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a Flaig
8. August 2016
昆士蘭一處燈塔
自從我家自學轉型成以聖經教育為中心之後,我積極地嘗試一些方法將法文與中文也整合於讀經自學的範圍之內,但這件事情非比尋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這個情況之下,要將兩者納入讀經教育之中,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目前中文的部份,至少靠媽媽朗誦經文,還聽得懂大概。但法文呢?字彙量是初學者必然面臨到的事情,但還要面臨到拗口、不實用的簡單過去式,真是傷腦筋。
近來,雖然在網上找到了一些兒童法文聖經故事的資料,但不幸的是,法文的聖經故事皆使用簡單過去式,試用了一陣子之後,旋即放棄。這樣的文章並不適合用來學習法文,因為,諼諼只是個初學者,就實際面來考量,簡單過去式對於初學者來說,並不重要,我不想讓他只學了簡單過去式,而忽略了常用的用法。
感謝主,在偶然中,我找到一個瑞士的網站,他們所提供的主日學資料中,使用一個版本的法文聖經叫做:「Parole de Vie」。這個版本沒有使用簡單過去式,行文風格非常地現代,是個實用的版本。於是,我就讓孩子試讀一下最近剛剛讀完的「路得記」。「路得記」的故事簡潔、風格明快,一試之後,馬上打通任督八脈,種種因為不實用的阻礙統統打通。
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就發現,這個譯本所使用的字彙是常用字彙,說不定是本青少年版聖經。德文聖經中的「Hoffnung Für Alle」或是英文聖經中的「Good News」,都是針對青少年族群而發行的版本。基本上,這些版本都有個嚴重的缺點,就是譯文不夠嚴謹,有時偏離原文太遠,為了方便讓讀者瞭解,譯者往往詮釋過度。
本來我不是很贊同閱讀少年版聖經的,但是諼諼的法語能力有限,一下子給他太難的文章,會讓他失去學習的興趣,然而,使用兒童聖經故事也不是個辦法,還是一樣的問題:簡單過去式。兒童聖經故事的行文風格太「古風」了,法語中的簡單過去式,通常只會出現在童話、寓言、歷史故事之中,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裏,對於初學者來說,並不是首要學習的內容。
經過一番查詢之後,果真是如此,這個譯本所使用的字彙局限在3400字之內,副標題稱為「En Française Fondamental」,意指基本法語,適合青少年閱讀。與另一版本的聖經相較,「En Française Courant」,意指現代法語,也適合大人閱讀。
於是,我在網上拷貝了一些「Parole de Vie」的經文,配合著我們讀經的進度,在新約的部份加入法語聖經的閱讀,選擇新約的原因是,新約比較容易讀,因此我們法文聖經的閱讀,不跟著舊約「撒母耳書」的進度。
我先讓孩子閱讀英文NIV,然後再讀法語的經文,這樣子他就可以直接從英文版中去對應法文版。英法對照的讀法有個好處,一方面,便於認識新的字彙,另一方面,讀完了英文之後,孩子就已經知道了故事情節了,自然能夠從情節中去揣測字意,進而掌握文意,就算字彙量不夠,讀起來也會很順。
比如,今天我們讀了「路加福音」中天使與瑪利亞對話的那一段,讀完了NIV之後,孩子自己就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從法文經文中認識一些新的字彙:比如:天使是ange,祖先是ancêtre等等。等孩子讀完了之後,我把預先預備好的生字表,讓孩子讀個一、兩遍,可以加強印象。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讀完生字之後,再讓孩子把全文讀一次,效果會更好。
有了這個譯本之後,我就不必辛苦地找兒童聖經故事了,因為兒童聖經故事沒有比較好讀,反而會加深了學習的困難度。這也印證了我當初學習德文與法文的經驗,本以為小孩讀的書應該是最容易讀的,其實不然,傳統的童話、寓言、歷史故事的行文方式,對於外國人來說,卻是最難的,因為法文與德文的過去式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少數幾個常用的動詞之外,根本不會遇到,閱讀這樣的語態,對於學習語言本身並沒有直接的幫助。
在聖經教育中,時態便是第一個會遇到的阻礙,聖經畢竟是好幾千年前寫下的書,新約也是在兩千年前所寫下的,在翻譯的過程中,自然而然要保留一些古老的味道嘍!這也是我偏愛「和合本」的原因:古色古香。
但是,兒童學習外語應該與兒童自身的生活與興趣結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習動機,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童話故事固然吸引人,但是法語不是諼諼的母語,他應該先熟悉一般的常用的時態,將所學的字彙時時呼應現實生活。等到自己能夠流利閱讀法文之後,再考慮閱讀「La Fontaine」之類的經典之作!以現在來說,還太早啦!諼諼有沒有讀德文的「格林童話」呢?老實說,沒有耶!
永矢弗諼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
或
三語混血兒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