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再談為什麼要自學



Moria Flaig
2. März 2016


再談為什麼要自學

在部落格開格沒多久之後,我曾經積極地談論了一些在家自學的理念,彷彿這個部落格是為了自學教育而寫的。到底為什麼要讓孩子在家自學呢?自學有其魅力,也有其瓶頸。首先,先談談自學的魅力:

1)自主性學習:這是我們自學的最主要動機,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是讓孩子自己發掘興趣、發掘問題、自己看書找答案、自己主動學習。而自主學習的先決條件是要能夠閱讀,孩子只要能讀書,有了自動自發的閱讀習慣,不需要大人督促、教導就能自己學習各種知識,所以我說,閱讀能力是自主學習的基石。

我舉個例子,我們每個人都在學校背過九大行星的名稱,今天諼諼自己解釋給我聽,重點不是他多會背書,而是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他背,更沒有教他認識太陽系或是任何與天文有關的知識,但他現在這方面的知識知道得比我還多很多,對於九大行星更是如數家珍,他之所以能夠知道,都是自己看書得知,在我家的自學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書看熟了,九大行星自然也就能背得出來,而且還能夠細說每個行星的特性,最後連失去行星之名的冥王星也能說出一番道理。

長久以來,我試圖培養的就是這項能力:擁有自己閱讀、研究、發掘問題的能力。我相信,每個孩子只要有了穩固的閱讀能力之後,就能夠自主學習,長久往後的學習生涯就不必發愁了。問題就是,我們學校體制有沒有提高孩子自己發掘、自己探究問題的環境?就算有,有沒有提供豐富的書籍、閱讀的時間與空間讓小朋友自己去發掘與認識呢?然而,自學沒有這些缺失。

2)主體性學習:孩子一旦能夠閱讀,能夠藉由書本學習之後,進一步我們要問的是,所有學習是不是以孩子的興趣、角度、理解的方式來設計、學習的步調與進度是不是以孩子能力而出發的學習?所謂的主體性學習,就是以孩子為主體、為中心所進行的學習方式,而非死板地按照體制的規劃、進度而進行。

以諼諼為例,他有極高的閱讀興趣,於是我家的自學非常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我儘量以他的興趣為主,找到適合他閱讀的書籍,讓他進行廣泛與大量的閱讀。算數的能力即使一開始不佳,我也盡量找到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改用心算來學算數,拋棄筆算,降低寫字的挫折感。寫的能力是各方面最差的一項,但我也不放棄訓練寫的基本功夫,因為是在家教育,並不以寫的能力為評量標準,學校教育於此相反,一切以寫為評量的標準:寫作業、考試、算數等等,統統以白紙黑字來評分。以諼諼這種學習類型的,進入學校大概會很慘。

再者,孩子的興趣要鼓勵、支持,一旦孩子對一個領域表現出興趣時,父母要提供足夠的書籍、環境、參觀博物館的機會,讓孩子自己探索、自己閱讀,唯有透過閱讀,孩子才能夠深入地瞭解所感興趣的主題,然而對於孩子的興趣,父母絕對不要以功利的眼光來看待。

目前,諼諼鑽研的主題有恐龍、騎士、宇宙與科技,每天廣泛地閱讀相關書籍。若我這個媽抱持的態度是:恐龍已經絕種了,知不知道恐龍對於人生毫無影響;騎士已經是中古過去式了,不認識也對將來影響不大;宇宙雖然是自然科學的一環,但是太空探險是少之又少的行業,最好不要踏上這一途;最後,惟有科技才是正途。若一直以這樣功利的觀點,來打擊孩子,限制孩子探索前三項興趣,拼命支持最後一項的科技知識,這樣就不是以小孩為學習主體的學習了。

3)有效率的學習:在家自學可以按照個人的學習狀況來調整時間,配合孩子本身的天賦與能力,孩子不懂的地方能夠反覆練習,直到懂了為止,早就懂的,當然要速戰速決,進入下一階段。而天賦所欠缺部份,自學的家庭也有時間和空間等待成熟的時刻到來。

比如說:有些男孩欠缺寫的能力,諼諼雖然已經能夠拼音了,但字寫得仍然很差,以他這種狀況在體制教育中,鐵定很慘,因為學校全部以白紙黑字來評斷成績。我想,學校大概不允許鏡像和大小寫混淆併用,但是我認為,只要不妨礙閱讀理解,媽媽統統接受。諼諼這種狀況在體制教育中,大概會被理解為,字寫不出來,就意味著理解能力貧瘠,差不多等於不會,就算孩子早就懂了,老師會以為他一直都不懂。在家教育就不一樣了,孩子懂不懂,哪一項強?哪一項弱?媽媽很清楚。

而孩子擅長的科目,媽媽可以自行加快學習速度,諼諼閱讀能力強,媽媽儘量設計出超齡學習,但在學校體制中,大概完全看不出,這個小孩的閱讀能力有什麼過人之處,在考試中一定寫不出答案來,因為不會寫。研究智商的心理學家Hollingworth曾經說過一句話:學校教育讓IQ140的學生浪費了大半時間,對於IQ170以上的學生來說,是浪費了全部的時間。沒錯!學校教育無法按照每個孩子的需求調整進度,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是浪費時間的制度,對於學習弱的學生,也無法進行額外的輔導和加強。

4)自學內容和著重點可以自行決定:我家自學除了讀、寫、算基本的技能訓練之外,我們還注重語言的學習。小孩子一旦學會了閱讀,一般的知識都能夠靠著自己閱讀來取得,但是外語就不同了,成人能夠自學外語,但小孩自律還不夠強,除非外在環境提供相應的條件,否則,小小孩是無法自學外語的。就以我所安排的法語與日語的學習,若是不是媽媽持續地教導、督促,否則以諼諼目前的年齡來說,完全沒有辦法自學外語。

我之所以看重外語學習,是因為小孩子有三個特點,特別適合學外語學習,第一,有時間。第二,記性強。第三,無意識的碎碎念。年紀越長,要學習的科目越複雜,這些課業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不利於語言學習。再者,年紀越長心智越不單純,會漸漸地喪失單純喃喃自語的特質,也不利於語言學習。

5)以閱讀為核心的學習:我之所以不想讓孩子入學,就是因為如果孩子入了學,豈不是沒有時間讀書了?對於才起步的閱讀生涯,是一大害。這跟一般人的想法完全相反,小孩子去學校上學,當然就是為了讀書,怎麼去了學校反而沒有時間讀書呢?

基礎教育的目標主要是為了讓小孩學會讀寫,但是,也真的就只是「會讀寫」而已,學校的學習是以聽講為核心,並沒有額外安排閱讀的時間,讓孩子深入研究所學習的知識。所謂以閱讀為核心的學習,除了基本技能寫與算的學習需要大人的監督訓練之外,其餘所有的學習完全以閱讀進行,媽媽並不需要特別教導,一切都有孩子自己讀、自己學。

我家除了寫、算、外文等等,需要媽媽來引導督促之外,其他一切知識的吸收認識,都是諼諼自己讀,自己主動學,這與學校被動式的教育有著根本上的差異。我儘量讓孩子從接觸書籍來凝聚興趣,從興趣來推動學習的熱情。我們沒有固定的課程、固定的進度,完全按照孩子的興趣走。以興趣為學習的主軸,會不會造成孩子偏食呢?媽媽們別擔心,就算孩子目前不感興趣的領域,孩子的興趣會改變的呀,說不定,隔年就感興趣了。

就像諼諼目前對於海洋有恐懼感,不喜歡看有關海洋的書籍,那是因為他曾經讀了一些鯊魚的書,鯊魚讓他感到害怕,連帶著喜歡的鯨魚也跟著遭殃。沒有關係!只要持續閱讀、接觸書本,說不定明年就會對海洋產生興趣了。之前,他對於太空也沒有多大興趣,只拋下一句,太空中空無一物,太無聊了。但現在卻無時無刻讀著天文學方面的書,跟爸爸一起觀星,父子倆大談黑洞的世紀大發現(去年底,科學家觀測到兩個黑洞瞬間融合,而證實了愛因斯坦理論中的引力波)。

自學也會遇到瓶頸:

1)找不到自學家庭,一起共組共學圖:在雪梨這麼大的城市,我們完全找不到共學團,大概是族群太複雜,再來是,我自己不知道怎麼尋找。最近從教會姐妹那裡聽到這方面的消息,但是她們是韓國人,韓國人也盛行自學,但韓國人的共學團,又不是我們能夠打入的。

2)孩子沒有同齡玩伴,只能與成人互動:諼諼也渴望能夠上學,因為上學可以找到玩伴,可以交到同齡的朋友,目前每週六的中文學校和週五的聖經課,剛好符合諼諼需要玩伴的需求,他不需要每天「醬」在學校中,固定一星期兩次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一起玩耍,是個不錯的調節,這樣能夠調節自學的孤獨感。

3)親子之間的衝突:慈母無法身兼嚴師,親子衝突不斷。針對還不會讀、寫、算的小朋友來說,教一個小小孩對媽媽來說的確是一大挑戰,因為基本上,這種年紀的小朋友還不具備有任何自學的能力。而學習基本技能一定要強制執行,功課必須寫就是必須寫,沒有什麼好商量的。降低衝突的方法是,最好將課表安排成每天一樣,每天功課的分量一定,讓一切在孩子心理預期中進行,也讓孩子知道例行的功課,沒什麼討價還價的餘地。我剛開始所犯的錯誤就是,自學學什麼,如何進行,一切看媽媽心情,看孩子高興來自學,結果很慘,媽媽要花很多時間精力說服孩子配合,衝突不斷,不但影響到親子間的關係,也會降低孩子對於學習的熱度。

以上是我家自學的甘苦談,總而言之,自主性學習與主體性學習是我家自學的終極目標,對於年紀較小的小孩,尤其是還沒有讀寫能力的小朋友,媽媽的確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付出盯著、陪著、引導著。辛苦歸辛苦,到目前為止,我們母子皆因而獲益不淺。在此,與大家分享。



想知道更多雙語、三語教育的文章,請點閱:
三語寶寶遊學記-永矢弗諼
moriajoel.blogspot.com.au

三語混血兒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微博暱稱:三語混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