一般國民小學的孩子不同,這時候,父母最好在孩子學會英文閱讀之前,先開始學習中文閱讀,以免孩子學會容易的拼音文字之後,就排斥讀寫中文。

如果寶寶只在學前上全美語幼稚園,小學階段上普通的國民小學的話,父母也要提早規劃孩子學前的識字教育,父母應該在孩子四歲左右就開始教導英語閱讀,閱讀能夠讓孩子的英語在欠缺環境的刺激之下得以保存下來,孩子識字之後不但不會忘記幼稚園時所學的英語,並且能夠更進一步靠著閱讀,持續不斷地自學下去。因此,學前的英語閱讀能力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決定了你的寶寶在六歲入學之後是否會忘記所有的英語。

閱讀能夠讓寶寶所學過的字彙深刻地印在腦海中,不會閱讀的寶寶,幼兒失憶症將會把學前所學的英文全部一掃而空。外子的教授的兒子,在德國上過三年幼稚園,他們一家搬到美國時,那個兒子已經六歲了,基本上他的德文跟一般六歲的德國小孩無異。如今,這個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我認識他時,他的德文早就遺忘殆盡,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為了永續孩子在幼稚園所做的努力,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在入學前學會英文閱讀,並達到獨立閱讀的能力,讓英語變成孩子的一部份,這樣學前的努力才不會功虧一簣。

當然啦!目前在台灣國小三年級也開始上英文課了,但這樣的課程並無法保證孩子的雙語教育繼續延續下去。孩子將來的英文教育往後要怎麼持續下去?靠課後補習嗎?請家教?自己教?父母應該謹慎思考,尤其對於教育預算拮据的家庭來說,沒有多餘的錢送孩子出國參加Summer Camp,也沒有錢請外教來家裡教。因此,必須在孩子離開全美語幼稚園之前,就找到一個有效的方法,來讓孩子的英語不會忘記。

以我的經驗,閱讀是最好的方法,我們今年年初離開美國後,諼諼就不再去上學了,在這將近十個月的時日中,也就是在缺乏英語的環境之下,諼諼的英文閱讀從獨立閱讀,躍升為大量閱讀。目前,我也正在訓練他閱讀長篇故事,他也讀完了第一本長篇故事: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現在接下去讀「夏綠蒂的網」:Charlotte's Web。我們雖然住在澳洲,因為在家自學的關係,其實孩子接觸英語的機會很有限,事實卻證明,雖然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不多,但他的英文卻能夠完全靠著自己勤於閱讀,不斷地得到進步。

我還有一個小撇步,多讓孩子聽英文的有聲書,但不要有螢幕,有螢幕的話,孩子容易將注意力分散在畫面上,以畫面來理解,而不會專注於傾聽上。讓孩子看英文卡通雖然能夠達到娛樂效果,但是對於孩子的英語能力的培養卻沒有多大的助益。最好讓孩子多聽有聲書,並且聽到能夠琅琅上口的程度,這樣孩子開口說英文時,也就能夠不假思索地說出來。

2)寶寶上雙語幼稚園:
這個情況比全美語幼稚園要複雜多了,其中牽涉到,寶寶的幼稚園所提供的英語課的時數有多少?雙語是不是真的雙語?還有教英文的老師是不是外教?是使用英語教英語?還是以中文教英語?如果寶寶上的幼稚園,英語只有每天一堂課,或者最多每天兩個小時的話,以這樣的輸入量,孩子是無法成為雙語寶寶的,也就是說,這樣的雙語幼稚園所提供的雙語教育,最終的結果是,英語並不能成為孩子的母語之一。根據研究,一種語言要成為寶寶的母語之一,寶寶必須被暴露在這種語言環境中,達到清醒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若是幼稚園只提供每天兩小說的英語課,這樣的時數是無法讓你的寶寶成為雙語寶寶的

嚴格地說起來,真正的雙語幼稚園,或是雙語學校,必須在同一班級中擁有兩個老師,一個老師說英語、一個老師說中文,沒錯!這個方法跟我們家一模一樣:「一人一語」One Person One Language。一個老師只對學生說一種語言,而這個老師不需要金髮藍眼,只要英文說得夠棒,而且能夠在任何情況之下只對孩子說英文,這樣子,你的寶寶就能夠成功地被培育成雙語寶寶。

若是你的寶寶所上的幼稚園沒有這樣的配置,而園方所提供的英語課的時數,也達不到孩子清醒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媽媽們不要氣餒,在這個基礎之上,媽媽還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來補足英語環境不足的。最具體的做法就是,多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多讓孩子聽英文的有聲CD。沒錯!就是汪培珽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接孩子下課回家後,儘量提供孩子足夠的英語環境。與全美語幼稚園不同的是,這時候,父母在家就要和孩子多說英語了。具體的實行辦法,我還是建議使用一人一語原則,就是父母有一方要只對孩子說英語,而且最好做得徹底。而且中英文要分得徹底,千萬不要夾雜不清。

和全美語幼稚園的狀況一樣,父母也要注意如何在孩子六歲入學前,將寶貝在幼稚園所學的英語保存下來。還是那個老方法,閱讀。訓練孩子在學前學會英語閱讀,變成至關緊要,這能夠保證孩子在將來,在欠缺語言環境之下,不會忘記英語,並且藉由閱讀,繼續學習英語。


3)寶寶沒有上美語幼稚園:
如果家中寶寶沒有上美語幼稚園,從小也沒有在英語國家生活過,家中也無雙語環境,也沒有請外籍保姆,父母若是決心培養雙語寶寶的話,還是可以自己打造雙語環境,這時候,父母就要全程跟寶寶說英語了。

我在英文網頁上,曾經讀到不少談雙語教育的奇葩:媽媽全程在家對寶寶說外語,而且從齡歲開始,也就是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對孩子說的所有的話都是外語,而且這還不是媽媽自己的母語,或是母語之一。這時候,媽媽就要有心理準備了,先評估自己的英文實力,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所遇到的事情會越複雜,親子之間談論的議題也就越複雜。這些網路奇葩也承認,在他們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父母被迫放棄在家的雙語教育,將親子之間的對話轉變成父母的母語,因為只有使用母語,在處理敏感的話題時,才能夠說得明白清楚。

這次回德國我認識了一家人,媽媽是學校的英語老師,而英語並不是她的母語,或是母語之一,但是他們在家只說英語,而且三個孩子之間只說英語(最小還是個抱在手上的小嬰兒)。這個媽媽怕不怕她的英語帶有德文腔,不怕,照樣培育出四個雙語寶寶。這是我親眼見過的,雙語教育做得最徹底的家庭,家中的英語環境完全靠著媽媽一個人自己在家打造。我看過不少雙語家庭,成功的例子不多。但經過我的側面觀察,他們成功的祕訣是,她的老大已經是青少年了,而三個小的都還未入小學。將老大成功地培育成雙語寶寶後,再生小的,也就是老大與老二之間要差個七、八歲,這樣成功機會比較高,因為老大上小學後,基本上,已經成為穩固的雙語兒童了,小的再接著出世,老大能夠自然地與弟妹說英語,媽媽教起來自然輕鬆多了。

此外,我在網上讀到不少同樣用心、有毅力的媽媽,在美國有些媽媽使用外語實施在家教育,雖然沒有親眼所見,無法評估。但是我相信,在單語環境中,也就是夫妻雙方都說同樣的語言,而且也不是住在國外,孩子也沒有上外僑學校,全靠媽媽,或是爸爸一張嘴,還是能夠讓寶寶成為雙語寶寶的。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FAQ:三語閱讀



Moria Flaig
17. Dezember 2015


1)問:雙語、三語寶寶在進行多語言閱讀時,會不會混淆?
答:不會!只要孩子在說話時,能夠將兩種語言分開,在學習閱讀時也能夠將兩種語言的拼音系統分開。諼諼在閱讀英文時,完全以英文來閱讀,閱讀德文時,完全以德文來閱讀,不僅是腔調,連音的高低在朗讀時,都會隨著語言的不同而改變。德國人說話的音調要比說英文的人低得很多,讀德文時,諼諼自然會壓低聲音,成人就無法做到這一點了。顯然地,孩子在閱讀英文時,跟在說英文時一樣,完全處於英文的情境,不會以英文來思考德文,也不會以德文來想英文。就拼法一模一樣的字來說,例如:hose,這個字在英文是噴水管,在德文是褲子,孩子能夠分別的。而在讀一些英文與德文的共用字時,更不用說了,這些字拼法類似,甚至完全相同,意思相近,但發音不同,孩子一開始學習閱讀時,就能夠注意到了,不會以德文發英文,以英文發德文。今天曾經發生過一次錯誤,就是讀echo這個字,德英文寫法一樣,但是發音不同,今天我們在讀Little House時,孩子讀到這個字時,卻用德文發音。

2)問:以拉丁字母為書寫的語言,文字看起來都相同,孩子在書寫時,會不會混淆拼法呢?
答:雖然在閱讀上,孩子不會將不同的語言混淆在一起。但是在書寫時,卻有混淆的狀況,比如說,美語hot,諼諼可能會使用德文拼法,寫成hat。要克服這個困難,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還未開始訓練諼諼的書寫能力,但是他在學會閱讀之後,自己開始寫一些字,有些字是拼錯的,也就是寫英文時,使用德文的拼法,寫德文時,使用英文的拼法。基本上,在德國,一般學校鼓勵自發性書寫行為,也就是老師並不改正錯誤的拼法,儘量鼓勵孩子自由書寫,德國人的經驗是,孩子在練習書寫的過程中,自己就會慢慢地矯正錯誤的拼字。用這種方法學習書寫,到頭來會不會全部混淆,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嘍!

3)能夠同時學習兩種語言的閱讀嗎?
答:最好是分開學習,先學完一種,再學另外一種。閱讀與說話不同,孩子沒有辦法依人而切換語言,很容易混淆,我建議先讓孩子學會一種語言的閱讀,等孩子熟練一種語言的拼音方式之後,達到獨立閱讀階段時,也就是不需要大人督導、小孩能夠獨立將一本故事書讀完時,再開始學習閱讀另一種語言。如果孩子的母語是兩種不同的書寫系統,比如說,中文和英文,就沒有必要分開學習,可以同時進行。

4)問:學習一種語言的閱讀須要多少時間?
答:這要視小孩的情況而定,一般研究閱讀的學者大多建議一年左右。在德國,一般將學習閱讀的時間定為一年,二年級開始,學童就應該開始進入獨立閱讀的階段了。而學習中文閱讀,通常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父母要有心理準備,要額外挪出時間來督促孩子學習中文。

5)問:哪種語言應該先開始進行?
答:住在國外的人最好先從母語開始,也就是從所謂的弱勢語言開始,大環境的語言讓學校去解決就行了。住在國外的朋友,家中若有雙語、三語寶寶,最好在小孩入學之前,先傳授自己的母語閱讀。因為,等孩子入學之後,想將自己的母語植入孩子的大腦中,就會變得異常困難。若孩子在入學前,就已經熟悉母語的閱讀,不但能夠鼓勵孩子在入學後,繼續學習家中的母語,更有助於大環境語言的學習。因為孩子已經能夠駕馭一種語言的閱讀,要學習另一種語言的閱讀,相形之下顯得更為容易一些。

6)問:只要學會一種拼音文字的閱讀,再學習其他的拼音文字時,是否能夠縮短學習時間?
答:正是如此!孩子只要學會了一種拼音文字的拼音法,雖然另一種文字的拼音法完全不同,但孩子自動會將拼音原則運用在另一種拼音文字上。諼諼先學會英語閱讀,學習德文閱讀時,就不用再學一次拼音,直接讓他讀就行了,不必從Phonics這種系統性的拼音法開始學,他自然能將英文的拼音法運用在德文上,只須額外注意要一些德文的獨特的拼音規則就行了。學會了英文與德文的閱讀之後,他更是在無人教導之下,自己學會漢語拼音,只要有漢語拼音的中文書,他都會讀,而漢語拼音一些獨特的拼音規則,他馬上就能夠從上下文中猜出來。目前在學法文也是出現同樣的現象,我並沒有額外教拼音規則,更沒有要求背單字,我就讓孩子直接聽、直接讀,在讀的過程中,孩子自己就會整理出規則來,慢慢地擺脫掉錯誤的讀法。

7)問:先學會拼音文字的閱讀,再來學中文閱讀,是不是有困難呢?
答:沒錯!我建議在國外育兒的父母們,不要重蹈我家的覆轍,最好在孩子入學前兩年就開始教導中文識字,讓孩子在入學前,就能夠閱讀中文。要注意,中文閱讀無法在一年之內得到成功,至少要學習兩年以上,再讓孩子入學,入學之後,再繼續學習,這樣就能夠保證孩子將來的中文閱讀能力達到很高的程度。不幸的是,英語系國家入學年齡為五歲,要三歲的孩子就能夠讀書認字,實在是強求。或許,可以試行於女孩子身上,但是要男孩三歲就能夠認字,有些困難。但我確信,四歲之後,一般小孩應該就能夠開始認字了。美國的小孩也是四歲開始學習閱讀,而且開始學寫字。但我建議先認字就好了,不要學寫字。中國字太難寫了,容易讓孩子感到挫折,孩子容易因此失去學習的興趣。住在英語系國家的父母們,若是要讓孩子學兩年中文閱讀再入學的話,最好用的一招就是延後入學,延後一年雖然晚別人一年,但對男孩來說,益處多於壞處。

8)問:中文太難學了,我家孩子平日在家中文也說得還蠻流利的,能不能不學中文閱讀?
答:如果要成功地達到雙語、三語教育,漢字的學習一定要堅持下去。唯有透過閱讀,才能讓孩子在缺乏外在環境的刺激下,不斷地從書本中學習到新的語彙,修辭與表達方式才能夠受到淬煉。也就是說,孩子若能從書本中得到更豐富的語言資訊,而不是只限於爸媽的嘴巴,這樣孩子的語言發展才不會是貧瘠的。一個有豐富的閱讀經驗的孩子,無論在閱讀哪一種文字,他能夠將他所閱讀的經驗應用在每一種文字上。學習閱讀的終極,不是在駕馭一種語言而已,而是要利用閱讀來擷取知識,一旦孩子發現使用中文擷取知識太過緩慢時,他將會停止繼續學習中文,最後放棄使用中文。所以要讓中文教育成功,孩子必須學習中文,不要讓孩子成為中文的文盲。

9)問:閱讀能否在家訓練?
答:絕對可以的!如果你的大環境的語言是英文的話,在家絕對可以教導孩子學習閱讀中文。如果你的大環境的語言是中文的話,在家也可以教導小孩閱讀英文。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是,當孩子學會閱讀之後,不要馬上鬆懈,要不斷地提供孩子充裕的圖書,讓孩子可以透過閱讀不斷地學習。比如說,在台灣教導孩子閱讀英文,要按照孩子的年齡與閱讀程度,給予足夠量的書,讓孩子去讀,這樣孩子的英文能力才能夠不斷地進步。更要懂得在孩子閱讀力達到一定的程度時,適當地引導孩子進入另一個階段。比如,在孩子會認出大部份的字之後,就進入了獨立閱讀階段了,也就是在無人引導之下,孩子能夠順利地自己讀完一本繪本。等到繪本讀到一定的量時,父母要提供大量的書,讓孩子進入大量閱讀的階段。

10)問:我家寶寶從小讀美語幼稚園,如何讓寶寶在入學後不會忘記英文?
答:我建議,若家中有讀美語幼稚園,或是雙語幼稚園的寶寶,父母最好在孩子入小學前就確保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這樣孩子在入學之後就能夠靠著閱讀將幼稚園裏面聽到的英語保存下來。換言之,聽是學習語言的開始,但是閱讀卻是能夠讓所學過的語言永遠牢記,並透過閱讀,自己不斷地學習新的字彙。若是孩子在入學後,沒有繼續上國際學校或是美國學校,會逐漸忘記在幼稚園中所學的英語。四歲到六歲之間,孩子絕對有足夠的時間學會英語閱讀,甚至達到大量閱讀階段,也就是達到以閱讀來吸收知識的能力。

11)問:我的母語不是英文,我想自己教寶寶英文閱讀可行嗎?
答:我的英文和德文也並非完美,台灣腔很濃烈,但是我卻敢教小孩閱讀英文和德文,也不怕誤導小孩。當然諼諼的優勢是,他在學這兩種語言的閱讀之前,這兩種語言就已經是他的母語了,所以完全不會受到媽媽的台灣腔的影響。我相信,在充裕的語言環境之下,比如說,孩子在台灣上美語幼稚園,父母還是可以在學前教會孩子閱讀英文的。如果孩子在入小學前,成功地駕馭英語閱讀,這絕對能夠將這些年來所付的學費保值下來。

12)問:在多語環境中,親子共讀時應該閱讀哪一種語言的書呢?
答:當然最好是讀母語給寶寶聽,寶寶聽媽媽的母語最貼切不過了。我家的德文都是讓孩子的爸爸去讀,我則負責中文的部份。因為我們住在英語系國家,所以書源都是英文,以前住美國時也讀英文給孩子聽。這時候,媽媽們不要怕,自己的發音會誤導寶寶,寶寶自然能夠從外面的環境中聽到標準的發音,雖然常常聽到媽媽不標準的發音,但卻不會受到媽媽的影響。有心想要在台灣養育雙語寶寶的媽媽們,那就多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嘍!原則是,多讀大環境所欠缺的,來保證語言所輸入的時間,輸入的時間越長,寶寶的語彙也就越豐富。根據研究,唯有在輸入的時間足夠的情況下,寶寶才會將這種語言變成自己的母語,而輸入時間必須佔寶寶醒時的時間的三分之一以上。一對母語是中文的父母,所養出來的寶寶不一定會說中文,這要視親子之間是否有足夠的相處時間而定。媽媽要注意孩子的語言發展,親子共讀是最佳的補給方法,什麼時候,寶寶的英文變成強勢語言了?什麼時候又轉變成德文了?媽媽都要適時掌控,多多補給弱小不足的部份。一發現孩子的中文變不好了,那就多讀中文繪本給孩子聽唄!三語寶寶是多變的寶寶,諼諼目前英文閱讀最流利,而德文閱讀稍弱,雖然中文聽到的最多,但中文閱讀卻遠遠落後。等我們搬回去德國之後,這三語又會重新排列組合。

孩子第一本長篇小說



Moria Flaig
16. Dezember 2015


嚴格說起來,孩子的一本長篇應該是一本聖經故事:「My First Bible」,也就是在一年前,諼諼在美國上VPK時,每天吃完早餐後,我就會讓孩子晨讀個十幾分鐘,也就是讀個幾篇聖經故事,然後再出發上學去。這本兒童聖經,每篇故事寫得相當地簡潔,雖然是厚厚的一本,但諼諼不消多少時日就讀完了。回想起來,無疑是個非常甜美的回憶。

我們經過一個多星期的親子共讀,諼諼讀完了他的第一本純文字的長篇故事,書名叫: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一共240頁,全書都是文字,幾張插圖只散見其中。Laura Ingalls Wilder所寫的這一系列的叢書叫做:Little House,在美國,是兒童文學中的經典名著,一般學校則建議在高年級閱讀。

我並不驚訝於五歲小孩的閱讀能力,能夠等同於高年級學童,因為自從我們來到澳洲之後,諼諼每天都讀好多書,勤快閱讀的好學之心,是讓他的閱讀力在短時間內達到高年級程度的祕訣了。

我每天大約陪他讀個三十幾頁,配合我們的法文課,分兩次讀。大部份由孩子朗讀給媽媽聽,孩子讀累了,再就換媽媽讀,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多星期,孩子終於將一本長篇故事給讀完了。

雖然孩子不是每個字都認識,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時也需要查一下不懂的字,但基本上,作者的文筆很簡潔,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就算有些字不懂,有些東西不認識,但是經過作者細緻的描述,孩子就能夠從文字中去想像作者所描述的事物了。我想,這也是作者成功的地方,著作能夠長久流傳下來的原因。正因為這種獨特的細緻,讓後世的人,雖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物質條件之中,卻能夠透過文字,來領會作者所描述的事物。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作者筆力簡潔,卻又能把拓荒的生活寫的生動、有趣,尤其是那些生活細節,對於喜歡注意細節的小孩子來說,細緻的描述不但能夠讓孩子增加字彙量與描述能力,更能夠讓孩子將文字具象化,也就是將文字變成圖畫的想像,閱讀像這樣無圖畫的書,有助於兒童想像力的發展,而對於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孩子來說,無非是瞭解過去人的生活最佳的教材。

相對於今天的社會,只要一張信用卡就可以買到任何東西的時代裡,在荒野中,所有的東西必須自己動手做,相形之下,讓人感到今日社會生活的貧瘠、慘淡、無趣、沒有色彩。就拿食物來說,他們吃的東西反而比現代人更為豐富。作者細膩地描述到採楓漿,我似乎沒有真正品嘗過,聽說,今天的楓漿都是人造的。此外,製作起斯需要用到沒吃過草的牛犢的胃。再者,屠宰一隻豬後,豬頭可以做豬頭起斯。種種珍饈美食,都是我第一次聽說。過去的人在艱苦的環境中,必須非常地辛苦製作、儲藏食物,卻擁有製造的知識,並且能夠享有經歷製造過程的樂趣,而現代人卻只能品嘗食物,相形之下,慘淡無味。

當然有些人會問,小男孩閱讀以小女孩為主角的故事,是不是不太適合呢?一開始我也是這麼想,甚至寫信去美國問朋友,讓朋友建議些適合小男孩閱讀的長篇故事。但讀完第一本之後,我們母子倆都覺得好好看。雖然沒有典型小男孩冒險、搗蛋、挑戰危險事物的情節,但是拓荒的生活,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的確,在平淡中充滿了不尋常的驚喜,那些日常生活的細節卻出人意表的新鮮有趣,對於現代人來說,在作者筆下,美國西部的荒野卻是一個充滿了驚奇的奇幻世界。

於是我打破堅持只讀紙本的原則,把Laura Ingalls Wilder的九本書全部下載,打算和孩子一起共渡個美好的「暑假」。現在雖然是十二月,在南半球卻正在放暑假呢!也是在澳洲一年之中最長的假期,我們有一段好長的時間能夠一起享受這幾本書呢。

此外,我最近從圖書館借到了「夏綠蒂的網」,之前也借到了有聲CD讓諼諼聽,孩子還蠻喜歡聽這個故事的,上星期剛好在圖書館「遇到了」這本書,於是將書借回,有時候他自己會自己讀這本書。最近孩子的爸在做機器人,這隻機器人有六隻怪腳,跑起來像隻蜘蛛,於是諼諼將機器人取名為Charlotte,也就是夏綠蒂。我想,在我們開始讀下一本Little House 之前,我們應該先讀「夏綠蒂的網」,這本書較短,行文更簡潔,我想應該更容易讀才對。

我把Laura Ingalls Wilder 這九本書的書名列出,以便於讀者在網上下載:
1) 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
2) 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 
3) Farmer Boy
4) On the Banks of Plum Creek
5) By the Shores of Silver Lake
6) The Long Winter
7) Little Town in the Prairie 
8) These Happy Golden Years
9)  The First Four Years 

炫耀孩子



Moria Flaig
17. Dezember 2015


最近虎媽的新書出爐了,再次在網路上引起風暴。很多人大肆批評虎媽不應該到處炫耀自己女兒的才能,為了大女兒一次在卡內基的演奏會一擲千金,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商品,到處宣傳,因為她愛炫耀的行徑,導致才華洋溢的露露最後再也不願意碰小提琴了。有人批評,這種愛炫耀的心態,正是典型華人社會中,生兒育女的難處,人比人氣死人,誰都討厭愛炫耀的媽媽,但哪個媽媽不炫自己的寶貝呢?孩子出眾,就顯得媽媽很會教,用對了管教方式,難道那些表現不好的孩子,都是媽媽教導無方嗎?媽媽管教無能嗎?有些網友認為炫耀自己的孩子,等於間接炫耀自己,是無恥的行徑,虎媽頻頻炫「才」,引起一些媽媽的反感。

讀了這樣的批評,不禁暗自反思,如果所有的教養的書都是在炫耀自己的寶貝有多棒的話,這些寫書的媽媽都是無恥之徒嘍?愛情得意的人寫小說歌頌自己的愛情,婚姻甜蜜的人寫婚姻咨商,敬仰上帝的人寫靈修書表達自己對神的愛(或是神有多愛自己),事業成功的人寫勵志叢書鼓勵青年向上,無論是沉醉於自己的愛情、婚姻、信仰還是事業,這些人作書都是在炫耀自己嘍?自我沉醉嘍?那天底下豈不是沒有一本值得一讀的故事?故事可貴之處,不是在於這是作者自我的經歷、自我的淬煉、自我的挑戰嗎?

雖然我不是很認同虎媽的教養風格,但是我覺得她當媽媽都能夠當到這個份上了,雖然有點太超過,極端的地方是不值得喝彩,但是身為一個母親,我能夠體會到一個母親對孩子那份窮追不捨的情感。其實,與其是說督促孩子、按表操課,不如是說,作者藉機想要參與孩子的人生罷了!這番心思,我和蔡美兒卻很貼近。無論何時何地,她總是要逼著孩子練琴,在我看來,練琴其實是她所找到的,一種去參與孩子成長的方式,不是嗎?

定睛在閱讀上,這或許不是所有的媽媽都能夠認同的教養風格,但卻讓我能夠參與孩子成長。到現在,孩子都能夠自己讀了,但是我還是要找出名目、變出花招來繼續參與。喂!寶貝,你既然已經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那我們來一起讀些純文字的書好嗎?我也不嫌五歲實在是太早了!我也不是中了過度早教的毒,因為自從孩子開始獨立閱讀之後,就把我這個媽晾在一旁,早也讀、晚也讀,整天忙得很。孩子到底在讀什麼,媽媽都沒有參與到,實在是很失落!若能回到從前一起讀書的時光,那該有多麼美好?

孩子是我們的寶貝,在所有父母的眼中,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只是把這種獨一無二的感情寫出來,這就是在炫耀嗎?事實上,為了避免炫耀,我的部落格很陽春,完全沒有嗮照片。有些朋友建議,這麼萌的混血兒,應該在網路上嗮特寫,增加人氣。我考慮到的就是這一點,我不想炫耀,寫部落格只不過是表達育兒的碎碎念罷了!談論親子共讀和孩子的長相無關,抱歉!無論諼諼長得再漂亮,我還是留在家自己欣賞,不想讓他的臉蛋在網路上曝光。

我很清楚自己的孩子,既非音樂神童,也非美術天才,更非足球金童,雖然小小年紀會說三國語言,但這沒什麼,因為這是每個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都自然會俱有的能力,其實諼諼只是一個很平凡的小男孩罷了。然而有點出眾的那一點語言能力嘛!卻也非生來就有,也非靠血緣繼承,是千錘百鍊而來的,雖然經過淬煉,也無法保證三語在天長地久之後,皆均衡發展,都達到母語程度,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會聽會說,並不保證將來會讀會寫,就中文的讀寫,我完全沒有把握,現在很難預言,他的三語能力到最後會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而重點是,除了要持續不斷地培養語言能力之外,還要運用對的方法和訣竅去培育,就像再美的花朵都必須澆灌一般,否則就會立刻枯萎而亡。而我要寫的就是如何施肥灌溉罷了!炫耀,我必須承認是有一點,我們在家自學,寶寶完全是自己教出來的,就算那只是一點點成果,媽媽能夠不高興嗎?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遇到很大的困境,很難突破的瓶頸,就是中文的識字化,這我也不時地在部落格中「炫耀苦頭」。然而分享教養三語寶寶的甘苦談,也就是當初成立這個部落格的初衷本意。很顯然地,光靠培養孩子喜愛閱讀,並無法保證混血寶寶的中文腦能跟英文腦一樣行。相反地,拼音文字的易學易讀,讓諼諼徹底地成為英文腦,全面地被英文所征服,這無法逆轉的結果,讓我必須花費更多時間精力來彌補。炫耀孩子的英文有多行沒有用,這裏的孩子哪個英文不厲害?孩子要中文行,才夠厲害,不是嗎?孩子的中文不行,就顯出孩子沒有才華嗎?我這個媽會這麼想嗎?當然不會,孩子中文不行,我還是繼續努力奮鬥,彌補所欠缺的,只能鄉愿地深信勤能補拙了,樂觀地繼續努力了。

我想,那些「炫耀」自己的孩子的教養書,還是值得一讀的,雖然相較之下,自己孩子的資質平庸,媽媽們還是可以參考使用,這也是我當初成立這個部落格的用意,學語言不需要特殊的天份,每個寶寶最後都學會了說話,不是嗎?

回想起諼諼三歲時,我在網路上找到不少談雙語、三語教育的媽媽經,讓我敬佩不已的就是,一個美國媽媽教自己的兩個孩子說法文,一個家庭教八個孩子在美國說德文,一個德國媽媽在美國防守住德國的最後陣線,一個德國媽媽在希臘教寶寶說德文等等。這些孩子都成功地成為雙語寶寶,這些媽媽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很用心,都很有決心和毅力。此外,還有一點是我們所欠缺的,這些媽媽都很強調方法。

然而,我在這一塊,卻找不到任何一個用中文寫出來的:重視方法的三語教育媽媽經。在香港雖然有出現一些,兩文三語,但是情境相差太多,無法當作參考。當然啦!類似於這種雙語教育的媽媽經,在網上的確偶爾能夠瞥見,例如,一些在國外育兒的台灣媽媽們所寫的部落格,偶爾會提及家中的混血寶貝的語言發展狀況。但是專門談雙語與三語的教育的中文部落格,我卻沒有找到。唉!自己單打獨鬥所摸索出來的經驗,實在是很想跟別人分享,不想敝帚自珍,既然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也就免不了有炫耀的嫌疑了。

或許在旁人看來,那只不過急於成就孩子的心態罷了!雖然不應該拿孩子來炫耀,但旁人卻看不到,媽媽窮追爛纏的愛,想盡辦法來參與孩子的成長。在虎媽身上表現出來的是練琴,而在我家很明顯地表現在閱讀上。琴不是每家孩子都會練,但是學習閱讀卻是人生必經之路,所以我才不厭其煩地去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夫妻都是有字必讀的書蟲,不在乎,再製造出另一條書蟲來,如此罷了!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澳洲圖書館大血拼


Moria Flaig
16. November 2015


雪梨的書店很少,很難找到一家「貨色」齊全的書店,童書部門尤其缺乏整體性,與分齡式的行銷策略。更慘的是,澳洲的書大都是從英美進口的,系列性的童書,特別是百科類,往往不是整齊地一套擺在架子上,而是零星散置,偶爾才能夠發現一兩本我們有在收集的DK。在德國大小城市中,都很容易找的整套DK,而DK原產於英國,正宗原版是英文,不是德文,而在澳洲卻一本難求,上圖書館時,偶然才讓我尋見一本,在教育頗富盛名的澳洲,為什麼童書卻是那麼難求呢?這裡的孩子到底讀那些書,實在是令人費解。

上週去逛紀伊國屋,規模雖然宏大,但是太吵太亂太像菜市場,逛紀伊國屋不像是種閒來無事的消遣,有點像是在商場搶特價品的那種大血拼。

若要說買書需要血拼嘛!我真的親身經歷過一次,令人難忘。不久之前,有一天星期六早上,我帶孩子去奧本中文學校上中文課,通常我都會去學校旁邊的市圖等他下課,順便上上英文,老師是英國人,因為同樣是歐洲來的,我們凡事特別有默契有同感,我也特別喜歡上他的課。

我一腳踏進圖書館,卻遇到了下架書特價大賤賣,一袋書才兩塊錢,比稱斤論兩還便宜。這個好消息一下子將我從睡夢中喚醒(一大早送孩子上學,人當然還沒醒嘍!),讓我整個人熱血沸騰起來。我士氣高昂地血拼了兩大袋童書,雖然貪心地還想再拼,但是再便宜也要考慮到如何帶回家的問題。唉!最多只能拼兩袋書了,扛兩袋書,坐著火車回家,加上我還要帶個小孩,這算是我的極限了。

澳洲的童書相當貴,隨便一本故事書,內容沒幾個字,都要十幾塊澳元,這還是平裝版,而厚板封面,也就是精裝本,動則要二十幾塊澳元,也就是台幣五、六佰多元。誰買得起呀?哪個財大氣粗的父母花五百多塊錢買「幾個字」給孩子讀呢?當然要上圖書館借噢!而圖書館又是藏書不多,童書少得可憐。有這樣血拼的機會,對於我們小戶人家來說,真是難得的福音。

剛剛我們去圖書館時,很幸運地讓我遇到了「Henry and Mudge」和「Corduroy」系列中的兩本書,我為什麼說是遇到呢?我們在美國時,這兩系列的故事書,諼諼幾乎全部都讀過。像這樣的書在美國塔城的圖書館中,是一整列的上架的,而在雪梨只能偶遇了,所以我才說是「遇到」。哎呀!真是懷念塔城的圖書館呀!

塔城的圖書館也時常舉辦下架圖書大賤賣,但是通常是一本一美元,因為花一塊美元可以買到名著,童書相對來說,貴了很多,比較而言,寧可花一塊錢買名著,也捨不得花一塊錢買迪士尼。但運氣好時,有時候也能淘寶淘到Treasure之類的書,也就是故事集,一本書有十幾、二十篇故事呢!想當初,我從美國坐飛機回德國時,就是扛著兩大箱Treasure和其他行李箱一起託運,付了我兩百塊美元的運費。或許,很多人都會不解,我為什麼扛著一大堆不值錢的舊書坐飛機,還多付了兩百塊的運費。顧名思義,這就是寶藏啦!


三語寶寶的自言自語

Moria Flaig
15. Dezember 2015


幼兒在遊戲時,大多喜歡自己對自己碎碎念,自己編造故事說給自己聽,自言自語通常不是用來與他人溝通的,是屬於一種獨白,喃喃私語,是孩子說給自己聽的。於是,三語寶寶的自言自語就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現象,他們在自己玩、對著自己說話時會是使用哪一種語言呢?

諼諼剛開口說話時,我們正住在美國,一開始說得最棒的是中文,但自言自語時,說的卻不是中文,卻是德文。我想,孩子和媽媽整日在一起,爸爸工作很忙,沒有時間陪他玩,而外界的英語環境對小小的他,還沒有構成重大的影響。於是,那時他的自言自語則大多是德文,大概是想自己練習,來彌補平日欠缺德文輸入的不足吧。

等到他開口說英文後,漸漸地捨棄說德文,將自言自語全部轉變成英文,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我們回去德國後。在德國他又慢慢地將自言自語轉變成德文,本來不太輪轉的德文,在短短的時日中,得到長足的進步。來澳洲之後呢?沒錯,不久之後,又變成英文了。

隨著孩子的成長,編造的故事也越來越複雜,孩子自言自語的語言盡可能使用他目前正在探索的主題,因此,玩恐龍時,玩Asterix時,遂使用英文來自言自語了,因為他所讀的書,全部都是英文,當然直接使用英文來措辭最直接最恰當了。不過,玩騎士時,他還能保持著說德文,因為我們從德國帶來了不少騎士和城堡的書,孩子還能不時從德文閱讀中,來進行騎士的遊戲。

最有趣的是,他很少使用中文自言自語,感覺上是,孩子的自言自語是一種喃喃私語,既然是說給自己聽,就不想讓坐在一邊的媽媽聽到。因此,諼諼的自言自語很少說中文,因為我們兩個之間所有的對話都是以中文進行的,他從小一直以為,媽媽只會中文,完全聽不懂英文與德文,別人問他,哪爸爸媽媽用什麼話溝通呢?他卻回答不出來,好像我們夫妻之間從來不必說話一樣。所以,我在場的情況,他一定會使用英文或是德文,假定媽媽聽不懂英文或是德文,只有很少的幾次,我聽到他對他的人偶說中文。我想,他在自己的幻想世界時,不想媽媽來干擾介入,於是說一種與媽媽無關聯的語言來進入另一個世界之中,存心把媽媽排除在外。

沒錯!孩子的語言是與情景與人物相連結,孩子會隨著人與情景轉變所使用的語言,完全不會混淆。以前我們在美國時,若我們夫妻一起帶著孩子去美國友人家,在這種場合下,孩子不時地轉換他的語言,一下對媽媽說中文,一下子對爸爸說德文,一下子又改和其他人說英文,完全不會弄錯。雙語和三語寶寶自然而然被多語言環境訓練成擁有這種能力。其實這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我自己也常常面臨多語言環境,但是我的切換能力比起諼諼,那可差多了。

此外,如果他有正在學習某種語言,也會將所學習的語言加入自言自語的行列。比如,最近我們在學法文,他就不時地冒出一句法文。三歲時學日文,也有這種現象,不時地對他的人偶說日語,玩起日語家家酒。因此,自言自語也是幼兒學習語言的手段之一。根據我的觀察,學前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機,因為學前是幼兒自言自語的巔峰,在孩子還沒有失去這種能力之前,讓孩子多學幾種語言,孩子會不時在自言自語之中,將所學的外語表現在遊戲之中,如果等到孩子大一點了,這種能力會逐漸喪失,那時再讓孩子學習外語的話,孩子就不會這樣地自言自語來練習外語了。

澳洲教育VS德國教育



Moria Flaig
23. November 2015




澳洲教育VS德國教育

諼諼還沒有正式進入澳洲的學校體系,我們只能從外面和從當家長的心情去體會澳洲的教育理念。就算在美國時,諼諼曾經上過一年半的幼稚園,我們也只能從一般教會經營幼教的角度來觀察,來發掘美國教育的精髓,這不能算是了解美國的教育。其實一個國家的教育形態,不是只有瑣瑣碎碎的制度面向而已,班級人數,上課時數,教學科目等等。教育還牽涉到另一個更廣泛的問題,也是一般談各國教育的人所忽略的地方,那就是,一個民族的思考模式往往決定了這個民族如何教育下一代。

我最近在讀一本談澳洲教育的書,來到澳洲後,首當其衝,必須先看懂「無教科書」這本書。但看了之後,覺得除了「無教科書」、「遍地都是教材」、「生活即是教育」這幾概念之外,我感受不到,澳洲教育的特色在哪裡?澳洲人到底試圖將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讓孩子從事什麼樣的思考?

此外,作者很強調「以人為本」這個概念,而傳統所談的人本主義,無非是強調生命教育、價值觀的形塑、歷史文化宗教教育等等。但作者所談的人本教育似乎繞著一些便民設施上打轉,圖書館如何便民,博物館如何與教育體制結合在一起,職技教育如何靈活與兼容並蓄等等,把便民當成人本主義,這個概念聽來似乎有點奇怪。作者所說的以人為本似乎是在說,以民眾的觀點出發所設計成的制度和設施,強調制度層面的高度靈活性來配合多族群、多元文化的需求。的確,比起美國,同樣是多種族的移民社會,澳洲政府在制度上的設計,的確投入很多人力,並且願意將經費投資在移民身上,這包括所有的政府機構都提供多語言服務,職技教育的門檻低、修業時間短,讓移民很快地能夠進入職場,融合於大環境之中,靠著這樣靈活的制度,澳洲社會才能夠在複雜的族群中,達到人盡其才的境界。

但這與傳統在談的人本主義有很大的差距,若要談人本教育嘛,歷來學者大多從文化古蹟保護、歷史教育、宗教教育、環境保護與回復、圖書館教育、終身教育等等面向來考察,我覺得,這幾點澳洲反而做得很不夠,因為人本主義的教育觀,很花錢、也很花時間、而且投資報酬率很低。澳洲人這種強調務實、實用的教育觀,並非傳統所談的人本教育。相反地,過度的實際的思考方式反應在實際的硬體上,我所看到的雪梨是,一個被挖土機剷平的市容,古蹟早就不復存在,濃厚的商業氣息,人們的生涯規劃無非是向錢看罷了,我所嗅到的是,移民的「短視」性格,沒有長時段、甚至往下紮根深層史觀,更缺乏傳統終身職業那種身份認同的生命觀,教育只流於滿足現階段的需求罷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很難出現人本主義的精神。在碩果僅存的幾座古蹟中,雖然能夠從中瞥見殖民時代所留下來的痕跡,維多利亞女王到底試圖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澳洲?監禁與發展,閉鎖與開發,這兩元矛盾似乎還糾結著澳洲人的心。但是從另一面向來看,澳洲似乎更急於擺脫陰霾的過去,樂於擁抱迅速發展的未來。

1)文化教育:來到雪梨第一件事情是找到查經班,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教會中,無論我怎麼找,居然至今還未找到一個國際查經班,比起美國教會致力於查經的經營,與對外國人傳教的理念,這裡的人幾乎是把教會當成聚會的場所,不是瞭解神的話語之地,雖然每個學校都還存在著宗教課,但是基督徒聚會不讀經,禱告有固定的範本,對我來說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事情。想起在美國時,我帶著孩子到處查經,剛到一個新的國家,這是唯一可以讓我認識他人的途徑,而這裡幾乎不存在這樣的機會。上週聚會之後,我跟孩子的爸說,這裡的人的視野似乎只有此生此時此刻(Jenseits),感覺很有禪意,活在當下,不盼望彼岸,對於救贖沒有渴望。先撇開政治的問題,說起美國人那種救世的熱情,我還蠻懷念的。

雪梨的圖書館大多蓋得很新穎沒錯,但是藏書很貧瘠,只有大眾口味,完全找不到任何一本適合學院研讀的書籍,也沒有提供研讀經典的資源,這樣的圖書館其實欠缺自我進修學習的功能。成人教育嘛,TAFE則是以考證照為目標的職業教育,的確是一個提供進修的好地方。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找不到一個有系統的,提供青少年和成人課後或是業餘的進修學校,我在歐洲、日本常見的,一種強調業餘休閒的學習觀,也就是將學習當成休閒活動、擴展視野、認識人與文化的機會,而不是求取證照、職業取向的學習觀,簡言之,就是興趣啦!比如說:日本的文化中心,提供很多課程讓媽媽學學英文、中文、電腦、插花、茶道、繪畫等等,德國的Volkshochschule,提供上班族下班後,或是老人退休後學點中文、日文、義大利文等等,在澳洲這些「成人才藝班」跟在美國一樣不盛行。換言之,在成人教育方面,雖然澳洲職技設計得很靈活,但是卻嚴重地欠缺自主性進修的資源,連圖書館的資源都這麼有限了,在圖書館中,連一本法文教材、法文字典都找不到,要民眾如何自修?光有多元文化的人口,但是大家都是各自過各自的,這個社會並沒有提供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

2)無教科書的學校:而無教科書的教學方式,最後讓讀者感覺到,好像在澳洲當老師皆要拼命寫教案,花很多時間準備教材,上天下地地去找質料,因為沒有教科書,教材全部都要靠老師自己想辦法。但學生呢?學生自己準備什麼?學生表達什麼呢?這對非常重視個人意見的形塑的德國教育而言,幾乎是不可思議。相較而言,德國學校教育更注重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寫報告,而非只是老師拼命地做,拼命地準備,將學生塞得滿滿的,好讓學生參加一場盛宴,每天吃的飽飽地回家,但飽食後,消化吸收呢?學生也要思考呀!學生會思考嗎?會吸收嗎?

就以我所待過德國學校來說,相反地,德國人並不重視,老師上課要準備多麼豐富的內容,因為德國人更注重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如何思考,如何討論問題,所以老師在課堂上儘量減少老師自己的教學時間,只要丟出問題就行了,其他的由學生自己討論,自己想,自己讀,自己準備,自己找出答案,在這裡老師只扮演引導的角色,不是扮演一個試圖將整堂課填滿的演講者。我在美國時,曾經思考過,美國大學講堂中那種盛宴,豐富的視覺投影,廣泛的閱讀資料,但是一堂課下來,這樣的盛宴卻無法讓我腦中形成任何問題,無法讓人激起繼續深入探索的興趣,就是德國人所說的Inspiration(得到靈感),無法形成問題意識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

德國人在教學上,並不太在乎量,也不要求學生學得多,他們更看重學生閱讀之後,所能表達與思考的質。比如,大學裏的哲學課程,從來不會出現,西洋哲學史這樣一門課,就算是康德的課也只是讀康德「理性批判」的幾個章節,這就是重質不重量的教學方式,重視閱讀原文來思考理解的教學法,教授想要知道學生讀後的想法,他想要知道,學生從中發現了什麼?而學生的發現有沒有新意?很顯然地,教授對於學生知道了多少有關康德的多少事情,完全沒有興趣。哲學課不是要傳授哲學知識,而是教導學生如何進行哲學思考,不是嗎?自學的重點不是學什麼?學多少?而是學會如何學?如何獲得知識?不是嗎?

而這種重視獨立思考的教育絕對跟德國深遠的傳統有關,德國是一個注重哲學思考的民族,注重建立基礎科學的國家,注重高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同時注重人文與科學,發明汽車的賓士和哲學家黑格爾兩者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他們都是來自斯圖加特,都是史瓦本人,他們之間沒有太多共同點,若要說有的話,那只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文化背景的產物,哲學與科學兩者並非背道而馳,科學必須孕育在深厚的人文環境之中,而一個注重人文教育的國家,一定注重三種東西:歷史、文本與語言。

教育不貴在吃得飽不飽,豐盛不豐盛的問題,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貴在於,老師是否能夠引導學生去思考一件事情最深最根本之處。所以德國教育注重基本功夫,注重思考問題,注重概念的探討與理解,也注重基礎科學,基礎教育,不重應用,因為沒有基礎,如何談應用呢?所有的應用都是從基礎而來,這種紮實的基礎教育,卻是德國科技和工業可以開花結果的根源。

而無教科書無異是一個訓練老師好主意,我個人認為,並不是一個培養基礎科學的好地方,這無非能讓老師們個個創意十足,但也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知識的累計與創造是歷史所造成的,不是一個老師在家上網埋頭苦幹所能夠達成的,個人要跟歷史拼,我覺得有點螳臂擋車之嫌,澳洲政府要求老師們與歷史較量,並非明智之舉,這容易造成教學品質太過依賴老師個人,萬一遇到不好不用心的老師呢?程度不好的老師呢?那學生學什麼?再者,學生知識的來源完全來自老師,老師若是教錯了呢?或是學生與老師意見向左呢?學生靠什麼來判斷?年長的小孩可以自己讀書來找到答案,但對於年幼的小孩來說無異是一種思想的限制。有教科書至少孩子能夠讀到不同的聲音。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學校有教科書,而且不是只有一本教科書,而是多本教科書,而且是學生不用出錢買,擺在教室裡面參考用的書,不是帶回家背的書。

我覺得「無教科書」這個概念應該更加放在這個框架來談才對,應該比較像台灣目前教育界所探討的「一綱多本」,老師只是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至於學習嘛!學生要自己能夠參考多種範本、多種說法來形成自己的想法。因為無教科書,所以學生有機會自己思考探索。因為無教科書,學生更有機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為無教科書,才能夠無止盡地讓學生問為什麼,才讓學生無止盡地探索下去。因為無教課書,養成了孩子從小自主思考、自主找資料、自主學習的習慣。我當初連畢業考都是我自己出題考自己,學生出題考自己?這是德國教育的一項特色,學生出題考自己,學生自己出題寫作業,那不是每個人都考一百分嗎?當然不是!德國人相信,只有當學生對一個問題徹底瞭解到一個程度之後,才能夠形成問題,才能夠回答問題,最終,自主學習才是無教科書的根本精神,而不是要求一個老師要有多行,要多能塞東西給學生,無教科書最終目的應該是讓學生學到,只有自主性學習、自主性思考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當然啦!我所讀到的只是一個台灣人到澳洲當老師的例子,可能是她個人以這種方式,拼命收集資料、各地取材來落實「無教科書的理念」,或許在澳洲也有像像德國人一樣偷懶的老師,只提問題,只讀經典,不太重視知識的傳授。

我曾經問過孩子的爸,德國教育的精神在哪裡?他說,德國教育的目標是希望每個人對於任何知識,任何技術,都可以靠著自己學習、摸索,在圖書館收集資料而學習獲得。這也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自主學習。他曾經談到,他小時候是如何開始對西洋棋有興趣,就是在圖書館讀到一本介紹下棋的書,自己拿來試試看,在沒有任何人指導下,後來自學變成下棋高手,參加各種比賽。青少年時期,也靠著一本電腦書,學會了電腦語言,後來寫程式變成科學研究的工具。他服社會役時靠著一套希臘文教材,學會了希臘文,日後就能夠自己讀閱讀希臘文聖經。我們相識之後,自修中文成功,雖然我們家只有我跟孩子之間說真,但是孩子爸不會夾在其中,鴨子聽雷。孩子的爸認為,自學、自修是德國教育的精華。

一般德國人的家庭都有一個很大的地下室,而這個地下室通常堆滿了工具和機器。有很多德國人靠著地下室自己蓋房子、自己做傢俱、自己裝修、貼瓷磚、鋪木質地板等等,全部靠著自己摸索而學習獲得。一個好友的爺爺退休後,興趣是做彩繪玻璃門窗,他們家所有的門窗和燈罩都是她爺爺親手做的。但是她爺爺的職業卻是工程師,不是藝術家。以前學語言時,總是遇到好學的退休老人來跟我學中文,大學裡的講堂,最前面的一排,常常坐的是白髮蒼蒼的退休老人。在德國很多人活到老學到老,去大學聽講完全自由,不像我在美國時去旁聽,還要偷偷溜進教室。在德國,就算是帶著小孩去聽課,也不會有人說什麼。德國人善用社會資源來學習,或者說,德國這個國家把提供充裕的學習資源當成國家的義務,而不是把知識關起門來鎖在學院裏面,讓外面的人進不去,美國社會中,普遍存在這這種現象,把知識當成布爾喬亞階級的特權。

3)靈活的職業教育:澳洲有一個制度設計相當靈活,我覺得是德國人應該參考學習的地方,就是注重技能的職業教育和注重學術研究的大學教育,兩者之間能夠靈活地配合。作者先在TAFE職業學校讀完幼教證照,再進入大學讀幼教,因為有證照的關係,這樣一來,就可以半公半讀,而且TAFE的學分,大學也承認,這樣一來,可以縮短大學的修業時間。大學畢業之後,她決定繼續修碩士學位,也是邊讀書邊工作。相較而言,在德國想要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要先當學徒三年,這三年中,不僅需要在職場上工作,而且還要去職業學校讀書,三年之後通過考試,才有資格求取正式的工作。

相較於德國長時間的訓練,而TAFE的修業時間通常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非常地靈活,即使後來發現自己不喜歡這項工作,也很容易轉業,再選擇修其他種證照,在花半年時間就好了,反正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在德國走職技之後,雖然也可以選擇進入大學,但是職技和大學並沒有互通管道,在德國我認識過很多半工半讀的學生,通常這種學生都會把修業時間拖延很久,因為德國大學高度的學術研究取向,缺乏任何實用目的,工讀只是為了生活費,並不能讓專業獲得任何專業上的提升。加上大學過度的學術取向,有時候研究無法實際配合實際上職場的經驗,比如說教育學,多的是從來沒在學校實際教過書的人在研究教育。此外,在歐盟整合之前,德國大學的修業時間非常地長,要畢業很困難,布隆尼亞協定之後,現在大部份的科系分成學士和碩士兩階段,而需要國家考試的科目還是沒有分,維持傳統的制度。

德國人終身取向的職業觀,立意固然好,缺點是,學徒的學習時間過長,造成轉行困難。而澳洲的職訓只要花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夠執業了,因為時間短,再加上大學裏承認部分學分,很容易從職技轉成學院。再加上,TAFE這種模式的職訓,學費低廉,修業時間很短,能夠讓人輕鬆地從職場回歸到學校,再充電進修,遂變成一種非常靈活的制度。也能夠讓想要求取更高學位的人,轉換跑道的人,很容易就達成夢想。我想這種制度在移民社會裏面,的確是個優點,門檻底,轉行容易,學費低廉,容易成功,不必一次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想轉行就轉行,讓職業生活能夠靈活配合個人現階段的生活,與德國人終身職業觀大相逕庭。我覺得,在德國轉行困難的社會中,澳洲的政策似乎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案。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



Moria Flaig
12. Dezember 2015


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

台灣的媽媽都熟知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這本書,作者為孩子朗讀英文繪本,造就了一雙雙語寶寶。我雖然沒有讀過這本書,在網路上卻讀過不少相關文章,也曾經照本宣科讀了一年英文繪本給孩子聽,而現在孩子的英文閱讀能力,無論是速度還是發音遠遠地超越了我。曾幾何時,媽媽已經不再為孩子朗讀英文繪本了,現在換成孩子讀給媽媽聽了。我是否該寫篇「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呢?

很多讀了「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的父母認為,作者書中所提到的英文繪本在台灣根本買不到,也借不到,這是一本不實用的書,不切合台灣實際的環境。其實我們為孩子朗讀英文不一定要按照他人所推薦的書來讀,更不用花大把的錢去國外訂購英文繪本,網上其實有非常多的英文故事和英文童謠可以參考使用,或在網上閱讀,或下載讀,其實只要父母有心去做,即使在欠缺英文圖書的環境下,一樣可以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的。此外,還有一個小撇步,從諼諼開始學習英文閱讀起,我就經常地向圖書館借英文有聲書讓孩子聽,聽久了也能培養出英文耳朵了。

過去,我利用網上資源來教孩子日語,在福娘童話網站上找到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線上故事,而且還有專人朗讀哦!現在,我更利用網上資源來教孩子法文。只要理念相同,孩子愛聽,其實為孩子讀什麼樣的故事書都是一樣的,不一定要按照書單來選書買書。而且父母若是怕自己的發音會誤導寶寶,更可以利用電腦朗讀的功能,在自己朗讀過一遍後,讓電腦重複朗讀幾次給孩子聽,孩子就不會受到媽媽發音的誤導了。我用這個方法教孩子法文,諼諼的法文發音並沒有我的台灣腔,也不是德國腔,更沒有美國腔,我想,大概是模仿電腦的電腦腔吧。

既然媽媽為寶寶讀英文繪本,可以培養寶寶的英文耳朵,那寶寶為媽媽朗讀英文是不是也可以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嘍?最近終於在圖書館借到Little House系列中的Little Town on the Pairie和夏綠蒂的網,剛好這兩本書我都有借到有聲CD。在這樣的裝備下,和孩子一起閱讀長篇的計劃,實行起來更輕鬆自如了。諼諼朗讀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非常地流暢,沒有像媽媽有老花眼,字不但看得不是很清楚,而且舌頭常常打結,寶寶真是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的好幫手。

孩子清脆而甜蜜的發音,不是台灣腔,隱約中帶點美國南方腔,但是又沒有那種美南特有的嘟噥音,雖然我們來澳洲已經一段時日了,但他似乎也沒有染上任何的澳洲腔,但是也有人說,他的英文帶點德國腔,因為他的發音較硬較清楚。無所謂是哪國腔,總比美南那種大舌頭的嘟噥音要來得好多了,至少媽媽聽得懂,沒有辨認的困難。讓媽媽的英文發音徹底擺脫鄉音是不可能的,但是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似乎指日可待。

和孩子一起朗讀長篇故事,進行的方式大約是,孩子讀兩頁,我讀一頁,經過幾日的陪伴,孩子漸漸地已經習慣讀長篇故事了,在沒有我的提醒與督促之下,自己也會主動翻閱這兩本剛借回來的書。我想,我們若是一起讀個幾本長篇,孩子不久之後,應該能夠獨立閱讀長篇故事了,又能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真是一舉兩得。

但是最美好的事,不是英文耳朵,而是媽媽沉醉在孩子清脆流利的英文朗讀聲中,盡情享受孩子貼心地要培養媽媽的英文耳朵的心意,真要感謝孩子來到這世上來當我的寶貝呢!親子共讀真是非常快樂的時光。


雪梨的紀伊國屋




Moria Flaig
13. Dezember 2015

聖誕節快到了,想買本書送孩子,於是趁這個週末抽空去逛雪梨最大的書店:Kinokuniya。下週末就是聖誕節前最後的一個週末了,免得到時候去人擠人。

果然是雪梨第一大,規模超大,裏面賣的書超多,人也超多,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從台灣和日本進口的書超多,中文書區很奢侈地隔出一大區出來,從台灣來的教養書,滿滿地排一整列,雪梨與臺北竟然是如此貼近,連孩子的爸也駐足於中文雜誌前,專心地讀起中文來!

台灣來的書多得不得了,恐龍書和騎士書居然多到讓孩子讀到喊累,早知道這裡的書這麼多,我就不用帶孩子上圖書館去看書了!哈!哈!開玩笑啦。但是,我言下之意是說,令人遺憾的是,政府沒有把圖書館辦得,讓圖書館的書比書店的書還豐富,實在是愧對納稅人的錢。




但若是細心審視雪梨這家紀伊國屋的經營理念,我只能說:殘念!書雖然非常多,購書的人潮也非常壯觀,但讓人驚愕的是,這樣大規模的書店,竟然是這麼雜亂無章,天啊!更像是菜市場,只是不是堆滿了菜和水果,而是堆滿了書,本來是採光用的玻璃牆,全部堆上了紙箱,走道上到處也囤滿了紙箱,還有一堆堆沒有上架的書,人都已經擠得沒縫隙可以過道了,他們為什麼還要把那麼多書全部堆在走道上?(實在不想拍欠缺美感的畫面)

想找個地方讓孩子靜下來看本書,走道上卻是人擠人,孩子根本沒有地方坐下。最後,好不容易等到有張長條椅上空出了位子,孩子趕緊補上,開始享受翻書看書的短暫時光。

在這麼凌亂的環境中,我不由得想起了台灣紀伊國屋的優雅,雖然沒有誠品那種布爾喬亞的氣息,但以賣日文書為經營理念,散發著東洋特有的靜謐與內斂。而雪梨的紀伊國屋,像是個凌亂的戰場,完全要靠自己開出一條路來,才走得過去。

童書區的書非常地多,但是雜亂無章,如何讓父母迅速地找到適齡的書,既然是書那麼多,應該分齡,分年級,我想這應該是這家圖書館應該努力的方向。此外,他們應該像德國的書店,在每個書架下設計一個大型抽屜,將庫存的書放在抽屜中,以便店員不時地將缺少的補上,而非一次將所有的書上架,讓書全部囤在架子上,這樣不僅會佔去太多的空間,也會讓整個書店看起來非常地凌亂。





在德國書店都會將故事書按照年齡分類上架,而這裡的童書只有分兩種年齡,兒童和青少年。而科學知識類的書,則堆得滿坑滿谷,缺乏任何分類系統與經營理念,沒有德國那種每家書店都能夠一眼就看到「Was ist was」,按三級制分類(學前、小學和中學)或是法國書店的「Que je sais」,它們總是一整排排放在非常顯眼的地方,或者是美國書店總是主打「Dr. Seuss」系列,它們總是放在一個設計特別的架子上,讓所有的小朋友一進書店就可以找到。

而這家紀伊國屋則是將所有的,無論是動物、還是歷史、還是地理、還是恐龍、還是星際大戰,全部粗暴地塞滿好幾個櫃子,讓找書的人無法一眼就找到他們所需要的書,難怪店裏面擠滿了一大群辛苦找書的人,天天大爆滿,付錢的收銀檯有大排長龍嗎?沒有!因為大家要花很多時間找書,找不到書,當然駐足在店裡面的時間就增加,加上有些父母推著娃娃車來找書,而走道上卻堆滿了斷絕他們的出路的紙箱,讓整個店看起來很受歡迎。

唉!在雪梨什麼時候能夠出現一家專為孩子與父母設計的書店呢?雖然這家書店有很多美中不足之處,我們還是決定偶爾會來一趟,專為看中文書而去,孩子就晾在一邊等爸媽吧!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美澳德三國的市圖比較



Moria Flaig
26. November 2015


自學最大的問題是書源,一個沒有提供豐富圖書資源的社會,就欠缺自學的環境。孩子需要大量的書,而且是海量的書,對於童書有一定程度瞭解的人都知道,童書不需要全部自己購置,也無法全部自己購買,一個五歲的孩子所需要的書量,動輒上千本,以父母的財力能夠購買的書,最好只選購能夠長久珍藏或是使用的書,像百科類,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主題,我會儘量買給他。但是內容只有幾個字的繪本,不消幾分鐘就讀完的書,如果沒有平裝本,或是特價,通常我是不會購買。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藉助於圖書館。而一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是一個社會能否提供自學資源的最重要指標。

搬來雪梨之後,找書常常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我在三個不同的城市,三個不同的國家生養孩子,於是讓我興起了比較這三個城市圖書館設備的念頭,也就是這些年來,為孩子找書、借書的經驗談。

雪梨的圖書館大多蓋得很新穎沒錯,但是藏書卻很貧瘠,數量也不夠多,只有大眾口味,完全找不到任何一本適合學院研讀的書籍,這樣的圖書館欠缺自我進修學習的功能,此外,童書區的書量也不多,對於盛行在家自學的美國來說,這樣規模的圖書館,簡直是貧瘠到極點,在家自學之所以能夠可能,完全要靠一座完善的圖書館來支援。在美國登記為自學的家庭,通常上圖書館是用購物籃,一籃子、一籃子將書裝回家的,也就是說,有很大部分的童書,圖書館必須進購兩本以上,才有辦法供民眾大量借閱,我在美國找書時,常常看到兩本一樣的書放置一起,這種情況在雪梨則很少遇到。塔城市圖的借閱數是50件,也就是說我們母子兩卡加起來可以借閱一百本書,是雪梨圖書館所規定的雙倍,也就是說,我們在雪梨必須使用兩家圖書館,這樣的借書量才應付孩子的閱讀量。


這幾個星期,我試著在圖書館找些經典文學的有聲書,諼諼非常喜歡聽有聲書,以前在美國時,他四歲時就能夠聽海蒂、小公主、安妮系列、叢林之書、金銀島、湯姆歷險記、還有Little House系列等等有聲書,他聽的不是精簡版,而是原著朗讀,特別喜歡海蒂、小公主與Little House,尤其是Little House系列,算是真正俱有美國特色的作品,所以圖書館購置得很齊全。

但是我在雪梨找遍了兩家圖書館,給孩子聽的有聲書非常少,最後我只找到一部Little House、夏綠蒂的網和魯濱遜漂流記的精簡版,除此以外,我也借了一些不甚有名的現代著作讓他試聽,但是他並不喜歡。相較而言,美國塔城的圖書館有一區專門陳列兒童與青少年有聲書,還有DVD。而雪梨的圖書館所收藏的有聲書,只有給成人聽的,而且以現代的作品居多,經典作品還沒有找到有聲的,給兒童聽的有聲書與音樂CD少之又少,這方面的資源未免太缺乏了。此外,無論是在美國或是在澳洲,他們似乎沒有一種專為兒童設計,介紹各種知識、主題的有聲CD,在德國這類CD非常地多,也有故事類的,偵探類的,當然也有些配合時下所流行的卡通片所製作的有聲故事,像巴布工程師,還有Mike der Ritter等等,我們自己就擁有不少這樣的有聲CD,但在英語界似乎不盛行這樣的有聲CD,在美國和澳洲我都還沒有找到這樣的有聲CD。

我的經驗是,孩子多聽有聲CD,能夠增強孩子的語言能力,再者如果家中有雙語或是三語寶寶的話,多聽有聲書能夠補足,外在環境所欠缺與不足的語言環境。我們從德國帶來不少德語的有聲CD,中文的有聲書,我也是搬到哪裡帶到哪裡。但是來到了澳洲,令人失望的是,他們似乎無視於有聲故事的重要性,圖書館不但沒有進購多少經典文學的有聲書,就連非常重要的知識性教育性的有聲CD,一張都沒有。

若要說雪梨的圖書設備有什麼特色的話,那可能是,有提供其他族群、其他語言的書,我目前手中所持有兩家圖書館的借書證,這兩家圖書館的中文書還不少。以前還住在旅館時,那時住在Leichhardt,是義大利區,雖然沒有中文書,但義大利文書卻也不少。而孩子的中文學校在Auburn,這一區中東人特別多,圖書館的書遂有阿拉伯文、土耳其文和波斯文(現代波斯文為Farsi)。從這些圖書設備可以看出,澳洲政府極力照顧少數族群,但是否因此而藏書欠缺深度呢?

圖書館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保存書籍,即使書籍本身並非符合大眾需求,但圖書館不是一個只是傳播一般訊息的地方,而且是保存知識的地方,圖書館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專業知識容易取得,讓自學、找資料、閱讀論文、研讀古典原文等等,能夠輕易地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就開始,而不是要去學院裏面才能夠取得,這才是終身教育的前提。這對於強調古典教育,強調閱讀文本的德國人來說,這樣的圖書館根本無法滿足基礎教育的需求。

讓我們回到童書上,我還蠻懷念,在美國督促孩子學習閱讀的那段時日,諼諼讀了好多故事書,尤其是出自同一位作者,同一系列的作品,行文風格,文字深淺一致,一旦孩子的閱讀程度適合某一系列的作品,我就可以安心地讓孩子讀完一整系列的書,那樣做,准沒錯,不用辛苦地找。於是,尋找同系列的作品,向來是我為孩子找書的方式之一。可惜的是,在雪梨眾多的圖書館中,難得看到有圖書館購置了一整系列的套書,大方地排在架子上,好讓媽媽整套地借回家,在這裡我所能夠找到的書,就算是同一作者的書,也都是零星式,圖書館才沒這麼大方買上一整套。孩子所熱愛的Asterix,每回像是尋寶似地,運氣好時才讓我們碰上一、兩本。

我好懷念在美國塔城市圖的童書區,塔城童書區是得過獎的,藏書量非常地豐富,光是童書區的面積就相當於一家雪梨的圖書館這麼大。除了繪本(學前區),所有的童書都按照閱讀程度分級分類,讓孩子可以按著級數一路讀下去。此外,塔城的市圖總是豪邁地將一整系列、一整套的書上架,看起來既舒適,又讓家長找起書來有方向、有目標。剛到美國時,我還一直抱怨他們童書沒有按照主題分類,而是以作者的姓名的開頭字母來排列,德國圖書館的童書則是以主題來排架,一般兒童文學的作家都不怎麼出名,童書這樣上架豈不是讓媽媽們大海撈針嗎?但對兒童文學有一定程度的 瞭解後,我就知道哪裡可以找到一整套「青蛙與蟾蜍」?哪裡又可以找到全部的「大紅狗」了?我想,塔城圖書館會這樣排書,是按照學習閱讀的概念來設計,讓家長可以按照孩子閱讀的程度來找作者,找到適合的作者之後,孩子就能夠將全部作品帶回家,讀完這一系列,閱讀力也就能升級,進入下一階段。

既然雪梨的圖書館那麼小家子氣,這裡應該還有個地方能夠看到這樣一整排系列叢書的「架勢」吧!那會是書店裏嗎?比起德國的書店,雪梨的書店,似乎無視於兒童的存在,童書區沒有漂亮的木製火車讓孩子爬上爬下、連張讓孩子坐下看書的椅子都沒有,諼諼就只能直接坐地上讀了,更遑論一般童書區應該有的沙發組,讓小孩舒適地坐著享受一本書的理念,在雪梨完全欠缺。就連被譽為全雪梨最佳書店,位於義大利區(Leichhardt),也沒有這樣的配置,雖然該書店每星期有舉辦story time,也有間舒適寬敞的兒童讀書間,但是我們去的兩次,讀書間都上了鎖,難道只有story time時才開放使用?而且他們的童書實在少得可憐。什麼時候雪梨才能夠出現這樣專為孩子找書、逛書、看書,品味書的書店呢?

在雪梨一般市圖中,可以找到不少恐龍的書,但騎士的書就不多了,我已經將兩家圖書館中所能夠找到的騎士的書全部借回家了,孩子也全部讀過了,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讓他讀了。在苦無新書可讀時,最近在城區,離雪梨歌劇院不遠處,維多利亞商場後面,法國領事館旁,我找到一家書店,裏面的童書還不少,樓上一整層更是擺滿了外文書,雖然外文書是這個書店的特色,但卻是以語言教材為主打,真正從國外進口的外文書,整體來看並不算多,雖然如此,他們卻有賣不少的外語童書。諼諼一見到難得一見的德文書,一屁股坐下就專心地讀起來了,就連看不懂的法文原版Asterix也讀的津津有味。

此外,在樓下童書區,我找到很全的英文版Asterix,諼諼順便把在圖書館借不到的那些,也都讀了。在那裏我們確實找到不少圖書館所沒有的書,像是發現寶藏一樣,令人興奮不已。尤其是騎士和中世紀史,圖書館進購量很少,我們正苦無書可讀時,在那家書店中,還找到不少他還沒有讀過的騎士的書,讀讀書店裏的書,算是聊勝於無吧!其實孩子對於騎士的熱愛正在減退之中,逐漸將涉獵目標轉移到恐龍上,因為在澳洲出土了不少的恐龍,既然是「土產」,相關的書還真不少,圖書館購置這方面的書也比較大方,雪梨也有恐龍骨頭可以讓孩子觀賞,我猜,恐龍方面的書,在雪梨,大概算是在童書裏面,業績比較好的一種吧!

此外,非常令人感動的是,這家書店有買外文書,到目前為止,在雪梨我還沒有找到任何賣外文書的地方,連想買本法文字典都難。正如前面所言,雪梨圖書館中大部份是多語多族群取向,目前我手中持有的兩家圖書館的借書證就有提供中文圖書,但是卻完全沒有德文書、法文書、義大利文書、西班牙文書,也就是西方國家中,傳統學校課程會學習的語種,他們完全沒有購置這類書籍,也沒有提供學習語言的教材。跟美國一樣,澳洲的教育似乎不太注重學習外文,我在美國塔城的圖書館中,完全沒有找到任何的語言教材,更發現不到任何外文書的蹤跡。在雪梨的圖書館中,也是一模一樣的狀況,他們也沒有提供學習外語的教材,移民者似乎比較盛行學習父母的語言,圖書館雖然有購置中文童書,但是卻沒有學習中文的教材。而一般中學必修的法文和德文,圖書館卻也沒有提供充分的教材讓學生借閱,令人匪夷所思。比如說,在德國非常流行的,各種外文的簡易讀本(easy reader),並配合有聲CD,無論是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這種書在任何的市圖裏都可以借閱到,這類專為學習語言設計的讀本在雪梨的圖書館中完全欠缺。

我們目前自學的重點放在經典作品的閱讀與法文的學習,所以我特別重視這兩方面的館藏,而美國塔城的童書館藏量的確令人側目,得過獎嘛!但是知識類與語言類的圖書,則有待改進。而澳洲的圖書館雖然有多語言、多族群的藏書,但是針對特定族群,而且這些外文書也都偏重大眾化的小說於生活常識性的書籍為大宗,連我最有興趣讀的教養方面的書也不多。這樣的圖書館無法滿足自學的功能,館藏量過於貧瘠,與雪梨的人口密度不成比例。我認為,澳洲政府應該調整一下方向,教育下一代應該是圖書館的目標,購置多語圖書只能滿足第一代的移民,但是他們的下一代勢必需要更充分的教育資源來滿足閱讀圖書的需求,而這些書將不會是中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了,這將會是英文,他們必須將更多的經費花費在童書的選購上,而非少數人需要的外文書了。

引導孩子閱讀長篇小說



Moria Flaig
9. Dezember 2015


引導孩子閱讀長篇小說

諼諼的自學大部份以閱讀為主,目前閱讀的書籍大多集中在他有興趣的三個主題上:恐龍、中古騎士和Asterix(中譯為:高盧英雄傳),再配合其他動物和科學類的書籍,故事書的閱讀量比起往常,相對減少很多。

目前諼諼沉浸在恐龍的世界之中,科普知識類的書籍讓他與故事書漸行漸遠,雖然每次上圖書館時,他都會固定地讀上幾本繪本,但是繪本內容太短,不消一會兒就能夠讀完一大疊,通常我就只是讓他在圖書館裏讀,兩個小時下來,就算是「滿載而歸」了,根本不需要辛苦地把書扛回家,因為繪本太容易讀了,我不想扛一大堆書回家,而這些書卻只供孩子讀個十幾分鐘。但我也不想剝奪孩子喜愛繪本的興致,只是,我知道,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到了離開繪本、讀長篇故事的階段了,但他的心智年齡又還不到那時候,目前還看不下沒有圖案、純文字的書,我得想個法子慢慢地引導他閱讀純文字的書,延續他對於故事的熱愛。

縱使,目前科普類的書正好適合孩子的閱讀力與興趣,但我卻發現,科普知識類的書籍,固然有助於一般知識的瞭解與吸收,但是這類書卻不像長篇故事,必須從頭讀到尾,即使孩子每頁都有詳細地閱讀,但若是有一部份稍稍略過,完全沒有接續的困難,不會影響正常閱讀的流暢性,加上豐富的圖片,孩子很容易以圖會意。因此,科普知識類的書籍,長期讀下來,難以訓練孩子對一本書保持長時段(數天)細心閱讀的耐力。若是要訓練孩子習慣於閱讀一本長篇、純文字的書,就必須先讓孩子閱讀章節小說。通常閱讀一本小說,必須從頭讀到尾,雖然也能夠以跳躍的方式來閱讀,這樣也能夠將故事看個大概,但是孩子還是需要有相當的定力,才能夠將一本長篇故事從頭到尾。因為故事本身有連續性,而無法像科普類的書籍,能夠一部份、一部份地分開讀,閱讀長篇故事是訓練閱讀最好的方式,我遂興起了訓練諼諼閱讀純文字的故事的念頭。

最近在城區、法國領事館旁,我發現了一家有賣外文書的書店,可能是因為在法國領事館旁,Alliance Française 也在附近,他們的法文書還真不少耶!他們的童書區,有擺上滿滿一排的Asterix,以雪梨來說,誠屬難得。我檢視了一下,童書區架子上所陳列的書,跟圖書館不同,我馬上就看到一本本的經典名著,哎呀!它們果然沒有絕跡,我以為在雪梨很難找到這樣的書呢!雖然在圖書館裏看不到,但這個書店的童書行銷策略顯然是以經典為主打。這也難怪,澳洲的書實在是太貴了,沒有人會花這麼多錢只買幾個字回家讓孩子讀,還是上圖書館借吧!但經典名著就不同了,厚厚實實的,像磚塊般地沈,而且相對於繪本來說,也不貴,難怪書店以此為主打了。

當諼諼沉浸於他的Asterix、恐龍和騎士的世界的同時,我就隨手翻翻那些,我從小就寶貝要命的名著,也看到「夏綠蒂的網」,雖然小時候沒有讀過,但最近幾年紅得很,我也在圖書館借到了有聲書,不時放給孩子聽,正考慮要不要買一本給孩子讀時,突然發現了一本大版面、大字體的「夏綠蒂的網」。心想,這本書或許是本引導孩子閱讀長篇故事的好書,如果每天能夠和孩子共讀一小段,積沙成塔,不假時日,也能夠將一本長篇故事讀完的。

要引導孩子進入純文字的世界,首先,得找到一本適合他的開胃書,一本不太難讀,行文精簡的,但又非不消幾分鐘就解決了的小品,又非枯燥無聊、冗長的故事,但要上哪去找到這樣的一本書呢?以前在美國時,他也讀過不少有章節的橋樑書,像「青蛙與蟾蜍」,或是一些偵探性的短篇故事,像吸血兔系列,而這些故事書卻非純文字的書,每頁都有插圖,在進入經典的世界之前,首先先要訓練閱讀純文字的耐力才行。

諼諼的閱讀能力已經相當好了,要迅速讀完一本一百頁的故事書不是問題,像迪士尼的經典系列,大約一百頁,以英文來算,每頁大約十行左右,很快就能迅速讀完。但沒有插畫的故事,滿滿都是字的書,還無法引起他的興趣。其實他可以讀的,因為他很喜歡聽長篇的有聲書,曾經把海蒂八片CD聽了好幾次,再怎麼長都聽不厭,既然有聽的毅力,一定有讀的興趣。於是我乾脆從他已經熟知的有聲書中來找,試著從這裡來引導他讀長篇故事。另一方面,我也必須讓他明白,一本很長的故事不一定要一次讀完,可以每天讀一點,持續地讀,不久之後,就能夠完成一本書。我想,這需要有大人引導,讓孩子跟媽媽每天讀一點,跟一年前學閱讀時一樣,親子共讀,那不是一段很美好的時光嗎?說不定,讀了兩三本之後,孩子就能獨立閱讀純文字的書了。

我還不知道,「夏綠蒂的網」是不是本對味的書,我想先從網上試讀一些書,再做決定,免得花了冤枉錢,卻又沒買到適合的書。我先從網上下載一些自己小時候喜愛的書,大多是他聽過的有聲故事,我下載了:小婦人、小公主、叢林之書、羅賓漢、湯姆歷險記,都是英文原著,再加上,海蒂(德文),小王子和淘氣的尼古拉(法文)。這些書在網上之所能夠下載,那是因為這些都是經典原著,沒有經過改寫的,如果是改寫過的兒童精簡版,就有版權的問題,是下載不到的。

既然是經典原著,語言本身就有些高難度了。所以下載之後,我必須將每本一一過濾比較,先把遣詞淺白的放在第一位,內容其次。我們必須瞭解到,其實這些書原本是寫給大人或是青年讀的,像大仲馬的三劍客,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原本是大人讀的書,雖然是很適合男孩讀,但是行文太難了,五歲的孩子還無法閱讀這麼難的文字,連內容簡短,行文淺白的小王子也非上上之選,因為小王子的行文風格,完全是針對大人而寫的,而非以小孩的口氣來寫的,對小孩來說,那是一本無聊的書。

最後出線的是:Little House in the Big Woods(英文)、海蒂(德文)、淘氣的尼古拉(法文)。這些書的行文都比較淺白,皆以孩子的觀點來寫作,尤其是淘氣的尼古拉(Le petit Nicolas)最適合小孩閱讀了。雖然章節小說很長,但是故事性強,讓孩子有持續不斷讀下去的欲望,這將成為孩子繼續閱讀的動力,雖然很長,但我們不急著一次把整本書讀完,既然是親子共讀,每天只讀一小部份,慢慢地讀,要花很多時間也無所謂,培養閱讀長篇故事就是要有時間,有不疾不徐的情緒。Little House 系列是諼諼最喜歡的有聲書,行文淺白,完全以孩子的眼光來描述美國早期拓荒者的家庭生活,有點像是日記,家庭生活的溫暖、和諧、注重生活細節,最適合小小孩子的正在成長的心靈了。

看來我所下載的版本是大字體版,字體大、字量少,讓孩子讀起來不會有壓力,我們每次大約讀個十幾頁左右,多則二十幾頁,一次讀一種語言,雖然很想讓孩子閱讀「淘氣的尼古拉」,但是孩子的法文程度還不到那裏,我們目前先只讀Little House(英文)。為了不讓孩子覺得內容好長好長,通常我會在他讀一頁或兩頁之後,我幫他讀一頁,一方面讓孩子不覺得太無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讀得太快,我的眼力跟不上,我自己讀時,可以把上下文再看一次,有助於瞭解文意,順便問問孩子一些生字,如果我們兩個都不懂的話,我通常會將花點時間查清楚。有趣的是,如果遇到我不認識的英文字時,諼諼喜歡以肢體來解釋一個字,產生十分有趣的畫面。

這項親子共讀,儘量配合我們上法文課的時間,上法文之前,先讓孩子讀一段英文,算是為法文暖暖身。因為英文是他最喜歡讀的語言,他完全不會拒絕閱讀任何的英文故事,等到孩子的情緒進入了閱讀的情境時,我們再開始上法文,這樣子能夠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獨生子的特質



Moria Flaig
29. November 2015


獨生子的特質

最近讀到了一本談獨生子的書,深有同感。有幾點剛好符合了我養育獨生子的經驗,獨生子女的確有某些特質,應該不是孩子個體的氣質所造成的,或是遺傳所致,而是沒有兄弟姐妹所造成的。首先,我們要破除一般流行的迷思:

1)獨生子女很孤單,很可憐,只有一個人玩,沒有伴:其實不然,獨生子生來就是一個人,他們認為「自己一個人玩」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獨生子根本不可憐,也不會感到孤單,反而因為一個人擁有父母全部的愛,相較於子女眾多的家庭,獨生子女較能夠受到父母悉心的照顧,尤其媽媽是全職媽媽的獨生子,全天候受到媽媽悉心照顧和陪伴,獨生子一點都不可憐。反而是在子女眾多的家庭中,有些子女容易被忽略,大的拉拔小的,年長的兄姐代替父職母職,造成某些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那才叫孤獨。在今天大多的父母皆忙於工作的時代中,父母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更多的孩子,獨生子更是得天獨厚。再者,獨生子女從出生起就得面對孤獨,反而比起一般人更習慣於獨處,他們比較不會有獨自玩、獨自上學、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反而是有兄弟姐妹的人,尤其是有個年齡非常接近的手足,甚至相差不到一歲,或者是雙胞胎,這樣的人反而害怕孤獨,他們從小到大無時無刻都是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一起玩,一起上學,一起做功課,一起面臨挑戰,甚至有些父母甚至將兩個年齡接近的孩子放在同一班級上,讓兩個孩子一起上學,在教室裡面也坐在一起。這樣的小孩,反而沒有機會面對孤獨,獨自面對挑戰,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獨自解決困難,處理自身事務的能力也比較差,長大結婚之後,也比較容易依賴伴侶。

2)獨生子女很自私,不懂得分享:其實不然,根據我的觀察,兄弟姐妹越多的人越自私,越不懂得分享,因為分享了,自己就沒了。如果你買了一條巧克力,而有個弟弟,分給弟弟吃,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多幾個兄弟姐妹,那塊巧克力怎麼分呢?有很多兄弟姐妹的人往往無視於他人的存在,一個人把巧克力全部吃光光,而且不會感到絲毫的不自在,他們習慣於不分享,認為不必分享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一塊巧克力根本無法分。很多父母以為生了老二,才是訓練孩子分享的機會,恰恰適得其反,反而老二的出世,老大被迫凡事要讓著老二,所擁有的東西被迫分成兩半,反而是因為老二的出現,老大才會面臨分享的危機,才產生不願分享的念頭,而非生了老二來訓練老大分享的能力,分享絕非訓練而來,有些人天生喜歡分享,有些人天生小氣,獨生子女不必被迫分享,不必割捨自己所愛給弟妹,反而更懂得與他人分享。有些帶主日學的姐妹常常問我,怎麼訓練諼諼與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呢?我說,因為從來不會有人搶他的東西,他又何必搶別人的,他會分享不是我們訓練出來的,獨生子本來就很懂得分享,因為爸媽都把東西給他,他自然也會捨得把東西給人,而且不是經由爸爸要求,媽媽訓練,而是小孩自然就會這麼做,因為沒有人跟他搶,所以沒有理由不跟其他人分享。家裡來了小客人,諼諼每次都很大方地分享他的玩具,從來沒有面臨過東西被搶,被分割的焦慮,反而會更大方地跟別人一起玩,反正客人總是有回家的時候,何必獨佔所有的玩具呢?一起玩不是更好玩嗎?反而是兄弟姐妹眾多的孩子必須從小懂得爭取資源,必須懂得使用奇巧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像逃學,逃家等等,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反而最不願意分享。

3)獨生子女欠缺協調合作的能力:其實不然,因為日常生活中,能夠參與他人相處的機會不多,因此,獨生子女反而更喜歡參與團體活動,更懂得與他人協調合作來把握參與活動的機會。反而是兄弟姐妹眾多的人,比較缺乏協調合作的能力,他們更傾向於在眾人之中去找到自我的藏匿之處,反而因為家裡嗎兄弟姐妹眾多,總是吵吵鬧鬧,亂哄哄,他們卻必須想辦法去避開眾人去享受孤獨。

4)獨生子女不會體貼他人的心意:通常獨生子女與父母的關係都比較親近,比起有兄弟姐妹的人,獨生子女更能夠瞭解父母的心意,因為爸媽全心全意都將關愛澆灌在一個孩子身上,孩子又不傻,怎麼不會體貼父母的心意呢?諼諼就是一個很貼心的小男孩,有一次我大發脾氣,他還一直來看我安慰我,查看我氣生完了沒有,從小生活在大家庭裏的人則不然,他們對於他人的情緒反應早就視而不見,因為家裡總是會有人生悶氣,早就見怪不怪,何必在意對方的情緒呢?

5)多幾個孩子,將來父母年老時,幾個孩子可以共同分擔父母養老的責任。事實剛好相反,大部份家庭最難念的經是,幾個兄弟姐妹要分擔照顧年老的父母,而弄得手足之間反目成仇。而獨生子女沒得選,就是要負擔全部養老的責任。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自己年幼時是得到父母照料,而父母老了,當然換成他自己要照顧父母,因為小孩通常知道自己沒有獨立的能力,需要他人照顧,將心比心,當然孩子自然會瞭解到,這是他的責任。即使等到他長大後,或許忘記了這個道理,但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分擔父母養老的責任,也就是說,他們會有意識地將照料年老父母放進他們的人生規劃之中。

從我的觀察中,獨生子有下列幾個人格特質:
1)凡事以自己的步調行事:由於沒有兄弟姐妹,獨生子不會受到比較,更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步調來學習,來發展。也就是既不必迎頭趕上兄姐,更不必怕被弟妹追過,能夠輕鬆自在地以自己的方式來生活。

2)習慣於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同樣地,獨生子很專注於自己的愛好,比較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諼諼喜歡騎士,對於目前時下流行的星際大戰的宣傳攻勢完全免疫,很多男孩都喜歡超人、蜘蛛俠,但諼諼對此興趣缺缺,寧可自己玩,他完全不會在乎他人在玩什麼,他只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也不會強迫他人玩自己喜歡玩的遊戲,更不會因為為了配合他人,去認同他沒有興趣的事物,比如目前市面上如火如荼的星際大戰的商品,他寧可定睛於自己喜愛的事物上。

3)獨生子不會跟他人比較:因為專注於自身的獨特性,自己的興趣,獨生子不會把自己變成跟他人一樣,而有了想要跟他人比較的心態,不如說,看到同班同學小明迷上星際大戰,也要求爸媽買一套星際大戰的樂高,而且一定要超過小明。諼諼的想法一定是,小明根本沒有玩他喜歡的騎士,他也不會改弦易轍,改成玩星際大戰,諼諼的想法一定是,那你玩你的星際大戰,我玩我的騎士,我們各玩各的,一點都不衝突。

4)獨生子比較不會有競爭的想法:參與幾次諼諼上課的場合,發現了,在老師問問題時,諼諼發言的狀況不是很踴躍,我猜,他的想法是,就算是我知道答案,不一定要表達出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知道呢?獨生子女比較不會去跟他人競爭,他們很專注於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步調,自己的方式去玩去學習,他們根本不在乎別人是怎麼玩怎麼想,他們也很安心地做自己,因為沒有比較,何必跟他人競爭。再加上,父母只有一個孩子,獨享父母所有的關注,他們從來不需要使用手段來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很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

5)獨生子女不會老是要求公平:從兄弟姐妹眾多的人的口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這樣不公平」。這是他們從小面臨的生活處境,凡事要爭奪自己的利益,凡事要求公平,想盡辦法使用手段來想自己獲利。

6)獨生子女不狡猾:由於沒有競爭的想法,也不會跟人比較,獨生子女很能夠安心做自己,比較不會使用手段來達到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說,獨生子女不狡猾,心思比較單純,就是日文中的素直,樸素正直,比較不會與人爭執。

7)獨生子比較能夠坦誠地面對自己的錯誤:首先,不會把錯推在別人的頭上,因為完全沒有機會,哥哥怪弟弟,姐姐怪妹妹,想儘一切辦法把罪過推諉栽贓在別人身上,在家裡爸爸媽媽比他還大,獨生子女能夠找到更到比自己更倒霉的代罪羔羊了嗎?當然無法!所以,做錯時只能自認倒霉了。亞當夏娃犯罪時,不是亞當推脫給夏娃,夏娃推脫給蛇,蛇推脫給誰呢?當然是推脫給上帝啦!上帝不是一切的起源嗎?可見栽贓諉過是人性,有兄弟姐妹的人,誰都不是會耍這一套呢?

8)獨生子很習慣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事情: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欠缺玩伴,所以獨生子向來很習慣自己玩耍,自己消磨時間,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情,也習慣獨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獨生子反而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自動自發,更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

9)獨生子更能夠處理孤獨的問題: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獨生子女必須自己去尋找朋友,自己找談話的對象,不需要什麼特別的訓練,孩子很小的時候自然會這麼做。相反地,有兄弟姐妹的人,因為一直有玩伴、有談心的對象,所以他們不會主動去尋找朋友,有些人反而發展成沈默自閉的性格,因為家庭已經給他社會了,不需要自己努力向外求取,自然獲得的東西多容易呀!往外獲得多費勁,這反而造成有兄弟姐妹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主動在社會中去尋找朋友,而造成他們無法面對獨處的問題。

獨生子女的缺點:

1)老是喜歡跟父母在一起:獨生子女與父母之間有著特別親密的關係,他們好像是為父母量身定做的,生來不喜歡與父母親分開,所以就會儘量去配合父母,適應父母。我觀察過幾個我所認識的獨生子女,雖然不盡然都是如此,但是有些到了很年長了,讓人感覺好像是個永遠離不開父母的孩子。我們當父母的要想遠一點,萬一有一天我們自己早走了,留下這樣的獨生子女那該怎麼辦呢?父母自己要在獨生子女長大後,放手讓孩子單飛,不要等到自己不在的那一天,讓孩子一個人痛苦。只要父母能放手,孩子就能自己先飛走,所以父母應該儘早讓孩子學習獨立。

2)凡事按照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步調、自己的喜好來行事,容易與團體脫節,欠缺社會生活的需求:我們從小都期待與鄰居小朋友玩,期待到學校與其他小孩一起學習,如果去親朋家玩,更期待跟好久不見的表兄弟姐妹一起玩,我們的童年隨時都是在尋找玩伴之中渡過。我發現獨生子卻沒有這種社會性的需求,他們很懂得自得其樂,自己玩也很快樂呀!也不全然是因為生性害羞而不喜歡社交,像諼諼很喜歡跟大人攀談,但是卻沒有積極找朋友的想法,好像他們沒有機會觀察到,自己也需要社交。自己玩、自己學習、自己發掘自己喜歡的事物,反而是更自然的事情,不需要透過他人,自己能夠獨立而行,也就是說有玩伴,沒玩伴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這時,我們當父母的,要適時為孩子尋找共玩、共學團體。一星期一次,和其他小孩一起玩玩,總是必要的。

3)小霸王:很多人將小霸王與獨生子畫上等號。很慶幸,諼諼沒有成為小霸王。我在其他PO文裏面曾經談到過,今天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所面臨到的問題。台灣的獨生子女算是第一代,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有面臨到,中國目前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那種嚴峻的挑戰。我們這一代,有很多人小時候是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帶大的,但是我們長大了,很多人為了要避免婆媳問題,為了避免兒時不愉快的經驗,寧可將孩子外包給別人帶,也不想去掀起婆媳大戰,所以我們的獨生子女大部份都是要自己想辦法拉拔。而中國的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則不然,他們是六個大人輪番上陣搖哄長大的,我們一個人比起他們六個人照顧那要辛苦多少倍啊!一個人照顧孩子時間精力很有限,所以我們很講究效率,也就是教養專家常常講的,重質不重量的問題,即使很多媽媽為了工作,通常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但是她們卻做到了,上一代母親所沒有做過的事情:說故事給孩子聽、教小孩說英文、帶著孩子出國旅行等等。我一個人就常常帶著小小孩去旅行,要是帶個小霸王那可麻煩啦,在這種環境之下,自然我就會想辦法讓孩子不會變成小霸王,為生活所逼嘛!

這些特質,是我從諼諼或是朋友身上觀察得來的,不是通則。此外,我認識一個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來當對照組,知道內情的人,很明白我在說什麼。至於,那些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團體生活的寶寶,在幼稚園裡面,同時要跟十幾個小朋友競爭,玩玩具要搶了,吃飯要搶,爭先恐後一開始就成了行為的基調,那更是無時無刻在比賽了。雖然是獨生子但卻不俱獨生子的特質,在今天大多數家庭是雙薪家庭,雖然是獨生子女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但是大多數的小孩卻不一定俱有以上我所談到的特質。相反地,父母加諸在獨生子身上的壓力更大,孩子的成就壓力也就越大,要求孩子與人相爭的取向也越劇,這又不能一概而論了。


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法文讓自學上軌道



Moria Flaig
1. Dezember 2015


法文讓自學上軌道

我家的在家自學的模式是,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由諼諼自己閱讀,我只是額外幫他上點中文而已,而英文與德文全靠他自己努力,雖然有時候我會督促他做點算數或是練習寫點中文,但整體而言,他的學習步調,完全是由他興之所至,沒有課表,沒有進度,沒有分科,自然科學就是閱讀,要怎麼分科?再者,我並不太在意他學了什麼,也不刻意安排活動,試過幾個活動之後,現在只剩下一項,每週一次的聖經課。這樣的自學不算緊湊,甚至過於鬆散,雖然只有額外上點中文而已,然而孩子自動自發學中文的動機很低,面對這種情況,我不得不思索一個方法來創造出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模式,來激發孩子內心的學習動機,因為光靠逼,並無法造就一個自主學習的孩子,將來他只會變得更被動,此外,我自己也逼累了。

當初之所以會讓諼諼自學,即是看重自主求知的難能可貴,所以我儘量讓孩子自動自發地看書,讓他有足夠的時間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更重要的是,讓他有足夠的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學其實是讓孩子自己學,不是父母自己教。於是我堅持在家自學不應該把家庭變成學校,媽媽教,孩子聽講,媽媽拼命填鴨,孩子卻鴨子聽雷,媽媽花費了很多力氣,但是孩子的學習效率卻低落。我們中文課的進行狀況就是如此,媽媽很努力,孩子卻不領情,媽媽熱騰騰的母語情結,孩子卻冷冰冰地認為學中文沒有必要,媽媽上天下地地找方法,無奈使用在孩子身上,全部都沒有對症下藥,為什麼孩子對漢字一點親切感都沒有?問題在哪裡?我深感到,一種自學的孤獨症。於是,心中常常有個聲音出現,還是上學的好,有老師監督,家長不必自己費心,最近雪梨不是新開了一所中文小學嗎?

最理想的自學生活是應該不是把家裡變成學校,而是應該把家裡變成圖書館,成為探索、挖寶的好地方,讓孩子自在舒適地尋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書,藉由閱讀對有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索,進而從探索中建立自己的學習方式與思維架構。我想,這才是在家自學要學習的。也就是,孩子不需要考試和課表也能夠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需要老師引導也能夠自己從書中發現問題,不需要他人傳授也能夠自己從書中尋找到答案,我覺得這才是自學的終極目標。

自學就是培養自己學的能力。本著這個理念,我完全任由孩子自由去閱讀去探索去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放養後,孩子閱讀能力與效率提高很多,自主學習不再只是夢想而已,孩子真是確確實實地在自學。但也發現,孩子「偏食」的狀況非常嚴重,換言之,一個五歲的孩子並沒有長遠規劃的想法,也不知道聚沙成塔的原理,中文很難學,沒錯,但若每天能學幾個字,長期下來就能夠克服,但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他只能分辨什麼是好有趣,什麼是索然無味,恐龍好大好棒!每天總是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恐龍,Asterix好好笑,每天總是讀得愛不釋手,難道我們目前就學這兩科嗎?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但媽媽還是希望,諼諼能花點時間學中文,或是算算數。

所以幼齡的孩子還是需要大人引導,在家自學還是需要一些基本的規劃來讓自學「上軌道」,有一部分還是需要「大人教,孩子聽講」的傳統教學模式,來讓自學循序漸進。既然孩子現在儼然成為恐龍專家了,一般科普常識的書籍,他自己都可以讀,自己學習了,而且讀得非常勤快,喜歡的書,都能重複地讀上好幾遍,讀上二、三十遍也不嫌累,那我還有什麼可以教他的?

我想讓他明白,中文不比英文和德文,無法頓悟(學習拼音文字的閱讀,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頓悟的過程,因為他們本來就會聽會說了),需要聚沙成塔的功夫。我想讓他明白循序漸進、聚沙成塔的道理,來鼓勵他學中文。於是我開始嘗試著教他學點法文,從零開始學一種外語,靠的就是聚沙成塔的功夫。

雖然在圖書館沒有找到任何兒童法語的教材,然而從網上下載來的兒歌,效果比當初預料的更好,讓我們母子倆都有所斬獲。小孩子學語言,特別是對年紀小的小孩而言,他們看世界的眼光與大人不同,他們喜歡動物,喜歡重複,對於某些事物有著強烈的喜好,沒有教材反而是件好事呢!教材的內容說不定是些孩子不感興趣的事物。兒歌反而輕鬆有趣,主題也是小孩生活世界中的主題,很得諼諼的喜愛。除了兒歌韻文之外,我將繪本改寫成淺白的文章,每天進行一小章節,起初,我採用一本恐龍的故事,目前則使用一本小男孩和一條大狗的故事,連續性的故事,讓孩子有所期待,這能夠驅使孩子不斷地學下去。我也順便復習一下,丟棄已久的法文,換言之,孩子在家自學也讓媽媽順便充充電。

最重要的是,每日的法文課讓平淡無奇的自學生活得到一個較明確的目標,讓鬆垮垮的自學增添了節奏感。因為一個從零開始的外語,每天一點一滴地累積著,孩子每天能夠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從中獲得不少自信心與成就感,我把孩子熟讀的,差不多能夠背誦的兒歌張貼在他自己的房間,讓孩子能夠看到自己的成果,就像得到獎勵一般,孩子高興得不得了呢!我想,這對於孤獨一人在學習的孩子來說,是相當大的鼓舞。

再加上,連月來,諼諼受到中文的打擊不小,方塊字讓他退避三舍,學習士氣明顯地低落,這樣下去,並不能造就良性的學習模式,反而會更讓他繼續沈醉於恐龍的世界之中。於是我放孩子一個中文長假,這個空檔就是要讓他去找到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讓他體驗一下法蘭西的魅力,讓他再度經歷以前,那種從不會讀到會讀的魔力,讓他從中文的苦戰中脫身出來,讓孩子再度得到信心。果然,孩子很喜歡學法文,尤其是朗朗上口的兒歌,易學易懂,孩子很快地從簡單的兒歌就輕而易舉地,駕馭了法文的拼音規則。孩子體會到了,學習不是那麼困難,這就是我在找尋的良性循環: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得到顯著的進步,成就感會驅使他繼續學習,繼續探索,再困難的事情也都願意去克服。反之,如果孩子每日的學習都必須經歷一連串的挫折,漸漸地孩子就會將學習視為畏途,孩子的學習模式就會變成惡性循環模式,無論容易或是簡單,都不願學習。於是,我必須先將孩子的學習心態轉變成良性的學習模式,這時,我再開始教中文,並且改變以往的作風,一切慢慢來,從簡單的開始,緩慢的進行,讓孩子覺得中文不是那麼難了,這樣就能夠讓孩子的學習變得主動積極了,這就是我說的良性的循環。

從法文課中,我得到一個寶貴的經驗就是,一切要從淺顯的開始,不要認為中文是孩子的母語,就認為孩子先天就有良好的接受能力,其實不然,中文難就是難在,連簡單的也難,你看「難」這個字很常用,但是有多麼難寫啊!

因為孩子的法文是從零開始,所以我從最簡單的兒歌開始教,很容易就能學成一首短短的兒歌,孩子馬上就接受了。簡單沒關係,學習是一條長遠的路,聚沙成塔,每天一點一點地累積起來,一個月下來,孩子已經學到了不少法文呢!我想中文也應該這樣教,我必須放棄讀經,放棄唐詩宋詞,當初所製作的繪本簡報可以繼續使用,但更重要的是,我決定將教法文的方法運用在教中文上:沒錯!使用兒歌,像小蜜蜂、妹妹背著洋娃娃、造飛機等等,這些兒歌以前諼諼都唱過,而且比起繪本,歌詞非常的短,要朗朗上口,不是問題,而且兒歌所使用的字彙也都是比較常見的字詞,如果利用兒歌學讀中文,一定接受度很高。

這個小小的經驗告訴我,當初所設定的目標不太實際,一看到孩子小小年紀就能博覽群書,就以為他的中文學習也應該相應地以同樣的進度來進行,就照著當初教英文那樣教,而且還從行文較深的聖經開始教。躁進卻造成惡性的學習模式,太難、太多、最後孩子乾脆放棄。然而更深層地來看,其實諼諼還是個小寶寶,他的世界還是建構於從一個嬰兒的眼光出發來看的世界,能讀書並不代表他對於成人的世界能有所體認。這麼小的娃,根本還無法體會古人的心,我又何苦拿連大人都搖頭的經文來苦苦相逼呢?他根本沒有辦法懂?孩子讀不懂,就會感到挫敗,就缺乏學習動機,一切還是從最簡單的開始吧!簡單容易才是讓孩子親近漢文的好方法。

讀經雖然有讀經的好處,據說讀經像填牛,牛會反芻,反芻就是讓孩子日後自己去慢慢地咀嚼、體會經文的意義,讀經派的看法是,不管孩子懂不懂,先全部囫圇吞棗背下再說,孩子自己會反芻,將來長大就懂了。但孩子學時不懂文意,不僅學起來沒有成就感,這樣的學習經驗是痛苦的,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況且,在國外成長的孩子欠缺反芻的環境,就算是小時候背了一堆古文,但是沒有相應的環境讓他有感而發去反芻,我覺得媽媽花費這麼多力氣去填牛,最終不是白填了嗎?

孩子最終還是孩子,他們的生活世界都是具象的,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做孩子的快樂,唱唱兒歌,不是洋娃娃,就是火車飛機,雖然沒有什麼深奧的義理在其中,但是孩子若能快樂的學習,又何妨呢?明智的父母,還是不要費勁去填牛,還是將孩子當成一塊未雕琢的璞玉吧!讓孩子安然地做自己,雖然不耀眼,也不爭輝,但他們卻有著淳樸自然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