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古文VS說明書:解讀中學生的閱讀素養



Moria Flaig
9. Dezember 2016



Schramberg 


古文VS說明書:
解讀中學生的閱讀素養

最近在FB上讀到網友分析台灣升學考試國文科的考題類型,會考(升高中)與學測指考(升大學)在題型上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很明顯的,我們會發現會考早就已經朝著PISA的方式在命題,題目有一半以上都是閱讀理解,包括了產品說明書、火車時刻表、科普文章、生活應用表格等等。 反而是學測指考(升大學)的國文考題一直都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文學範疇裡在命題。」

表面上台灣的國文教育看似在轉型之中,也就是將過去注重古文訓練改成白話文教育,將過去注重文學素養培育轉變成符合實際生活上的應用。最明顯的改變體現於:會考題型變了。

這個討論源起於:台灣學生升上高中後,對國文科存在著適應不良、銜接不上的問題,有很多高中生看到長文就馬上放棄,原因是字太多了,看得讓人眼花撩亂。網友認為,銜接不上是根源於高中生國文基本知識的欠缺完備所導致,而非他們在國中時閱讀素養沒被注重。

我自己的解讀卻有點不同,會考題型改變了,表面上看似,台灣的國文教育跟上了時代需求,比起往常,現在更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考試題型的設計已經朝向評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來發展。然而這項改變卻來自於PISA(也是考試),PISA的考法是考閱讀理解,不是考國文知識,反觀學測和指考(升大學),卻還是停留在考國文知識上。

這個背後是不是意涵著,台灣教育當局只願在某個程度上跟上時代,如果15歲學生的PISA成績,關係到國家體面,教育當局就願意因應時代而求改變。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PISA考不到高中生,於是學校又惰性地回歸到本來面目:一味地強調以古文為基礎的國文知識。

我們的語文教育是否應該仙人下凡先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還是死守過去那種非得熟讀唐詩三百首的那種境界?老實說,我也沒有答案。文化的傳承固然重要,但是閱讀長文、磚塊書的能力更是重要,專業知識建立在這裡嘛!我認為,我們的語文教育首要任務還是在於閱讀素養的培育。學生不應該因為古文精短而覺得簡單,而白話文密密麻麻而覺得難以消化。我想,不是長短的問題,而是閱讀能力培養的問題。不是背得少的問題,而是說消化吸收的問題。如果教育當局認為,古文教育有助於填寫表格、閱讀電器說明書、法院通告,就應該提出有利的證據來支持古文教育。

比較國外,他們的中級教育,在語文這一科都會要求閱讀經典名著,也就是讀一本「書」,而我們的國文教育還停留在閱讀兩到三頁的古文,只有「文」的份量。書與文的距離有多大?我兒子才小一,每星期從學校拿回來的讀本卻是60頁以上的小書,而我們的小一課本,一課卻只有50到100個字。在閱讀上,中文本來就難了,而學校教育從小一到高中畢業,卻只讓我們讀短文而已。那孩子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具備閱讀一本書的能力?

讀「文」真的能夠提昇閱讀能力嗎?我們的課程設計為什麼不讓高中生讀一本書呢?非得要回歸孔孟老莊等經典之作?而國文基本知識真的只有所謂的孔孟老莊嗎?國文基本知識真的有助於提昇閱讀能力嗎?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知道這樣的國文知識對閱讀有幫助?還是知道在太空中那架望遠鏡的名字?

我想閱讀瓶頸不只是反映出孩子基礎知識上的不足,而是理解力不足。而一個理解力好的孩子不應該看到文章中出現了一些不熟悉的辭語而卡住,一個閱讀能力強的小孩應該有能力在閱讀中理解自己所不熟悉的詞彙。我想,整體而言,問題還是出在於,我們的學校教育對於閱讀力的訓練太固守於克服「難」,以為讓孩子研讀高難度的文字,像《莊子逍遙遊》,孩子自動地就能夠理解容易的白話文。真的是如此嗎?老實說,我也受過古文教育,還多國語言對照呢!但是說明書我卻常常看不懂,我們這方面真的是缺乏訓練。

有沒有人去探討大學生要面臨磚塊書的困境?我們的制度是不是讓我們太習慣於短小精悍的「文」,對於又臭又長的論文與磚塊書,大一新生是不是只能望文興嘆呢?所謂大量閱讀,在國外是從小學做起,而我們的高中生在最需要卯足勁好好地養足閱讀能力的時候,因為大學在望,馬上就要面臨磚塊書的考驗了,卻遇到了瓶頸。

我們若真的要注重文學教育與國文素養的話,不就是讓學生痛快地讀一讀三國、紅樓與西遊?雖然古典小說還是屬於白話文學之流,但誰敢說曹雪芹的國文素養及不上孔孟老莊啦?哪裡一定要熟背林覺明《與妻訣別書》,還是《大學》《中庸》,學生的國文素養才能提昇?三國與西遊不是更能夠讓孩子讀得興味盎然?還是注釋會多得讓老師們疲於奔命,而變成沒有任何的可行性?背註解真的是這麼重要嗎?

網友更指出了,台灣在培養小孩子的閱讀素養上,不免回歸到考試制度,畢竟考一篇比考一本既容易又公平:「台灣家長與老師在小學階段,尤其是高年級起,就開始非常有意識的介入孩童的閱讀。閱讀,不是為了興趣與樂趣,是為了一個功利的目的『閱讀能力』=『考試分數』。於是,文學類的少讀一點,科普社普類的多讀一些;漫畫不要看,多去看偉人傳記;一大本書沒時間看沒關係,兒童青年雜誌讀一讀就好了⋯⋯」

我覺得閱讀大部頭的書越早開始越好,因為學術界的書都是大部頭耶!大一新生誰人不是抱回一本本的大磚頭?再說,經典名著也是很大本,書厚一點就跨越不了。雖說小孩將來不一定要走研究這條路,也可以對文學沒有興趣!但是新生代誰人不上大學?科普社普比經典名著還要厚,要孩子棄文習「武」,不會閱讀還真的是辦不到!

再者,小孩應該閱讀什麼?漫畫、科普、小說、名著、報紙、雜誌、暢銷書?閱讀應該是一件自發又有趣、而且是樂在其中的事情,老實說,這些書我兒子都在讀,因為他個人特別喜歡科學,科普自然讀多一點,文學讀少一點,但讀科普並不代表閱讀程度就不好了。大家不要小看科普,有些科普對大人來說也不容易讀,恐龍是我讀過的,最難消化吸收的書,術語超多的。

閱讀能力如何培養?這說來話長了,簡單地說,我以孩子的興趣來誘發閱讀的動機:喜歡恐龍時,就給他一堆恐龍的書,喜歡太空時,就給他一堆太空的書。孩子又高興、又喜歡,不知不覺之中,閱讀能力就培養出來了。

我兒子的閱讀能力的確是我刻意培養出來的,與澳洲學校教育毫無關聯,他是先學會閱讀再入學的。但是一個月來,我在澳洲小一教育現場中,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與台灣有著根本上的不同。我兒子每星期帶回兩本書:一本是科普(Non-Fiction),一本是故事(Fiction)。老師卻是依照學生閱讀程度的不同而挑選不同的書,不是只讓他們去學校圖書室逛一逛而已(澳洲小學也有圖書館日),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要有系統、循序漸進,太難、太容易的書都不是好書。

每個孩子的閱讀程度不同,進展速度也不同,沒關係,學校給學生不同的書!老師不僅照顧到個體的差異,而且對每個小孩所閱讀的書,都有詳細的記錄,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步調來學習。不像台灣,在教育上特別講究齊頭式的平等,只要自己的孩子被「另眼相待」了,怪獸家長馬上就會出動。正因為有照顧到個體差異,所以「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素養」就培養得起來!

我想,國文知識應該不是閱讀能力低落的主因。直到現在,我還是弄不清楚,以前我們大學聯考的第一大題成語的多重選擇題到底在考什麼?朝令夕改與暮楚朝秦是不是同義詞?大家都知道在某個程度上是!在某個程度上不是!學習成語不就是為了寫作上的應用嘛!還是去探究「朝令夕改」與「暮楚朝秦」這兩個詞能不能畫上等號?到底是國文知識重要呢?還是理解能力重要?我想,國文知識不足,不應該會造成閱讀與寫作上的障礙,追根究底還是在於閱讀習慣沒有養成,所以才會讓學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就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