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安眠哺乳法



Moria Flaig
28. Februar 2017



霍亨索倫堡



安眠哺乳法


死黨懷孕了,要當媽媽了,讓我等了那麼多年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好友與我家語言背景類似,我們都是中英德三語家庭,只是他們住德國,我們住英語國家。其實,三語寶寶的哺乳沒有特別之處,也是一般般。

我只是想介紹一個安眠哺乳法,與三語無關,雖然這個方法不能保證每個新生兒一覺到天亮,但是媽媽產後休息復原,寶貝睡眠習慣的養成卻都在這裡,用在諼諼身上超管用的,痛苦期只有產後第一個月,一個月之後,保管寶寶睡得安穩、媽媽睡得舒暢,原則上只要注意下列幾點:

1)母嬰分床:我曾經讀到一篇研究嬰兒睡眠的文章,其中提到說,很多嬰兒無法睡過夜是因為,媽媽本身反應過度,嬰兒一啼哭,誤以為是寶寶餓了,馬上就抱起來哺乳,讓嬰兒學習到一種行為模式:一哭就有得喝,以喝奶來平撫不安的情緒。為什麼媽媽能夠做到,一哭馬上去抱起來這個動作?那是因為,沒有母嬰分床嘛。

寶寶一啼哭,媽媽馬上去抱,其實是每個媽媽自然的反應。然而,若能夠給寶寶幾分鐘的時間,停頓一下,卻是關鍵。不去馬上抱起來,不是意味著把寶寶置之不理,讓他哭的肝腸寸斷,而是給予寶寶時間與機會去學會調適,讓自己再度入眠。寶寶哭時,不要馬上去打擾、更不要馬上餵奶,讓他自己調整適應。寶寶哭的時候,有時不代表是肚子餓了,只是睡眠還不連貫。一般人會馬上入眠,嬰兒卻不同,馬上哇哇大哭。判斷嬰兒是餓了,還是只是醒了,這是關鍵點。我建議在寶寶出世之後,喝奶量與喝奶時間要詳實記錄,我記錄了大約兩個月,這點零碎的數據,能夠幫助媽媽來判斷,寶寶是餓了?還是只是醒來而已?

為了養成嬰兒自我調適的能力,母嬰分床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千萬不要貪圖方便,讓嬰兒睡在媽媽身邊,雖然餵奶很方便,但結果是媽媽寶寶都睡不好。嬰兒睡在另一間的話,寶寶哭的時候,從聽到、到起身、到抱起來、到餵奶,這一連串動作,總是需要一點時間,若是寶寶就睡在旁邊,一哭就直接抱起來,是直接的動作,幾步只差,結果卻差很多。

2)善用奶瓶:這也是一個好方法,溫母奶需要時間,這樣的模式可以讓小嬰兒學習到,不是一啼哭就有得吃,而是需要等待,等著等著自己就睡著了,這可以幫助小貝比學習如何在半夜醒來時,自己調節、再度入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然而,若在分娩後,第一時間就使用奶瓶,不直接哺乳會有幾項缺點:第一、嬰兒會拒絕吸允媽媽的奶頭,如果不馬上擠奶的話,會造成乳房腫大、嚴重的話會引起乳腺炎;第二、使用擠奶器很辛苦,不如直接餵奶。媽媽就要看著辦嘍!我的經驗是,先苦後甘也不錯。

此外,奶瓶還有一個好處是,尤其是產後媽媽需要充足的睡眠來回復體力,奶瓶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方法,怎麼說呢?寶寶哭時,爸爸可以去餵奶呀,媽媽根本不必起身。當時,我們夫妻以輪班的方式來餵奶,也就是說,小孩滿月前,固定會在半夜醒來一兩次,哇哇大哭時,爸爸去餵奶,媽媽繼續夢周公。我記得很清楚,滿月之後,突然一夕之間,寶寶「長大」了,爸爸不必半夜起床餵奶了,變成媽媽七點時起床餵奶,唉!早上七點不算夜班啊!媽媽只好認了。這代表著,孩子已經學會自我調整睡眠時間了。

3)現代的社會過度強調哺乳的益處:a. 寶寶會比較聰明,母奶有助於嬰兒的發育 b. 增加寶寶的抵抗力 c. 防止過敏 d. 寶寶不會過大過胖,將來不會有肥胖症 e. 營養價值高  f. 增加媽媽寶寶之間的親密關係。我不否認以上幾點益處,但是我們過度強調這些好處,尤其是,我家兩方都有遺傳性過敏,c點,更是讓我恍恍惑惑的。

諼諼當初是喝母奶與奶粉混合物,在分娩之前,我也是讀了很多推廣母乳的訊息,深信母乳的益處。諼諼出世時, 事與願違,因為諼諼在分娩時因為缺氧而入住加護病房,而錯過直接餵母奶的黃金時刻,因為醫院已經先用奶瓶餵食了,導致小孩拒絕直接哺乳,我不得不母奶與奶粉混合餵食。事後分析,我們卻因此因禍得福。

出院後,我也繼續使用奶瓶,沒有直接哺乳,奶量不足時,就以奶粉補充,直接哺乳卻是等到第二個月之後才嘗試的,因為擠奶擠到厭了。但就上述六點而論,諼諼並沒有因此而變得比較笨,發育反而較早(十個月大獨立行走),也沒有肥胖症,也很少生病,到目前為止也沒有過敏的症狀出現。相反的是,我所知道的全母奶寶寶身體抵抗力很弱的,不時在生病的大有人在。過敏超嚴重的,像是孩子的爸爸,喝純母奶喝得特別久,就是一個鐵證。根據新的研究,沒有儘早讓寶寶多接觸各種食物,反而會容易導致過敏。現在德國的產後輔導士(到家做護理與咨詢,保險公司全額給付),一般都會建議,有過敏基因的家庭應該提早餵食副食品,並且加入少量的麥粉、米粉、奶粉等等,含有過敏源的食物。

第一個月,我使用擠奶器擠奶,很辛苦,而且奶量還不夠,因為那年夏天,非常地熱,所以諼諼喝奶量超多,很渴嘛!生長速度過快,超過正常的生長曲線,喝到醫生說要控制奶量,不然會養成飲食過量的不良習慣,當初的確也有如此的擔憂,夏天過後,食量就減緩了。後來,諼諼並沒有過大、過胖,他反而是同齡小孩中比較瘦小的一個。

然而,奶粉較耐飢,這是事實,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奶粉可以幫助寶寶睡比較久,雖然有很多研究或是推廣母奶的人士完全否認這一點,喝奶粉的嬰兒是不是睡得比較安穩?這個問題常常被提出來討論。我的經驗是,肯定的,在諼諼身上很明顯,因為他借著奶粉,馬上就能夠一覺到天亮,第二個月開始,半夜就不會再醒來,一個月之內就將睡眠調整得很妥當,可能真的是得力於奶粉耐飢這個特點。

4)斷奶:最好在獨立行走之時就完成斷奶,一般嬰兒獨立行走的平均年齡是14個月左右。諼諼十個月大時就會獨立行走,因此,也是在那時候進行斷奶,斷奶大約進行兩個月左右,我是看他在九個月大時,快要學會走路了(他學了很久,扶著傢俱行走,走了快三個月),於是決定要斷奶。

我會選在這個時間點,是因為小孩在學會走路之後,自我意識會變得很強烈,之後要斷奶會比較困難,睡眠有問題的嬰兒,大多一歲以後還沒有斷奶,甚至持續到兩歲,半夜還要醒來幾次喝奶。大部份育兒寶典都會介紹如何哺乳,卻很少介紹如何斷奶。

以我的經驗是,多喝薄荷茶與Salbeitee(鼠尾草,學名:Salvia),或是時時口含薄荷糖,效果很好,剛好那時候我感冒咳嗽很嚴重,大量地口含薄荷糖,正好配合斷奶計劃。多喝「減奶茶」可以以漸進的方式減少母奶的分泌,奶量少了,孩子吸不出來了,他就自己決定「不再喝了」。不要認為,斷奶是一件自然會發生的事情,的確有很多媽媽分享過同樣的經驗。但在我們家族中的,也有人四歲以後才斷奶的。可見,要斷奶,還是要有事先的規劃,沒有規劃,也可能會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