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德國幼教理念
Moria Flaig
8. Juni 2017
德國幼教理念
又有一本介紹德國教育理念的書出版了:『德國幼兒園,原來是這樣教』。就血緣而言,諼諼也是德國出品,雖然我個人還沒有真實地領教過德國的幼教,大多的理念不是從書上,就是從親友處觀察得知,再加上曾經住在大學的托兒所(KITA)旁邊,有了一些實地觀察的機會。老實說,身為德國寶寶的媽,我個人對於德國人的教育理念不是完全認同,就作者所介紹的幾個幼教理念,我剛剛好反其道而行:
1)德國幼稚園以分解動作教導孩子吃飯、穿衣、穿鞋、生活自理:讀到這裡,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很典型德式風格,若是加上一點對細節與流程的執著,就變得大家很熟悉的日本風格了。基本上,對於生活教育我比較強調,讓孩子自己觀察、模仿、讓他自己找到要領,我不特意引導小孩吃飯、穿衣、穿襪、生活自理,年齡一到、時間一到,孩子自然就會吃飯、穿衣、穿鞋了,甚至就能戒尿布了,根本不需要大人特意教導,還要理出一套訓練流程?
兩年前,我們在德國探親時,朋友就是以這種方式引導諼諼穿鞋?當時我非常地錯愕,根本沒有必要,更何況他早就會穿了,一個孩子從小他觀察媽媽怎麼幫他穿,自然早就理出頭緒,為什麼還要大人來教呢?大家都有教孩子學說話的經驗,怎麼教呢?很簡單,就是跟孩子說話罷了!孩子聽多自然會說了嘛!難道我們還要詳細地分析舌頭位置,發音方式嗎?
作者自己也說了,如果大人老是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事情,會養成凡事依賴大人的習慣。同樣地,若我們凡事引導、演練、示範、分解動作,也是同樣的問題,這會造成他們不會自己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只依賴大人的方案。不如讓孩子自己先觀察理解,他們自然會找到方法的,大人為他們設想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他們自己。況且,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會比父母預期還要早很多,還沒斷奶(諼諼十個月大斷奶),小孩就會吃飯了;媽媽還沒有意識到穿鞋的問題,他就已經會穿了,孩子只是動作慢而已,我們大人只需要在一旁等候就行了。關於這一點,我不是很贊同德國人刻意強調步驟精確的教養方式。
2)德國幼稚園強調團隊精神、學習人際關係嗎?其實,德國人並不強調團隊精神,關於這一點,很多人誤以為德國世界杯足球賽會得冠軍,是因為團隊精神。是也!非也!相較於美式教育,德國人更強調個人的能力,而非與團隊協調、磨合的能力。德國人聞名的孤僻、龜毛、不合群,這一點都不減損他們的工作效率,正是因為他的教育不看重團隊的力量,而是看重個人獨立完成的力量。比如:讀書考試時,台灣人學生很喜歡群聚一起讀書,德國人往往自己出題考自己,寫報告也是學生自己選題材,偶爾一起談論一些問題,基本上是大家各顧各的,沒有多少交集。他們的教育理念也是如此,如果一個小孩總在角落自己組合積木,他們不會覺得,這個孩子應該跟大家一起組合、同心協力,這樣才算是合群。他們更看重讓孩子一個人玩、獨立探究的能力。
我覺得最看重團隊合作的,應該是東方文化,難怪我們的媒體對這一點「念念不忘」,放眼望去在台灣出版所的教養書中,無論是談美式教養、法式教養、甚至猶太式教養,總是不忘了要記上這一筆,我們總是看到他人的文化中,是如何看重對於人際互動的培養,我想,真正在意群體關係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
德國人並不強迫孩子要合群、要配合他人、允許小孩「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從未期待所有的人意見共同、協調一致,他們的教育重視個體性、個人的意見、個人獨特的見解、個人獨處的能力、個人研究的結果。德國的生活型態獨處的時候多、團體活動少。
至於,德國世足為什麼會贏,他們也沒有明星球員撐場面啊?若非團隊精神怎麼能夠贏呢?奇妙之處正在這裡,德國社會跟日本社會有一個共同點,同質性很高,跟移民社會,到處充斥著五花八門的生活樣態完全不同,家家戶戶都差不多,每天必吃麵包,絕少例外。
他們會贏正是因為他們每天吃麵包嗎?正是如此!不是麵包的力量大,而是「只」吃麵包這種精神,這種麵包文化之下,即使個體意見南轅北轍,但是群體之間要達到協調共識卻非常容易,因為在麵包的共識之下要協調、溝通都很容易。再加上,他們整體的素質很高、很平均、沒有太多奇蹟、不會暴起暴落、一直保持相當好的實力,這也是德國社會的主要特質:均優。
3)德國人不讚美:的確如此,他們患有集體的完美主義情結,德國人吝於讚美他人,對於自己所完成的事總是非常地不滿意,諼諼也是一個嚴重地患有完美主義情結的小孩。完美主義有時候會讓孩子卡住,無法向前,因此我不忘了要時時讚美孩子,讓他明白,這樣就很棒了!不要再塗塗改改了,馬虎一點,會讓你的人生更美好!
相較而言,美國幼稚園老師就過於濫用讚美的魔力,美式的包裝文化本來就慣於言過其實,小孩的一舉一動都會以誇張的方式來讚美,這樣反而會得到反效果,小孩子一點都不覺得大人的讚美是真實可信的,有些小孩反而會把讚美詮釋為,是大人們對他們的期待,孩子為了滿足大人的期待,反而會備感壓力。
今天早上,我在當閱讀媽媽時,就得到一個很真實的經驗,在小孩子剛開始讀時就讚美小孩,這樣反而會讓他們讀得不好,因為他們試圖讓自己的表現達到讚美之下的標準,這樣反而能不鼓舞小孩讀得更好,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很有壓力,會讓小孩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符合讚美的標準。
4)輸在起跑點,贏在終點:德國政府規定年滿六歲才能夠入小學,近年規定放鬆,有些州改成到十二月底滿六歲(九月一日開學日)可以被接受入學。然而,入學前不允許教導讀寫,至今還是鐵律。
我們兩年前回德國探親時,那時諼諼四歲半,在美國已經學會英文閱讀,我也想趁著我們在德國期間,讓他在德國學習德文閱讀。寫了幾封郵件給幼稚園,園方皆告知此為禁令,加上我們只是短暫停留,為此,還要辦一堆手續(德國幼稚園大部份是市政府組織經營的)我只好放棄,自己在家教了。如果孩子喜歡閱讀,為什麼不可以讓小孩讀呢?在澳洲,Preschool在小孩三歲半就教讀寫,四歲入小學,其實,台灣並沒有起跑太早耶!
我家歷經過美國幼教、澳洲小一小二的洗禮,英語國家的讀寫教育都是驚人地趕早。關於幼教,我很贊同德國人願意輸在起跑點的做法,兒童早期發展本來就是一種不均衡的發展,實在是沒有必要讓小孩這麼早進入體制教育,接受讀寫教育。諼諼的精細動作發育很慢,寫與算對他而言是一種酷刑,為什麼澳洲政府不允許我們再多等一年,七歲以後再入學呢?爸爸入學時,已經七歲八個月了,輸在起跑點,卻是無往不利、一帆風順,最後並沒有輸在終點。德國人在這一點上的確做到了,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情。
5)非常重視自然教育:這是在德國的教育理念中,讓我最心儀的地方,我本身不愛雪天,不會主動帶孩子去滑雪橇,但我很希望,學校老師時時帶這孩子去雪地裡面打雪仗。
以前住德國時,因為住在幼稚園旁邊,常常看到幼稚園老師推著一車的娃娃,一隊小朋友手牽手過馬路,踏著雪地,到附近農場看牛看馬。日後我們移居美國、澳洲,在有豐富自然美景的兩塊大陸上,他們的教育卻無法與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因為在美國有歹徒持槍、在雪梨地狹人稠,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都無法結合戶外教學。此外,這些國家只要讓學生走出校門,就要求一大堆簽名文件⋯⋯。每每與他人分析到問題的所在,這些人都沒有意識到,真的與自然結合一起的學校是不能有圍牆、鎖校門、不能怕有意外,我們要有勇於探索的下一代,也需要有勇於負責的教育者,但是他們都不願冒這個險啊!
於是,我夢想中的學校,至今還停留在那一隊手牽手踏著雪地而行的小朋友們,大家一起去看山、看田、玩雪、玩沙。惟有對自然有探究的好奇心,才會對知識有同樣探究的熱情。若要我說,德國教育特點在哪裏呢?無非是,他們很知道如何激起對人事物的好奇心,德國文化強調批判、深入、精確都是立基於好奇心!這一點在澳洲人身上極為缺乏,這個社會很欠缺研究、討論的風氣與精神,每個人只戀眷、堅守於圍牆之內的安全感。
延伸閱讀:
德式VS美式教養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2/vs.html
我的教養理念,德風?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2/blog-post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