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三語教育進行的模式



Moria Flaig
25. Februar 2017


Schömberg 



三語教育進行的模式

好友終於懷孕了,這意味著又有一個三語寶寶將要誕生了,我可高興得不得了。好友跟我一樣是台灣人,夫婿是英國人,夫妻兩個人都是我們夫妻的多年好友,他們目前定居在德國,我們則居住在澳洲,他們夫妻之間的溝通語言是德文和英文,我們則只有德文。假設這幾年工作地點沒有變動的話,他們應該可以順利地撫育出三語寶寶。根據他們的家庭狀況,我做了以下的分析和建議:

比起雙語教育來說,三語教育要複雜得許多,若是採取父母一人一語、外加一種環境語言的方式來進行三語教育的話,相對於雙語教育的74%來說,成功率會低很多,只有40%的小孩會成為三語人,其中33%成為雙語人,而20%成為單語人。以他們家的狀況,他們能夠選擇的策略有:1)一人一語(one parent one language)的策略;2)家庭語言(family language)。

1)一人一語(one parent one language)的策略:媽媽說中文、爸爸說英文、環境語言是德文,理論上,三語能夠齊頭並進。對此,他們可能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夫妻之間又應該使用哪一種語言來溝通呢?是不是要只使用英語或是德語來溝通?還是持續過去英德混用的狀態?

以我家的情況來說,我們夫妻之間只使用德語交流,生活在英語環境,在家也沒有使用英語,家中也沒有電視和網路來讓寶寶接觸英語,也就是說,我家英語的來源完全得自於外在環境和書本。孩子對於語言的分別,是以不同的人來進行區分,因此,他能夠持續地與媽媽說中文、與爸爸說德文、與其他人說英文。缺點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中文從強勢語言逐漸變成弱勢語言,中文的輸入來源目前最為薄弱,只剩下媽媽一處了,而德文有爸媽兩人在支撐,加上德文書的熏陶,德文的優勢遠遠超越了中文。為了彌補這項缺失,在諼諼的成長過程之中,我積極參與中文查經活動,孩子也在五歲時進入了中文學校。無奈,在孩子入學之後,為了彌足珍貴的週末時光,於是捨棄了週六的中文學校,改成在家自學中文。就長期而言,中文學校將來還是彌補中文輸入不足的主要來源。

以他們家的狀況,媽媽對寶寶使用中文,爸爸對寶寶使用英文,應該不成問題,問題在於,他們夫妻之間應該使用哪一種語言溝通,來讓孩子的三語教育得到強化的效果?德語還是英語?我想,應該以寶寶入園的時間點來決定。

寶寶若是三歲以前入園的話,原則上,英語會變成弱勢語言,爸爸和寶寶互動的時間本來就是比較少,夫妻之間應該說更多的英語來保證英語的輸入量。寶寶若是在三歲甚至遲至五歲以後才入園,甚至完全捨棄幼稚園,夫妻之間可以考慮使用德語來讓寶寶提早接觸德語。

以我家的經驗來看,這一點似乎沒有必要,我們生活在英語國家,我們在家並沒有使用英語,家中也沒有接收英語的媒體(電視、網路等等),諼諼卻在三歲入園之前就已經能夠使用英語了,雖然我們沒有教導他說英文,但是生活在英語國家,孩子無可避免地一定會接觸到英語,而且最終,英語還成為三語中最強勢的語言。

2)家庭語言(family language):理論上,他們也可以採取,只使用一種異於大環境的語言作為家庭語言,以他們家來說,即是英文。夫妻雙方都對寶寶都說英文,雙方之間也只使用英文溝通,大環境語言(德語)一開始只是潛伏式地接觸,有點類似我家的英語。也就是說,一開始讓寶寶只學習一種語言。等寶寶三歲以後,媽媽再引入中文,語言使用模式轉變成:媽媽只說中文、爸爸只說英文、爸媽之間只說英文,讓英語教育能夠持續下去。德語,等寶寶六歲入學以後,才正式開始接觸。這種策略是基於一種原則,等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成熟之後,再引入另一種語言,第二種語言發展成熟之後,再引進第三種語言,漸進式地引進。這也是最盛行於移民中的策略,也是流行最廣泛的雙語教育,根據研究,這種雙語教育的成功率高達94%以上,幾近完美。


Schömberg 

3)被動語言(passive language)的魔力:假設他們將來會離開德國,屆時夫妻之間就應該只使用德語作為溝通語言,讓孩子在非德語的環境中,能夠聽到足夠的德語。我曾經看過不少被動語言的案例,夫妻之間的溝通語言,並沒有直接使用於與孩子溝通互動之中,也就是說,被動語言是一種,孩子只聽到父母之間在使用的語言,很少在其他的情況中聽到。

另一個好友的語言環境正是如此,媽媽是台灣人,爸爸是日本人,夫妻在德國讀書時認識,目前定居於日本,夫妻繼續使用德語交流,孩子學習到的德語即是被動語言。我在德國讀書時的日語交換,嫁給中國人,兩人在德國讀書時認識,後來回到中國定居,在中國夫妻兩人繼續使用德語交流,我在中國拜訪他們時使用德語,發現他們的寶寶也能夠懂德語,所以他們家寶寶的被動語言是德語。另一個朋友的例子是,媽媽是台灣人、爸爸是瑞士德語區人,夫妻在西班牙讀書時認識的,溝通語言是西班牙語,兩人後來在台灣定居,因此,他們家的被動語言是西班牙語。

依照我的觀察,被動語言對孩子的影響程度很有限,因為孩子只有聽,而沒有實際的互動對象,被動語言不能發展成為孩子的母語,往往是三語中最弱的一項,如果父母有心讓這個被動語言也成為孩子的母語之一,父母應該積極地使用這種語言與孩子互動,或是自己進行有系統的教導,或是尋求額外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多暴露於此種語言之中,比如:參與play group 或是週末語言班。

總歸一句話,要鞏固孩子的語言能力只有一項原則:輸入量,輸入的量越多,孩子字彙越多,語言能力就越強。有一項研究指出,在多語教育中,一種語言的輸入量最少要達到寶寶清醒時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三個半小時以上,這種語言才能夠得到堅實鞏固的基礎。因此,在選擇三語教育進行的方法和策略時,無論語言輸入的方式是什麼,父母各自的語言背景為何?父母之間的溝通語言又是什麼?應該儘量以此為黃金定律,來設計與訂定自家的方法和原則。

我向來深信「一人一語」的策略能夠幫助寶寶依照臉孔的不同來區分語言的不同。但有研究指出,「一人一語」的成功率並不高,雙語教育中,使用「一人一語」策略的家庭,成功率只有74%,三語教育中,使用一人一語策略的家庭,成功率只剩下40%,然而,只使用一種與外在環境不同的家庭語言的雙語教育,成功率卻高達94%。換言之,父母皆使用同樣一種弱勢語言 ,比起一人一語,孩子的弱勢語言至少有兩人在支撐,甚至整個家族在支撐(如果是整個家族一起移民的話),這種雙語教育的成功率最高,廣泛地盛行於移民之中,但無法實行於異國婚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