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漢字認知歷程



Moria Flaig
23. April 2017







漢字認知歷程

我一直使用「直接識字法」來教導諼諼讀書識字,與間接識字法不同的地方是,「直接識字法」不使用音標、不分析字形、不解說字義,沒有經過解碼這道手續,讓孩子直接閱讀、直接識字、直接連結字形字音字義。字形沒有經過拆解(沒有解說部首與部件)、字音沒有經過解碼(沒有使用音標)、字義沒有經過解說(避免古文),直接閱讀、直接反應、直接認字、直接理解,所以才稱為直接識字法。

相較而言,台灣國民小學現行的識字教學法採取的是間接識字法:先學習注音符號、再閱讀注音課文、再讀國字與注音混合文(過去)、進而閱讀漢字注音課文、最後再讀純漢字課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學會獨立閱讀。方法是,讀字音需要先解碼注音符號、認字形需要先分解部首筆畫,缺點是,學習的手續多了好幾道。

在此,我提出一個問題,將學習的程序繁複化,能夠幫助學習、還是妨礙學習記憶?形聲義在分解的過程中,的確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幫助學生識字,或許有助於記憶,但是程序若是過於繁複,效果可能相反。尤其對於初學的幼兒而言,訊息越簡化、越是能夠直接吸收。

我也曾經嘗試其他的方法,比如:將類似的字一起教,所謂的「字族教學策略」,例如:以「包、泡、跑、抱、苞」為一字族,來集中教學,首重部件拆解、字形分析,類似說文解字的方式,以集中識字為基調來教導兒童讀書識字。但是效果不佳,我發現對於初學者來說,字體越拆解、越分析,孩子越是混淆不清。最佳的方法還是以直接閱讀文本方式,字形沒有任何經過拆解、字音不需要解碼、字義不需要解說,直接閱讀、直接理解、直接在文本中,連結字形字音字義三者。

在此過程,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使用直接識字法會不會造成識字的不牢固?因為沒有經過一道道解碼的程序,直接識字法沒有像間接識字法一樣,提供多方的線索來幫助記憶,而是讓孩子直接記憶,因此孩子才記得不夠牢固,對於單字的識別才特別緩慢?




若是先將字拆解成部首和聲符兩部份,例如:跑=足+包;泡=水+包;抱=手+包。這樣一來,能夠加速識字效率?還是減緩?然而,這三個字的發音並不完全等同聲符「包」,對於閱讀經驗太少的幼兒來說,並無法從「包」來聯想「跑」、「泡」、「抱」,多了「包」這到手續,反而容易造成混淆。

到目前為止,我多方嘗試的結果,識字之初,最好還是直接閱讀文本、將文本中所見的字彙直接與日常常用的字彙相聯結,最能夠幫助幼兒識字。

然而,諼諼對於單字的識別能力很差,要經過一段時間,有了較多的閱讀經驗之後,才能夠慢慢地將一個字一個字認出來。獨特的地方是,識詞先於識字,比如:先識得「好朋友」這一詞,但這三個字分開出現時,卻識不出「好」、「朋」、「友」這三個字。這是直接識字法的缺失,還是另有原因?

「直接識字」會不會造成識字不牢固?是不是識詞不識字的主因?最近我對於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看法。

最近在製作詞卡時,同時也在思索這個久久不解之謎。就認知的角度來說,我應該回到諼諼英文閱讀的歷程來找尋線索,因為他每天閱讀大量的英文書,英文是否對於漢字的認知學習產生了影響?

一直以來,我忽略了語彙構成中一個很重要的面向:英文的一個字(word),相當於中文的一個詞。比如:sky(天空)、sun(太陽)、friend(朋友)。在此前提之下,孩子當然是認詞先於認字,不會將字分開認,在閱讀英文的影響之下,認詞完全符合他日常的思維模式。

FB上的雙語媽媽們也反應了,住在國外的雙語兒對於「詞」有特別的偏好,我想,這個現象不應該只出現在雙語、多語兒童的身上。若是與日常語用相對應來看,答案就更明顯了,兒童在學習閱讀時,一定先從日常會話中所習得的語彙來對應眼中所見到的文字,正如同看繪本故事時,一定先找插圖來幫助理解內容,再來對應文中所出現的新字彙。




例如:兒童在學習說話的過程中,習得「太陽」這個概念,並與實物對照,所以在讀「太陽」兩個字時,一定是以這兩個字為單位一起理解,並非拆解開來理解。若將兩個字拆解開來的話,我們會發現,實際上「太」與「陽」這兩個概念與「太陽」完全不同。然而,在兒童的大腦中並還未對於這兩個概念的產生認知之前,當然還無法識別個別的字,當然啦!閱讀經驗較多的兒童一定能夠辦得到,但是識字之初的兒童呢?

理所當然的結果是,這兩個字若是分開出現時,或是與其他字相結合時,孩子就認不出來了,因為孩子只有「太陽」這個概念,並還沒有「太」與「陽」這兩個概念。若是這兩個字分別與其他字結合在一起,比如「太空」與「陽性」,就算是這四個字分別都認得,卻無法很順利地讀出,對於閱讀經驗還很少的幼兒來說,還是必須經過大人的教導,才會將之相連結一起閱讀,原因是,在大腦中這些概念都還未形成。

這樣看來,字盲這個謎團就有了答案。諼諼先認詞,不認字,等到閱讀經驗多了之後,才慢慢地,將個別的字一一地認出來,所謂湯圓浮現理論(我曾經在部落格中多次介紹過),原來字盲不是什麼怪異的識字行為,完全符合兒童的認知心理。從認知的觀點來看兒童的識字歷程,諼諼偏重認詞的認知習慣,一點都不難理解了。因為「詞」完全符合日常語用,「字」卻不符合日常語用,兒童是先學會說話,再識字,而非先識字,再學說話。由此來看,字盲的現象更是理所當然了,偏愛認詞更是兒童自然的認知行為。




弔詭的是,我的「直接識字教學法」本源自於「讀經派」的識字法,援引了讀經派所倡導的讀經法:直接指讀、直接記憶、直接認字。然而,就讀物的內容而言,讀經派卻忽視到兒童認知心理這個層面,也就是說,經文大多以文言文的單音獨體來行文,不常出現在日常語用之中,因此,兒童在閱讀經文時,無法將眼中所視的文字與會話中所習得的語彙相對應。

文言文中,太陽這個概念,通常以「日」來表示,在日常語彙中,「日」對於兒童來說,可能會理解成生日、星期日的日,看到「日」並無法直接聯想成太陽實物,必須經過大人解說「日」的象形造字過程,才能夠明瞭「日」就是太陽之意。再者,就算兒童從文言文中習得「日」了,能不能直接讀「太陽」呢?當然不行嘍!要另外學「太陽」二字。因此,縱使學過「白」、「日」二字,也不太能理解「白日依山盡」之意,因為對於兒童來說,太陽並非白色,「日」也難以跟常用的「太陽」相連結。

分析到此,讀經派倡導的直接閱讀法卻不是最直接的閱讀法,也是需要經過多道的解碼手續,只不過這次解的碼不是字音與字形,而是字義。也就是說,文言文使用的不是日常語用的詞彙,字義也不是常用的字義,而是需要經過解碼、解釋、多方比喻才能夠讓兒童理解的語言,並不適合兒童的認知心理。

雖然倡導人王老師特別強調,成人教導兒童讀書識字應該先瞭解兒童的認知方式,要運用兒童認知上的特點來讓兒童學習,兒童的理解力薄弱,記憶力超強,因此,能夠將古文囫圇吞棗地背起來。但他卻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單音獨體的文言文並不符合日常語用,並不是兒童的語言,之於識字認知幫助不大。

若只是將兒童習字的範圍局限於四書五經之中,也就是他所倡導的「老實讀經」,只讀文言文,不讀白話,孩子熟讀經書之後,能夠將經書裏面的文字直接對應到日常語言之中嗎?也就是說,學了「日」就會讀「太陽」嗎?實在有待商榷。




所謂識字,是國字在形、聲、義三者達到一定程度的連結時,能夠將眼睛所見的文字對應到耳朵所聽到的語言,我們才說識得一個字。然而,就以兒童認知心理來說,兒童的語彙來源是來自於日常會話,在學習閱讀時,自然從日常語用中所聽到的「tai  yang」的音,來對應眼中所見的「太陽」,並對照實物以瞭解意義。因此,以日常使用的語彙來作為讀書識字的開端應該是最適合的途徑,文言文作為讀物來說,並不適合用來識字,因為必須經過多道解碼的程序。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一個結論,認詞的能力比起認字的能力更能迅速培養出來,因為,兒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學的是詞而非字,也就是看到太陽說tai yang,看到飛機說fei ji,識字時,以所習得的音來對應眼中所見到的文字,這時候,孩子眼中的文字便是一組一組的「詞」了。

在這個基礎之上,在孩子學得一定的字量之後,我們應該多讓孩子識詞,多讀詞卡,並以詞為單位來擴大學習範圍。我想,如此一來,就能夠有效地提高識字量,加速讀書識字的效率。

以上只是個人淺見,成效如何?有待實踐來證實,也要靠讀者提出多方的佐證。




延伸閱讀:

漢字認知歷程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5/blog-post_9.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識字三階段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