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

從外子的成長過程來看德國人的教育理念


三語混血兒的博客
Moria Flaig
29.03.2016


從外子的成長過程來看德國人的教育理念

據說,現在已經不流行讓孩子學樂器、學外語了,而是流行讓孩子學電腦程式語言。現在在台灣,兒童英語早就不流行了,目前媒體正炒(吵)翻天的語言不是英語,而是電腦語言。前些日子讀到『親子天下』正討論著一個議題:「你的孩子會說電腦語言嗎?」我對於語言學習這個議題,一向保持這高度的敏感度的,也不禁驚呼:「時代不同嘍!要把自己那些不合時宜的招數都收攏起來了!」

外子從事物理研究,電腦編程與他的研究息息相關。從來沒有跟過風的他,又是幾歲開始寫程式呢?正是12歲時,不是20歲。剛好是媒體理想中的年紀。他幾歲開始閱讀英文小說?也是12、1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正值於青澀尷尬的年齡,難免沉醉於「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情緒之中。以我們的直覺來看,我們會說:「怎麼這麼早慧?」不然就是說:「他父母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問題的癥結也就在於此,他父母根本沒有訓練過他。從小到大他也沒有參加過任何補習班,也沒有學過電腦、更沒有學過英文。當然有人會說,英文和德文差不多,雖然有點類似,但大家請相信我,兩者是差很多。

縱使,整個青少年時代,電腦伴隨著他成長,但在選擇大學的科目時,卻也無意選擇與電腦相關的科目,卻選擇了與之無關的物理學。後來電腦編程之所以會成為吃飯的飯碗,純屬意外,不是他對電腦感到興趣,才特意去學程式語言,也非參加時下流行的電腦培訓班,才學得的,而是完全靠他自己摸索出來的。

這正是他們德國人教育子女與我們不同的地方。他們讓孩子從小廣泛地摸索自己的興趣,並不會刻意讓孩子學樂器、學語言,或是補習才藝 。

就二十幾年前而言,個人電腦還不是那麼地普及的時代中,是他自己主動要求父母買台電腦的,他父母從來沒有想過要培養他學習電腦。而那時候的電腦一開機,我們所看到的是,全黑的一片,只亮出個黃點和幾個英文字,那就是DOS系統。不是手一滑螢幕,電腦就能夠亮出漂亮的畫面讓你操作。而是,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編寫,不會電腦語言,等於不會使用電腦。

你說,那時候的我開機之後,會做什麼事情?你猜對了!馬上關機。每天學校有那麼多的模擬考,有背不完的英文單字,哪來的時間學電腦?而他呢?每天有一大把時間,就照著一本C++,自己摸索,自己學,在無人指導之下,學會了電腦語言。日後,寫程式卻也成為他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

聽來,他這個個案和我要談的德國教育一點關係也沒有。其實有關係的,因為這和德國人的家庭教育有直接相關。


孩子的歐爸(爺爺之意)對於機械生來就有很大的天賦,可說是繼承了德國人的傳統。外子的童年是跟著歐爸在敲敲打打中渡過的,他們還拼裝了一輛車,別懷疑,真的是一輛會跑的車。當然不是豪華的賓士轎車,全部是利用廢棄的汽車零件所組合而成的一輛車,看起來就像是一堆廢鐵,但卻完全是靠自己力量而製造的。

孩子的歐爸不是賓士汽車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只是個操作機械的技師而已,然而他憑著興趣與天賦,在閒暇時,自己製造各種機械和工具,敲敲打打成為業餘消磨時光的主要活動之一。然而,像他這樣的人,在德國相當地普遍。

我們試著去設想,如果把相同的場景放在台灣,一個從事機械操作的技工,在家敲敲打打時,孩子在一旁觀看,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和結局呢?這個爸爸準會說:「去!去!去!去讀書!回房準備功課去。」言下之意是,唯有讀書才能超越出身變成白領階級,從事機械技術方面的工作沒有比坐在辦公室高尚。這完全是,傳統科舉文化所製造出來的心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然而,德國人教養孩子大不同,他們不認為書本上的知識比較重要,反而是實際的謀生技能更為重要,懂機器代表有技術、有知識。

於是,歐爸總是把孩子帶在身邊,跟孩子一起製造會飛的飛機、會跑的汽車、會割草的割草機、自己安裝太陽能發電板,家裏面的暖氣爐卻也被他改裝成為只有他一個人能夠操作的機器,為全家人帶來許多不便,當然這又是題外話了。然而,這種凡事自己動手做的精神,卻是整個德國技術和工業發達的背景。看重職技教育,也成為德國教育制度中最亮眼的部份。

由此可見,重視技能不是只有制度上的設計而已,而是普遍存在於一般德國人的家庭教育中,隨處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們並非額外為了孩子特別去營造做工藝的氣氛,而是DIY做工藝、操作機器就是他們的生活型態之一,DIY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

德國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到各種機器,像切割木頭、地板、瓷磚這種機器,在德國人的家庭中非常地普遍,德國人擅長自己裝修房子,自己買材料來佈置居家環境。德國人蓋房子往往只請人蓋個毛坯房,其餘的,小從貼壁紙、粉刷牆壁,到裝設樓梯、門窗、裝設木地板,大到貼瓷磚、貼外牆、裝設衛浴設備,樣樣都要自己選購、自己動手完成。德國人是著了名的吹毛求疵,無法妥協於量產房總總不如人意的設計,寧可自己花時間選材建造。有些人甚至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蓋一棟自己理想中的房子。

不僅是蓋棟合意實用的房子而已,古板的德國人很強調充滿創意的居家空間。我的一個朋友的爺爺退休之後,自己做藝術玻璃,她們家中所有的門窗和燈罩的玻璃都是她爺爺自己設計製造的,精緻完美得一點都看不出來出自於素人之手。還有個朋友的家,簡直是一個多元化的現代城堡,房子中的每個角落都他爸爸利用各種材質拼裝出來的,門鈴是個被人遺棄的鋼琴鍵盤,主臥室的衛浴置高,看起來倒像是個攀登的小閣樓。客廳中間放置一個光可鑒人的鋼質大浴缸,驚人!浴缸放在客廳正中央的構想,夠前衛了吧!

對德國人來說,注重工藝、技術、設計不僅是一種教育風格,它更是一種生活風尚,實實在在地落實在個人的居住空間裏面。

這樣的生活格調。光靠體制內的教育是不夠,這還要從家庭教育來培養紮根。由此可見,天賦和興趣是不足以讓我們完成夢想,需要體制教育來磨礪,還更需要文化氣質來支持。


二十五年前,歐爸為外子弄了一台電腦,如上所述,那時候的電腦是一開機就馬上讓人想關機的那種,父子兩人,一個弄機器,一個學寫程式,完全自己看書,自己摸索,自己動腦學,當時完全沒有網路可以查詢,就這樣,他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學會了電腦語言。而那台電腦並沒有讓他們一開機,就馬上關機,反而讓他整個中學時代沉迷於寫程式之中,後來寫程式卻也真的變成了他的職業。讓我今天看到了,自主學習與自由摸索的果實。

話說,當初他學校畢業後,也沒有真的想要讀大學,在德國,大學學位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要完成職業訓練,才能保證生活無虞。他本來想加入社工人員的職業訓練的,只因為服社會役時,他申請到智障中心工作,既然在那一行已經有了工作經驗,不如順水推舟,繼續同樣的工作。

服社會役時,他也從未認真思考過,寫程式這個能力將來可以成為他的職業,也沒有很積極努力想求取學位,後來進入大學之後,一路走來,最後也完成了博士學位,一切純屬偶然。然而這個博士學位,既非父母所期待、也非學校要求、更不是自己的志向,全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路。

另一方面,可以說,他有一大部份的天份被荒廢掉了,原因是沒有人引導他、訓練他、發掘他的天賦。直到上高中時,他的數學老師發掘到他的天賦,推薦他去參加數學比賽(以解出答案來進階),贏得獎學金之後,他才知道自己有數理天賦。他沒有當數學老師的爸爸,可以每天訓練他做「奧數」,學校老師也沒有特別留校指導,準備比賽,全靠自己摸索學習。弔詭的是,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卻奠定了,日後研究科學的潛能。

縱使沒有資優班、也沒有奧數班。最後,天賦還是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如果天賦自己能夠找到出路,你說,孩子需要父母特別花時間、金錢、心力培養嗎?根本不必!不是嗎?焦慮的都只是父母自己罷了。但是,話又說回來,只要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父母可不要吝於花時間、金錢、心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