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小孩學畫畫



Moria Flaig
8. November 2015


小孩學畫畫

諼諼不學畫畫了,理由不是不喜歡畫畫,相反地,自從他開始畫畫之後,變得很愛畫畫,他只是告訴我,他不喜歡老師的教法,因為老師要求他們複製某種一模一樣的東西,有時候是猴子,有時候是卡通動物,有時候是花草樹木,老師的教法讓他倍感挫折,因為他只想畫他想畫的恐龍和騎士。

經過實際的瞭解之後,中文學校的教法的確讓人不解,就算是一個老師這麼教也就罷了,但是後來換了新老師,也是採用同樣的教法,那就奇怪了。後來,我想起了,以前所過讀的一篇論文,是研究智力的大師Gardner的妻子Winner所寫的研究論文,她本身也是研究資優兒童的學者,領域集中在美術資優方面的研究。她曾經訪學中國,實際參觀了在學校所進行的美術教育,她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教室裏面懸掛的作品全都是複製了範本的畫作,難道每個孩子都能夠畫出一樣的作品嗎?這對於強調自由創作的美國人,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震撼。我自己沒有受過這樣的美術教育,雖然台灣的美術老師沒有要求複製範本,但我們卻很熟悉填鴨式教育,考卷上只能出現一個標準答案,學英文和國文要背誦課文等等,但我從來沒想過,連繪畫也可以填鴨,繪畫老師要諼諼照著她的畫,描繪出一樣的圖形,耶!繪畫也有標準答案。


後來我把Winner寫的那篇論文再找出來讀一篇,她去中國之前,主要是要探究一個現象:「為什麼中國的幼齡的兒童(幼稚園到小學二年級階段)沒有出現童真式的畫作,而是一種嫻熟的筆觸,接近成人式的作品?」於是她去中國實地考察,發現了中國的美術教育嚴格地使用描摹範本的方式進行,很少讓小孩自由地作畫,於是孩子完全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童真的那一面。她舉了如廁訓練來說明,中國的孩子幾乎出生沒多久就開始如廁訓練,在固定的時間,大人按時叫醒嬰兒排尿,父母很早就開始訓練嬰兒自己控制大小便,完全按照大人的指令來如廁。而繪畫訓練也幾乎是以同樣的方式進行,要求學童照範本描繪,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像力來作畫,因此,她下結論,這是中國沒有出現童真式畫作的原因。

這篇論文剛好印證了諼諼在中文學校的經驗。老師不讓他畫自己想畫的,而是老師直接在他的畫冊上畫了隻猴子,要他在旁邊臨摹個一模一樣的,而他根本不想畫猴子,也不想臨摹,繪畫是他表達自己的手段,為什麼要照老師要求他去臨摹?好像考試卷上只能出現一種答案一樣。猴子是老師的想法,不是他的想法,頓時,他感到他自己的想法不被尊重,不被理解。難道老師不明白,繪畫是孩子表達自己的方式嗎?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曾經讀過的一篇故事。有個美國媽媽到東方旅行時,看公園裏一隻隻的天鵝,仔細觀察牠們的翅膀,卻發現牠們的翅膀有一邊都被修剪過了,就問公園裏面的人,為什麼要剪天鵝的翅膀呢?他們說,因為這樣天鵝飛時就會失去平衡,所以就不會飛走,永遠停留在這座公園裏。後來她的女兒上幼稚園時,老師教孩子認識字母,她的女兒看到O就會認open這個字。這個媽媽就告到法院去,說學校剝奪了她女兒的想像力,現在她的女兒像是雙翼失衡的天鵝一般,因為現在她女兒現在看到O只會看成字母O,不會想成是顆蘋果還是顆球,所以學校的過度早教讓她的孩子喪失想像力。最後,法院居然判這個母親勝訴。

當然啦!我不會因此去告中文學校,我也不會誇張到將諼諼看成雙翼失衡的天鵝,我也能夠理解老師的想法,那種儘早訓練孩子長大成人的想法,哪個父母不是如此希望呢?但我也不是很認同描摹的教法,我寧可讓孩子多隨意塗鴉幾年,先讓他「說說」他自己內心的想法吧!諼諼喜歡畫騎士和恐龍,猶如寫讀後心得一般,繪畫是他用來表達他對恐龍和騎士的觀感。作畫本身則是種自我表達和發揮,不應該變成學習技能的途徑,孩子已經有很多的事情要學的了,要學閱讀、寫字和算數,這些都夠孩子忙的了,為什麼連畫畫也不讓孩子放鬆地畫自己想畫的呢?


Winner還舉一個例子,就是使用湯匙吃飯,她說中國的父母不讓嬰兒自己使用湯匙吃飯,是為了不讓嬰兒吃得滿桌滿地,中國的父母大多採取長期親自餵食來避免麻煩,就算嬰兒會搶過湯匙來自己吃,父母也會再搶回來,他們通常餵到小孩子二、三歲後,那時孩子手的肌肉發育得夠成熟了,父母再讓他們自己吃飯。我回想起諼諼嬰兒時,常常自己拿著燒飯的大勺子,坐在積木桶子前,往桶子裏面不斷地練習「舀」的動作,有一天他就把湯匙給搶走了,從此以後,他就自己吃飯,那時,我們才知道,孩子會偷偷地學怎麼吃飯。等他認為他自己練習夠了,有能力自己使用湯匙了,他就會很謹慎、很認真地吃飯,試圖盡可能保持乾淨,完全沒有那種傳聞中的慘狀出現,經過多次的練習後,孩子很快地就能夠掌握使用湯匙的技巧,就能乾乾淨淨地吃飯了。我想,每個嬰兒都有獨立吃飯的意識,他們也想盡可能達到乾淨完美的境界,問題是父母有沒有機會讓孩子自己吃呢?畫畫何嘗不是如此,孩子也想要畫得像,畫得好,但我們的確要提供孩子自己畫的機會,而不是老是要求孩子要怎麼畫才對。

這些都是一般西方人在看東方式的教育時所看到的問題:阻止小孩當小孩,提早讓孩子成熟,阻止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作,要求孩子畫出成人心中的作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要求他們跟成人一樣,一樣如廁,一樣吃飯,一樣畫畫,沒有提供一種讓孩子做自己的機會。單純地只是塗鴉,單純地只是畫自己心中想畫的畫,為什麼不好呢?於是,我把畫畫課給停掉了,我不想讓孩子喜歡畫畫的心情變成一種負擔,一種障礙,我想讓他盡可能一直保持這種天真地、自由地畫的心情,自己在家塗塗抹抹不是也很棒嗎?


於是我們買了一些美勞材料,讓孩子嘗試不同的顏料:蠟筆、色筆和水彩,最近我們還試了蠻有立體效果的廣告顏料,有點像油畫。當然孩子還小,還不明白立體感的技巧和筆觸,但是他從中掌握了調色的祕訣。哇!黃加藍會變綠色耶!今天只是將一張紙塗滿黑色,黑壓壓的,沒有人會把它當寶,大概會把它當寶的只有我這個媽!

從學畫畫中,引伸出,我最近對華人的觀察與思索。在雪梨住了很多華人,不單單是從中國來的移民,也有很多是從東南亞各國來的。的確中國人的霸氣,也就是不准畫紙上出現別的東西的那種想法,單一的思維模式,讓人覺得他們在這個多種族的社會裡,特別格格不入,還喜歡將白種人稱為鬼子或是鬼佬,天啊!現在什麼時代了?還在清朝嗎?這讓人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議,原來怕被歧視的心態,是先歧視別人再說,這是什麼道理呢?

教會裡上兒童主日學,每個孩子都要搶著回答問題,好競爭的舉動,只有諼諼自顧無人,不管答案是什麼,他都無所謂。這樣的學習氛圍,諼諼好像不會覺得有壓力?看到孩子個個踴躍的態度,我想他們是有壓力的,孩子終究還是要當孩子,就算我教他讀書、看書、學法文,但孩子若是能夠在沉醉在童真世界之中,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沒有外在壓力束縛著,是多麼地難能可貴啊!


三語寶寶學法語



Moria Flaig
24. November 2015


三語寶寶學法語

法語課進行到第三週,經過兩個星期的練習,孩子對於法語發音規則已經掌握得相當不錯了,雖然還不甚完美,還需要更多的練習,但若將學習看成一條長遠的路的話,這無非是個好的開始。我實在很佩服他掌握發音規則的能力,連最難的連音,他也發現了。

在開始讀之前,我完全沒有解釋發音規則,我先讓平板電腦讀幾次,然後再讓他直接讀,他從直接讀中,自己會自然地歸納出規則,因為他的年紀還太小,根本無法理解什麼叫發音規則,只能從反覆練習中,讓他的大腦自己去理出規則,等到閱讀經驗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把他常犯的錯誤特別提出來解釋,這樣孩子就能夠全盤掌握法文的發音規則了。法文最難的鼻音,還沒全弄熟,但是他不會以英文或是德文來處理鼻音,只是會將un讀成on,將on讀成un。至於連音的部分,我自己也不太會,則採取比較寬鬆的方式去朗讀,不是很苛求,但他從平板電腦的朗讀中,卻能夠自己發現連音的現象。

很慶幸地,他讀法文時,沒有用英文發音,也沒有用德文發音,也說不出有什麼腔,實屬難得,搞不好是台灣腔也說不定。回想當初自己學德文時,花費極大的功夫,好不容易才擺脫英文發音,孩子卻輕而易舉地辦到了。還矯正了我一直分不清楚的P與B,法文的P與B近似,對我的耳朵來說幾乎是一樣,但對孩子的耳朵來說卻是完全不同,他能夠很精確地發給媽媽聽。

想起幾個月前,他開始去中文學校上課,在沒有人教他漢語拼音之下,自己卻學會了漢語拼音。全部直接讀,雖然漢字不認識半個,但是藉由漢語拼音的幫助,卻能夠讀出整篇文章來。小孩天生就是一個歸納規則的高手,特別會歸納文法規則。因為,天底下,沒有一個寶寶學母語是先學會文法再學說話的,他們是不斷地從傾聽,當然也從犯錯中,來歸納母語的規則,是不是很多小孩將man的複數型說成mans呢?這個完全屬於正常,表示他們很自然地從傾聽歸納出規則,即使大人從來沒有解釋,自然就會知道,英文複數型要加上「S」。

就像前幾天所提到的,我使用兒歌來教,發現孩子接受程度很高,因為兒歌會重複主要詞彙,而且句子簡短,並且押韻,容易琅琅上口。我目前先選擇短的兒歌,先過濾掉長的,等到孩子字彙量大一點時,再開始教比較長的歌。至於敘述文,我採用一篇恐龍的故事,將內容改簡短一點,每天讓孩子讀一小段,與兒歌不同的是,故事有連續性,雖然所使用的文字比較困難,但是連續性能讓孩子有所期待。

因為孩子的關係,讓我重拾起生疏已久的法文。本來沒有什麼把握的,但是藉著今天發達的科技,有平板電腦代勞,補足發音的缺陷,就算是在家自己教,沒有請家教來教,孩子也能從平板電腦中掌握到正確的發音,這是一大助力,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發音會誤導孩子。

昨天上網讀到一對美國夫婦在家中教會八個孩子說德文,最大的已經上大學了,將二十年來的教育心得寫在部落格上,他們在網路還不甚發達的時代,都已經這麼做了,更何況是現在,資訊隨處可得的時代,遍地都是教材,不需要到國外買書、買教材。從諼諼出生以來,我已經讀過不少這樣的例子,包括兩年前,我經常逗留的一個美國媽媽的部落格,她自己在家中實行法語教育,從孩子出生後,只對孩子說法文,並且在當地圖書館定期舉行法語故事時間。每當我看到這些媽媽教育子女的熱情時,對於自己一直自信心不足還蠻後悔的,想起一年半前,就是由於對於自己的法語發音沒有把握,遂而改成教日文。現在卻因為閱讀的關係,又改成教法文,讓孩子多繞了一趟遠路。終於等到孩子會閱讀了,可以以文字來教他學法文了,讓我深刻地瞭解到閱讀的魔力,的確,會閱讀之後,要教起來容易多了,再者,只要孩子學會了法文閱讀,即使乏人教導,他同樣地可以靠自己藉由閱讀繼續學下去。

此外,孩子的多語背景,早已經為他加快了學習語言的速度。這可以從幾方面來觀察:第一,對於拼音法能夠靈活地掌握,比起單語兒童,諼諼不會死守著一種拼音規則,而且只要一進入一種語言的閱讀情境,完全不會和其它語言的發音混淆。第二,對於文法的掌握,諼諼很快地能夠掌握到一個語言的句型結構,比如,日語的否定句,和法文的否定句,都比較奇特,不需要經過太多解說,他卻能夠很快地理解到這種奇特的句法。

現在已經學了相當多的文章了,每天我都會復習以前學過的,然後再加入新的篇章,像一個雪球越滾越大,上課時間變得越來越長。這週開始,我將法文課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讀兒歌,第二部分是讀恐龍的故事。或許,不久的將來必須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閱讀新文章,第二部分,閱讀舊的兒歌,第三部分,閱讀恐龍故事前面的章節。小孩子的優點是喜歡重複,對於復習並不會感到厭煩,反而讓他感到很有成就感,小小的成就感往往是學習的動力,與成人的學習習慣完全不同,孩子很眷戀舊的篇章,所以我每天花很多時間復習舊的兒歌,讓每篇都能琅琅上口,像是真的在唱歌一樣,讓他感到好玩,又感到,雖然要讀好多,但都會讀哦!我本來先從第一篇開始復習,也是孩子從最熟悉的開始,後來發現,孩子不喜歡挑戰,讀完了舊的,就不想學新的,於是我倒過來,每天先讀新的篇章,然後復習舊的。

我得承認,我們的法文課,以這種進行方式,漸漸地會變成背誦,等孩子熟讀了之後,最後就能夠將每首兒歌琅琅上口,熟悉了就能夠出口成章了不是嗎?兒童記憶力很好,在沒有強迫之下,自然地就會背誦,誰也阻止不了。現在他自己玩耍時,總是口中念念有詞,會溜出幾句法語,其實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背書呢!也是為什麼幼兒學語言會比較道地吧!那是因為他們照單全收,而且總是念念有詞,暗暗自己復習呢!

上回寫了些幼兒學外文的研究,最近又陸續看到不同的研究,讓我更確信,小孩子在學前學外文有益無害。其中有一項研究表示,學習外文有助於兒童閱讀發展,也有助於孩子對於母語的理解,這用在法文的學習最貼切不過了。學法文絕對能夠幫助諼諼的英文閱讀,因為,英文有60%以上的字彙是來自法文,特別存在於文學作品和學術用語之中,也存在於日常用語,比如英國人喜歡的queue(原意:尾巴),就是來自法文的faire la queue(排隊),哈!孩子今天學了恐龍的尾巴。

此外,也有學者將學語言的高峰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0-5歲。第二階段:6-9歲。第三階段:10-15歲。第一階段是嬰兒學習母語的階段,第二階段是兒童開始學習文字的階段,第三階段是兒童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之後小孩進入青春期,因為大腦側化的原故,語言學習能力逐漸喪失。這裡所說的學習語言的能力,是正確模仿發音和腔調的能力。基於兒童的發展模式,很多國家將外語教育,安排在10歲左右開始,德國的小學在一年級開始,每週都會有一堂英文課,但是大量學習外文則是在五年級以後,除了英文之外,大多數人並在這時開始學習法語,這時候大部份的小孩子已經學會了閱讀,並且進入了大量閱讀的階段了,也就是完成了母語的教育了,正是開始學習外語的好時機。

無論哪個時期開始學外文,我認為先完成母語的閱讀教育再學外語,這樣的確能夠避免拼音混淆的麻煩。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學校教育,將小學的外語教育,速度放得很慢的原因,就是怕小孩混淆了,反而妨礙了母語拼寫的學習。諼諼雖然是初學者,但是不會用英文來想法文的on(泛稱我們或是人們)、me(第一人稱受格)、glace(冰)等字。此外,識字能力的確能夠使得外語學習變得輕鬆容易,孩子看到字就能夠讀,當然覺得很棒嘍!加上幼兒喜歡聽、喜歡模仿的特質,絕佳的聽力更提供了幼兒學習語言最佳條件,別忘了所有的嬰兒天生就是語言天才。只是這種能力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會漸漸地喪失,外語教育的好處,不就是要讓這種能力一直持續下去嗎?

FAQ:雙語與三語教育 2



11)問:我想跟寶寶說母語,但是婆家有意見怎麼辦?
答:就算是你做到了讓另一半學習你的語言,或是你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另一半的語言,但是那些婆婆媽媽,小姑小叔呢?除非是跟公公婆婆住一起,在拜訪婆家的場合中,繼續進行母語教育,其實不難。只要孩子跟婆家的人溝通無阻,婆家的接受度其實很高啦!諼諼的表弟的媽媽是日本人,但他們家實行在家說日文,導致孩子只會日文,我們這些親戚無法與孩子溝通,於是婆家的意見就出現了。而諼諼雖然跟我說中文,但跟其他的叔叔姑姑都說德文,溝通無阻,完全不影響與婆家的交流,我們並沒有聽到太多的反對意見。婆家之所以會有意見,大多出現在跟孩子溝通時產生了問題,只要在孩子身上三語與雙語教育做得徹底,婆家大多都沒意見。

12)問:寶寶的三種語言都必須要學會讀寫嗎?
答:答案是一定要。不能讀寫的語言能力是很貧瘠的語言能力,唯有透過閱讀,孩子才能夠將語言不斷地深化,唯有透過閱讀,孩子才能夠學到會話中不常出現的用詞,唯有透過閱讀,孩子才能學習到語言背後深刻的歷史文化。否則,孩子的語言程度將會一直停留在日常會話的程度。我曾經認識一個三語人,爸爸是法國人,媽媽是德國人,但是童年大部份時間在德國和印度成長,上的是國際學校,後來全家人搬回德國,聽他的德文跟一般人似乎沒有什麼不同,英文卻是濃濃的印度腔,但是德文讀寫對他來說卻是非常的痛苦,無法在德國上大學,後來只好去美國上大學,因為家人都在德國,所以他畢業後也回到德國求職,但在工作上卻遇到很多困難,後來他還是離開了德國,選擇去英文系國家工作。可見讀寫能力在求學上與工作上都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不能讀寫,就算是聽說無礙,就等於跟文盲一樣。

13)問:寶寶學三種語言是共時並進,但是到了閱讀階段時,也應該三語並進嗎?
答:我建議,文字相同的分開教,諼諼的情況是先學英文閱讀,然後再學德文閱讀,最後學中文閱讀。中文並不牽涉到混淆拼音規則的問題,其實我當初可以跟英文一起進行,這樣也可以減少孩子的反抗心理,因為拼音文字比較容易,孩子學會了拼音文字就不太願意接受中文的挑戰了。如果這三種語言是:中文、日文和英文的話,父母大可同時進行,但是就要注意日文與中文是否會混淆的問題,一般日本的兒童在學閱讀時,漢字量並不多,所以混淆的可能性較低。但若是在孩子學前就進行識字教育的話,最好分開進行,因為幼兒識別的能力較低。此外,家長也可以實行,父母各自教導自己的母語,而大環境的語言讓學校去處理就好了。我們家的狀況是因為遷徙,導致當初的決定與現狀不相符合,最後變成媽媽自己教導與督促三語的閱讀,而且不是採用同時並進,而是分成三階段:英、德、中。就是解決一個語言之後,再解決下一個語言。

14)問:我想教孩子英語,但英語不是我的母語,可行嗎?
答:我在網路上讀到蠻多父母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進行雙語教育,雖然第二種語言不是他們的母語,但若在家只說外語的話,卻能夠讓孩子成為真正的雙語寶寶。我自己看到過的實例子,就是以這樣的模式進行,的確能夠得到成功。我在德國認識一個英文老師在家只說英文,爸爸說德文,三個孩子的英文相當流利熟稔,第四個還在襁褓中,雖然這個英文老師的母語是德語,但是她卻能夠貫徹實行在家說英語的教育,非常地有決心。我在網路上也讀到一些例子,一個美國媽媽在家實行法語教育,一對美國父母在家成功地教育出八個說德文的孩子,他們的優勢是,兩個媽媽自己本身就是法文老師和德文老師,又熱愛這兩種語言。此外,最好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徹底地貫徹雙語教育。只要你認為自己的英文不差,就算英文不是你的母語,也可以在家進行雙語教育。但是媽媽要記得,雙語教育不是媽媽說雙語,而是媽媽只能跟寶寶說一種語言,其他的人說的又是另外一種,對有這樣雄心壯志的媽媽是一項考驗,因為媽媽對孩子說外語,使用的不是自己最熟悉的母語。這些媽媽也承認,當孩子漸漸大時,他們還是必須將外語切換成母語,因為孩子越大所面臨的問題會愈來愈複雜,這時候,只有用母語溝通才會貼切。

15)問:我不會外語,想讓小孩成為雙語寶寶,國際學校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答:如果父母雙方都不會另一種語言,比如說不會說英文,只會說母語,又沒有居住在國外,唯有將孩子送外語幼稚園、外語小學,才有可能讓孩子成為雙語寶寶。基於這個理由,在台灣有些父母不惜花費巨資將小孩送去國際學校。但這時候,父母就要注意孩子的中文教育了,畢竟中國字很難學習,這樣最後很可能導致,小孩在台灣長大,卻變成中文文盲。我就認識了不少這樣的新加坡人,新加坡英語教育的結果是,導致華文識字比例低落。就我所待過的北京德國學校而言,來自於中國家庭,而上德國學校的小孩,成為雙語人的機會雖然很高,但這些小孩中文的讀寫能力很差,父母必須要額外花心思培養小孩的中文能力。

16)問:我們住在國外,小孩上幼稚園後,會不會放棄說母語?
答:這是雙語教育最常遇到的困境,孩子在上幼稚園之後,漸漸地捨棄說母語,最後變成只會聽,不會說,徹底地只使用一種語言思考表達。我在美國看到過很多這樣的小孩,有一個六歲的小女孩,甚至非常苦惱地用英文對我說,中文我只會聽,不會說,我深感同情。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尤其是對於父母只有一方說第二種語言的家庭來說,最好儘量減少幼稚園的時數,減少到只有半天或是每週只有兩天,孩子在與父母充足的互動的情況下,就能夠確保孩子的雙語能力了。

17)問:小孩放棄說母語的原因是什麼?
答:最大的原因是,小孩與父母的相處時間不夠,小孩一出生就待在托兒所(美國的托兒所和幼稚園是在一起:0-5歲)。再者,小孩子很敏感,不喜歡自己跟別人不同,為了要贏得他人的認同,他們會努力地成為「美國人」,而脫掉自己原來身份的外衣,第一件事情就是表現在語言上,不再說母語。

18)問:在一個雙語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會說哪種語言呢?
答:通常是大環境或是學校的語言,而不是父母的語言,因為他們共同的生活情境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校裏面發生,再加上他們若是有共同的朋友,更是如此了。如果兄弟姐妹之間的年齡差距比較大,也就是說,你已經成功地養育了一個雙語寶寶了之後,再生老二,要求老大只對寶寶說你想要教育的語言(target language),這樣的雙語教育的成功機會比較大。拿前面我所提到的德國媽媽教小孩在家說英文的例子來說,她的老大,和其他小的年紀差很多。因為老大教育成功,小的要跟進就比較容易。我在美國也曾經看過,老大和老二年齡相差十歲以上,老大甚至到了六歲才跟父母來到美國,但是兩個孩子最後都成了passive bilingual,也就是中文最後只剩下能聽不能說,我想,或許是在老二出生前,老大已經變成單語兒童了。

19)問:在三語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會說哪一種語言呢?
答:我猜應該是大環境的語言,因為無論在美國或是在澳洲,諼諼跟說中文的小孩玩,也只說英文,就連去中文學校也是只說英文。若是兄弟姐妹一起去上學的話,孩子之間的交流應該是以大環境的語言為主。我只有諼諼一個孩子,如果有第二個孩子的話,雖然不希望他們之間只說大環境的語言,但若要求他們之間只說爸爸或是媽媽的語言也不合理啊!更不希望他們三種全部混合使用。我曾經問諼諼,如果我們有第二寶寶的話,他會跟寶寶說哪一種語言呢?他說,他會說中文,但想了想,似乎說德文應該比較符合我們家的狀況。後來我問他,那將來跟自己的寶寶呢?想了一想,又說還沒有決定。他的想法大概是,如果我要求他,他會願意跟弟弟妹妹說中文,但是跟自己的寶寶卻還沒有決定,大概要視情況而定吧!但我可以想像,我們若有兩個孩子的情景,大概會是,孩子們跟爸爸說德文,跟我說中文,他們之間說英文吧!

20)問:要教育老二成為雙語或三語寶寶是不是比較困難?
答:沒錯!通常老大在上了幼稚園之後,大環境的語言就會慢慢地變成了他的強勢語言,而老大即使能夠繼續跟父母說父母的母語,但是父母的努力最後總是敵不過大環境,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的時間一定多過於:孩子個別跟父母相處的時間。這時,老大自然就會使用他最流利的語言來跟老二相處,這往往就是大環境的語言。這卻會嚴重影響到老二接收到來自父母的語言教育,老二相較於老大,跟父母單獨相處的機會相對來說少很多,除非老大大部份時間都在學校,老二則留在家完全由媽媽照顧,這樣一來,老二跟母親就有充足的獨處時間了,媽媽要進行母語教育也比較容易。但一般人的經驗是,老二要成為一個發展均衡的雙語或三語寶寶要比老大困難得多了,那是因為一般人不會等到老大入學了,才生老二。唯一解決的途徑是多花錢讓老大或是兩個小孩上母語學校。我有一個日本朋友,嫁給英國人,婚後在香港生活,他們就讓老大上日本人學校,而非在香港比較盛行的國際學校。


FAQ:雙語與三語教育 1


Moria Flaig
23. November 2015



1)問:如何進行三語教育?
答:最常見的方法是父母各說一種語言,外在環境或學校又說另一種語言,這樣一共加起來有三種。而且從孩子小孩出生起,就有系統地,持久地,貫徹這個原則。孩子在這種環境之下,自然而然地對爸爸和媽媽對應不同的語言,對外面的人又是對應另一種語言,諼諼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三語寶寶,對我只說中文,對爸爸只說德文,對外面的環境只說英文。這是根據「one person one language」原則,讓嬰兒根據不同的人來說不同的語言,將語言做區別,就不會將語言混淆。

2)問:我和先生對寶寶說不同的語言,而外面的大環境說的又是另外一種語言,孩子將來上學後,會不會落後他人?
答:如果夫妻雙方已經說兩種不同的語言,而大環境又是說另一種語言,小孩在嬰幼兒時期的語言發展會以父母ljl的兩種語言為主,等到入園之後再學習第三種語言。但孩子很快地會認知到大環境的語言比父母的語言更重要,因為有更多的人在使用大環境的語言,所以父母不要著急,大環境的語言讓學校去解決就好了,即使孩子一開始會比較落後,但很快地就會趕上其他小孩。根據研究,雙語兒童的語言能力一開始雖然落後,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趕上同儕,甚至會超過同儕。因為他們比起其他兒童,有著更多的學習語言的經驗,學習外語也會比較容易。

3)問:我們夫妻所使用的語言,和外面的大環境不同,為了讓孩子儘早學習接觸大環境的語言,要不要自己在家先教導?
答:至於要不要提前在家自己教導大環境的語言?還是老話,不用自己教,讓大環境去教就行了。我在美國認識的台灣媽媽都是自己帶小孩,他們很清楚,學前是孩子中文能力的關鍵期,孩子入學之後,大環境自然會將他們的英文教得很好。與之相較,我比較強調三語同步進行,我在孩子三歲入園前,多讓孩子接觸外面的環境,所採取的方式是,儘量帶孩子去英語環境中遊戲,去上英文課或是去教會,我那時我也積極地參加英文查經,儘量讓孩子多處在於英語的環境之中,孩子在三歲入園前就能夠說英語。在孩子三歲入園後,每天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儘快地適應幼稚園的生活,但是和孩子對應的語言還是始終維持著使用中文,甚至在五歲以前,孩子都會認為我們夫妻雙方都不會英文,雖然我自己常常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也教導孩子學會英文閱讀,但是孩子似乎沒有意識到媽媽會英文這件事實。這是好現象,唯有如此,孩子才願意繼續跟母親說母語。

4)問:孩子在家已經是雙語寶寶了,可否藉由雙語幼稚園或雙語小學,讓寶寶成為三語寶寶?
答:孩子在家使用一種語言,外在的大環境又是另一種語言,上的是國際學校,這種三語教育在歐洲很常見,通常出現於外國人移居歐洲,但是工作語言是英語,不需要使用當地語言。因此有些父母選擇讓小孩上國際學校來解決語言的問題,因為他們不懂當地的語言,深怕無法監督孩子學校的課業。孩子自然在這種環境之下成為三語寶寶,但是孩子的學校如果沒有教導大環境的語言的話,孩子不能讀寫,程度可能只停留在基本會話之中。我在德國斯圖加特遇到過不少駐守德國的美軍,他們的小孩往往不會說德文。我也在北京德國使館學校待過,長期在中國生活的德國小孩並不會說中文。

5)如果父母有一方想要使用兩種不同的語言來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三語寶寶,這種三語教育能夠成功嗎?
答:的確有些很有心的父母決心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打造三語寶寶,父親與大環境說一種語言,媽媽自己身兼兩種語言。這個方法我只聽說過,用來教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蠻有效的,媽媽在一個星期中選一天或兩天讓寶寶學習第三種語言,但這樣一來,寶寶並無法成為真正的三語寶寶,也無法讓第三種語言成為寶寶的母語,但卻能夠讓寶寶提早學習外語。我自己在孩子三歲半時,開始教孩子日語。現在孩子五歲了,也開始進行法語教育。但是我大體上以教授外語的方式進行,並未將溝通的語言轉換成外語,因為我要確保孩子中文能力的穩定性。諼諼是針對人來反應所使用的語言,我不想打破這個模式,一旦這個模式被打破了,也容易造成他放棄中文的心態,所以與寶寶的溝通模式最好是固定不變的。

6)問:三語比雙語好嗎?
答:到目前為止,我聽說一種三國鼎立的理論,三語寶寶比雙語寶寶更容易將三語的溝通模式不斷地持續下去,因為多一種語言,寶寶對於語言的轉換會更熟練。與三語寶寶相較,雙語寶寶反而比較容易受到大環境影響而放棄使用父母的語言(移民家庭),或是父母一方的語言(異國婚姻)。三語寶寶比雙語寶寶更習慣於說與大環境不同的語言,在我們家的情況是,諼諼很早就意識到,無論對父親或是母親都是要說另一種語言,所以在大環境的語言加入之後,他不會被迫只選擇一種或是要放棄任何一種,因為無論放棄德文或是中文都是不公平的,他更沒有理由只選擇英文,因為我們在家主要的溝通語言是德文。當然有些三語家庭的主要溝通語言是大環境的語言,就是父母親對寶寶各自說自己的母語,但是夫妻之間溝通卻使用大環境的語言,這樣的組合當然容易失衡了,最後寶寶會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語言,那就是三方都能夠使用的語言:最後還是大環境的語言會得勝。

7)問:寶寶會不會混淆三語言?
答:如果父母任何一方對寶寶持續性地只說一種語言,寶寶就不會混淆,如果父母有一方沒有貫徹這個原則,寶寶就會將三種語言混淆不清,這完全視父母自己使用語言的習慣而定,也就是父母在孩子出生時,必須要決定對寶寶說哪一種語言,並且徹底執行,這樣寶寶就不會混淆了。

8)問:父母各說一種語言,但是父母之間又使用另一種溝通語言,而這個語言不是大環境所使用的語言,那寶寶會不會成為三語寶寶呢?台灣人和德國人結婚,居住在德國,但夫妻之間使用英文溝通,那寶寶會不會成為三語寶寶呢?台灣人和德國人結婚,居住在法國,使用英語溝通,那寶寶會不會成為四語寶寶呢?
答:答案是不會的,但是寶寶從小就被動地接觸了英文,也可能能聽得懂一點,能說一點,但英文卻無法成為寶寶的母語之一。有些研究指出,讓嬰兒長期聽英語錄像帶,或是看英文卡通,使用這種方式來進行英語教育,其實嬰兒是不會學到英文的,嬰幼兒只會把聽到的視為雜音。一種語言要成為寶寶能夠對應的語言,必須在與寶寶互動的狀態下進行,寶寶才有可能會反應。諼諼在五歲以前相信,我們完全不會英文,甚至相信我不會說德文,那我跟他爸爸說什麼話呢?很多朋友問了他,他卻回答不出來。可見,我和他爸爸之間日常都說些什麼話,對他根本沒有影響。

9)問:三語教育會不會造成語言遲緩?
答:諼諼很晚才開口說話,但是他爸爸也跟他一樣是兩歲以後才開口說話,應該是遺傳所致。而諼諼在開口時,說的就是完整的句子,完全符合一般嬰兒語言發展的時間,兩歲時應該會說句子。但很明顯地,諼諼的三種語言的發展進程是不同的,他先開始說中文,再說德文,最後說英文。但是在他開始密集地使用一種語言之前,顯然地,這三種語言都已經聽得懂了,只不過沒有有意識地使用出來罷了。那是因為,在嬰兒階段跟母親關係最緊密,次之父親,再者才是外在環境,所以三種語言啟動使用的時間不同。等到這三語都具備有等同的溝通能力時,諼諼也差不多三歲半了,但我們不能以此來定義語言遲緩,而是要檢視在各個階段中,寶寶最強勢的語言是否有相應於年齡在發展。

10)問:我想跟寶寶說母語,但是另一半不懂我的母語,我該怎麼辦?
答:如果另一半不懂你的母語,甚至雙方都不懂對方的母語,夫妻之間溝通使用的是外語的話,最好的狀態是,花點時間學習對方的母語,這樣三語教育在進行時會比較順暢。我認識一對夫妻,他們在德國認識,男方是日本人,女方是台灣人,使用德文交談,他們離開了德國後,男方就到台灣教日文,等到孩子出生後,他們回到日本定居,於是夫妻皆學會了對方的母語,孩子出生後,皆能自如地使用母語來教育孩子。我並沒有追蹤到,他們夫妻現在是否繼續使用德語交談,但最少他們能夠保證在家雙語教育進行無阻。諼諼的爸爸也是自學了中文,諼諼的嬸嬸是日本人,叔叔也學了日文,這都能鞏固孩子的三語或雙語教育,全家人在日常中活動溝通時,可以免去解釋與翻譯的麻煩,也可以省去不必要的誤解。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捍衛學前識字(大字體)



Moria Flaig
13. November 2015


看到諼諼在學習漢字的路途上困難重重,幾度興起放棄的念頭,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可以認同體反對學前認字的聲音:幼兒不應該超齡學習,學習超過他們能力之外的技能,這樣容易讓孩子感到挫折,日後反而會造成孩子厭惡學習,最後變成揠苗助長。

但另一方面,只要我看到諼諼讀英文與德文時,如魚得水的神情,並且順利進入自學的階段,那種讀書的快樂,無疑在無憂無慮的童年中,添加幾分色彩,如果不是中文的種種不順,孩子是最快樂的小讀書人了,這不由得讓我捍衛起學前認字的聲音了。心中不由得假設,如果諼諼當初最先學的是漢字不是英文的話,今天的局面可能會完全不同,今天他極可能成為啃食中文書的小書蟲。

現實世界中,的確有這樣的例子。「家有春夏」的春子即可以印證我的假設。同樣是中英德三語寶寶,同樣是生長在欠缺中文環境的國外,她與諼諼的語言學習進程大體上類似,也是五歲時達到大量閱讀的閱讀力。

差別在於,她所大量閱讀的語言是中文,不是英文,也不是德文,閱讀的領域大多集中在古典文學和經典名著的少年版。而諼諼大量閱讀的語言卻是英文和德文,閱讀領域則是百科式的科學叢書,主題集中在自然科學與歷史上。

春子三歲時開始啓蒙讀經,五歲時進入大量閱讀,他們家的語言環境是,媽媽中文,爸爸英文,大環境德文,先兩語再三語,認字上本著先難後易原則,先中文(三歲),再英文(五歲),最後德文(六歲入學後)。而我們家的語言環境是,媽媽中文,爸爸德文,大環境英文,三語並行,不幸地是,在認字上,諼諼是倒著學,本著先易後難原則,先英文(四歲),再來學德文(四歲半),最後中文(五歲),過早閱讀拼音文字的結果是,孩子學習中文閱讀上雪上加霜。

此外,春子有著別的混血兒所沒有的中文環境,雖然居住在德國漢堡,但是由於父母研究工作的關係,他們一家人常常跑中國。而我們一家人,因為外子研究的關係,卻長年必須居留在英語系國家裡,難得回去台灣一趟。

總之,在春子身上能看到了諼諼的影子,只要檢視「家有春夏」所PO的照片,諼諼的身影跟春子簡直一模一樣,她無時無刻捧著一本書,那小小的身子,對照起來,書本看起來特別的巨大,而諼諼也是跟春子一樣,無時無刻捧著一本書,那入神的神情也幾乎一樣,一點都不像一個精力旺盛、扭動不停的小小孩,差別在於捧的書本不一樣,也在於,諼諼對於學習漢字的耐性與春子相較,差得十萬八千里。

本來在諼諼三歲半時,我實行了一陣子的日語學習,後來因為一年來搬家種種煩心的事情纏身,漸漸擱置,直到停滯狀態。本來計劃來澳洲後,要繼續進行的,但是因為近來孩子對於學習漢字有抗拒心,我不想加深孩子的困擾,於是改變計劃,心想,日文還是暫時放棄吧!還是等到漢字熟練之後,將來再說吧!遂轉而經營法文。

果然有ABC,孩子接受程度很高,反抗的情緒比較低,每天讀一小篇文章,有時候自己玩耍時,還口中念念有詞,跟他三歲半時學日文的狀況一樣,喜歡將學習的內容反映在遊戲之中。因為孩子已經懂得拼音原則,學起法文,相對來說容易多了。

或許我是一個儘量先讓孩子嘗試容易的事情的媽媽,事先把困難的障礙給移除,先讓孩子嚐到成功的甜頭,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但這樣反而會造成,孩子日後遇到困難時,而難以克服。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我知道,幼齡孩童,還是先鼓勵他們學習容易的事情,然後再循序漸進,再進入困難的事物。當初也是如此,才刻意把中文放在最後來學習的。現在有點「自食惡果」的味道。

我雖然對於春子的中文的閱讀能力羨慕不已,很想讓諼諼迎頭趕上,但也了解諼諼的心境,既然他還未準備好接受漢字,那我就讓孩子慢慢來,至於中文將來能走多遠,就走多久,我不想給孩子太多壓力,這樣反而會深化孩子討厭漢字的心理障礙。

總之,從春子這個實例中,我看到了,要讓孩子的中文提早進入大量閱讀階段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只有學習拼音文字才有可能達到這種成效,不是我沒有考慮到語言文字的差異性,而是,我相信,漢語閱讀還是有可能在學前達到大量閱讀的。

我想,沒有人會否認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人反對學前識字。很多人提出強迫幼兒識字會阻礙正常的發展,更有些人會問,有必要讓孩子提前在學前學習閱讀嗎?讀寫,學校不是都會教嗎?幹嘛父母緊張兮兮地,非得讓孩子學前就學會了閱讀呢?效果有比入學之後再學好嗎?提早學習,就一定能夠比較早進入獨立閱讀階段嗎?時下的幼教不是老被批評偷跑嗎?讓小孩提前學習小一的課程,不但造成小孩不必要的負擔,而且對於孩子將來在學校的課業也沒有多大的幫助。

大部份學者都會警告父母讓幼兒超齡學習的惡果,通常基於幾項理由。第一,無可否認的事實是,超齡學習容易讓孩子感到挫折,容易讓孩子從年幼起,就處於劣勢,中班就開始學習小學學童才能勝任的課程,閱讀即是其中一項。第二,孩子若是提早在學前就學會了入學後才要學習的課業,將來孩子入學後容易感到無聊,學校的課程會變得沒有挑戰性。第三,孩子若是學前就將注意力放在識字上,就沒有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圖畫上,觀察自然或是周圍環境,只學習到將注意力放在認字上,沒有注意到生動有趣的圖畫,久而久之,閱讀就會變得枯燥無味。第四,要求小孩讀書,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玩的樂趣,童年應該是充滿了樂趣,而非學業壓力。

我很同意第一與第二點的說法,但是我並不同意後面兩項的立論。我想,一個孩子喜不喜歡觀察圖畫和自然環境,這和識字沒有直接關係。關鍵點是在於,孩子出生後,父母有沒有提供豐富的環境讓孩子進行觀察,大人有沒有花大量的時間陪孩子看書、觀察圖畫與孩子共讀呢?

諼諼四歲會認字之後,對於圖畫觀察反而有增無減,相反地,文字的描述讓他更能夠進行更徹底的觀察,透過文字,孩子更能理解自己所觀察的圖片。一般我們看到路上築路的告示,應該是眼睛馬上一掃而過,然後再專心思考告示的訊息,更進一步配合著告示去注意眼中所看到的情景,這是一般成人處理訊息的習慣,與孩子不同的是,成人習慣於專注於告示的內容,而孩子除了看到路上告示之外,還會看看路上其他的廣告招牌,而且還會注意觀察停在告示旁邊的工程車是什麼顏色,做什麼樣的工程等等,孩子習慣於注意細節,是因為成人早已經習慣細節,認為那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兒童不會這麼做,會把每天所見的一切都當成探索研究的對象。

而一個會閱讀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就不會做一般孩子會做的事情,也不會因為會閱讀而變得不喜歡觀察了,還是閱讀的能力阻礙了觀察能力的發展。

現階段諼諼熱衷於研究恐龍,喜歡閱讀各種恐龍的描述,配合著圖片,進行入微的觀察,並對於各種恐龍做詳細地區分,就跟他當初區分拖拉機的機種如出一轍。如果孩子不識字,要進行恐龍的觀察實際上有很大的困難,首先,媽媽要面臨到非常大的挑戰就是那一大串的學名,孩子卻能夠不厭其煩地全部記起來,不厭其煩地閱讀那些詳盡的描述,看圖還不過癮,當然還要讀盡書中的介紹。

年老的媽媽即是對恐龍不排斥,但是沒有那種牢記恐龍學名的本事,沒有熱忱細讀那些描述。有人會問,讓孩子這麼早就開始機械式的記憶,會不會喪失想像力呢?我想,恰恰相反,孩子記憶恐龍的名稱和記憶貓啊狗啊,基本上相差不遠,在畫畫時,所畫出來的是哪一種恐龍?孩子心裡面一清二楚,繪畫讓他將自己對於恐龍的看法表達出來,好像學生讀書做筆記一樣,更像是寫報告,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恐龍書,感想當然也不少。

再者,提早閱讀會不會剝奪了孩子遊戲的時間?我想,首先我們要先思考一個問題,書對孩子來說是遊戲還是學習?或者兩者都有?我想這個迷思在於,大人習慣將閱讀看得太過嚴肅,把讀書當成要努力才能達成的目標,努力就等於被剝奪了快樂,我們怎麼不問,孩子也很喜歡享受經過努力的成果啊!而非只喜歡享受現成。

其實更切確來說,對於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來說,閱讀不是透過努力來達成的,而是透過遊戲,遊戲與閱讀絕對可以同時並行,並非是兩件互相矛盾、背道而馳的事情,都是一種自發性的樂趣,閱讀也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大人不應該將讀書當成一件經過刻苦付出才能夠達到的事情,只認定遊戲和作畫才能夠帶來樂趣,我想有這種想法的大人,大概也是不喜歡閱讀的大人吧!

就這樣,幼稚園所有的活動全部壓在美勞上,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認定,做美勞比較快樂?對諼諼來說,畫畫卻是一件讓他感到挫敗不已的事情,上幼稚園無異是酷刑,因為他的精細動作發育比較遲緩,遲到五歲多以後才開始有自發性繪圖行為的出現。他偏愛讀書,不愛「創作」,更不愛剪剪貼貼。

我就告訴他,如果在學校不喜歡畫畫,不要勉強,拿書來看,或是玩玩具也行,而校方的想法是,一定要讓孩子每天拿件美勞成品回家讓家長看,這樣家長才會覺得花的錢值得,而且每個月都設計個主題,非要孩子剪剪貼貼把所學到的主題表現出來不可。我不否認學前美勞的重要性,但我知道,孩子那些「精美的」作品並不是孩子自己做的,更不是他樂於做的,大部份是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出來給父母看的,我寧可讓孩子在外面多玩一點,或多看點書。為什麼所有的幼稚園非得強調美勞呢?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比較有創意,這是普遍的觀點。

與通常人的想法不同,諼諼發展出來的閱讀行為,無異於遊戲,繪畫行為,無異於發展遲緩。他高密度地將閱讀活動改造成遊戲,將書中所讀到的故事「演」出來,說故事給人偶聽,在沒有同伴的情況之下,他自己卻可以扮演角色,演著他心目中的英雄,從農夫、工程師、消防員、騎士到目前的Asterix,都是他一直喜歡扮演的角色,雖然快五歲半了,辦家家酒的興致還是很高,將所讀的故事,透過自己的想像加以改造,表演出來。

閱讀在此成了助力,唯有透過語言,孩子所關注和探索的事物,才能夠精確地表達出來。比如說,繁瑣的騎士裝備,各種武器配備,和鐵甲細部描述和專有名稱,在這裡,語言文字反而讓孩子擁有更豐富的想像力,對於專有術語的掌握,更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騎士,絕不厭其刁鑽繁瑣。誰說學前閱讀一定是機械式的認字,誰說文字一定就會剝奪孩子圖畫式的想像力?誰說對這樣的罕見字彙的學習與掌握完全不重要?

最後,閱讀的使命是在傳遞知識,而非在識字本身,如果有些學者認為學前識字,容易讓孩子錯失觀察事物的機會,比如觀察圖畫,觀察自然環境,孩子的目光會只放在認字上。那我們要問,那個孩子是否在學習閱讀的時間過長,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迅速閱讀的效果,變成識字上的困難,或是閱讀速度過慢。如果閱讀無法達到藉由閱讀大量的讀物來吸取資訊,來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這個孩子只是停留在認字階段而已,雖然學會了識字,但他的閱讀還是很貧乏,不能進入自主性閱讀,一個能夠自主閱讀的孩子,與之不同的是:

第一,他們知道他們想要讀什麼。
第二,他們知道,他們能夠從書中得到他們想知道的。
第三,他們會主動地想要讀書。
第四,閱讀能夠不斷地支持自己所探索的興趣,所以他們會不斷地讀下去。
第五,讀書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情。

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如果不夠洗鍊的話,就很難提昇到我上面列出的那幾點。一個閱讀貧乏的人,無論是五歲還是十歲,甚至到了青少年時期了,應該是一個充足掌握閱讀技巧的年齡的人了,但還是停留在認字階段,閱讀不能熟稔,不能迅速,不能成為求知的工具,更慘的是,閱讀不能帶來樂趣。

我想,這些問題跟閱讀開始的早晚無關,而是跟閱讀習慣的養成有關。如果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夠認字了,就以為是完成「大業」,而忽視而持續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識字才是大業的開端,唯有在識字的基礎上,讓孩子不斷地接觸書籍,不斷地孩子閱讀,並且提供孩子大量的讀物,尤其是提供孩子感興趣的讀物,這才能夠讓孩子的學習在識字的基礎上繼續開花結果,否則孩子閱讀的興致很快地就會乾渴枯萎,超前學習,不再超前,反而會漸漸地落後於人,最後,閱讀會變成一種痛苦。

我不是要倡導,如何加速孩子成長的方法,相反地,我很強調「等待」的重要性,「等待」時機的到來,「等待」孩子的成熟。我只是試圖打破一種時下的迷思,想告訴大家,學習不一定是痛苦,學習不一定是充滿了壓力,學習也是美好的一件事情。培養會閱讀的小小孩不一定是,「虎媽戰歌」中運用高壓手段照表操課,來製造培養一些:帶著厚度眼鏡,不動不跳不笑不玩的小學究。我也說了,從嬰兒期就喜歡閱讀的小孩,到一定的階段就會想要自己讀書,自己想要識字,每個人都有獨立意識,不會讀書的小小孩想要學文字,很正常啊!

縱使有千萬的理由說明了學前不要學習閱讀,我的經驗卻告訴我,學習閱讀的最佳時機卻是在學前。若孩子在進入正式教育之前,就開始閱讀,孩子會有更充分的時間閱讀,在台灣雖然低年級還實行半天制,但英語系國家不僅入學年齡提前了一年,而且每天還上課上到下午三點以後才放學回家,更何況有更多的孩子要留到家長下班後才能夠接回。

回家之後,孩子做什麼呢?每家都不例外,親子共處的時間只剩下寫作業、看電視、晚餐、洗澡、然後睡覺。還剩下多少時間讓孩子閱讀?要讓孩子有豐富的閱讀經歷,並且進入大量閱讀的階段,首先要讓孩子有時間閱讀,孩子在學前多的是時間,不拿來閱讀,多可惜呀!現代社會,不僅僅是父母很忙,小忙孩比比皆是,這麼忙的人生,要等到什麼才有時間呢?學前不是最有時間嗎?

再者,要讓小孩安安靜靜地閱讀就要有安安靜靜的環境,現代的家庭生活,家家戶戶無不被電視所宰制,更慘的是被電玩與網路所操控,孩子在充斥著聲光影像的世界裏,能夠安安靜靜地閱讀嗎?放學後,孩子的時間已經夠少了,回家後,所有的時間全部被電視所攻佔,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閱讀呢?

那週末呢?有些孩子在週末有上不完的課,練不完的琴,上不完的才藝班,又剩下多少時間來閱讀呢?所以,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要善於利用學前這個階段,趁著孩子還沒進入體制教育之前,學會閱讀,讓孩子有時間養成讀書的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決定於是否有足夠的閱讀時間,是否有安靜的環境讀。

而學習閱讀,其實也就一年的時間的引導和督促。就連學習高難度的中文閱讀,以「家有春夏」春子的例子,也是在兩年的時間之內可以達成的目標。諼諼自從學會閱讀之後,就能夠完全自學,我幾乎完全採取放養的方式,任由孩子自己從一堆書中去讀去摸索,媽媽的工作就變得異常地輕鬆容易,唯一所要做的一件事,就只有想辦法在圖書館找到對胃的書,然後扛書回家。

哪種書能提高孩子的閱讀力



Moria Flaig
16. November 2015


小小孩應該讀哪種書呢?我想,大家心中的答案大概都是一樣的:繪本,也就是一篇短小的圖畫故事書。諼諼也喜歡讀繪本,曾經讀過很多的繪本,但是他目前更喜歡知識性的讀物。

顯然地,一旦孩子的閱讀能力漸漸提昇後,就不再只想讀簡單的故事書了,孩子開始對知識有高度的要求了,看書不單單只是為了看好看的圖片和精彩的故事,還要看富有知性的內容,最好能夠與目前自己所探索的主題有直接相關。簡言之,這時候孩子已經進入了藉由閱讀來吸收知識的階段,閱讀不再只是機械式地認字,閱讀遂變成了學習的手段。而孩子最想知道的,最想學習的,當然是他所迷戀的事物,迷戀能夠推動孩子去閱讀去瞭解自己所迷戀的事物,所以迷戀是最大的求知動機。心理學家稱之為內在動機,啟動內在動機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閱讀哪種書最能夠幫助孩子提昇閱讀力呢?最好的書就是孩子介紹孩子的興趣的書,最好多準備幾本,幾十本也無妨,只要孩子愛看,再多也不嫌多,最好讓孩子能夠徹底地沉迷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孩子喜歡養狗,就買有關狗的書給孩子,孩子喜歡城堡,就買有關城堡的書,孩子喜歡太空探險,就多買些天文學的書。與孩子興趣相關的書籍,最能夠滿足孩子求知欲,因為興趣本身就是最大的求知動力。而且興趣可以不斷地延展,從喜歡狗,就可能擴及到喜歡其他寵物,更擴大到其他動物,興趣的可以不斷地延伸。

諼諼能夠從對騎士的熱愛,展開城堡與中古史的探索,更進一步往前探索羅馬史,卻從羅馬史中找到了他目前的最愛:漫畫Asterix。而騎士傳說中的火龍跟恐龍很類似吧!諼諼也是讀了騎士的故事後,才開始了對恐龍的狂熱,直到現在,讀過的恐龍書不知凡幾,喜歡記住恐龍的學名,研究恐龍的習性,喜歡觀察恐龍的體型,還知道恐龍的分類,每次我「請教」他某種恐龍時,他會先問哪種Family?是哪一屬的?聽起來很專業吧!小孩就是喜歡把自己裝備得像個小小的專家,他可能自認為自己是Paleontologist(古生物學家),既然是專家當然所有的恐龍名稱都要記住嘍!有一次,我看到書上Allosaurus和Albertosaurus兩種恐龍幾乎一模一樣,孩子馬上告訴我牠們不同之處在哪裡,Allosaurus的爪子有三隻,而Albertosaurus的卻有兩隻,我馬上不得不肅然起敬。孩子觀察仔細入微,大人就不是這樣了,誰說小孩學會閱讀了之後,就不觀察了?

因為熱愛所以讓他在閱讀上不厭其煩,即使會碰到很多深奧的字眼,學術專有名詞,但既然是深愛的事物,孩子就會多讀幾次,多讀幾本,不會放棄,漸漸地能夠明白,就會把艱澀的字給記住了,所以我認為讓孩子閱讀與自己興趣相關的書籍,是培養閱讀力最佳的方法,孩子會在熱情的驅使之下,自然地克服高難度的讀物。目前諼諼讀的讀物,無論是騎士、城堡、中世紀史、Asterix還是恐龍,皆是分級為國小高年級以上的讀物,Asterix更是澳洲政府列在州長杯閱讀比賽五、六年級的書單上。五歲小孩去挑戰12歲以上的讀物,會不會超齡學習?但我看他都讀得津津有味,Asterix更是每本都讀過10次以上,如果真的是很難讀的話,他應該是會馬上放棄才對。父母不要怕孩子無法勝任,其實在孩子眼中圖書根本沒有分級的,只分成有趣和無趣兩種,只要孩子有興趣讀,他的腦子就會想辦法去瞭解文字上的困難。

我不贊成讓小小孩閱讀經典名著、古典文學、歷史名著的兒童版或是少年版,或是古代經書的白話版、精簡版。既然是經典名著,不是年代久遠,就是巨作,不是文言,不然就是國外的翻譯作品,既然是強調學習經典,就應該讓孩子讀原著才對,怎麼讓孩子讀兒童版呢?但我們也知道,兒童還沒有具備閱讀原著的能力,在孩子尚未暢懷地品嘗閱讀的樂趣之前,就要求讀內容深奧的老莊哲學,或是文字艱澀的古文,或是矛盾複雜的人性,還是懷才不遇、時不我予的悲情,這些都不是五歲小孩能夠體會的,更別說文字上的理解了,為什麼不等孩子大了,讓他自己去買來讀呢?為什麼要趕早讓孩子讀少年版,精簡版,不然就是白話版,就連大人都搖頭的名著卻要讓小孩去讀,這不是緣木求魚嗎?但是在台灣的書店裏,到處充斥著這樣的童書,我自己小時候就讀了不少: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遊記、封神榜等等。當時,我只看懂了故事,對於古典小說所說的悲情,當時還無法領會,就算能領會,也不會出現在少年版上,一種少了感情的經典名著,那跟一般故事書還會有什麼兩樣呢?

更何況,這一類的書籍,對諼諼來說,沒有相應的成長背景來配合,來幫助理解。為什麼一隻會72變的猴子,能夠成為中國文學中幻想創意第一?對於成長於西方社會的孩子來說,這無異充滿怪力亂神,完全不符合邏輯,他們的接受會很低,更遑論品味欣賞了。他們也無法理解一個很單純的寶黛之戀為什麼要洋洋灑灑寫了這麼一大堆。有些漢學學生讀了紅樓夢的翻譯,都很不解,為什麼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的地位是這麼崇高,我就說了,紅樓夢好不好在故事,而是在於文字功力,翻譯過的紅樓夢當然不好看囉!諼諼的中文閱讀還在起灶,連火苗都還未升起,我現在根本不必去操這個心,但我的確深深地感受到在中文界中,兒童文學的貧瘠。到目前為止,孩子所讀過的中文繪本裏面,十之八九都是翻譯作品,在中文界很明顯地缺乏兒童文學經典作品,更欠缺願意耕耘於兒童文學作家,當然出現不了大師級的人物。

言歸正傳,哪種書最適合進入大量閱讀的小孩讀呢?還是那句老話,配合孩子的興趣,就算孩子想讀莊子,買本少年版的莊子讓他讀也無妨。重點是要孩子自己喜歡,自己想要讀。善用孩子的迷戀的熱度,孩子一旦迷戀上一件事情,就會想讀所有的相關書籍,就算是書中專有名詞多如牛毛,孩子也善於囫圇吞棗,全部吸收記在腦子裏。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孩子的閱讀力就提高了。







三語寶寶學外語:法文



Moria Flaig
17. November 2015


難產了好幾次的法文課終於開張了。算來也快兩年了,那時在美國剛搬了新家,想讓孩子就近去離家不遠的Alliance Française上法文課,但試上了一次之後,因為不甚欣賞老師的教法而告放棄,而那時候外子正好在學日語,我遂改成在自家教日語。

讓諼諼學外文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但另一方面,也因為生活環境一直在改變,導致難以落實。英文的學習有閱讀和大環境幫忙,我們夫妻倆不用費心,孩子自己會學習。德文也是如此。目前最強勢的語言應該是英文,雖然我們在家能夠聽到他說英文的機會不多,目前我們住在英語國家,英語書來源最多,所以也讀得多,英語應該是處在最佳狀態才對吧!但是在家說話時,似乎德文又比英文強勢些。而平日生活,孩子跟我在一起的時間最久,他的中文應該是最好的才對。但事實並非如此,中文因為缺乏閱讀的淬煉,有逐漸凋零之勢,而英文與德文即使缺乏外在環境的刺激,但能夠透過書本來自學,閱讀使得英文與德文能夠不斷地有持續性的進步與提升。於是我看准了閱讀的好處,既然孩子能夠閱讀,就能夠自學,要是讓他學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在諼諼學日語的那段日子,看日文卡通時,也兼著看一些法語卡通,我隨意教了一點,也曾買了一本很簡單的幼兒法語來跟他一起讀,但就這樣斷斷續續地接觸,到目前為止,孩子並沒有真正地有系統地學法文,我當初主要的用意是,先想讓他練練法文耳朵而已!此外,因為外子結束了美國的工作,我們一家一再地在搬遷,日文漸漸被擱置,經過這番波折後,我實在是無心繼續教日文了,再加上目前碰到了中文閱讀的問題,光認個字已經搞得焦頭爛額了,我不想再引入日文,讓孩子面臨更多的挑戰,於是想乾脆放棄日文吧!等孩子大一點,學習能力夠強時,我們再來學吧!學法文或許比較直接乾脆,反正,孩子已經會閱讀了,拿就從閱讀開始,一點一滴地學,有了閱讀的助力,學起來會比較有系統!於是打起精神來,於是我們在家自學的課程裏,多出了法文課!

藉著Asterix的熱潮,我想趁機炒熱孩子學法文的動機。我一改以前教日文的方式,畢竟我的日文會話比法文流利多了,以純粹會話的方式來教簡單的日文,還有點把握,但是法文嘛!年代久遠,要大腦再啟動流利會話的能力,有些困難。於是我利用孩子已經會閱讀的優點,將法文課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堂,讓孩子閱讀一、兩篇短文,並復習前面所學過的文章,將重點放在讓孩子熟悉法語的發音原則,並認識一些基本的單字。等到孩子能夠流利朗讀後,我讓他自由活動,要讀書或要遊戲由他自己決定。隔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上第二堂課。就是將他的人偶排排坐,我們一起玩教書的遊戲,我先當老師,除了重複練習今天所學的文章之外,提些問題,進行簡單的對話,確定孩子已經熟悉今天所教的之後,再換孩子當老師。這時候,他必須發揮自己的想像,想辦法在遊戲中穿插一點法語,雖然他才開始學沒有多久,認識的法文字也沒多少,但沒有關係,小孩子喜歡扮演角色,就讓他演「說法文」吧!我扮演學生,隨時發問問題,老師當然要回答學生的問題嘍!這時候,孩子怎麼對應呢?這大概就是我們法文課的精華吧!

我沒有使用任何教材,直接從以前找到的法文繪本開始教起。小孩子學語言和大人大大不同,從故事書開始學起,接受度最高。此外,我從網上下載一些兒歌和短篇的寓言故事,來應付剛剛起灶的法文課。從中我發現到,兒歌的好處是句子很短很簡單,而且主要的字都會重複,孩子接受度最高。缺點就是太短,但一次學個兩首歌也無妨,每天學一點,應能聚沙成塔。

此外,我運用Hans Wilhelm的繪本,在網上能夠免費下載,他是德國有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後來移居美國,其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同樣的書,我找到了德文本、英文本和法文本,我選了一本諼諼熟悉的恐龍故事,將之簡化,刪減掉法文最難學的時態:Subjonctive ;但保持童書特有的時態:Passé Simple(過去式)。雖然口語會話很少使用Passé Simple,但為了將來讓孩子自己能夠閱讀法文繪本,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將整個故事保持以Passé Simple的語氣來敘述。

就這樣我拿自己改寫過的故事,每次讓孩子讀個四到五句,一次不要讀太多,這樣可以讓孩子有持續讀下去的期待。我完全以讀兒歌、短篇故事和繪本為主,沒有額外學文法,更沒有背動詞變化,採取直接閱讀、直接學單字的方法,至於法文的動詞變化嘛!讓孩子自己慢慢去體會,有德文的背景,我相信他能夠漸漸理解到,法文動詞跟德文一樣隨著人稱與時態而改變。而日常會話的部分,以角色扮演來完成,玩角色扮演時,我並未把句子或所使用的字彙寫下來,儘量讓孩子專注於聽與表達上,當然啦!孩子所關注的「怎麼玩」也很重要!

昨天孩子在Asterix讀到soufflé這個字,孩子用英文發音,我聽不懂,後來拿書來看才知道,原來他問的是這道法國名菜,我告訴孩子那是法文,他馬上現學現賣,他的音感很不錯,馬上就能夠掌握法文的音調,英文腔沒有很重,也會提高尾音,可見過去所看的許多法文卡通,最終還是發揮了神奇的效果。

有些研究顯示,嬰幼兒學習外語,並沒有成人的效率高,以同樣長的時間對成人與兒童進行語言教學,之後,測試的結果,兒童字彙量比較低(當然研究者沒有考慮到兒童本身的字彙量就比成人低)。這個發現導致很多人質疑,兒童學習外語的必要性,我覺得,雖然他們學得慢,但至少他們學得道地,對發音掌握的能力也比較強,文法錯誤率比較低,特別是名詞的性別,小孩子不會弄錯,擺脫被母語制約的能力較高,因為他們的大腦可塑性較大。曾經有人進行了一個實驗(C.Snow),讓英語能力相當,但是不同年齡層的人學習一段時日的英語之後,再做測試。一共按照年齡分成五組:A. 3-5;B. 6-7;C. 8-10;D. 12-15;E. 25歲成年人,測試的結果名次是:D-E-C-B-A。3-5歲的幼兒表現的成績最差,而青少年所表現出來的成績最高,成人則次之,可見年紀越大學習能力越強,豐富的學習經驗讓他們很快地就掌握到學習語言的技巧,所以學習外語不一定越早越有優勢。這也是我自己的學習經驗,年長之後,學習語言的能力並不因為腦子退化而減退,學習外語反而變得比較容易,也比較容易達到高級水準,大概是學習經驗豐富所致吧!但成年人對於文法的掌握就比較差了,比如德文名詞的陰陽中三性,和複數型,法文名詞的陰陽性,對我而言是最難掌握的,對諼諼來說一點都不難。

而三語寶寶呢?他們學習語言的經驗比一般同齡的單語兒童豐富多了,嬰兒時期的多元語言刺激是否能夠繼續在學習外語上發揮效用呢?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三語寶寶怎麼教



Moria Flaig
19. November 2015



美國聖喬治島剪影,諼諼兩歲

三語寶寶怎麼教

家中有個三語寶寶,在教養上是個極大的挑戰,加上有些媽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寶寶,寶寶們聯合起來只說學校的語言,存心把爸媽晾在一邊,完全不理會爸媽的中文攻勢,在家自成自己的小世界,讓爸媽傷心欲絕,最後變成只會聽,不會說,週末上中文課也漸漸變成應付了事而已,雖然心裡不樂意去,但因為爸媽要求,不得不配合。因此,要成功地教出三語都平衡發展的寶寶,說實在的,非常困難。但媽媽們不要灰心,無論外在的環境如何,無論親友的眼光怎樣,只要把握幾個原則,堅持不懈,寶寶們還是願意持續地和父母說母語的。至於要怎麼教才恰當,雖然每個媽媽的想法、理念不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基本上還是有幾個大方向要掌握:


1)無論自己的母語有多少個,對寶寶只能說一種語言。而這種語言最好是自己最熟練,最有把握的語言,當初我必須捨棄不熟練的台語,而外子也必須放棄他的史瓦本語,他聽不懂台語,我聽不懂史瓦本語,我們倆若都對寶寶說兩種語言,對面雙方都沒有意義,何必折騰孩子,所以我們要懂得捨棄。要讓寶寶的中文變成母語,媽媽要堅持只說中文,最好全部都是中文,不要一下子國語,一下子台語,一下子又英文。我在美國遇到一些ABC,這些媽媽大概感嘆自己小時候中文學得不夠好,很有心,也很有毅力地,下定決心要教自己的寶寶說中文,可惜的是自己的中文沒有比英文好,於是一下子說中文,又深怕寶寶不明白,又用英文解說了一下,就這樣一下子說中文,一下子又說英文,這會讓寶寶非常地困惑,媽媽到底在幹嘛。我在德國也遇到過一個四個孩子的媽媽,是英文老師,孩子們一出生,媽媽只對他們說英文,爸爸說德文,我真的看到這些孩子在家真的只說英文。這個媽媽成功地達成了,在家的英語教育,那是因為她真的貫徹了,一人一語原則(one person one language),只對孩子說英文,於是四個孩子成功地成為雙語人,即使進入青春期後,孩子也沒有放棄在家說英文。

2)和另一半交談時,無論說哪一種語言,堅持只說一種,而且跟寶寶只說自己的母語,哪怕是另一半完全不懂自己的母語,哪怕是另一半反對,切忌混合使用。我和外子交談時只說德文,諼諼跟我只說中文,跟爸爸只說德文,即使是三人在一起,主要的交談語言是德文,但我和孩子的對話只使用中文,孩子和爸爸的對說只以德文進行。我在德國讀書時有個日語交換,後來她跟一個中國來的同學結婚,兩人一起搬去上海生活,先生在德企上班,夫妻倆之間還是持續使用德文交談。有一次,我去上海拜訪他們,那時候他們的女兒已經三歲多了,上幼稚園了,我們卻沒有聽到她說出任何一句話。但只要聽他們夫妻的對話,馬上就能明白原因在哪裡?我的朋友去了中國後,也學了中文,但是她跟孩子說話卻是三種語言並行:中、日、德,夠嗆吧!其實她本身還存在著一個問題,她說的中文我根本聽不懂,他丈夫愛妻心切,怕太太聽不懂中文,所以說中文時,是用德文說中文,什麼叫做用德文說中文呢?其實我也搞不清楚,於是夫妻倆之間,發展了一種非常奇特的互動模式,即使我自己本身聽得懂,中、日、德三種語言,但是從頭到尾,我完全聽不懂他們一家子在一起對話時到底說了什麼?孩子面對這種錯亂的局面,實在是無言以對。

3)切勿把孩子當成學語言的工具,有些父母想學另一半的語言,但是苦於缺乏練習的環境,於是孩子遂成了練習的對象。外子的弟弟娶的是日本太太,諼諼的表弟直樹出生後,他們一家曾經回日本探親,小叔也趁機學了點日文,小叔為了學日語,在家跟直樹只說日語,結果很淒慘,孩子四歲多了,對於我們這些在德國的親友完全沒有反應,聽小叔和直樹對話,就可以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他爸爸跟他說話,說的是句子不完整的日文,德日夾雜,導致孩子只願意反應日語。三歲後上了幼稚園,老師說,孩子對於德文完全沒有反應,一年多之後,爸爸還是沒有放棄說日語,導致孩子將外面的德文環境一概置之不理。這就是爸爸錯誤的語言使用方式,誤導了孩子,兩種語言夾雜,聽起來,好像可以讓孩子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其實這種是最糟糕的母語:雜文。不但會讓孩子錯亂,無法分清楚兩種語言的不同,最後孩子被迫只選擇一種,有能力應付的。


4)切忌兩種語言並行使用,比起小叔,我還見過一個更高段的教小孩語言的方式,就是兩種語言同時複述。我曾經帶著諼諼去試上一堂法文課,去上了一堂後,當下決定放棄,因為這個老師剛好是我在圖書館遇到的那個很令人側目的媽媽。這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非常厲害,能夠把對孩子說的所有話,全部用英文和法文重複說兩次。說起他們家的背景,令人瞠目結舌,她丈夫是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韓國人,她自己則是在法國長大的阿拉伯人,他們夫妻倆在西班牙認識,她很有雄心壯志,決心培養五語寶寶:英文、法文、阿拉伯文、韓文、西班牙文,五種語言,外加德文。但我在圖書館側面觀察她的兩個孩子(一個小二,一個六歲),其實他們只說英文,雖然媽媽在一旁很努力地輸入法文,兩種語言一起說,夠吸睛的了!但是孩子們還是置之不理,只說英文,其實她可以不必這麼辛苦,只要說法文就行了。之後,我們去上她的法文課,的確讓我傻了眼,她從頭到尾,每句話都會用英文重述一次,讓三歲的諼諼分不清楚,現在到底是要學法文還是英文呢?而上課時,她的大女兒也一起上,她雖然能夠對上課的內容對答如流,但是她主要還是說英文,沒有很自然地使用法文,她媽媽苦笑著說,她是:Made in America,好像是說,無論她怎麼用心教,在美國出生的小孩,就註定了只說英文。雖然我沒機會觀察到他們在家實際的對話,是不是五語一起來?其實這個媽媽不用這麼辛苦,她只要捨棄其它的語言,去蕪存菁,只說法文就行了,而其它語言:阿拉伯文、韓文還是西班牙文,就只能當第二國語言來教了,她要懂得捨棄。

5)要將旁人的眼光置之不理,無論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跟孩子只說母語。有些媽媽會遇到婆家要求不能跟孩子說中文,至少他們在場時,不能說中文,或是爸爸在場時不能說中文,因為他們聽不懂,這時候,媽媽就要有決心了。有些媽媽為了避免衝突,為了讓婆婆安心,丈夫舒服,跟孩子說了一句中文後,馬上又用他們的語言復述一次。在學校時,接送孩子時,和孩子說中文,又用老師的語言(大環境的語言)復述一次。朋友來訪,和孩子說中文,又用朋友的語言復述了一次,都是怕第三者聽不懂自己跟孩子都說了些什麼。如果是偶爾來一次的朋友,說的不是大環境的語言,那還好!如果是讓孩子意識到,其實不必那麼麻煩,說大環境的語言就可以了,多輕鬆,媽媽跟老師不是也說英文嗎?我幹嘛傻傻地學中文。千萬不要讓孩子有這個機會,就算我們去學校接送孩子時,難免和老師談論一下,孩子在校的狀況,這很正常啊!孩子一定會察覺到媽媽也會說英文,但是如果媽媽從來沒有用英文和孩子對談,他就不會把和媽媽互動的模式改變成只有使用英文。我曾經在孩子三歲時,每天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但是讀完繪本後,我完全只用中文和孩子討論繪本的內容,孩子繼續以中文和媽媽互動,雖然我們讀的書是英文,但是讀完後,孩子還是必須使用中文和我討論。我的好友育君住在耶拿(Jena),因為我和育君有時候會使用孩子聽不懂的台語交談,讓諼諼誤以為,那是耶拿人所使用的語言,拒絕去耶拿,因為自己聽不懂台語。可見情境對孩子多麼重要,孩子對語言的反應,只針對特定的人,特定的地點,如果人和地點混淆了,孩子漸漸地就會捨棄弱項,只說強項了。

6)大環境最後一定比較贏,父母怎樣都拼不過大環境,尤其這個大環境所使用的語言是拼音文字時,最後一定是大勝利。我在美國遇到很多華人父母怕自己孩子上學之後,跟不上其它的美國小孩,於是在家只跟孩子說英文,為了就是確保孩子將來的英文在學校不落人後。這大可不必,大環境最後一定比較贏。我兩個在臺灣出生在美國長大的表哥(幼稚園階段才去美國的),一句中文也不會,最近收到姑姑的來信,才明白了為什麼他們不會說中文,她知道我在教孩子學中文,勸我放棄,因為英文比較重要,孩子不必學辛苦地學中文,原來當初她是選擇放棄的媽媽。孩子在大環境中有一大夥人跟他說話,有充足的書籍讓孩子閱讀,出了家門所見所聞都是不上妳的母語,大環境最後一定比較贏,何苦把寶貴的親子時間拿來說外語,不說母語呢?整體來說,諼諼從出生到現在跟我這個媽相處的時間最長,但是他的中文卻不是最好的。在美國時,他的英文最後勝出,回去德國之後,馬上轉變成德文,來到澳洲後,又慢慢地變回英文,將來我們若回去臺灣探親,可預期中文變成最強勢。哈哈!這只能讓我們拭目以待嘍!


7)父母雙方最好能夠使用寶寶的所有語言,就算不會說,也要能夠聽得懂最基本的。諼諼所使用的三種語言,我們夫妻雙方都會。因為外子能夠聽懂中文,也能夠閱讀,就差不會說了,所以我和寶寶說話時,不需要使用德文復述一次。而爸爸跟寶寶說話時也不需要用英文復述一次,反正我的德文比英文好。而在英文的情境中,到教會去,或是到友人家,雖然和其它人使用英文交談,但和孩子交談時,我們完全不理會外人,我們自顧與孩子使用自己的母語說話,當然啦!外人看我們一家三口,會覺得很奇特,怎麼孩子一下子說德文,一下子說中文,一下子又說英文,但不要管外人的眼光怎麼看,無論孩子說的是哪一種語言,父母要把握一個原則,一定要確保孩子所說的是完整的一種,不要是亂七八糟夾雜著各種不同種的。要能貫徹執行這個原則,最好夫妻雙方要能夠掌握這三種語言:自己的母語、配偶的母語、大環境的語言。不然全家一起行動時,都要透過無數的翻譯解說,那多累啦!一旦有這樣繁瑣的程序出現,慢慢地大家的互動模式就會只變成,使用一種大家都說通的共同語言最直截了當了。無疑地,最後還是大環境會贏。

8)一定要讓寶寶學習閱讀,不要以為寶寶會聽會說就夠了,就算媽媽貫徹到前面幾點,也說服了另一半去上中文課,每天也旁若無人地跟寶寶說中文,但最後決勝負卻是在閱讀,這才是關鍵。要確保三種語言持續地以同樣的速度進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無論在哪個國家生活,父母總要辛苦一點:扛著大堆書出國,讓孩子有足夠的讀物閱讀,補足環境的不足。再者,高難度的中文閱讀,要儘早開始,最好在學前,最好在孩子被拼音文字攻佔之前就要開始,即使中文閱讀要花很多時間學習,要經過父母長期的督促,但絕對不要放棄。很殘酷的是,中文閱讀很難克服,孩子很容易感到挫折,拼音文字學起來跟喝粥一樣快,喝完了之後,孩子就不願意花力氣去咀嚼牛排了,就算牛排非常美味,孩子也不願意品嚐。我家現成的例子就是,諼諼很順利地學成英文與德文閱讀之後,就不願意學讀中文了。我們來澳洲之後,即使在缺乏德文的環境,很明顯地,孩子還是能夠透過閱讀,德文每天都有長足的進步,我相信,閱讀能夠淬煉他的德文,從這個事實來看,雖然孩子並沒有在德國成長,但我一點都不擔心他的德文將來回去德國時會落後他人。但是,中文的話,我完全沒有把握,雖然每天我們都會花很多時間閱讀中文。結果有一次,我跟孩子說,我們來閱讀好嗎?他卻說,讀中文根本談不上是在閱讀,而只是在學而已,枯燥無聊。中文讀起來,完全沒有樂趣,只是上課學習而已。閱讀對他來說已經變成吸收知識最重要的手段,像是在研究了,比如說,目前他研究的恐龍,藉由閱讀可以得到很多與恐龍相關的知識,閱讀中文卻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效果,無法滿足求知欲,孩子當然覺得無聊了。要確保三種語言,達到同樣的閱讀力是一種很高的理想,一旦孩子覺得中文落後了,又沒有書籍來澆灌,大腦就會被拼音文字徹底地攻佔,但是有心的媽媽們,不要放棄,要相信自己的選擇,要堅持自己的目標。

9)三語教育是一條很長遠的路,切忌一曝十寒,那是日日夜夜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功夫。此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同階段的多語寶寶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媽媽要懂得做不同的調整,要使用不同的策略,要掌握每階段的學習重點,不然很可能走到一半,就會被迫放棄。我認為在下列四階段,媽媽要懂得做調整,要把握各個時期中文教育的要訣:出生時的語言區分,入園時的持續性,入學後的識字能力,十歲之後的大量閱讀。要訣是:

a)孩子出生時,堅持只說一種語言,放棄其它較薄弱的語言,讓孩子能夠區分各種語言。
b)孩子入園後,持續跟孩子說母語。
c)孩子在入學前,要儘早讓孩子識字閱讀。
d)在孩子十歲左右,要能夠進入大量閱讀。

唯有大量閱讀,孩子的中文能力才能夠得到淬煉和提升,孩子一旦缺乏大量閱讀的能力,漸漸地,就會捨棄中文閱讀,因為閱讀的腳步已經完全跟不上智能的發展了,就算孩子到目前為止,一直保持跟父母說中文,也學了好些中國字,但能不能閱讀呢?學中國字又能怎麼樣呢?十幾歲的孩子已經不願意閱讀繪本了,孩子的閱讀能力沒有隨著年齡而得到提升,閱讀能不能成為吸收知識的手段,還很艱難地處於認字階段,最後孩子會被迫放棄中文閱讀,因為閱讀不能讓他們得到樂趣,而不能從閱讀中不斷地吸取其它的字彙,這是中文教育最大的障礙,要突破它,很困難。最近跟一個在中文學校教中文的台灣媽媽聊起,她的三個孩子都長大了,結婚生子了,談到自己孩子的中文教育,也是大大搖頭,能聽能說,就是不能讀,生了孩子之後,把孩子丟給媽帶,因為自己中文不夠好。她們全家是在三個孩子幼稚園和小學時才移民澳洲,他們在家還說台語耶!但是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在閱讀上!

儘管前面的路都做得很周到,最後是否得到成功,要看孩子能不能從閱讀中不斷地自學了,我也常常想,這麼逼孩子又何苦呢?但教小孩學中文是鐵杵成針的功夫啊!父母能不能堅持到最後關頭呢?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捍衛學前識字


Moria Flaig

13. November 2015



黑森林Triberg


捍衛學前識字

看到諼諼在學習漢字的路途上困難重重,幾度興起放棄的念頭,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可以認同體反對學前認字的聲音:幼兒不應該超齡學習,學習超過他們能力之外的技能,這樣容易讓孩子感到挫折,日後反而會造成孩子厭惡學習,最後變成揠苗助長。但另一方面,只要我看到諼諼讀英文與德文時,如魚得水的神情,並且順利進入自學的階段,那種讀書的快樂,無疑在無憂無慮的童年中,添加幾分色彩,如果不是中文的種種不順,孩子是最快樂的小讀書人了,這不由得讓我捍衛起學前認字的聲音了。心中不由得假設,如果諼諼當初最先學的是漢字不是英文的話,今天的局面可能會完全不同,今天他極可能成為啃食中文書的小書蟲。

現實世界中,的確有這樣的例子。「家有春夏」的春子即可以印證我的假設。同樣是中英德三語寶寶,同樣是生長在欠缺中文環境的國外,她與諼諼的語言學習進程大體上類似,也是五歲時達到大量閱讀的閱讀力。差別在於,她所大量閱讀的語言是中文,不是英文,也不是德文,閱讀的領域大多集中在古典文學和經典名著的少年版。而諼諼大量閱讀的語言卻是英文和德文,閱讀領域則是百科式的科學叢書,主題集中在自然科學與歷史上。


春子三歲時開始啓蒙讀經,五歲時進入大量閱讀,他們家的語言環境是,媽媽中文,爸爸英文,大環境德文,先兩語再三語,認字上本著先難後易原則,先中文(三歲),再英文(五歲),最後德文(六歲入學後)。而我們家的語言環境是,媽媽中文,爸爸德文,大環境英文,三語並行,不幸地是,在認字上,諼諼是倒著學,本著先易後難原則,先英文(四歲),再來學德文(四歲半),最後中文(五歲),過早閱讀拼音文字的結果是,孩子學習中文閱讀上雪上加霜,此外,春子有著別的混血兒所沒有的中文環境,雖然居住在德國漢堡,但是由於父母研究工作的關係,他們一家人常常跑中國。而我們一家人,因為外子研究的關係,卻長年必須居留在英語系國家裡,難得回去台灣一趟。


總之,在春子身上能看到了諼諼的影子,只要檢視「家有春夏」所PO的照片,諼諼的身影跟春子簡直一模一樣,她無時無刻捧著一本書,那小小的身子,對照起來,書本看起來特別的巨大,而諼諼也是跟春子一樣,無時無刻捧著一本書,那入神的神情也幾乎一樣,一點都不像一個精力旺盛、扭動不停的小小孩,差別在於捧的書本不一樣,也在於,諼諼對於學習漢字的耐性與春子相較,差得十萬八千里。


本來在諼諼三歲半時,我實行了一陣子的日語學習,後來因為一年來搬家種種煩心的事情纏身,漸漸擱置,直到停滯狀態。本來計劃來澳洲後,要繼續進行的,但是因為近來孩子對於學習漢字有抗拒心,我不想加深孩子的困擾,於是改變計劃,心想,日文還是暫時放棄吧!還是等到漢字熟練之後,將來再說吧!遂轉而經營法文。果然有ABC,孩子接受程度很高,反抗的情緒比較低,每天讀一小篇文章,有時候自己玩耍時,還口中念念有詞,跟他三歲半時學日文的狀況一樣,喜歡將學習的內容反映在遊戲之中。因為孩子已經懂得拼音原則,學起法文,相對來說容易多了。或許我是一個儘量先讓孩子嘗試容易的事情的媽媽,事先把困難的障礙給移除,先讓孩子嚐到成功的甜頭,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但這樣反而會造成,孩子日後遇到困難時,而難以克服。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我知道,幼齡孩童,還是先鼓勵他們學習容易的事情,然後再循序漸進,再進入困難的事物。當初也是如此,才刻意把中文放在最後來學習的。現在有點「自食惡果」的味道。


我雖然對於春子的中文的閱讀能力羨慕不已,很想讓諼諼迎頭趕上,但也了解諼諼的心境,既然他還未準備好接受漢字,那我就讓孩子慢慢來,至於中文將來能走多遠,就走多久,我不想給孩子太多壓力,這樣反而會深化孩子討厭漢字的心理障礙。總之,從春子這個實例中,我看到了,要讓孩子的中文提早進入大量閱讀階段也是有可能的,不是只有學習拼音文字才有可能達到這種成效,不是我沒有考慮到語言文字的差異性,而是,我相信,漢語閱讀還是有可能在學前達到大量閱讀的。


我想,沒有人會否認親子共讀的重要性,但是有很多人反對學前識字。很多人提出強迫幼兒識字會阻礙正常的發展,更有些人會問,有必要讓孩子提前在學前學習閱讀嗎?讀寫,學校不是都會教嗎?幹嘛父母緊張兮兮地,非得讓孩子學前就學會了閱讀呢?效果有比入學之後再學好嗎?提早學習,就一定能夠比較早進入獨立閱讀階段嗎?時下的幼教不是老被批評偷跑嗎?讓小孩提前學習小一的課程,不但造成小孩不必要的負擔,而且對於孩子將來在學校的課業也沒有多大的幫助。


大部份學者都會警告父母讓幼兒超齡學習的惡果,通常基於幾項理由。第一,無可否認的事實是,超齡學習容易讓孩子感到挫折,容易讓孩子從年幼起,就處於劣勢,中班就開始學習小學學童才能勝任的課程,閱讀即是其中一項。第二,孩子若是提早在學前就學會了入學後才要學習的課業,將來孩子入學後容易感到無聊,學校的課程會變得沒有挑戰性。第三,孩子若是學前就將注意力放在識字上,就沒有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圖畫上,觀察自然或是周圍環境,只學習到將注意力放在認字上,沒有注意到生動有趣的圖畫,久而久之,閱讀就會變得枯燥無味。第四,要求小孩讀書,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玩的樂趣,童年應該是充滿了樂趣,而非學業壓力。


我很同意第一與第二點的說法,但是我並不同意後面兩項的立論。我想,一個孩子喜不喜歡觀察圖畫和自然環境,這和識字沒有直接關係。關鍵點是在於,孩子出生後,父母有沒有提供豐富的環境讓孩子進行觀察,大人有沒有花大量的時間陪孩子看書、觀察圖畫與孩子共讀呢?諼諼四歲會認字之後,對於圖畫觀察反而有增無減,相反地,文字的描述讓他更能夠進行更徹底的觀察,透過文字,孩子更能理解自己所觀察的圖片。一般我們看到路上築路的告示,應該是眼睛馬上一掃而過,然後再專心思考告示的訊息,更進一步配合著告示去注意眼中所看到的情景,這是一般成人處理訊息的習慣,與孩子不同的是,成人習慣於專注於告示的內容,而孩子除了看到路上告示之外,還會看看路上其他的廣告招牌,而且還會注意觀察停在告示旁邊的工程車是什麼顏色,做什麼樣的工程等等,孩子習慣於注意細節,是因為成人早已經習慣細節,認為那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兒童不會這麼做,會把每天所見的一切都當成探索研究的對象。而一個會閱讀的孩子並不代表,他就不會做一般孩子會做的事情,也不會因為會閱讀而變得不喜歡觀察了,還是閱讀的能力阻礙了觀察能力的發展。


現階段諼諼熱衷於研究恐龍,喜歡閱讀各種恐龍的描述,配合著圖片,進行入微的觀察,並對於各種恐龍做詳細地區分,就跟他當初區分拖拉機的機種如出一轍。我看到書上Allosaurus和Albertosaurus兩種恐龍看起來一樣,就說,這兩種恐龍根本一樣嘛!他馬上說,不一樣!不一樣!Allossaurus的爪子有三隻,而Albertosaurus的爪子有兩隻,果然孩子的觀察非常地仔細,能觀察到大人所忽略掉的,我想,能不能觀察圖畫,跟識字無關,而是和孩子看書的習慣有關,諼諼向來將圖畫觀察得很仔細。


如果孩子不識字,要進行恐龍的研究認識可能有很大的困難,首先,媽媽要面臨到非常大的挑戰就是那一大串的學名,孩子卻能夠不厭其煩地全部記起來,不厭其煩地閱讀那些詳盡的描述,看圖還不過癮,當然還要讀盡書中的介紹。年老的媽媽即是對恐龍不排斥,但是沒有那種牢記恐龍學名的本事,沒有熱忱細讀那些描述。有人會問,讓孩子這麼早就開始機械式的記憶,會不會喪失想像力呢?我想,恰恰相反,孩子記憶恐龍的名稱和記憶貓啊狗啊,基本上相差不遠,在畫畫時,所畫出來的是哪一種恐龍?孩子心裡面一清二楚,繪畫讓他將自己對於恐龍的看法表達出來,好像學生讀書做筆記一樣,更像是寫報告,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恐龍書,感想當然也不少。


再者,提早閱讀會不會剝奪了孩子遊戲的時間?我想,首先我們要先思考一個問題,書對孩子來說是遊戲還是學習?或者兩者都有?我想這個迷思在於,大人習慣將閱讀看得太過嚴肅,把讀書當成要努力才能達成的目標,努力就等於被剝奪了快樂,我們怎麼不問,孩子也很喜歡享受經過努力的成果啊!而非只喜歡享受現成。其實更切確來說,對於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來說,閱讀不是透過努力來達成的,而是透過遊戲,遊戲與閱讀絕對可以同時並行,並非是兩件互相矛盾、背道而馳的事情,都是一種自發性的樂趣,閱讀也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大人不應該將讀書當成一件經過刻苦付出才能夠達到的事情,只認定遊戲和作畫才能夠帶來樂趣,我想有這種想法的大人,大概也是不喜歡閱讀的大人吧!


就這樣,幼稚園所有的活動全部壓在美勞上,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認定,做美勞比較快樂?對諼諼來說,畫畫卻是一件讓他感到挫敗不已的事情,上幼稚園無異是酷刑,因為他的精細動作發育比較遲緩,遲到五歲多以後才開始有自發性繪圖行為的出現。他偏愛讀書,不愛「創作」,更不愛剪剪貼貼。我就告訴他,如果在學校不喜歡畫畫,不要勉強,拿書來看,或是玩玩具也行,而校方的想法是,一定要讓孩子每天拿件美勞成品回家讓家長看,這樣家長才會覺得花的錢值得,而且每個月都設計個主題,非要孩子剪剪貼貼把所學到的主題表現出來不可。我不否認學前美勞的重要性,但我知道,孩子那些「精美的」作品並不是孩子自己做的,更不是他樂於做的,大部份是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出來給父母看的,我寧可讓孩子在外面多玩一點,或多看點書。為什麼所有的幼稚園非得強調美勞呢?這樣教出來的孩子比較有創意,這是普遍的觀點。


與通常人的想法不同,諼諼發展出來的閱讀行為,無異於遊戲,繪畫行為,無異於發展遲緩。他高密度地將閱讀活動改造成遊戲,將書中所讀到的故事「演」出來,說故事給人偶聽,在沒有同伴的情況之下,他自己卻可以扮演角色,演著他心目中的英雄,從農夫、工程師、消防員、騎士到目前的Asterix,都是他一直喜歡扮演的角色,雖然快五歲半了,辦家家酒的興致還是很高,將所讀的故事,透過自己的想像加以改造,表演出來。閱讀在此成了助力,唯有透過語言,孩子所關注和探索的事物,才能夠精確地表達出來。比如說,繁瑣的騎士裝備,各種武器配備,和鐵甲細部描述和專有名稱,在這裡,語言文字反而讓孩子擁有更豐富的想像力,對於專有術語的掌握,更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真正的騎士,絕不厭其刁鑽繁瑣。誰說學前閱讀一定是機械式的認字,誰說文字一定就會剝奪孩子圖畫式的想像力?誰說對這樣的罕見字彙的學習與掌握完全不重要?


最後,閱讀的使命是在傳遞知識,而非在識字本身,如果有些學者認為學前識字,容易讓孩子錯失觀察事物的機會,比如觀察圖畫,觀察自然環境,孩子的目光會只放在認字上。那我們要問,那個孩子是否在學習閱讀的時間過長,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迅速閱讀的效果,變成識字上的困難,或是閱讀速度過慢。如果閱讀無法達到藉由閱讀大量的讀物來吸取資訊,來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這個孩子只是停留在認字階段而已,雖然學會了識字,但他的閱讀還是很貧乏,不能進入自主性閱讀,一個能夠自主閱讀的孩子,與之不同的是:第一,他們知道他們想要讀什麼。第二,他們知道,他們能夠從書中得到他們想知道的。第三,他們會主動地想要讀書。第四,閱讀能夠不斷地支持自己所探索的興趣,所以他們會不斷地讀下去。第五,讀書是一件樂趣無窮的事情。一個人的閱讀能力如果不夠洗鍊的話,就很難提昇到我上面列出的那幾點。一個閱讀貧乏的人,無論是五歲還是十歲,甚至到了青少年時期了,應該是一個充足掌握閱讀技巧的年齡的人了,但還是停留在認字階段,閱讀不能熟稔,不能迅速,不能成為求知的工具,更慘的是,閱讀不能帶來樂趣。我想,這些問題跟閱讀開始的早晚無關,而是跟閱讀習慣的養成有關。如果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夠認字了,就以為是完成「大業」,而忽視而持續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性,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其實識字才是大業的開端,唯有在識字的基礎上,讓孩子不斷地接觸書籍,不斷地孩子閱讀,並且提供孩子大量的讀物,尤其是提供孩子感興趣的讀物,這才能夠讓孩子的學習在識字的基礎上繼續開花結果,否則孩子閱讀的興致很快地就會乾渴枯萎,超前學習,不再超前,反而會漸漸地落後於人,最後,閱讀會變成一種痛苦。


我不是要倡導,如何加速孩子成長的方法,相反地,我很強調「等待」的重要性,「等待」時機的到來,「等待」孩子的成熟。我只是試圖打破一種時下的迷思,想告訴大家,學習不一定是痛苦,學習不一定是充滿了壓力,學習也是美好的一件事情。培養會閱讀的小小孩不一定是,「虎媽戰歌」中運用高壓手段照表操課,來製造培養一些:帶著厚度眼鏡,不動不跳不笑不玩的小學究。我也說了,從嬰兒期就喜歡閱讀的小孩,到一定的階段就會想要自己讀書,自己想要識字,每個人都有獨立意識,不會讀書的小小孩想要學文字,很正常啊!


縱使有千萬的理由說明了學前不要學習閱讀,我的經驗卻告訴我,學習閱讀的最佳時機卻是在學前。若孩子在進入正式教育之前,就開始閱讀,孩子會有更充分的時間閱讀,在台灣雖然低年級還實行半天制,但英語系國家不僅入學年齡提前了一年,而且每天還上課上到下午三點以後才放學回家,更何況有更多的孩子要留到家長下班後才能夠接回。回家之後,孩子做什麼呢?每家都不例外,親子共處的時間只剩下寫作業、看電視、晚餐、洗澡、然後睡覺。還剩下多少時間讓孩子閱讀?要讓孩子有豐富的閱讀經歷,並且進入大量閱讀的階段,首先要讓孩子有時間閱讀,孩子在學前多的是時間,不拿來閱讀,多可惜呀!現代社會,不僅僅是父母很忙,小忙孩比比皆是,這麼忙的人生,要等到什麼才有時間呢?學前不是最有時間嗎?


再者,要讓小孩安安靜靜地閱讀就要有安安靜靜的環境,現代的家庭生活,家家戶戶無不被電視所宰制,更慘的是被電玩與網路所操控,孩子在充斥著聲光影像的世界裏,能夠安安靜靜地閱讀嗎?放學後,孩子的時間已經夠少了,回家後,所有的時間全部被電視所攻佔,到底什麼時候能夠閱讀呢?那週末呢?有些孩子在週末有上不完的課,練不完的琴,上不完的才藝班,又剩下多少時間來閱讀呢?所以,要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要善於利用學前這個階段,趁著孩子還沒進入體制教育之前,學會閱讀,讓孩子有時間養成讀書的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決定於是否有足夠的閱讀時間,是否有安靜的環境讀。


而學習閱讀,其實也就一年的時間的引導和督促。就連學習高難度的中文閱讀,以「家有春夏」春子的例子,也是在兩年的時間之內可以達成的目標。諼諼自從學會閱讀之後,就能夠完全自學,我幾乎完全採取放養的方式,任由孩子自己從一堆書中去讀去摸索,媽媽的工作就變得異常地輕鬆容易,唯一所要做的一件事,就只有想辦法在圖書館找到對胃的書,然後扛書回家。




孩子求知的框架



Moria Flaig
11. November 2015


孩子每個階段所迷戀的事物,是孩子求取知識的框架。那種對知識的熱愛,那種迫切,那種渴望,從諼諼身上我看到的是,求知是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動機,孩子本身就內涵著推動器,神是如此造人,難以想像世上會有厭學的孩子。

這個世界對這個嬰孩來說,到處充滿了新奇,他們看這個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第一次,看到平凡無奇的車子像是第一次看到雪梨歌劇院一樣,驚豔不已!在路上迅速跑動的東西,那是什麼呢?這麼神奇的東西怎麼能不好奇呢?但奇怪的是,諼諼從來沒有對汽車感興趣,不會吧!只要是男孩就無法抗拒車子的魅力。但諼諼真的從來不玩汽車,獨獨對拖拉機鍾情不已。我想,那是因為,他了解到車子是常見的東西,相較而言,拖拉機不常見。而神不只是賜給了人好奇心,神也賜給了人區分的能力,這個區分的能力很重要,它就說我所說的:求知的框架。嬰兒對於所有的事情感到好奇,但是漸漸地,他們只對於他們有興趣的事情感興趣,對於其它的事物置之不理,他們會專注於一件事物上,幾乎到了偏執的地步。我們會問,嬰兒的目光怎麼會狹隘,但狹隘的眼光卻幫助他們將這個世界清理出一個秩序,嬰兒善於賦予事物秩序,什麼是優先,什麼是其次,什麼又是最後。他們不會將有限的注意力放在所有的事情上,很明顯地,他們很巧妙地將有限的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事情上。

在諼諼四歲半時,我們離開了美國,回到歐洲大陸,消防員效應不再發燒,孩子注視的眼光逐漸地轉移到:鐵甲武士上。起源於,我們一回到德國,英國友人就買了一套「Mike the Knight」CD,送給孩子聽,沒錯!又是英國的產品,孩子對於英國的產品情有獨鍾。 從此,孩子所見所聞只有那全身閃耀著光芒的鐵甲武士了;一如既往,凡在圖書館能借到的騎士的書,全都讓我給借出來了;一如既往,我們帶著他到處去看馬、去參觀城堡、去看中世紀市集、去看真正的騎士在決鬥;一如既往,我買了大量的摩比人騎士(playmobil),爸爸將閣樓裏面的樂高城堡貢獻出;一如既往,書本是探索的最佳媒介,我慎重地選購騎士的相關書籍。孩子的控制術再度成功將父母的目光鎖定在騎士身上,孩子還從親朋好友那裡陸續得到許多騎士的禮物。最令我們感動的是,從一對牧師夫婦那裡收到了一把木劍和盔甲,那只不過孩子的生日碰巧與他們的女兒一起慶祝罷了!藉著一些朋友的盛情,孩子開始如火如荼的騎士生涯,每天身穿盔甲,手拿寶劍,上飛機時,還曾經一度要拿寶劍登機,安檢嘛?

在這個階段,很顯然地,孩子在求知上更跨出了一大步,在短短半年之內,本來德文不甚輪轉的他,閱讀力卻一下子提升到小學高年級階段,閱讀的口味,從故事書躍升成涉獵知識性的書籍。我們在美國時,缺乏德文環境,諼諼的德文完全從爸爸那裡學來的,而且缺乏德文讀物,除了家中幾本書外,他很少有機會接觸德文繪本。奇蹟出現了,諼諼一旦學會德文閱讀,卻馬上能夠跳躍到閱讀國小高年級的讀物,那是因為,他回德之前,對英文閱讀已經掌握得很好了,不必從零開始。

在這樣的進展之下,於是在選擇讀物上,我鎖定在兒童百科叢書。在德國知名的兒童百科有三階段的「Was ist was」:學前、小學和中學。還有兩階段的「Memo」:小學與中學。Memo則是翻譯自英國的DK「Eyewitness」和「Eyewonder」系列。從這三大系列中,我選購了不少騎士、城堡、中世紀、古羅馬、太空探險與鐵達尼號相關的書籍,將這些書扛來了澳洲。這些書不僅適合小孩子閱讀,大人也能夠藉此機會好好地充電,內容精彩豐富,尤其是歷史方面的書籍,製作得圖文並茂,美麗的圖片非常地能夠吸引孩子的目光,那不只是單純地看古物而已,作者並將這些古物生活化與具體化,讓枯燥的歷史變得非常地生動有趣。

如上所言,孩子每個階段所迷戀的事物,是孩子求取知識的框架,從框架中,更可以不斷地擴展孩子的探索的視野,這用來說明一個五歲小孩的閱讀模式,最恰當不過了,孩子需要框架,也需要離開框架的自由,更需要框架之內的秩序,而這個秩序也就是孩子認知世界中的秩序。光從騎士這個主題、這個框架所延伸出來的領域就有:城堡、中世紀史、十字軍東征、回教徒;若我們進一步從中世紀往上延伸,孩子可以認識羅馬史,從對羅馬史的認識可以強固新約聖經的歷史背景;認識了凱撒之後,孩子更進一步將涉獵的興趣擴展到另一個領域:漫畫Asterix,這一系列漫畫是以凱撒時代,羅馬軍隊征服歐洲和北非為背景,所發展的一連串的冒險故事。

而騎士這個主軸還有另一個支線,就是中世紀騎士屠龍的傳說。我當初在德國所購買的摩比人就附有兩隻火龍,本來是中古時代幻想世界中的火龍,正巧與後來被古生物學家挖掘出來的恐龍神似!這點神似讓孩子開始對恐龍產生狂熱的探索,現在有越演越烈之勢,騎士的熱潮彷彿正在退燒之中。現在諼諼每天畫著無數的恐龍,用粘土捏了好幾尊恐龍擺在自己的桌子上,自己畫出恐龍骨頭,剪下來後,埋在土中,扮演古生物學家(當然啦,家中沒有土讓他埋,只是放在地毯上,假裝埋在土中)。

一如既往,為了鼓勵孩子探索恐龍,我們帶他去博物館看恐龍的骨骸;一如既往,圖書館所有恐龍的書都被我借出來了,孩子讀書時,將又臭又長的恐龍學名一一牢記,對於肉食與草食兩個英文名稱也不覺得拗口,一遍又一遍大聲朗誦著那些拉丁學名,還好!孩子學會了閱讀,到目前為止被挖掘出來的恐龍,不知凡幾,介紹恐龍的書,汗牛充棟,這要媽媽一一讀給孩子聽的話,實在是太困難了,孩子會閱讀,自己想辦法去讀去發音,我們旁人幫不上忙,也不想幫忙。

而漫畫Asterix也有很可貴的支線可以擴展呢!Asterix是正宗歐洲漫畫,源自於法國,在歐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令人興奮的是,孩子因而被我勸誘,開始學法文,現在我們每天自學裏增加了一項法文課,孩子夢想有一天能夠閱讀原版Asterix,而非現在的英文翻譯本。我想,小小的夢想能夠成就大事吧!

這幾年下來,孩子因為迷戀認識了不少事物,幸虧孩子迷戀的事物並非妨礙心身發展的惡習,他從來也沒玩過電玩,家裡也沒有電視,連上網看影片我們也很節制。所以孩子根本沒有機會迷戀網路、電視、電玩,而每天過著讀書遊戲的日子。接下來孩子會迷戀上什麼呢?實在是很令人期待!圖書館所有的騎士與城堡的書早都借過了,而現在沉迷的恐龍書,圖書館庫存也不多了,Asterix能借到的很有限,大概是搶手貨吧!無論書的來源如何,雖然有點擔憂有一天會斷糧,但我還是希望孩子慢慢品嘗,慢慢咀嚼目前所探索的主題,孩子一年會有一次大轉變,距離這個轉變,時間還早著呢!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迷戀VS求知




迷戀鐵甲騎士


諼諼迷戀過很多事物,從周歲前的瓢蟲,一歲的拖拉機,兩歲半的巴布工程師,三歲半的消防員山姆,四歲半的鐵甲騎士,五歲以後的恐龍和Asterix。每次迷戀彷彿是脩關一生的抉擇,異常重要。但平均每一年卻有一次大變動,彷彿是心靈的大掃除,孩子移情別戀了,頭也不會地說:「我不要當農夫了,我要當巴布工程師,我要蓋房子,修馬路。」沒有依依不捨,沒有徵兆,沒有告別,沒有宣言,成長的腳步不落痕跡地又往前跨出了一大步。

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第一次的迷戀:拖拉機。孩子是怎麼迷上拖拉機的呢?那時他剛滿一歲,趁著最美麗的季節:盛夏,我們全家到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度假,住在果農家,那個地方滿山滿谷種的都是蘋果樹,農家的倉庫裏總是停放著巨大的拖拉機,他和爸爸站在窗口觀察,發現拖拉機可以做好多事情,可以舉載重物,可以整地耕耘,可以採收蘋果,不到一個星期下來,孩子的心徹底地被巨大無比的拖拉機給征服了。秋天時,我們去黑森林旅行,從旅館窗前可以看見,起伏的山丘上又是行駛著一輛輛的拖拉機,那時剛好是秋收後,農家正忙著整地,我還特意拜託小叔載我們去山丘上讓孩子看個夠。從此,我們只要一出門就要去找拖拉機,看拖拉機,離家不遠的農場成了我們朝聖之地,我不時推著娃娃車去那兒尋找拖拉機的蹤影,順便看看那裡養的乳牛、馬匹、孩子可以餵食剛出生的小牛,讓小牛舔舔手。

諼諼一歲半快兩歲時,我們舉家搬到美國佛羅里達,因為外子必須先去密歇根大學工作一陣子,於是我們母子先暫居英國友人家一陣子。友人住在貴族領地的莊園裏,旁邊有個馬場,莊園裏的佃農貼心地讓孩子坐上他們那輛嶄新的拖拉機,孩子初次坐上拖拉機,孩子喜孜孜的,但心裡有說不出的害怕,畢竟拖拉機對一個丁點大的孩子來說,是超大無比的大怪物。那時,還不會說話的諼諼卻指著停靠在廣場上的拖拉機,對著躺在地上曬太陽的小貓小狗說:「Traktor!」孩子生平的第一個字,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卻是一個非常難發音的德文字:「Traktor!」大家可想而知,到了美國之後的情景,不久之後,他說的第一個英文字也是近親:「tractor!」。

美國不像歐洲,城市邊緣就有農家,想看拖拉機輕而易舉。美國的農業高度企業化,農場離城市好遠好遠,那傳聞中超大型的拖拉機,住在城市的我們無緣得見。孩子每天就能只玩一輛John Deer的綠色拖拉機,把農夫從駕駛座拿出來,再放回去,車子啟動開走,不斷地重複一樣的動作,像是有強迫症一樣,孩子固執地只玩這輛車。既然無法身臨其境去看拖拉機,我就買了一本厚厚的書讓他翻閱,那本書專門介紹各種機種的拖拉機,大概有一、兩百種吧!其實是一本給大人看的書,有時他爸爸會抱著他一起看,父子兩個唧唧喳喳地談論哪些機種和廠牌,不久之後,諼諼對拖拉機的研究徹底到每一種廠牌都認得出來。一個剛兩歲的孩子,才剛開口說話,記住拖拉機的廠牌和機種怎麼會是那麼重要呢?

我們還住在德國時,每次孩子的歐媽來看孩子時,孩子都要不斷地重複指著書本上的拖拉機的前後輪,重複到讓你煩,但同時孩子卻認識到了,歐媽說的和媽媽說的不同,這卻是孩子分別語言的開始。和婆婆交換了育兒心得之後,才知道孩子的爸,在嬰兒時期也是小小偏執狂。越是偏執的孩子,對一樣事物研究得越是徹底,或許這就是科學家的基因吧!

在諼諼身上我看到了,迷戀行為其實含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每一階段所迷戀的東西,都是他利用來吸取知識的框架。由於對於拖拉機的偏執,媽媽想盡辦法買了、借了拖拉機的書,從書中,他不只是認識了拖拉機,還認識到了農莊上各式各樣的動物和農具、如何畜牧、如何農耕,如何擠奶,還有那些不常見的農業專用字彙等等,我們夫妻不厭煩地,用盡各種方法和可能去為孩子尋找拖拉機,讓他盡情地接觸探索,你說認識這些重要嗎?農業知識不能等長大以後,想當農夫的話再學習認識嗎?

我卻認為異常重要,這個世界何其大,無奇不有,為什麼孩子就單單只鍾愛拖拉機呢?只將目光放在拖拉機上呢?原來拖拉機只是一個框架,一個範疇,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何其大,無奇不有,一個嬰兒要認識這個世界從何看起?嬰兒很聰明,懂得利用一個框架讓父母的目光朝一個方向去,讓他徹底地鑚研拖拉機。這時雜亂無章的世界不再是雜亂無章了,而是有秩序,有跡可循,而且是可以認知掌握的。一個一、兩歲的嬰兒手段真的是非常地高明,就算這個年齡所學的知識也會漸漸淡忘,但重要的不是知識內容本身,而是嬰兒掌握到怎麼學,用什麼方法去學,更重要的是,他掌握到如何操控父母的祕訣。只有徹底的迷戀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只有迷戀才能讓父母發現新鮮事,只有徹底的迷戀才能將日常繁忙的父母抽離出來,迷戀提醒了父母,讓他們的目光轉移,轉移到自己想要探索的物體上,唯有如此,毫無行為能力的嬰兒才能夠得到足夠的幫助,得到充分的支援,得到豐富的資源來支持他的學習,得到玩具、書本、旅行的機會等等。因此,嬰兒從迷戀,反而得到更多的索求知識的機會,所以,我認為嬰兒的手段高明至極。

一旦孩子探索夠了,就會放棄所迷戀的東西,毫不留戀,接下來,每一年的心靈大改革,我看到了,諼諼以同樣的手法,利用一個框架去探索去認識這個世界,啊!原來迷戀能夠讓他不會迷失,能讓他從事任何事情都有方向、有目、有選擇。

孩子是怎麼愛上怪手的?深愛拖拉機的他,是如何悄悄地愛上跟拖拉機同型的怪手?在孩子一歲半時,我帶孩子回台灣娘家住一陣子,我家住在台中市區,哪來的拖拉機,我爸卻靈機一動,帶孩子去看捷運的工地,那裡有各式各樣的拖拉機近親:工程車,而且跟拖拉機一樣,前後輪大小不同。還不會說話的諼諼,有一天拿著挖土機的圖片來問我,我說:「挖土機!」他搖搖頭,不相信。走去問阿媽,阿媽說:「挖土機!」他又搖搖頭,不相信。走去問阿公,阿公說:「挖土機!」他又搖搖頭,不相信。走去問舅舅,舅舅說:「挖土機!」問遍全家人,所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孩子還是不相信,這是一輛挖土機。我想,大人的回答給孩子的震撼太大了,他心理預期的答案一定是,他迷戀已久的拖拉機,它們看起來很相像,但是來到台灣,心儀的拖拉機一一搖身都變成了挖土機,叫他怎麼不難過呢?以大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說,這個孩子真傻,連拖拉機和挖土機都分不清楚,關鍵就在於,我們大人有沒有提供孩子分清楚的機會呢?提供孩子豐富的書本、圖畫、實體?讓孩子了解呢?

搬到美國之後,挖土機效應持續不斷地高漲,那時正炎炎夏日,佛羅里達大毒的太陽,華氏一百多度,不是開玩笑的,大學校園裏幾乎空無一人,卻正好也是進行建築校舍的好時機,那時我卻在空無一人的校園裏推著孩子去看挖土機,大汗淋灕的我,看得實在是不耐煩了:「我們回家好嗎?」但無論我怎麼催促,孩子還是堅持看下去。不久之後,孩子就理所當然地迷上「Bob The Builder」:巴布工程師。凡圖書館能借到的碟片和書籍都讓我給借回家了,只可惜這是英國產的卡通,在美國知名度不高,我能借到的書不多,能借到大多是卡通碟片,螢幕容易讓孩子沉迷,有時候看得失控了,而孩子在迷戀的情緒之下,是欠缺任何自制力的,更何況是一個兩歲的小孩。於是我在網上訂書,而且還是從英國寄來的,雖然我們必須提供孩子充分探索的機會,但是看螢幕還是要節制點。

諼諼三歲生日時,小姑遠從德國寄來了孩子生平第一件扮演角色的服裝,哇!是一套巴布工程師的衣服耶!孩子的爸馬上帶他去玩具反斗城買一套工具裝配,附有護眼鏡、頭盔等等。就這樣孩子不再想當農夫了,每天精心打扮好,要當工程師啦!而孩子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考察大大小小的工地了。我們當時住在大學宿舍,稱為學友村,我們住了一年之後,學校決定拆遷,要拆遷,最快樂的莫過於我們母子兩個,於是工地現場改成在家附近,要現場觀察變得十分方便,我們只要輕鬆站在門口就可以目擊一棟棟建築被擊毀,多麼豪邁啊!我甚至拍照留影帶回家讓孩子看個夠,那時候親朋總是抱怨,怎麼美國到處都是工地啊!因為那時期諼諼的照片總是以工地為背景。學校拆除一些校舍之後,不久之後,發出郵件要學友村的住戶一年內全部搬出,學校決定將整個村全部拆除改建為其他系館。於是我們就搬到山明水秀的新家,雖然四周環境山明水秀,其實那時整塊公寓卻也是還在建造中,種種不便卻成了孩子最佳的考察現場。在建造的過程,孩子不只是見到常見的挖土機,還有造路的瀝青機、平路機、鐵輪壓路機等等,我們還看到了美國木造房屋的油漆工程,都成了我們孩子考察研究的對象。

曾幾何時,孩子對於四處響起的救火車產生了高度的熱愛,在美國只要打電話求救,無論有沒有火警,就算只是車禍,還是心臟病發作,救火車一定到場。在德國路上很難得見到救火車出任務(因為火警發生頻率很低),在美國卻是隨處可見。而且消防員是正式的職業,而在德國的消防員大多數義消,不是正式的工作。在美國火警服務是每個月附在水電費裏面,在德國消防隊出一次任務,收費最少400歐元以上。縱使只是吸煙不慎所引起的警報,只要是消防車有出動,屋主還是要付費400歐元,所以大家非常地謹慎小心。而在美國反正都已經月付了,我們家附近三不五時就來了一輛消防車,一下豪雨,馬上消防車的警鈴聲四起,連隔壁無人居住的公寓,不知為什麼警報器突然失靈,消防車還真的趕了過來察看。

孩子理所當然地迷上了卡通「Fireman Sam」:消防員山姆。還好是英國的產品,在美國並不知名,不然我的荷包又要失血了,我只找到一些碟片,但大部份,我們都還是在網上欣賞,更淒慘的是在圖書館卻找不到山姆的蹤影。幸好有關消防車的書還能借到不少,從此,尋找消防車遂成為去圖書館的目標。諼諼迷戀消防員時,也是正在學英文閱讀的時候,剛好孩子上學的附近有消防隊,那時為了鼓勵孩子閱讀,於是和孩子約定,只要讀了20本書,媽媽就帶你去參觀消防隊。一開始,我本來以為剛開始學閱讀的孩子要讀上20本書,是一件很難達成的目標,後來沒想到他輕鬆地完成了20本,接著又完成另一個20本,實在不好意思常常去打擾人家消防員,我不得不改成50本。而美國的消防隊不像德國的消防隊老是大門深鎖,沒錯!他們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非常歡迎小朋友參觀,而且準備好了消防員的徽章貼紙,著色畫冊,並且不厭其煩地抱孩子上車去,開開消防車過過癮,細心的消防員還會介紹各種裝備,美國的消防隊無非是兒童放學後的最佳去處。甚至還有父母在消防隊慶生,請幼稚園的全班同學一起參觀。

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地深刻,有一次放學回家後,我們順道到幼稚園旁邊的圖書館借書,孩子想看一本書叫「The Fire Cat」,要求我借給他看,那是他在讀書時,看到的同系列的廣告。「媽媽不知道,圖書館有沒有買這本書?」我沒實話實說:我根本沒使用過那個圖書館的查詢系統,大學圖書館的,我很熟,但是市立圖書館的嘛???沒想到進了圖書館之後,孩子自己去問圖書館員,還把「fire」這個字清楚地拼了出來,我正驚訝不已的時候,圖書館員查詢了電腦,幫他找到了這本書,孩子喜滋滋地拿到了自己想讀的書。

一年後,孩子五歲了,已經能夠進行大量閱讀了。有一次我帶他上閱讀輔導,書本上出現了一個少見的字「fir」:針葉樹,孩子卻讀「fire」。老師穿針引線地引導他去想另一個同音字:「fur」,孩子驚訝的用英文大喊:「樹怎麼會有動物的皮毛呢?」如此,我可以斷定,嬰幼兒的迷戀行為是何等的重要!天下父母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虎媽戰歌



虎媽戰歌

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讓我在圖書館找到了「虎媽戰歌」這本書。這本書出版時,曾經引起很大的「迴響」,曾被世界各國爭相討論。而這本出版的那一年剛好也是諼諼出生的那一年,這五年來,母職的忙碌和辛勞,讓我錯過了這本書。

錯過或許是好的,反而讓我有機會在五年後審視自己的教養風格,曾被友人笑稱為「虎媽」的我,我得看看自己有哪一點像蔡美兒?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我有點虎媽的特質,包括棄而不捨地讀繪本給孩子聽,積極地訓練孩子閱讀,甚至研讀論文來找到有效率的識字法,把自己弄得像閱讀大使般地,將親子共讀當成使命來宣導。

同時我也驚於自己也俱有一些西方媽媽的特質,儘量讚美孩子,鼓勵孩子,獎勵孩子,支持孩子,安撫孩子不安的情緒,深怕任何批評的話語,會澆熄了孩子心中對某種事物熱愛的火苗。然而,在蔡美兒看來,我兒子那些興趣:恐龍、騎士、城堡、消防員等等,恐怕都是些無關乎更高遠的人生目標的瑣事,那都只是暫時性的,總有一天孩子會夢醒的,這種層次的興趣,對孩子未來影響不大,根本就是無關緊要,幾乎是在浪費時間與生命,但我卻全力支持,儘所有的「力」在圖書館找到相關的書籍,只要是圖書館有的,有關恐龍、騎士的書籍,我都讓我扛回家了,為的只是,讓孩子終日能夠「沉迷」於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比起蔡美兒善於以追求卓越來淬煉孩子的心志,我更強調利用孩子的熱情,來讓孩子努力。

蔡美兒很早就為兩個女兒決定好了人生的目標,她們三歲起,就開始練鋼琴了。音樂不僅僅是當興趣愛好品味來培養,而是把兩個女兒當成真正才華洋溢的音樂家來訓練,這就是她所謂的,高遠的人生目標。的確,對我而言,這個境界未免太高了。在孩子三歲時,我在做什麼?我興沖沖地帶著孩子去參觀無關緊要的消防隊,似乎有點傻氣,孩子五歲了,成日還沉迷在恐龍與騎士的世界之中,明知道這都是很快就會沈寂無聲的興趣,但是我們夫妻兩人動員起來,讓孩子所見所聞只有恐龍和騎士了,這是一個眼光狹隘的教養方式嗎?我為什麼不為孩子立定一個更高遠的目標呢?比如說:學音樂。可見自己是一個沒有遠見的母親!

卡內基耶!無數人的夢想,靠著蔡美兒嚴厲的督促,她的大女兒做到了。但我寧願相信,興趣與天賦會自己找到出路,不需要任何的監督與催促。我在諼諼身上看到了,他對於興趣與生俱來的執著,專注力、持久力、耐力、狂熱,這些特質會讓他找到自己的路。蔡美兒的孩子是被逼著每天練琴五、六個小時,我的孩子則是自己執意每天要看五、六個小時的書,他每天睜開眼睛就要看書,連吃早餐都是邊吃邊看,每天晚上都是抱著書入睡,不是我們立下規定,是他自己自然而然就這麼做。當孩子喜愛、熱愛一件事情時,不需要脅迫,不需要立下任何的規定,不需要安排任何的時間表,就算每天讀五、六個小時,他都會嫌不夠,每天晚上都捨不得閉上眼睛,熱愛會讓他自動自發地,不斷地去探索與追求自己所熱中的事情,他所做的一切讓我不得不深信,天賦會找到自己的路。

而諼諼的天賦又在哪裡呢?我在讀這本書時也是不斷地問這個問題,什麼目標才是人生中值得追求的高遠目標呢?什麼又是卓越呢?就讀恐龍和騎士嗎?其實我也不知道,就只知道,不是音樂而已。孩子的爸是研究物理的科學家,在孩子身上好像也沒留下深刻的數學印跡,五歲的孩子還不到要做加減乘除的年齡吧?但是閱讀肯定可以豐富他的幻想世界,就算目前孩子毅然決然要當騎士,不是一個卓越超群的音樂家,那又何妨呢?

其實,如果讀者有心的話,比較一下蔡美兒和她那猶太丈夫的不同,就可以知道天賦是真的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的。她從小到大,努力去求取最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時被哈佛大學錄取,畢業之後順利上了哈佛法學院。讀完法學院之後,她發現自己似乎不是一個當辯護律師的料,後來轉而求取教職。而同樣是法律人,她丈夫走的路卻跟她是兩樣,在普林斯頓讀完大學之後,被朱麗亞學院戲劇系錄取,不久之後,卻被學校開除,在紐約端了半年的盤子,後來才又進入哈佛大學法律學院研習法律,這個波折,反而讓他找到如魚得水之處:法律,而且比當初所預料的做得更為出色。天賦會找到它的出路,不是嗎?我想,這就是中國媽媽和西方媽媽最大的差異,中國媽媽相信後天努力,勤能補拙,而蔡美兒的西方婆婆,相信天賦自然會幫孩子安排一條路。的確,精明的讀者會從中發現,經過嚴格訓練的孩子反而走得不遠,最終無法成為大家,反而是出自於內心的那種動力,才會成為源源不斷的泉源,這才是讓孩子卓越的祕訣。

我的確有蔡美兒筆下中國媽媽的味道,看重勤奮和努力能夠戰勝一切困難,但是我更看重孩子所鍾愛的事情,傾力支持,只要有一種讓孩子能樂此不疲,悠遊其中的事情,我一定讓孩子全力以赴,因為我找到了源源不斷的泉源。她在孩子三歲時,為孩子決定了鋼琴,在決定之前有問過孩子嗎?孩子是真的喜愛音樂還是被迫喜歡音樂?其實她們三人誰也不知道,但她們全力以赴。與她相類似的行為模式中,我試圖在「閱讀」上做功夫,從孩子出生以來,憑著母親的直覺,我斷定,孩子天生就喜愛書本,所以決定,媽媽讀故事只讀到四歲,四歲以後,孩子必須自己讀,於是在孩子年滿四歲時,我就開始訓練閱讀,我們也全力以赴。跟音樂不同,學習閱讀是一個很快就過去的陣痛,而學習音樂卻是要有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決心,最後,蔡美兒免不了走向親子衝突一路。

看了「虎媽戰歌」之後 ,我不禁開始質疑,我的孩子是天生愛閱讀?還是被我調教出來的?在諼諼一歲時,我看到了他對書的熱愛,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兒,翻書卻是那麼地熟練,好像生下來就會翻書一般,應該不是被調教出來的,五年來,就算所有的興趣都成了過眼雲烟,但他對書本的摯愛,從來沒有動搖過。四歲時,孩子也對閱讀訓練,曾經抗拒了一陣子,一旦學成之後,對於閱讀的熱愛有增無減,一天比一天更沈溺於書的世界之中,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任何後遺症:厭學。閱讀反而讓孩子自信心大增,最後變成無時無刻都在讀。我無心把孩子變成書蟲,當初,只是想拉孩子一把而已,讓喜好升級成為自學,就像成語故事中的「揠苗助長」一般。結果出乎意料,孩子閱讀的火苗並沒有因此而枯萎殆盡,反而成為燎原的熊熊烈火,現在變成沈溺於書中的小書蟲。

孩子天生愛讀書,天賦的確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但也要適時拉孩子一把,及早訓練孩子進入獨立閱讀階段。我想,閱讀的問題不在於開始的早或晚,而是在於「適時」,所謂適時教育,就是父母在對的時間點做適合於孩子發展的教育,每個孩子發展的腳步不一樣,有些孩子很早就有閱讀的需求,有些孩子寧可多玩久一點,甚至有些小孩,像我兒子,把讀書看成跟玩一樣,書能夠讓他沉浸於幻想世界之中,反而成了他最愛玩的「遊戲」。獨立閱讀在此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能獨立閱讀之後,孩子就更能悠悠自在地徜徉於幻想世界之中,你看,孩子多快樂呀!孩子走到這裡,遇到閱讀的關卡,虎媽的手段儘管使出來,拉孩子一把,媽媽必須幫孩子跳過去,像揠苗助長的故事一樣!儘量放手一搏,看孩子是否會乾枯而亡,還是會化蛹而生成為美麗的蝴蝶。

有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我的方式卻又太過寬鬆,太過彈性。就拿學游泳和畫畫來說吧,我儘量讓他先探索,就算等到五歲之後才拿起筆畫畫,也沒關係,要畫畫,就要先愛上畫畫,心中要有強烈的畫畫的欲望,一個發自內心的欲望才是真正的動力。那游泳呢?諼諼從三歲開始就在游泳池裏面玩水了,玩到現在,搬來澳洲,五歲了,他還是只是玩水而已。經過了兩年的訓練,只是學會了玩水哦!太沒效率了!我想,就算是還要再等個兩年,他才願意放開手自己游,就算只是再泡個兩年的水,那也沒有關係,我想,要游泳,就要先喜歡水,要先要讓孩子有游泳的欲望,那就先讓他探索水吧!那又何妨?

諼諼不願去學畫畫了,問題出在於,歷經兩位繪畫老師,所得出的結果是,中文學校的教法都一樣,她們有一個範本,要每個孩子照著範本一模一樣地畫出來,咦!就算我小時學畫畫,在那個還不是很強調創意的時代,我們老師也不是這樣教呀!也是隨意讓我們自由發揮,我從中領悟到了,學畫畫重點不在於畫什麼,而是在繪畫技巧的學習與進步,畫畫的題材當然是要隨孩子自由發揮嘍!而她們的教法實在是太奇怪了:「照著樣描」。經過一番瞭解之後,才知道在中國繪畫課就是這麼教的。諼諼從來就只是「胸有成竹」地畫,沒有範本,沒有描線條,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一筆完成,沒有修改。畫畫只是讓他沉浸於幻想世界中的途徑罷了,更妙的是,畫畫能讓他把幻想世界創造出來,讓自己身歷其境。目前他的世界就只是恐龍、騎士和Asterix。沒有猴子、熊、花草和樹木。老師要他畫這些不存在在他的幻想世界的東西,他當然畫不出來囉!這讓孩子感到十分地沮喪。我實在是不看重按照樣本的畫法,更不想讓孩子的想像力因而減退,於是就將繪畫課停掉,讓他快活地自己畫。

的確,有時候,我也會像蔡美兒一樣,施加點壓力,這樣做,往往能夠幫助孩子突破障礙,孩子最開始學閱讀時,就是停滯不前,如果當時我不是軟硬兼施,馬上就放棄的話,孩子可能要經過更久的「折磨」,我不認為,美式漸進式的閱讀法,對孩子的信心有幫助,要磨個四年(VPK-小二),太淒慘了,按照諼諼那種要一次全面性解決的學習方式,磨四年,他的信心豈不是全部被磨光了。

目前諼諼最大的障礙就是中文閱讀,雖然我每天軟硬兼施,但孩子的主動性還是很差,這一再地考驗著媽媽的耐性。孩子當初學英文閱讀和德文閱讀,都輕而易舉,陣痛很短暫,而現在每當說起要讀中文,卻老大不願意。我問孩子:「想不想自己會讀中文呢?像讀英文和德文那樣?」孩子說:「想要!」我很不解地再問他:「那你怎麼不願跟著媽媽讀呢?」孩子回答說:「我還在等啊!」我非常地驚訝,學中文怎能靠著「等」,就能夠會讀。但孩子說,當初學讀英文和德文時,也是等呀等,突然間就會了!中國字如果不學三千字,就無法閱讀,這三千字,怎能突然會?怎麼等?雖然曾經聽說,小孩看電視看久了,就突然能夠看報,那是因為台灣的電視節目有字幕,字幕看個幾年,當然就能夠看報啊!但我們家沒有電視,一切都要靠媽媽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讀,這無法讓他等到會。想瞭解諼諼「等的模式」的朋友,請看我的其他PO文:「等待」、「孩子的學習模式」、「適時教育」。

我想,是中文的陣痛期太長,孩子無法從學習中得到成功的喜悅,對孩子的信心打擊太大了。天賦雖然會找到自己的出路,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成為數學家之前,都要經過長時間的加減乘除運算練習,莎士比亞也是從練字母開始才能夠成為大文豪,只是孩子還不明白這個道理罷了!我不能放棄,更不能等。我的耳邊似乎揚起了:「虎媽戰歌」。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6 跟著孩子的興趣走




除了之面提到的兒童文學名著之外,基本上,我們的閱讀在每一階段都有個主題,而這個主題也就是孩子的興趣,我都會根據孩子的興趣去找書,找養料。鼓勵孩子閱讀的一個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孩子的興趣,以孩子的興趣為主題來找到相關的書籍,這樣子孩子在讀書的時候,就能夠以極大的熱情來閱讀,來探索。

孩子的興趣是怎麼產生的?在諼諼滿一歲時,我們全家到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區去渡假,住在果農家裏,那裏漫山遍野都種滿了蘋果樹,那時令他印象深刻的不是好吃的蘋果,而是農夫耕種用的機器:巨大無比的拖拉機。在我們住的地方的附近,停靠不少這種大型機器,爸爸每天抱著他去看拖拉機,於是孩子對於農夫開著大車在田裏「奔馳」非常地嚮往。從此,他所見所聞只有拖拉機了,在台灣田地比較小,很少能夠看到這種大型的拖拉機,我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但是讓我開始真正認識這種拖拉機卻是我的孩子。

閱讀的美妙之處就是,彷彿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在尋找拖拉機,其實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不僅僅只認識了拖拉機,還認識了各種農機、農具、農莊的動物、農莊的生活、畜牧動物、剪羊毛、擠牛奶等等。那個時期,我買了不少有關農莊的書籍,和一本拖拉機專業書(給大人看的),當然也少不了到圖書館借閱有關農莊生活,耕種收割,畜牧動物等等的書籍,只要有出現拖拉機的書我都借,最後孩子專業到各種拖拉機的廠牌都能夠分辨了(從那本專業書看來的)。孩子整整讀了一年的拖拉機,直到了兩歲,終於開口說話了,他開口說的第一個字卻是:德文Traktor。英文Tractor。

我們非常驚訝於孩子對於事物的執著與熱愛,我們幾次試圖轉移他的興趣都告失敗。我們帶他去看兩次飛機,一次去斯圖加特的國際機場,一次去婆家旁邊的玩家機場(玩小型飛機的機場),我們夫妻興致勃勃地指著飛上白雲裡的飛機,口中叫著:「飛機」;德文:「Flugzeug!」仿佛中,似乎聽到孩子也在喃喃低語叫著:「Flugzeug!」,但還是他繼續鍾情於他的拖拉機。

我們還帶他去看全世界最大的模型火車,還帶他去海德堡附近非常大型的交通工具博物館,當然啦!令人興奮的協和式飛機,也沒有引起他的興趣,孩子還是很專情於他的的拖拉機,那一輛輛老爺拖拉機,反而令他流連忘返。後來我帶著孩子回台灣探親,眾人皆對於他的興趣感到驚訝不已,「拖拉機是什麼哦?」大部份的台灣人都沒有見過拖拉機,我也是到了德國之後才見到的,連中文的稱呼都不知道,拖拉機的說法卻是從大陸人那邊聽來的。

孩子雖然讀了一年的拖拉機,曾幾何時,大約三歲時吧,有一天孩子終於轉移興趣了,不再立志當農夫了,這回他要當巴布工程師了「Bob the builder」,對所有的工程車和工具,挖土機,吊車,平路機等等,像著迷了一般,都吸引著他的注意力。又過了一年,孩子四歲了,他不想當工程師了,卻對消防員產生極大的興趣,每天都玩著扮演消防員的角色,所有跟消防有關的大小事情都大感興趣,那時,剛好他上VPK的幼稚園附近有個消防隊,下課後接他回家時,有時我會帶著他去看消防車,美國的消防隊很歡迎小孩去參觀,消防員都會準備好貼紙和著色畫冊贈送給小訪客,也會抱著孩子上去消防車上坐坐,過過開消防車的癮,感覺好威風喔!少不了照相留影。那時也是他正在學習英文閱讀的時候,為了鼓勵孩子自己閱讀,我們就約定好:「每讀完20本書,媽媽就帶你去參觀一次消防隊。」後來因為閱讀的速度太快,沒有辦法常常去打擾人家消防員,人家也是隨時待命要出任務的,於是從20本,改成50本。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是,孩子在讀書時,看到了書後面有廣告同系列的書籍,其中一本書叫做「The Fire Cat」,諼諼要求媽媽借給他讀。我在圖書館借書,從來不使用查詢系統,而是能在架子上找到什麼就借什麼書。我跟孩子說,媽媽不確定是否能在圖書館中找到那本你想要的書,結果隔幾天,我們放學回家後,順便去圖書館借點書,他居然自己向圖書館員說要找這本書,而且還把fire給拼出來。才沒認字沒多久,自己就知道如何向圖書館員問書了。

在他學習閱讀之前,我大部份以他的興趣為主來選書,來讀給孩子聽,讓孩子更深刻地探索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孩子特別關心,自己長大之後要從事的行業,我認為,父母應該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同時要提供足夠的資源讓孩子去瞭解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到底是是怎麼一回事?書就是一項重要的資源。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興趣,進而認識自己,將來知道自己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其實這個摸索的過程是從童年時期的角色扮演開始。最後,孩子會對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失去興趣沒錯,但是這都是認識自己,探索興趣的一個過程,在此,書本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媒介,書本能夠讓孩子徹底地研究了他喜歡的行業,同時也讓他認識了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項行業。比如說,消防員的危險性,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會慢慢地認識到,所以我們大人一開始不要禁止,老是說當消防員很危險,掃孩子的興。

諼諼從農夫(兩歲),到工程師(三歲),到消防員(四歲),直到目前的鐵甲武士(五歲)。孩子探索盡興了,自然就會轉移興趣,彷彿每一年,內心都會經過一次大變動。在孩子身上,變動意味著:往前又跨出一步了,又要專研新的領域了,也意味著孩子的知識領域不斷地擴大。於是,我把握著這個轉變,儘量向圖書館裏面借閱相關書籍,讓他有充裕的時間去探索他有興趣的行業。在興趣的主軸中,我同時也儘量找到與興趣相關的領域。像中古騎士可涉及的範圍相當的廣泛,除了鐵甲裝備和武器之外,還有城堡,十字軍東征,中世紀史,和武士相像的羅馬軍隊,日本武士,都是可以順帶認識的領域,也可以順便認識羅馬史和日本的文化,從羅馬史中,孩子更延伸出對於漫畫Asterix的喜愛。羅馬史在新約聖經裏面的地位很重要,孩子在讀經的過程中也能更瞭解新約時代的歷史。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閱讀領域隨著擴大,孩子的視野也跟著擴大。最初,寶寶是從觀察繪本插圖開始,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接著積極地探索每一項興趣,最後又興趣中擴大閱讀範圍與知識領域。而閱讀的第一步,卻是從零歲開始,從觀察故事書插圖開始,也是從這樣的一幕開始的:媽媽像唱著兒歌一般,讀著故事書,說說著,寶寶就睡著了。

5 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

我培養孩子愛讀書的方法很樸素,就是親子共讀而已。抱著孩子,捧著書,和孩子一起享讀一本書。我也沒有使用特別的朗讀技巧,一切以自然的聲調,就好像在跟孩子說話一般地說故事給孩子聽。

我在懷孕期間曾經認真地研究過一陣子,杜曼和七田真的嬰兒閱讀理論:讓嬰兒看閃字卡可以開發右腦,這是真正的「閱讀從零歲開始」,因為他們認為,嬰兒就有識字的能力。但在寶寶出生後,我並沒有根據這些方法,進行任何嬰兒期的識字訓練,給他看閃字卡,看圖片,或給他看數字與ABC。因為一個人帶孩子真的很辛苦,連坐月子的時間都沒有,那有什麼時間進行閃字卡遊戲。我沒有用什麼奇巧的方法和寶寶共讀,真的只是讀故事書而已。

有人會問,按照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來說故事比較好,還是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朗讀比較好。我曾經讀過一份研究報告,數據顯示,一組聽朗讀的幼兒,和另一組聽故事的幼兒,進行實驗比較,結果是,聽朗讀的那一組,字彙量比較大,理解力也比較強,所以朗讀有助於提高孩童的理解能力。基本上,我兩者都有進行,因為限於語言,我必須跟孩子說中文,而我所生活的環境,欠缺中文故事書。一開始,我拿到德文或是英文書,我很少朗讀給孩子聽,大部份只將書中的內容用我自己的話翻譯給孩子聽。

就如前面所提到過的,我並非孩子一落地就積極地實行親子共讀,真正積極地進行,卻是寶寶十個月大以後,他學會了走路。有一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永遠忘不了的是,在孩子剛完成了獨立行走的「艱巨工作」之後,好像完成了人生中一件大事般地,就很滿意地就往地板上一坐,拿起書來,一頁頁地翻,一樣樣地指著書中的圖畫,發出嗯嗯的聲音,好像在問「這是什麼?」,他指著車子,我就說車子,指著房子,我就說房子,他就看著我,看看書中的圖案,不斷地「讀」,不斷地重複,神情貫注,很認真地一頁頁地翻閱,而且很熟練,一頁書都沒有撕破,好像生來就會翻書一樣!就這樣不斷地「問」,也不斷地「讀」,一本一本「讀」了下去,早也讀晚也讀,每天讀,把它當初工作一樣來做,讀到今天,孩子五歲了,從來沒有間斷過,如今,英文德文皆能夠進行大量閱讀了。

那時心想,孩子學會了走路,下一階段應該是學說話吧!令人驚訝的,他並沒有這麼做,他下一步卻要讀書,等他讀了一年多的書之後,確認了大部份的東西的名稱之後,他才願意才開口說話。孩子的安排既然是如此,我就到我們家旁邊的圖書館借了大量的書回來給他讀。當時我們住在德國,所有的書借來的書都是德文的,我們只是一起觀察圖畫,我用中文解說,他用手指著圖中的事物,然後我說出名稱。我們家旁邊的市圖分館,剛好是在一所中學內,藏書以圖文並茂的科普和圖鑒之類的書籍居多,故事書比較少。要認識事物,增加字彙量,百科全書最好用了,於是我去買了一些幼兒百科全書之類的圖鑒給他「認圖」,他好像也知道,知識是這樣「指」來的,若是想要認識所有的事物的名稱,就要一個一個指,一個一個認,而他的一指神功非常厲害,指了一年多,直到熟悉了大部份的事物的名稱,才開口說第一個字:「Traktor!」,也就是拖拉機。而指圖認圖正是嬰幼兒閱讀與認知的開始。

在親子共讀的時光中,我不光是經歷到,孩子藉由指圖認圖來吸收知識,更重要的是,書本伴隨著我們渡過許多快樂的時光。諼諼是在夏天出世,冬天時,他剛好半歲,開始一連串的爬行,遊走的過程,非常地「忙碌」,那時我們住在南德,屋外正冰天雪地,帶著一個嬰兒出門非常不便,嬰兒車常常陷入雪地泥沼之中,面對正在發育好動的嬰兒,我們的生活卻只能限於在室內活動,這時母子一起窩在家中看圖畫說故事,非常暖和,的確此時此刻,書本伴隨著我們渡過一段非常溫馨的時光。

開春之後,我們每週去山下城裡上兩、三次的親子課,我也開始積極地買書讀書給他聽,加上城裡總圖的故事書非常多,每次去上一次課,總是豐收而歸。最難忘的是,我買了一本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那本書,是關於小花豹媽媽出門打獵,讓小花豹一個人在家等候的故事。孩子聽了卻感動得哭了起來,每次只要說這個故事,孩子不由得就嚎啕大哭,好像很理解小花豹捨不得離開媽媽的心情。一個還不滿週歲的小嬰兒,卻有這麼強烈的同理心,讓我們全家人感到十分地驚訝。嬰兒的分離焦慮,完全被這篇故事淋漓盡致地詮釋出來,成了孩子心境的寫照。後來孩子的嬸嬸在春天時也生了一個男孩,我就買了同樣的一本書當作禮物送給新生兒,因為故事實在是太感人了。

在諼諼一歲半時,我帶孩子回台灣探親,終於有機會買中文繪本了,於是我正式展開我的中文繪本朗讀生涯。每次一讀就是一、兩個小時,讀到媽媽喉嚨痛得不得了,誰說嬰幼兒的專注力只有幾分鐘,諼諼從小專注力特別長,特別耐熬,顯然地和從小專心聽媽媽說故事有關,還有他那種棄而不捨,執著固執的性格,不完成一件事情絕對不罷休的態度,跟他爸爸實在是太像了。

隨著他爸爸的工作遷移到美國,我們全家搬到美國後,我一個人帶著孩子,每日坐困美國南部家中,無事可做,無地可去,幸虧有圖書館。那時伴著我們,安慰我們的,是一本又一本的故事書。在德國時,我借閱比較多知識性、百科類的書讓孩子「指讀」來認識事物。到了美國之後,我們正式開始涉獵兒童文學:小熊維尼,大紅狗,青蛙與蟾蜍,巴布工程師,火車頭湯馬士,消防員山姆,亨利與Mudge,包姆與凱羅,Splat The Cat,還有Dr. Seuss 系列叢書等等,這些書直到現在都還是孩子的最愛。記憶中,孩子想聽故事時,總是挑一本喜愛的書來找我,讀完一本,又去拿了一本。儘管讀到喉嚨痛得受不了,我還是不好拒絕孩子,繼續讀下去,畢竟在這無人之境,能夠好好地享受悠閒的讀書生活,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4 嬰幼兒該讀什麼樣的書呢?



嬰幼兒該讀什麼樣的書呢?


媽媽需要買特別的書來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寶寶更愛讀書嗎?我的建議是,完全不需要。給寶寶讀的書,其實不必有什麼特別之處,只要是一篇有趣的故事,縱使是個零歲的寶寶,也很「愛讀」。

現在童書的設計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多樣,在這個幼教強調感覺認知統合的時代裏,針對刺激嬰兒感知發展而設計的書,花樣很多。有強調材質觸摸的,有強調視覺的,有強調聲音的,有立體書,有益智拼圖的,有會唱歌說話的語音書,有電子書,還有有聲書等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除了,有幾本立體書外,其實這些我的孩子都沒有讀過,我很保守,也捨不得花錢,我很傳統,傾向紙本,而且是沒有帶有特殊功能的書。況且,我並不認為,求新求奇巧,外表吸引人是書作成的目的,書有價值是在於它的內容,而非在於外表。我深信寶寶愛聽的是動人的故事書,並非愛這本書會唱歌會說話,或是一打開就會變成一座城堡等等,我更相信寶寶愛聽故事是因為,寶寶喜歡媽媽說故事,不拘什麼故事,只要是媽媽說的,就會很好聽,想一聽再聽,百聽不厭。

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本著很普通的方式,沒有有聲,更沒有影像,拋棄電腦益智,就在在孩子出世不久,就開始給孩子翻書看書,並且一一指認書中的圖案,並且讀故事書給他聽。從中發現,嬰兒真的很愛看書,無論是什麼書都能夠聽得津津有味,我們真的不需要特意花心思買材質特殊的童書,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來提高孩子的閱讀的意願。只有一次,我買了一本非常巨大的書,裏面的圖案還可以讓小孩拼拼圖,孩子拿到手之後,卻把這本書當成玩具,後來這本書就只能當拼圖使用了,孩子根本沒把它當成一本書。這大概是唯一的一次,我買了設計比較奇巧的書給孩子。

基本上我購書的取向很保守,為孩子選購本好書當然重要,但是我並不認為內容要巧,設計要新穎,才值得購買,比如立體書,音樂書,能教學說話的書等等。其實這些書雖然能夠短暫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也很容易讓孩子分心,如果沒有設計奇巧,功能多元的書,孩子就不願意讀了,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我所買的那本巨大的「拼圖書」就被孩子當成玩具玩。有很多專家鼓勵嬰幼兒讀書應該從「玩書」開始,建議家長買材質和設計較特別的書讓孩子玩個夠,孩子就會愛上書了,進而從「玩書」就能夠變成「讀書」。

我卻不太同樣這樣的做法,我認為,唯有讓孩子真心喜歡上一本書,孩子才會愛上閱讀,對書本的興趣才會根植於心,這樣孩子讀書的道路才會走得長久,閱讀的習慣才能真正生根。孩子喜歡一本書,決不會因為一時被書本漂亮的封面,或是書會說話,會唱歌所吸引,而是真心地喜歡一本書的內容,而愛讀一本書。諼諼最喜歡讀的書大部份,大多沒有華美的插圖,更沒有特別設計來吸引小朋友的功能,他只是很單純地喜歡某些故事,像是以前非常喜歡讀的:青蛙與蟾蜍,大紅狗Clifford,這兩系列的作品,都是畫風很簡樸的故事書,連大紅狗製作成的動畫,我一次也沒讓孩子看過。在諼諼四歲時,喜歡大紅狗喜歡到,把圖書館能借到的,這一系列的書全部讀完,還想繼續讀下去。那時候我們住在美國,在美國的圖書館裡,大紅狗的藏書很豐富。諼諼喜歡大紅狗的原因是,故事吸引人,而非書的奇特功能吸引他。


3 嬰兒個個是閱讀的能手



嬰兒個個是閱讀的能手

閱讀從齡歲開始,絕不是說起來好聽動人的口號而已,確實是有實際經驗來支持的。首先,父母們會遇到的第一個疑問是,如何讓早哭晚啼的嬰兒開始閱讀?我不是在開玩笑嗎?讓嬰兒閱讀?是不是太早了?太過高估嬰兒的能力了?我不是在開玩笑,事實恰恰剛好相反,我們太過低估嬰兒的能力了。每個媽媽都知道,當嬰兒啼哭時,如何哄他入眠,那就是唱一首安眠曲給孩子聽,為什麼嬰兒聽了媽媽的歌聲就會感到「很睏」,就會安然入眠呢?為什麼世界上每個媽媽的歌聲都俱有這樣的魔力?那是因為嬰兒特別喜歡母親的聲音,媽媽一唱歌,就算是破鑼嗓子,只要是媽媽的聲音,寶寶都會覺得是仙樂飄飄,焦慮感頓失,安然入眠。

其實寶寶最早的閱讀也是這樣開始的,注意觀察妳的寶寶,通常嬰兒過了早哭晚啼的階段之後,慢慢地就進入看似睡飽喝足的階段,每次喝飽之後,並不睡覺,而是睜著大眼睛不斷地探索四周的環境,這時媽媽就可以開始讀故事給孩子聽了。很奇妙地,孩子聽故事會像聽安眠曲一樣地專心聆聽,而且聽得津津有味。等到四個月大之後,脖子和脊椎骨硬了,孩子能坐穩了,這時,我們就能夠將孩子抱在懷裏,一起品味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媽媽朗讀時,所有的嬰兒都會很專注地聆聽,神情都會顯得特別開心。

沒錯!零歲的閱讀,是媽媽讀,不是寶寶讀。但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這時候,寶寶的確也在讀書,雖然寶寶不識字,但卻能夠跟著媽媽的朗讀聲,閱讀書中的圖畫,漸漸地把媽媽口中所說的和自己眼中所看到的圖畫做一個連接,這也是學語言的開始,也是認知的開端。媽媽讀書的時候,寶寶讀的卻是圖畫。嬰兒雖然不識字,但沒關係,嬰兒生來個個是閱讀圖畫的高手,並且對於圖畫觀察得非常清楚入微,連大人都會大嘆不如。

我們怎麼知道嬰兒喜歡觀察細部呢?我舉一個例子說明:農耕用的拖拉機(tractor),後輪非常地巨大,前輪較小。諼諼在嬰兒時期一看到拖拉機,喜歡先指前輪,然後大人說前輪,然後指著後輪,我們大人就要說後輪,然後不斷地重複數次,每天如此進行同樣的確認動作,只要一看到書中有拖拉機出現,就要做幾次確認。再加上他有三種語言要應付,無論是誰來到他面前,無論說哪種語言,他都要指拖拉機的前後輪做幾次確認。確認前輪和後輪有什麼要緊的呢?經過這樣反覆地確認後,漸漸地諼諼明白到了,雖然同樣是輪子,因為大小不同,名稱也不同,而且也認識到了,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對同樣的東西,說法卻不同。

幼兒讀書和我們大人讀書不同,要吸收的訊息也和我們大人不一樣。比如說:兒童對於什麼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會特別注意到,最近諼諼在讀Asterix,同時也把他讀到的人物畫出來,Asterix總是穿紅色衣服,Obelix的衣服是藍白相間條狀,他們部族的首領穿的則是綠色的衣服,在他的畫作裏面就以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來區別不同的人物,衣服的顏色不同,所代表的人物也不同,衣服的顏色卻是我們大人在讀這部漫畫時,往往沒有注意到的地方,但孩子注意到了。他在畫媽媽時,也常常以顏色代表媽媽,說媽媽有時穿這種顏色的衣服。幼兒在看書時,總是喜歡注意觀察細節,大人則傾向於掌握大意。大人覺得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並不重要,但是在幼兒的認知活動中,顏色卻是做區分的一個重要元素。

幼兒重視細節,大人重視通則,同樣是四輪傳動,諼諼注意到了拖拉機與其他車子不同,前輪小,後輪巨大。他光是關注拖拉機就關注了一年多,你說研究觀察拖拉機要不要緊?當然要緊,當拖拉機的興頭過了之後,諼諼對於平路機,鐵輪壓路機,挖土機,救火車,各式各樣的工程車有著濃厚的興趣,可以輕而易舉地從拖拉機推演到其他的工程車。他觀察到了,這些車子和一般在馬路上跑的車子不同,鐵輪壓路機前面有個巨大的滾筒,挖土機有個怪手,救火車有個很長的雲梯等等。注重細節讓幼兒學會了發現不同,進而從不同中做區分,於是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可以區分成拖拉機,挖土機,平路機等等;同時也可以歸納成:無論輪子的形狀為何,這些都是屬於交通工具的一種。

嬰兒就是不斷地透過觀察不斷地做區分和歸納,來認識周遭的事物,書籍的好處就是不需要看實物。透過書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也從無數次的「看圖說話」中,既可以認識到很常見的狗、貓、車子?也可以認識較不常見的飛機、輪船,並且不用見過實物,就是就能夠從書本上直接認識。在諼諼還沒坐過飛機之前,就能夠知道飛機是什麼形狀,並且能夠辨認出來,每個嬰幼兒都有這個能力,並且進而主動地指著東西,發出呀呀的聲音,想要知道所指之物的名稱,這就是學習知識的開始。

其實看圖就是閱讀了,就是認知了,嬰兒先看各種事物的圖片,認識了各種事物的名稱之後,漸漸地就能夠把這些圖片上的事物做連結,不消多少時日,一個閱讀豐富的嬰兒,就能夠把這些圖片變成一篇動人的故事。誰說嬰兒不會讀書呢?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忽視了嬰兒閱讀的重要性,也就是閱讀圖片的重要性,根本沒有認識到寶寶真的是在閱讀,而且讀得非常認真,非常愛讀,觀察每個細節,每一副畫都會深深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零歲的閱讀,雖然讀的不是文字,讀的是圖畫,但這卻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從圖畫書中,寶寶發現每件物品都有它的名稱,這時候寶寶就會認識到,這個世界不是毫無秩序的世界,這些物的名稱就是秩序的開端,而認識這個秩序的體系,首先要詳細地知道每個物品的名稱,這也是求知的開始。而求知欲,想要知道所有的事物的好奇心,是人生來俱有的天賦,所以,每個零歲寶寶都能夠閱讀,而且非常熱愛閱讀,渴望閱讀。老實說,等我意識到這一點時,諼諼已經是八、九個月大了。

老實說,我並非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非常積極地力行嬰兒期的閱讀教育。當時只是憑著直覺,時而讀書給寶寶聽,就像唱安眠曲般,安撫寶寶入眠一樣,實行我們的親子共讀。但我發現到,每當我讀故事時,孩子的神情看起來特別專注,情緒會變得比較穩定,也比較不會哭鬧。直到孩子八、九月大時,我讀了一個小花豹的故事給孩子聽,孩子聽了之後卻痛哭流涕,非常地感動,證實了,嬰兒雖然不會說話,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卻能聽得懂故事,而且對於故事情節的掌握非常地精確。之後,屢試不爽,只要一說起這個故事,孩子就哭了起來。很顯然地,嬰兒聽得懂故事。

小花豹大致的內容如下:有一天花豹媽媽出門去打獵,留下小花豹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家。小花豹首先遇到了猴子,跟猴子說,媽媽出門不在家,覺得一個人在家很孤單。於是小猴子安慰他,親親他。但是小花豹還是感到孤單,接著遇到蛇、蜘蛛等等動物都使出花招來安慰他,雖然動物們都極力地想要安慰小花豹,但是小花豹還是感到孤單。直到花豹媽媽身影在遠方出現,動物們指著:「小花豹!你看誰回來了?」小花豹看見媽媽回來了,高興地跑過去依偎著媽媽,親親,親親。

是一個情節很完整的故事,還有點有曲折,嬰兒卻能聽得懂。可見嬰兒個個都是語言天才,詮釋圖畫的高手,他們絕對能夠閱讀。也喜歡閱讀,只不過需要父母花點時間,耐心去培養罷了!


2 閱讀手機的嬰兒



閱讀手機的嬰兒

在反對過度早教的聲浪中,或許大人們總是想,書是小孩的重擔,學習是壓力,我們不應該給予幼齡的孩童太多的重擔和壓力,孩子不應該屬於書堆之中,應該滾在玩具堆中,童年應該沒有負擔,應該盡情玩,盡情享樂,每個孩子應該玩玩具,玩沙,玩遊戲,做些有趣的事情,讀書太嚴肅了,太沈重了,讓幼齡的兒童讀書,不是揠苗助長?過度早教嗎?於是父母們就給孩子玩具,電玩,電視,手機等等,要讓孩子快樂,要孩子享受童年。或許大人沒有想過,讀書會累,同樣地,玩也會厭也會膩,孩子成日沈溺在電玩中,玩厭了,再買新的,統統玩厭了,製造商再設計新生代的遊戲給孩子玩,永無止境,這樣不是老是水中撈月,追求虛無空洞的東西嗎?一個習慣聲光影像效果的孩子,一看到書本,馬上就會感到枯燥無聊,死板板的書,沒有聲音影像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根本無法讓孩子高興,孩子會願意捧起書,心悅誠服地說:「讀書好棒喔!」,當然不會。

如果我說,我們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從一出世就覺得讀書好好玩,好有趣,沉醉其中,甚至到達無法自拔的地步,有可能嗎?世間有這種妙方嗎?如果我說,世界上只有書比玩具和電玩更好玩,更有趣,而且比玩具更讓人能夠樂在其中,沉醉其中,有誰會相信?但我相信。我也有辦法讓孩子沉醉群書,對於電玩電視沒興趣。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都沒有想到,任何的玩具很快地都會讓孩子玩膩,而一本書,很神奇地,孩子可以一看再看,都不會厭,是這樣嗎?

有沒有人聽過,有些寶寶每天要求父母在睡前說一樣的故事?甚至說了一年還是要說同樣的故事。沒錯,小孩天生就喜歡聽故事,而且百聽不厭,為什麼孩子能夠聽同樣的故事,百聽不厭,而對一件新玩具的興奮程度只能夠維持幾天熱度而已?很顯然地,書比玩具更俱魅力,故事比電玩更人讓人回味無窮,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罷了。書是孩子成長的養分,小孩子讀書就像新生兒吸取奶水一樣的迫切,是一般人都不知道這個道理,連我自己在內,這也是歷經多年的「說書」之後,才慢慢領悟出來。

我曾經在福音聚會中說了幾回聖經故事,通常參加福音聚會的孩子,不一定有信仰背景,在少子化之下,每個孩子都成了家中小霸王,面對你爭我奪的局面,我也不好管教別人家的小孩。於是隨手拿本書,讀起聖經故事來,不到片刻,奇蹟出現了,孩子一個個的,都安靜下來,放下手中爭奪的玩具,靜靜地聽我說故事,而且聽了一本,還要再聽一本,是我說得太好聽嗎?不是!而是故事本身就有吸引小孩的魅力。那時,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書的魅力,書的確能夠改變人的心志,不只是古人說的潛移默化,而且是立即奏效。

既然書這麼「有用」,既能傳播知識,又有娛樂效果,讓孩子快樂,為什麼大人們不給孩子書,寓教於樂呢?反而要花錢買玩具呢?我想,首要原因是,給孩子讀故事的「缺點」是,需要花很多時間,不是只花個幾個小時,而是花個幾年,現在父母很願意花錢,但卻不太願意花時間,陪著孩子讀書。時間,不是身兼數職的媽媽能夠給得起的。

再者,就是我們都太小看這些小小人兒的理解能力,讀書一點都不沈重,一點都不是超齡學習,更不是過度早教,不是揠苗助長,每個嬰兒都是能讀書,而且很會讀書,喜歡讀書,而且能夠一讀再讀,讀了一本再讀另外一本,只是我們大人不知道而已。書的世界無窮無盡,電玩很快就game over,很快就膩了,書當然是比較有魅力嘍!若我們能夠反其道而行,一個剛出世的嬰兒,我們給他的不是手機電玩,而是給他一本書的話,我保證,孩子一定會沉迷於書中的世界。

是這樣嗎?嬰兒不識字,有必要閱讀嗎?就算有必要,嬰兒能閱讀嗎?看得懂嗎?我想,我們太小看這些嬰兒了,就算他們成長的養料不是書,但也絕非電視和電玩,更不是平板電腦,而我們大人們為什麼給孩子這些東西呢?製造一群滑手機的嬰兒呢?無論是在街上,或是公車上,火車上,我很常看到的景象是,一個媽媽推著一輛娃娃車,突然間娃娃哇哇放聲大哭,就在那一刻,媽媽就馬上拿出包包裏面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好像拿出安撫奶嘴一般,塞在孩子手上,讓孩子拿著手機看影片或是電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娃娃看到螢幕上有東西在移動,就不哭了,於是手機就悄悄地駐進零歲嬰兒的生活世界中。

等孩子大一點,三、四歲時,孩子總是吵吵鬧鬧,來吵爸,來煩媽,無非是要爸媽抽空關注他一點,而爸媽眼中總是盯著電腦螢幕,沒有空關心孩子,為了得到耳根清靜,於是順手將包包中的手機塞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上網,去打電玩,孩子就不吵不鬧了。這是我們大人所謂的,孩子應該遊戲,應該凡事覺得好好玩,應該得到樂趣,否則就虧待了孩子,虛度了美好童年。但今天孩子玩什麼呢?曾幾何時個個嬰兒卻都成了電玩高手。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當初塞給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一本書的話,那今天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孩子的世界會完全改觀。

我就是塞給孩子一本書的那個母親。我記憶非常深刻,當孩子還在坐娃娃推車的年齡時,每當推著孩子到城裏購物,突然間孩子放聲大哭,此時此刻,我拿出準備好的一本書,順手塞給了孩子,孩子看到了書,就停止不哭了,然後一頁一頁地翻,很滿意地讀下去。我說的並非誇大其詞,毫無根據,很顯然地,嬰兒在陌生的環境中喜歡熟悉的事物來安撫焦慮感,如果書一直是這個孩子最熟悉親近的東西,孩子就會馬上破涕為笑。如果手機是這個孩子最熟悉親近的東西,孩子當然每次都想要看手機,把手機當初安撫奶嘴嘍!

在諼諼一歲半時,我帶著孩子回台灣看外公外婆,和親友吃飯會面的場合非常多,讓我有機會看到我們的下一代。卻深深地體會到,現在的小孩跟我們以前小時候不同了,和大人出門吃飯,不吵不鬧,個個拿著手機,上網的上網,看影片的看影片,打電玩的打電玩,手機彷彿是萬能的玩具,每個孩子都變得好乖好安靜。想起我們小時候,幾個孩子總是聚在一起,你爭我奪地搶一件玩具,不然就是玩警察捉小偷,吵得大人煩死了。曾幾何時,這樣的情景不再出現,現在的孩子個個都很忙,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時,表妹的兒子才上幼稚園大班,每次看到他,都全神貫注都在玩他媽媽的手機,沒見過他說什麼話,真乖巧,真安靜。現在的孩子們,完全不熱衷於與同儕互動,與同儕較量,他們都沉浸在網路虛擬世界裏。

那時,表哥抱著八九個月大的兒子,亮出新買的平板電腦,進行e-learning,那時候平板電腦才上市一兩年,還不是那麼普遍,表哥卻興沖沖地對我說,平板電腦的發明真是一大福音,連不滿週歲的小嬰兒也會使用,他操作幾個適合嬰幼兒的遊戲讓我看,我們一起看完之後,他建議我給一歲半的諼諼也買一台,說實在的,我當時並不心動,我只是想,看電腦等於看電視,是換湯不換藥的把戲。

就算我兩年後也開始使用平板電腦,卻也很少下載電子書給孩子讀。對於孩子的閱讀,我一直很堅持讓孩子讀手摸得到的紙本,除非是在圖書館不容易借到的「外語繪本」,我才會下載。在這個求新求變的社會裏,如果沒有保守的作風,很快地,我們會迷失在網路的世界裏。如今,上網也可以從圖書館借得電子繪本,不需要額外花任何一毛錢,我根本不需要再為孩子扛那麼重的書回家了,但我很保守,很重視傳統,對於紙本,我堅持到底。

再清楚也不過的一件事情就是,手機和電腦無法取代書本,我們不能讓孩子閱讀手機或是平板電腦,我們必須給小孩一本一本能夠自己翻閱的書籍,紙本絕對無法被取代。我想,有些父母沒有去思考,手機和電腦的多功能是不是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這跟看著電視寫功課是一樣的問題,我們為什麼不能給孩子只是單純只供閱讀的紙本,為什麼還要附帶讀後的益智遊戲、或是動畫、或是音樂、或是英文朗讀等等,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專心地享受一篇好聽動人的故事?為什麼閱讀的同時要有影片呢?那不就乾脆給孩子讀「電視」好了,電視上都有字幕啊!顯然地,閱讀的材料越陽春的越好,雖然伴著故事的只是幾幅很單純的插圖,還有那媽媽不是很專業,發音也不甚標準的朗讀。但我們往往忘了,我們的本意是要讓孩子讀「書」,不是看影片、聽音樂、更不是做遊戲。既然要讀書,為什麼不就看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附帶一些軟體,做一件事情要大費周章,繞一大圈,做這個又做這個,不是令人疲憊不堪嗎?

很多販賣教育軟體的出版商要失望了,我主張,傳統紙本絕對比多媒體好。怎麼好法?第一,故事書能動人,能讓人回味無窮的地方,貴在意猶未盡,由文字寫出來的故事最好看,誰也畫不出來,拍不出來。孩子藉由故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自己大腦中重構情景,而動畫和音樂則提供太多的信息,沒有留白,孩子沒有自我發揮想像的空間。第二,紙本能夠翻閱,孩子想看哪一頁,想比較哪幾頁,能夠輕鬆翻閱,換言之,紙本所提供的是三度空間的閱讀概念,而電子書所提供的只是兩度平面。第三,閱讀並不只是在培養對文字的理解力而已,也在培養一個孩子專注力和耐力。如果閱讀的環境既是閱讀又是聽音樂又是看動畫,讀完後又可以動手在電腦上玩益智遊戲,表面上看來,讓孩子同時進行四件工作,一舉數得,花錢買一本書,不如花錢買一片CD碟片。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不讓孩子就只專心一致地讀文字,看看插圖?為什麼要孩子同時做這麼多事情?長久下來,孩子面對沒有聲光影像,只有文字的書本,會有什麼結果?大家費盡心思要利用多媒體來培養孩子多閱讀,最後豈不是白費心機了呢?

我們向來忽視,書不只是一種媒體而已,我們不應該輕易地認為,無論什麼樣的媒體,只要內容相當,就能夠達到傳遞知識的目的,孩子的學習目的就達到了。事實上,給孩子什麼樣的讀物,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形態,也決定了孩子將來會怎麼思考和怎麼學習。如果,我們輕易地以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玩具、電玩、電視來取代書,在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將來會對於純文字的書本會完全沒有興趣,結果會是什麼呢?沒有聲音影像刺激就無法學習了嗎?就無法閱讀了嗎?閱讀的目的就只是接收訊息和知識而已嗎?父母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使命,我們要給與孩子豐富的訊息,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最終的路是要往自主學習的目標走,識字的目的是要孩子能夠自己讀書,自己從書本中吸收知識。很可惜的,今天每個父母塞給孩子的卻不是一本本書,而是一支手機,造成今天的孩子過於依賴聲光影像等媒體,當有一天孩子終究要步入純文字的世界,這時候呢?孩子該讀什麼呢?

1 零歲閱讀:孩子將來的閱讀力



零歲閱讀:孩子將來的閱讀力

書是孩子成長的養份,經由閱讀來吸取。而閱讀,跟嬰兒吸取奶水一樣,要從零歲就開始。這看似簡單的道理,父母要確實身體力行的話,卻是條漫漫長路。

嚴格地說來,諼諼在出生不久之後,就開始閱讀了。而他日後勤於閱讀,熱愛閱讀,完全不需要大人刻意培養,也不需要另外規定閱讀時間,閱讀對他而言,就如吃飯睡覺一般,是每日生活的一部分:餓了就想吃,累了就要睡,耳根清靜久了,就想要聽故事,完全與生活結合在一起,是自然而然,不用努力勉強。他四、五歲學會了閱讀之後,更是每天自動自發地自己讀書,玩累了就讀,讀累了就玩,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步調,喜好和意願,來渡過每天讀書和遊戲的日子。這樣的生活型態的養成,無非是與閱讀從零歲開始有關。

不止是閱讀要從零歲開始,識字也要儘早。在他剛滿四歲時,我就教導他閱讀英文,進入識字階段(learn to read)。很快地,他就會自己讀了,遂變成了一個有字必讀的閱讀小達人,不需要媽媽引導陪伴了,並在五歲前達到了,從閱讀中積極地吸收知識的學習型態(read to learn),步入了自學的階段:不需要媽媽教導,更不需要請家教,自己每天進行大量的閱讀,從書籍中吸取各種知識,凡舉歐洲中古史、古埃及、羅馬時代、日本武士、聖經故事、各種動物、火山、太空、恐龍、發明、漫畫等等,都是在他的涉獵的範圍之內。一本本圖文並茂,解說詳儘的科普、歷史、地理類的書籍,通通成為伴隨著孩子渡過每一天的夥伴。

在這種閱讀力形成之前,其實諼諼就已經歷經了四年的「非文字閱讀時期」,也就是親子共讀,而這無文字的親子共讀,卻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奠定了他日後的閱讀力。很多研究顯示,在嬰幼兒時期,常常親子共讀的孩子,日後在學校中的語言表現會比較強,字彙量也會比同齡的孩子多,一個閱讀能力較強的孩子,理解力也自然較強,再加上,長期聆聽媽媽說故事,孩子的專注力和持久耐力也比較長。學習閱讀特別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一般的說法是,學前幼兒的專注力無法超過半小時,其實不然,一個自小聆聽媽媽讀故事書的孩子,專注力特別高。一個常常聆聽媽媽讀故事的孩子,學起閱讀來,進步的速度會非常地快,因為比起其他的寶寶,他已經讀了好幾年的書了。我們都知道,一個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小孩往往識字有困難,而諼諼長期聆聽故事,所以他的注意力特別好,做任何事情都特別專心。

想要為孩子在日後奠定深厚的閱讀力的家長們,我建議,讓寶寶從零歲就開始閱讀,而且每天讀,只要寶寶喜歡讀,甚至密集地讀,一次進行一、兩個小時都不會嫌太多,有些寶寶,甚至到媽媽都讀煩了,他們還是想繼續聽下去呢!那是因為故事是在是太好聽了!


完美VS永恆



很多人在討論現今社會育兒精緻化所帶來的壓力,母親的形象越來越被「道德化」,懷孕生子就相當於「用功讀書」,不用功的媽媽就好像上課不專心的學生,會被罵啦!母職遂成為頗有壓力的一件事情,沒錯!這種情境類似讀書考試,而且主考官是一大堆圍繞在你身邊的人,天天考問著:小孩會吃飯沒?會走路沒?會說話沒?會睡覺沒?連嬰兒的睡眠都有一套精美的理論在引導著妳。

當妳手中抱著是從零開始的嬰兒,是一個有機會將來的每一分鐘,每一秒都過得很完美的新生命,而妳就是這個生命的媽媽時,不會誠惶誠恐嗎?「絕對不能讓孩子的生命有留下任何遺憾!」當妳這麼想時,「完美媽咪」就誕生,一切照書養。我也曾經渡過一段很長的誠惶誠恐的階段,孩子生下來,不知道怎麼養?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教養?更不知道選哪一種教養理念才能臻至「完美」?縱使懷孕期讀了一大疊的親子教養的專書,但是真正遇到了問題時,書上卻沒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處理?「照書養」其實是神話,背完一堆書能夠去考試,但背完一堆書卻當不了媽。

當媽媽有這麼難嗎?什麼叫完美媽咪?嬰兒要怎麼處理?其實,就是自己看著辦,不是等專家來告訴妳如何處理!就這麼簡單。每個人當了媽媽之後,最終會發現,世界上沒有完美這回事,誰也養不出絕對完美的寶寶!誰也當不了完美媽咪!教養不像工廠品管,永遠無法驗出不良品,看清了這一點,「不完美」、「從錯誤中學習」反倒是母職最迷人之處:凡事自己想辦法處理,沒有正確答案,每個人都可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教養哲學,每個媽咪都可以寫教養部落格,沒有什麼是金科玉律,不用整天瞎擔心窮緊張,嬰兒所吃的副食品不會與他將來的智商有關,就算懶得自己打泥,縱使吃的皆是瓶瓶罐罐,孩子的將來也不會從博士學位驟然降到碩士學位。

我也會打罵小孩,當然嘍!小孩不乖都要打屁股的,都要管教的,我願意瞭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小孩的意願,但是我不相信孩子所有的行為都能夠合理化。進玩具店撒潑,搶別的小孩的東西,當然要打屁股嘍!是打罵教育比較完美?還是愛的教育比較完美?還是折中更完美呢?其實教養的問題,最終不在於「打」與「不打」之間二擇一,而是在於如何將孩子教養成不必打罵的品格,不是嗎?光處罰這一項,各家說法不一,妳是要照書養?還是要視情況而定?我認為,會視情況而定的媽媽才是俱有真正的判斷力的媽媽。這也是親職的難處,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此外,當媽媽要沒有壓力,除了要拒絕當「完美媽咪」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有辦法處理,不要相信專家,不要太在意婆婆媽媽的說法,要相信自己有創造與眾不同的能力。教養孩子要憑靠著直覺,那是什麼樣的直覺呢?像我前一陣子所談過的敏感期,就是一個相信直覺的概括說法。一談到這個主題,一定很多人會說了,太籠統了,什麼時候是敏感期的到來?什麼時候是敏感期的離去?沒有把握到敏感期,孩子就錯過最佳的學習時機嗎?那又如何抓住敏感期呢?在敏感期中孩子會有什麼症狀?說得好像生病似的,會咳嗽打噴嚏?外顯易見?

其實這也是我不斷地在質疑的問題,甚至我幾度懷疑,敏感期只是毫無根據的說法罷了!後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才真正體會到,書上寫的敏感期,沒有確切時間日期,甚至完全沒有徵兆,那是因為每個小孩發育的腳步與模式不同,要掌握敏感期要先瞭解自己的孩子,視其生長發育狀況而定,不要固守書上寫的年齡,照本宣科地執行。每個媽媽要相信自己的觀察和直覺,敏感期什麼時候到來,不是書會告訴妳,更不是孩子會告訴妳,而妳自己會告訴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覺的媽媽,相信自己的一套,就能夠掌握敏感期,在對的時機、對的時刻,讓寶寶開始人生一些重要的學習項目,例如:識字、學語言、學音樂、閱讀、繪畫等等,並給予強化和鼓勵,在孩子最有把握的時刻,讓孩子做最有把握的事情,就是把握敏感期了。而非老是去在意書上寫的時間點,孩子還不會畫畫,那表示孩子可能握筆還不穩,畫不出自己心中所構思出來的東西,那媽咪就等一等唄。

每個孩子都帶著不同的氣質來到這個世界,而每個孩子遇到的母親也都不盡相同,因此,世上不會出現同樣的教養模式、同樣的教養理念、同樣的家庭生活,而母職能夠有所發揮就是在這裡,難能可貴的地方也就是在這裡,不是教養書上描述的那種凡事合情合理,還有科學根據,而是媽媽獨一無二的教養方式。因此,母職不是被僱傭來處什麼問題的,而是在創造一種無可被取代的價值與地位,因為在孩子心目中,母親無可取代,母愛無價。

其實,我不是因為母職這個壓力才只生一個,而是我太享受自己和獨生子形影不離的生活了,我非常地沉浸於當媽媽的感覺:一種專注當下,沒有目標管理,未來只是一幅很模糊的圖像,但生活上每個細節卻都變得異常重要,卻又能過得輕鬆自在,沒有壓力。我們一起上街購物、一起去旅行、一起吃飯、一起讀書,這種親密深刻到,甚至在熱戀中的戀人,也不會經歷到的一種關係。孩子最深刻的愛就是依附,對戀人付出再多的愛,他也有可能背你而去。對丈夫付出再多的關注,他也會嫌你嘮叨囉嗦。唯有孩子不會嫌棄妳,更不會離妳而去。天底下最單純的愛,最永垂不朽的就是母子之間的愛。這就是為什麼我只想生一個的原因,本來和獨生子親密無間的日子就不多了,頂多十年,若是有第二個孩子出世,這種親密無間、朝夕相處的關係就會立即終止。

多年前我曾經在德國的一個小公車站等車,看到一對很平凡的母女,卻有一幕令我畢生難忘。一個漂亮的小女孩,親熱地摟著在她身旁的超胖媽媽,跟旁人說:「這是我媽咪!」,那種驕傲得意的笑容讓我永生難忘,我想,很少人會將自己體胖的媽媽引以為傲。而那個媽媽的體型身材,的確跟漂亮的女兒形成了一個突兀的對比,小女孩在得意什麼呢?但感人的是,小女孩絕不會去摟住站在另一旁的,身材修長的窈窕淑女,叫媽媽。而妳的男人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而離妳而去,但妳的孩子絕對不會,胖媽媽也是一種驕傲。

孩子一生只認定自己的母親,世間不會有孩子嫌棄自己的媽媽體型嚇人,更不會有寶寶嫌棄自己的媽媽是破鑼嗓子,全世界的寶寶都愛聽媽媽所唱的催眠曲。妳的丈夫可能會嫌棄妳的身材,妳的相貌,但卻沒有一個寶寶會嫌棄自己的母親,去愛一個相貌比較漂亮的,脾氣比較溫柔的媽媽。諼諼是個漂亮的混血兒,而我這個老媽,早已經人老珠黃,談不上漂亮了,氣質優雅,但寶寶愛媽媽,從古到今,永恆不變,雖然媽媽老了,他還是常常向媽媽撒嬌,說媽媽很漂亮。這種至死不渝的愛,神便是如此造人,讓人如此生養兒女:母親只認定自己的孩子,孩子只認定自己的母親。一代傳一代,成了鐵律般的法則,這樣人才能不斷地繁衍下去。

當媽媽根本不需要完美,世間有多少不完美的母親,在孩子的心目中卻是無法被取代的完美,孩子不是挑上一個完美的媽才來到妳的肚子裏成為妳的寶寶。我不是美女,但在諼諼心目中,至少在他長大成人之前,我卻是最美的媽咪。寶寶終會長大,終會比較,終會羨慕鄰家的媽媽比較溫柔美麗,但是那只是暫時的,在寶寶心裏,母親是永遠的,是至善的,而寶寶看重的不是媽媽美麗的外表,而是媽媽內心深刻的愛,這是人世間唯一無償的愛。誰願意日日夜夜把屎把尿的守護一個弱小的生命呢?而且還必須犧牲掉一大筆收入呢?我想,那只有母親吧!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識字:重新再出發



識字:重新再出發

為了找到一個有效的識字法,更重要的是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識字法,一個多月前,我花了一些功夫看各家自學的部落格,發現大多媽媽都是跟著國小教材走,而且大部份的媽媽認為,識字在在家自學中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是最難過的一關。因為,唯有識字之後,孩子的學習才能從學習閱讀(learn to read),進入從閱讀中來學習(read to learn),唯有孩子能夠獨立閱讀後,才能進入自學的核心:獨立學習。無奈,中文字卻是那麼地困難。

中文識字的難度高,讓我幾度灰心卻步,幾乎到達了放棄的地步,我想,有不少媽媽在自學上面臨了同樣的困境。再加上,我們在國外生活,不僅欠缺中文環境,教材也取得不易,也沒有大量的視覺環境來刺激孩子的眼睛,讓孩子所見所視都是中文,種種問題更是讓諼諼的中文教育停滯不前。

此外,有一個媽媽跟我一樣發現了,其實小孩子的認字模式跟我們小時候學校所教的方法,剛好相反,也就是小孩的認字是從先整體開始,然後再慢慢地認識個別的字。順序是從文到句,再從句到詞,再從詞到字。而我們國語的教育,卻過於強調寫字,每個字寫個十幾二十次,從寫中來認字。我不贊同年紀小的孩子使用這種方式來學習認字,因為這樣讓寫字寫不好的孩子,容易產生挫折感。

隨著我最近寫作腳步的緊湊,漸漸地疏忽了對孩子認字的督促,幾乎到了停擺的程度。上個月中文學校開始了第四學期,孩子卻也出現了一些反抗上學的情緒,本來想先讓孩子放空一陣子,至少先讓孩子忘記學中文的壓力,忘記學習的挫折。這個週末和孩子的爸談起孩子中文識字的問題,他給了我一些建議,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給孩子太多壓力了,爸爸的提醒,讓我不得不重新梳理自己所使用的方法。

孩子的爸也是喜歡自學,上大學之前服社會役時,自學希臘文,我們認識以後,他自學中文。能夠閱讀一點報章雜誌,也能夠閱讀一般的書籍,可謂是自學達人。這次他分享了一點學習語言的心得,其實他的很多觀念和我的全語文閱讀法不謀而合。孩子的爸與他人學語言有著關鍵性的不同,就是他從來不學句型,更不會去背單字,單單只從閱讀文章來學習,他用的方法是:邊讀邊猜的閱讀方式,從上下文中去理解生字,這種「猜」很類似兒童看圖說話的「猜」。其實他的經驗,卻剛好印證了我對孩子閱讀習慣的觀察。孩子的認知是先從文和句開始,並非從個別的字詞,在孩子的認知世界中,所有的故事的內容和情節都是先整體瞭解,而非先對個別的單字進行理解之後,才理解全文,但制式教育的語言教學大部份以反方向進行教學,先學字彙,其次文法句型,最後才是文章。

我想,我必須使用兒童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讓孩子學習:認字要先忽略字,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認字的目的不是在認字,我好像在說,學鋼琴不是在彈琴一般。沒錯!不要先讓孩子認字,要先讓孩子認「文」和「句」,彈琴之前,就先讓孩子聽聽琴聲吧!

大體上,不出於原來的全語文識字法的範疇:先讓孩子從文中識字,而非認識個別的字後,再組成文。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階段,只先讓孩子讀「文」與「句」,完全不管詞與字的認識。第二階段的認「詞」與「字」,要儘量延後,至少要在孩子讀過一定量的文本之後,才能夠進行。我想,我犯了操之過急的毛病,在孩子每讀完一篇故事之後,就馬上進行單詞練習,讓孩子感到太難了,而產生放棄的念頭。

我想,這就是急功近利的後果,我一心想要看到孩子的學習成果,想知道方法有沒有用,所以,每次在我們讀完一本書之後,我總是用電腦製作了簡報,來「考」孩子,看看孩子是否將文章裡面的生字都給記熟了,這樣反而違反了我自己所強調的原則:兒童的認知最先是文與句,最後才是個別的字與詞。我硬生生馬上要給他考問單詞。

性急的媽媽,孩子的時間還沒到,還沒準備好呢!孩子的眼睛現在能夠認句子了,已經很好了,為什麼要把孩子這點熱情給摧毀,弄壞了孩子閱讀中文的胃口?我原本應該耐心地等候,等那個奇蹟似的時刻到來:哪一天,孩子的眼睛自然會豁然明亮,猶如古人所說的啓蒙,突然地就會讀書識字了。

我問爸爸,如果不問生字,那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在認字呢?會不會永遠學不會?「不會的!」任何一次的閱讀,孩子多多少少會在孩子腦海中形成印象,任何一次的指讀,雖然孩子沒有每個字都記得,但在孩子腦海中所形成的印象,全部都會慢慢地自動串聯起來,那些本來沒有意義的字,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夠辨認了,從頻繁的親子共讀中,不久之後,就能夠猜出字來。親子共讀,不是我一直在鼓吹的事情嗎?在孩子小時候,非常熱衷的親子共讀,怎麼就在孩子會閱讀之後,被我遺忘在記憶的角落裡。這不就是現成的法門不二嗎?要孩子學中文就要持續親子共讀,跟小時候不同之處,麻煩的地方就是一一指讀罷了!指讀久了,孩子自然就能夠識字了。

孩子的學習模式



這些日子以來,觀察孩子每天自學的狀況,發現自學的好處是,除了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動自發的自律精神之外,最大的優點是,孩子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步調來進行學習,家庭無非是最佳的學習環境,完全符合當前最被頌揚:「讓孩子慢慢來」、「讓孩子當自己」等等,以孩子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但缺點卻也是優點本身,如果家長遇到固執的孩子,沒有團體的步調和節奏來鞭策,孩子老是固守自己的腳步,那又該怎麼辦呢?

在家自學最後會不會變成,孩子往往只學自己喜歡學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只做自己會做的,面臨挑戰時,卻擺出一副拒絕學習的態度,完全不願意嘗試看看。諼諼是一個十分固執的孩子,若是去上學,所面臨到的挑戰,可想而知大概會是,大家都在畫畫,他卻不畫,自認為不會畫,躲在一旁自己看書;大家都在認字,他卻說一個字也認不出來,只願意等在一旁觀察。


諼諼是一個固守自己的腳步的孩子。他有他自己奇特的學習模式,喜歡等待與觀察。而這個特點,是學習上的助力,同時也會是學習上的阻力。固守自己的腳步,等待時機成熟,等自己「會了」那一刻,只要認定會了之後,往後就一帆風順,不必經歷些不成熟、不成功的嘗試,這種方式能夠降低經歷挫折的機會,而挫折卻是要我這個媽媽去嚐了,因為,怎麼引導、鼓勵完全沒有效果,孩子就是拒絕你。比如說,為了引導孩子畫畫,特意買了64色的蠟筆,但孩子動也沒動,兩年多來蠟筆盒還一直是嶄新的。


雖然日常都是我在教導孩子的,但每當和孩子的爸談起孩子這種奇特的學習模式時,他爸老是十分得意地說:「我也這樣,孩子是遺傳到我的。」我不得不感嘆基因的頑強,或許長相、性格會遺傳,但是學習模式和從中所產生的微妙心理,若非是經歷過,小小孩是不會認知到這一點:「耐心等待時機成熟的到來!只要時機成熟了,一切水到渠成。」


並非我誇大其詞,他們父子倆的認知與學習模式簡直是一模一樣,爸爸也很晚開口說話,凡事喜歡自學,自己教導自己,幾乎不需要大人的教導,或是拒絕大人教導,在自己認定還沒「會」之前,完全不願意跟隨著他人的腳步走。最極端的地方就是:要嘛!不是完全會,不然嘛!就是完全不會,讓人看不到中間學習的過程,媽媽只能耐心等待,而且等得令人抓狂。有興趣的網友請看我的另兩篇文章:「等待」和「適時教育」。


就如,一般人所認為的,任何學習都是需要花時間練習,都有一個過程,不是一蹴可幾,奇的是,在這個強調過程重於結果的社會中,讓我這個有心的媽媽,一心想要把「過程」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大做文章,大書特書,與大家分享,卻往往臨門被拒,他就只是停滯不前,我老是看不出,他有什麼學習過程,我看到的只是:他老是在等待。


我想,諼諼應該有經歷學習過程的,只是他和他爸一樣,極度地將這個過程掩飾起來,自己偷偷地學了,讓媽媽觀察不出來,這也掩飾得「太巧妙」了吧?比如開口說話,孩子在沒有開口說話之前,完全不說任何一個字,連一聲媽媽都沒有叫,一直等到他開口時,我才發現他早已經學會了說話。此外,畫畫也是如此,一直到了最近,五歲多了,才畫出了第一張畫,之前什麼都沒有畫,連畫個圓都沒有。突然有一天,好像下定了決心似地,跟我要了紙和筆,提起筆來作畫,一揮而就,渾然天成,而且畫得很認真,畫得很好,有圖有樣有情節。大部份的小孩一開始的畫作很少有具體的圖案,都是從塗鴉亂抹開始。但諼諼一開始就畫有具體線條,圖形,或是騎士騎著馬,不然就是恐龍獵食別的恐龍,完全不需要經過亂塗亂抹的階段,我想,之前,他在等待「會了」的時刻到來。


當初學習閱讀英文和德文的狀況也差不多是如此,特別是學德文時,這種情況特別明顯,一開始很排斥,一發現德文的拼音方式和英文不同之後,根本不願意學,就老說不會讀。但有一天晚上,卻突然自己主動開口說要讀一本書,更令人驚訝的是,一本厚厚一、兩百頁的讀本,卻一口氣一次讀完,不是說不會嗎?孩子什麼時候學了呢?讓我這個母親摸不著頭緒。學英文閱讀時,至少是從每天看點「reading bear」(這是一個有系統的教導孩童學phonics的教學網站),讓我有看到他的學習過程,有興趣的網友請看之前PO的文章:「三語寶寶學英文閱讀」。但學德文時,我沒讓他看教學網站,要教他時,老是拖拖拉拉說不會,不想學。卻突然一夕之間,讀完了一不算小本的書,我想,孩子大概是認為:讀德文的時間到了。


孩子突然間會自己穿鞋、穿衣、穿襪、扣釦子、拉拉鏈等等,我從來沒有教導過他,都是等我突然發現時,孩子早就已經靠自己的觀察學會了。這種完全自發的學習模式表現在最為明顯的地方就是,嬰兒期的用湯匙吃飯。在他自己拿湯匙吃飯之前,孩子常常拿著煮飯用的大木勺往積木桶子不停地舀,看起來像是在辦家家酒的樣子,不同的是,不斷地重複機械式的動作:「舀」。直到有一天,我餵他吃飯時,他眼睛老盯著湯匙,突然間,趁我不注意時,把我手上的湯匙給搶走,自己就吃起飯來,而且沒有把飯往桌上或地上亂撒,雖然並不是百分之百完全保持乾淨,但從此之後,孩子再也不需要大人餵食了,並很快地,也不需要用圍兜兜了。我們事後才知道,原來當時孩子不是在辦家家酒,而真的是,自己找到了一個練習使用湯匙的辦法。每天都很勤快地在練習。


從上述種種情況看來,諼諼的學習模式的確比較特殊,不喜歡他人教導,喜歡自己摸索學習,自己會找到一套方法去理解組織這個世界,其實很適合自學教育,無論學習任何事情,媽媽不用擔心,反正他早晚會自己摸索出一條路來。但也很容易偏食,對於自己會的事情,懷有極大的熱情,但若是出現新的事物時,就馬上產生很強烈的排斥心理,比如最近的中文識字,和剛剛開始的算數習題。新的挑戰一出現,馬上排斥,不願意去學習。不然就是,要等上一段好長的時間,讓他自己理出一條路之後,他才會明顯地表現出來,像畫畫這件事,足足讓我們等了五年多,算數也是差不多如此。



這次孩子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遭遇到一連串的挫折和困難,送學校讓老師教嘛!好像也沒什麼起色,媽媽用自己摸索出來的認字法,執行效果卻很差。種種不順,不得不讓我好好地重新審視孩子的學習模式。諼諼應該不是學不會,而是媽媽用的方式不對,沒掌握到孩子獨特的學習模式,讓學習變得輕鬆有趣,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讓學中文變成沈沈的重擔。

中文不是拼音文字,無法一蹴可幾,我不應該太急功近利,孩子讀了一篇故事,接著馬上就想盡辦法來檢驗孩子認字了沒?孩子有學習英文和德文閱讀的經驗,中文卻無法比照之前的學習經驗,讓孩子感到強烈的挫折感,而變得裹足不前。先不論讓孩子學習拼音文字的利弊,但比起他閱讀拼音文字之勤,之自動自發,之沈溺不拔,只要提到要讀中文就變得非常地痛苦,最磨人的寫字,我連想都別想了。就算我有意完全先避開寫字,但孩子對於學習中文仍然興趣缺缺。更別去期待,那種愛不釋手,每日非讀不可的境界。


學習若能回歸到學習者本身,從學習者自身的學習模式來進行教育,就能比制式教育還來得有效率嗎?沒錯!我們要向古人看齊,其實孔子的「因材施教」與現代的一些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媽媽雖然懂這個道理,但是孔子卻不能告訴我一個有效的認字法?來治孩子固執的毛病。


認字實在是太無趣了,而且還要經過長久的練習之後,才能夠看出一點點成效。很顯然地,我必須將在家自學的中文課變得有趣,讓樂趣來鼓勵孩子。於是我變了把戲,改變作風,每當我們讀完一篇短文之後,我將書中的幾個重要的詞製作成卡片,讓孩子去排列組合,讓他自己去造句,在造出好笑的句子時,孩子會覺得好好笑,好好玩,於是學認字不再是那麼乏味無聊。


除了變花樣讓閱讀中文變得生動有趣外,更重要的,無非是,堅持下去的精神。孩子固執,媽媽也要跟著固執,我自己實行過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學習「例行化」,把它當成例行公事來處理。比如說:一吃完早餐就閱讀中文,還是睡覺前一定要先讀,讓孩子每天心理可以預期,那件討厭的事情什麼時候要面臨,一般孩子不喜歡挑戰,不喜歡改變,喜歡每天重複性,可預期性。若能將討厭的事情重複化、例行化,避免加入新的挑戰,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準備,等待那奇蹟式的一刻的來到:「我會了」。


我總是希望孩子自己主動找我讀中文,一如既往,今天他並沒有這麼做。我認為有必要打破這種過於「尊重」學習者意願的學習模式,和一往不同,今天我逼著孩子非得一起讀兩本中文書不可,從中發現,其實諼諼已經開始在認字了,他的認知方式證實了我的假設:兒童是先見全文,最後才見個別單字。但最大的困難是,每當要求他讀點中文時,他總是推說:「不會!」沒錯!又是掩飾得很好:「最好讓媽媽相信我什麼都不會。」我也知道,他還在等待那個時刻的到來:奇蹟、驚奇、驚訝、輕鬆愉快、沒有壓力、更沒有跌倒失敗。


但這次我不願一味地遷就孩子,我不相信學中文能有奇蹟的出現,學中文只能靠後天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不斷地練習,如何能學會三千字?絕對不會有拼音文字那種頓悟的出現。而我們要建立的,不過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罷了!不然,孩子的自學會離我所夢想的中文腦越來越遙遠,因為,他從早到晚狼吞虎嚥的全都是英文書。既然英文都狼吞虎嚥了,我只要稍微緩緩孩子的腳步,一個字一個字地讓他細嚼慢嚥,好好地咀嚼個中滋味,我相信不久,中文的閱讀力也會有奇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