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從外子的成長過程來看德國人的教育理念


三語混血兒的博客
Moria Flaig
29.03.2016


從外子的成長過程來看德國人的教育理念

據說,現在已經不流行讓孩子學樂器、學外語了,而是流行讓孩子學電腦程式語言。現在在台灣,兒童英語早就不流行了,目前媒體正炒(吵)翻天的語言不是英語,而是電腦語言。前些日子讀到『親子天下』正討論著一個議題:「你的孩子會說電腦語言嗎?」我對於語言學習這個議題,一向保持這高度的敏感度的,也不禁驚呼:「時代不同嘍!要把自己那些不合時宜的招數都收攏起來了!」

外子從事物理研究,電腦編程與他的研究息息相關。從來沒有跟過風的他,又是幾歲開始寫程式呢?正是12歲時,不是20歲。剛好是媒體理想中的年紀。他幾歲開始閱讀英文小說?也是12、1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正值於青澀尷尬的年齡,難免沉醉於「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情緒之中。以我們的直覺來看,我們會說:「怎麼這麼早慧?」不然就是說:「他父母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問題的癥結也就在於此,他父母根本沒有訓練過他。從小到大他也沒有參加過任何補習班,也沒有學過電腦、更沒有學過英文。當然有人會說,英文和德文差不多,雖然有點類似,但大家請相信我,兩者是差很多。

縱使,整個青少年時代,電腦伴隨著他成長,但在選擇大學的科目時,卻也無意選擇與電腦相關的科目,卻選擇了與之無關的物理學。後來電腦編程之所以會成為吃飯的飯碗,純屬意外,不是他對電腦感到興趣,才特意去學程式語言,也非參加時下流行的電腦培訓班,才學得的,而是完全靠他自己摸索出來的。

這正是他們德國人教育子女與我們不同的地方。他們讓孩子從小廣泛地摸索自己的興趣,並不會刻意讓孩子學樂器、學語言,或是補習才藝 。

就二十幾年前而言,個人電腦還不是那麼地普及的時代中,是他自己主動要求父母買台電腦的,他父母從來沒有想過要培養他學習電腦。而那時候的電腦一開機,我們所看到的是,全黑的一片,只亮出個黃點和幾個英文字,那就是DOS系統。不是手一滑螢幕,電腦就能夠亮出漂亮的畫面讓你操作。而是,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編寫,不會電腦語言,等於不會使用電腦。

你說,那時候的我開機之後,會做什麼事情?你猜對了!馬上關機。每天學校有那麼多的模擬考,有背不完的英文單字,哪來的時間學電腦?而他呢?每天有一大把時間,就照著一本C++,自己摸索,自己學,在無人指導之下,學會了電腦語言。日後,寫程式卻也成為他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

聽來,他這個個案和我要談的德國教育一點關係也沒有。其實有關係的,因為這和德國人的家庭教育有直接相關。


孩子的歐爸(爺爺之意)對於機械生來就有很大的天賦,可說是繼承了德國人的傳統。外子的童年是跟著歐爸在敲敲打打中渡過的,他們還拼裝了一輛車,別懷疑,真的是一輛會跑的車。當然不是豪華的賓士轎車,全部是利用廢棄的汽車零件所組合而成的一輛車,看起來就像是一堆廢鐵,但卻完全是靠自己力量而製造的。

孩子的歐爸不是賓士汽車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只是個操作機械的技師而已,然而他憑著興趣與天賦,在閒暇時,自己製造各種機械和工具,敲敲打打成為業餘消磨時光的主要活動之一。然而,像他這樣的人,在德國相當地普遍。

我們試著去設想,如果把相同的場景放在台灣,一個從事機械操作的技工,在家敲敲打打時,孩子在一旁觀看,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和結局呢?這個爸爸準會說:「去!去!去!去讀書!回房準備功課去。」言下之意是,唯有讀書才能超越出身變成白領階級,從事機械技術方面的工作沒有比坐在辦公室高尚。這完全是,傳統科舉文化所製造出來的心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然而,德國人教養孩子大不同,他們不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比較重要,反而是實際的謀生技能更為重要,懂機器代表有技術、有知識。

於是,歐爸總是把孩子帶在身邊,跟孩子一起製造會飛的飛機、會跑的汽車、會割草的割草機、自己安裝太陽能發電板,家裏面的暖氣爐卻也被他改裝成為只有他一個人能夠操作的機器,為全家人帶來許多不便,當然這又是題外話了。然而,這種凡事自己動手做的精神,卻是整個德國技術和工業發達的背景。看重職技教育,也成為德國教育制度中最亮眼的部份。

由此可見,重視技能不是只有制度上的設計而已,而是普遍存在於一般德國人的家庭教育中,隨處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們並非額外為了孩子特別去營造做工藝的氣氛,而是DIY做工藝、操作機器就是他們的生活型態之一,DIY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

德國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到各種機器,像切割木頭、地板、瓷磚這種機器,在德國人的家庭中非常地普遍,德國人擅長自己裝修房子,自己買材料來佈置居家環境。德國人蓋房子往往只請人蓋個毛坯房,其餘的,小從貼壁紙、粉刷牆壁,到裝設樓梯、門窗、裝設木地板,大到貼瓷磚、貼外牆、裝設衛浴設備,樣樣都要自己選購、自己動手完成。德國人是著了名的吹毛求疵,無法妥協於量產房總總不如人意的設計,寧可自己花時間選材建造。有些人甚至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蓋一棟自己理想中的房子。

不僅是蓋棟合意實用的房子而已,古板的德國人很強調充滿創意的居家空間。我的一個朋友的爺爺退休之後,自己做藝術玻璃,她們家中所有的門窗和燈罩的玻璃都是她爺爺自己設計製造的,精緻完美得一點都看不出來出自於素人之手。還有個朋友的家,簡直是一個多元化的現代城堡,房子中的每個角落都他爸爸利用各種材質拼裝出來的,門鈴是個被人遺棄的鋼琴鍵盤,主臥室的衛浴置高,看起來倒像是個攀登的小閣樓。客廳中間放置一個光可鑒人的鋼質大浴缸,驚人!浴缸放在客廳正中央的構想,夠前衛了吧!

對德國人來說,注重工藝、技術、設計不僅是一種教育風格,它更是一種生活風尚,實實在在地落實在個人的居住空間裏面。

這樣的生活格調。光靠體制內的教育是不夠,這還要從家庭教育來培養紮根。由此可見,天賦和興趣是不足以讓我們完成夢想,需要體制教育來磨礪,還更需要文化氣質來支持。


二十五年前,歐爸為外子弄了一台電腦,如上所述,那時候的電腦是一開機就馬上讓人想關機的那種,父子兩人,一個弄機器,一個學寫程式,完全自己看書,自己摸索,自己動腦學,當時完全沒有網路可以查詢,就這樣,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學會了電腦語言。而那台電腦並沒有讓他們一開機,就馬上關機,反而讓他整個中學時代沉迷於寫程式之中,後來寫程式卻也真的變成了他的職業。讓我今天看到了,自主學習與自由摸索的果實。

話說,當初他學校畢業後,也沒有真的想要讀大學,在德國,大學學位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要完成職業訓練,才能保證生活無虞。他本來想加入社工人員的職業訓練的,只因為服社會役時,他申請到智障中心工作,既然在那一行已經有了工作經驗,不如順水推舟,繼續同樣的工作。

服社會役時,他也從未認真思考過,寫程式這個能力將來可以成為他的職業,也沒有很積極努力想求取學位,後來進入大學之後,一路走來,最後也完成了博士學位,一切純屬偶然。然而這個博士學位,既非父母所期待、也非學校要求、更不是自己的志向,全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路。

另一方面,可以說,他有一大部份的天份被荒廢掉了,原因是沒有人引導他、訓練他、發掘他的天賦。直到上高中時,他的數學老師發掘到他的天賦,推薦他去參加數學比賽(以解出答案來進階),贏得獎學金之後,他才知道自己有數理天賦。他沒有當數學老師的爸爸,可以每天訓練他做「奧數」,學校老師也沒有特別留校指導,準備比賽,全靠自己摸索學習。弔詭的是,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卻奠定了,日後研究科學的潛能。

縱使沒有資優班、也沒有奧數班。最後,天賦還是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如果天賦自己能夠找到出路,你說,孩子需要父母特別花時間、金錢、心力培養嗎?根本不必!不是嗎?焦慮的都只是父母自己罷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父母可不要吝於花時間、金錢、心力哦!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算術的進位借位心法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24. März 2016


隨著諼諼對於基本的加減法的熟稔,看到閃字卡即能反應出答案,這就表示心算能力穩定了。於是,我開始引進加法的進位法,這可說是整個算術的關卡!很多小孩就卡在這一關,這一關過不了,等到下一關要學習多位數加減法時,會變得霧煞煞,等到以後中年級學乘除時,更是雪上加霜。

縱觀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進位法和借位法不只是難,而且是關鍵。怎麼說呢?基本上,乘除法是以九九乘法表來運算,說穿了這是背的功夫,外加上加減法的熟練度,技巧上了無新意。整體而言,只要加減法熟練,九九乘法表熟練,乘除法就沒有多大問題。

然而,加減法最難的一關卻是進位借位,在技巧上,難度較高,孩子只要過了這一關,長久往後,可說是海闊天空,也為將來的乘除法打下基礎。

而加法進位卻有三個步驟要處理,對一個小小孩來說簡直是大躍進,大腦一下子處理不了這麼多訊息。為了精簡一個步驟,我先訓練孩子記住一個心訣:只要看到6,就要想到4;只要看到7,就要想到3;只要看到8,就要想到2;只要看到9,就要想到1。看到3,就想到7,反之,亦如是。

更簡化地說,我們可以訓練孩子熟記四組數字,加總都是10:6配4、7配3、8配2、9配1。只要孩子能夠熟記這四組數字,就無往不利了。因為這個法則同樣地可以應用在減法的借位法上。

等孩子熟記了這四組數字之後,只需把進位的加法,就變成減法。把借位的減法,就變成加法。這樣就算是掌握了加法的進位法、減法的借位法了,剩下的就只是運算的純熟度了。

教小孩子學算數是件不容易的差事,因為從小算熟了,隨著年紀的增長,早就變成了自然反應,小時候是怎麼學來的?早就忘記了。現在,一下子要我把精細的步驟一一分解出來,詳細地解釋給孩子聽,的確要先經過一番思考才有辦法將法則「解析」出來。

雖然是個大家都知道的法則,我只是特別將之濃縮成心訣,方便於教學,我相信,這是每個自學家庭都會碰到的問題,在這裡特別提出,與大家分享。



如何提高孩子做功課的時效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14. März 2016


如何提高孩子做功課的時效

諼諼天生是個慢郎中,特別擅長所有的事情都慢慢來,慢歸慢,但他卻是個做事細心認真的孩子,所謂慢工出細活,唯有慢才能夠將事情做得乾淨徹底,慢可說是缺點,也是優點,我們大人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慢的性格。再加上,在家自學能夠容忍他這個慢,我通常都給予他充裕的時間去完成所指定的課業,但有時候是要慢起來,往往急死我這個性急的媽。

經過一段時日的磨蹭之後,我發現他的慢不是普通的慢,本來以為孩子只是剛開始學習生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於是儘量給他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功課。後來發現他這種慢動作,可能是自學的副作用之一,因為在家自學不需要配合團體,所以不需要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配合他人,向來都是媽媽配合他的腳步來進行,我不由得驚覺,他的慢可能是被媽媽我培養出來的。

此外,孩子的學習剛剛開始,媽媽還摸不清楚孩子的長短處,只知道個大概,讀書識字快是長處,動筆寫字慢是短處。於是,只消用眼看的,大可放心,沒多大的問題,一旦要他用手寫,就算寫個天荒地老,他也無所謂,此外,媽媽一面課子一面手打著iPad跟著耗時間,完全沒感覺,不知不覺地一個下午就消磨殆盡,剩下的課,就要趕、趕、趕。

本來是顧念小男孩子指頭不夠俐落,寫字慢是正常,就讓他慢慢地磨吧!在家自學也不趕上下課、不趕車、不趕進度。對於被時間追著跑的現代人來說,是再理想不過的學習方式了。但媽媽們要警覺,這不是沒有副作用的,久而久之,卻養成孩子愛磨蹭、愛做夢、愛發呆,作業徹底地牛步化的田地。每天光是坐在椅子上發呆的時間,總加起來,就有一兩個小時。

天啊!這些時間本來可以拿來玩、讀書、聽CD的,本來半小時之內能夠寫完功課的,每次總是拖拖拉拉,一定要拖到一個半小時之後,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寫完最後一個字。本來致力於慢活、慢學的我,讓孩子磨蹭了半年,實在是受不了了,痛定思痛決心實施時效管理。

然而弔詭的是,沒有效率的自學嚴重影響到了慢活的步調,慢活不就是沒有步調嗎?哎!大家想想,孩子寫字慢就等於剝奪了做飯和咀嚼品嚐食物的時間了,不是嗎?自學效率差,慢活的興致就降低很多,這影響可大了。

每當我看到穿梭漫遊於古蹟之中的德國人,就領悟到一個道理,德國人之所以有時間哲思,並非是因為他們凡事溫吞,反而是因為他們凡事講求效率,才有閒情逸致哲思的。然而慢活的祕訣並不在於放慢速度,卻在於效率。歐洲人的生活步調之所以能夠一直維持著慢節奏,那是因為他們講求效率,因為有效率而有閒暇,有閒暇才有時間享受慢活,不是嗎?

如何找到一個不趕時間,讓孩子從容不迫地完成功課,而不磨蹭的方法,對於我們的生活品質異常重要。後來我領悟到一個道理,這與趕不趕時間沒有關係,而是時間的安排方式決定了做功課的效率。如果調整一下時間的排列方式,掌握幾項原則,孩子做功課就會變成非常有效率,一點都不會影響到慢活噢!


1)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事情分成多次進行:首先,需要徹底改革的是數學。我們進行加減法心算練習有一段時間了,一向都還蠻順利的,但由於最近我開始教進位法,比原來的加減法多了幾個步驟,這下子,孩子精神恍惚、渙散的現象突然暴增,好像發個呆,就可以把答案給蹦出來。當然啦!答案不會在恍神中自動出現,然而諼諼的精神狀態全然降服於恍神之中,隨口說個數,就算說錯了,反正媽媽會幫忙解答,沒什麼大不了的。實在是太慘了!

為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降低親子之間的火藥味,我把算數的時間斬成兩段,與其他項目交互進行,把練習算數的時間濃縮到20分鐘左右,包括額外的五分鐘發呆就緒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把握住孩子注意力的高峰,儘量將枯燥機械式的演算迅速展開、然後迅速地在15分鐘之內結束,不讓孩子有太多的發呆,耗時間的機會,因為,機械式演算容易讓人走神。

2)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對孩子來說,異常地重要。一向,我先進行諼諼最討厭的拼字練習,但現在我翻轉過來,先進行孩子最喜歡的項目:閱讀。這樣可以減少孩子抗拒的情緒,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緒也是成功的一半,帶著歡欣鼓舞的心情做功課,比起哭喪著臉做功課,效果要好多了。更重要的是,快多了。

3)將重頭戲分開與其他科目穿插進行:不要接續著進行,這樣會讓孩子大感吃不消。我家自學有兩齣重頭戲,一個是法文課,一個是英文拼寫。現在我將之以與算數交叉進行,並在開始下一個大單元時,中間安排一個小時的遊戲時間。

4)獨立完成作業:最近有一個驚人的發現,越是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孩子做功課的效率越高,媽媽越是在傍邊守候著、盯著、瞧著、監視著,孩子的動作越緩慢。

因此,一旦一個科目的運作上軌道之後,媽媽應該儘量讓孩子自己寫、自己學。像我家長期奮戰的拼字練習就是一個例子。一開始,諼諼根本寫不出來,連抄都嫌太難了。一旦會寫了之後,不催、不緊迫盯人,孩子寫字的效率反而提高了許多。因此,媽媽應該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這樣可以建立孩子的信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5)挑出一個可以調整時間的科目:諼諼的英文閱讀能力較好,所以英文閱讀是所有自學科目中,最寬鬆的一項,可以多讀,也可以少讀,我們親子共讀,無論讀多或是讀少,反正他自己每天會讀很多書,不會少讀,所以這一門課常常讓我拿來調整時間。哪天寫功課的速度慢了,就少讀一點。哪天寫的速度快了,就多讀一點。

6)休息時間:完成一個階段的功課之後,一定要讓孩子玩遊戲、或是吃吃點心,調節一下緊張的氣氛,以利於下一個單元的進行。要開始下一個單元之前,媽媽別忘了,提早十分鐘提醒孩子,讓孩子有時間收心,降低孩子抗拒的情緒,順利迎接下一單元的學習。


總之,自學雖然沒有嚴格的分科、分時段,也不趕時間、不趕進度、沒有時間壓力,一切依照孩子的學習步調和學習意願而進行。但卻也因為沒有形式上的劃分,所以,自學更要注意時效管理,讓學習更有效率,別讓孩子呆坐枯等而浪費了寶貴的光陰。

別忘了,歐洲人之所以能夠慢活,那是因為歐洲人強調效率,效率讓人能夠閒散,這一點都不矛盾。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要有時間玩,那就是視學習效率而定。於是,我開始灌輸孩子一個觀念:「快快寫玩功課,就可以快快去玩嘍!」彷彿回到小時候,每天放學後,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趕作業,只要寫完作業就可以出去打棒球嘍!豈不是樂哉!

再者,因為孩子的慢,有一門課讓我一直擱置著,排不上空檔可以進行,那就是日文。孩子很懷念以前所學的日文,但我一直跟他說,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學。他還不到能夠理解數學的重要性的年紀,很不明白媽媽為什麼犧牲日文,而過於注重窮極無聊的數學。唉!日文這種奢侈品要等到孩子掌握了高效學習之後,再享用吧!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21. März 2016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是現代父母最關切的課題。只要舉目看看坊間那些專為孩子學習而設計的行業:補習班、培訓班、安親班、才藝班、夏令營,名目繁多,不勝枚舉。然而少子化的結果是,現代父母越來越肯花錢讓孩子學習各種才藝,想盡辦法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不惜千金,只要是錢能夠辦到的事情,毫不吝惜,砸錢的豪邁前所未有。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花錢讓孩子參加各種才藝班和補習班,就能夠保證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嗎?

其實,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父母要做的事情並不多,花費也很少,也非錢能夠辦到。在我看來,在學前,父母只要為子女做到兩件事情就夠了:第一,勤於親子共讀。第二,不要讓孩子消費電腦、電視相關電子產品。

1)親子共讀能夠有效地提昇孩子的語言力。根據美國人統計,若將出現頻率最高的5000字稱為基本字彙,次高的5000字稱為次常用字,其他歸為罕見字。我們對學前的兒童說話,每千字只會使用九個罕見字,學前童書中,每千字會出現約16個罕見字,而一般兒童讀物中,使用罕見字的頻率卻超過30%,想靠電視教學的父母就要失望了,電視節目所用到的詞彙卻有95%是來自5000個基本字彙。眾所週知,語言力是學業致勝的關鍵,字彙量大的兒童往往在校學業成績較為優秀,從這份統計資料來看,要提高寶寶的語言力,其實很簡單,就是勤讀書給孩子聽罷了,多讓孩子有機會藉由書本接觸到罕見字,除此之外,親子共讀能夠讓寶寶從零歲就愛書、就讀書,是名副其實的贏在起跑點上。(資料來源:Jenn Berman,超級寶貝,Super Baby: 12 Ways to Give Your Child Ahead Start in Their First 3 Years)

2)再者,電腦、電視產品會嚴重影響到兒童的專注力的養成。能夠專心致志地完成一件事情,無論是求學還是就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小到每日的家庭作業,大到讀完一本三百多頁的故事書,要完成這些事情,都需極高度的專注力。不妨觀察一下家中的寶貝,是否能夠自己安靜地看書,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然而,不讓孩子變成過動兒,能夠擁有長時間的專注力,其實祕訣很簡單,就是關掉電視、關掉遊戲機、關掉音響、關掉手機、關掉電腦,不讓電子產品干擾孩子的專注力。研究指出,每天看兩小時以上電視的兒童約有20%會出現注意力的問題,電視快速變換的影像會對兒童的大腦造成過度刺激,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讓兒童對於任何事情容易感到枯燥無聊,馬上就放棄。


如何讓孩子從零歲開始就贏在起跑點上?就算你對於雙語教育沒興趣、對於砸錢培養音樂、美術、體育的才藝教育也不是很認同,對於風雨無阻地陪練孩子騎馬、踢球更是沒有那個動力。其實,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父母要做的事情真的不多,真的就只有這兩件事情而已。

良好的語言力是讀書求知的基礎,高度的專注力則是從事任何事情的本錢。父母只要當孩子的推手、助力,幫助孩子培養這兩項能力。剩下的,就是玩!玩!玩!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玩。

要做到這兩件事情,花費並不多,親子共讀其實是項很便宜的活動,只要定期帶孩子上圖書館,善於利用圖書館資源,就能夠解決書源的問題。玩的話嘛!只要不讓電視媒體剝奪了孩子的想像力,孩子根本不需要什麼昂貴的玩具,縱使家中只有幾樣玩具,也能夠玩得很開心、很盡興。

然而,最終父母要問的一個問題卻非「如何贏在起跑點上?」而是「如何讓孩子一路持盈保泰,最後能夠贏在終點?」

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件事情,國際青少年奧林匹克科學競賽中,獲獎者大多是來自亞裔國家,這一屆台灣所獲得的獎項更爬上歷年來的高峰,但是有多少諾貝爾得主是來自亞裔國家呢?我們老是在培養贏在起跑點的兒童,讓孩子從小拼上數學資優班,然而這些數學資優生中,有多少人長大成人之後能夠在國際間成為舉足輕重的數學家呢?反觀,出產數學家高斯的德國,至今,並沒有設置任何的數學資優班。

贏在起跑點重要嗎?與其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不如讓孩子的天賦發光,這反而更是父母應該注意到的地方。孩子不一定要和大家擠在同一個跑道上,去爭那唯一的終點線,才叫贏。即使孩子所選擇的跑道是與他人完全不同,但若因此而能夠將自己的特長得以發揮,是不是早先走、早先跑、贏在起跑點上,那又有什麼重要的呢?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當方塊字變成有意義時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15. März 2016


去年,諼諼曾經接受一段時間的中文震撼教育,為了學中文,我家不時出現親子對峙的火爆場面,讓媽媽和寶寶都倍感挫折。於是,媽媽改弦易轍,放手認分。

在改變的過程中,一定歷經一些陣痛的,孩子怎麼可以不懂母語呢?唉呀!別提了!有些事情是可以靠自身努力而改變的,然而,有些事情則是環境決定了命運,媽媽又何必為此看不開?

無論諼諼認同哪一種國籍、文化,孩子將來會有自己生活世界,中文只不過是孩子知識領域的一部份,不會成為認知學習的工具,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有轉機。

就以目前諼諼所迷戀的恐龍為例,要一個五歲小孩用英文閱讀恐龍,將所有的學名背起來,可能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用中文嘛???就難咯!就連英文不好的媽媽,都覺得那些英文的恐龍書好讀得太多了。我不能怪孩子選擇的興趣太古怪、太艱澀,然而中文的強項不在此。

唐詩宋詞的雋永與精煉,又不是五歲年紀能夠體會出來的境界,就算孩子現在不會讀中文,媽媽也不要太難過,欣賞中文的美需要有一顆歷經滄桑的心。五歲,正好是對自然科學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的年齡,目前孩子對於知識有著熱切的渴望,英文既然是條通達的捷徑,媽媽應該放手讓他自己發展學習,何必太計較他的中文程度遠遠落後於英文呢?


調整了心情之後,於是媽媽輕鬆自在地讓孩子跟著中文學校的腳步,一切回歸零點、慢慢來、慢慢學、慢慢地熟悉中文這個奇異世界。遂將在家自學的重點轉向:算數、英文拼寫與法文。

自學了幾個月,總算是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孩子不再跟媽媽討價還價、偷斤減兩,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正在朝著自動自發的方向前進,也就是說,不用媽媽催、不用緊迫盯人,自己也能主動地會把功課做好。於是,在這三項之外,媽媽悄悄地引進新的一項:寫漢字。每次寫五個字,每字寫兩行十四遍,算起來共七十個字。想來令人心疼,諼諼不過是個小小孩,就被迫寫這麼多的字。不過也還好,寫得還蠻順利的,不再罷工抗議了。

對於孩子的學習,我一向先斟酌孩子的發展是否夠成熟了,如果孩子本身,無論是情緒還是能力,都還沒有準備就緒,就逼迫他學習一件新的事物,都會遭到孩子強力抵制。學習動機像是一棵要小心澆灌的花苗,水太少會渴死,水太多會淹死。趁著花苗還沒被大水淹死之前,我馬上剎車喊停,我家的中文課就這樣停擺了,休戰以休養生息。很多朋友看到諼諼讀英文讀得這麼好,就問我說,為什麼不教諼諼讀中文?唉!他們不知道媽媽的苦楚啊!這談何容易!

不意,敏感期悄悄地降臨了。


欸!學習中文也有敏感期?難道中文識字敏感期跟拼音文字有根本上的差異?當初看到諼諼年僅四歲就學會閱讀英文與德文,並輕鬆地達到大量閱讀的程度。媽媽天真地以為,學完英文,接著學德文,學完德文,接著學中文,哪會有什麼問題?連很晚才起步的法文,也很快地能全然地掌握發音規則,所有的字不管認不認識,全部都能夠流利地讀出來。而母語之一的中文,大字卻不識幾個,真叫人費解。三語之一的漢語,果真的不是普通的不好學,叫寶寶心灰意冷,叫媽媽不知如何是好。左等右等,怎麼敏感期卻遲遲不肯來呢!

幸好!這學期開學沒有多久,媽媽驚覺孩子稍微有所改變,開始識字了,中文不再是一個個筆畫糾結在一起的鬼畫符,而是有意義的符碼。果然!學習漢字也有敏感期,而這個敏感期真的是與拼音文字的時間不同,足足晚了一年半快兩年的時間。

難怪!難怪!拉丁字母大小寫,通共也只有52個字,諼諼從小在英語的環境中成長,所見所聞都是英文,再加上,三歲在美國上幼稚園時,老師都有教字母的,所以不到四歲,識字敏感期就來了,學起英文閱讀,一發不可收拾。

反觀中文,雖然諼諼日常生活中與媽媽對話流利無礙,但由於未曾在中文環境生活過,中文字的世界對他來說,卻是異常地陌生,不像是在台灣長大的孩子,舉目所見都是中文。在識字之前,就算沒聽過多少故事書的孩子,多多少少在大街小巷也見過不少看版招牌吧!然而,諼諼連看看版的機會都沒有。

期待已久的敏感期終也讓我等到了,孩子對於中文字開始顯露出一點點的興趣了,能夠分辨那些糾結在一起的一筆一畫了。媽媽欣喜之餘,卻還不敢妄動,小心翼翼地澆水,深怕澆得太急,容易溢出來,深怕逼得太嚴、太緊,會讓孩子失去學習中文的興趣。

最近他在中文學校學了「土豆」兩個字,也就是我們稱為馬鈴薯的食物。回家後,他自己不看書卻也能夠寫得出來了,讓媽媽感到非常地感動。中文學校以傳統的方式教學,土法果然有土法的好處,每個字多抄寫幾次後,寫久了也就認得了,不但能夠認,自己還能夠寫得出來。

再者,我必須承認,之前對於兒童學習中文的考察,過於粗糙與急躁。雖然至今我仍然深信,以兒童的認知模式,最好從完整的文章來識字,並且直接讀文識字,而非先單音獨體地抄、抄、抄,等到字抄到一定的量之後,再讀文章。

對此,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中文不比英文,英文可以直接讀,讀久了,孩子就能夠自行歸納出拼音規則,就連非母語的法文,諼諼也是以同樣的直接閱讀來學習。中文則不然,從字形中看不出任何的發音規則,若實行直接閱讀識字,會有困難,孩子歸納不出發音規則來。此外,中文字的字體結構太複雜,孩子根本認不出來,認來認去,統共認了「我的」兩個字,效率非常地低。

如今,經驗證明,傳統的練字法還是有好處的,練字讓孩子先學會分析字的結構、部首、偏旁,這有助於孩子瞭解字本身的意義,也有助於區分字形類似的字。比如說:開、閉、門、們、悶。

對於識字不多的小小孩來說,練習寫相對來說,顯得特別重要,因為練字能夠讓他們先看清楚每個字,我現在才知道,看清楚是多麼重要啊!才能將字區辨得清。我想,那時候,我實行直接認字法,反而讓孩子認字不清了,媽媽過渡迷信閃字卡效應,造成孩子對每個字的印象都很模糊,當字越來越多時,最後全部混淆不清。

從諼諼學法文的經驗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兒童有個特性,就是特別喜歡重複性,兒歌對兒童來說,是最好不過的教材了,兒歌有三種特性:押韻利於發音朗誦、重複利於記憶背誦、文意簡潔利於明瞭。讓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重複的句子。隨後我大多以兒歌作為法文教材,配合一個繪本故事來進行我們平日的法文課。


於是我在想,不如讓他練習寫以前他所唱過的兒歌。諼諼兩、三歲時,超愛唱兒歌的,唱到媽媽的耳根子無法忍受,不是嫌他五音不全,而是不斷地重複,從早聽到晚,簡直讓人神經崩潰。縱使諼諼不再唱兒歌了,但歌詞應該都還記得吧!

現在若是讓他每天抄寫歌詞,寫久了,應該也能夠識字吧。中文兒歌也有上述三項特點,再加上孩子本來已經會唱了,省去訓練背誦這道繁複的手續,等到他會認一些基本的字之後,再來讀繪本,應該會比較容易一些。

回首前塵,光是中文識字整整讓我摸索了一年,從剛開始的誦經識字,到後來的繪本識字,統統因為孩子的抗拒而告終。我想失敗的原因是在於,孩子對於這個文字太過陌生,沒有親切感,沒有親切感就沒有學習的意願。於是,媽媽放手讓中文學校去整治這種陌生感。每週末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練字,不到半年的時間,孩子終於對中文字產生親切感了。

於是我開始思索一個新的方法,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識字概念的方法,兼具傳統注重重複抄寫與現代注重全文識字,應該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吧?此外,我不想費勁訓練孩子背誦經文,那不如讓他抄寫兒歌吧!我看重兒歌的幾個特點:短、高度重複、意思簡單扼要、易於記憶背誦,根本不需要強迫孩子背那些艱澀的古典經文噢!孩子也能讀書識字。

雖然傳統經文有視覺美感、又有深奧的哲理,但是對一個小小孩來說,既無法判斷優美的文學意境,哲理更是理解上的一大障礙。我想,還是免了吧!我的目的不過是讓他識字而已,何必繞遠路,緣木求魚。於是決定讓他從『火車快飛』開始抄寫。

當然讀者會說,媽媽妳的落差太大了,之前不是吹捧經典教育嗎?這麼一來,孩子將來的中文素養就淪落為幾首平凡無奇的兒歌了。大家不知道,在國外生長的孩子,會幾首兒歌,已經很棒了!媽媽要感到驕傲了!遑論讀書、作文這種奢望。

我將『火車快飛』整齊地寫在作業本上,要他照樣描摹。那頭卻傳來:「媽媽!我不要寫火車快飛!火車不會飛啊!」諼諼凡事要求精確的性格又發作了,唉!果真是德國出品,功能與規格必定無誤,會飛的火車,必定是不良品喔!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會讀書:一勞永逸的學習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7. März 2016


會讀書:一勞永逸的學習

如何讓學習不侷限於反覆背誦、反覆練習、反覆抄寫,讓讀書不再流淚?這是每個父母都想知道的祕方,其實這個祕方不算什麼不可流傳於外的祕方,而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會讀書。

「會讀書」的定義在哪裡?我所謂的會讀書不是:會背書、會抄寫、會考試的那種會讀書,我所謂的會讀書指的是閱讀而言。而不會背書、手腦無法併用寫不出字來、考試時茫然然不知道答案,這都不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於知識的吸收與學習。

然而不會讀,可就不同了,不會讀,孩子就無法直接從書本吸收知識,凡事都要靠他人教導傳授。反之,孩子只要學會了閱讀,我們就不愁他從書本中學不到知識。就算,考試的時候表現差一點,那又何必太計較呢?就算學校的書不會背,那又何妨呢?對考試卷似懂非懂,那也沒有關係呀!只要自己會讀,何必太在意老師在教什麼?別人在學什麼?


寫字更是不需要太過計較。像我兒子寫字超慢、寫出來的字像是打謎語一般,讓媽媽猜個老半天。還小嘛!大一點之後,總是會自己慢慢修正過來。考試成績不好、寫字字體不佳,這些都不會妨礙小孩對知識本身的學習,做父母的不必太鑽牛角尖。

再者,誰說一定要會背課本才叫會讀書?課本裡面的知識很有限,何苦讓課本限制住了孩子學習的視野與格局,孩子所涉獵的知識應該把目標放在圖書館,而非學校的課本。多帶孩子上圖書館,多讓孩子廣泛地涉獵各種領域的知識,並且在其中找到興趣,讓孩子盡情地研讀相關書籍,成為小小專家,也就是提早培養孩子研究知識的精神與能力,這比起背書來說,要重要了許多。就算是看漫畫也很重要喔!培養幽默感嘛!

從諼諼的學習軌跡中,我領悟到一個道理,雖然會讀書只是學會看書識字的基本技能而已,對大人來說,平凡無奇,沒什麼大不了的,讀書識字誰人不會?但對小孩就不同了,小孩一旦學會了閱讀,加上小孩生來的好奇心,就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發不可收拾,絕對能夠源源不絕地自己讀下去,閱讀等於時開啓知識之門的那把鑰匙,當孩子自己掌中握有這把鑰匙時,豈不是等於獨立了。自己能讀,知識得來全不費功夫,完全不需要大人傳授教導、不需要花力氣記憶背誦、更不需要花錢上貴森森的貴族學校。這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靠一字訣:讀。

諼諼能夠把那麼多恐龍的名稱全部牢記無誤,全靠讀、愛讀、勤於讀。雖然他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背,什麼叫做記憶,都靠這一字訣:讀。恐龍的名字只消讀個兩、三次自然就能熟稔於心。其實他讀書就是在背書啦,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罷了。

孩子讀書的可貴之處就是,不為什麼而讀,只為自己喜歡,所以讀得很快樂。更可貴的是,他讀書沒什麼技巧,幸好不知道如何把握技巧,所以不知道什麼是重點,也幸好不知道什麼是重點,所以只要是文字都是重點,所以書上寫的照單全收,卻能夠注意到大人看不到的細節,小孩子之所以會看重細節,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細節,什麼叫做重點。因此,他很能盡情享受於研究細節。

想起自己以前小時候讀書,老師會要求學生在課本上畫重點。然而對一個小小孩來說,書中所有的知識都是重點。媽媽會覺得,除了幾個知名的恐龍之外,記住所有恐龍的名稱,是末節,不是求本,更何況這些名稱又是要命的難記,知不知道,沒什麼大不了。咦!媽媽怎麼任由孩子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然而不知道末,如何推論到本呢?不知道細節,如何歸納成理論?

我想,這就是孩子強過於大人之處,對於細節不厭其煩,非得全部記住不可,一種都不可錯過,為什麼呢?因為喜歡,所有關於恐龍的事情,諼諼都想知道。就像他一歲多時,對於拖拉機的迷戀,然而強記所有的拖拉機的機種對一歲的嬰兒有什麼重要的?但是他非要全部記住不可。

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當自己的孩子開始熟記各種昆蟲的名稱,像嗑藥似地上癮了,成日念念不忘,不是件壞事,而是擁有了許多科學家所俱有的人格特質。當然要從這種認知模式來預言自己的寶貝將來必成為大科學家,有些困難,但媽媽也別太興奮!科學研究不是一條好走的路。誰捨得讓自己的寶貝吃苦呢?

然而過目不忘的能力卻是每個小孩與生俱來的能力,大人完全不需要特別勞心費神訓練,小孩自然就能夠將所閱讀過的知識復述出來,只是大人沒有去發掘小孩子的這項能力罷了!卻先要小孩先會背書,以為會背書就等於會讀書了。其實小孩天生就是背書的料,只是他們自己不自知而已。

然而小孩子的事情總是那麼奇妙,物極必反,一旦大人要求背書時,孩子就不愛背了,誰愛機械式、枯燥無聊的反覆記誦呢?從背書教育出身的我們,有誰喜歡背書呢?甘心樂意將背書教育發揚光大呢?(我好像漏掉王財貴老師的讀經理論)

然而,小孩讀書確實是不必要求背書,他自然就會背起來,爸媽大可放心,只要有興趣,他一定全部記住,我們根本不必去特意訓練背的技巧,他們自然而然就會背了,因為對他們而言,讀書和背書差不了多遠。大體上,一本書多看個幾次,都差不多能背了。

所以我們的教育不應該強調背,而是讀,父母應該多點花精神多鼓勵孩子閱讀,鼓勵孩子自己讀、等到自己愛讀、讀得欲罷不能時,這時候背就不是問題了,吸收知識更是輕鬆自如。


然而這一勞永逸的讀書法其實的很簡單,不需要上課、背書、考試、參加補習班、魔鬼訓練營,父母只要做到三件事情:第一,教會小孩識字。第二,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第三,營造溫馨的讀書環境。

第一點,關於識字教育,我過去在部落格談論很多了,識字最好在學齡前就開始,而且識字的前奏曲:親子共讀,更是關鍵。也就是說,學齡前聽故事聽得越多,入學後識字越多越快。讓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愛上書、愛聽故事,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愛看書了。

第二點,小孩會讀書識字後,父母要讓小孩規律性地閱讀,也就是說,最好集中精力花一、兩年的時間訓練孩子讀書、鞏固閱讀能力。與其說是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不如說是讓孩子有讀書的時間,注意每天作息時間,檢視孩子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讀書?活動不要安排得太滿。拿諼諼來說,讀書這件事情,從來不用催、不用叮嚀囑咐,他讀書讀到媽媽我還要勸阻,因為已經嚴重影響到吃飯、睡覺、甚至還要提醒他不要忘記,玩也很重要,那是因為他從小貝比起就愛看書,會識字之後,當然要自己讀嘍!

第三點,與其說營造溫馨的讀書氣氛,不如說,想辦法弄到堆積如山的圖書,讓孩子日日飽餐無虞。而我所謂的營造溫馨的氣氛,就是孩子在讀書時,要實行三關政策:關電視、關手機網路、關音響。也就是絕對禁止看書配電視、音樂、網路。要讀書嘛,就要專心地讀書,聲光影像容易讓小孩分心,只要一有分心的聲響出現,我們就不是在培養專注力,而是在培養過動症候群。我們不應該老是抱怨我們小孩天生過動不專心,而是多反思我們的小孩沒有機會專心?這個世界已經徹底地被媒體所攻陷,要維持一個沒有聲音影像的生活空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媽媽最好不要老是在旁邊嘮叨,老是盯著、看著、監視著,這會剝奪了孩子讀書的樂趣,最好讓孩子自己自由自在地讀、快樂地讀,想讀什麼就讀什麼,想學什麼就學什麼,讓他自己享受獨自一人讀書的樂趣。與其說是營造溫馨的讀書氣氛,不如說是營造孤絕的氣氛:孤獨一人讀書,謝絕一切媒體汙染。

等到孩子習得老僧入定的功夫,在任何環境都能夠讀書自如時,這時候孩子可以走下華山了,在滾滾紅塵之中,哪裡都能夠讀書,哪裡都能夠學習。現在諼諼在人來人往的圖書館、車站、火車上,甚至走路時,都能夠專心看書,甚至還在跟別人說話的當下,就旁若無人地、自顧自地讀起書來。

我們是個無電視家庭,當然並不知道家中有了電視之後,小孩會做什麼樣的反應?長期培養來的專注力,就會如此破功了嗎?我們沒有試過,還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我能十分肯定地說,諼諼即便是在看電視也超專心的,猶如老僧入定般地,盯著螢幕不放。

這個一勞永逸的學習法卻有美中不足之處:寫與算。寫與算也是很重要的基本技能,然而一字訣「讀」能夠應用在寫與算之中嗎?雖然,寫與算脫離不了反覆練習的框架,但是從我的經驗中顯示,孩子英文讀得越多,拼字也就學得越快。即使要經過一段陣痛期,也就是手的速度無法趕上腦的速度,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這個困難能夠逐漸消弭。

我在部落格之中也曾經多次提到,我試圖從「讀」的技巧來拓展「算」的能力。比如說,利用閃字卡來學心算,學數數,就是以閱讀為基礎來進行心算與數數的訓練,勉強算是從「讀」來延伸「算」的技能。

想讓寶寶讀書輕鬆自在,上學不流淚。多讓他在家看看書吧!而不是多補習哦!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我的教養風格:平民風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8. März 2016


我的教養風格:平民風

解甲歸田,愛上全職媽媽這份工作,番紅花說過,汪培珽說過,蔡穎卿說過,陳之華說過,這些教養名媛都說過。然而我這個全職媽媽卻非愛上這份工作才做這份工作的,老實說,這是沒有選擇的選擇,誰能夠瞭解我們初到無親無故的美國時,成日只能抱著一歲娃家裡蹲著的苦境,而且前後左右毫無鄰舍,等於是被禁閉在家中。

全職媽媽不全是生活優渥,貴養在家中,優雅地key鍵盤的,或許很多人不知道,有些人會成為全職媽媽,是下下策,萬般無奈呀!我就是其中之一。

與她們不同的是,她們是自願的,而我卻是不得已。環境迫使我選擇全職媽媽這項工作,雖然當初並非自己甘心樂意,然而,這個家裡蹲出來的功夫卻不可小覷,日經月累也能蹲出心得、蹲出風格。縱使,無薪、無酬、全年無休,矛盾的是,這份工作逐漸地成為一份自己愛極了的工作,卻也說不上來是為什麼。

算一算送孩子上學的學費,還有放學之後的安親費用,還有校車費、午餐費、體育課的費用、書包、四季的制服、鞋襪、文具等等,拉拉雜雜加起來,哎呦!竟然比自己出外打工還要貴,不划算呀!想做高薪的工作,出去跟人比,既沒人脈、又沒技術,英文又比不上人家澳洲人,誰要妳啊!然而讀書人又禁不起做掃地端盤子的事,更何況這樣的收入到頭來根本是做白工,還不夠付小孩子的學費呢!

我說過,在國外養小孩,能請教誰?只有請教網路嘍!然而在網路上欣賞百花齊放的教養風格的同時,赫然發現這些媽媽都不是等閒之輩,字裏行間所散發出來的貴氣,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些教養專家十之八九是貴婦。



展翅高飛的海鷗


在德國連出門吃一頓飯、付帳都要淚眼婆娑的我,只能羨慕別家媽媽的優渥,別家供得起國際學校、別家吃得起精緻美食、別家愛孩子也愛自己,那是因為愛得起自己。反觀我家,自己成為黃臉婆不打緊,諼諼幾乎三餐都以優格、藍莓、堅果和燕麥片異常簡單的食物果腹。

為什麼呢?因為連美國最便宜的漢堡,我們都會嫌貴呢!更遑論垂涎於星級美食。然而孩子還是粗養的好,吃慣粗茶淡飯的諼諼,不是很挑食,反因吃慣燕麥這種粗食,吃什麼都覺得香呢!

可憐的我吃慣媽媽的精緻美食,在國外高級餐館又超貴,在食之無味的國度裏,吃什麼都不甚美味。然而,吃不起美食也不是沒有好處,因鮮少有暴飲暴食的機會,連節食減肥的麻煩事都一塊兒給省了。每每想起媽媽做的魚蝦餡的餃子,魚刺是媽媽一根根精心地用手挑出來的,雞一定要現宰,魚一定要從漁港宅配,媽媽的好手藝養出了三個極度挑食的兒女。你說,孩子吃粗食不好嗎?當然好嘍!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比較不挑。



最愛騎士


再看孩子的教育。我們現下雖然落腳於國際之都雪梨,我家卻連個公立學校也供不起,更遑論沾上任何國際之名的名校。哪個移民不是在夾縫裏求生存的?柴米油鹽必先解決,教育這種奢侈品先擺一旁。尤其剛搬到一個新的國家,薪水還沒有入帳之前,房子的押金、租金、傢俱、冰箱、洗衣機、廚具、寢具,光是這一大筆花費,白花花的銀子馬上就從手中刷刷刷出去,哪裡還有剩下閒錢讓孩子上學去。

更慘的是,雪梨大學把我們的帳給弄錯了,讓我們整整斷糧半年,無米為炊,買菜時,從小沒吃過苦的我,必須含淚數著硬幣去買菜。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吃過苦,長大就要吃苦頭了,於是我教養孩子非常現實,進入Shopping Center之前先跟兒子約法三章:「媽媽沒有錢,不許吵著要買東西,肚子餓的話,忍耐!」

面對自家捉襟見肘的生活,能怨懟老公不會賺錢嗎?做研究的都是死薪水,這不能怪他,而是心中不服氣地問道:「難道精緻化的教養不能有點平民風嗎?一定要十指金光閃閃,不然就是出入豪宅名車嗎?沒錢就無法精緻得起來嗎?沒錢就一定要淪落粗耕放養嗎?」

汪培珽不是寫過『金湯匙裏的毒藥』嗎?最終她自己還是逃不過國際學校的窠臼,誰讀得起國際學校?縱使家中沒有金山銀山,口袋也要深。台灣的教育再怎樣遭眾人唾棄,沒關係,有錢就可以潛逃!最終,我們都是被遺棄的一群。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誰願意勒緊褲帶送孩子去上國際學校?上完國際學校呢?這下子,玩得更大了,國際學校還算小事一樁呢!不是美國公民的話,在美國讀大學,誰又供得起?美國州立大學一個學分最便宜要一千多美元耶!一個學士學位至少要一百六十幾到兩百個學分,接下來碩士呢?要不要念?我都沒提到那些長青藤名校的價位哦!說穿了,這些貴婦人的教養哲學對一般人來說,都是一場了無痕的春夢,沾不上邊的。



到了訓練踢足球的年紀了


然而,我卻要大聲疾呼地說:

沒錢,沒關係,一切DIY。

沒錢買車,沒關係,我兒子四歲時就練就了長途跋涉的本事。

沒錢上雙語幼稚園,沒關係,媽媽自己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

沒錢學才藝,沒關係,媽媽教你學法語、日語。爸爸教你踢足球、做機器人。

沒錢買書,沒關係,媽媽每星期帶你上圖書館挖寶。

圖書館的書太少了,沒關係,我們多申請幾家借書證,大不了去書店看個夠。

沒錢付學費,沒關係,我們自己在家自學,不必花一毛學費。

更重要的是,因為沒錢,孩子很體諒父母的辛苦,從來沒有嚷著要買玩具,很認分地埋首於群書之中,因為孩子知道書是借來的,不用花媽媽半毛錢。



海灘的平價樂趣


我家的教養平民化得不能再平民了,甚至比起自己的成長環境,我都覺得是「貧民化」了,虧欠了孩子。沒錯!我爸媽在我身上的投資,產業升級後,頂多讓我能夠自己學、自己教、自己來、不必假他人之手,在國外實行幾近自戀的在家自學。至於投資報酬率嘛!甭提了!極低啦!

弔詭的是,這平民風卻不只是來自於自身與富貴絕緣的人生格局,更是來自於自己的周遊列國的豐富經歷。周遊列國也算是一種奢侈,有錢還辦不到呢!很多朋友這樣安慰我說。這算是我不貧窮的地方吧!但也可以反過來說,這是讓我貧窮的終極根源,因為沒機會工作累積資歷和財富!

蔡美兒卡內基之夜的一擲千金,番紅花講究食材的細膩與精緻,陳之華環遊世界的國際視野,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這都不是:『管教啊!管教!』能夠說得通的,而是「錢啊!錢!」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家實行中、英、德三語教育,同時垂涎於法國學校,「沒錢啊!沒錢!」讓媽媽別妄想有閒錢投資於外僑學校那種奢侈品之上,只能很認分地,在家自教自學。

我家的根基很貧窮,只不過是一個爸爸到世界各地打工,帶著妻小,一家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故事罷了!然而媽媽心裡想的是,貧窮不一定要貧瘠無知,窮人的教養一樣可以很富裕。「書能夠豐富我們的人生,更能夠拓展孩子的視野」在我家不只是句廣告詞而已,而是再真實不過的事情,因為這裡的教育只有看書這一項不必花錢。



雪梨靠水的豪宅


我一個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說,妳的部落格太貴氣了,在台灣有哪個媽媽是會讀法文給孩子聽?妳的教養理念在台灣根本用不上呀!其實時下多少人氣教養作家的教養風格是用得上的?那無非是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故事,不食人間煙火的一場美夢,圓了台灣人愛做夢、愛羨慕的心態罷了。

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一出版,多少人能有這種財力買下書單上的英文繪本?而我們家的英文繪本都是二手貨,老實說,一袋書才兩澳元,折合台幣五十塊,是不是超便宜?不然就是買大賣場的廉價打折品。然而這些英文童書比起阿媽千里迢迢從台灣飄洋過海寄來的中文書,便宜不知凡幾。要我照書單買書,澳洲的書都是進口的,繪本貴得令人咋舌,花大錢就買幾個字,誰買得起唷?

還是那句老話,沒錢沒關係,媽媽就能夠做到,勤跑圖書館,總是有遇到有好書的時候。沒錢沒關係,書儘量借,就算刷爆借書卡,還要貪心多借,而且還沒有私家轎車載貨哦!別忘了,童書全都是要命的重,然而重量告訴我們要節制點,也不是件壞事。

小學課本不是有一課是陶侃搬磚的故事嗎?媽媽只好勵志地把書當成健身啞鈴,孩子專門生來訓練老媽的背力和臂力。這哪能夠讓我優雅地上網訂書,書自己優雅地送到府上。

的確,我是在教小孩學法文沒錯!有人會認為:未免太布爾喬亞了吧!法文就算貴氣嗎?不見得。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投資出去的錢,只有一本法文字典。孩子學法文完全由媽媽自己來,全部教材從網路免費下載,我才捨不得拿鈔票去換幾個法文字給孩子讀,大家不必太羨慕,免錢的啦!

雪梨的Alliance Française 一季學費要將近四百澳元(台幣一萬元),唉唷!比塔城足足貴了一倍多耶!沒錢沒關係,沒錢不可恥,媽媽我自己能教。就這樣開始了我們幾近自戀的在家自學,與其說是自戀嘛,不如說,這是沒有辦法的抉擇。

沒錢上法文課,沒關係,媽媽上網下載,在家自己教。這不是件什麼可恥的事情。這個時代的好處就是,沒錢不等於沒有教育,沒有希望,網路讓教育徹底地平民化,遍地都是教材,網上多的是資訊,每個人都學得起。

諼諼四歲時就學會了英文、德文閱讀,也是媽媽自己DIY。媽媽不是倡導教養要平民風嗎?孩子怎麼既學了英文,又學了德文?充滿異國情調,一點都不平民。說實話,我只負責教會認字,剩下的卻是孩子自己學來的,媽媽我一點也沒有參與,諼諼生來就成長在三語的環境,連我自己都羨慕得要命。



孩子自己將來能波浪吧!


表面上,是帶著孩子環遊世界,一個五歲的小孩已經住過四個國家了,不必入國際學校就能成為國際人。但私底下,親友們都知道,我帶著諼諼在歐洲旅行時,坐的是流浪意味濃厚的火車,下車之後,全靠著腳底下的一雙腳,母子一同踽踽苦行,這才叫做旅行,總是要有「行」字在裏頭。

諼諼一歲時,我一個人推著嬰兒車在瑞士旅行時,上下火車時,瑞士人一聽是標準德語,還不見得樂意呢!跨國界不是會說著幾句漂亮的標準德語就能夠辦到,黑森林的婆家也嫌我的德語未免太標準了。

就算是我曾經推車經過蘇黎世火車站前的金庫街(據說蘇黎世火車站前那條路下面都是銀行的金庫),也不必太興奮,黃金再多,又沒有我的份。然而,這種種喜樂和哀愁參半的苦旅人生,卻練就了孩子隨遇而安、隨處學習的生活基調,走到哪裡都能坐下讀書,走到哪裡都能閱讀當地的歷史文化,遍地都是教材啊。

台灣不是有個更夢幻的自學家庭嗎?小孩從來沒上過一天學,家裡是國際學校,寒假時,全家卻一起去日本北海道滑雪,一家老小組成了台灣第一支滑雪國家代表隊,這太夢幻了吧!全台灣又誰滑得起北海道的雪呢?我家可沒這麼優渥,要滑雪絕非在北海道,而是歐媽黑森林家附近的山坡上。老實說,與其說是滑雪,不如說是長跑,因為黑森林不是很陡峭,只能算是個高原。然而咱們也不要小覷長跑式滑雪,這也是冬季奧運幾個重要的項目。但去北海道滑雪嘛!說來就有點虛無縹緲了。

然而平民風,不一定要犧牲精緻。精緻不一定等同於昂貴,不一定是要讓孩子餐餐吃名牌廚具燒出來的食物,不一定是要上國際學校才能夠學外語,不一定是要海外旅行才能拓展國際視野,不一定要學奢侈的樂器才能才華洋溢。在家也可以DIY精緻教育。在家教育的美好之處是,不用花什麼錢。



望潮的海鷗跟人一樣也有夢想吧!


自學還有幾項很多人不知道的好處:

就飲食而言:有些媽媽致力於廚藝,對於食物吹毛求疵,從小吃慣廚藝精巧的食物的我,長大之後反而不願意在廚藝上下功夫,為什麼呢?在國外去哪裡買現宰的放山雞?魚哪能講究在漁船入港時馬上宅配?我有自知之明,自己媽媽的手藝難以匹敵。就算我家飲食馬虎,然而在家自學的好處就是,餐餐孩子都能吃得飽,媽媽不必每天對那原封不動的便當動怒,在家自學的孩子有沒有吃飯,媽媽都看得到。

就郊遊旅行而言:因為和孩子在家自學悶了一個星期,所以媽媽一定不會放過星期日,把握全家出外郊遊的好時光。然而上學的家庭,忙活了一週之後,星期日寧可窩家看電視養精蓄銳,說什麼也不願意帶著孩子出外郊遊旅行。光這一點,孩子就幸福人家很多了。

就讀書而言:自學的孩子最有時間讀書了,我們除了一起練習例行的算數、拼音和法文之外,剩下的時間統統都可以讀書,想讀多少就讀多少,餐前、餐後、甚至通宵達旦,想看多少就看多少,想看多久就看多久。書看完了,沒關係,再借還有。

反而,要感謝神給了我一個不太寬裕的家庭。沒錢買車沒關係,徒步旅行更能夠培養小孩子的耐力;沒錢吃星級餐廳沒有關係,高纖、低脂、低鹽、低糖的健康食品,反而讓諼諼健康茁壯;沒錢上國際學校沒關係,我們在家自學,學四種語言也勉強算得上是國際學校了。

沒錢沒關係,精緻教養,自己出品。

自學就是一種精緻教育,媽媽只要善用網路、圖書館、共學團體,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能找到的資源絕對讓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媽媽專為寶寶精心設計出來的學習方式,完全適合寶寶的特性特長,適合寶寶的大腦發育時間,這種適性教育再精巧不過了,保證是精品。

再次叮嚀,小孩絕對不能貴養、嬌養!一定要平民教養哦!小心金湯匙裏的毒藥!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騎士的健康教育

Moria Flaig
13. Februar 2016


佛州聖喬治島上的「沙場」


騎士的健康教育

炎炎夏日裏,室內的冷氣,室外的豔陽,忽冷忽熱地,讓一向很少生病的諼諼,一不小心就得了小感冒。

「媽媽!我喉嚨痛!」「哦!你生病了!」「為什麼生病時會喉嚨痛呢?」「那是因為身體發炎了!」「什麼是發炎?」

大哉問!叫我這麼解釋發炎啊!媽媽靈機一動,就說了一個健康教育的故事:

我們的身體像是一座城堡,城堡裏面有千千萬萬的騎士駐守著,這些騎士名叫白血球,爸爸在一旁聽到,連忙解譯:「Weiße Blutkörperchen」。

這些白血球平日守衛著城堡,一到敵人來攻擊,它們就要保衛城堡,奮勇殺敵,我們稱這些入侵城堡的敵人為病毒。一旦病毒入侵了城堡,威脅到城堡的安危,白血球就使出他們的利劍,一場肉搏戰就開始了。

這時候,我們的身體就開始感到不舒服,有時會喉嚨痛,有時會發燒,有時會全身酸痛。當我們的身體感覺到這種種不適時,那就表示白血球正在殺敵作戰,勇敢地保衛著我們的身體,我們稱之為發炎。

攻守之際,有些勇敢的騎士會不幸身亡,這些屍體堆積在城堡裏面好不好呢?會發臭啊!要不要清除?要清除!為了要清除這些屍體,我們的鼻子就會留出黃黃黏黏的鼻涕,這些鼻涕就是白血球的屍體了。

「媽媽!要是白血球打不贏病毒呢?身體是不是得了癌症?」

諼諼凡事總是多一份擔憂,知道有些癌症是不治之症。但是癌症不是所病毒引起的,卻也跟發炎有關。這個問題嘛,解釋起來就難也!難道要說癌細胞是叛變的騎士攻擊自家的城堡?又是個大哉問!媽媽連忙地找藉口脫身:「小朋友,發揮你的想像力,繼續把故事說下去。」(文建會繪本花園的結尾詞)


寫其實沒這麼難



Moria Flaig
2. März 2016



英文拼音習作本


寫其實沒這麼難

最近在部落格中,數次提到了,我家自學最頭疼的地方就是:寫。寫為什麼會這麼難,這讓媽媽百思莫解。(請看另兩篇文章:『寫有多難呢?』和『三語教育:寫』)

然而,最近諼諼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靈感乍現、豁然開朗,五分鐘之內可以完成一頁練習本中的十道習題。聽寫也變得行雲流水,毫無罣礙。『夏綠蒂的網』的五格填字練習,更是刷刷兩三下就完成了,這還包括wept較少見的過去式不規則變化。

這下子媽媽反而疑惑了,上星期還坐困愁城,望文興嘆,以牛步化的速度寫一頁不打緊,還不斷地一唱三歎(媽媽催一次,孩子歎氣歎三次),光是寫三頁拼字練習往往要花上兩個小時,天啊!寫字為什麼是這麼難呀?不是難倒了孩子,而是難倒老媽我,因為實在想不出好方法來鼓勵孩子繼續向前行。為了保持孩子寫字的興致與信心,只能隱忍不發作,耐著性子陪著慢郎中寫功課,心中不由得自我解釋:「這不能怪他,他大概天生就是做事溫吞、沒有效率吧!長大一點就好了!」就算是長大一點就會好了!不過,也寫得實在太慢了!

怎麼轉眼間,孩子會突然茅塞頓開,刷刷兩三下就能寫完一頁,拼字突然變得輕鬆容易。難道學習拼寫和學習閱讀一樣,也會有頓悟效應?



好討厭寫字哦


我偏不信那刷刷兩下子。媽媽驚訝之餘,第一件事不是相信頓悟效應,而是把孩子叫來問清楚:「你本來就會寫嘛!故意假裝不會寫,就是要讓媽媽不要給你太多功課,對不對?」諼諼無辜地說:「我本來真的是不會寫!」媽媽不相信地再問:「你說你不會,天底下沒有人沒學過寫字就突然兩三下變成會寫的?」諼諼卻提醒媽媽一句話:「我不是每天在學嗎?」對呀!他是每天在學呀,但是嘛???

哎呀!有理說不清,是有在學沒有錯,但是媽媽所認為的學,和孩子所認為的學完全不一樣。媽媽所認為的學習,是鐵杵磨成針,我們可以看到一根鐵杵慢慢地在變細的過程。而孩子所認為的學,卻跟媽媽的不一樣,好比是毛毛蟲變蝴蝶,毛毛蟲突然一動也不動地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讓媽媽看不到毛毛蟲怎麼變成蝴蝶的。想到他老是坐困愁城的樣子不是作繭自縛是什麼?幸好!突然有一天,孩子就自己破繭而出,變成了蝴蝶。但毛毛蟲到底用什麼樣的方法讓自己變成蝴蝶的,蝴蝶自己完全解釋不出來,媽媽更是觀察不出來。

「你到底怎麼突然會拼字的?」媽媽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凡事要弄個清楚明白。「本來不會,現在學會了啦!」孩子不耐煩地說,根本不知道媽媽在問什麼。而媽媽在另一頭只聽到,又是會、又是不會,到底是會還是不會?弄得媽媽霧煞煞。

上星期還常常乾瞪眼,兩眼直瞪著作業本,光歎氣,不斷地抱怨著:「不會寫啦!」說著兩行眼淚就簌簌而下。才上星期的事情,一晃眼,現在卻突然會寫了,這麼神。沒有人是那麼兩極化,可以直接從一端跳躍到另一端。

至少,媽媽我小時候學寫字也寫了六年,升上國中之後,文言文的難也不是普通的難,還得練字練上一陣子,才算是會寫字。你光是這麼兩三下,就學會了。總之,我從來沒見過,學寫字能夠靠茅塞頓開的。六年鐵杵成針的功夫,是每天練字十幾、二十行練來的,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哪裡能夠讓你含糊取巧用頓悟?

也許,學寫英文拼字,真的能夠以頓悟的光速來達到。媽媽也在懷疑。



Spelling是諼諼每日的功課


回想一年半前,諼諼在學習英文閱讀時不是也是如此嗎?一夕之間,就打通了任督二脈,突然間什麼字都讀得出來了,超吵人的phonics教學網站,聽了一半,嘎然而止,頓悟之後,就能讀書了,教材就變成多餘無用之物。孩子的爸不是也宣稱,自己也是一夜之間突然看得懂書的,雖然可能是遺傳到他爸,但想來,拼音文字與象形文字的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媽媽無法以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來比照。

本來打定主意要熬上個兩三年的,用這兩三年時間來訓練孩子學寫拼字,沒想到,太好了!拼字卻和閱讀也有一樣的頓悟效應,孩子不需要每字寫二十遍,下那種鐵杵磨成繡花針的功夫,而只要掌握了拼字原則,就能寫了,能寫之後,剩下的工作,大概就是寫、寫、寫罷了。

然而孩子到底怎麼掌握拼字原則的,這彷彿是蛹之生,外人霧裏看花,看不清蛹中的變化,就算是孩子自己也是霧裡雲裡,不知所以然。而這個原則到底又是什麼原則呢?Phonics嗎?哎呀!一言難盡。

總之,這樣一來,最近一、兩個月來親子對峙的緊張局勢,終於鬆緩了不少。寫字其實沒有這麼難,只要媽媽不挑剔。鏡像,接受!大小寫混合不分,接受!左右上下不對稱,接受!字體忽大忽小,接受!由右到左(不要懷疑,諼諼常常把英文當阿拉伯文寫),媽媽也當作沒看見。總而言之,我這個橡皮擦媽媽,雖然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但是每天還是有擦不完的字。只要媽媽的橡皮擦一擦,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地沮喪。看到孩子的反應媽媽也跟著沮喪起來:「放棄嗎?」是一直以來心中興起的念頭。

有時在網路上讀到一些媽媽的經驗談,要孩子寫得好,就要讓他讀得多。既然「讀」是「寫」的偏方,我就多讓他讀,讀得昏天暗地的,都不打緊。本來以為這只能就「作文」而言,跟拼字兩不相干。現在細細咀嚼這句話,其實還蠻有道理的。我猜,字看多了,看到都「印」在腦海裏了。

我想,孩子之所以能夠破繭而出,大概是因為,他書讀得多,其實拼字原則早就瞭然於胸了,只是還不知道如何表達出來罷了。而習作本卻幫他將那些不知道如何表達的心境具體表達出來而已,練習了一陣子之後,突然間,就開竅了。

這正印證了,語言學習的順序:聽、說、讀、寫,多聽就會說,多讀就會寫的道理。然而習作本上的習題只不過是把孩子早已經瞭然於胸的字,一一地變成他自己能夠寫出、表達出的文字,如此罷了。



寫字快樂


既然會寫出字了,我要求他自己寫幾個句子,他老是問:「媽媽,我該寫什麼呢?」我說:「你老是跟自己喃喃自語說那麼多話,每天有這麼多話說,應該有很多話可以寫喲!」

其實不然,在孩子的想法裏,說是一回事,寫又是另外一回事。我想,這現象可以普遍地推及到所有人類的思維方式裡,能言善道的人不一定是善於文字的作家,而擅長寫作的人,也常常比較沈默寡言。目前孩子還處於聒噪的階段,話特別多,多到讓你的耳朵起繭,然而孩子的語言表達還沒有內化成「安靜地」思考的那一階段,他還處於「大聲地」思索的階段。凡事都要說出來的思考方式,這對於「寫」往往是種障礙。寫是一種悄然無聲的表達方式,與說話的有聲有色剛好相反。

最近我開始讓他在電腦上練習寫點他想寫的句子,一方面也想藉由電腦的好玩,激發他寫的興致。再者,電腦能夠儲存下來,我的用意在於,讓他將來也能夠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

但是他寫來寫去,老是重複那幾句同樣的句子,彷彿「寫」出心中所想的事物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奇怪咧!平時話那麼多的人,怎麼會腹笥甚窘?今天他突然要寫時光機器(time machine),因為最近都在讀『Geronimo Stilton』,對於時光機器很是著迷。即便腹笥甚窘的他,但今天卻多寫了這兩個字,媽媽該高興了,因為孩子進步很多了啦!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愛孩子也愛自己



Moria Flaig
28. Februar 2016


愛孩子也愛自己

最近在圖書館自然科學區,遇到了一個為孩子讀書的媽媽。好熟悉、好親切的畫面哦!自從孩子學會閱讀之後,這種溫柔地抱著孩子朗讀繪本的例行工作,一去不復返。而媽咪寶貝親密無間的甜蜜,至今還是令媽媽眷戀不已。幸好,諼諼還不會讀中文,偶爾還是喜歡窩在媽媽的懷抱中,聆聽中文繪本,讓媽媽重溫往日情懷。

通常我們進入圖書館之後,我會先為孩子選書,然後抱著一大疊書找個位子,母子倆舒服地坐下來,好好地品嘗所尋覓到的寶藏。通常最後一站是自然科學區,也就是擺放恐龍書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坐下讀書的位置。



雪梨港口前的圖書館 Customs House 腳下是雪梨市模型


本來不經意地坐著看書的,後來,孩子卻發現了我們身後正坐著一個正在讀書給寶寶聽的媽媽,愛聽故事的諼諼通常一聽到有人說故事,都會去趕去湊熱鬧,留下媽媽一個人在座位上繼續看書。聽別的媽媽說故事,不算了什麼,但這次不同的是,不是聽聽就罷了,諼諼居然跟這位媽媽興高采烈地討論起恐龍來了,原來找到同好了。

我知道他們所說的都是我聽不懂的語彙,只好悶聲不吭地當縮頭烏龜,眼睛繼續盯著自己的書。後來越聽越不對勁,諼諼跟人家媽媽越談越烈,幾乎打斷了人家親子共讀。我心裡過意不去,該是出面阻止孩子的時候了。

轉身一看,卻看到一個美麗優雅的年輕媽媽,完美的粉妝、活潑的裝束,散發著青春的氣息,用一隻戴著鑽戒的指頭指著一隻張牙舞爪的暴龍,華麗閃爍的鑽戒與鮮紅血腥的恐龍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幕實在是夠吸睛的了。

孩子在圖書館聽故事聽到和人家打起交道,這不是頭一回,和人家交起朋友,卻是第一遭。兩個媽媽在一起,能夠談什麼呢?無非是交換育兒心得罷了。

這個媽媽問起諼諼的年紀,我說五歲。五歲小孩怎麼就讀得了恐龍書了,況且恐龍的名字非常地長,非常地難記,非常地難發音,而他每個字卻都會讀,並且能夠把每種恐龍的特性說得頭頭是道。

那個媽媽驚訝之餘,我卻不好意思地說,就是因為恐龍書這麼難讀,所以我才讓他自己讀的,因為那些詞彙對我來說實在是太困難了,我根本讀不來,更何況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我根本不知道那些艱澀的字到底是怎麼發音。

相談之下,哎呀!這位媽媽是韓國人,英文也不是她的母語啊!她說沒辦法,她的孩子太喜歡恐龍了,而孩子又還不會讀書,媽媽只好不改本色地將這些恐龍術語生吞活剝地全部學了起來,好用功啊!她是一個肯用心為孩子的媽媽,實在令人驚歎不已。

然而,讓一個五歲的小孩讀恐龍書,記恐龍的名字,其實還不夠厲害,小小孩畢竟學什麼都比大人行。我覺得,更厲害的是這位韓國媽媽,為了兒子把恐龍書當成親子共讀的繪本,而且讀到讓我以為,她不是學古生物學的話,就是學生物學方面的相關科目。結果都不是!她是學醫護方面,就算骨頭都能夠相應來看嘛!這未免也太厲害了!

於是,我問她怎麼學會這些艱澀的文字,她說都是因為兒子喜歡恐龍,不得不讀,孩子不識字,媽媽只好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孩子聽嘍!這些字讀久了,自然就熟了。這種功夫才令人拍案叫絕呢!讀久了熟到讓人誤以為是專家呢!而我呢!自己的孩子喜歡恐龍,自己卻讀不來,只好訓練孩子讀書,讓孩子自己讀去。

我深深地被這位韓國媽媽所感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孩子可以在她的懷裡享受更久的媽媽的體溫,可以聆聽更久的媽媽的溫柔。回想起好久好久以前,諼諼一歲時迷戀拖拉機(tractor)的時代,讓我有機會熟識所有的農具的德文和英文術語,還有所有的拖拉機的機種,但是這些字彙總比Iguanodon、Dilophosaurus、Parasaurolophus等等,來得更容易。

後來,這位媽媽聽到我們倆說中文,就馬上說道,自己本身雖是韓國人,而孩子的爸爸卻是香港人,因為家庭背景的關係,想讓孩子學中文,自己教了一陣子,但中文實在是太難了,於是問我能否教她兒子學中文。好啊!當然好!說起來,這個孩子跟諼諼一樣也是三語寶寶,而這個孩子才三歲半,正是學外文的好時機,更何況,這中文也不算是外文,應該算是半個母語吧!這讓我想起諼諼在三歲半時,我教他日語的情景。

於是,我們相約,每星期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一起在圖書館為孩子讀書。而我們第二次見面時,更令人驚訝了!這位媽媽真真的好用心,用心地讓人大書特書,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細看這位媽媽,她會打扮自己哦!帶著小小孩的全職媽媽絕非黃臉婆,眼黏著假睫毛,手帶著鑽戒,而臉上的妝完美得令人感到只是輕描淡寫地畫上幾筆,而絲毫讓人感覺不到是濃妝豔抹。而我的妝卻抹了不甚均勻的四層:保濕乳液、防曬日霜、遮瑕霜、修正液,夏日因為色差而省掉撲粉,有時則以防曬粉餅取代,卻還能看得到黑斑點點、毛孔粗大,再多幾層化妝品也掩飾不了青春逝去的殘酷事實。



Wesley的暴龍


令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完美的Make Up,而這位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媽媽,不但愛自己,卻更愛孩子,特意地為兩個孩子準備了一組勞作材料,很有創意地利用免洗筷子與牙籤,讓孩子們將簡單的素材黏貼在紙上,兩三下就成了恐龍的骨架,好有創意哦!她的孩子黏的是暴龍,而諼諼黏的是Brachiosaurus。完美的粉妝和閃爍的鑽戒似乎與孩子的勞作倆不相干,但在這位媽媽做起來,卻是個最完美的組合:愛孩子也愛自己。

一看到這位媽媽這麼用心地過日子,邋遢的我不由得整個人清醒了過來。馬上去買了一瓶染髮劑,決心將兩鬢斑駁給理一理。再來,把心一橫,扔掉心愛的手提大破包,買了個嶄新的、民族風十足的西藏布包。生了孩子之後,出門總是大包小包的,提個手提大帶是最實用的行裝,從來不會考慮那種中看不中用的布包。這次不一樣了,熬出頭之後,我決心給自己買個色彩鮮豔的西藏布包,不僅能夠將自己改妝成民族風,也能夠重溫大學時代的那種「我還年輕,我心情還不定」的情懷。

哎呀!新買的吸塵器馬上被一大團髮絲給堵住了,面對日益稀疏的秀髪,「朝如青絲暮成雪」的事實,讓我不能再抱著鴕鳥的心態了。老就是老,這是永遠掩飾不了的事實,而老化是自然的過程,我們不需要費力地跟歲月較勁,我不需要返老還童,但也不需要用邋遢來宣告自己是個投資殆盡的媽媽。如果能夠適當地用化妝品將老化掩飾一下的話,老媽媽能夠因此精神更煥發的話,點子也因此更源源不斷,怎麼會輸給年輕媽媽呀!

話說得漂亮,但是要我打起精神攻美勞這一科,說實在地,美勞不僅要有點子,也要有一顆年輕的心。想起一年半前,曾經在美國瘋狂下載紙娃娃,剪了一大堆,不只有娃娃、衣服,還有各種動物,看著一個個美麗的紙娃娃,最後卻像是烘培出爐的Ginger Bread靜靜地躺在餅乾盒子裏。回想起曾經迷戀紙娃娃的童年,媽媽花了多少心血所剪成的紙娃娃,孩子怎麼不領情呢?媽媽傷感的是,不僅是再也沒有玩紙娃娃的心境,也沒有玩紙娃娃的伴呢!嗯!一個戴著鑽戒的讀恐龍書的媽媽!何嘗不曾回味玩紙娃娃的時光呢?不知,我倆的心思不謀而合?



諼諼黏的 Brachiosaurus


做完了勞作,我倆給孩子讀了一會書,她看了一下時間,說要趕著回去餵奶,家裡面還有一個小的,餵完奶之後,還要開車送這個大的去學鋼琴,哇噻!這下子更令我驚訝地「合不攏嘴」了:原來家裡還有個正在睡覺的小貝比,是外婆在看守著呢!媽媽趁著小貝比睡覺的空檔,帶著大兒子出外溜達溜達。

而這身完美的妝扮,完全讓人看不出來,她還是一個小貝比的媽,回想起諼諼是小貝比的時候,我連吃飯、睡覺都沒時間,不瞞大家,連澡都沒得洗,諼諼睡覺的時候,我得把握時間補眠,哪裡還有時間餘力化妝呢?耶!人家有染髮哦!不是說懷孕哺乳期不能染髮燙髮嗎?還是世界上只有我這個傻瓜媽媽把它當成一回事。

人人都說巴黎的媽媽最優雅,今天總算見識到,最優雅的媽媽其實在亞洲,撇開隔代教養的問題不談,然而婆婆媽媽們的貢獻,實在是功不可沒啊!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在那遙遠的故鄉,自己的媽媽也是默默地在奉獻自己,幫忙帶小孫女媛媛呢,而這週末她又要飛深圳了!



第二次的恐龍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