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大自然像本書:澳洲教育



光是看澳洲的圖書館,就知道為什麼澳洲小學沒有課本了,就那幾本書,我們不過才來三、四個月,說實在的,快要無書可借了,更何況我們申請了兩個圖書館的借書證,怎麼那麼快就無書可借呢?只要看書的來源,我們馬上就會明白,為什麼澳洲的書不多,因為書絕大部份是從英美進口的,果真是得來不易。就因為澳洲出版業不發達,所以學校就乾脆就不使用教科書嗎?很有可能!

也不是就因此要斷定,澳洲人完全不重視閱讀的培養,政府每年也有舉辦讀書節,說正格的,兒童的閱讀力不是光靠那幾天的讀書節就能培養起來的,那只不過像放煙火一樣稍縱即逝,多半是哄人的把戲,這樣政府看起來比較有在做事,讓民眾不覺得稅是白繳的。的確,同樣是英語系國家,比起美國人,澳洲政府也沒有開設訓練閱讀的VPK:學前班的學前班;也沒有跟著全世界各地的潮流,如火如荼地提倡閱讀。澳洲人對閱讀這件事情,的確淡定多了。

其實在雪梨大街上,我也看到過教導閱讀的補習班,翻開報紙,這類的廣告還真不少呢!針對移民子女所開設的補習班更是普遍,尤其在亞洲人的圈子裏,不少父母讓孩子從小就上補習班,尤其是針對兩項大考前兩個年級的補教,特別嚴重:國小五六年級的精英中學考試,和十一與十二年級的中學證書。

在這裡我所看到的,無教課書教育和補習教育,藏書不豐的圖書館和五花八門的課後輔導(after school activities),這兩種極端,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五六年級就要補習拼精英中學,實在是太誇張了,五歲開始就要參加課後輔導,那也太早了,連我在補教盛行的台灣,也沒有經歷過國小五、六年級就要補習的苦,更難以想像,既然無教科書,那補習都補些了什麼?課後輔導都輔導了些什麼?

或許我們來得不夠久吧!說不出澳洲教育的特點,也說不出澳洲人看重的價值觀在哪裡。如果要問澳洲教育到底有什麼特色,我想可以打個比方:美國教育比較像是圈養,澳洲教育比較是放牧。澳洲人非常注重戶外活動,這和美國人足不出戶成了對比,美國人的生活空間只有室內和車內兩種,而澳洲人崇尚徒步旅行,非常注重戶外生活。此外,雪梨人非常注重水上活動,光從我家坐渡輪去一趟雪梨歌劇院,從一路上所見的景象就可以判斷:到處停泊著大小遊艇與帆船。天氣好時,「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總是被形形色色的帆船給「擋住」了。

我們住美國時,常常徒步遠足,四處去看看美麗的沼澤和湖泊,但是無論我們去哪裡,心裏總是很害怕,因為一路上遇不到任何的一個人,矛盾的是,遇到人時更害怕了,心裡面燃起的第一個念頭總是:「對方是不是會持槍搶劫?」而在雪梨,剛好相反,無論去哪裡,到處擠滿了人潮,只要有水的地方,到處停滿了船,想找個無人之境,喘口氣,都沒有辦法。總之,澳洲人實在是太愛戶外活動了,只要有一小片綠地,都還不算是個公園,總是聚集一大群烤肉的人潮,連小孩子的慶生會都一定要在河岸的舉行,怎麼不在自己家裡陽台上慶祝?對講究隱私的歐洲人來說,在人來人往的路旁慶生,簡直是不可思議。但在雪梨最常看到的街景是,不是一群人聚在路旁坐著吃飯,就是餐廳佔用外面狹小的人行道,菜一盤盤地往外端,一些快餐速食店前面,總是擠滿了席地吃飯的人。雪梨人無論吃什麼,總是喜歡坐在路旁,在人來人往的人潮中,旁若無人地吃飯,這樣吃頓飯不會感到好像被人擠來擠去嗎?對雪梨人來說,無所謂,反正他們喜歡戶外活動,連吃飯也不例外。

這種「不安於室」的民族性造就了,雪梨各個海灘,人山人海的盛況。我們上週去Manly海灘玩,雖然這是我們第二次去Manly,但第一次去時還是冬天,人比較少,這次雖然氣溫還沒完全回溫,夏天還沒有真正來到,我們都沒有「下海」,只是讓海水過過腳而已,過過夏日海灘生活的癮。然而海灘上卻擠滿了人潮,下水游泳、衝浪的人非常的多,想找個地方,鋪上浴巾,躺下休息,都很困難。回去時好不容易擠上了渡輪,在人擠人的縫隙中無意中偏見河上的落日,好美啊!美歸美,我的確也曾經做過這樣的夢,搬去堪稱雪梨最美的海灘去住。但若是住在這裡,每天要面對這種人潮,孩子的爸每天要擠渡輪上班,不如搬去南邊荒涼的海岸好,雖然不是這麼的美,但是清淨多了。

雪梨跟其他大都會不同的地方就是,雖然是個大城市,其實四周環繞著美麗的大自然,可探之境非常多。我們就像其他澳洲家庭一樣,每週固定出遊一次,縱使沒有去什麼特別的地方,只不過是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美景,也非常地棒!看看海浪、聽聽海濤、沖沖浪花。孩子玩玩沙、玩玩水、蓋蓋沙堡。我們親子之間沒有特別的對話,只是很隨意地、悠閒地度過一天。沒有教養的問題要處理,更沒有夫妻間的衝突要談一談,一切回歸本源,簡單樸素。我想,雪梨這個欲望之城和樸素的大自然之間所形成的強烈對比,是澳式教育給我最大的啓示:再怎麼精緻的教育,圖書館的圖書,分級再怎麼詳盡(美國),總是敵不過大自然這本書。

諼諼一到海邊,就興奮地往海裏衝了過去,看見浪淹了過來,馬上又害怕地往回奔,就這樣一來一往,孩子可以玩個一、兩個小時,雖然是一種很簡單的玩法,然而去看海、玩沙、沿著海岸散步,也是諼諼自學生活的一部份。孩子讀書畫畫久了,眼睛總是要休息,每週末的出遊日,成了孩子眼睛的休息日,保眼日,大人小孩的眼睛都要放假。大部份我們都沒有安排什麼特別的節目,只是望著大海,欣賞著自然美景,讓眼睛輕鬆一下。

雪梨的海總是這麼地藍,在喧囂擁擠的大都市之中,我卻能夠感受到地中海那種與世隔絕的寧靜。海的單純,像孩子的單純一樣,孩子的嬉笑聲,和濤聲一樣單純,就這樣,孩子玩水的嬉笑聲與大海的濤聲交織在一起,成了人世間最動人的交響樂。教育可以很精緻、可以複雜化,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需要的東西最簡單不過了,就是玩的樂趣罷了!

昨天下午,我們一起做生字卡,利用閃字卡造句,我們造了:「大象會爬樹」孩子就笑得好開心,接著又造出好多好笑的句子:「媽媽會爬樹」、「騎士會爬樹」、「外公會爬樹」等等,這些句子讓孩子一直咯咯笑個不停。沒錯!學中文也可以這麼好笑!

要懂得拒絕孩子



Moria Flaig
28. Oktober 2015


要懂得拒絕孩子

我也是個戒吼媽咪,曾經被兩歲的兒子義正嚴辭地教訓了一番:「妳不可以這樣大聲罵小貝比!」頓時,我驚覺,其實不必吼,小貝比都懂的。本來以為嬰兒是非理性、難以理解、難以溝通的動物,怎麼講都講不通,再加上諼諼是三語寶寶,急起來,難道每次要我同時把中文、英文、德文通通都說一遍才會懂嗎?戒吼以前,高分貝的、戲劇化的情節頻頻上演,還有幾次演出離家出走的戲碼,怎麼叫我不吼呢?如何不用大吼大叫,不用動用板子,讓孩子乖乖聽話,似乎是每位媽媽都要經過長久琢磨的一道難題。

剛到美國時,住在大學裏面的學人宿舍,翻譯成中文叫做「學友村」,那裡住了很多來自中國的訪問學人,有很多人都帶著小孩一起出國訪學,這些小孩通常比當時兩歲的諼諼大,三歲到十歲不等,我們村裏會定期舉辦一些活動,我常常帶著孩子去參加。這時,他們看到諼諼是混血兒,而且每次都乖乖地坐在我身邊,很聽話,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不吵不鬧,也很少來打斷大人的談話。所有的中國媽媽看到此景,就七嘴八舌地談起來,她們的假設都是:「外國寶寶看起來都比較安靜,混血寶寶的神經,怎麼看就都比中國寶寶的神經鎮定多了。」

咦!有點聽不懂!好深奧的中國哲學。還有一個訪問學者,甚至拿出氣功理論,說外國人擅於養神足氣旺的寶寶,孩子只要天天神足氣旺,就比較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唉!中國小孩的壓力大,所以氣不足神不旺。更有一個媽媽每次見到我,像是走投無路,遇到救星一般,因為她「第一次」自己帶小孩,來美國這幾星期下來,她對於她那五歲的兒子根本沒轍,希望我傳授乖寶寶祕方。諼諼只要一出門就像眾星拱月地被哄到別人家去坐坐,有個人見人愛的寶寶,哪個媽咪不是跟著沾光呢?但其中的辛酸只有我自己知道,他們看不到的一面是,我也是戒吼媽咪,同樣也是從「吼」中熬過來的。

聽到他們個個都這麼一說之後,我不禁好奇起來,難道我養小孩獨具一格,用了什麼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獨門祕方了?我的教養方式到底在哪一點跟他們不同?仔細觀察他們的子女後,漸漸地就明白,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假設了。那些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實在是太我行我素了,難道獨生子女註定都要成為小霸王嗎?耶!諼諼也是獨生子,為什麼大家要認定他比較乖,比較聽話,要麼不是搬出氣功論,不然就是血統論。

經過跟那些媽媽探討之後,才瞭解到,其實問題並不出在獨生子女上,那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呢?諼諼也是獨生子沒錯,但幸好不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中國新生代的獨生子女在教養上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問題:我一個人在國外帶小孩,無親無故的,沒有人幫我分憂解勞,他們在中國則是全家上上下下六個大人哄一個小孩,怎麼會是六人呢?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共六人。小孩餓了、累了、睏了、乏了、哭了,有六個大人輪番上陣哄小孩,六個人的精神力氣當然敵得過只有我媽咪一人,而諼諼餓了、累了、哭了、乏了,只有媽咪吼他,要他閉嘴,哪裡有什麼「姥姥帶你買糖去!」的哄騙功夫。

在這裡,我不是要鼓勵大家都使用高分貝吼小孩,而是提出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其實教養不需要吼,但要在一開始,特別孩子在嬰幼時期時,父母就要懂得如何拒絕孩子,這點非常關鍵。千萬不要怕讓孩子餓著了、冷著了、累著了,而這些都是每個人人生中都必須經歷的事情,能夠忍受挫折的孩子,人生的路會走得比較順,千萬不要認為,讓嬰兒稍微餓著了、冷著了、累著了,就是虧待了他,甚至孩子無聊了,使出渾身解數扮演小丑博孩子一笑,不能忍受挫折的孩子,將來人生的路,會走得比較坎坷。

帶孩子猶如跑馬拉松,尤其是超過35歲的高齡母親,要懂得貯藏最後衝刺的體力。孩子走不動了,鼓勵他自己繼續往前走,絕對不要抱著他走,孩子餓了要他忍耐,耐點飢,絕對對身體有益無害,孩子在商店裏要求買糖買玩具,一律拒絕不買,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要求買糖買玩具了。買任何東西之前要先約定好:「這是乖寶寶的獎品喔!」讓孩子更加重視自己的行為表現,而非只是想要滿足一時的欲望。千萬要小心,孩子的欲望像無底洞一樣,如果父母凡事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無底洞無窮無盡,爸媽的錢包有窮有盡,孩子終有遭到拒絕的時候,既然如此,就要讓孩子儘早學習在遭到拒絕時如何自處?而不是一遭到拒絕,馬上就精神崩潰,大哭大鬧。儘量滿足孩子的教養方式,反而會讓孩子變得非常地不快樂,因為孩子學習到的不是自制能力,而是一遭到拒絕,馬上崩潰的戲碼。

拿這個六個大人輪番上陣的家庭來說,這個孩子的問題在哪裡?無非是,他從來沒有學習過一件事情,就是半夜醒來,嚎啕大哭時,如何自處?能不能稍稍忍耐一下,讓大家好好地睡上一覺呢?然而他們家採取的方式卻是:媽媽搖累了,換姥姥搖,姥姥搖累了,換姥爺搖...... 輪完一輪後,都能讓媽媽睡飽一覺了,醒來精力充沛繼續搖。於是,孩子從小就被培養成,一敞開喉嚨大哭,大人隨傳隨到,一切問題馬上得以解決。一旦遭到拒絕,就馬上感到天崩地裂,就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虧待了他。

我們家很現實的一點是,媽媽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就算是搖也只能搖個幾分鐘,無法永無止境地抱著孩子會耗掉所有的體力,更別談應付哭鬧的耐性了,於是諼諼一出生馬上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情是,就算很餓也要懂得忍飢,就算多委屈多難過,也要學會自制不哭,跟別的小朋友玩時,東西被搶走了,媽媽不會為你出頭。這不是什麼育兒祕方,而非常基本的是:我把自處自制放在滿足孩子的需求欲望之前,因為我知道,我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時間有限,體力有限,耐心更有限,我沒有那個本錢,那個精力讓孩子無限制地索求下去。

中國人養小孩還有個特點,特別怕小孩餓著、凍著、怕小孩生病、特別怕別人有的,自己的小孩卻沒有。針對這幾點,我也有一些小小不同的做法:在哺乳期時,特意去控制嬰兒的喝奶量與睡眠模式,拒絕半夜三更每兩個小時,母奶隨傳隨到,有興趣看詳情的讀者,請看我最近PO的「德式母乳主義」。在幼兒期,要懂得限制買玩具,進玩具店前和孩子約法三章,只能看不能買。在學步兒時期,要懂得適當放養,就是不要老是寒暄問暖,有時候凍著冷著,反而能夠增強抵抗力,這就是諼諼很少生病的原因。直接點地來說,養一個懂得自制、能夠忍受挫折、能夠忍飢耐寒的嬰兒,要比養一個巨大體胖、動不動哇哇大鬧的娃娃還來得重要。最根本的策略是,儘快讓新生兒馬上學會一覺到天亮,而非予取予求地每兩個小時叫媽媽起床餵奶,這是訓練孩子忍耐自制的開始,基於這個道理,我說,寶寶!稍微忍飢、耐寒一下,不算虧待了你。

我們要知道如何拒絕孩子,從小貝比起就要讓他知道,他的需求不是能夠無止無盡地被滿足的,更不是大哭大鬧、滾地撒潑就能夠有糖吃,我們要讓小孩很小就建立控制自己、節制自己、凡事適可而止的能力。而這個能力的培養,關鍵點在於:我們要懂得拒絕孩子。

沒錯!我是一個喜歡說:「不行哦!」的母親。我們去玩具店時,我會對孩子說:「只逛逛就好喔!」有可能嗎?當然有可能,我也知道,那些誘人漂亮的玩具,連媽媽看了都會心動,怎麼能讓孩子只看看就好了!

今年回德國時,有很長的一陣子,我帶著孩子四處旅行,每到一個城市,看完我的宮殿城堡之後,我都會帶孩子去逛書店、圖書館和玩具店。進玩具店之前,我總是會說:「只有逛逛就好喔!」不要說小孩喜歡玩具,那是連成人也無法抗拒的誘惑,有時候我也不免買上一件玩具或是一本書,更何況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但是孩子心裡明白,我們約定好了:「只是看看而已喔!」他也會主動從架子上拿下一件中意的玩具,但這件玩具最後往往被歸位回到架子上,他知道,如果他吵吵鬧鬧執意要馬上得到想要的玩具不可,那媽媽買玩具的機會更是渺茫無望。通常我很少馬上買給他,在「我們看看就好」的過程中,我仔細觀察孩子的喜好,也觀察我口袋的錢包,做一番衡量之後,我還是會在特殊的機會之下,去買來獎勵他、鼓勵他。比如說:在他學德文閱讀期間,我櫥子裏面就庫存了不少摩比人,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就拿出來獎勵。

我寫到了這裡,就轉頭問了一下孩子:「諼諼!你覺得媽媽買了很多玩具給你玩嗎?」孩子回答說:「對啊!很多啊!媽媽買了很多玩具!」比起我小時候家中堆得滿坑滿谷的玩具,他的玩具少得可憐,事實上,我們只帶來了一些樂高和摩比人來到澳洲,目前窮到連一小件玩具都買不起,很後悔從美國帶回德國的一些精美的火柴盒小汽車,都放在德國,沒帶來澳洲。孩子卻說,媽媽買了很多玩具給他,夠他玩了。

如果你懂得拒絕孩子的話,可以輕輕鬆鬆地,帶著孩子去玩具店而不買玩具,去書店只是讀書而不買書。只是看玩具啊!那孩子多可憐啊?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反而是,想盡辦法滿足孩子的欲望,會讓孩子不懂得什麼叫節制,迷失在欲望中的小孩才叫可憐。我看過有很多孩子家中堆滿了玩具,卻不知道玩什麼,而諼諼的玩具很少,他每天卻都玩得很快樂!玩具並不貴在多,一件孩子喜歡的玩具可以讓孩子玩很久!況且除了玩具玩,他還可以看書、畫畫、玩扮演角色的英文話劇,有時候,他反而更愛這些事情呢!一個懂得節制的孩子,其實一點都不可憐,反而會很快樂,而且會是一個很知足的孩子。幸福的祕訣不就是在於知足常樂嗎?而非富足擁有!怎麼現在的父母都不願教導孩子如何知足了呢?


才藝焦慮症




才藝焦慮症

我自己小時候學過的才藝不算少,算來有鋼琴、繪畫、書法、寫作。幸好我媽媽是全職媽媽,所以我們不需要浸泡在安親班。從小到大家裡只訂閱國語日報,於是培養我們愛好閱讀的習慣,甚至偶而投稿到國語日報,參加作文比賽,也證實了自己寫作的一點才能。為了讓我學琴,爸媽甚至為我買了鋼琴,請了老師到家裡教琴。回想起童年這些伴著自己成長的琴聲和讀物,我應該被培養成多才多藝才對啊!

事實上並非如此,一旦上了國中,童年結束,停掉所有的才藝,美麗的音符嘎然而止,才藝課統統變成補習英文數學,從此展開了考試人生。經過聯考大戰,離家上大學時,我們家也同時一起搬到台北市,那時我們全家才看到一旁被零落多年的鋼琴,爸媽正考慮如何處置這件大型傢俱時,而我只能在一旁感嘆不已。

日後和台灣來的朋友談起童年往事,每個人內心中都充滿了同樣的遺憾,每個人不約而同地在台灣娘家囤積了一項樂器,不是鋼琴、就是小提琴、長笛、吉他。在台灣考試為主導的教育體制下,那些精心安排的才藝課,最後一個一個都輸給聯考,具體來說都輸給分數了,補習英文數學可以看到月考成績,而畫畫彈琴又能看見什麼呢?讓我們這一代全部抱著遺憾而成長,面對自己花了時間金錢所學習的才藝,最後的收獲只能算是對於藝術有著「崇高」的品味,講究音樂非古典不聽,為了看藝術作品專程去住巴黎之類的奇怪舉動,這些看似崇高的品味,卻是手不能畫,琴不能彈。那種品味說穿了,不過是孤芳自賞,一種聊慰遺憾的心態罷了。

父母大費周章讓我們上這些才藝課,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從來沒有問過我媽。我想,其實理由很簡單,那是因為每個人都在學吧!我表姐表弟,我三個堂妹,他們都學了鋼琴了,我怎麼能夠不學呢?算是中產階級的父母應該克盡職責的一部份,卻道盡了台灣父母一個共同的心態:「花錢買個安心」。

諼諼也五歲了,才藝這個議題漸漸浮上台面,年初回德國參加朋友的生日宴會時,看到以前認識的小貝比突然間都長大了,他們皆上台表演才藝,彈鋼琴、吹笛子、唱歌樣樣都來,諼諼還小能表演什麼呢?那時候沒有去思考,後來才知道,他有一項與生俱來的技能,就是凡是聽過的CD故事,皆能夠照本宣科地說出來,說個十幾分鐘,一句也不漏。朋友就說,為什麼他沒在她的生日宴會上表演「說書」呢?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也算是值得好好栽培的才藝呢?才藝不一定要是彈奏樂器、唱歌、畫畫啊!

發掘孩子的才藝變成了每個父母必修的一門課,我不禁感嘆道:在德國也不例外。回首前塵,反思自己的童年,此刻面對孩子的才藝教育,不想花錢買安心,反而覺得學才藝是一段沒有必要走的路。就算現在讓他去上中文學校,抱歉!在我們家,中文不算是才藝,算是母語教育,一定得上!上完中文課,下午接著上繪畫課,也沒有真心把這門繪畫課當成才藝,也只不過,要讓孩子在中文環境中多待些時刻,小孩子本來就應該多塗鴉,更況且不用額外接送,何樂而不為呢?

但從中我也發現,德國的父母眼中的才藝和台灣的父母眼中的才藝,有些差異。台灣人重視學習某種可以看得到,可以表演的技藝,像是樂器、繪畫、電腦、英文。其實德國的父母也是會讓孩子學習樂器、繪畫或是外文,而他們的外文就很多種了,法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俄文等等,他們非常注重外文教育。但比起學習技藝,他們更注重學習休閒,我所認識的德國人裡面,女孩子都學過騎馬,男孩都學過空手道或是足球,甚至有會開小飛機的,有會駕帆船的,對他們來說,休閒屬於生活中的一部份,學習休閒活動比起學習技藝來得更重要。

大體上,每個德國小孩或青少年都會固定參與一兩項的課後的運動訓練,他們稱為club,熟知足球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個字眼,沒錯!歐洲足球的結構,金字塔的基層和頂端都叫club。德國人的想法跟台灣人不同的地方是,讓孩子參加這些運動項目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運動習慣、耐心與毅力,還有最重要的是休閒,並非希望孩子學習什麼技能,展現才華,更不信學藝術能夠開發左腦之類的說法,去參加club只不過是要讓小朋友放學後,消耗多餘的精力,讓孩子的發育更為協調均衡罷了。日後,孩子在讀書工作之餘,能夠懂得休閒。其實他們的才藝教育就是休閒教育。

我有一個朋友,很愛騎馬,為了保持這項愛好,特意買了一匹買寄養在農家,德國是全世界飼養馬匹最盛行的國家,也是培育優良種馬最成功的國家,全德國到處有馬場,要騎馬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何必要費事自己養匹馬,不但寄養要花錢,就連運輸也需要購置特別的車廂。況且她既不參加職業比賽,更談不上是個業餘好手,但是她堅持要買匹自己的馬,理由很簡單,因為唯有如此,她每天才會風雨無阻地去騎馬,馬一定每天要奔馳,不能只圈養在農舍中。擁有一匹馬,就對馬有責任,不光是飼養的責任,反正農家會照顧馬的「飲食起居」,更重要的工作是讓馬每天奔馳在原野中,而這項工作,無人代勞,農家只負責養,不負責騎。那她為什麼每天要大費周章地去騎馬呢?因為唯有如此,她工作上的壓力才能等到紓解。這種想法無非是要健身運動,紓解工作上的壓力!讓生活更均衡罷了!沒錯!就是休閒!

我有一個朋友是英國人,我們之間就曾經進行過一項有關才藝的對話,幾近參禪。從小他爸媽就培養他們兄弟姐妹三人學樂器,三人皆學了小提琴和鋼琴不等,其實最精彩的是,他父母為了他們,常常開著車載著他們到歐陸「巡迴演出」,到處旅行,讓他們的青少年時期過得非常地豐富精彩。雖然他們長大成人後,無人從事與音樂有關的工作,但是他們都很感謝他們父母長年來的督促與陪伴,因為他從中瞭解到,人生不是只有「拼」:小時候拼學業,長大後拼業績(在科學界拼論文也算是拼業績),人生中應該有一件讓人樂在其中,放鬆紓解,不必「拼」的事情要做,對他來說就是拉小提琴。我聽之後,非常地感動,小提琴讓他進入「非現實之境」,無目的之目的,一種純粹為自己而拉的樂趣。我想,學才藝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如此吧!可以放鬆自己的方法,那不是休閒是什麼?好可惜,我錯過這種境界。

小姑很會畫畫,房裏擺設的一幅幅的美麗油畫都是她自己的作品,但是她從未受過任何正式的繪畫訓練。孩子的爸很會下棋,曾經贏得各項比賽,但也就只是在放學後自己去參加西洋棋社團。他們甚至自己學吉他,學鋼琴,但都不是才藝班培養出來的,他們喜歡才藝,自學才藝,不需要父母接送去上課,而且都是靠自己摸索發掘,而培養出來的興趣,換言之,他們學的不是父母所中意的才藝。除了自學才藝外,相較於我們台灣人,婆家學才藝還有一項特色,就是上面所說的,非常注重運動方面的才藝:比如他學過潛水、滑雪、空手道,小姑她們則學騎馬,雖然這些高難度的運動也需要花不少錢上課,但運動技能通常是很快就能學會技能,不需要父母長期往返接送,更無法在家練習,更不需要經年累月地繳錢。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屬於休閒活動,登山滑雪,潛水衝浪,騎馬射箭,上班上學之餘,散心解壓的休閒活動。

能會一項才藝有多重要呢?小姑上班煩了,把自己關起來作畫,孩子爸爸寫程式煩了,專心下棋。畫畫和下棋無關業績,你說有什麼重要的?當然重要啦!這種單純只為自己的境界,幾近存在主義:所作所為不為什麼,只關乎自己的存在。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們台灣父母每天勤勤懇懇地送孩子上才藝班,所付出的時間金錢不少,我們最後到底回收了些什麼?這些才藝到底能不能夠對孩子的人生起個根本性的作用?是否能夠達到「只關乎自己的存在的境地」?在未來,我又應該為孩子安排什麼樣的才藝課呢?小時候學的鋼琴和畫畫,並沒有讓我臻至存在主義的境界,後來幾度想再開始練琴,總是覺得自己彈得太吵了,更別談享受獨樂樂的境地。當下,我馬上明白了,首先!必須經過天長地久的練習,而且還要經過父母不斷地督促在家練習的的,專門製造親子衝突的那種才藝要馬上剔除掉,那就是學樂器。除非孩子自己主動想要學,而且要約法三章,願意一直學下去,而且要自己主動練習,否則我沒空奉陪。拉提琴的好友的一番話很動人,但我有自知之明,無法將孩子培養到那種境界。

經過一番思考,考察了歐洲人對才藝的觀點之後,我想,學才藝首先應該要把訓練體能心志的,運動方面的技能放在首位。音樂繪畫可以免了,但是運動健身不能免,這一點往往是最為台灣父母所忽視的地方。看清這一點之後,才算解除了我對才藝的焦慮。

孩子已經跟我說好了,而且是他自己主動提出的,他要學馬術和劍術,但這兩項運動都不收小小孩,都只能等他年紀大一點再說了!本來想以日本劍道取代劍術的,日本劍道注重心志的培育,所以強調從小開始訓練,他現在五歲就可以開始練了,而西洋劍要等到三、四年級左右人家才肯收。日本劍道都是集體練習,收費便宜,而西洋劍要經過比較長期的個別指導,加上裝備,收費昂貴。無奈孩子不想學日本劍道,堅持要學西洋劍。為什麼孩子不能變通一下,就算喜歡劍術,暫時以日本劍道代替又何妨?反正兩者都沒學過,不是都一樣嗎?孩子想成為騎士,而在他心目中西洋劍和日本劍道就是不同,毫無通融之處。

後來,我也放棄了說服他,先等幾年之後,再讓他學騎馬和劍術吧!那時候孩子也大了,更瞭解自己了,我想學才藝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才有辦法達到那種只為自己存在的境界吧!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德式偏食症





德式偏食症

養一個有德國血統的小孩,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養到一個挑嘴挑食的小孩,什麼都挑,上超級市場採購時不知道買什麼才好。德國人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如果要把它說成一種偏執的生活習慣也好,要把它說成是他們的民族性也行,就是大多數人都患了極度的偏食症,很多人只吃兩三種食物,能吃三種的算還好,至少還有另外兩種可以選擇。


我所認識的德國人裏面,每個人都有一套看似繁複飲食哲學,而且還能夠羅列出一串有憑有據的研究數據:有不吃魚的、不吃紅肉的、不吃豬肉的、不吃家禽的、不吃奶製品的、不吃基因轉化的、只吃有機食物的、素食主義、低碳水化合物、低筋飲食法(non-gluten)、生食主義等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素食主義還有分吃魚不吃肉,還有所謂的蛋奶素,也就是不吃動物性蛋白質。蛋奶素的也分,不吃蛋和奶製品,但吃益生菌類奶製品。此外,最磨人的是不吃含有Histamin的,也就是只吃新鮮食物,不吃隔夜菜,不吃醃肉、醃菜、起司、麵包、麵條、調味醬等等加工過的食品。種類繁多,令人不勝其擾。尊重德國人古怪的飲食哲學,就像是在台灣尊重出家人吃齋念佛修道一樣,不能破了人家的戒。請人家吃飯之前,要先弄清楚對方的飲食禁忌。


孩子的爸就是屬於那種熱衷於吃魚的素食主義者,並且進行低筋、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不加糖,不加鹽,只吃低筋穀物,也就是主食只吃米飯和根莖類,或是用米和根莖類澱粉所烤成的難吃的麵包,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苦毒自己。在我看來,他們那些理論其實只是包裝自己的障眼法,真正的目的是為自己的偏食找藉口。


基本上,德國傳統的飲食習慣中,最令人吃不消的是,莫過於偏重碳水化合物的單一飲食習慣:從麵包、披薩、各式各樣的義大利麵、各式各樣的馬鈴薯、魅力十足的甜食糕點,無一不是碳水化合物。而德式偏食症也就在於,沒有了碳水化合物,就沒有了食物,就無法吃飯了。我有一個朋友,每次請她來家吃飯,因為她很挑食,每次必帶條麵包來,生怕沒有東西可以吃。


無論我們搬去哪個國家,找到一家合意的麵包店算是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因為德國人沒有麵包就沒得吃了。而德國人對於麵包的定義相當地嚴格,比如說,台灣和日本的甜麵包,基本上只能算是甜點,無法拿來當正餐,他們說得也沒錯,我們本來都是把麵包當點心吃啊!我們的主食是米食。而美式麵包只能算是吐司,頂多只能算是早餐,也是不能拿來當正餐吃的麵包。而法式白麵包,只能拿來當佐餐的配料,配起司,沙拉,或是佐湯,甚至配紅酒,也不能拿來當主食吃。德國人對於麵包極度地挑剔,吃的麵包一定要吃厚厚結實的全麥麵包,而他們的日常飲食也是極端的精簡和高效率:一片麵包加片起司和番茄,就解決了一餐。所謂全麥,是可以嚼到整顆麥粒的全麥,而非全麥粉,他們強調高纖粗食,並且有麥粉的碳水化合物、起司的蛋白質、奶油的油脂、番茄的維生素、全麥的纖維質和礦物質,所以我說是高效率。對於台灣一般過於精緻的西點麵包,則視為純碳水化合物,屬於甜點,沒有營養價值。

孩子的爸有一種很糟糕的飲食習慣,像是個青春期少女,喜歡節食不吃,一旦餓壞了,就猛吃麵包和巧克力,即使麵包很難吃,一次還是可以啃上一整條,巧克力還可以當果醬夾麵包。在美國時,他這種偏食症犯得尤其厲害,在台灣還買得到德式麵包,在美國卻完全買不到,他不喜歡吃軟趴趴的吐司,但是在美國沒得選,忍耐極限一過,就猛啃吐司。


這次回德國,他買了一本介紹健康飲食的書,現在要反其道而行,不再吃麵包了,現行:低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外加吃魚的素食主義,只攝取米飯和根莖類碳水化合物,我鬆了一口氣,吃米總是比吃麵包來得容易料理,因為我還不知道在澳洲買得到德國麵包嗎?麵包早點戒掉早點好。但我似乎高興得太早,我們搬來澳洲之後,比起往常,我們的三餐更是各吃各的。無論他奉行什麼主義,反正我們吃不到一塊兒。也好!這樣就不用煮三餐給他吃,只煮給自己和寶寶吃就好了,省事多了。


他們全家人都像他這樣患了嚴重的偏食症,還有只吃麵包和豬排的,完全不吃蔬菜水果的,也有只吃有機食品的,也有完全不吃米飯的,也有完全不吃魚的,也有不吃肉吃素的,五花八門,不勝其擾,請問他們全家在一起吃頓飯,要吃什麼?他們是冰箱家庭,很少全家在一起吃頓飯,想吃什麼就從冰箱裏面拿出食物自己處理,這跟我們台灣人重視全家人一起圍在餐桌上一起吃飯,完全背道而馳。太可怕了,偏食症會遺傳!


我可不信什麼素食主義、低碳水化合物、低筋飲食法,物極必反,吃頓飯綁手綁腳的,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通常我和寶寶正常吃,為了確保孩子沒有得到偏食症,就算有偏食症的基因,最少也要隱性的,除了糖果之外,我讓孩子什麼都嘗試,他幾乎什麼都吃,除了紅蘿蔔之外,他很喜歡吃蔬菜水果,酷愛吃真菌類,連帶苦味的綠色蔬菜都愛吃,愛吃超酸的純優格、Buttermilk、奇異果、葡萄柚、番茄、酸黃瓜,果然是德國血統,面對這些酸食我就完全沒有辦法。雖然我們飲食上沒有禁忌,但我儘量減少肉類的攝取,以魚取代肉,我們一、兩個星期才吃一次肉。此外,我也儘量減低碳水化合物,避開餅乾、蛋糕、糖果、冰淇淋,以水果、希臘式優格、燕麥片來代替甜點,連他喜歡吃的鬆餅也是久久才吃一回,並且偶爾烤一次蛋糕和司康。

整體說來,其實我和寶寶的飲食習慣也是不出於素食主義、低碳水化合物、低筋飲食法的框架,不同的是,我不像德國一樣凡事都要做得淋漓盡致,沒錯!我流著台灣人的血,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再加上,台灣人的飲食文化本來就是低筋、低碳水化合物了,多吃魚少吃肉了,其實都是在這個框架裏,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差只差我們沒有像德國人有一套硬邦邦的飲食哲學來綁住自己,更不需要用這些艱澀難懂的詞彙來捍衛自己的偏食症,健康飲食根源於生活文化之中,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是這樣吃喝,渾然天成,不需要集訓,不需要科學佐證,我想,一切要深根於生活文化,這是德國人所欠缺的思考模式。


整治偏食基因的結果,諼諼的飲食喜好大致上還讓人放心,但他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就是只喜歡吃媽媽煮的菜,果然是身上留著德國人固執不知變通的血液。這也難怪,每天跟我一起吃飯,只接受我的口味,這種現象很正常。但是困難的地方是,我的口味,不中不西,既中又西,一到別人家吃飯時就麻煩了,孩子往往什麼都不吃,因為很少媽媽像我這樣料理孩子三餐的。

我的料理方式很容易受到當地風味的影響。在美國時,孩子最喜歡吃Chilie和Tacco,或是豆子炖雞腿,都是俱有美南風味的墨西哥菜。在雪梨卻喜歡吃壽司,也喜歡吃英式魚排薯條(fish & chips)、司康和shortbread。有時我也煮紅豆湯、魚羹、麻油雞、三杯雞,油飯、炒青菜、炒米粉等等台式料理。

基本上,只要是我煮的,就算以前完全沒吃過,孩子都還是願意吃,就算孩子不願意吃,我還是會要求他嚐嚐看,往往嚐了之後就願意吃了。我想,德國人的偏食症大概來自於:單一飲食習慣,以麵包為主食,傳統上,德國人只有午餐是吃熱食。現代家庭,有哪個媽媽午餐時間在家等候孩子回家吃飯呢?所以孩子還是只是帶著麵包在學校草草果腹而已。久而久之,演變成一種過度依賴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文化。


我說過,在德國有些東西和立意原本是很好的,像全麥麵包,很有營養價值,但一旦由德國人實行起來,通則化了,無法變通時,就變成了幾近神經質的偏食症。物極必反,老子道德經的道理,在德國哲學中,從未被思考過。



尊重個性的美式教育



尊重個性的美式教育

諼諼是在美國上的幼稚園,對於美式教育,我很讚賞他們很尊重小孩的選擇,盡量鼓勵讚美小孩,讓小孩獨立完成作品,但也有很多我不太能夠領教的地方,首先,他們太過順從小孩的意願,更令人受不了的是,他們給孩子的是一個過度迪士尼化的童年。

每天送孩子去上學時,只要留心觀察每個孩子身上背的背包的圖案就可以得知,迪士尼的無所不在:男孩背的一律蜘蛛人和蝙蝠俠,女孩背的一律是冰雪奇緣和灰姑娘。再看看孩子身上穿的衣服,有些男孩還穿著超人的衣服來上學,女孩個個必須打扮得像個漂亮的公主,是仙蒂瑞拉還是白雪公主,各自去定義。彼時,我心中興起第一個疑問是,孩子把平常的上學日當成萬聖節,媽媽不會不勝其擾嗎?第二個疑問是,鮮豔漂亮的公主裝,都是尼龍製品,穿起來不會很不舒服嗎?

我們家沒有電視,更沒有迪士尼兒童台可以讓孩子看到天荒地老,可是買背包時,還是買了Lightning Mcqueen的背包,那是因為我不想買超人和蜘蛛俠,孩子愛上這輛車是因為,有一陣子他讀那系列的叢書所留下來的後遺症,還好!不是孩子真正崇拜的偶像。

基本上,買孩子的用品時,我盡量不買帶有任何迪士尼圖案的,因為那樣太沒個性了。更弔詭的是,非常強調個性和創造性的美國人,不知道為什麼在飲食上和服裝上,卻非常沒有個性,教育上很沒創意。在美國隨處可見的是,連鎖速食店,而且個個孩子全身上下所穿的都是迪士尼的卡通人物,看得我眼睛都會痛(eyesore)。我們當時住在佛羅里達,雖然入境隨俗,也難免去了一趟迪士尼,去朝拜一下聖地。就算如此,父母沒有必要把孩子整個童年迪士尼化,想扮演公主就扮演公主,想扮演蜘蛛俠就扮演蜘蛛俠,不分時間地點,隨時隨地,我心裡常常想,可不可以換點新的口味?尊重個性,培養創造性,難道是讓所有的孩子同時愛上冰雪奇緣和蜘蛛俠嗎?絕非如此!

諼諼繼承了德國人的傳統,很小就開始進行對職業的探索,從農夫,工程師,到消防員,到現在的鐵甲騎士,都是他探索過的行業。我們一直都很支持他的探索,盡量讓他閱讀相關的書籍。我尊重他的喜好,但是我從來不認為,孩子天天打扮得像是去參加化裝舞會,不像是去上學,是件很有創意的表現,凡事要適可而止,要分時間地點,什麼時間點做什麼事情,要讓孩子從小清楚地知道。有一陣子,孩子也沉迷到吵著要穿Bob The Builder的全套裝備去上學,那些繁瑣的配件,出門時要花很長的時間穿戴:衣服,掛滿工具的皮帶和頭盔,幸好Bob The Builder是英國的產品,在美國不甚知名,此項產品不多,連書都是英國進口的。但除了在家玩,我從來不准讓孩子出門穿得像在過萬聖節,更別說穿著去上學。孩子問,為什麼同學都可以這樣穿,就獨獨他不行,我就說,那是因為,要你在過萬聖節時有期待,感到特別興奮。果然不久之後的萬聖節,孩子那天特別興奮,穿著Bob The Builder的全副裝備,顯得特別威風,因為獨獨這一天,他獲准成為Bob The Builder。我也不是說,是英國的產品就比較有創意,而是,尊重孩子的喜好,孩子的個性,並不是等於父母要一味的屈就孩子的意願,探索也會有終止的時候,角色扮演也要回到現實生活,它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並非生活的全部。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凡事有個限度。

我認為,這種現象會產生是因為美國的父母太順著孩子了,太過尊重孩子的意願,換句話說,美國父母老是被孩子牽著鼻子走。這種泛濫成災的「太過尊重孩子現象」隨處可以觀察得到。在美國,只要進了有十歲以下兒童的家庭,感覺就仿佛進了兒童樂園一般,所有的生活空間到處被大型玩具所佔領,客廳、臥室、廚房到處都是孩子的玩具,有些家長甚至買了一組五顏六色的滑梯鞦韆放在客廳擺設。無論是多麼漂亮的玩具,大型玩具從來不會打動我的心,因為很佔地方,小孩的生活不是只有玩玩具而已,日常生活飲食起居還要不要過呢?美國人的房子都很大,但是很不幸地,再怎麼漂亮的大房子,一旦被大型玩具所侵佔,客廳就不是客廳,餐桌就不是餐桌,日常生活的所有的事情都變成要一起進行,邊吃飯邊玩玩具邊看電視,還有比這個更慘的生活方式嗎?

再者,一到美國所發現最慘的事情是,天啊!美國兒童只吃漢堡薯條和披薩,只喝可樂和sweet tea。比起德國人只吃全麥麵包和純果汁還要慘,至少吃全麥麵包還能攝取高纖,純果汁還能補充點維他命。為什麼只讓兒童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呢?雖然美國人還不至於像德國人一般患有超神經質的偏食症,但是他們的確過於熱愛垃圾食物,正在成長的孩子,隨時處於飢餓狀態,去買漢堡披薩最好打發,免烹調,免煩惱,又便宜。在幼稚園裡面,最讓人受不了的是:每天的點心時間。孩子們能夠拒絕超甜的杯子蛋糕的誘惑嗎?上面還有加上厚厚的一層,純糖粉做的frosting呢!光是吃下這個杯子蛋糕,就已經超過一星期的糖份攝取量,我還不去追究,那裡面是不是含有難以排除體外的玉米糖漿。為了要治療重量級的美國公民,美國政府每年撥大筆經費,在所有的學校實行飲食教育,我想,這個方案大概全部毀於這個杯子蛋糕上,幼稚園的佈告欄張貼著,他們所提供的飲食完全按照政府的這項政策,沒錯,幼稚園所列出的菜單上有青菜水果,但是也有美式漢堡披薩杯子蛋糕,為什麼我強調美式呢,因為披薩超鹹超油,杯子蛋糕超甜超膩。

美國社會所製造出來的兒童文化,隨時隨地在滿足孩子的需求:漢堡、薯條、披薩、杯子蛋糕,隨時隨地要讓孩子的童年如同在迪士尼一般歡樂:蝙蝠俠、蜘蛛俠、冰雪奇緣。而孩子的這種需求又是從哪裡來的,沒錯!從電視媒體,從學校同儕來的。我家沒有電視,諼諼也沒看過蜘蛛俠,更沒有要求過要買蜘蛛俠的產品。如果買迪士尼的產品是尊重孩子的個性的話,不如說,這樣的文化正在製造一群沒有創意、不會思考,沒有品味,只會遵循消費文化的口味,和任性無度的下一代。吃的是薯條漢堡,穿的是蝙蝠俠和超人,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如出一轍,有什麼創意可言。更慘的是,這樣的文化灌輸孩子的觀念是:「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的任性文化。這算是尊重個性嗎?還是分不清楚,什麼是尊重?什麼是溺愛?什麼是支持孩子的喜好需求?什麼是扼殺了孩子的幻想和創造力?

諼諼的著色方式和班上其他同學很不同,樹的葉子一定是綠色,樹幹一定是棕色,而且不能畫出線外。而其他的美國孩子非常迪士尼,五顏六色好漂亮哦!連天空也色彩繽紛!諼諼果然是流著德國人的血,一絲不苟,非常強調著色的精確度,因此讓我老是以為諼諼是個死板欠缺創造力的孩子。但是每次看他自己在扮演角色時,就覺得他其實也蠻有創意的,此時此刻,他頭上戴著紅色的塑膠碗,繫上Bob The Builder的皮帶,把一小瓶的塑膠瓶裝滿了水,繫在皮帶上,就這樣自己玩著Asterix,沒錯那瓶小塑膠瓶子裡面裝著的可是,讓人力大無窮的神奇藥水。不需要買任何的服裝,孩子就地取材,搖身一變就是Asterix了。誰說,創意一定要消費迪士尼呢?

識字年齡:美式VS德式



識字年齡:美式VS德式

嚴格說起來,諼諼是一滿三歲就開始「識字」的,不是我教他的,而是幼稚園老師教的。美國的幼稚園通常在小孩三歲到四歲之間,相當於台灣的小班,就有安排識字課程。說是識字,但也只是認識26個字母大小寫,10個數字和唱ABC歌,每星期以認識一個字母為進度,算是明年的VPK而準備。其實那時諼諼才三歲,我不是很關心他的識字能力,而是他英文的口語表達能力,畢竟孩子只有在學校才有機會說英文,況且他每星期只上兩天,當時讓他上幼稚園的目的,是要讓他的英文更加熟練。

雖然如此,一到了孩子上VPK,正式學認字時,我發現他早就無形中認識了字母和數字,雖然手腕的發育還不足,但是對學寫字母卻非常地殷切勤快。我為什麼說是無形中呢?那是因為,美國四歲前的識字教育,基本上著重於「認識」,讓孩子在遊戲中認識字母,讓孩子在學校團體的環境中認識字母,並非真正的學習,也沒有寫字,更沒有功課,只是老師每週會報告學習進度,讓家長有個大概瞭解罷了。

到了VPK才是真正有系統的學習字母,練習寫字。不同的是,學童在這時候必須瞭解到字母與語音之間的關係:看到A就會連到蘋果、看到B就會連到寶寶、看到C就會連到車子,並且開始學習常見字:sigh words。而真正系統性地學習phonics的拼音規則,卻是在正式入學之後才開始,美國小學是以年滿五歲為入學條件,但進度也是超緩慢的,升上一年級之後,才開始漸漸地從單字進展到讀出句子,而這時候的孩子並不具備真正的閱讀能力,一般獨立閱讀的能力的出現是在二年級時才開始,也就是七歲到八歲之間。

整體而言,美國的識字教育是以非常慢的節拍,經過不斷地反覆練習在進行,以遊戲兼美勞來讓幼兒學習閱讀的。從三歲到六歲之間,這三年孩子一直反反覆覆地練習字母和語音之間的關係,逐漸地讓孩子領悟拼音規則。到了一、二年級之後,孩子慢慢會認字了,節奏才轉快,才開始真正學習閱讀,一般兒童通常要等到二年級之後,才能夠真正獨立閱讀一本小書。什麼叫獨立閱讀一本書呢?小學二年紀的閱讀程度大概是:guided reading level  J-K,一千字左右。美國的閱讀分級分得非常地細,這和他們的慢步調有關,從無字書,到一字書,到一句書,到有情節的短篇故事等等,讀本的分級不只是按年齡按年級來分,更重要的指標是,按照閱讀能力和識字量來分。如果家長要自己教小孩英語閱讀的話,一定不能按照年齡和年級選書,而是要按照孩子目前的閱讀能力來選書。

德國人完全反對這種過度強調早教的美式作風,法規規定學前教育不能有任何的識字教育,一律要等到小孩年滿六歲進入小學之後,才能進行識字教育,而且學校只花一年的時間教導識字,二年級時每個小孩就要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了,真正識字的訓練期也只有在一年級,也就是六歲和七歲之間,他們沒有漸進式的分級讀本,而是相信小孩一旦完成了基本的拼音規則練習之後,就有能力閱讀內容很深的書本。而二年級起,也就是七歲到八歲之間,小孩同樣地應該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結果的確和美國一樣,獨立閱讀的出現是在七歲和八歲之間,但學習的節奏卻比美國這種慢節拍的快了很多,換言之,美式教育雖然贏在起跑點上,提早德國三年,在終點並沒有贏人家,感覺上像是空忙一場。

德國人深信,六歲之前的小孩做的事情不應該是學習閱讀,而是遊戲,與同儕互動。唯有等到小孩夠成熟了,理解力夠了,學習的效率才會高,六歲的小孩成熟度夠了,所以水到渠成,不需要經過太多的練習,每個小孩自然而然就能夠學會閱讀。所以很多德國父母喜歡讓年中出生的男孩延緩入學,也是基於這個理念,他們篤信成熟度,而早點起跑反而日後對孩子有弊無益。

德國人的這種理念:孩子在學齡前最好不要識字,早學偷跑,雖然贏在起跑點上,但孩子日後的路不一定比別人能夠走得更長遠,最後沒有比較贏。這是很好的理念,其實這也是我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也不贊成學前的孩子天天趕時間,趕上學,趕上才藝,學前小孩主要的功課就是玩而已,而且每天要有時間閒晃。

但我有心裏一直有個疑問,小孩提早識字就一定違背了遊戲原則嗎?為什麼孩子不能既讀書又遊戲呢?甚至讓孩子覺得讀書比遊戲更有趣?讀書與遊戲一定是互相衝突的嗎?不能相輔相成嗎?不能寓教於樂嗎?沒錯!讀書會剝奪小孩遊戲的時間,如果小孩自己本身很喜歡讀書,將讀書視為比遊戲更重要、更有趣,那我們要不要教導小孩閱讀呢?從諼諼身上我看到的是,自從他學會了閱讀之後,反而更對自己更加有自信,也更加的懂事,因為走到哪裡,他可以看一看,然後想一想,對這個世界就能夠更清楚明白,而非一昧地跟著大人走。就如我幾番提到的,德國人有些理念雖然立意崇高,也有憑有據,但是一旦被德國人實行起來,他們就不知道什麼叫做視情況而定,全國上下所有小朋友一定要等到六歲以後才能夠識字,就是連父母自己要教,也會被勸阻,這是我在德國最常遇到的狀況。

基本上,我並不崇尚美式作風,提倡幼兒在三歲時就要開始識字,諼諼三歲時被教會字母,當時我也沒反對。德國人相信小孩要等到六歲以後再識字,也不無道理,我也舉雙手贊成。我說過,在德國家庭中生活,凡事要懂得適度反其道而行。這次我的藉口很簡單,不用跟德國人那種死腦筋吵,就說是學校教的,既然學校要教,我就教個徹底,教個明白,完全按照德國人注重效率的精神,在一年之內,讓孩子英文和德文閱讀完全無障礙,如魚得水,完全自由自在。可謂兼具美國人的早,和德國人的快。

三歲學字母、四歲學習閱讀、五歲大量閱讀,對有些小孩可能太早太快了,但是對諼諼來說,並非如此,他學的時候有沒有痛苦?有沒有壓力?當然有了!有聽過學習不需要付出努力的嗎?四歲小孩學認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難道六歲小孩就不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嗎?人生不是凡事一帆風順,而六歲小孩需要面臨挑戰,難道四歲小孩就不需要嗎?為什麼孩子一切都按照專家設計好的時間表,什麼時候斷奶?什麼時候扒尿布?什麼時候上學?什麼時候識字?為什麼父母和孩子一切合作努力就會有人質疑呢?



德式母乳主義



德式母乳主義

雖然自己有一大群德國的親朋好友,但我自己在教育上,並沒誠信奉行什麼德式教育。受過德式教育的自己,很清楚,德國人有很多理念立意很好,理想也很崇高,但很不幸地,一旦讓德國人實行起來,就統統變成無法變通的教條。讀社會學的我深知,現代社會中的「某某主義」不是發源於德國就是發源於法國,我實在不想去把孩子的教育變成某某的主義。沒錯!在德國家庭中生活,要懂得如何反其道而行,否則就會被德國人拉著鼻子走,不知不覺地走向極端,不只是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最後也把自己的人生弄得,像是辯證法中,走向極端之後,命中註定要成為另一極端的那種矛盾悲劇。

如何在這麼強勢的文化中排除萬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其實我的方式很簡單,我並沒有讓德國親友覺得我是在反對他們,最好是讓他們認為,我是跟他們站在同一個陣線上,認同他們的理念的同時,自己首先也要懂得如何從「某某主義」中得到免疫。我先談母乳主義吧!

諼諼一落地,沒有哭聲,馬上就被送入加護病房,原因是生產過程中缺氧,當然啦!德國人喜歡小題大作,即便氧氣呼吸急救成功後,寶寶還是必須住院觀察24小時後才能出院。而醫院並不就此放過你,我被推回待產的病房之後,馬上就有人送來了一台擠奶器要我催乳,並派來了護士教導如何正確使用擠奶器。但我生小孩生了一天一夜已經精疲力竭,對於催乳沒什麼興趣,只對睡覺有興趣,而且也沒催出什麼奶。隔天孩子送到我的病房後,醫院的值班護士每天半夜定時叫我起床餵奶,說是要訓練寶寶喝母奶。原因是孩子住在加護病房時,病房裏的護士早就使用奶瓶餵食了,那時我們對醫院的做法大為火光,為什麼在不告知父母的情況之下,寶寶連媽媽都還沒見過面就使用奶瓶餵食呢?現在他們要亡羊補牢,想儘快讓孩子習慣媽媽的乳房,否則接下來,母親就無法哺乳。於是夜夜催我起床餵奶,餵完之後,還得量體重,計算孩子吸奶量。但是孩子總是不吸奶,不然就是吸著吸著就睡著了,好像一點都不餓,不然就是吸不出奶,嚎啕大哭。那些值班護士好像針對我們這個case,把它當成專案處理,每晚都要這樣折騰幾次,弄得人仰馬翻,住院整整一個星期根本無法睡好,天天只盼著醫院放我們一馬,趕緊出院吧!然而不久之後,孩子卻被驗出黃疸過高,解釋了沒力氣喝奶的原因,於是又被送入了加護病房照藍光,孩子只好繼續吸奶瓶了。

就這樣,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個月,我放棄了親自哺乳,醫院開了處方通知藥局送了一台擠奶器讓我們帶回家用擠奶器擠奶,我遂採用母奶與配方奶混合的哺乳法。藉口很簡單,孩子黃疸,無力吸奶,只好藉助奶瓶之力了。每天半夜孩子哭啼時,讓他爸爸去餵奶,我輕輕鬆鬆地睡了一個多月,一個多月後,孩子也睡夠了,黃疸也退了,有一天突然醒來,就不再睡了,我就再也沒什麼時間擠奶了,於是決定自己親自餵奶,而那時候,孩子早就已經能夠一覺到天亮了,睡到早上七、八點以後才起醒來,我們從此正常睡眠,正常作息。說起來,我還要感謝醫院加護病房的護士呢!要不是他們使用奶瓶餵孩子,我們還享受不到,從孩子出生起,就每天睡得好的福氣呢!

在此,我並不是要反對母乳,也不是要反對哺乳,我自己也是哺乳了十個多月,才斷奶的。但是對於德國人那種母乳主義,把母奶神化的態度,甚至把它當成神奇藥物,我有點不敢苟同。一般的說法是,母奶中含有抗體能加強孩子免疫力,降低新生兒感染疾病的機會,同時降低寶寶成為過敏兒的機率。但孩子的爸喝了四年的母奶,卻先天患有嚴重的過敏,到底是母乳增加了抗體?還是純母乳讓他的身體減少接觸過敏源的機會,而導致過敏呢?我雖然無法實驗證實,但是我知道凡事變極端了,就適得其反。此外,最常聽說的是,斷奶之後,孩子就會大小病不斷,諼諼斷奶到現在,也快四年半了,怎麼也沒見他生過什麼病呢?

母乳的其他神奇功效還有:比如:讓孩子聰明,說得好像喝不喝母乳能夠決定就將來孩子學業成績的好壞。還有增加親子親密度,我想親子關係是永久的,不是這幾個月的哺乳期能夠一定終身,就算孩子在剛開始只認那拿奶瓶的爸,但我還是可以在以後再扳回來,都不算晚。母乳主義甚至把不哺乳的媽媽視為沒有良心,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奶型身材,種種批評讓我非常地不苟同。我剛剛說過,對於德國人的一些信仰和原則,即使是立意崇高,有憑有據,就算是好得不得了,我們也要懂得反其道而行,最好要意識到,德國人那種極端的性格最後往往以「悲劇」收場,不僅是盲目,最後也會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甚至還要感謝他們。我有一個中國來的好友就是盲目信仰德國人所推崇的母乳主義,甚至為了怕人家笑話,把母奶制度發揮得得淋漓盡致,每天夜裏寶寶每兩個小時就催她起床餵奶,如此餵了一年,餵到自己受不了,於是強行斷奶,最後得到乳腺炎,兩年之後,還檢查出腫瘤。

前車之鑒不遠,於是我自己經過一番的斟酌,最後得到一個的結論,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是餵母奶還是配方奶,總之,孩子是餓不了的,差別不是很大。在這個前提之下,若媽媽自始至終都能睡得好,睡得飽,就算餵點配方奶又怎麼樣呢?這就是不盡母職嗎?當然不是,母親睡得飽,帶起孩子輕鬆自然,是一大福音,怎能說是不盡母職呢?寶寶喝純母乳最長只能耐飢四小時,而喝配方奶卻高達六個小時,如果一開始孩子就能夠睡個六小時以上,那要讓孩子提早睡過夜,一覺到天亮,又有何困難呢?媽媽何必這樣虧待自己?更何況我不想哺乳四年,睡眠不足四年,打定主意,孩子一學會走路,就要及早斷奶,最好斷奶之前,要及早找到降低乳汁分泌的祕方,很可惜的是,查了各種育兒須知,怎麼都只有傳授如何哺乳催乳等等訣竅,就是沒有傳授如何斷奶,好像斷奶是件可恥的事情一般,所有的育兒專家都不願提及。幸好我在網絡上找到了小道消息,聽說薄荷能降低乳汁分泌,那時我剛好得了重感冒,喝了大量的薄荷茶來治感冒,果然很有效,慢慢地孩子吸不到奶水之後,覺得沒什麼好喝了,就不想喝了。

對於婆婆的篤信母乳的做法,我從來沒有當面批評,也沒說是「設計」好的,當時只不過是權宜之計,拿著孩子黃疸當藉口,也沒有口口聲聲說訓練寶寶睡眠比較要緊,純母乳是其次,最後居然誤打誤撞,新手父母成功地讓一個新生兒在一個月之內睡過夜,我們所使用的方法,和我日後所讀的寶寶睡眠指南,有很多雷同之處。

諼諼從出生到如今,睡眠的形態,好像出生後一個月之內就定型了。他睡覺時非常地認真,天崩地裂也吵不醒他,搖他起床喝奶,用盡各種辦法,潑水法,滾動法,尖叫法,都叫不醒,此外,他好像對於肚子餓不太有感覺,每天只睡晚上那一覺,白天無論玩得多累,除非坐一趟長途的車,把他搖睏了,否則完全沒有睡意,在新生兒時期,就算不小心睡著了,也是沒多久又睜開眼睛。我記得非常地清楚,孩子七個星期大時,姑姑受洗,我們帶著孩子參加洗禮,一整天孩子都睜大著眼睛觀察四周的環境,人來人往都來問,孩子多大了?我不知說了多少次:「七個星期!」他們馬上又說:「才七個星期大,怎麼不睡覺呢?」他們大概第一次看到一個白天不睡覺的新生兒。白天不睡覺總比晚上不睡覺好,總之,他這種睡眠模式,在滿月之前就定型了。好友的侄子至今已經兩歲多了,還沒有睡過夜,半夜都還要起來喝奶,兩歲多了還沒斷奶,唉!又是一個信奉母奶主義,鞠躬盡瘁的母親,弄得全家心力交瘁,這又是何苦呢?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閱讀手機的嬰兒


閱讀手機的嬰兒

在反對過度早教的聲浪中,或許大人們總是想,書是小孩的重擔,學習是壓力,我們不應該給予幼齡的孩童太多的重擔和壓力,孩子不應該屬於書堆之中,應該滾在玩具堆中,童年應該沒有負擔,應該盡情玩,盡情享樂,每個孩子應該玩玩具,玩沙,玩遊戲,做些有趣的事情,讀書太嚴肅了,太沈重了,讓幼齡的兒童讀書,不是揠苗助長?過度早教嗎?於是父母們就給孩子玩具,電玩,電視,手機等等,要讓孩子快樂,要孩子享受童年。或許大人沒有想過,讀書會累,同樣地,玩也會厭也會膩,孩子成日沈溺在電玩中,玩厭了,再買新的,統統玩厭了,製造商再設計新生代的遊戲給孩子玩,永無止境,這樣不是老是水中撈月,追求虛無空洞的東西嗎?一個習慣聲光影像效果的孩子,一看到書本,就會感到枯燥無聊,死板板的書,沒有聲音影像一點都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根本無法讓孩子高興,孩子會願意捧起書,心悅誠服地說:「讀書好棒喔!」,當然不會。

如果我說,我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從一出世就覺得讀書好好玩,好有趣,沉醉其中,甚至到達無法自拔的地步,有可能嗎?世間有這種妙方嗎?如果我說,世界上只有書比玩具和電玩更好玩,更有趣,而且比玩具更讓人能夠樂在其中,沉醉其中,有誰會相信?但我相信。而我也有辦法讓孩子沉醉群書,對於電玩電視沒興趣。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都沒有想到,任何的玩具很快地都會讓孩子玩膩,而一本書,很神奇地,孩子可以一看再看,都不會厭,是這樣嗎?

有沒有人聽過,有些寶寶每天要求父母在睡前說一樣的故事?甚至說了一年還是要說同樣的故事。沒錯,小孩天生就喜歡聽故事,而且百聽不厭,為什麼孩子能夠聽同樣的故事,百聽不厭,而對一件新玩具的興奮程度只能夠維持幾天熱度而已?很顯然地,書比玩具更俱魅力,故事比電玩更人讓人回味無窮,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罷了。書是孩子成長的養分,小孩子讀書就像新生兒吸取奶水一樣的迫切,是一般人都不知道這個道理,連我自己在內,這也是歷經多年的「說書」之後,才慢慢領悟出來。

我曾經在福音聚會中說了幾回聖經故事,通常參加福音聚會的孩子,不一定有信仰背景,在少子化之下,每個孩子都成了家中小霸王,面對你爭我奪的局面,我也不好管教別人家的小孩,於是隨手拿本書,讀起聖經故事了,不到片刻,孩子們都安靜下來,放下手中爭奪的玩具,靜靜地聽我說故事,而且聽了一本,還要再聽一本。那時,我深深地感受到書的魅力,書的確能夠改變人的心志,不只是古人說的潛移默化,而且是立即奏效。

既然書這麼「有用」,既能傳播知識,又有娛樂效果,為什麼大人們不給孩子書,寓教於樂呢?反而要花錢買玩具呢?首要原因是,就是給孩子讀故事需要花很多時間,現在父母很願意花錢,但卻不太願意花時間,陪著孩子讀書。時間,不是身兼數職的媽媽能夠給得起的。

再者,就是我們都太小看這些小小人兒的理解能力,讀書一點都不沈重,一點都不是超齡學習,更不是過度早教,不是揠苗助長,每個嬰兒都是能讀書,而且會讀書,喜歡讀書,而且能夠一讀再讀,讀了一本再讀另外一本,書的世界無窮無盡,電玩很快就game over,很快就膩了。若我們能夠反其道而行,一個剛出世的嬰兒,我們給他的不是手機電玩,而是給他一本書的話,孩子一定會沉迷於書中的世界。

是這樣嗎?嬰兒不識字,有必要閱讀嗎?就算有必要,嬰兒能閱讀嗎?看得懂嗎?我想,我們太小看這些嬰兒了,就算他們成長的養料不是書,但也絕非電視和電玩,更不是平板電腦,而我們大人們為什麼給孩子這些東西呢?製造一群滑手機的嬰兒呢?無論是在街上,或是公車上,火車上,我很常看到的景象是,一個媽媽推著娃娃車,突然間哇哇放聲大哭,就在那一刻,媽媽就馬上拿出包包裏面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好像拿出安撫奶嘴一般,塞在孩子手上,讓孩子拿著看影片或是電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娃娃看到螢幕上有東西在移動,就不哭了,於是手機就悄悄地駐進零歲嬰兒的生活世界中。

等孩子大一點,三四歲時,孩子總是吵吵鬧鬧,來吵爸,來煩媽,無非是要爸媽抽空關注他一點,而爸媽眼中總是盯著電腦螢幕,沒有空關心孩子,為了得到耳根清靜,於是順手將包包中的手機塞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上網,去打電玩,孩子就不吵不鬧了。這是我們大人所謂的,孩子應該遊戲,應該凡事覺得好好玩,應該得到樂趣,否則就虧待了孩子,虛度了美好童年。但今天孩子玩什麼呢?曾幾何時個個嬰兒卻都成了電玩高手。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當初塞給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一本書的話,那今天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孩子的世界會完全改觀。

我就是塞給孩子一本書的那個母親。我記憶非常深刻,當孩子還在坐娃娃推車的年齡時,每當推著孩子到城裏購物,突然間孩子哇哇大哭,此時此刻,我拿出準備好的一本書,順手塞給了孩子,孩子看到了書,就停止不哭了,然後一頁一頁地翻,很滿意地讀下去。我說的並非誇大其詞,毫無根據,很顯然地,嬰兒在陌生的環境中喜歡熟悉的事物來安撫焦慮感,如果書一直是這個孩子最熟悉親近的東西,孩子就會馬上破涕為笑。如果手機是這個孩子最熟悉親近的東西,孩子當然每次都想要看手機,把手機當初安撫奶嘴嘍!

在諼諼一歲半時,我帶著孩子回台灣看外公外婆,和親友吃飯會面的場合非常多,有機會看到我們的下一代。卻深深地體會到,現在的小孩跟我們以前小時候不同了,和大人出門吃飯,不吵不鬧,個個拿著手機,上網的上網,看影片的看影片,打電玩的打電玩,手機彷彿是萬能的玩具,每個孩子都變得好乖好安靜。想起我們小時候,幾個孩子總是聚在一起,你爭我奪地搶一件玩具,不然就是玩警察捉小偷,曾幾何時,這樣的情景不再出現,現在的孩子每個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時,表妹的兒子才上幼稚園大班,每次看到他,他都全神貫注都在看他媽媽的手機,沒見過他說什麼話,真乖巧,真安靜。現在的孩子們,完全不熱衷於與同儕互動,與同儕較量,他們都沉浸在網路虛擬世界裏。

那時,表哥抱著八九個月大的兒子,亮出新買的平板電腦,進行e-learning,那時候平板電腦才上市一兩年,還不是那麼普遍,表哥卻興沖沖地對我說,平板電腦的發明真是一大福音,連不滿週歲的小嬰兒也會使用,他操作幾個適合嬰幼兒的遊戲讓我看,我們一起看完之後,他建議我給一歲半的諼諼也買一台,說實在的,我當時並不心動,我只是想,看電腦等於看電視,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

就算我兩年後也開始使用平板電腦,卻也很少下載電子書給孩子讀。對於孩子的閱讀,我一直很堅持讓孩子讀手摸得到的紙本,除非是在圖書館不容易借到的「外語繪本」,我才會下載。在這個求新求變的社會裏,如果沒有保守的作風,很快地我們會迷失在網路的世界裏。如今,上網也可以從圖書館借得電子繪本,不需要額外花任何一毛錢,我根本不需要再為孩子扛那麼重的書回家了,但我很保守,很重視傳統,對於紙本,我堅持到底。

再清楚也不過的一件事情就是,手機和電腦無法取代書本,我們不能讓孩子閱讀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我們必須給小孩一本一本能夠自己翻閱的書籍,紙本絕對無法被取代。我想,有些父母沒有去思考,手機和電腦的多功能是不是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這跟看著電視寫功課是一樣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不能給孩子只是單純閱讀的紙本,為什麼還要附帶讀後的益智遊戲,或是動畫,或是音樂,或是英文朗讀等等,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專心地享受一篇好聽動人的故事?為什麼閱讀的同時要有影片呢?那不就乾脆給孩子讀「電視」,電視上都有字幕啊!顯然地,閱讀的材料越簡單越好,雖然伴著故事的只是幾幅很陽春的插圖,還有那媽媽不是很專業,發音也不甚標準的朗讀。但我們往往忘了,我們的本意是要讓孩子讀「書」,不是看影片,聽音樂,更不是做遊戲。既然要讀書,為什麼不就看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附帶一些軟體,做一件事情要大費周章,繞一大圈,做這個又做這個,不是令人疲憊不堪嗎?

很多販賣教育軟體的出版商要失望了,我主張,傳統紙本絕對比多媒體好。怎麼好法?第一,故事書能動人,能讓人回味無窮的地方,貴在意猶未盡,由文字寫出來的故事最好看,誰也畫不出來,拍不出來。孩子藉由故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自己大腦中重構故事,動畫和音樂提供的信息太多,沒有留白,孩子沒有自我發揮想像的空間。第二,紙本能夠翻閱,孩子想看哪一頁,想比較哪幾頁,能夠輕鬆翻閱,換言之,紙本所提供的三度空間的閱讀概念,而電子書所提供的只是兩度平面。第三,閱讀並不只是在培養對文字的理解力而已,也在培養一個孩子專注力和耐力。如果閱讀的環境既是閱讀又是聽音樂又是看動畫,讀完又可以動手在電腦上玩益智遊戲,看來讓孩子同時進行四件工作,一舉數得,花錢買一本書,不如花錢買一片CD碟片。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不讓孩子就只專心一致地讀文字,看看插圖?為什麼要孩子同時做這麼多事情?長久下來,孩子面對沒有聲光影像,只有文字的書本,會有什麼結果?大家費盡心思要利用多媒體來培養孩子多閱讀,最後是不是因此而白費心機了嗎?

我們向來忽視,書不只是一種媒體而已,我們不應該輕易地認為,無論什麼樣的媒體,只要內容相當,就能夠達到傳遞知識的目的,孩子的學習目的就達到了。事實上,給孩子什麼樣的讀物,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形態,也決定了孩子將來會怎麼思考和學習。如果,我們輕易地以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玩具,電玩,電視來取代書,在這樣環境成長的孩子將來會對於純文字的書本會沒有興趣,結果會什麼呢?沒有聲音影像刺激就無法學習了嗎?就無法閱讀了嗎?閱讀的目的就只是接收訊息和知識而已嗎?父母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使命,我們要給與孩子豐富的訊息,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最終的路是要往自主學習的目標走,識字的目的是要孩子能夠自己讀書,自己從書本中吸收知識。很可惜的,今天每個父母塞給孩子的卻不是一本本書,而是一支手機,造成今天的孩子過於依賴聲光影像等媒體,當有一天孩子終究要步入純文字的世界,這時候呢?孩子該讀什麼呢?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算數敏感期



Moria Flaig
21. Oktober 2015


等待已久的數字敏感期,在偶然的機會中被我察覺。昨天我們去參加閱讀的個別輔導,是圖書館所提供的一項免費的服務,輔導有需要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閱讀三十分鐘。讀完之後,老師帶領著孩子一起數著頁數,數完之後,老師問諼諼一共讀了幾頁,通常書都是兩頁兩頁地數,我心想孩子還不會加法,這個問題遠遠超出孩子理解範圍。沒想到諼諼用手指頭跟著老師兩頁兩頁地比,原來他自己早就會用這種方法來進行加法的運算。

從這個地方我發現,孩子在面對外面陌生的環境,比較容易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在家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學習,沒有壓力,沒有規劃,只是順著他的興趣和能力來自學。這次經驗提醒我,自學的缺點就是順著孩子的意思,量身定做,聽起來很人性,相較而言,孩子就比較少有機會面臨新的挑戰。像算術這樣很基本的能力,孩子一直數數數不好,原因是我自己一直疏於訓練,加上三種語言交互使用,更是雪上加霜。有在經常使用外語的朋友就會知道,在語言的轉換和交互使用中,最困難克服的就是數字,而使用外語運算更加困難,沒錯,可能因為如此,諼諼的數字觀念,在發展上有點遲緩。我也一直認為孩子早一點學算數,或是晚一點再學,關係不大。所以,到目前為止,他除了學會了讀數字之外,我們一直還未開始進行任何的算術的練習。

此外,我從來沒有教導他用指頭數數,雖然我知道每個小孩都會這樣做,但是好友曾經參與過一項幼兒數學觀念的研究案,他們發現,教導小孩子用指頭數數不一定是有助於孩子數字觀念的發展。雖然那時是我懷孕期間的議題,距離現在已經時間久遠,但卻因此沒有教導孩子使用指頭數數。深信,算數能力的出現,必須等待孩子數字觀念的成熟以後,不應讓孩子過早做機械式的運算和練習。現在突然看到孩子主動使用指頭數數,而且會加法,並且連加幾次,這表示孩子的數字觀念已經成熟,並會運用手指頭運算加減,我想,孩子已經可以開始練習十以內的加減法練習了。

於是我出了幾道十以內的加法練習題,只有數字,沒有實物。讓他進行加法練習,果然他自己已經會按照數字用指頭比,不用我教就能夠算出正確數字了。問他是誰教,他也說不出來,我不記得他爸爸有教過他,孩子卻說,是他自己學會的,沒有人教他。他說,有時候,自己會觀察自己的手指頭,發現可以用指頭數數。以前在美國時,可能幼稚園老師有教過,或是看過同學這樣用指頭算過。但是從幼稚園帶回家的功課,都沒有加法運算的練習,只是練習數實物,還有練習寫數字而已,都不需要用到手指頭。再問他,他算時用哪一種語言算,他說三種語言都會算,我非常地訝異,幾次出算數題讓他算,他的確是用中文算。但,向來他中文數字說得不太對。

他會寫十個數字,實際上是在美國學會的,按照他們老師的說法,四歲到五歲的小孩,VPK上完之後,要能夠數到20,五歲到六歲的小孩,也就是生日沒趕上八月一日的,VPK上完之後,要能夠數到100,但他沒學到20就離開美國了。回去德國之後到現在,德文也數得很順,似乎有些超前英文。就是中文,數字有點對不上,見到6說8,見到7說8。寫15時,就寫成105。現在卻會用中文算數。

我馬上明白了,無論對得上,對不上,孩子的數字觀念已經成熟了,只是在這三種語言中的轉換,還需要一點時間的練習。而加減法的概念可能也早就形成了,於是自然而然地就運用手指頭算起加法來了。所以,從現在開始,他的自學現在多了一項功課,每天做點加減法練習。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Asterix:孩子最愛的漫畫



讀Asterix的諼諼


很久以前我在法國讀書時,不算是迷上,卻也很喜歡看的漫畫就是Asterix,這部法語籍的漫畫家喻戶曉,在歐洲廣受到大家的喜愛,遠遠勝過在中文界較為人熟知的法語漫畫:「丁丁歷險記」,丁丁來自比利時,在法國和瑞士也很有名,瑞士日內瓦有家飯店前還有丁丁的塑像,但丁丁的名氣比較局限在法語區之內,就連在瑞士德語區也說不上知名。


而Asterix可說是,全歐洲最有名的漫畫了,不只是適合小孩也適合大人的讀物。作者善於利用語言上的雙關語來製造一些幽默和「笑果」,雖然運用了大量的拉丁文,和一些希臘文(當時的通用語言並非拉丁文而是希臘文),不但不令人感到老是掉書袋,卻能令你捧腹大笑,拍案叫絕。在學生時代,我雖然零星地讀了一些法文原文與德譯本,來澳洲之後,卻是第一次讀到英譯本,那是因為美國人不讀Asterix,所以在美國時並未看到這一系列的漫畫。回德國那段期間,也曾經向圖書館借閱一兩本給孩子讀,雖然那時孩子已經讀得津津有味了,當時可能「年紀」還不到,理解力也還不足,所以不到著迷的程度。

沒想到澳洲有從英國進口Asterix,在一般圖書館都能夠找得到幾本,我雖然不知道這套漫畫在澳洲受歡迎的程度到底如何?但是英國風的譯文,非常幽默風趣,讓孩子愛不釋手。這套曾經伴隨孩子的爸成長的漫畫,遠在異鄉澳洲,卻成了我們全家茶餘飯後閒談的話題,可能因為這套漫畫非常歐風吧!

這套漫畫,是以羅馬帝國在歐洲擴張的時代為背景(西元前50年),高盧全境(今天法國)都被羅馬人佔領了,就只剩下一個小村莊還未被羅馬人攻下,這個村莊就是故事的兩個主人翁Asterix和Obelix的村莊,他們為了對抗羅馬人,進行了一連串到歐洲各國冒險遊歷的故事。作者運用大量的歐洲歷史和各國的刻板印象來製造笑果。比如:英國人在這個時期的習俗是,在熱水裏滴幾滴牛奶來喝,那是因為茶還沒被英國人「發現」。從每天必喝紅茶的英國朋友相對照來看,這的確令人捧腹大笑。

剛好孩子正在「研究」歷史,對於羅馬歷史稍微知道了一些,於是孩子就迷上了這套漫畫。我們一共借了四冊,孩子百讀不厭。並且在這幾天開始畫Asterix和Obelix兩個人物,並且用英語自己玩起Asterix的故事。讓我感覺,好像回到美國那段日子,諼諼總是喜歡一個人自言自語地用英語說故事,玩遊戲。孩子的英文沈寂的了一段時日,現在終於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了。自從我們回到了德國之後,孩子的自言自語漸漸地被德文取代,英文越來越少使用,雖然來澳已經有三個月了,但是他的自言自語還是保持使用德文,如今英語又成為他玩遊戲的語言了,真是有趣的現象。

其實,這套漫畫絕對不是寫給五歲的小孩讀的漫畫,一般大概是要國小高年級還是國中以上的學生才能閱讀吧!我所認識的成人中,還喜歡讀這套漫畫的人還不少,孩子的爸就屬於粉絲級,三、四十冊全部看完。我很懷疑五歲的小孩是否能讀得懂這個故事,不只是語言上使用高難度的相關語,而且必須對於西元前後的羅馬史,要有基本的認識,至少要知道凱撒這個人物,也要知道那時羅馬帝國在地中海沿岸擴張佔領大部份歐洲國家的領土,所以羅馬人當時是歐洲各民族的公敵。其實孩子從聖經故事就已經熟知耶穌時代的歷史背景了。在德國時曾經借這套漫畫給孩子讀過,雖然前後只是差半年,但我卻明顯地感覺到,孩子的理解力日益提高,現在更能夠享受這部漫畫的趣味性了,也更能夠從羅馬帝國的歷史背景來讀這部作品。之前,孩子還未認識羅馬帝國的歷史,而現在對於那時代的歷史背景有了相當的認識了,更是能夠品味漫畫所要傳達的幽默與諷刺了。

三語教育的挑戰



通常的所看到的資料裏面都會提到一些,多語寶寶所會出現一些的現象,像語言發展遲緩,跟不上同齡的孩童,只大說環境的語言,最後變成單語人等等。有些現象,諼諼有,有些沒有。我跟所有的媽媽們一樣,很關心這些問題,但我想媽媽們更關心的是,我的孩子願意持續地和我說母語嗎?我的母語教育有必要繼續堅持下去嗎?在家教育很辛苦耶!孩子都窩在家跟媽媽說中文,那不是跟不上外面的孩子了?將來出去,英語差人家很多,怎麼跟社會上其他人競爭呢?說實在話,這些問題都是一直在考驗我的決心和耐心的試金石。


自學是我的夙願,但很現實的是,我還不敢把它當成一條永久的路來走。英語不是我們雙方的母語,我們又是無電視無影像家庭,孩子在家跟我們說中文和德文,讀的卻是英文,多奇怪的家庭組合啊!在競爭這麼劇烈的時代之中,我實在不敢冒險把自學當成永久的事業來經營。這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是,孩子的中文比不上台灣人,德文比不上德國人,英文比不上澳洲人,現在英文和德文可以跟書本學,但是口語表達能力呢?孩子總不能說起話來像本書一樣。而中文呢?就算能夠順利成功地學會了閱讀,但是能讀到什麼程度的書籍呢?作文呢?


我很欽佩陳怡光一家人,在台灣實行在家自學的「冒險精神」,他們家和我們家狀況不同,陳先生的太太是波蘭人,通常爸爸要負責養家,媽媽在自學裏面的擔子比較沈重,書的來源是一大問題,孩子能不能得到足夠的波蘭文書籍,大環境既然是中文,當然中文書免煩惱,但中文是不好學的語言,尤其在讀寫方面,要很花功夫。若是爸爸時間上沒有問題,能夠擔任起孩子的中文教育,夫妻雙方配合得好,自然孩子的中文程度應該不足為慮。我們家的狀況則是,英文和德文的讀寫,由我負責教,剩下的則讓孩子自己讀自己學,英文和德文的聽說,英文有大環境幫忙,德文則是爸爸在負責。英文書來源不是問題,雖然才來澳三個月,但對於德文書已經是大感不足了,這裡的德文族群非常少,圖書館裏面找不到德文童書。最後,中文的聽說讀寫全部我一個人包辦,幸好在圖書館還能借到一些中文書解困。這樣的三語教育能夠保證孩子將來的中文比得上台灣人,德文比得上德國人,英文比得上澳洲人嗎?


而我們的自學方向又是往哪裡呢?我想,孩子大一點後,我們的自學最終還是要回歸學校,不只是怕比不上,而是孩子將來最終的出路要考慮。聽說有拒絕考試的自學家庭,但還沒聽說不要文憑的自學家庭,所有的自學家庭最終都是要面臨出路。無論我們將來搬去哪裡生活,我想,很現實的是,孩子自學最終還是要上大學或是上職業學校取得文憑。沒有文憑,沒有證書,就沒有工作,我們家沒有金飯碗銀飯碗讓孩子捧著,最終孩子還是要出社會的,自學最終離開不了文憑主義。即使如此,中文還要不要教呢?當然,我還是真心希望我的孩子跟我說中文,一直說到我老去。


在雪梨的移民中,華人家庭中是有名的出虎媽,補習班的廣告中,華人子弟在學業上特別有成就,但每每跟這些婆婆媽媽談起華文教育時,她們都很肯定地跟我說了一句話,英文比較重要,學中文沒有什麼用處。這句話非常地震撼我的心!心怦然一跳的是,難怪家族中不乏有移民到美國的親友,雖然都在台灣出生,但一去了美國之後,卻一一地變成單語人,中文完全忘光光。的確,在他們的人生中,或許正如這些婆婆媽媽所說的,中文在美國反正用不上,也沒有必要學,學了浪費時間。但我在想,我不要我的兒子上牛津哈佛劍橋,更不要我的兒子跟我說英文,但我要我的兒子跟我說中文,直到我老去。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有的是時間學語言,為什麼不讓孩子學母語呢?無論在美國或是在澳洲,在路上看到跟父母說英文的黃皮膚的小孩,比比皆是,為什麼他們的父母沒有要求他們說母語呢?其實這樣說也不對,為什麼遇到印度小孩跟爸媽說英文時,覺得很正常呢?


雖然三語寶寶比起雙語寶寶要學的多更多了,但是三語寶寶在面對語言轉換時,就不是二選一的困境了,而是三國鼎立的均勢局面。或許這是諼諼能夠一直持續著跟我說中文的一項重要因素吧!


既然認為說母語比名門大學的文憑還重要,就要勇敢地走下去,學語言是一條長遠的路,而且將會面臨到永無止境的挑戰,是一趟未知的旅程,路會引領我們走到哪裡呢?何必預先知道,何不靜靜地期待孩子所帶來的驚奇,這樣人生不是更有趣嗎?





認漢字要慢慢來



認漢字要慢慢來

最近發表了一篇「直接識字法」,自創了「繪本識字法」,揚棄讀經識字的之乎也者焉已哉,把繪本神奇威力如火如荼地實踐在我們的自學生活當中。的確,比起以前的讀經法,孩子對於繪本的接受度強多了,而且通常一本書只要讀一兩次,孩子就能夠全部記住,不像古典經文,需要反覆地操練,背到口乾舌燥,還是半生不熟。

我的方法是:直接從孩子喜歡的繪本中,挑選簡單的,內容不要太長太困難,讀一兩次以後,孩子就能夠背誦自如了,然後再直接讓孩子閱讀識字。先閃出有音標的句子,接著再閃出沒有音標的句子,個別的句子讀完之後,最後閃出詞,認詞通常是最困難的階段,但孩子會憑著記憶,根據故事內容的順序來猜,猜不對的機律很高,一猜不對,孩子會感到難過。

於是孩子開始抱怨了,抱怨要認的字太多,抱怨每個字都很難認,抱怨自己根本看不懂。我必須承認,由於缺乏經驗,媽媽一切還在摸索當中,孩子一出現反彈的情緒,馬上改變策略,朝令夕改,導致孩子有點不知所措。換言之,我們母子倆都還在磨合之中,還找不出個固定的方式,小孩子凡事喜歡固定,不喜歡變動。失序的狀態,讓孩子認為學會讀兩種語言就夠了,沒有必要再學第三種,中文不會讀,目前也沒妨礙到他讀書。媽媽們請注意,如果自己要教寶寶中文閱讀,一定要有決心,我就是決心不夠強,讓孩子認為可學可不學,反正目前中文也沒有妨礙到他自學,而且圖書館的書都是用英文寫,為什麼媽媽偏偏要強灌中文呢?

很顯然地,寶寶會讀拼音文字之後,就不願意再學習筆畫繁複的漢字了,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諼諼雖然已經開始識字了,應該具備有認字的能力和成熟度,但是學的速度很慢,讓他倍感挫折,心裏一直抗拒中文,加上中文學校要求練字,本來字就寫不好的諼諼,更是讓他倍感挫折,一直喊著不要學了,讓媽媽感到十分失望。媽媽花了那麼多精神精力「研發」的方法,孩子不但不領情,反而老是認為學中文是多餘的,一直說不需要,用不上。我苦口婆心的說,那是因為你看不懂才覺得用不上,哪一天你學會了,能讀懂了,就像現在讀英文和德文一樣,你會覺得讀中文非常地快樂,會像現在讀英文一樣,一本接著一本讀個不停呢!

前天我問他為什麼說話時老是不把嘴巴張開,不把話說清楚,這種說話習慣非常不好,孩子被我說到哭了起來。才跟媽媽訴苦說,是媽媽要他學太多中文,自己讀不好,對自己感到非常地失望,這種挫折感讓他不想學中文了。我才知道自己給孩子太多壓力,即使問題不在壓力上,也在方法用得不恰當。

於是,媽媽問孩子,是真的不想學中文嗎?很意外地,孩子卻說,其實自己很想學會中文,也很想暢讀中文書,但是自己老是學不會。終於把孩子的心結打開,其實孩子不是不想學,而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我老早就該想到了。想當初,這個孩子不是等到所有的語言都弄清楚了,才願意開口說話嗎?我不是剛剛才發了一篇「適時教育」的文章嗎?怎麼現在就自打嘴巴了呢?不是孩子認字的敏感期不到,而是,在他還沒準備好之前,也就是在他沒有認識夠多的字之前,他都會覺得自己完全不會。

媽媽仔細想想,最近孩子才開始的提筆作畫,之前不是什麼也沒畫嗎?連塗鴉都沒有,一直到五歲,突然有一天跟媽媽要紙和筆,就畫起來了,而且一畫就都是具體的圖形:騎士,恐龍,爸爸,媽媽,還有這一兩天在畫Asterix和Obelix,每幅畫都有著精彩的故事呢!我想,學中文嘛!大概也是如此。我必須讓孩子先看過大量的漢字,大量的意思不是說字彙量很多,而是在一定的字彙量中,讓孩子重複地大量地閱讀,直到有一天,他讀夠了,認為自己行了,他才會開始讀。

我先瞭解了孩子的想法,明白了孩子不知道學漢字是天長日久的事情,無法一蹴可幾,但是孩子的想法不容忽視。於是我想起了,孩子嬰兒時期的一指神功,那時他還不會說話,就指著所有的東西要我說出東西的名稱。於是我就跟孩子說:「那媽媽不指,不要求你念,由你自己來指,媽媽來念,而你自己認得的字就由你自己來念,你覺得如何?」諼諼突然之間,覺得自己回到了「童年」,對於這個方法大感親切。

目前製作了大概十本左右的繪本簡報,雖然每次完成一本後,媽媽都興致勃勃地要孩子試讀看看,現在知道急不得了,要給孩子時間,他還沒準備好。於是,我改變方式,先指讀個別句子,然後指讀全文,儘量減少指讀個別的生詞。讓孩子在視覺上先適應漢字的「圖形」,等他熟讀這十本書之後,再一一指認個別的生詞,一切要慢慢來,給孩子充足的時間準備,直到他認為會讀了,我再開始指讀個別的詞。

這個方法大體上不脫離原先的方法:孩子先跟著媽媽熟讀全文,然後媽媽一一指讀個別的句子,先閃有音標,然後再閃無音標的,然後再指讀全文,不同的是,現在省略了「認詞」這一個步驟。這時媽媽會覺得孩子已經會讀了,因為每個字都讀得很順,但是別忘了,孩子只是在背書,而非認字,但沒關係,就是要孩子心裡面認為自己會讀了,就好了。先不讓孩子認單個的詞和字,而是先讓孩子大量地「瀏覽」過很多漢字之後,然後再進行個別的「認詞」,最後才「認字」。

諼諼也是需要看過無數的繪本之後,一直到五歲,他才拿筆畫故事書裏面所見到的「人物」:騎士,恐龍,父母,Asterix和Obelix。而且一畫就有形有像,在這之前完全沒有塗鴉的過程,我想這個五年的功夫就是在看,觀察很重要,經過無數次的觀賞之後,孩子現在對於他要畫的圖形都瞭然於衷了,於是一筆而就,不需要塗改,渾然天成。我想,認字過程也應該是如此,首先我們應該著重閱讀量,熟讀個別的句子,並且一一指讀個別的字,但不要要求孩子自己馬上能夠認字,等到閱讀量夠了之後,個別的字會慢慢地在他腦海中形成印象,等時間一到,他就能夠認出個別的字了,就如畫畫一般,經過過去五年的看繪本,無數的圖案早已瞭然於胸,現在時間到了,一揮而就,畫得不能說是栩栩如生,但也是童趣盎然,自成一格。

這個假設,有待經驗去求證,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適時教育:敏感期



對於我決定讓孩子延後一年入學,明年讓他在家自學,對很多台灣人來說,簡直是件完全無法想像的事。放著現成的最佳學英語的環境,而不讓孩子去上學,反而在家和媽媽一起學中文,怎能放棄這個大好的機會呢?對於這個大好機會,我內心交戰很久。但我心裏明白,若是將孩子早早趕進了學校,他就會徹底地變成英文腦,抗拒中文的情緒就會更加劇烈,想要扳再也扳不回來了。再者,根據德國人的想法,晚一年入學,孩子比較成熟,對於他所要完成的事情也就越有自信心,何不給孩子一個從容的時間成長,何必凡事趕鴨子上架呢?

教育必須配合小孩的發展,在適當的時間給予適當的教育,在家自學的好處就是,父母有時間有機會清楚地觀察孩子的發展,知道什麼時間點該做什麼事情,什麼時候該等待,什麼時候又該開始學習。在此,尤其要注意的是,孩子所有面向的發展的進度並非是一致的,可能某一方面發展得早發展得快,可能某一方面卻發展得晚發展得慢,有些開始得晚但是進展得快,有些開始得早但是進展得慢,特別是男孩子在發育上,特別有這種發展忽快忽慢忽早忽晚的現象。

諼諼很早就會走路(十個月),但卻很晚才開口說話(兩歲多)。很早就開始閱讀(十個月),但卻很晚才開始畫畫(五歲多以後)。很早就知道語音的拼音原則,並認得字母(三歲時),但是直到很晚才有識別漢字的能力(五歲多以後)。很早就會獨立閱讀(四歲時),但卻很晚才握得住筆(五歲以後)。很早就顯出高度的語言天賦(兩歲到三歲之間),但是到目前還看不出任何運算數字的能力。再複雜的文章無論英文,德文,中文甚至日文,只要聽過一兩次就能夠全部記住,但是十以後的數字卻是怎麼記也記不住。孩子的發育忽快忽慢忽早忽晚,比較慢開始的,也不見得是缺乏天賦,比如說:諼諼很晚開口說話,但不見得欠缺語言天賦,很晚開始畫畫也不見得是欠缺藝術細胞。到現在,十以後的數字還是說得離離落落,更別說數到一百,十以下的實物,讓他數,也常常數得不對,但我卻不因此斷定他就是天生缺乏數學細胞。我小時候在上幼稚園大班以前,不但會數到一百,也很會數二,四,六,八.... 也很會數五,十,十五,二十..... 但我的數學成績在升上國中以後,就每況愈下。學習是一條很長遠的路途要走,在家自學的好處就是,在長時間的陪伴之下,有機會讓父母知道,什麼時候對孩子來說是最佳時機,什麼時候又應該先緩一緩,而非完全按照體制的時間表。

先談畫畫。諼諼很晚才開始畫畫,很多小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畫了,他卻要等到五歲之後,也就是最近才開始拿起畫筆。畫畫和寫字其實是有直接關聯的,不會畫畫也就是手指的發育還不夠靈活,對運筆的力道的掌握還不足,握筆還握不住。先練好了畫畫,再學寫字,才會輕鬆。但是他的學習過程並非如此,四歲在美國上VPK時,每天要練習寫很多字,寫得很辛苦,筆根本握不住,雖然他最終學會寫字了,但是字跡不甚美麗,歪歪扭扭,寫得難以辨認。那時,我知道他寫字的時間還不到,也沒有強迫他多練習多寫。就在老師交代的範圍之內完成作業,交差了事就夠了,我知道目前這是他的弱項,不是強項,也沒有督促他多練習寫字,我知道我們必須等待。我們離開美國之後,我再也沒有要求他練習寫字,我知道,他的指頭發育的比較晚,握筆有困難,就像他當初比較晚說話是一樣的,後來也說得很好,寫字也是一樣的,我相信晚一點再開始練習,一樣也可以寫得很好。

直到最近,他開始畫畫了,並且一畫就畫得非常好,好像早就已經畫了很久一樣,而且充滿了童趣,跟當初他開始說話一樣,一旦開口就說得很好,好像完全沒有經過練習。我才知道孩子一直在等待畫畫的時刻到來,他一旦「決定」要畫了,每天就畫個不停,畫得非常有信心,畫得非常高興,馬上就把一本厚厚的畫冊給用完了。他畫的內容大都與他最近所閱讀的書有關,好像在寫讀後心得一般:城堡和火山,騎士和恐龍。有一隻恐龍畫得非常地好,無論是四肢比例,脖子的長度和幅度,都掌握得很恰當。這時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做敏感期,每個孩子對每件事情的敏感期不同,而每個時期孩子要做的事情也不同。大部份小孩兩歲就開始著色,三歲就會畫一些簡單的圖形,諼諼卻要等到五歲以後,才肯畫,在他認為他「畫得不像」之前,他就是不願意提筆。不然就是,他三歲時將學習焦點放在學英文上,四歲時,則是學習閱讀。所以,當時繪畫還沒「輪」到。現在,英文也學了,閱讀也會了,現在輪到繪畫是學習重點了。

畫畫時,他會在畫的旁邊加上註解說明,有時候甚至會寫出簡單的句子,我想,孩子已經啟動了書寫敏感期。而在美國所上的VPK的確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雖然他當時寫得很不好,經過八個月之後,現在重新提筆,所幸大部份的字母並沒有忘記,至少,他自己的名字還寫得很完整,可見練基本功夫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一旦奠定了,一輩子也忘不了。於是,我就給他買本可擦可洗的「練習本」,讓他多描字母的線條,我想,練習久了,26個字母,大小寫一共52個,加上10個數字,要學的也只不過是62個,應該不久就會寫好了。

此外,為了鼓勵他多寫字,我就和他交換信件,我不要求他所有的字要拼寫得正確,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只要他有寫的意願,我都會鼓勵他,如果一直要求孩子訂正所有的錯誤,孩子一旦感到太困難了,挫折感會讓他喪失寫字意願,這就喪失了讓孩子練習寫字的意義了。所以一開始寫得對不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願意不斷地寫下去,孩子既然啟動了這個敏感期,父母就要把握這個敏感期,切忌機械式練習,這容易讓孩子感到厭倦,多利用些技巧誘發孩子多練習寫字,多寫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內容,讓寫字的興致生生不息。

相較於畫畫與握筆,諼諼卻是非常早就開始「讀書」了,「正式開始」是在他十個月大時,非正式開始在更早之前。不用懷疑,十個月大的小嬰兒不會說話,但是懂得利用書本來學習語言,認識這個世界。我寫了一篇「閱讀從零歲開始」,就是在探討小孩其實在嬰兒期就有「閱讀」的能力了,並且懂得利用書本來學習與認識周圍的環境,並且有能力辨別,書中所畫的車子跟路上跑的車子同樣都是叫車子,書中所畫的樹和公園裏面的大樹也都是叫樹,小狗無論時黑色,還是白色,無論是狼犬,還是臘腸狗,就叫做狗。孩子不需要看到塔才知道那叫做塔,不需要看到海才知道那是海,不需要坐過飛機才知道那叫做飛機,因為這些都能夠在書本上得知。這種認知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都與他在嬰兒期就開始讀書有關。等時間一到,閱讀敏感期一啟動,他屁股一坐,每天不斷地翻書,不斷地「指讀」,天天與書為伍,直到現在,對於閱讀的興趣有增無減,每天看書看得津津有味,和遊戲一樣把它當成工作來做,那是因為我們把握了他的閱讀敏感期,並加以培養與訓練,在他那麼丁點大時,就開始向圖書館借閱大量的書給孩子看,並說故事給他聽。直到現在,書伴隨著孩子成長,圖書館成了孩子的最愛去「玩」的地方。

諼諼三歲上幼稚園時,他們老師就教了字母,只是很機械式地認識個別的字母,並沒有教字母與發音之間的關聯性。由於他的語言中,德文和英文是同一語系的語言,他很早就掌握了如何把德文音轉換成英文音,或是從英文轉成德文的技巧,在他身上我們很早就發現了他的語音敏感期,他很早就懂得把兩個字母放在一起就會變成另一個音的拼音原則。有時和爸爸一起玩時,他爸爸就教他一些簡單的拼字原則像Baba,Mama,Hund之類的簡單字彙。這時候,我就趕緊把握孩子的語音敏感期,開始教導他phonics,讓他學習英文閱讀。說正格的,在所有的學習過程中,大體上,若能把握住敏感期,大人稍微給予支持,一般孩子都能夠自己學習,自己達成目標,唯有閱讀,敏感期一出現了,大人不是要把握而已,如果沒有經過一番的共同努力,孩子是不會那麼早就進入大量閱讀的階段。我詳細地記錄了,諼諼學習閱讀的過程,有興趣的人,請回顧「三語寶寶學英文閱讀」和「三語寶寶學習德文閱讀」。

從經驗看來,把握敏感期的適時教育似乎是一個快速有效的教育方式,敏感期還不到,無論大人怎麼努力,孩子就是不配合,那不少孩子不配合,而是時機就是還沒成熟。這也不是時間長短,時候早晚的問題,而是孩子本身還沒準備好。在孩子還沒認定他自己能夠勝任,還沒準備好之前,無論大人怎麼循循善誘,都是枉然的,孩子就是不啟開那扇門。我同時也必須指出,錯過敏感期了之後,父母若是沒有再花時間花精力繼續培養孩子,孩子就不再對於這件事情顯出任何的興趣。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諼諼兩歲半時,非常愛唱歌,唱到媽媽受不了。而我們家是一個喜歡寧靜的家庭,從來就不是一個喜歡音樂的家庭,諼諼會唱歌,主要在他會爬以前,我幫他做寶寶體操,一邊做一唱歌兒歌。沒想到,敏感期一到,他都把以前聽的兒歌給唱出來了,那時我們身邊還有一些從台灣帶來的兒歌CD,孩子非常地愛聽,從早到晚就是要求聽CD,甚至不會台語的他,連台語兒歌一字也不差地唱出來。後來聽兒歌這件事情漸漸被我們淡忘了,孩子卻也沒繼續唱歌。我現在想,如果我們當時有把握孩子的音樂敏感期,讓孩子多聽音樂,多唱歌,甚至學點樂器,把教育整個教育的重心放在音樂上,我想,孩子大概也能夠繼續唱歌的這項喜好,我們卻沒有培養他這項喜好,也沒有製造學習音樂的環境,常常讓他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之中。那是因為,我們兩個都不聽音樂,我們比較喜歡閱讀,最喜歡在安靜的生活環境中好好地品味一本書,也可能正是如此,諼諼他喜歡讀書不是天生的,而是環境所薰陶的,父母所造成的。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沒有任何聲光影像,就只有書了,於是諼諼從嬰兒期就深深地被書中的圖畫所吸引,後來更是鍾情於媽媽說故事,現在更是變成一個書蟲,每天讀書讀到半夜,不關燈。

可見,小孩的天賦,某一部分不是與生俱來,有一部分卻是父母培育而來的。我和他爸對於語言文字有興趣,於是小孩從小對文字發生興趣,似乎是理所當然。我並掌握閱讀敏感期和語音敏感期的出現,進行識字教育。孩子的爸爸俱有數學和電腦的天賦,哪一天孩子出現了數學敏感期,他爸爸可能會開始訓練他學數學吧。雖然目前,孩子數數的能力還很差,但將來也不一定就是欠缺數理方面的興趣。

總之,每個孩子對於自己每個時期想要做的事情有所不同,一個時間未到,或是錯失良機的教育都不是妥善的教育方式。什麼時候孩子才是準備好了,只有父母最清楚,我想,在家自學的優點,就是父母很能清楚地看到,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還太早,應該等待,這只能孩子和父母一起共同來決定。我想,體制教育所照顧到的是所有的人,並非個別的個體。而每個獨特的個體要怎麼教育,只有父母是最清楚了。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延緩入學:先從寫字談起



延緩入學:先從寫字談起

對於入學,我卻作出相反的決定,不是說越早學習越好嗎?不是說越早學會閱讀就能越早進入自主學習階段嗎?閱讀的確越早開始越好,最好在識字前就開始閱讀,但是體制教育,通常不是只是要求會閱讀而已,同時還要求會寫字。讀和寫在學校教育中通常是並進的,而非只讀不寫。

不可置疑地,書寫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我在這裡不是要宣導,小孩子不需要學寫字的觀念,中國字這麼難寫,現在有電腦了,用電腦照樣能夠寫,何必要強迫孩子學寫字呢?搞得小孩每天功課多得寫不完,睡眠不足,弄得全家不得安寧。字很難寫沒錯,但要不要寫呢?當然要寫。我不是在倡導,不要學,不要寫,而是少寫一點,多讀一點,早一點開始讀,晚一點開始寫的觀念。

兒童在發育時,讀與寫不一定以同樣的時間,同樣的速度發展的,這讀寫之間的差異,我們要認識,也要重視,不能讓閱讀的進度受到書寫的限制。小時候,我們學一個字,總是要重複寫20個,學十個字就要寫200個字,寫200個字要花多少時間呢?而且要牢記一個字的筆畫,不是一個字寫20遍就夠了,以後還有不斷地復習,才能把一個新學的字牢牢地記住它的筆畫。很顯然地,書寫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無法速成,閱讀卻能夠速成。閱讀可以很早開始訓練,但是書寫就無法在三四歲時就開始,一定要等到小孩的肌肉發育完全之後,才能夠開始訓練。

而一個過於注重書寫的小學教育,會阻礙到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量。針對這個問題,香港政府發展出新的教案來改善,對國小低年級學童在一二年級時進行密集的識字教育,先大量認字,但不強調書寫,讓學童在讀完二年級時,就能達到約兩千五百字的識字量,幾乎能夠自行閱讀了,因為一般只要達到三千字的識字量,大部份的兒童都能進行獨立閱讀了。

學童的識字量被局限在書寫上,那是因為傳統的教學法以書寫為主,對於常用而筆畫甚多的字像:國,學,會,喜歡,愛,覺,難,最,寫,書,讀,畫,筆等等,往往成為小學生最頭痛最不想學的字。但是,經驗卻告訴我們,筆畫多的字雖然難寫,卻容易認,而容易寫的字,反而是難於在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所以難認。因此,這個新的教案提出之後,對於筆畫較多的字,先讓學童會認,並不讓他們會寫。筆畫較少的可以先練習寫。

而我們家也實施相似的方案,先快快學會閱讀,然後再慢慢地學寫字。先讓讀書變得很有趣,讓小孩感到有成就感,小孩會自己讀書後,從閱讀中能夠獲得很多樂趣。沒有看到過一個邊寫功課邊哭的小孩?說實在的,還看到不少。但是卻很少看到在圖書館裏面看書的小孩是一邊看一邊哭的,或許那裡也有不喜歡讀書的小孩,但是我們在圖書館所看到的小孩,大多樂於他們所讀的書本之中,很少哭哭啼啼的。這說明了,閱讀是一件很喜悅的事情,我們要讓學習變成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就要先讓孩子會閱讀。

台灣的學童往往為了學寫字,花費了很多時間練習,吃過不少苦頭,這種偏重寫字的識字方式,同時也降低了識字量,導致小孩一直要等到高年級時才有辦法進行獨立閱讀。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請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大量閱讀」。

這種教育方式就是不適時的教育,孩子在認知最旺盛,對知識最有趣的階段,大人卻沒有把握這個時機進行迅速的識字教育,孩子不能自己拿著書讀,無法藉由書本進行自主學習,卻被逼著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寫會了一個字,才算是認識了這個字,大大地降低了識字的效率。造成讓小孩打從一開始就識字困難,閱讀貧乏,最後被逼迫放棄閱讀,這樣對於求知慾旺盛的小孩是多麼挫折的一件事情啊!

我認為,學習閱讀應該儘早開始,寫字可以等,閱讀不能等,因為孩子智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會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如果求知的技巧(識字能力)不能滿足求知慾,凡事都要靠大人來傳授知識,孩子會受到挫折!久而久之,挫折感就會造成厭學,缺乏學習動機。我們不能讓這種旺盛的求知慾被困在練字裏面,讓孩子對於書本最有興趣的年齡耗在作業簿裏面。所以在小孩的小肌肉還未發育完全之前,我們應該儘量延後學習寫字,甚至延後兩年。但是體制教育不是這樣做,我們在美國時,他們要求小孩四歲就要學寫字,後來事實證明,四歲小孩不會寫字,照樣能夠閱讀,並且能夠很迅速地達到獨立閱讀階段,孩子能夠獨立閱讀了,有了從書本自己吸收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就不必靠大人傳授了。諼諼現在五歲了,雖然只會寫些單字,而且常常也拼得不對,不會做文章,字拼得不好,沒關係,他不會寫,但是會讀啊,不會寫字並不會降低讀書的樂趣,但是自己不能讀,凡事要靠大人來傳授,當然會降低學習的品質和意願。很顯然地,當孩子年紀還小時,會不會寫字並不影響學習和認知,但會不會讀書卻會大大地影響學習和認知。所以,晚一點開始寫字無所謂,甚至延遲到三年級以後,等到孩子能夠運筆靈活了,再多練寫字也不遲啊。

所以一二年級時應該先讓學童大量認字,頂多先學寫一些筆畫簡單的獨體字,不應該將大部份的時間放在學寫字上,密集的閱讀訓練能夠讓孩子儘速進入獨立閱讀階段,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而制式教育往往強迫手指發育未完全的孩子寫字,對讀寫遲緩的男孩往往苦不堪言,所以制式教育對於男孩非常不利。諼諼是個男孩,生日臨界入學年齡,所以他有可能比他的同學小一年,而且他的指頭的發育特別晚,特別晚才開始畫畫,寫字對他來說是一項苦刑。所以我才決定讓他延緩一年再入學。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夙願-自學



夙願-自學

在懷孕期間,特別鍾意在家自學的理念,曾經在網上與在德州的茄洛聯繫,她在家教兩個女兒自學。初為人母親的喜悅,讓我雄心壯志,很有自信地說:「我能夠做到的」。但孩子出生後,成日面對早哭晚啼的嬰兒,非常心煩,恨不得把孩子早早送進托兒所,讓別人去把屎把尿。

隨後舉家搬到美國,雖然與茄洛「相鄰」了,但因在舉目無親的國家裏帶孩子實在是太辛苦了,自學的念頭漸淡。既然住在自學最有傳統的美國,難免有機會接觸到自學的家庭,大家都說,孩子要多幾個,父母才有辦法帶得動,只有一個孩子要自學很困難的,說實在的,我並不知道大家說的困難在哪裡。我曾經遇到一個家庭,家中自學的孩子有十幾個,無論做什麼,全家出動,浩浩蕩蕩,孩子多比較容易帶動吧。

剛到美國時,孩子常常趁著我一不留神,自己開了門就溜出外面玩,我一個人在家裡帶著兩歲的叛逆兒,面對著槍支的氾濫,孩子不能自由地在外面玩,我時時要把守著大門,實在令人大感吃不消,時間完全被孩子綁得死死的。所以孩子一滿三歲,我們就馬上就把孩子送進幼稚園,讓我鬆了一口氣,我足足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好好地補三年多來睡不好的眠。當時我有自知之明,媽媽不是自學的料,遂放棄了自學的美夢。

孩子四歲時,卻得天天早起催孩子上一個早上的VPK,當時真的把目標放在風雨無阻上,孩子差不多可以得全勤獎了,那時之所以會那麼勤快,是因為補眠補完了,媽媽有精神有體力訓練孩子了。VPK是佛州政府為了提高識字律,普遍在小學與幼稚園裏面所設的學前識字課程,每天上課三小時,加上午餐一共四個小時。三四歲的小孩最喜歡粘著媽媽說故事,那時我每天說故事說得快要瘋了,心想,如果孩子自己能夠讀了,媽媽就不必讀了,豈不是一勞永逸。當時我們甚至每天力行晨讀,為了就是要孩子趕快能夠獨立閱讀,但他們班的老師卻告訴我,一般美國的小孩要到小二以後才有辦法自己進行閱讀,聽其他媽媽的經驗也是說法一樣,光是英文閱讀就要督促四年,那我豈不是瘋掉,還是讓學校去教比較省心。沒想到經過我的密集訓練,不久之後,孩子卻徹底地成為書蟲,還好,用不到四年的時間。如今孩子五歲了,到了義務教育的年齡了,我反而要將他留在身邊,捨不得他去上學。回首向來處,在家自學雖然是我的初衷,但是我的確幾度翻轉了我的想法,我這個媽真是個矛盾的媽媽。

回顧這五年來我所經歷這些種種矛盾,在孩子最叛逆的兩歲與三歲,和四歲最磨人的認字階段,這些時日苦不堪言,難怪我把在家自學視為畏途。細數這五年,帶小孩最輕鬆的時期,並非孩子三四歲在美國上幼稚園的那一階段「空巢期」,卻是今年年初,孩子退園後,我帶著孩子回去歐洲四處遊玩的那段時光。直到現在,還是處在輕鬆愉快的階段。因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去旅行就去旅行,想看書就看書,自從孩子在家自學之後,我們的時間變得非常彈性:第一,不必趕時間了,不必每天早起催孩子起床,更不用一大早起來晨讀,孩子每天睡到自然醒,精神充沛。第二,孩子自己會讀書了,自己知道想讀什麼書了,不必媽媽催,沒有課表,也會自動自發。第三,孩子不用上學,媽媽帶孩子變得輕鬆有趣了,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了。這三大點,是我搬來澳洲之後,最深刻體會。孩子每天讀書讀到自己熄燈,書的魅力讓他捨不得睡覺,讀書變成他每天最鍾愛的活動,不用我操心。孩子不上學,就不必凡事趕趕趕,趕起床刷牙吃早餐穿衣服出門上學去,也不用我每天逼逼逼,逼著讀書,逼著畫畫,逼著寫功課(不用懷疑,在美國四歲的小孩子要寫功課)。我深感到,孩子退園,我們回到德國之後,生活變得輕鬆沒有壓力,我們的時間不會被壓縮成趕時間,趕進度。更神奇的是,不趕時間了,沒有閱讀進度了,不用晨讀聖經了,雖然回到了德國,英文的閱讀力卻越來越提升,沒有隨著離開美國而退步,孩子也變得更自動自發,把讀書視為工作,每天努力地讀,孩子帶起來,越來越輕鬆。

現在來澳洲三個月了,除了學中文要我施壓之外,其他的事情,他都會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步調,自己的興之所至去做,去玩,去閱讀,去學習,媽媽所要做的事情,只有給孩子借書了,還有帶孩子去玩了。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情。雖然孩子是在家自學,但我反而比以前有更充分的時間上網和寫作。
直到現在我才認識到在家自學的好處:
我們的時間安排更加彈性,想去哪裡逛就去哪逛,不必被接送的時間綁住。孩子早上不用早起趕上課,我中午也不用趕時間接孩子下課。有時候我們一起去上英文,有時候我們一起去購物逛街,去逛圖書館,去盪鞦韆溜滑梯,有時候就只是窩在家中看書,孩子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看似漫無目標的生活,其實有它深刻的意義:孩子從中得到鬆綁,媽媽也從中得到釋放,時間安排更為彈性,凡事皆能以我們自己的步調,我們自己的方式來學習。孩子漸漸地「習慣」了這種自主自立的學習方式,既然在家能夠自己學,何必去上學讓老師教呢?沒錯!自主性學習是一種習慣,不是一種訓練,是一種自律,時間表和課表是他律,習慣他律生活的小孩容易喪失自理自律的能力。

最後,我放棄了課程安排,放棄了進度,目的就是不要讓課程綁住孩子,綁住自己。把時間還給孩子,放孩子假,也是放自己假。如果沒有按照課程,時間表和進度學習,那在家自學豈不是亂無章法嗎?孩子能知道學習的目標嗎?沒有經過反覆練習復習,孩子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能夠穩固紮實嗎?

每個家長一定都經歷過,自己的孩子從地上扶著桌椅站起來的那一刻,是誰教導的?有時間點嗎?目標是什麼?站得穩不穩固?我們都知道那是孩子教自己的,時間點不固定,目標很簡單,就是想要站起來,第一次可能不是很穩,但是之後就會穩了。但是為什麼孩子大了之後,我們不能相信每個孩子皆能自學呢?有能力自己站起來呢?對於孩子所學的總是這麼不放心?昨天諼諼第一次做報告,讓媽媽學到好多(請看:孩子的第一份報告)。或許經過些日子,孩子就會忘記他所報告的內容,那又何妨呢?我以前讀書時,做了那麼多報告,內容也都忘了。為什麼我們不能輕鬆地把它看成是孩子學習的過程?若看重學習的過程,我們就會知道,其實過程是比結果還重要,如果我們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我們永遠只會重視考試,不看中如何求知,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因為背重點的方法,效果最顯著。

我相信,天底下的孩子都是一樣的,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發展階段都是他們自己達成的,自己站起來的,不需要大人拉拔著,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完成這些重要階段。我相信,是本能讓他們站起來,也是本能讓他們想求知的。孩子天生就是想學習,要認知,想要站起來,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大人呵護太多,反而會讓他們不知道自己往哪裡走,反而失去了方向,最後變成不知道為何學習的學習,進而討厭學習。

此外,我們家自學有一個時間概念,就是沒有行程表。老實說,我開始要規劃自學時,一週七天,我雖然沒有每天行程排得滿滿的,但是也夠滿了,最近刪掉兩個活動,至少讓我們每週有三天的時間是全天待在家中,完全沒有活動,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大家要想想看,我們家是完全沒有學才藝的,就有這麼滿的行程。今天這個社會有一個現象,就是小忙孩特別多,小小年紀行程就被排得滿滿的:課外活動特別多,英文,鋼琴,畫畫,電腦,運動等等,這樣的人生看似很豐富,卻沒有空閒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沒有時間讓孩子自己學習應該怎麼學習。

自學貴在有時間有空閒,貴在孩子能夠在完成一幅畫的下一刻自己知道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有時間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若孩子的行程滿滿的,時間被切割成在接送才藝班之間,那孩子有完整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情嗎?行程排得滿滿的,這跟讓孩子去學校上課有什麼區別呢?行程會把一個人綁死,行程會阻礙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既然孩子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時間到了,該做什麼事情了,那為什麼我們大人還要安排滿滿一大堆行程綁住孩子,綁住自己呢?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能夠自發自己學習的,不用大人施壓催促,要相信自發是人的天性,而人越大卻越失去了這種能力,那是因為我們從小太習慣有時間表的人生了。沒有大人催促,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了,沒有考試壓力,就不會學習了。小孩厭學,不知道如何學習,錯不在小孩本身,而是在大人,他們願意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學習如何安排時間,如何運用時間嗎?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孩子的第一份報告


當時並不知道諼諼日後會患有書寫困難

孩子的第一份報告

我家的在家自學有一個很德式的學習法,就是讓孩子做報告。五歲的孩子當然還不會做報告,也不知道什麼是報告,我就用孩子能夠明白的話說:今天換你來教媽媽。孩子猶豫很久,推說自己不會教,我也沒煽動鼓吹,也沒有給他壓力,要求他一定要把報告做出來。於是自己組合了一會兒樂高後,看著我正在寫作,一下子改變了主意,就從自己房間裏拿出兩本恐龍書,說是要教媽媽認識恐龍,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份報告。沒有事先收集資料,沒有剪貼圖片做海報,更沒有利用電腦做成簡報,只是很陽春地拿了兩三本書,很瀟灑地教媽媽認識一下恐龍:

第一點:恐龍時代分成三個時代,白堊紀,侏羅紀,另一個實在記不起來中文是什麼?這一點,我早就還給老師了。

第二點:肉食恐龍,前腳是短的,長得像鷹爪,有利於捕食獵物。草食恐龍,四肢長短胖瘦差異不大,脖子很長,像長頸鹿一樣,這有利於咬食樹上葉子。在這之前,我並不知道這些草食恐龍從樹上咬下葉子後,並不咀嚼嘴裏面的葉子,而是直接吞下肚子,而牠們肚子裏存有很多吞下去的石頭,這些石頭則是要用來消化這些樹葉的。

第三點:為什麼有些恐龍媽媽總是陪在孩子身邊,那是因為怕小恐龍被別的大恐龍給捕捉獵食,所以媽媽總是站在身邊保護小恐龍。這一點,我也沒想到。不過這點觀察很符合小孩子被保護的心理。

第四點:帶冠恐龍(duckbill)的頭上有一根構造特殊的骨頭,是中空的,空氣流動其間而發出聲音,是牠們呼朋引伴的方式。這個也是媽媽第一次聽到。

第五點:三劍龍,角龍等等帶角的恐龍。

第六點:恐龍絕種的原因,大隕石理論和火山理論。我家兒子卻將兩者結合在一起,認為隕石撞到火山,引起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造成恐龍大量死亡,在他最近畫的圖畫中,有很多就是畫火山爆發,岩漿吞沒了恐龍的場面。

第七點:一串媽媽聽不懂的學名,那是各式各種恐龍的名稱。

以前在美國上幼稚園時,學校老師有要求小朋友回家做報告,主題是介紹自己的國家,可惜還沒有輪到我們時,諼諼就退園離校了。據說,輪到做報告時,總是全家出動,畫插圖的畫插圖,剪照片的剪照片,寫標題的寫標題,老師會把報告完的海報貼在教室門上一些時日,讓大家都能夠瀏覽欣賞。

我瞭解幼稚園年紀的小孩非常需要靠圖片來輔助,才人讓人聽得懂報告的內容。我並不要求視覺上豐富的報告,只是希望藉由口頭報告的方式,給孩子一個練習整理自己所學的機會,而他讀的是英文,卻必須用中文解釋給媽媽聽,「翻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者,從他的報告能夠看出來,孩子對書本內容的掌握能力如何,這絕非畫重點式的學習,而是孩子在閱讀大量的恐龍書之後,由他自己來表達,在這物種繁多的恐龍世界裏面,什麼是最讓人矚目的事情。



讓孩子做自己


讓孩子做自己

有一件讓我永遠難忘的經驗是,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去購物中心購物,剛好遇到了購物中心舉辦了一個活動,他們準備了一些簡單的勞作材料,讓小孩子自己動手做,基本款式有獅子,猴子,大象,犀牛,袋鼠,猴子等等,我們排隊時,孩子直嚷著要做猴子,我看那個猴子樣子很醜,就開始說服孩子,犀牛的顏色很漂亮啊!獅子很威風啊!東挑西揀最,最後兒子被我說服,就跟服務的小姐要了個犀牛,而非原先想要的猴子,孩子玩得很高興,帶著美麗的犀牛回家了。

事後,我問了他,當時你挑犀牛是因為自己覺得犀牛好,還是媽媽說犀牛好,孩子卻說:「是媽媽要娃娃選犀牛的,所以娃娃才選犀牛的。」這時,我才知道自己沒有尊重孩子的選擇,到頭來,孩子還是想要原先的猴子。雖然在媽媽眼中猴子不算是最漂亮的,但是在孩子心目中卻是最漂亮了,我就這樣活生生地剝奪了孩子的樂趣,他原本是多麼期待有隻猴子的,我卻要硬塞個犀牛給他,就算這隻犀牛再漂亮,這卻是一隻沒有個性的犀牛。這雖然是生活中一個很小的故事,卻說明了,為人父母必須時常面臨到的一個衝突,父母認為比較好的,孩子並不一定認為,孩子喜歡的東西,父母往往要加以否定。孩子最後只能服從父母的決定來討父母歡心。

和孩子上街購物,最經常遇到的一個情況就是,孩子選擇的和媽媽選擇的不一樣,媽媽認為吃漢堡對身體不好,可是每次出門經過麥當勞時,孩子不禁出口要求要買漢堡,這時候我應不應該買漢堡呢?絕大部分,是不買給他,有時候誇張到,衝進進超市買了一盒草莓給孩子。媽媽的想法是,吃草莓比較健康,孩子也很愛吃草莓,那就拿草莓充當漢堡吧!媽媽原意是好的,但孩子的想法是,草莓不是漢堡,他的選擇沒有受到媽媽的尊重。就像選犀牛一樣,孩子說:「是媽媽要娃娃選的。」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之下,是不是久而久之變成了一個不會思考?不會自己做決定的人?因為他的想法和他的選擇都會被媽媽否決掉了,最後乾脆就不做選擇了。

我想,開始在家自學之前,第一件事情,我必須先反省的就是這件事,我必須放手讓孩子做他自己,讓他選擇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媽媽若做不到這件事情,就甭談自主性學習。既然要讓孩子自動自發,自立自強,他想學什麼,想做什麼,都應該由他自己安排決定,媽媽必須凡事要放手,放手讓他去做,去摸索,去學習,讓孩子做真正的自己,選擇自己真正要走的路。要做到這點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每個媽媽都怕自己的孩子會失敗會跌倒。

我自己的人生路走得很辛苦,老是擔心孩子將來也會像自己一樣,人生走得這麼坎坷崎嶇。在這個心理作祟之下,那種自以為的先知和精明,凡事先幫孩子選好安排好,卻反而會害了孩子。孩子要吃什麼要穿什麼,媽媽買的,孩子做決定之前,媽媽已經幫他決定好了,就連溜滑梯盪鞦韆也要去有鋪軟式地板的地方玩。父母保護過度,就算他沒有變成媽寶,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無主見的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先不論是對是錯,孩子的想法首先要得到尊重,媽媽要知道放手讓孩子去做,就算失敗了跌倒了,他的人生才剛開始,要經歷挫折的路還很長,媽媽要放心,要相信孩子從失敗中能夠再站起來,相信孩子在失敗中能學到教訓。我自己就是一個在失敗之後就站不起來的人,過去十多年,自己在惶惶中沒有找到人生的方向,也不正因為遭到失敗了,受傷了,無法再站起來嗎?在嘗試之前,就已經先放棄了自己。

如今,為人母了,我是要讓孩子走一條鋪著地毯的康莊大道呢?還是坑坑窪窪的石子路呢?比起體制教育,在家自學或許不是一條早已經鋪好的平坦大路,是條我們親子要共同攜手走的石子路,但是我心裡面明白,人只有在走自己選的路,才能知道坑洞在哪裡,自己要的是什麼。我若不能讓孩子做自己,還談什麼要讓孩子獨立自學呢?

適性教育



適性教育

我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嗎?有特殊才華?資優天才?過動?發展遲緩?有學習障礙?所以才要適性而教。以上皆非,我的孩子很尋常,甚至可以說有點發展遲緩,兩歲以後才開口,五歲以前只會著色不會畫畫,四歲時在幼稚園練習寫字練得非常辛苦吃力。若要說他有特別之處,可能就是比其他人愛看書,特別早開始讀書,看書時全神貫注,比大人準備考試還要用功,而且每天如此。我的適性教育就是把他這一點看得很特別,常常上圖書館,借大量的書給他看,鼓勵他看書,讓他自由自在地看他喜歡看的書。

其實每個父母都應該將自己的孩子看成很特別,發現他們的特長,天底下,唯有父母才有足夠的時間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幼稚園一班十幾個孩子,小學一班二十幾個孩子,老師哪有時間仔細觀察每個孩子。於是考試評量就出現了,分數會說話,名次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是怎麼特別,是優等?是中等?還是該留級了?其實不是老師會評量,也不是分數會說話,能告訴你,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的,只有你自己了,沒有人打從你的孩子出世就跟你的孩子在一起了,每一個孩子都要跟父母一起生活十幾二十年,所以父母才是最瞭解孩子的人。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很特別,每個父母也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很特別,問題是他們能不能看重孩子的特別之處,還是要孩子硬擠上不合腳的玻璃鞋。其實我自己以前也是跟大部分媽媽一樣,看到別的小朋友畫畫得很漂亮,而自己的兒子總是拿張白紙回家,心裏很不是滋味,硬要把玻璃鞋套在孩子腳上,要孩子畫畫,當然他什麼也沒畫,我只好放棄了。

而適性教育就是要將每個小孩看成獨特的個體來教育,不一定要智商高標,也不一定要在才藝上表現突出,而是要將每個孩子視為擁有無限潛能的人才來教育。讓你的孩子很特別的方法,也不是開發右腦,讓孩子的腦袋特別有創意,也不是每週要上排得滿滿的才藝班,從小訓練才能,還是花大錢上浸泡式美語學校,小小年紀開口都說外語,孩子的潛能是這樣開發的嗎?開發無限潛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不用花錢,就只是讓孩子做想做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有時間閱讀,有時間發呆,有時間玩玩具,有時間作畫。若是安排太多的才藝班,花錢補習,結果都是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孩子的時間被這些活動所佔據,孩子沒有時間瞭解自己,發掘自己,哪來的潛能?而讓孩子自己探索,自己學習,自己說「我要做什麼」「我要學什麼」,就是適性教育。當然這個不用花錢的方法,卻要花很多時間陪孩子,無法把孩子放在才藝班泡著就算了。但現在的父母,花錢很大方,但就是不太願意花時間陪陪孩子。

諼諼年紀還小,我們還未在他身上發現到任何的「才華」,連目前我們認為的繪畫天份,也是在一夕之間才爆發出來的。在這之前,我們認為孩子完全不會畫畫,因為他從來什麼都沒畫。其他音樂,美術,運動等等天份,也還沒有被觀察到,語言天份似乎有,但也是我們生活在三語環境中所致,他是一個很樸素的孩子,到底天份在哪裡?我們也不清楚,但我們知道他做事情特別專心,特別愛看書,這算是我們目前所培養鼓勵的才藝了。他很小開始就喜歡書,而且很會讀書,看書速度超快,不會忽略小細節。

我家的適性教育只能針對目前孩子的需要,能力和興趣來規劃了,我們都還沒有想到未來,他好像被「圈養」在家了,在家做什麼?探索騎士和鐵甲。這是目前,但是未來呢?我心裡非常地清楚,適性教育不只過要利用孩子的特長,孩子的興趣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的學習動機像熊熊大火,永遠燃燒不熄。我們看重的是學習動機,心裡很明白,興趣其實都是暫時的,會轉移,持續不了永久,興趣既然不會成為孩子將來的職業,我們還是要支持孩子的興趣嗎?現在諼諼的志向是當騎士,這當然是天方夜譚,我會禁止他做白日夢嗎?

當然不會,童年可貴之處就是有時間做些沒有用的白日夢,凡是從圖書館能借的,所有跟騎士,城堡,十字軍東征,中古史相關的書全部被我借回家,我借了兩家圖書館,但是孩子還是看不夠,因為在孩子眼中,中世紀史實在是太有趣了,於是我決定申請第三家圖書館的借書証。縱使孩子目前有極大的動機去研究中世紀,但我心裡知道,孩子將來長大後,並不會成為中古史教授,但我還是要繼續支持他去讀去看去探索中古史,不會認為學習歷史對將來影響不大,孩子不需要花費時間去學習歷史。即使他現在每天花很多時間研究恐龍畫恐龍,我也很明白,他將來也不會成為古生物學家,就算他目前對於人體器官肌肉骨頭還沒有任何興趣,我也知道他將來還是有可能成為醫生,就算他不久以後對人體器官有興趣了,我也不認為,讀醫學是職業的第一選擇,那要他真心喜歡當醫生,那才是人生第一志願啊!

適性教育其實可以很隨性,隨小孩的性,甚至隨小孩的幻想,熱情,喜好,只要孩子覺得好有趣喔!當然要花時間學呀!認識恐龍的目的不是要從小就打造一位古生物學家,認識騎士也不是為了將來上中學的拉丁文而準備,一切只因為好好玩,好有趣。這些只不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摸索,探索,認識的一個過程罷了,簡言之,這就是學習。基礎教育從來不會是職業取向,卻是將來學習職業技能的基石,甚至人生的根底。沒有人否認歷史教育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不會使用電腦會造成生活的不便,但沒有學習歷史,對於將來影響不大,日子還是會過得好好的,歷史嘛!生活上,工作上用不到啊!為什麼每個小孩還是要學歷史呢?

我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孩子的爸爸研究的是物理,寫電腦程式時,需要歷史知識來佐證嗎?根本不需要,但是他對歷史有著無窮的熱愛,最喜歡閱讀聖經,時常涉獵各大文明史,當他盯著電腦銀幕盯煩的時候,喝杯咖啡,讀一本歷史書,就是他「閉目養神」的時候。你說,歷史重不重要?知識的價值不能只簡化成有沒有用,孩子所探索的事情,往往是很沒有用的,觀察螞蟻昆蟲,去博物館看恐龍,到底為何?當孩子喜歡觀察昆蟲時,我當然不會馬上認定,他將來的路就是當科學家,既然不當科學家,那現在研究螞蟻昆蟲有沒有用呢?實際用處不大!那還要不要探索觀察呢?

我們的教育太過功利,當孩子要學任何學科時,我們都先要計算一下投資報酬率,學習歷史,要投資很多時間,要買的書也不少,因為歷史很長,國家很多,而報酬卻是零,你說還要不要讓孩子學歷史?孩子將來又不是要研究歷史,成為歷史學家,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孩子要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英文,學電腦,學游泳,學溜冰,學畫畫等等,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學歷史了,在家自學其實可以省掉歷史。會有家長願意,讓孩子少上鋼琴課,小提琴課,英文課,電腦課,游泳課等等,來挪出一點時間來學歷史嗎?

我寫過一篇「在家自學學什麼?」,雖然我對於孩子學習什麼,既沒有具體的計劃,也沒有跟著體制教育的教學大綱走,除了每週六的中文學校之外,也沒安排才藝班,他每天想讀什麼就讓他讀:恐龍,中世紀,鯊魚,有趣得很呢!然而這些主題在他心中還未形成相應的科目:地球科學,史學,生物學。我也知道將來他不會成為古生物學家,史學家還是生物學家。這些只不過是他目前正在閱讀與探索的主題罷了!他今天問了,恐龍屬於歷史嗎?我只能回答:「恐龍不屬於史學,屬於古生物學。」為什麼呢?我只能簡單地解釋,恐龍時代是發生在過去沒有錯,但是恐龍時代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我們只能從化石中去猜測侏羅紀時所發生的事情,無法從文字中切確得知是否真的發生過這些事情。這是他第一次問起範疇的問題。

總之,我們家的適性教育很樸素,我們的孩子也很樸素,沒什麼驚人的才華,他興趣在於,打從嬰兒時期開始,就非常迷戀看書,我們讓他在家自學,也不過是要讓他在家看個夠罷了。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國際化的五歲小孩



雪梨歌劇院



國際化的五歲小孩

諼諼今年滿五歲,居住過四大洲,四個國家,去過六個國家,加上轉機的三個國家:中國,荷蘭和阿布達比,勉強算是去過九個國家,能夠流利地使用中文英文德文三種語言,能閱讀一點法文和說幾句日語,能夠流利地閱讀德文和英文,中文目前還是處於文盲狀態,只識得幾個大字。

這些種種因素加起來,他應該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小孩,他的家庭也蠻國際化的,外子的弟弟娶的是日本太太,諼諼有兩個說日文的堂弟堂妹。但我並不認為他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小孩,其實他只不過是一個跟著父母逐水草而居,很普通的混血兒,頂多只能說是多元文化之下的產物。

國際化全球化完全影響不到他的生活世界,我們很少利用網路資源來教育孩子,他偏重閱讀能捧在手中能翻閱能觸摸的紙本,我們也很少和遠方的家人視頻,也不看影片,更別說大量地向國外訂購童書教材,我們所使用的英文童書不是向圖書館借的,就是在二手書店買來的,都很便宜。我想他唯一可以稱得上跟國際接軌的地方,大概是他爸爸的職業很國際化,讓我們一家人搬了四大洲。

國際化的生活,反而因為我們長年累月客居在異鄉,而受到種種限制,一般同齡小孩所知道的,所喜歡的事物,常常參與的活動,他大多莫宰羊。無論搬去哪裡,我們家沒有電視,沒有電台,有時候網路使用也很受限制,根本不知道國際間發生了什麼新聞,完全與世隔絕。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較,他更沈迷於來自於他的背景的一些元素,城堡和騎士,日本武士和中國的兵馬俑。他人的興趣和玩意完全影響不到他,我想,他會喜歡這些東西,並不一定源自於文化認同,主要是來自我們大人的引導,是我們帶他去看城堡,帶他去看恐龍的。

但我還是認為,文化歷史的元素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因為他並沒有像同齡的小男孩喜歡蜘蛛俠或是蝙蝠俠,而是喜歡騎士那身閃閃發光的鐵甲,如果他不是出生在德國,父親來自德國,他可能就沒有機會去看古堡了。

其實國際化完全違反了我們的教養理念,我們不喜歡國際化,而且反對國際化,國際化雖是拉近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但我們不喜歡國際化那種把各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同質化,窄化的過程:把所有的食物都變成漢堡三明治了,把古堡變成了迪士尼,世界上就失去了多少美味可口的佳餚,就會失去很多值得認識的歷史古蹟。

我們的教養理念卻是希望,孩子能夠深度地認識他父母雙方各自的歷史文化語言社會,再者就是認識客居的國家,最後才是國際。孩子的生活世界,與建構起這個生活世界的背景和素材應該不是國際性的,不是應該只有漢堡三明治,不應該只有迪士尼的城堡,他首先應該是認識地域性的事物,無論是黑森林蛋糕,還是霍亨索倫城堡,是三杯雞,還是淡水紅毛城,我們強調珍惜俱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就像他的德文俱有非常濃烈的史瓦本腔,中文很台灣國語,熱食吃的是中式口味,冷食吃的卻是難吃的優格與燕麥片,很顯然地,他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口音,同時也繼承了雙方父母的口味,對於美式漢堡和薯條也很熱愛,對於難以下嚥的美式披薩也吃得津津有味。

但我不希望,他只願意成為國際人,卻不願意成為德國人或是台灣人,我深信,認同起源於語言,卻根植於歷史,若是孩子對於歐洲史或是中國史完全沒有認知,或是對於德文和中文的掌握有困難,那我的孩子將來可能會被迫成為國際人了,既不能成為德國人,更無法成為台灣人。

所以我們一直很注重他的語言和歷史教育,自從他開始閱讀,我們就早早地展開了他的歷史教育。而我們的不強調國際化,或是移民主義之下的多元文化,也就是失根性的多元文化,我們希望給孩子的是扎根性的多元文化,我們自己母國的教育,我不是說台灣的考試教育,而是有歷史附著住的文化教育。

再者,教養風格,也會隨著國情不同,風格也不同。如何把這四邊的教養方式拿捏好,基本上,到目前為止我還未面臨到重大的衝突與挑戰。

我本身還蠻認同德式教育的,德國人強調耐心等候孩子的成熟度,並把握孩子的成熟度,什麼時間點,應該讓孩子做什麼事,父母要去把握。德國人相信,只有夠成熟的孩子才能輕鬆地完成他所要學習的任務,所以他們不強調知識性的早教,而是讓孩子從生活環境中去學習。他們深信,孩子三歲前不需要戒尿布,六歲前不需要學習讀寫算數,二十歲以後再上大學,對於美國人迷信十幾歲上大學,深不以為然,只有等到孩子夠成熟了,將來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大家都知道美式教育的神奇之處,就是強調創造性,和德式強調紮實的基礎與技藝的訓練不同,美國的小孩隨意在圖紙上畫幾筆也會被稱讚成很有創意。比起美國人的強調創意,德國人更強調獨立思考能力,學校以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考試也以討論式的口試進行,從來不會考是非選擇填充問答,德國在教育上非常強調培養小孩獨立研究的能力,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人則更強調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在學校活動上也安排很多群體性的活動,同時也更強調群體中鶴立雞群的個人,美國人崇拜英雄,崇拜偶像,和德國人重視整體性,重視基本建設,基本設施,美國輸出偶像,德國輸出工程師,這無不與他們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而台式教育的理念則是,越早越好,贏在起跑點,輸人不輸陣的文化,完全不問小孩個體差異,只要孩子跟得上就好了。孩子的教育的確要很早就開始,對於這一點我還蠻認同的,我也讓孩子很早就認字閱讀,我寫了一篇文章:「閱讀從零歲開始」。我深信,閱讀是自主性學習的第一步,無法獨立閱讀,就無法獨立學習,最終還是要靠大人傳授,所以我們最好儘早讓孩子開始閱讀,提早閱讀意味著,孩子能夠儘早地進入自主性學習的階段。

至於澳洲的教育方式,略有聽聞的是,澳洲小學實行無教科書式教育,完全符合我的理念,我們天天在實踐當中,但是我們卻不認為孩子自己讀會比老師教來得還差,跟父母討論會比跟同學討論還來得不好。澳洲小學沒有課本,也是有考試的,小學畢業,想要進入精英中學得考試,進大學也要考,這導致很多學生被迫參加補習,在德國完全沒有補習學校,而澳洲補習學校卻一大堆,這也造成製式教育。沒有教科書的教育,乍聽之下理想崇高,那是不是真正的適性教育呢?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至於我自己如何教養我們家那個「國際化」的小孩呢?基本上,比起美式教育,我們更強調孩子的個性,興趣和特質,我們是很孤僻的一家人,不會像美國人把所有的兒童用品玩具和書籍全部迪士尼化了,我儘量不購買有迪士尼圖案的東西給孩子,這一點我們很德式。小孩子最好不要趕流行,兒童文化全變成而迪士尼文化,徹底臣服在消費文化之下,是多麼慘不忍睹的一件事情,所以儘量離國際化遠一點。諼諼完全不玩迪士尼或是蜘蛛俠,他玩道地的德國玩具,莫比人(Play Mobil)和丹麥玩具樂高。

但我也像美國一般家庭,儘量尊重小孩所創造的作品,尊重他的個性,不會像台灣的學校硬要一群小孩排排隊比較,我儘量鼓勵誇獎他,拼字拼不對,我也不會要求他改正,更不會要求他要按照我寫的去寫,我儘量讓他自己摸索學習,自己去拼,儘量不去干涉,因為大人的干涉有可能會讓小孩失去自信心,而造成對於寫字沒有興趣。

遇到小孩不乖,這一點,我卻很台式,要責罵懲罰,打屁股。我罵人是很兇的,幸好小孩不乖到要用棍子解決的情況,很少出現,一切都還在我的忍耐的限度之中。


自學需要課外活動嗎?



在家自學需要課外活動嗎?其實我們沒有特別為孩子安排什麼課外活動,每天大多任由他自己讀書來「消磨時間」,這成為我們在家自學的基調。我們並不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在參加活動上,更沒去看看別人的孩子都在學什麼?父母要怎麼教?我儘量減少活動,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學習和討論,而孩子讀的書,我大多也都跟著他讀,以便於一起探討,一起發現問題,這有利於瞭解孩子的想法和興趣,讓我們隨時隨地將目光放在他目前所學習的主題之中。父母一起讀了,一起學習,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重視他目前所探索的課題,這會給孩子無比的信心,無比的動力,讓他讀完一本,還會再想讀另一本,一直讀下去。

比如,前幾天我們去博物館看了恐龍之後,他就常常畫恐龍,試著自己寫出恐龍的名稱,我也在週末時,從圖書館借了更多的恐龍書給他讀,父子倆一起描繪書中的恐龍,一起用樂高拼出恐龍來玩,我也向圖書館借了三本樂高「指南」給他參考,這三本書教會了孩子一些「技巧」,在發揮想像力之下,讓他把方方正正的樂高拼成活生生的生物。這幾天就自己用樂高拼了個大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這隻藍鯨看起來很像在博物館看到的鯨魚骨架,可見那次的博物館之行,不是只是去看恐龍而已,其他的動物也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說我們家的課外活動嘛,其實都很陽春,沒有豪華的海外旅行,大概只有這樣子了。

浸在家中,泡在書中,似乎不符合教養男孩的原則,男孩就是要野,要踢足球,要釣魚抓青蛙,要騎越野車。對於一個四五歲的小孩來說,這些似乎都是時候還不到的活動,等他八九歲再說吧。再者,我也不是怕孩子參加活動之後就會把心玩野了,老實說,我們剛到澳洲,人生地不熟的,實在是沒有活動可以參加。

其實我很羨慕一些台灣在家自學的家庭,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金錢,為孩子安排那麼豐盛的活動,我知道,這些活動也能讓孩子找到同儕,找到共學的學伴,自學的孩子容易孤單嗎?需要學伴嗎?我也想為孩子找到學伴。然而我們什麼活動也沒參加,也還沒找到自學團體。課後共學嘛,那更不用說了,雖然在雪梨可以找到很多課後輔導的活動,類似台灣的安親班,但這些並非有相同理念的家庭所共組成的共學團,這些安親班大多是政府或社區組織安排的,由政府資助學費,我們沒有永居簽證,還沒有資格享有這項福利。這裡的學校無論小學中學,一律三點鐘放學,當然沒有那麼早下班的家長,孩子往哪裡去呢,他們就集體去這些安親機構等候父母下班的時間。其實澳洲的小孩跟台灣的孩子一樣面臨著沒有大人陪伴的問題,澳洲稅非常地重,沒有雙薪家計維持不下去,大人忙著賺鈔票,有誰願意花時間陪小孩一起課後共學呢?

諼諼每天閒散在家,既沒去上幼稚園,更遑論去安親班了。那在家做什麼呢?玩玩具嗎?其實也不是,很單純,他就只是在家看書而已,讀書對他而已是最有趣的活動。我們在家裡也沒有多媒體設備,像電視或是家庭電影院,甚至連台音響或是收錄音機都沒有,上網也很有限,家裡面更沒有滿山滿谷的玩具讓他玩,經過幾次搬家後,嬰幼兒時期的書早早都送人了,他現在在讀的書都是從圖書館借來的。我們搬來澳洲時,只從德國扛來了一箱的玩具和書,算來也只有30公斤,而這些就是我們在家自學的基本材料了。

若要算有安排課外活動的話,只能算我們固定每週日全家一起出遊這一項,因為小孩也不是跟著我們出去外面走走而已,我們看見貝殼撿貝殼,看見鳥談談鳥,我們昨天還在河裏面找到了一隻水母,本來以為水母海裏面才有的,卻在河裡被發現,算是一種機會教育和野外教學,順便讓父母自己也見識見識一番。若光看書本上的海鷗,都是這麼自由自在地翱翔,我們是不會知道海鷗實際上有多麼「兇惡」。昨天去了一趟世界遺產鸚鵡島,整個島幾乎被海鷗「佔領」了,這些海鷗雖然沒有直接攻擊遊客,但是每一隻都露出咄咄逼人的嘴臉,諼諼曾經在歌劇院前面被海鷗給「搶走」了手中的漢堡,讓他心有餘悸。今天在河岸散步時,我們看見了一隻全白的巨大鸚鵡,這隻鸚鵡足足讓我們觀察了五分鐘,都沒有飛走,再行幾步路,我們就遇到了一對美麗的紅鳥,在草地上旁若無人地漫步,對孩子對大人來說,這些都是令人驚奇不已的美好經驗。說不定現在鳥類在他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過些日子,他也會要求要借鳥類的書來看了。

我們假日都留在雪梨閒晃,雪梨好玩的地方很多,我們還沒玩透透,連距離最近的藍山都還沒去玩呢!目前還不需要遠征到其他的城市。孩子很喜歡全家出遊這項課外活動,有時去海邊聽濤看海,有時沿著海岸遠足欣賞奇形怪狀的岩石,有時去博物館參觀,有時只是坐渡輪欣賞港灣的景緻。一般都是漫無目的地逛逛看看,但出遊時卻總是固定做同樣一件事,去吃同一家壽司店,甚至固定去歌劇院碼頭對面的麥當勞吃魚堡,然後回家再做豪華型的大魚堡來吃,雖然每次都對麥當勞的魚堡非常不滿,但是這種不滿卻熱烈激起了我們「創作」魚堡的念頭。若是說他有課外活動的話,這大概是諼諼唯一最喜歡的課外活動,吃魚堡。先漫步到渡輪碼頭,然後坐渡輪到歌劇院,接著衝進麥當勞,意猶未盡,在逛完港灣之後,回家的途中買材料,然後回到家,自己在家做魚堡,每次都玩得很盡興,吃得很盡興。小小孩最喜歡不斷地重複同樣的事情,我想吃魚堡,讓他每星期有所期待。

週六去上中文課也算是一項課外活動吧,因為他可以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上課一起玩,他蠻喜歡這項活動的。此外,最近讓他陪我去圖書館上英文課,順便選書借書,也算是一項課外活動吧!沒辦法,市立圖書館是唯一讓小孩跟著一起上課的地方。小朋友有辦法跟著媽媽坐在教室裡面長時間聽老師講課嗎?有時我們連上三堂課,長達六七個小時,小孩會不會哭鬧呢?沒問題,進教室前,我先幫他在圖書館裏選些書,抱一疊讓他讀個夠,在一旁讀累了,就玩從家裡帶來的玩具,他自己也有一本筆記本,玩玩具玩煩了,就把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抄寫下來,我並不是很在意小孩聽得懂還是聽不懂,有沒有吸收進去,我想練練寫字也是件不錯的事情。我打算讓他參加圖書館所舉辦的閱讀俱樂部「reading club」,那裡有專人輔導小孩閱讀,諼諼若是參與這項活動,就有機會糾正他自己的英文發音。我還計劃每星期五讓他參加教會所舉辦的課後活動,除了唱歌吃點心外,也有兒童福音和說聖經故事,我相信孩子會玩得很快樂的。

一個星期七天,有兩天陪媽媽上英文課,自己順便去上閱讀輔導,星期五參加兩個小時的福音活動,週六去上中文學校,週日全家出遊。我家的課後活動可說是乏善可陳,沒有什麼巧思,更沒有新花樣,由於經年地搬家,我們對於出國旅行,更是興趣缺缺,不是不得已,我也很少特意安排旅遊活動,反而是,靜靜地待在家中,無事忙,是最令人期待的一件事情。

我的教養形態似乎在養一個女孩,傾向於靜態的活動,沒錯,我養了一個很愛說話的「安靜男孩」。就在孩子在學爬學走路時,我看到他那種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學習動機,那時我就確立了我的教養形態:我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關掉電視電腦音響,避免參與無止盡的社交活動,唯有一顆安靜的心,孩子才有一顆讀書的心,媽媽帶小孩才不會疲憊不堪,於是我從不給孩子太多「刺激」。為了讓他安靜下來,我每天給他唸書說故事,久而久之他把他那旺盛的精力轉化持久的專注力,每天都有讀不完的書,畫不完的畫,自己學習,自己決定要學什麼,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夠專心一致,好像永遠不會厭倦。

不知道,他是否因此錯過了童年?沒有大型玩具,更沒有多彩多姿的活動可以參與,或許有些家長會說,童年應該是拿來踢球玩沙抓魚的,而非拿來啃書吧!如果要說童年的可貴之處在哪裡呢?我想,大概是這種無目的的目的性!學習對孩子來說,是人最初最原始的動力,這種動力就如會爬時,就要奮力扶著傢俱站進來的那種企圖心,如果這種企圖心能夠源源不絕地持續下去,孩子就不會是個討厭學習的孩子。而父母唯一所需要做的事,也就僅止於,不斷地讓孩子保有這顆企圖心,不會讓它燃燒殆盡。目前他專注於閱讀,也開始愛寫字,讀寫對男孩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先不論他開始得早,重點是,他能夠把它當成興趣來做,像組合樂高一樣重要。而父母要做到的就是,讓孩子一本一本地讀下去,字一個一個地寫成,像是樂高一樣,一塊塊地砌出來。雖然這是每個孩子成長必須經過的過程,能夠寫成一個字,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需要大書特書。但是我們若無視於,每個孩子成長都需要這些過程,需要這些時間,需要安靜的環境,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孩子就會慢慢地失去這種原始的動力,漸漸地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放棄學習。

把孩子做的每件事情都當成全家一起進行的活動來做,讓孩子會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學習興致。我想,這是在家自學的終極目標。若每個小孩能發掘他們自己的學習動力,像是挖到了一口不會乾枯的井一樣,讓學習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不是只有在學校熬日子而已,這樣孩子的學習動機就會源源不絕,而非從外施以強迫和壓力才願意學習,這也就是我一直強調的自主性學習。如果孩子喜歡讀,就讓他讀唄,雖然有點偏食,偏愛閱讀,那我自己也順便跟著讀讀書,充充電,還問什麼,有沒有營養均衡的問題。

當媽媽的心裡卻很清楚,這一切都要他出自內心的心甘情願,心不甘,情不願的學習,學習的動機容易枯竭,求知的好奇心容易耗盡。昨天晚上,他自己問我,是不是每讀一次中文故事書就可以得到一張乖寶寶貼紙呢?我說我們早約定好的呀!於是,孩子昨晚在睡前就要求一起讀中文繪本,不是媽媽要求才肯讀哦!雖然讀的是漢語拼音,也沒有認真在認字,但沒關係,孩子願意主動地跨出第一步,我先讓他保持這種興致,讓他慢慢來,我們完全不趕進度。

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在家自學需要課表嗎?


諼諼年紀還小,我們的在家自學的節奏步調,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完全由他自己決定,我本來有排課表,甚至設計一年的學程,想做到讓每個科目都能夠均衡發展,但是孩子每天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媽媽根本沒有時間實踐自己的時刻表。

我們來澳之後的這兩個月中,我觀察到,他每日讀書量非常地穩定,完全能夠自動自發,不用父母督促不用催,每天自己選擇自己愛讀書來學習,而且也會要求媽媽幫他借點他目前有興趣的書給他看,比如,我們最近去的博物館,裏面除了展示讓人震撼的恐龍之外,他也看到了澳洲國寶:袋鼠和無尾熊,讓他印象深刻,於是這幾天就要求我要借些袋鼠和無尾熊的書給他讀。

此外,最近他開始畫畫和寫字,我很高興他把畫畫當成一種樂趣來畫,我就不用擔憂,孩子成日只泡在書裏面,其他的事情一概沒有興趣,讀書和遊戲要均衡,不能光只做一件事。我想,畫畫實現了他目前所見所聞,所感興趣的事物,他大概是透過畫作把「讀後心得」畫出來吧,畫其實就是他的語言文字,他還不會寫作,於是用圖畫來表達他對自己所讀的書的想法。我看他很喜歡畫,於是多買些作畫的材料,讓他自己畫,也從來沒規定他要畫多少,要畫什麼,既然是心得,就是要有「得」才能畫得出來呀!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他已經能夠自主學習了,根本不需要媽媽教媽媽催媽媽施加壓力,於是我改變我原本的計劃,放棄課表式的學習方式,完全以孩子的樂趣為主,不給他任何壓力,不給他任何進度,連什麼時候熄燈都由他自己決定,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愛讀到多晚就多晚,把讀書學習當成是一種愛好來做,沉浸其中,樂此不疲。我也不怕他只顧玩不讀書,反而擔心他只顧讀書,荒廢了遊戲。

他每天花在閱讀的時間非常多,畫畫的時間則次之,每天總是有一兩次找我或是他爸爸一起討論正在閱讀的書,我們討論的方式,大多根據他所提出的問題來進行,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會發現他會有所遺漏,記憶不全,甚至理解錯誤,但我並不忙著糾正孩子,儘量以孩子能夠理解的程度去引導他去做正確的思考,不要求記憶,不要求正確答案,需要機械性記憶的課題,比如聖經故事和歷史故事,就多借幾本同樣主題的書,多讀多看幾次,孩子就能夠牢記了。但每天讀書,同樣的字多看幾次,不一定拼寫就會正確,閱讀和寫字是不同的,目前他才剛剛開始寫想寫的字,錯誤很多,我們也不糾正,就以他能寫的程度讓他自己發揮,拼錯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維持目前這種想要書寫文字的念頭,若大人施加壓力力了,老是糾正孩子錯誤的拼法,孩子會對自己沒信心,就不想寫了,得到的反而是反效果。

在學習不破壞自主自學,自動自發,自由自在的三個原則之下,我的確想給他一個額外的「功課」,就是學認漢字,學寫漢字,我的方法就是前幾天介紹過的「繪本識字法」。教認字時,順帶讓他背誦點詩詞,和聖經精句。我知道,目前孩子沒有辦法自動自發地學習漢字,唯有的方法就是,讓漢字的學習規律化,比如每天起床後和就寢前,在我們親子共讀時,加入一點識字時間,每次學習完了之後,我會發貼紙作為獎賞,讓孩子集點得大獎。我也知道,獎勵式的學習動機不是最理想的學習動機,最佳的學習動機就是像他目前的狀態,想畫畫就畫畫,想讀書就讀書,完全是自發的,沒有獎勵自己也會去做也願意去做。但目前看來,沒有利誘,他完全不會自動自發地想學漢字,我想這大概是散養式教育的不足吧!我當然知道強迫性學習的好處,之前我不是也是強迫他學英文和德文閱讀嗎?之後,也沒有造成閱讀焦慮,閱讀障礙,反而因閱讀這種能力讓他直接晉升到自主性學習階段,孩子現在還不明白,以同樣的道理,學漢字也是需要付出辛勞,並非一蹴可幾。多多少少總是要經過抗拒和強迫的過程,然後才能夠進行自主性閱讀。

再者,我想讓他學點外文,之前尋找日文學校不果,所以到現在,學外文的事情仍然懸而未決。我希望由自己開始引導他學習外文,有讓孩子學英文的家長都知道,這是一件日久天長的事情,所以既然開始了,將來就要持之以恆,每天都要學點才能夠得到成效。也可能是正是如此,我這個懶媽媽,一想到持之以恆的問題,就一直裹足不前。畢竟,好不容易才鬆了一口氣,孩子終於能夠自學了,先讓我喘口氣,休息休息吧!

在家自學學什麼呢?


在家教育學什麼呢?要學的科目,我想,跟一般學校教育差異不大。一般小學低年級要學的科目有:國語,數學,健康教育,體育和音樂,中高年級加入社會與自然。我想,在家自學也是學這些吧?

與學校不同的是,我特意讓孩子一開始就學歷史,地理,聖經,外文,還有地球科學,因為這些科目,很容易就能夠藉由閱讀來吸取,只要孩子有興趣讀,大多不需要經過大人講解,孩子自己就能夠自主自學了。而且不需要等到國中以後才開始,我認為小孩子等到十二歲之後才學習這些科目,有點太晚了。尤其是那些比較需要記憶的科目,如地理,歷史,聖經和外文,越小開始越好,年紀小的孩子非常能夠融入歷史情景,記憶歷史和聖經的故事輕鬆容易,對他們來說,這跟聽故事一樣生動有趣,不會枯燥無聊,也不會有理解上的困難。

諼諼的爸爸從孩子兩歲起,就為孩子講聖經的故事,諼諼在三四歲時,也就是在自己能夠獨立閱讀前,就把聖經裏面重要的人名和地名記得一清二楚,英文和德文的稱呼比我還清楚,中文的稱呼也一聽就能猜出,現在大多數的兒童聖經都能夠自己閱讀,不用我們特別操心。讀歷史其實跟讀聖經差不多,剛剛我在向他講解中國歷史時,提到了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他問我什麼是皇帝,我就用英文和德文的名稱講解給他聽,他卻馬上問是不是跟羅馬時代的奧古斯都和尼祿一樣呢?完全正確。我非常驚訝於他已經知道這兩個羅馬時代的皇帝,我沒教過他,他怎麼知道的,沒錯,是他自己看書來的,他對於閱讀歷史的興趣跟閱讀聖經故事一樣,每個小孩都喜歡聽故事 嘛!小孩的確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學歷史了,不需要等到十幾歲之後。

為什麼諼諼知道奧古斯都和尼祿呢?嚴格說起來,在家教育所要學的是就是這種「自動自發」求取知識的態度,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在家自學要學的。與其說是父母自己教,不如說是,讓孩子自己學的一種教育方式。諼諼自己從書中得知奧古斯都和尼祿的故事,不是父母教的,更不是從電視上看到的,我們家沒有電視,而是自己看書得知的,他還把書翻給我看。

或許,有人會說,諼諼連數數都還不太會數,就學羅馬帝國的歷史,就學希伯來人的歷史,有點本末倒置了吧!我認為,在家自學可貴之處就是在於重視孩子的興趣,利用孩子的特長來學習。目前看來,他的興趣和特長不是做加減乘除的算數練習題,也不是寫字母和方塊字,或是將他所知道的英文字正確拼出來,更不是記憶文法規則的時候。那五歲的小孩的興趣和特長在哪裡?

五歲的小孩應該接受什麼樣的訓練呢?五歲的小孩正處在探究「為什麼」的時候,是想要瞭解我們的生活環境的年紀,探究地球上各種自然現象,認識地球上各種生物與地理景觀,認識我們所生活的人文環境和其他國家的文化,認識過去,認識現在,這些都是這個年紀的小孩最感到興趣的領域。我認為有些我們在上國中以後,甚至上高中以後才學的科目,比如地球科學是我才高一上的科目,認識氣候,地殼變動,恐龍化石,火山,沙漠,風化,地質,礦物,宇宙太空,環境污染,環境保育等等,都是小孩子很早就應該認識學習的,因為這時期的小孩對於認識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地球」特別感興趣,或許小學的自然課會介紹這些知識,我只不過將自然課的內容更加細分,讓孩子更加深入地探究罷了。

但我們小學時的確沒有上過什麼歷史和地理,甚至我們整個國中和高中所學的歷史地理都是很淺薄的。我讓孩子學的歷史是主題式歷史,不學改朝換代,也不背年代和戰爭,更不記憶統治者的名字。雖然我們家將學習歷史的主軸放在歐洲史上,但我也計劃讓他學中國史(最近他已經開始看點中國歷史的書)。此外,粗略地認識各個國家歷史和文化,是絕對必要的,尤其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人文地理相當的重要。我認為我們國中高中的地理課中所學到的地名地勢礦產等等,還有為了考試必須背的:全中國錯綜複雜的鐵路路線,這些知識對於瞭解世界局勢的幫助不大,地理不應該是只局限於地名地勢氣候鐵路的認識,更應該注重對每個國家的人文歷史活動的了解,這樣小孩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其他國家來的人,才能夠瞭解對方的文化背景,對於生活在國外的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再者,五歲的小孩特質是什麼呢?就是記憶強,理解力弱,所以這個時期的小孩的學習重點不應該放在理解高抽象性的東西,像超出瞭解能力的數學計算等等。年紀小的小孩應該先從學習具象的知識,慢慢地隨著年紀的增長,才漸漸地進入抽象的領域,我們不應該太早要求小孩學習高深難懂的哲學或是數理的計算。五歲小孩還無法計算加減沒關係,我們可以等到六七歲再學習也不遲。若父母能夠善用兒童這個時期的特質:記憶力超強,讓孩子多學點歷史地理,熟透聖經的故事,如果有機會的話,多學幾種外文,這些知識,在這個年齡,小孩自己很輕鬆容易就能夠從書本中,閱讀中,自主地吸收到,不需要大人花太多精神教導。

至於我曾經實行一兩個月的「讀經教育」,我十分肯定讀經派所強調的直接閱讀法,但是讓小孩花費那麼多時間學習難懂的古文,這些哲理非常難懂,即使是成人也無法理解,更何況是小孩,我認為這就是超齡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容易讓孩子感到挫折,而且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大人不斷地要求與監督,大人念一句,小孩重複一句,不斷地重複同樣的句子,小孩才能將那些難讀的經文記起來,其實這違反了自主性學習的原則。

在家自學並不是強灌知識給孩子,不是父母教,小孩學,我們為什麼要離開學校,離開教室,就是要把學習的主權還給小孩自己,讓他自己決定學什麼,看什麼書,探究什麼主題,自己提問題問父母,進而自己從書中尋找到問題的答案。既然要走出教室了,要自由自在地學習了,要過沒有課表,沒有老師嘮叨的日子,何苦讓孩子進入更大的牢獄裏面,集體圈養在「書院」中,從早到晚背誦古文呢?


若要問在家自學學什麼呢?我想最終要學的就是「自主性學習」,讓孩子每天能夠自己知道,他想要學習什麼,要探究什麼問題,從什麼書上可以找到答案。我深信,讓孩子知道怎麼學,怎麼自己學,要比深究學什麼重要得多了。諼諼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書讀,晚上睡覺前,他房裏的燈總是亮著的,昨晚可能看到半夜三點半甚至到四點,因為他總是有看不完的書,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睡覺上,五歲小孩變成書蟲是什麼狀況?他告訴我,世界上有太多可探索的事物,可以讓他無窮無盡地沉浸其中,所以不想睡覺。他讀書讀得廢寢忘食,是有點超過頭了,但我想,這卻是在家自學所要追求的精神。


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

五歲小孩能大量閱讀嗎?






五歲小孩能大量閱讀嗎?


當初教導諼諼學習閱讀的初衷是,由於一年多前諼諼的爸爸宣布我們要離開美國了,當時也不知道之後他會來澳洲工作。我純粹只想要讓孩子自己從閱讀中,持續地學習英文,不要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忘了英文,那時只是從三語教育的理念出發而做的決定罷了。回想起我五歲前曾經和家人住在泰國,那時也會說幾句泰語,但回台灣之後完全忘光光,在腦海中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一年多前,我為了對付這種可怕的嬰兒失憶症,於是決定訓練諼諼學習英文閱讀,讓他離開美國之後,藉由英語繪本的閱讀,自己從中梳理在美國的英語經驗,進而自我學習,所不定隨著年紀的增長能夠從中自我提昇英文程度。


結果卻大大地超乎我的想像。自從諼諼學會了閱讀英文和德文閱讀之後,現在每天大量地閱讀從圖書館借來的書,內容涉及科普,歷史,地理,兒童文學,我看到的是,孩子不只是從書本中學習語言而已,而是從大量的閱讀中吸取知識,每天樂此不疲。孩子能夠自己從書中學習知識,完全不需要大人指導,完全不需要坐在教室裏面聽課,翻轉教室,徹底放棄講授式的學習方式,不需要我花腦筋,花心思,變花樣,更不需要花大錢,就只是讓孩子徜徉書海之中,一切再簡單樸素不過了。


前幾天我們去博物館,諼諼在博物館所聞所見,一切印證從書中所讀所學的知識,那種雀躍不已的興奮,我想這大概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學校教室老師還需要嗎?學習應該不是重擔,不是壓力,不是痛苦,不是成績名次,應該是歡欣喜悅的事情不是嗎?但卻非我們這個聯考世代所能經歷到的教育方式,而聯考已經終結,我們的下一代呢?是不是能夠擁有正常點的教育呢?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的下一代反而必須面臨更大的競爭和壓力,現在每個人都能上大學了,大家還比什麼呢?正是因為大家都有大學讀了,家長只好變花樣,比學校,孩子的教育更被壓縮成只剩下考試成績,所面臨的壓力比聯考世代更加巨大。


於是我進一步地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們的學校教育只讓孩子進行機械式的記憶,機械式的計算,加上難學的漢字,複雜的筆畫,閱讀無法成為令人喜悅快樂的經驗,一般的學童必須等到十歲以後,才能夠具備大量閱讀的能力,其後果是什麼呢?而我的孩子四五歲就能夠開始的事情,台灣的孩子卻要等到十歲以後才開始。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夠讓每個小孩從小就能夠自動自發地看書求知,不用大人催促,不用學校體制施加壓力,那會有厭學的小孩嗎?


事實上台灣的小孩會厭學,不都是過度學習嗎?讀書從來不是一件讓人心滿意足的事情,不讓人心滿意足,當然就不會滿心歡喜地去做。台灣的小孩都很忙,從小就浸在幼稚園裡面,雖然大部份的幼稚園從中班大班開始,就有教學童認識基本的漢字,但小孩有學習認字並不等於會閱讀。到了小學,每天更是有寫不完的作業,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不是浸在安親班,就是排得滿滿的才藝班,到晚上爸媽接回家後,更有寫不完的作業和練習題要面對,我們的孩子有時間閱讀嗎?我們的教育要孩子做的無非是非填充選擇問答題,不是寫作業,就是趕時間上才藝班,孩子什麼時候才有時間好好地靜下心來享受一本書呢?


諼諼每天自己自動自發地讀書,看累了就畫畫,畫累了,就玩樂高或莫比人,我們沒有什麼錢給孩子買昂貴的玩具,經過一連串地遷移搬家,帶不走或丟掉的玩具比買新的還要多很多,能帶來的就只剩下那幾樣了,但是他每天還是能夠玩得很高興。長久的經驗下來,真正能夠陪伴他的,讓他快樂無比的不是玩具,卻是一本又一本的書,這些書只要去圖書館就能夠借到,不需要花錢去要買。孩子絕對不會因為我們沒有錢買玩具,沒錢買書,沒錢讓他上幼稚園,而成日在家無所事事,荒廢了童年,反而是他成日閒散在家,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我也有足夠的時間讀故事書給他聽,這一切奠定了他喜愛閱讀的好習慣。


童年可貴之處,就是貴在有時間,貴在自由自在,沒有課業,沒有考試,沒有名次,可以盡情地玩,盡情地讀,沒有課表,沒有進度,想讀的時候就讀,就算要讀到三更半夜不睡覺,我們也不禁止,燈讓他點著,其實我每天並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才熄燈睡覺。目前我大都等他畫畫畫到十一點左右,就催他刷牙尿尿,然後我們一起讀一個小時到一個半的中文書,等到我累了困了,回房睡覺,他自己繼續在床上讀書,讀到他自己覺得夠了為止。





我完全讓他自己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要畫畫就畫畫,想練習寫字就練習,現在他畫畫時也會在作品旁邊寫幾個字,寫累了畫累了,想玩具就玩,想讀書就讀,有時候拿著書跟爸爸或媽媽一起討論,問問題,有時只是自己閱讀,有時朗讀,有時泛讀,完全隨自己的意思。我們每天總是有一兩次共讀,有時候只是純粹討論他目前在看的書,有時候我教導他認些漢字,有時候也寫點中文學校的作業,並沒有要求他每天固定要寫多少。我必須承認,這樣的在家自學有點散漫,我應該積極點安排課程,而不是只讓孩子自己隨意讀隨意看。


其實我本來也有設計「課程」的,實施一兩週之後就放棄了,孩子更喜歡這種沒有壓力,沒有特殊目的的學習方式。從博物館的經驗看來,其實我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規定或是督促,孩子求知的動機是我們大人無法想像的。拿他最厭惡的漢字來說,前天他突然拿著那本騎士城堡的書來問我,指著上面的字,我很驚訝他主動想要認字,也知道那本書上面有很多不是常用的詞彙,比如:鎖子甲,鐵葉甲等等,一些連我都沒有聽過的字彙,大都是從外文翻譯而來,孩子學生硬的翻譯,不如學點唐詩宋詞來得優美。但是我還是耐心地教他認了幾個字,也沒計較他之後到底記住了哪些字,我知道,教育不能只看結果,我應該看重過程,看重孩子的興趣,看重孩子求知的熱度。



我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孩子因為學了拼音文字而能夠獨立求知學習,享受閱讀的美好與樂趣。但另一方面,小孩卻對於學漢字沒有興趣,讀起中文書來和我斤斤計較,對面他這種反抗的情緒,我只好放鬆我的計劃,他性所至,愛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我現在沒有特別規定。今天他正在讀一本介紹紫禁城的書,紫禁城和與他所熟知的宮殿城堡不同,他則是以歐洲古堡的觀點來看中國的城市,沒關係,他看這本書已經看了兩天了,或許有一天他能夠把興趣轉移到中國的歷史,還是中國字上呢!

雖然目前諼諼對於象形文字興趣缺缺,只願意讀拼音文字,令媽媽黯然心傷。在此,我還是必須肯定拼音文字的優點。孩子的大量閱讀不需要等到十歲以後才開始,一個小孩若能夠在四歲時學習閱讀,五歲時就開始大量閱讀,等到他十歲時,他對於閱讀能力的掌握,對於知識累積,絕非是一個剛剛開始閱讀的人所能夠比擬的。一個小孩五歲開始大量閱讀是什麼概念?一個小孩十歲時開始大量閱讀又是什麼概念呢?我想,古人三歲啓蒙絕非毫無道理。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閱讀從零歲開始



閱讀從零歲開始

認真地來說,諼諼是從出生後不久就開始閱讀了。而他日後喜愛閱讀,熱愛閱讀,不需要大人刻意培養,每天都能夠自動自發地讀書,玩累了就讀書,讀書會累,同樣地玩也會厭,這種習慣的養成,其實都是與親子共讀有直接相關。

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本著很普通的方式,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翻書看書,並讀故事書給他聽。從中發現,當時他雖然只是個嬰兒,卻能夠聽得津津有味。

我也沒有特意花心思買材質特殊的童書,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來提高孩子的閱讀的意願,只有一次,我買了一本非常巨大的書,裏面的圖案還可以讓小孩拼拼圖。但基本上我購書的取向很保守,為孩子選購本好書當然重要,但是我並不認為內容要巧,設計要新穎,才值得購買,比如立體書,音樂書,能教學說話的書等等。其實這些書雖然能夠短暫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也很容易讓孩子分心,如果沒有設計奇巧,功能多元的書,孩子就不願意看了,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我的方法很樸素,沒有任何奇巧,就是親子共讀罷了。

我在懷孕期間曾經研究過一陣子,杜曼的嬰兒閱讀理論,但在他出生後,我並沒有根據他的方法,進行任何嬰兒期的識字訓練,給他看閃字卡,看圖片,或教他數字與ABC。他的ABC是三歲入園後,幼稚園老師教的,數字則是四歲之後上VPK學的。我很清楚,會認ABC不等於識字,會認數字不等於會算數,要學這些不一定要很早開始,等到學校教時再學也不遲。若要論「早教」,我認為要從零歲開始的大概只有:親子共讀了,這是每個父母應該做到的事。說實在的,我的方法再平常普通也不過了,沒有閃字卡,更沒有ABC,完全沒有使用過教育嬰兒的CD或DVD,也只不過一有空有時間就多讀故事書給孩子聽,和孩子一起享受一段又一段好聽的故事,一起沉浸其中,陪伴孩子成長。

我們親子共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實我也記不太清楚,但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永遠忘不了的是,在孩子十個月大時,剛完成了獨立行走的「工作」之後,他好像完成了人生中一件大事,就很滿意地就往地板上一坐,拿起書來,一頁頁地翻,一樣樣地指著書中的圖畫,發出嗯嗯的聲音,好像在問「這是什麼?」,他指著車子,我就說車子,指著房子,我就說房子,他就看著我,看看書中的圖案,不斷地「讀」,不斷地重複,神情貫注,就這樣他不斷地翻書,不斷地問,也不斷地「讀」,每天把它當成工作來做,而且書都沒有撕破,好像生來就會翻書一樣,當然嘍!我得承認,在他六個月大時,學會了爬行,我們要把書都藏好,免得遭他毒手。

這孩子一學會走路,下一階段應該是學說話吧!令人驚訝的,他並沒有這麼做,他下一步卻要讀書,等他讀了一年多的書之後,才開口說話。孩子的安排既然是如此,我就到我們家旁邊的圖書館借大量的書回來給他讀,因為所有的書都是德文的,我們只是一起觀察圖畫,我用中文解說,這所市圖分館是在一所中學內,藏書以圖文並茂的科普圖鑒之類的居多,故事書比較少,要認識事物,增加字彙量,百科全書最好用了,於是我去買了一些幼兒百科全書之類的圖鑒給他「認圖」,他好像也知道,知識是這樣「指」來的,若是想要認識所有的事物的名稱,就要一個一個指,一個一個「認圖」,而他的一指神功非常神奇,指圖認圖正是他閱讀的開始,那時,我還沒開始密集地朗讀故事給他聽。

諼諼是在夏天出世,冬天時,他剛好半歲,開始一連串的爬行,遊走的過程,非常地「忙碌」,那時我們住在南德,屋外正冰天雪地,帶著一個嬰兒出門非常不便,嬰兒車常常陷入雪地泥沼之中,於是我們的生活就限於遊走和看書說故事的活動了,一起渡過一段非常溫馨的時光。開春之後,我們每週去山下城裡上兩三次的親子課,我也開始積極地買書讀書給他聽,加上城裡總館的故事書非常多,每次去上一次課,總是豐收而歸。印象中十分深刻的是,我買了一本關於小花豹媽媽出門打獵,讓小花豹一個人在家等候的故事,孩子聽了卻感動得哭了起來,每次只要說這個故事,孩子不由得就嚎啕大哭,好像很理解小花豹捨不得離開媽媽的心情。一個還不滿週歲的小嬰兒,卻聽得懂故事,讓我們全家人感到十分地驚訝。後來孩子的嬸嬸在春天時也生了一個男孩,我就買了同樣的一本書當作禮物送給新生兒。

接著,在夏天他滿一歲時,我們全家到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去渡假,住在果農家,那裏漫山遍野都種滿了蘋果樹,那時令他印象深刻的不是好吃的蘋果,而是農夫耕種用的巨大無比的機器:拖拉機,在我們住的地方停靠不少這種大型機器,爸爸每天抱著他去看拖拉機,孩子對於農夫開著大車在田裏「奔馳」非常地嚮往。從此,他所見所聞只有拖拉機了,在台灣田地比較小,很少能夠看到這種大型的拖拉機,我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但是讓我開始真正認識這種拖拉機卻是我的孩子。

閱讀的美妙之處就是,彷彿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在尋找拖拉機,其實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僅只認識了拖拉機,還認識了各種農機,農莊的動物,農莊的生活。那個時期,我買了不少有關農莊的書籍,和一本拖拉機專業書(給大人看的),當然也少不了到圖書館借閱有關農莊生活,耕種收割,農莊動物,等等的書籍,只要畫有拖拉機的書我都借,最後孩子專業到各種拖拉機的廠牌都能夠分辨(從那本專業書看來的)。孩子整整讀了一年的拖拉機,直到了兩歲,終於開口說話了,他開口說的第一個字卻是:德文Traktor。英文Tractor。

我非常驚訝於孩子對於事物的執著與熱愛,我們幾次試圖轉移他的興趣都告失敗。我們帶他去看兩次飛機,一次去斯圖加特的國際機場,一次去婆家旁邊的小型飛機的玩家機場,我們還帶他去看全世界最大的模型火車,還帶他去海德堡附近非常大型的交通工具博物館,當然啦!令人興奮的協和式飛機,也沒有引起他的興趣,而是一輛輛老爺拖拉機,令他流連忘返。後來我帶著孩子回台灣探親,眾人皆對於他的興趣感到驚訝不已,在台灣大部份人都沒有見過拖拉機,我也是到了德國之後才見到的,連中文的稱呼都不知道。

回到台灣後,終於有機會買中文繪本了,正式展開我的朗讀生涯。每次一讀就是一兩個小時,讀到媽媽喉嚨痛得不得了,誰說嬰幼兒的專注力只有幾分鐘,諼諼從小專注力特別長,特別耐熬,顯然地和從小專心聽媽媽說故事有關,還有他那種棄而不捨,執著固執的性格,不完成一件事情絕對不罷休的態度,跟他爸爸實在是太像了。

孩子讀了一年的拖拉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天他突然對拖拉機沒興趣了,不再立志當農夫了,這回他要當巴布工程師了「Bob the builder」,一切所有的工程車和工具,挖土機,吊車,平路機等等,像著迷了一般,都吸引著他的注意力。又過了一年,他不想當工程師了,卻對消防員產生極大的興趣,大約是他快要四歲的時候,剛好他上VPK的幼稚園附近有個消防隊,下課後接他回家時,有時我會帶著他去看消防車,那時也是他正在學習英文閱讀的時候。在他學習閱讀之前,我大部份以他的興趣為主來選書,讓孩子更深刻地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但實際上,他並非只願意讀興趣範圍內的書,基本上,只要不要太離奇古怪恐怖的,他都喜歡讀。

到了孩子四歲半,我們離開美國時,他已經能夠迅速地閱讀了。在這之前,他卻已經「讀」了四年的書了,這卻都是零歲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