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星期四

大家都搬去哪?





   Ep停擺了幾天,不免讓人憂心,別人的文、別人的家不能進去,幸好阿莫有開放每個人的家門,讓大家趕緊搬家。

  我算是搬完了,只剩一個超大檔《孤城春深處》,決定放水流,此檔有下載PDF,所以也沒差。

  今天系統似乎恢復了正常運作,除了强震後的例行問候,大家最想知道的事,無非是文友都打算搬去哪落脚?

  爲了避免平台倒閉的風波再度出現,爲了避免未來再度被迫搬家,從今天起,Blogger老巢就是總部了。自從斷線危機出現後,我去了方格子寫雜文,兩年都過去了,一個合適小説的平台至今還未找到,因此小説就暫且不經營了。反正,大多數人喜歡看短文、日誌、評論,對長篇小説的吸收度很低,因此小説上傳根本沒什麽作用,不如捨棄不再經營,因爲那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以後,我就在這兩地出沒︰
  方格子︰【薇亦柔止
   Blogger︰【薇亦柔止


諾貝爾獎得主與總理喝過的咖啡︰Cron und Lanz





Göttingen大學是我的母校,這裏除了出過48位諾貝爾獎得主之外,還有出過許許多多的名人,其中以數學家高斯、原子彈發明者奧本海默與《格林童話》編纂者格林兄弟,最爲世人所知。同時,它也是普朗克、海森堡與玻恩等知名物理學家的任教大學,因此才有奧本海默來此地,師從玻恩,撰寫博士論文一事。

曾經撰文介紹過Göttingen,這裏不再重複,請看《奧本海默母校︰一所英國人創立的德國大學》。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大學成立的歷史背景,相當特殊。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專程爲老家漢諾瓦王國、建立的一所大學,因此大學以喬治二世的名字來命名︰Georg August(德語),但一般都稱它為哥廷根大學。

哥廷根是一個悠哉悠哉的大學城,對學生來説,最享受的事,莫過於下午時,牽著一輛脚踏車,步行到老城去喝杯咖啡,吃塊蛋糕。Göttingen有家遠近馳名的咖啡店,名爲Cron und Lanz,這家店成立超過了一百五十年,經營者已經傳到了第五代,這家店所製作的糕點,以年輪蛋糕與巧克力口碑最佳。

何謂年輪蛋糕?

這種蛋糕的製作工序相當費時費力,需要繁複的烘烤與人力,故價格昂貴。首先,將一根可旋轉的長棍放置烤爐上,再將一層層的蛋糕液塗抹在長棍上,慢慢隨之轉動,待每層麵糊都完全烘烤略焦時,再鋪上另一層麵糊,依序下去。糕點師便會烤出一串圓柱形的年輪蛋糕,中間有小孔,表面抹上巧克力。將圓柱橫切後,便可以看到一圈圈、特殊的環形花紋,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因此稱爲年輪蛋糕,德語原意爲樹木蛋糕(Baumkuchen)。

一般德國家庭主婦善於烘培各式各樣的蛋糕,蛋糕經常吃,就覺得沒啥稀奇,唯獨年輪蛋糕是自己做不來的。因此當年還在讀書時,總會心血來潮晃悠悠地步行到這家咖啡店,叫杯咖啡,吃塊年輪蛋糕,看著櫥窗裏,排著一顆顆精緻的巧克力,眼裏口裏都是甜蜜,可謂人生一大享受。

畢業後,離開了Göttingen,卻再也沒有吃過年輪蛋糕了。

不禁感嘆,韶光易逝,歲月如梭,離開後幾經輾轉,走過好幾個國家,吃過各式蛋糕與甜點,未曾想,日後會再度回到德國定居。此時,嘴裏吃著黑森林蛋糕,心裏卻驀然念起了當年的年輪蛋糕。

曾祖父與二二八





又到了二二八。

今天與媽媽視訊,才知道家中至今無人申請賠償金,事關巨額賠款,巨款讓我有了動力,不得不克服頑劣懶癌,在此提筆記上一筆。

今年年初政府修正頒佈一項法令︰《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明定賠償金與所有權回復權利都不得扣押、讓與、抵銷或供擔保,不會影響領款人社福身分,內政部將持續促請權利回復基金會積極辦理賠償金申領及發放作業,以保障受領人權益。

雖然申請時間早就截止了,按此條例,似乎賠償金現在仍舊可以申請;二二八紀念館中懸掛著阿祖的畫像,家人是有資格領取賠償金的,毋庸置疑!不知道是不是對錢不積極,還是分下來也所剩無幾?兩年前賠償金提高到了兩倍,政府又修法下了保證,我想是值得跑這麽一趟了。

二二八紀念館中懸掛的畫像,原畫是兩幅油畫,出自台灣美術大師李石樵的手筆,他爲曾祖父與曾祖母各畫了一幅。我們這一房繼承的遺物中,除了這兩幅油畫外,還包括幾件藝術作品,皆與名人有關,去年弟弟徵得父親與叔父的同意,將這些藝術品捐贈國家,並聯絡大學美術系,對兩幅油畫先進行修復。




至於阿祖是如何親歷二二八事件的呢?

除了媒體報導之外,本人對此事的認知主要是來自表姑的口述。她父親入贅到我家,母親並未出嫁,全家一直住在我們的祖厝,直到兒孫各自成家立業。她父親是名副其實的童養「婿」,因家境貧寒無法供學,曾祖父便收養他,將他培養成一名文采斐然的記者。姑公成人後,便隨阿祖到處搞政治,曾被報社分派到廈門當駐外記者,所以表姑有一段時間是在廈門就學。

表姑是阿祖的第一個孫子,年齡卻與祖父相差不多,堪比第一金孫。因是長孫女的緣故,自幼總是跟在曾祖父母身邊轉,同時也見證了台灣近代政治的發展。

阿祖是台灣文化協會的成員,是日據時代的名人,曾隨林獻堂到東京請願,家中保存著日本内閣總理大臣犬養毅的筆墨,犬養毅也是知名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通常有木堂老人的落款。此外,阿祖也曾與林獻堂一同會見過梁啓超,家中保存一幅字畫,畫上有梁啓超(飲冰室)與林獻堂(灌園)的題詩。而阿祖的次子,也就是我的阿公,迎娶林家女,與霧峰林家結成蒹葭之好。

二二八事件爆發時,林獻堂被視爲台奸,阿祖與記者女婿也被視爲異議份子,很快地就遭人逮捕入獄,表姑便是見證人,親眼目睹兩位親人鋃鐺入獄的經過。當時家人靠情人靠管道,各處奔走求助,阿祖與姑公才幸免於難,安然出獄。

身爲後代子孫,無法揣度阿祖當時内心的轉變,林獻堂此後移居日本,而阿祖卻成了國大代表,想必是入獄時,做出了妥協的決定。1948年第一届國民大會在大陸選總統,老蔣以黃金賄賂國大代表,據説阿祖也是有拿到黃金,不知是否屬實?祖厝裏,長年懸掛老蔣親筆匾額,這方匾雖不是從小看到大,但也是印象深刻。

成大歷史系教授陳文松是研究阿祖的專家,出版了一本學術專書《白頭殼仔——洪元煌(1883 1958)的人生組曲:殖民統治與草屯洪家》,並成大出版社製作了線上導讀,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

多年前,無意中在網上閲讀到陳教授的日文博士論文,才得知他是研究阿祖的專家。我便將此事告知台灣家人,家人聯繫陳教授,因陳教授研究的是自己的先人,此事對那些遠在美加的親戚們來説,是件極爲難得的事。親戚們回台時,都會與陳教授相約吃飯,家族間的連帶,隔著遼闊的太平洋,卻因陳教授的關係更形緊密,我很是感激。

當然,這本書出版時,大家未能免俗地多買了好幾本,分贈親友。

春節期間接到訃聞,阿祖的後人又少了一位,緬懷先人的同時,我們要敦促政府,儘快讓所有申請人完成申請手續。


PS 當初政府開始實施申辦二二八受害者賠償金時,姑公一家,已經完成申辦手續。然而,幾年前表姑回天家見主,不知她的子孫是否有去申請兩年前增加的六百萬元?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要價仟元臺幣的杜拜巧克力





去年年底在德國掀起一陣旋風的新聞,不是德國國會遭到解散,也不是川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而是一塊來自杜拜的爆紅巧克力。這陣風甚至颳到了全世界,一塊小小的巧克力,要價竟高達30歐元,折合臺幣一千多元。

然而,杜拜巧克力因其出身不同,身價也大大不同,老牌瑞士巧克力製造商Lindt,今春推出限量款,一塊145g的杜拜巧克力定價十歐元。相較而言,產於土耳其的杜拜巧克力,半價即可入手。而正宗從杜拜進口、由Fix製造的真品,200g可以賣到30歐元到40歐元不等。

如此金貴的巧克力,卻人人爭相購買,這到底是什麽神食物?

細究其材料,除了平常的巧克力之外,内包常見的開心果醬之外,簡直是平平無奇。造成杜拜巧克力如此高價的關鍵因素是,餡中含有一種中東特有的小點心,稱之爲︰Kadayif。

Kadayif是一種杏仁粉、榛果粉、混合蜂蜜或糖漿做成的餡,再裹上由麥粉油炸成細細的麵條,被稱作「天使髮絲」。這種細麵條經常應用在各種中東甜點中,杜拜的巧克力製造商Fix dessert,突發巧思,將這種甜點填入巧克力中,混以開心果醬,卻意外爆紅,風靡全球性,造成大衆競相吹捧。

近來因情人節,市面上,幾乎每家超市都會擺上杜拜巧克力,堪稱舉目可見。三十歐元到底是嘗個新鮮,還是其滋味堪比龍肝鳳髓?


我想,大概只有吃的人才能品出箇中滋味!


《食夢貘》修文後記





  《食夢貘》是參與熊輪老師舉辦的【2023年末瓶中信】活動,所撰寫的一篇長篇小説,距今爲時一年。

  去年十二月收到瓶子時,瓶子主人出題為︰「倘若妄想改變是自責」。什麽是無力回天、無法挽回的悲劇,卻因妄想改變,而不斷地自責呢?

  那麽就寫滅族與復仇吧!

  按以往的習慣,將題目擴寫成三部,於是我將小説結構分成三段︰倘若妄想改變是「自責」、倘若妄想改變是「追悔」、倘若妄想改變是「復仇」。並調入東方奇幻元素作爲醍醐味,冠以《食夢貘》為書名,古言的味道就出來了。


  【食夢貘】

  食夢貘的靈感是來自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夜神潤玉有一隻寵獸,劇中稱爲魘獸,形象類似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食夢貘。劇中以電腦繪圖所繪製的魘獸,長得十分像梅花鹿,而本篇小説中的魘獸,比較像是無尾熊與貓咪的綜合體,跟無尾熊一樣以桉樹為棲息地。

  六十幾集的《香蜜》,實在沒有勇氣去追,只看了片斷,並不清楚魘獸在劇中設定是什麽?而我的食夢貘的形象與中日古代傳説接近,日本更有食夢枕,製作形如貘的「貘枕」、這種文化傳統。

  食夢貘能吞噬惡夢、不幸與悲劇,取代恐懼,留下美好的夢境。二修時,還要添入另一種能力,魘獸能形變出夢中情人的形象,在劇情推動上,便是渣男與綠茶婊擔當。

  改變記憶、意識與感知,取代事實,置入幻境與謊言。這便是本篇小説要探討的主題︰

  何爲真相?何爲假象?何爲幻象?

  此篇小説主要講述兩對相貌一模一樣的孿生子,一對公主,一對皇子。皇子在被掉包後,產生了雙重身份,在他人眼中呈現了出某種假象。當背後所隱藏的真相慢慢浮現時,這個真相與他人眼中看到的假象,產生了極大的矛盾與衝突,並構成一種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

  例如︰女主在得知自己的丈夫,並非當初所愛之人,愛人竟然被調了包,因孿生相像之故,自己並未察覺,所愛之人竟然是假的,進而對丈夫的愛產生了懷疑。原本拒斥招納男寵,之後反而徘徊在丈夫與男寵之間,因而種下了日後另一場悲劇的種子。關於這一點,二修時要强化兩者間的因果關係,讓草蛇灰線的伏筆浮上臺面。


  【歷史原型】

  這篇小説雖以南北朝為背景,但並非按照史實撰寫,而是以架空爲創作原則,不求歷史的正確性。南北朝這個概念,只是爲了給讀者一個五胡亂華、朝代頻繁更迭、南北對峙的一個粗略印象,並以胡漢雜居為歷史氛圍,男主高見深的瞳眸為琥珀色,代表他具有胡人血統。以此背景,去寫一個亂世夫妻的故事。

  然而,北齊鮮卑族高氏的統治時期(550年-577年),只是一個時空的參考坐標,文中帶出權傾天下的楊氏,乃至於後來北齊被北周攻滅,隨之,北周帝位也為外戚楊堅所篡,隋朝建立。最後,楊堅出兵南下,兼并南朝,統一天下。小説中以權傾天下的外戚楊家,來暗示後來的歷史發展。

  就概念而言,可謂北齊北周合起來寫,但還是那句老話,這裏不做歷史考證研究,故事背景以架空歷史為原則,小説中所引用的詩詞,所提到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也是全然脫離歷史時空的束縛。

  就時間點來説,與北齊對應的南朝原本應該是南陳,故事中女主,朝顔女皇蕭尚予,卻是姓蕭,也是筆者故意爲之,不想照著歷史寫的緣故。歷史上南朝蕭氏有兩朝,宋齊梁陳中的齊梁,這兩朝的皇帝皆姓蕭,南梁與北齊時間上只有共存七年,小説並沒有寫出是蕭齊還是蕭梁,立意便是要模糊掉歷史的正確性。

  至於,高見深與高見濟這兩個名字的苦主是誰?

  或許有讀者看出。

  高見深取自深情皇帝明憲宗朱見深,他的父親明英宗因親征瓦剌,被俘虜淪爲人質,叔父明代宗臨危授命,登基為帝。原本代宗是朝臣商議下,擁立爲代理皇帝的,但他想做真正的皇帝,將劫後歸來的英宗軟禁,並廢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為太子。後來朱見濟夭折,英宗復辟,朱見深復立爲太子。

  文中男主高見深與明朝皇帝朱見深際遇十分相似,高見深原本是北齊太子,於出使南朝之際,被自己的孿生兄弟高見濟(質子)用計給掉包了,遂以質子身份幽居南朝。後來得到養母楊皇后的支持與斡旋,順利娶得心上人朝顔公主,入贅南朝爲駙馬。

  而高見濟便是見齊,取見賢思齊之意,因思齊,他用計返回了北齊。後來卻因娶不到朝顔,一怒之下,出兵南朝,殺盡南朝皇族,只有朝顔與夕顔姐妹存活了下來,朝顔臨危授命,登基為女帝。後來,朝顔爲了復仇,手刃高見濟,高見深得以復位,繼位為北朝皇帝。

  而小説中這位深情皇帝,與明憲宗朱見深一樣深情,執著癡戀於朝顔公主,在被幽禁於南朝為質子期間,深愛對他照拂有加的朝顔。而明朝皇帝朱見深被幽禁期間,年幼的他受到宮女萬貞兒的照料與保護,在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之下,倆人發展出年齡差的姐弟戀。即便萬貞兒年長朱見深十七歲,朱見深對萬貞兒可謂用情至深,至死不渝。即位後,封她爲萬貴妃,寵冠后宮。萬貴妃薨逝後,朱見深也因悲傷過度而染疾,短短數月後,便追隨愛人於地下。

  當初在設計這篇小説時,看中的就是「深」這個字,意味著深情。


  【雙重身份】

  這篇小説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寫了兩對雙生子,男女各一對,以孿生子掉包頂替來推展劇情,讀者或許看出,劇情設計上,有大仲馬《鐵面人》的影子。腓力與路易十四有著一模一樣的面孔,因爲面孔長的跟國王一樣,因此他的臉必須戴著鐵面,無法示人,但他心地非常善良,而孿生兄弟路易是一個淫亂的暴君,於是三劍客便以腓力調換路易十四,心善的腓力以路易之名,出現在人類歷史的舞臺,創造了法國史上最鼎盛的太陽王統治時期。

  大仲馬用的手法是「冒名頂替」,以假國王調換真國王,一共只有一次操作。

  與之相較,本篇小説著重於,因掉包而產生的「雙重身份」。

  文中的掉包一共有三次操作。

  高見深與高見濟,兩位皇子的掉包,卻有兩次操作,一次是太子高見深被掉包成質子高見濟,另一次是女主朝顔血刃太子,讓高見深恢復原來的太子身份,繼位爲齊帝。

  而高見深的妻子朝顔女皇,與孿生姐妹夕顔的掉包,卻只有一次操作。夕顔是南朝和親公主,大婚前夕,被朝顔血洗兵變,被偷偷掉包。朝顔頂替夕顔的身份嫁入北朝,成爲太子妃,成爲假太子的妻子。最後朝顔在皇帝駕崩時,殺掉假太子,復仇成功,讓自己的丈夫恢復太子身份(掉包回來),繼位為皇帝。

  然而,朝顔卻再也無法恢復女皇的身份,她想回去南朝,回去輔佐她的皇帝兒子,卻再也回不去了,便永遠禁錮在夕陽公主這個身份之中。小説最後一節描述,朝顔探訪被囚禁的夕顔,夕顔嘲笑她,她只能做她的影子。這就是朝顔爲了復仇,所付出的代價——失去女皇的身份。

《食夢貘》後記





  【題解】

  《食夢貘》是參與熊輪老師舉辦的【2023年末瓶中信】活動、所撰寫的一篇長篇小説,創作時間不到三個月,字數約有十二萬。

  實不相瞞,去年十二月收到瓶子時,很想就此⋯⋯放棄,瓶子主人出題為︰倘若妄想改變是自責。是一道現代感十足的題目,並不適合作爲古言的標題。

  熊輪老師的訊息,如下︰
  
【收到題目】︰倘若妄想改變是自責
【題目敘述】:會自責是因為有遺憾、想挽救,那麼妄想改變一個無法挽回的事情、關係是否也是自責,還是不願面對那時的糟糕局面呢?
【瓶主人言】:抱歉題目可能偏難,但希望你能順利撰寫完。

  妄想改變無法挽回的事情,什麽是無力回天的事?
  
  那麽就寫滅族與復仇吧!

  按以往習慣,我通常會將收到的題目擴寫成三部曲,於是我將小説結構分成三段︰倘若妄想改變是「自責」、倘若妄想改變是「追悔」、倘若妄想改變是「復仇」。並調入東方奇幻元素作爲醍醐味,冠以《食夢貘》為書名,古言的味道就出來了。

  至於食夢貘的來處,靈感來自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夜神潤玉有一隻寵獸,劇中稱爲魘獸,形象類似食夢貘。這裏老實招認,六十幾集的《香蜜》,實在沒有勇氣去追,只看了片斷,並不清楚魘獸在此劇中設定是什麽?

  而我的食夢貘能吞噬惡夢、不幸與悲劇,取代恐懼,留下美好的夢境。牠能改變記憶、意識與感知,取代事實,置入幻境與謊言,這便是本篇小説要探討的主題︰

  真相、假象與幻象。

  兩對相貌一模一樣的孿生子,被掉包之後,產生了雙重身份,在他人眼中呈現了出某種假象。當背後所隱藏的真相慢慢浮現時,這個真相與他人眼中看到的假象,產生了極大的矛盾與衝突,並構成一種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

  例如︰女主在得知自己的丈夫,並非當初所愛之人,内心對於男主的愛產生了許多懷疑,因而納了男寵言子游,種下了日後另一場悲劇種子。在寫作過程中,這裏出現了操作不當,時間順序、因果關係寫得不夠緊密,日後修文時,這一段應該會全面改寫。


  【歷史原型】

  這篇小説雖以南北朝為背景,但並非按照史實撰寫,還是以架空歷史爲創作原則,不求歷史的正確性。南北朝這個概念,只是爲了給讀者一個五胡亂華、朝代頻頻更迭的粗略印象,以胡漢雜居為歷史氛圍,男主高見濟的瞳眸為琥珀色,代表他具有胡人血統。以此前提,去寫一個亂世夫妻的故事。

  並以北齊鮮卑族高氏的統治時期(550年-577年),作爲時空的參考坐標,文中帶出權傾天下的楊氏,後來北齊被北周攻滅,隨之,北周帝位也為外戚楊堅所篡,建立隋朝,最後楊堅出兵南下,兼并南朝,統一天下。這便是小説中説的,權傾天下的外戚楊家。

  就概念而言,可謂北齊北周合起來寫,但還是那句老話,這裏不做歷史考證研究,故事背景以架空歷史為原則。

  就歷史時間點來説,與北齊對應的南朝應該是南陳,故事中女主,朝顔女皇蕭尚予,卻是姓蕭,也是筆者故意爲之,不想照著歷史寫的緣故。歷史上南朝蕭氏有兩朝,宋齊梁陳中的齊梁,皇帝皆姓蕭,但小説並沒有寫出是蕭齊還是蕭梁,立意便是要模糊掉歷史的正確性。

  至於,高見濟與高見深這兩個名字的苦主是誰?

  或許有讀者看出。

  高見深取自深情皇帝明憲宗朱見深,他的父親明英宗因親征瓦剌,被俘虜淪爲人質,他的叔父明代宗臨危授命,登基為帝。代宗原本在朝臣商議下,被擁立爲代理皇帝,但他想做真正的皇帝,將劫後歸來的英宗軟禁,並廢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為太子。後來朱見濟夭折,英宗復辟,朱見深復立爲太子。

  照理説,文中的高見深,應該是那個短命太子朱見濟,而非朱見深。隨著小説慢慢發展,筆者才發覺當初設計失策,將兩人的名字錯置了。

  文中男主高見濟與朱見深際遇十分相似,高見濟原本是北齊太子,於出使南朝之際,被自己的孿生兄弟高見深(質子)用計給掉包了,遂以質子身份幽居於南朝。後來得到養母楊皇后的支持與斡旋,順利娶得心上人朝顔公主,入贅南朝爲駙馬。

  高見深娶不到朝顔,一怒之下,出兵南朝,殺盡南朝皇族,只有朝顔與夕顔姐妹存活了下來,朝顔臨危授命,登基為女帝。後來,朝顔爲了復仇,手刃高見深,這時高見濟才得以復位,繼位為北朝皇帝。

  而小説中這位深情皇帝,與明憲宗朱見深一樣深情,執著癡戀於朝顔公主,在南朝被幽禁為質子期間,深愛對他照拂有加的朝顔。而明朝皇帝朱見深被幽禁期間,年幼的他受到保姆宮女萬貞兒的照料與保護,在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之下,倆人發展出年齡差的姐弟戀。即便萬貞兒年長朱見深十七歲,朱見深對萬貞兒卻用情至深,可謂至死不渝。即位後,封她爲萬貴妃,寵冠后宮。萬貴妃薨逝後,朱見深也因悲傷過度而染疾,才短短數月,便追隨愛人於地下。

  當初在設計這篇小説時,看中的就是「深」這個字,意味著深情。

  男主原本設定為高見深,歷史原型明憲宗朱見深,但在寫作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後來在高見深真實身份被揭穿後,不幸變成回了高見濟,真後悔當初沒把名字分配好。後來的劇情發展讓他即位為齊帝,見濟便是見齊,見賢思齊,他命中註定要成爲齊帝,成爲明君。小説完結後,反覺得這個誤打誤撞,也不錯,高見濟這個名字,確實也適合男主的身份。

  撰寫小説一向沒什麽計劃,時有操作失誤,陰溝裏翻船,反正是架空,多了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不必拘泥於歷史原型。

  至於女主朝顔女皇的歷史原型是誰?既非萬貴妃,也非武則天,純屬本人原創。


  【雙重身份】

  這篇小説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寫了兩對雙生子,以孿生子掉包頂替來推展劇情,讀者或許看出了大仲馬《鐵面人》的影子。腓力有著與路易十四一模一樣的面孔,但他心地非常善良,三劍客便以腓力調換路易十四,創造了法國歷史上最鼎盛的太陽王統治時代。

  大仲馬用的手法是「冒名頂替」。

  與之相較,這裏著重於,因掉包雙生子,而產生了「雙重身份」。

  文中高見濟與高見深是一對生得一模一樣的孿生兄弟,他倆的掉包,卻有兩次操作,一次是太子高見濟被掉包成質子高見深,另一次是女主朝顔血刃太子,讓高見濟恢復原來的太子身份,繼位爲帝。

  而高見濟的妻子朝顔女皇,與孿生姐妹夕顔的掉包,卻只有一次操作。夕顔是南朝和親公主,大婚前夕,被朝顔血洗兵變,被偷偷調換。朝顔頂替夕顔的身份嫁入北朝,成爲太子妃,成爲假太子高見深的妻子。最後朝顔在皇帝駕崩時,殺掉假太子,復仇成功,讓自己的丈夫恢復太子身份,繼位為皇帝。

  然而,朝顔卻再也無法恢復女皇的身份,她想回去南朝,回去輔佐她的皇帝兒子,卻再也回不去了,她便永遠禁錮在夕陽公主這個身份之中。小説最後一節描述,朝顔探訪被囚禁的夕顔,夕顔嘲笑她,她只能做她的影子。這就是朝顔爲了復仇,所付出的代價——失去女皇的身份。

  這個結局多少有預告下一部小説的況味。

  她能夠恢復朝顔女皇的身份嗎?

  有緣再續前緣嘍!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去留艾比索





  這幾天抓住修文的休耕期,把剩餘的文章全搬到了Blogger,艱巨的搬文工作總算是告一段落,只剩《孤城春深處》,沒法兒動,此檔有六百多頁,還不知道能搬到哪兒去?

  嗚呼!雖説是竣工,其實還有三分之一,未完。

  兩年前曾經動過一次大規模的搬遷,當時因數量過多(近兩千頁),被迫中途放棄,一味地得過且過,心裏只盼艾比索會好起來。這兩年來陸陸續續試著在方格子入庫存文,只因求好心切,與其説是入庫,不如説是修文,然而修文費時費力,進度緩慢,漸覺心力交瘁。再者方格子的發佈系統有些局限,無法讓拷貝工作速戰速決,這讓搬文計劃懸置了兩年。

  時序進入2025年,忽見版友紛紛離去,讓我再次痛下決心,去解決搬文存檔的懸案。再度改弦易轍,返回老巢Blogger,先將文給搬了,再去考慮平台選擇的問題。

  如今搬是搬了,平台選擇依是懸而未決,相來相去,沒相中任何一家網站,這裏先決定不去經營小説平台了,只雲遊四方,落脚無處。今後,小説不再連載,艾比索的帳號會持續分享近況,但平台互動改換在方格上。

  再過一個月,薇亦柔止即將在艾比索註冊四年,這四年來,在此發文更新,風雨無阻,感謝各位的愛戴,陸續完成四部長篇小説、山居部落格、歐洲史、追劇、心理等許多雜文,很珍惜能擁有這麽一塊美好安靜的耕地,實在不想荒廢。

  無奈「斷線」的風險自始至終無法排除,這也是最終會選擇Blogger的主要原因,縱使方格子目前是台灣最大的創作網站,保不齊哪一天也會面臨倒閉斷線的危機,届時又要搬一次家。方格上遇到不少從【隨意窩】挪出、落脚於方格子的創作者,可見市場上創作平台的營運相當不穩定。而Blogger隸屬Google,斷線倒閉的風險相較於其他公司,較低,雖然沒有萬萬歲的保證,應該會比方格子還要長命百歲。

  然而,作爲網路創作者,薇亦柔止也不會長命百歲,終也有死去的一天,無法永續經營,要看文采還是祈今朝吧!

      接下來的工作,便是修文與備戰,準備隨格友林燃投入琅琅舉辦的徵文比賽,雖然自己無法配合比賽日程,但先參加再説了!

   方格子︰薇亦柔止
   Blogger︰ 薇亦柔止
   部落格總目錄︰ 歷年日誌目錄
   2021年日誌︰ 空山不見人
   2022年日誌︰ 獨坐幽篁裏
   2023年日誌︰ 人閑桂花落
   2024年日誌︰ 夜靜春山空
   2025年日誌︰ 月出驚山鳥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搬文





  從兒子出生到現在,歷經三次跨國搬家,住過四個國家。這期間在Blogger上記錄兒子的成長,對我個人而言,是相當珍貴的記錄。

  約四年前,走上小説創作這條不歸路,定居於艾比索,保持以往記錄生活的習慣,四年來寫了不少山居日誌。然而不幸的是,兩年多前,艾比索營運出現了問題,這期間陸陸續續將文章遷到Blogger,但Blogger有個缺點︰版面都要自己動手設定與設計,連字體與字的顔色,都能客制,雖然花樣繁多,但也讓搬家進行的速度緩慢。

  時至今日,兩年多過去了,文章還沒搬完,我就先跑去了方格子築巢了。以爲是救星,但方格子也有不少缺點,首先版面不能像一本本書本那樣呈現,長篇小説搬到那種地方,簡直毫無意義。

  方格子還有一項不便,不能設定一種「發佈」狀態,只讓文章出現在自己的個人頁上,不必通知格友!我有2500多頁的文章要搬遷,實在是不想擾民,只想將文章一頁頁入庫儲存而已,真是令人無語!

  今年起決定捨棄Blogger,把雜文全搬遷到方格子,持續了一陣子的搬遷工作,卻發現方格子文章分頁(又稱房間)功能失效,搬文再次面臨嚴重的困難。

  於是,這幾天再度改弦易轍,先回到Blogger整理老巢。2021年的日誌還沒拷貝完畢,就做起2022年的日誌,甚至一度突發奇想,不如將鏡文學與角角者當作部落格來使用,誰又會反對呢?

  這幾日,爲了參加琅琅的徵文比賽,又去試了琅琅的編輯系統,真是無敵的爛,還有天殺的審核流程,令人卻步啊!努力了一部,差點過不了審,一直出問題,這種系統哪能拿來寫什麽日誌?即便知道自己的行程配合不了賽程,但還是先報名了再説,爲什麽?審核的流程令人咂舌啊!

  試了那麽多家,就是沒一個比得上艾比索!
  
  阿莫啊!你千萬別遺棄我們大家啊!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低潮





寫於 2021.08.11


  這兩天共筆後的心情,就像是每届世界杯足球賽冠亞軍爭奪戰結束後,面臨低潮。這兩天試著調整一個月來又緊張又興奮的情緒,緩慢進入日常。

  在這次共筆活動中,自己接的是最後一棒,前面四位隊友都已經交稿了,等到自己交稿時,忽有種一哄而散的失落,落單的孤零,不見之前熱絡討論的盛況,老實説心裏有種强烈的失落感。

  畢竟自己才剛到艾比索不久,沒認識什麽人,共筆的目的原本是想多認識幾個人,也很認真地在追蹤動態與建構世界觀,交稿之後,當然是希望大家給與一點建議與回饋。

  沒想到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突然有種想去問每一組最後一棒的衝動︰你是不是有著同樣的失落感?

  完稿時,泛濫成災的雨勢也突然停歇,第一件事情就是狂洗衣服與寢具,但今年夏天的太陽太沒有威力了,衣服還是無法曬得很酥熱。

  學校已經放暑假放一個多星期了,終於讓我們等到雨勢消停,昨天忽然興起帶幾個小鬼去斯圖加特動物園的念頭,啊!美麗的Wilhelma,一個結合古典宮殿與動物園的美麗花園,是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動物園。

  然而,災難發生了,又是肺炎,政策規定必須事先網上預購門票,早就沒有我們的份了。欸!雨也不過才停了兩天,開放式動物園耶!居然要求上網預購,太沒道理了,這不是要我們當先知嗎?誰能事先準確地預測會不會下雨?

  尤其是今年的雨下得特別多,夏天始終未曾真正來臨,大家都快要放棄天晴的希望了。

  重振旗鼓回到電腦面前,重新面對自己的長篇,立即陷入漫漫修文的絕境,一鍵未落,突感十分厭煩,共筆所帶來的興奮與鬥志,並未重新點燃自己對男主角的熱情。

  唉!如此漫漫修文的迷途,不都是自找的嗎?這件事情原本很快就能結束的,來到艾比索之後,卻去找了那麽多事來讓自己分心,不如迷途知返。

  我卻執迷不悟。

  面對高潮之後的低潮,深陷於無力感之中,在無力自拔之際,卻去參加【夏の海】活動,想讓活動重新點燃心中的熱火。這個活動很隨性,八月底交稿就行了,除此之外,並沒什麽特別的規定。

  在撰寫【向死而生】時,我的思緒一直沉浸於藍色的氛圍裏,藍山的藍、藍天的藍、帕拉馬塔河的藍、珊瑚海的藍⋯⋯相較於黑森林的墨綠,我記憶中雪梨是清亮的藍,【夏の海】這個主題的確有配合到我此刻寫文的心境。

  爲了安慰自己的低潮,昨日去買了一株薰衣草,年年買薰衣草,年年喪生在我的手裏,這一回,得到版友寶貴的經驗談,昨日購物時,偶見一種品種特殊的薰衣草,於是鼓起勇氣再愛它一次。

  買回來之後,當務之急就是照相啊,一個月前買的那一盆,未來得及照相留念就斷送在我手中,如此短命。

  薰衣草難養的地方是在於控制水分,澆太多水,根部容易腐爛,土中水分太乾太少,又會立即枯萎,然而每次閲讀照料説明,都説薰衣草喜歡艷陽。奇怪的是,只要一放置在陽臺上,馬上就被太陽曬死,薰衣草原本是一種灌木,生長在艷陽高照的普羅旺斯,卻是如此嬌貴。

  我極愛薰衣草,喪生在我手裏的薰衣草不知凡幾,早就已經喪失了養它的信心了。

  這次就再試一次吧!

  像極了愛情。

❤ 薰衣草的花語是等待愛情。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山野爛漫處

 


真正的花,開在山野爛漫處 ——十面埋伏

寫於2021.07.21


前兩個星期出了一趟遠門 拾階而上,登上了黑森林最高峰 因而寫了一篇遊記︰費勒德山 那時遙遙望見山野間最美麗的竟是野花 因爲寫作的緣故,這一年來特別關注園裏花朵的成長 EP上有不少人寫花語,這才讓我注意起花語 我一向只是單純地將花朵嵌入小説情節中 讓小説中的人物 時而欣賞花朵,時而有感而發,感悟人生 並未特別去留意花語,未去深究花裏的蘊涵 最近正在寫一篇奇幻小説 無意中讓我知道了桔梗花的花語是︰ 永恆的愛,同時又是無望的愛 特別適合我的故事 便嵌入小説情節之中 我家花園中種有桔梗花 但桔梗是春天的花種,如今花期已過 一時之間又懶得去一一過濾相機的記憶卡 不如拿現成的野花來做文章

登山時所見的花朵 大多是不知名的野花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滿山頭的雛菊 乍見之下,心中有著幾分莫名的感動 雛菊的花語是︰ 純潔的美、天真、幼稚、 幸福、和平、希望、堅强 與深藏在心底的愛 而那山頭上,冬雪寒風中 這樣纖弱的雛菊當然要異常堅忍不拔 方能在寒冷中忍受煎熬 這很像寫言情的心路歷程 不斷地忍受孤寂與煎熬 同時又要孕育出熱愛與激情 耐心地讓故事中的愛意慢慢浮上水面 冷眼看故事中人的猶疑、掙扎、絕望 跨出一步,又退出一步 人最終無法超越的還是自我 深怕深藏在心底的愛 被辜負了 深怕深愛他的那顆心 被傷害了 人啊!畢竟是太愛自己了 這是我最近探索愛情的結論 同時也領悟到一項事實 如此多人渴望愛情 卻又遲遲不肯跨出那一步 怕被否定、被傷害、被棄絕 最後,便將愛完完整整地保留給自己 深怕一付出就失去了自己 萬劫不復 就如雛菊寧可將愛深藏在心底 藏得越深越安全 不必付出、不願付出、不能付出 亦無能付出 【後記】網友留言︰「無望的當下,總以為會這是份愛是永恆的。」 薇亦柔止回覆︰「以爲是永恆的當下,沒有意識到這份愛是無望的!」我比較悲觀。 ❤ 雛菊花語 :純潔的美、天真、幼稚、愉快、幸福、和平、希望、深藏在心底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