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中文自學上軌道了



Moria Flaig
17. März 2017



慕尼黑寧芬堡入口



中文自學上軌道了

幾經周折,從字盲到似曾相識,現在終於叫得出名字了!字啊字!諼諼終於認識你啦!

自從我們將國語課本康軒版第一冊上完之後,第二冊進行得非常不順利,一直徘徊在前半冊,落到不進則退的田地。每當媽媽要往跨一步時,孩子就往後退一步,字越來越多、課文越來越長,讓諼諼讀起來倍感吃力,本來識字就有困難了,字數多起來之後,就越加不認識字,最後多到索性徹底放棄。

為了鼓勵孩子不要放棄,於是我改弦易轍,改用比較簡單的南一版,並且從最簡單的第一冊開始,捲土重來,並要求習字時加上漢語拼音,加強字形與字音之間的連結,用意在培養孩子對於國字的敏感度。南一版簡單、明瞭,孩子接受度很高,目前第一冊只剩下最後一課了,漸漸地讓我看到了,這個方案發生了實效:習字果然有用、漢語拼音果然有用,字少更是重要,現在諼諼看國字也能感到親切,不再感到沮喪陌生了。

孩子有了信心之後,就懷有雄心。

幾天前,我們去購物中心時,孩子帶著媽媽去看一種玩具,還說:「如果我努力學中文的話,可不可以買這種玩具給我呢?」唉呀!這種玩具是那種玩幾天就會被拋棄的那一種耶!然而,諼諼向來很少要求買糖買玩具,這次居然會相中這一款,令我感到驚訝,會主動要求的話,一定是非常喜歡嘍!孩子從哪裡能夠得知這種東西呢?從學校啊!一定是有小朋友帶這種玩具到學校去,卻被他相中。而且還曉得提出具體的獎勵方案,依照「努力就有獎」的原則,他設想,如果自己認真學中文的話,媽媽就會答應買這一款玩具。

知我者,諼諼也!他真的把媽媽的脾胃摸得一清二楚。我家中文自學一而再、再而三地難產,一切根源於孩子沒有興趣、不願配合、不願克服困難,現在孩子自己卻找到了實實在在的動力,願意配合媽媽的規劃,往前邁進,雖然那種玩具不是什麼寓教於樂的「優質玩具」,但有時候為了開心而玩,就算不是寓教於樂的玩具,但開心也不錯啊!

再者,語言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立竿見影的一次性的行動,要讓學習細水長流的話,訣竅在於找到一種親子雙方都接受認可的進行模式,而且能夠將此模式像刷牙洗臉一樣例行化,閱讀是如此、認字是如此、習字也是如此,學習不在於量多,而是在於每日一點一滴的累積與實踐。持久又有恆,是海外中文教育中最難挨的一個關卡。

由於缺乏外在環境的支持,持久的恆心,堅持不懈的毅力,對於生活在海外的家庭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我們必須額外找到時間來學習中文,加上學校日常的課業,這是一種雙重的負擔,要從中拿捏到平衡點,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最重要是,孩子願意學習,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往前邁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