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閱讀手機的嬰兒


閱讀手機的嬰兒

在反對過度早教的聲浪中,或許大人們總是想,書是小孩的重擔,學習是壓力,我們不應該給予幼齡的孩童太多的重擔和壓力,孩子不應該屬於書堆之中,應該滾在玩具堆中,童年應該沒有負擔,應該盡情玩,盡情享樂,每個孩子應該玩玩具,玩沙,玩遊戲,做些有趣的事情,讀書太嚴肅了,太沈重了,讓幼齡的兒童讀書,不是揠苗助長?過度早教嗎?於是父母們就給孩子玩具,電玩,電視,手機等等,要讓孩子快樂,要孩子享受童年。或許大人沒有想過,讀書會累,同樣地,玩也會厭也會膩,孩子成日沈溺在電玩中,玩厭了,再買新的,統統玩厭了,製造商再設計新生代的遊戲給孩子玩,永無止境,這樣不是老是水中撈月,追求虛無空洞的東西嗎?一個習慣聲光影像效果的孩子,一看到書本,就會感到枯燥無聊,死板板的書,沒有聲音影像一點都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根本無法讓孩子高興,孩子會願意捧起書,心悅誠服地說:「讀書好棒喔!」,當然不會。

如果我說,我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從一出世就覺得讀書好好玩,好有趣,沉醉其中,甚至到達無法自拔的地步,有可能嗎?世間有這種妙方嗎?如果我說,世界上只有書比玩具和電玩更好玩,更有趣,而且比玩具更讓人能夠樂在其中,沉醉其中,有誰會相信?但我相信。而我也有辦法讓孩子沉醉群書,對於電玩電視沒興趣。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都沒有想到,任何的玩具很快地都會讓孩子玩膩,而一本書,很神奇地,孩子可以一看再看,都不會厭,是這樣嗎?

有沒有人聽過,有些寶寶每天要求父母在睡前說一樣的故事?甚至說了一年還是要說同樣的故事。沒錯,小孩天生就喜歡聽故事,而且百聽不厭,為什麼孩子能夠聽同樣的故事,百聽不厭,而對一件新玩具的興奮程度只能夠維持幾天熱度而已?很顯然地,書比玩具更俱魅力,故事比電玩更人讓人回味無窮,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罷了。書是孩子成長的養分,小孩子讀書就像新生兒吸取奶水一樣的迫切,是一般人都不知道這個道理,連我自己在內,這也是歷經多年的「說書」之後,才慢慢領悟出來。

我曾經在福音聚會中說了幾回聖經故事,通常參加福音聚會的孩子,不一定有信仰背景,在少子化之下,每個孩子都成了家中小霸王,面對你爭我奪的局面,我也不好管教別人家的小孩,於是隨手拿本書,讀起聖經故事了,不到片刻,孩子們都安靜下來,放下手中爭奪的玩具,靜靜地聽我說故事,而且聽了一本,還要再聽一本。那時,我深深地感受到書的魅力,書的確能夠改變人的心志,不只是古人說的潛移默化,而且是立即奏效。

既然書這麼「有用」,既能傳播知識,又有娛樂效果,為什麼大人們不給孩子書,寓教於樂呢?反而要花錢買玩具呢?首要原因是,就是給孩子讀故事需要花很多時間,現在父母很願意花錢,但卻不太願意花時間,陪著孩子讀書。時間,不是身兼數職的媽媽能夠給得起的。

再者,就是我們都太小看這些小小人兒的理解能力,讀書一點都不沈重,一點都不是超齡學習,更不是過度早教,不是揠苗助長,每個嬰兒都是能讀書,而且會讀書,喜歡讀書,而且能夠一讀再讀,讀了一本再讀另外一本,書的世界無窮無盡,電玩很快就game over,很快就膩了。若我們能夠反其道而行,一個剛出世的嬰兒,我們給他的不是手機電玩,而是給他一本書的話,孩子一定會沉迷於書中的世界。

是這樣嗎?嬰兒不識字,有必要閱讀嗎?就算有必要,嬰兒能閱讀嗎?看得懂嗎?我想,我們太小看這些嬰兒了,就算他們成長的養料不是書,但也絕非電視和電玩,更不是平板電腦,而我們大人們為什麼給孩子這些東西呢?製造一群滑手機的嬰兒呢?無論是在街上,或是公車上,火車上,我很常看到的景象是,一個媽媽推著娃娃車,突然間哇哇放聲大哭,就在那一刻,媽媽就馬上拿出包包裏面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好像拿出安撫奶嘴一般,塞在孩子手上,讓孩子拿著看影片或是電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娃娃看到螢幕上有東西在移動,就不哭了,於是手機就悄悄地駐進零歲嬰兒的生活世界中。

等孩子大一點,三四歲時,孩子總是吵吵鬧鬧,來吵爸,來煩媽,無非是要爸媽抽空關注他一點,而爸媽眼中總是盯著電腦螢幕,沒有空關心孩子,為了得到耳根清靜,於是順手將包包中的手機塞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上網,去打電玩,孩子就不吵不鬧了。這是我們大人所謂的,孩子應該遊戲,應該凡事覺得好好玩,應該得到樂趣,否則就虧待了孩子,虛度了美好童年。但今天孩子玩什麼呢?曾幾何時個個嬰兒卻都成了電玩高手。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當初塞給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一本書的話,那今天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孩子的世界會完全改觀。

我就是塞給孩子一本書的那個母親。我記憶非常深刻,當孩子還在坐娃娃推車的年齡時,每當推著孩子到城裏購物,突然間孩子哇哇大哭,此時此刻,我拿出準備好的一本書,順手塞給了孩子,孩子看到了書,就停止不哭了,然後一頁一頁地翻,很滿意地讀下去。我說的並非誇大其詞,毫無根據,很顯然地,嬰兒在陌生的環境中喜歡熟悉的事物來安撫焦慮感,如果書一直是這個孩子最熟悉親近的東西,孩子就會馬上破涕為笑。如果手機是這個孩子最熟悉親近的東西,孩子當然每次都想要看手機,把手機當初安撫奶嘴嘍!

在諼諼一歲半時,我帶著孩子回台灣看外公外婆,和親友吃飯會面的場合非常多,有機會看到我們的下一代。卻深深地體會到,現在的小孩跟我們以前小時候不同了,和大人出門吃飯,不吵不鬧,個個拿著手機,上網的上網,看影片的看影片,打電玩的打電玩,手機彷彿是萬能的玩具,每個孩子都變得好乖好安靜。想起我們小時候,幾個孩子總是聚在一起,你爭我奪地搶一件玩具,不然就是玩警察捉小偷,曾幾何時,這樣的情景不再出現,現在的孩子每個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時,表妹的兒子才上幼稚園大班,每次看到他,他都全神貫注都在看他媽媽的手機,沒見過他說什麼話,真乖巧,真安靜。現在的孩子們,完全不熱衷於與同儕互動,與同儕較量,他們都沉浸在網路虛擬世界裏。

那時,表哥抱著八九個月大的兒子,亮出新買的平板電腦,進行e-learning,那時候平板電腦才上市一兩年,還不是那麼普遍,表哥卻興沖沖地對我說,平板電腦的發明真是一大福音,連不滿週歲的小嬰兒也會使用,他操作幾個適合嬰幼兒的遊戲讓我看,我們一起看完之後,他建議我給一歲半的諼諼也買一台,說實在的,我當時並不心動,我只是想,看電腦等於看電視,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

就算我兩年後也開始使用平板電腦,卻也很少下載電子書給孩子讀。對於孩子的閱讀,我一直很堅持讓孩子讀手摸得到的紙本,除非是在圖書館不容易借到的「外語繪本」,我才會下載。在這個求新求變的社會裏,如果沒有保守的作風,很快地我們會迷失在網路的世界裏。如今,上網也可以從圖書館借得電子繪本,不需要額外花任何一毛錢,我根本不需要再為孩子扛那麼重的書回家了,但我很保守,很重視傳統,對於紙本,我堅持到底。

再清楚也不過的一件事情就是,手機和電腦無法取代書本,我們不能讓孩子閱讀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我們必須給小孩一本一本能夠自己翻閱的書籍,紙本絕對無法被取代。我想,有些父母沒有去思考,手機和電腦的多功能是不是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這跟看著電視寫功課是一樣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不能給孩子只是單純閱讀的紙本,為什麼還要附帶讀後的益智遊戲,或是動畫,或是音樂,或是英文朗讀等等,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專心地享受一篇好聽動人的故事?為什麼閱讀的同時要有影片呢?那不就乾脆給孩子讀「電視」,電視上都有字幕啊!顯然地,閱讀的材料越簡單越好,雖然伴著故事的只是幾幅很陽春的插圖,還有那媽媽不是很專業,發音也不甚標準的朗讀。但我們往往忘了,我們的本意是要讓孩子讀「書」,不是看影片,聽音樂,更不是做遊戲。既然要讀書,為什麼不就看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附帶一些軟體,做一件事情要大費周章,繞一大圈,做這個又做這個,不是令人疲憊不堪嗎?

很多販賣教育軟體的出版商要失望了,我主張,傳統紙本絕對比多媒體好。怎麼好法?第一,故事書能動人,能讓人回味無窮的地方,貴在意猶未盡,由文字寫出來的故事最好看,誰也畫不出來,拍不出來。孩子藉由故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自己大腦中重構故事,動畫和音樂提供的信息太多,沒有留白,孩子沒有自我發揮想像的空間。第二,紙本能夠翻閱,孩子想看哪一頁,想比較哪幾頁,能夠輕鬆翻閱,換言之,紙本所提供的三度空間的閱讀概念,而電子書所提供的只是兩度平面。第三,閱讀並不只是在培養對文字的理解力而已,也在培養一個孩子專注力和耐力。如果閱讀的環境既是閱讀又是聽音樂又是看動畫,讀完又可以動手在電腦上玩益智遊戲,看來讓孩子同時進行四件工作,一舉數得,花錢買一本書,不如花錢買一片CD碟片。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不讓孩子就只專心一致地讀文字,看看插圖?為什麼要孩子同時做這麼多事情?長久下來,孩子面對沒有聲光影像,只有文字的書本,會有什麼結果?大家費盡心思要利用多媒體來培養孩子多閱讀,最後是不是因此而白費心機了嗎?

我們向來忽視,書不只是一種媒體而已,我們不應該輕易地認為,無論什麼樣的媒體,只要內容相當,就能夠達到傳遞知識的目的,孩子的學習目的就達到了。事實上,給孩子什麼樣的讀物,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形態,也決定了孩子將來會怎麼思考和學習。如果,我們輕易地以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玩具,電玩,電視來取代書,在這樣環境成長的孩子將來會對於純文字的書本會沒有興趣,結果會什麼呢?沒有聲音影像刺激就無法學習了嗎?就無法閱讀了嗎?閱讀的目的就只是接收訊息和知識而已嗎?父母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使命,我們要給與孩子豐富的訊息,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最終的路是要往自主學習的目標走,識字的目的是要孩子能夠自己讀書,自己從書本中吸收知識。很可惜的,今天每個父母塞給孩子的卻不是一本本書,而是一支手機,造成今天的孩子過於依賴聲光影像等媒體,當有一天孩子終究要步入純文字的世界,這時候呢?孩子該讀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