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適性教育



適性教育

我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嗎?有特殊才華?資優天才?過動?發展遲緩?有學習障礙?所以才要適性而教。以上皆非,我的孩子很尋常,甚至可以說有點發展遲緩,兩歲以後才開口,五歲以前只會著色不會畫畫,四歲時在幼稚園練習寫字練得非常辛苦吃力。若要說他有特別之處,可能就是比其他人愛看書,特別早開始讀書,看書時全神貫注,比大人準備考試還要用功,而且每天如此。我的適性教育就是把他這一點看得很特別,常常上圖書館,借大量的書給他看,鼓勵他看書,讓他自由自在地看他喜歡看的書。

其實每個父母都應該將自己的孩子看成很特別,發現他們的特長,天底下,唯有父母才有足夠的時間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幼稚園一班十幾個孩子,小學一班二十幾個孩子,老師哪有時間仔細觀察每個孩子。於是考試評量就出現了,分數會說話,名次會告訴你,你的孩子是怎麼特別,是優等?是中等?還是該留級了?其實不是老師會評量,也不是分數會說話,能告訴你,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的,只有你自己了,沒有人打從你的孩子出世就跟你的孩子在一起了,每一個孩子都要跟父母一起生活十幾二十年,所以父母才是最瞭解孩子的人。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很特別,每個父母也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很特別,問題是他們能不能看重孩子的特別之處,還是要孩子硬擠上不合腳的玻璃鞋。其實我自己以前也是跟大部分媽媽一樣,看到別的小朋友畫畫得很漂亮,而自己的兒子總是拿張白紙回家,心裏很不是滋味,硬要把玻璃鞋套在孩子腳上,要孩子畫畫,當然他什麼也沒畫,我只好放棄了。

而適性教育就是要將每個小孩看成獨特的個體來教育,不一定要智商高標,也不一定要在才藝上表現突出,而是要將每個孩子視為擁有無限潛能的人才來教育。讓你的孩子很特別的方法,也不是開發右腦,讓孩子的腦袋特別有創意,也不是每週要上排得滿滿的才藝班,從小訓練才能,還是花大錢上浸泡式美語學校,小小年紀開口都說外語,孩子的潛能是這樣開發的嗎?開發無限潛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不用花錢,就只是讓孩子做想做自己的事情,讓孩子有時間閱讀,有時間發呆,有時間玩玩具,有時間作畫。若是安排太多的才藝班,花錢補習,結果都是孩子不想做的事情,孩子的時間被這些活動所佔據,孩子沒有時間瞭解自己,發掘自己,哪來的潛能?而讓孩子自己探索,自己學習,自己說「我要做什麼」「我要學什麼」,就是適性教育。當然這個不用花錢的方法,卻要花很多時間陪孩子,無法把孩子放在才藝班泡著就算了。但現在的父母,花錢很大方,但就是不太願意花時間陪陪孩子。

諼諼年紀還小,我們還未在他身上發現到任何的「才華」,連目前我們認為的繪畫天份,也是在一夕之間才爆發出來的。在這之前,我們認為孩子完全不會畫畫,因為他從來什麼都沒畫。其他音樂,美術,運動等等天份,也還沒有被觀察到,語言天份似乎有,但也是我們生活在三語環境中所致,他是一個很樸素的孩子,到底天份在哪裡?我們也不清楚,但我們知道他做事情特別專心,特別愛看書,這算是我們目前所培養鼓勵的才藝了。他很小開始就喜歡書,而且很會讀書,看書速度超快,不會忽略小細節。

我家的適性教育只能針對目前孩子的需要,能力和興趣來規劃了,我們都還沒有想到未來,他好像被「圈養」在家了,在家做什麼?探索騎士和鐵甲。這是目前,但是未來呢?我心裡非常地清楚,適性教育不只過要利用孩子的特長,孩子的興趣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的學習動機像熊熊大火,永遠燃燒不熄。我們看重的是學習動機,心裡很明白,興趣其實都是暫時的,會轉移,持續不了永久,興趣既然不會成為孩子將來的職業,我們還是要支持孩子的興趣嗎?現在諼諼的志向是當騎士,這當然是天方夜譚,我會禁止他做白日夢嗎?

當然不會,童年可貴之處就是有時間做些沒有用的白日夢,凡是從圖書館能借的,所有跟騎士,城堡,十字軍東征,中古史相關的書全部被我借回家,我借了兩家圖書館,但是孩子還是看不夠,因為在孩子眼中,中世紀史實在是太有趣了,於是我決定申請第三家圖書館的借書証。縱使孩子目前有極大的動機去研究中世紀,但我心裡知道,孩子將來長大後,並不會成為中古史教授,但我還是要繼續支持他去讀去看去探索中古史,不會認為學習歷史對將來影響不大,孩子不需要花費時間去學習歷史。即使他現在每天花很多時間研究恐龍畫恐龍,我也很明白,他將來也不會成為古生物學家,就算他目前對於人體器官肌肉骨頭還沒有任何興趣,我也知道他將來還是有可能成為醫生,就算他不久以後對人體器官有興趣了,我也不認為,讀醫學是職業的第一選擇,那要他真心喜歡當醫生,那才是人生第一志願啊!

適性教育其實可以很隨性,隨小孩的性,甚至隨小孩的幻想,熱情,喜好,只要孩子覺得好有趣喔!當然要花時間學呀!認識恐龍的目的不是要從小就打造一位古生物學家,認識騎士也不是為了將來上中學的拉丁文而準備,一切只因為好好玩,好有趣。這些只不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摸索,探索,認識的一個過程罷了,簡言之,這就是學習。基礎教育從來不會是職業取向,卻是將來學習職業技能的基石,甚至人生的根底。沒有人否認歷史教育的重要,大家都知道,不會使用電腦會造成生活的不便,但沒有學習歷史,對於將來影響不大,日子還是會過得好好的,歷史嘛!生活上,工作上用不到啊!為什麼每個小孩還是要學歷史呢?

我講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孩子的爸爸研究的是物理,寫電腦程式時,需要歷史知識來佐證嗎?根本不需要,但是他對歷史有著無窮的熱愛,最喜歡閱讀聖經,時常涉獵各大文明史,當他盯著電腦銀幕盯煩的時候,喝杯咖啡,讀一本歷史書,就是他「閉目養神」的時候。你說,歷史重不重要?知識的價值不能只簡化成有沒有用,孩子所探索的事情,往往是很沒有用的,觀察螞蟻昆蟲,去博物館看恐龍,到底為何?當孩子喜歡觀察昆蟲時,我當然不會馬上認定,他將來的路就是當科學家,既然不當科學家,那現在研究螞蟻昆蟲有沒有用呢?實際用處不大!那還要不要探索觀察呢?

我們的教育太過功利,當孩子要學任何學科時,我們都先要計算一下投資報酬率,學習歷史,要投資很多時間,要買的書也不少,因為歷史很長,國家很多,而報酬卻是零,你說還要不要讓孩子學歷史?孩子將來又不是要研究歷史,成為歷史學家,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有些家長可能認為,孩子要學鋼琴,學小提琴,學英文,學電腦,學游泳,學溜冰,學畫畫等等,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學歷史了,在家自學其實可以省掉歷史。會有家長願意,讓孩子少上鋼琴課,小提琴課,英文課,電腦課,游泳課等等,來挪出一點時間來學歷史嗎?

我寫過一篇「在家自學學什麼?」,雖然我對於孩子學習什麼,既沒有具體的計劃,也沒有跟著體制教育的教學大綱走,除了每週六的中文學校之外,也沒安排才藝班,他每天想讀什麼就讓他讀:恐龍,中世紀,鯊魚,有趣得很呢!然而這些主題在他心中還未形成相應的科目:地球科學,史學,生物學。我也知道將來他不會成為古生物學家,史學家還是生物學家。這些只不過是他目前正在閱讀與探索的主題罷了!他今天問了,恐龍屬於歷史嗎?我只能回答:「恐龍不屬於史學,屬於古生物學。」為什麼呢?我只能簡單地解釋,恐龍時代是發生在過去沒有錯,但是恐龍時代沒有留下文字,所以我們只能從化石中去猜測侏羅紀時所發生的事情,無法從文字中切確得知是否真的發生過這些事情。這是他第一次問起範疇的問題。

總之,我們家的適性教育很樸素,我們的孩子也很樸素,沒什麼驚人的才華,他興趣在於,打從嬰兒時期開始,就非常迷戀看書,我們讓他在家自學,也不過是要讓他在家看個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