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 星期四

要跟孩子說火車還是電車?


Moria Flaig
3. November 2016

雪梨的元宵節


要跟孩子說火車還是電車?

今天在Facebook上,結交了一個住在日本的三語家庭,他家是中、英、日三語,他向我問了一些歷史認同的問題。顯然地,因為二次大戰,中日之間的歷史情結,至今仍然有很多解不開之處。

我回答說,先別讓孩子選邊。自我認同意識是慢慢形成的,孩子不一定會認同父母的國家和文化。像我家,父母雙方來自不同的國家,孩子成長的地方又是在第三國,而且還是兩國。諼諼可能認同德國、也可能認同台灣、但最認同的是美國、現在多少也認同了澳洲。最後有可能是,四個國家都認同,或是四個都不認同。

我想,孩子最先認同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父母,更不是父母的祖國,那太遙遠了。他的英語是美國音,當然首先認同美國嘍!即使他爸爸那種典型歐洲人的反美帝情結,即使他這種情結在孩子身上也灌輸了不少,即使我的死黨的老公是英國人,我們住在他們家時,大家一同反美帝,諼諼從小聽慣了反美國的聲音,但是他自己絕對是擁抱美國的,周遭的人反美,他完全無所謂。

我想,諼諼的認同來自於他自己的語言,他的語言是美語,一個孩子的認同先從語言開始。至於澳洲,認同感還不深,那是因為,他一搬來就發現,這裡的人說話怪腔怪調的,自然產生區別之心。

於是,我就跟網友說了,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能夠持續地說「台灣國語」,他一定會認同你的,因為那是他自己的一部份。

如果孩子沒有持續性地和你說台灣國語,如同我在這裡所看到的香港人和新加坡人一樣,他們無法跟子女說母語(廣東話),親子之間變成各說各話,中文或是「華語」無法成為孩子的一部份,孩子長大之後,自然不會認同你的文化了。

在雪梨,我曾經遇到一個情景,母女三人統統說英語,兩個孩子大約是五歲和八歲,我猜媽媽應該是從香港來的,有明顯的廣東腔。有趣的是她們三個人之間的稱謂,大的稱小的:Meimei;小的稱大的:Jiejie,而且完全是以英語的音調說出來。顯然她們的家教還保持著中國人的習俗,姐妹之間互稱為:姐姐、妹妹。西方人完全沒有這種習慣,兄弟姐妹之間,無論長幼,皆以名字互相稱謂。但用英文說出來,讓人感到特別的奇怪。我心裡非常地納悶,為什麼那個媽媽不跟她的孩子說母語呢?

他又問,他不知道該教孩子說火車還是電車,因為日文中的火車是電車。這讓我想到,就像在雪梨,捷運也稱為train,我要跟孩子說火車還是捷運?我想了想,他應該教孩子說火車,而不是說電車,因為孩子是看人說話,你跟他說火車,他就跟你說火車,我們不需要為了要讓孩子聽得懂,而特意說電車。

我舉了一個例子,諼諼一上中文學校,馬上就發覺,中文學校的小孩說垃圾是:la ji。但是他從來不跟媽媽說la ji,因為他知道我們台灣人不會這麼說。因此,我建議他還是要跟孩子用中文說火車,不是用中文說電車。

縱使諼諼說垃圾兩個字時,會被其他小孩取笑,畢竟台灣人在雪梨是少數,中國人是多數。但他從小就面對這種文化差異,在成長之中自然會學著去應對,去思考箇中道理,我想對他的成長是正面的。

然而,諼諼最後會選哪一邊呢?我想,文化認同不是選擇題,也沒有必要選,最好的結果是,他統統都認同。就算歐洲人認為他的膚色太黃太深,亞洲人認為他長得太過蒼白,最後結果是,他統統不認同,那也沒關係。

但是,媽媽衷心地希望,這些文化的印記都能深植在他的心中,成為他的一部份。各個文化的精彩之處,他都能夠欣賞、領會;鄙陋之處,他都能有一顆包容之心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