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兒童閱讀經典



Moria Flaig
19. April 2017







兒童閱讀經典

近年來有些人士提倡讓兒童閱讀經典,而且不侷限於中國的四書五經,有些讀經班還讓孩子背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這些人的觀點是:「只要是古典經文無論四書五經、聖經、可蘭經、吠陀經等等,只要是經典,無論是中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梵文等等,統統可以讓孩子背誦。」可見讀經派的背經法已經廣泛地應用到語言學習上了,他們高舉莎翁作品,正是迎合學習英文的潮流。但是,這些人士卻甚少去談論語言本身的困難度。

若是強調語言的「古老」,我訝異於,為什麼提倡背莎士比亞的作品,因為莎士比亞所使用的英文並非古英文,語言本身不古老,應該不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英語程度高的兒童,應該也能夠理解。近年來大家效仿的猶太式教育,說是猶太人因為從小背摩西五經,所以猶太人特別地聰明,導致聰明的原因是在於聖經的古老、深奧呢?還是在於「背」?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現代希伯來文與聖經希伯來文相去不遠,因為,猶太人在流離時早就失去了他們的語言,現代希伯來文是從聖經重構出來的,所以,以色列兒童在背希伯來文聖經時,語言本身不構成理解上的障礙。

然而,文言文的問題不只是古老而已,而是漢藏語系單音獨體的極致,單音獨體很少使用在口語會話,語言上的難度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就拿比較容易的四書來說,對一個小孩子而言,還是太難了。一個終日沉浸於火車、恐龍、太空探險的小朋友來說,要理解格物致知的道理,我想,這種語言上的隔膜,是我們首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兒童讀經,我們首要先問的並非經文本身老不老?而是語言本身是否適合兒童理解思考。若是重點是在於經文本身的古老與流傳不朽,不是在於語言的形式,而是在經典的內容。以這樣的觀點來看,諼諼也不是不讀經,我家讀聖經,但並不讀希伯來原文,也沒要求背摩西五經,採用的是現代英譯本NIV,在語言上小孩完全沒有理解的困難,很小就可以開始讀了,理解不理解在於字彙量的問題,而非語言本身的難度,孩子接受度很高,五歲時由媽媽陪讀,六歲後他自己就會主動讀經了。





不訓練背誦、沒有定期上讀經班、沒有每天一定要朗誦七次,完全由孩子自己主動閱讀,我們這樣算是讀經嗎?讓孩子主動閱讀聖經,習慣如何養成?其實我們沒有刻意訓練小孩讀聖經,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習慣。在基督教家庭中,日常生活中多半會談論到一些聖經上的議題,諼諼從小耳濡目染,因而喜歡讀聖經。在嬰兒期先教導漫畫聖經,熟讀到自己會看圖閱讀,一幕幕地串聯起來,變成聯貫性的故事。等他學會閱讀英文之後,我再讓他直接讀英譯本(NIV),也配合閱讀圖文並茂的聖經故事一起讀,直到孩子自己能夠閱讀聖經無礙為止。

我們在自學時,我也曾經使用聖經來培養閱讀力、聽寫經文、學習拼字、學習法文,全靠一本聖經。讓孩子讀聖經並非本於聖經的「古」、用詞艱澀、文字的難解,而是閱讀聖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環,孩子從小就聽我們朗讀聖經故事,談論聖經的話題,因而喜歡讀聖經。我甚至也曾經動過要培養孩子背聖經的念頭,但也不過是買一套英文有聲聖經(我家只有散篇),時時放給孩子聽,說不定聽著聽著就背起來了,並非刻意要訓練。

隨著自學的結束,目前我的注意力全放在中文自學上頭了,最主要是,他自己已經主動會去讀聖經了,根本不用我操心,至於閱讀的頻繁度?有沒有背起來?我並不深究,我看重的是,他自己會不會主動讀,而不是把讀經當成例行公事,就算久久沒讀了,也不要緊,孩子想到時,拿起聖經埋頭苦幹,這才顯出孩子愛讀經的心。

昨晚,諼諼讀了『啓示錄』的後半段給爸媽聽,『啓示錄』是聖經最難解的一書,老實說,我很少去碰它,因為有很多段落都看不懂。卻是諼諼最喜歡讀的一書,為什麼?昨晚我想了一想,諼諼不是天才兒童,而是『啓示錄』圖像式的語言,與兒童的思考方式最接近,這讓他倍感親切吧!

如果兒童讀經不是一種刻意背誦、刻意養成的讀書方式,而是讓孩子自己主動閱讀、自己喜歡、主動探討思索,沒有語言上理解的隔膜,我想,這才是讓孩子閱讀經典的真正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