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如何提高孩子做功課的時效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

Moria Flaig
14. März 2016


如何提高孩子做功課的時效

諼諼天生是個慢郎中,特別擅長所有的事情都慢慢來,慢歸慢,但他卻是個做事細心認真的孩子,所謂慢工出細活,唯有慢才能夠將事情做得乾淨徹底,慢可說是缺點,也是優點,我們大人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慢的性格。再加上,在家自學能夠容忍他這個慢,我通常都給予他充裕的時間去完成所指定的課業,但有時候是要慢起來,往往急死我這個性急的媽。

經過一段時日的磨蹭之後,我發現他的慢不是普通的慢,本來以為孩子只是剛開始學習生涯,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於是儘量給他足夠的時間去完成功課。後來發現他這種慢動作,可能是自學的副作用之一,因為在家自學不需要配合團體,所以不需要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配合他人,向來都是媽媽配合他的腳步來進行,我不由得驚覺,他的慢可能是被媽媽我培養出來的。

此外,孩子的學習剛剛開始,媽媽還摸不清楚孩子的長短處,只知道個大概,讀書識字快是長處,動筆寫字慢是短處。於是,只消用眼看的,大可放心,沒多大的問題,一旦要他用手寫,就算寫個天荒地老,他也無所謂,此外,媽媽一面課子一面手打著iPad跟著耗時間,完全沒感覺,不知不覺地一個下午就消磨殆盡,剩下的課,就要趕、趕、趕。

本來是顧念小男孩子指頭不夠俐落,寫字慢是正常,就讓他慢慢地磨吧!在家自學也不趕上下課、不趕車、不趕進度。對於被時間追著跑的現代人來說,是再理想不過的學習方式了。但媽媽們要警覺,這不是沒有副作用的,久而久之,卻養成孩子愛磨蹭、愛做夢、愛發呆,作業徹底地牛步化的田地。每天光是坐在椅子上發呆的時間,總加起來,就有一兩個小時。

天啊!這些時間本來可以拿來玩、讀書、聽CD的,本來半小時之內能夠寫完功課的,每次總是拖拖拉拉,一定要拖到一個半小時之後,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寫完最後一個字。本來致力於慢活、慢學的我,讓孩子磨蹭了半年,實在是受不了了,痛定思痛決心實施時效管理。

然而弔詭的是,沒有效率的自學嚴重影響到了慢活的步調,慢活不就是沒有步調嗎?哎!大家想想,孩子寫字慢就等於剝奪了做飯和咀嚼品嚐食物的時間了,不是嗎?自學效率差,慢活的興致就降低很多,這影響可大了。

每當我看到穿梭漫遊於古蹟之中的德國人,就領悟到一個道理,德國人之所以有時間哲思,並非是因為他們凡事溫吞,反而是因為他們凡事講求效率,才有閒情逸致哲思的。然而慢活的祕訣並不在於放慢速度,卻在於效率。歐洲人的生活步調之所以能夠一直維持著慢節奏,那是因為他們講求效率,因為有效率而有閒暇,有閒暇才有時間享受慢活,不是嗎?

如何找到一個不趕時間,讓孩子從容不迫地完成功課,而不磨蹭的方法,對於我們的生活品質異常重要。後來我領悟到一個道理,這與趕不趕時間沒有關係,而是時間的安排方式決定了做功課的效率。如果調整一下時間的排列方式,掌握幾項原則,孩子做功課就會變成非常有效率,一點都不會影響到慢活噢!


1)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的事情分成多次進行:首先,需要徹底改革的是數學。我們進行加減法心算練習有一段時間了,一向都還蠻順利的,但由於最近我開始教進位法,比原來的加減法多了幾個步驟,這下子,孩子精神恍惚、渙散的現象突然暴增,好像發個呆,就可以把答案給蹦出來。當然啦!答案不會在恍神中自動出現,然而諼諼的精神狀態全然降服於恍神之中,隨口說個數,就算說錯了,反正媽媽會幫忙解答,沒什麼大不了的。實在是太慘了!

為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降低親子之間的火藥味,我把算數的時間斬成兩段,與其他項目交互進行,把練習算數的時間濃縮到20分鐘左右,包括額外的五分鐘發呆就緒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把握住孩子注意力的高峰,儘量將枯燥機械式的演算迅速展開、然後迅速地在15分鐘之內結束,不讓孩子有太多的發呆,耗時間的機會,因為,機械式演算容易讓人走神。

2)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對孩子來說,異常地重要。一向,我先進行諼諼最討厭的拼字練習,但現在我翻轉過來,先進行孩子最喜歡的項目:閱讀。這樣可以減少孩子抗拒的情緒,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緒也是成功的一半,帶著歡欣鼓舞的心情做功課,比起哭喪著臉做功課,效果要好多了。更重要的是,快多了。

3)將重頭戲分開與其他科目穿插進行:不要接續著進行,這樣會讓孩子大感吃不消。我家自學有兩齣重頭戲,一個是法文課,一個是英文拼寫。現在我將之以與算數交叉進行,並在開始下一個大單元時,中間安排一個小時的遊戲時間。

4)獨立完成作業:最近有一個驚人的發現,越是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孩子做功課的效率越高,媽媽越是在傍邊守候著、盯著、瞧著、監視著,孩子的動作越緩慢。

因此,一旦一個科目的運作上軌道之後,媽媽應該儘量讓孩子自己寫、自己學。像我家長期奮戰的拼字練習就是一個例子。一開始,諼諼根本寫不出來,連抄都嫌太難了。一旦會寫了之後,不催、不緊迫盯人,孩子寫字的效率反而提高了許多。因此,媽媽應該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這樣可以建立孩子的信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5)挑出一個可以調整時間的科目:諼諼的英文閱讀能力較好,所以英文閱讀是所有自學科目中,最寬鬆的一項,可以多讀,也可以少讀,我們親子共讀,無論讀多或是讀少,反正他自己每天會讀很多書,不會少讀,所以這一門課常常讓我拿來調整時間。哪天寫功課的速度慢了,就少讀一點。哪天寫的速度快了,就多讀一點。

6)休息時間:完成一個階段的功課之後,一定要讓孩子玩遊戲、或是吃吃點心,調節一下緊張的氣氛,以利於下一個單元的進行。要開始下一個單元之前,媽媽別忘了,提早十分鐘提醒孩子,讓孩子有時間收心,降低孩子抗拒的情緒,順利迎接下一單元的學習。


總之,自學雖然沒有嚴格的分科、分時段,也不趕時間、不趕進度、沒有時間壓力,一切依照孩子的學習步調和學習意願而進行。但卻也因為沒有形式上的劃分,所以,自學更要注意時效管理,讓學習更有效率,別讓孩子呆坐枯等而浪費了寶貴的光陰。

別忘了,歐洲人之所以能夠慢活,那是因為歐洲人強調效率,效率讓人能夠閒散,這一點都不矛盾。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要有時間玩,那就是視學習效率而定。於是,我開始灌輸孩子一個觀念:「快快寫玩功課,就可以快快去玩嘍!」彷彿回到小時候,每天放學後,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趕作業,只要寫完作業就可以出去打棒球嘍!豈不是樂哉!

再者,因為孩子的慢,有一門課讓我一直擱置著,排不上空檔可以進行,那就是日文。孩子很懷念以前所學的日文,但我一直跟他說,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學。他還不到能夠理解數學的重要性的年紀,很不明白媽媽為什麼犧牲日文,而過於注重窮極無聊的數學。唉!日文這種奢侈品要等到孩子掌握了高效學習之後,再享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