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瓶中信

 


題目︰人生行囊

題目説明︰所有傾倒的、忘懷的、原諒的過去往往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人生行囊之中

想對瓶子主人説的話︰人生美好的部份收納於囊中,痛苦的部份傾倒出囊外,然而所清走的,往往會不斷地回到行囊之中,如何將痛苦全部清空?讓人生行囊裏重新裝滿喜樂與希望?讓你再度得到勇氣、背負起它,繼續往前走……

剛剛在EP流放的瓶中信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梳理過去


Schleitheim 


        最近疏於更新,前些日子EP站長家人生病,網站營運亮起紅燈,讓我不得不緊急刹車,專心做備份,至今還沒拷貝完畢,沒空生產新的小説。

在拷貝的辛苦過程中,工作量大得令人摒息,這使我重新思考寫作方向。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感慨,是因爲文章所帶來的沉重負擔,整理起來費時費力,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珍寶,同時也發現廢文多於珍寶,覺得不應急於生產,該是緩下脚步的時候了,也該收起廣泛多元的觸角,先將心力集中在三個領域︰

整理學障資優與多語教育部落格舊文︰【三語如影隨形

開拓歐洲史的撰寫︰【歷史、聯姻、權謀

黑森林生活日誌︰【空山不見人

 

2022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一場改變歷史的車禍

 

喬治威廉王子車禍現場


霍亨索倫王朝爲了統一大業,在一場德意志兄弟之戰-——普奧戰爭中,非但得罪了歐洲最有權勢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時也得罪了歐洲最古老的王朝︰韋爾夫王朝(德語︰Welfen)。

漢諾瓦不僅一戰而敗,而且是一戰而亡。

戰敗的國王喬治五世不願放棄自己的王位,在奧皇法蘭兹約瑟夫的庇護之下,流亡奧地利,四處奔走復國大業,最終飲恨而終,遺體不得回歸故土,最後安息於英國溫莎。

漢諾瓦王室的財產則悉數全被普魯士沒收,直到今天國王的後裔還在和德國政府打遺產官司,要求歸回被沒收的財產。

然而,在這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中,漢諾瓦國王喬治五世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兩個死對頭,原本是表兄弟,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即便如此親近的血緣,也難以化解亡國的深仇大恨。

然而這看似徹底決裂的親屬關係,時間流轉到下一代,到了這對表兄弟的繼承人——喬治的兒子與威廉的孫子,卻因一場車禍而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

喬治威廉王子是漢諾瓦末代王儲的長子、喬治五世的孫子,於1912年五月二十日早晨從布拉格出發,原定前往哥本哈根參加舅父丹麥國王的喪禮,打算途中在什未林(Schwerin)妹妹家中過夜,約在傍晚五點左右,王子以時速九十公里的速度開往漢堡的方向,在今天的Bundesstraße 5(邦聯第五號道路)上,於一處名爲拿可(Nackel)的小村莊附近,撞上一棵樹,車毀人亡,王子與隨扈當場死亡,而司機卻因坐在後座而幸免於難,原來是王子生性愛開快車,帶著司機卻不用。

【注】丹麥國王腓特烈八世於五月十四日意外死於漢堡紅燈區處女堤(Jungfraustieg),國王死因爲何?至今仍是個秘辛,有謠言傳出國王是上了妓院,隨後心臟衰竭而亡,當時國王以匿名身份渡假,漢堡警方並未公開調查資料。

紀念王子的碑文

而這位意外身亡的王子頂著嚇人的頭銜︰Prinz Georg Wilhelm von Großbritannien, Irland und Hannover, Herzog zu Braunschweig und Lüneburg,碑文中以國王陛下尊稱(königliche Hoheit)。

「普魯士境内死了一個韋爾夫王子……」當時的德皇威廉二世接到電報時立即的反應是如此。打從漢諾瓦被普魯士兼併之後,兩大王朝之間便有著不同戴天之仇,況且幾天前在漢堡意外一命嗚呼的丹麥國王還是王子的親舅舅呢!

事情還涉及不列顛。

爲了讓王子有個與身份相稱的最後,德皇立馬派遣長子皇儲與次子前往善後,並派遣軍隊守靈,讓王子得到一個相當體面的葬禮,並發出電報向亡者的父母致哀。

爲了向德皇表達謝意,流亡奧地利的末代王儲派遣僅存的唯一獨子Ernst August,前往柏林晉見德皇,德皇請王子喝咖啡。

德皇有六個兒子,卻只有一個女兒,在喝咖啡時,他的掌上明珠Viktoria Luise,一見到這位落難王孫,曾祖父威廉一世死敵的孫子,天雷勾動了地火,羅密歐遇上了朱麗葉,原本兩家之間有著跨越半個世紀之久、歷經三代人的血海深仇,卻在公主的一見傾心之下,瞬間瓦解。

然而兩個仇家的聯姻卻需要高度的政治手腕去斡旋。

德皇女兒手抱金孫


縱使德皇無法將漢諾瓦王位「歸還」給韋爾夫家族,卻折衷讓女婿繼位頭銜中的Braunschweig大公,歸還幾座宮殿城堡,又將沒收的財產折算成國債,所得的利潤歸爲漢諾瓦家族所有。

真的是爲了獨生愛女,一點犧牲都不算什麽。

1913年五月二十四日在柏林舉行一場盛大的世紀婚禮,這場婚禮同時也是歐洲君主在一次戰前最後一次的會面。德皇邀請了所有的歐洲王室近親,其中包括了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夫婦、俄羅斯沙皇夫婦與丹麥國王夫婦,多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後人。

就在婚禮的鐘聲中,另一場表兄弟的戰爭——第一次大戰,默默無聲地展開序幕。

次年,這對夫妻的長子出世,小王子的洗禮,又是另一次歐洲重要君主的大集合,小王子有著極爲煊赫的教父教母,都是全歐洲最有權力的人︰英王喬治五世、奧皇法蘭兹約瑟夫一世、俄羅斯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三世、姑丈什未林大公、巴登大公以及德皇威廉二世的兩個兒子……

讀完這一列名單之後,心中不禁納罕,東正教徒(沙皇)與天主教徒(奧皇)如能成爲新教徒的教父?

以及小王子四位祖父母︰德皇夫婦,漢諾瓦末代王儲夫婦。

就在小王子受洗不久之後,戰爭爆發了。

在戰爭爆發前夕,英王喬治五世還曾經下詔保證漢諾瓦喬治五世及其子孫,世世代代都能保有大不列顛王子與公主的頭銜,但隨後在1917年大戰中,又奪走他們的頭銜,將漢諾瓦喬治五世一脈,全部排除於英國王室之外。

許多歷史學家認爲,這幕以喜劇收場的現代「羅密歐與朱麗葉」,極可能是德皇爲了收服漢諾瓦一脈所使出的手段。無論真相到底為何,德皇的女兒在回憶錄中曾寫道︰與漢諾瓦王子的結合是真愛,不是政治陰謀。

【參考資料】Ulrich Meer, Die Welfen und der Wandel, in: Die Welfen: wie aus deutschen Fürsten englische Könige wurden, S. 58-61.

拿可官網記載︰Mathias Anke, Als Nackel Weltgeschichte schrieb.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漢諾瓦與霍亨索倫決裂

 

喬治五世神色空茫是目盲的緣故


漢諾王朝又稱爲韋爾夫王朝(德語︰Welfen),號稱歐洲最古老的王朝。

在這裏順道解釋一下,一個對中文世界來説十分陌生的概念,歐洲與中國不同,王朝並不代表國家,王朝是透過血緣與聯姻所建立起來的家族勢力,一個王朝的政治勢力與統治權力可以遍及數個國家,並不只局限於一個國家。

比如眼下所討論的漢諾瓦王朝,在德國經常被稱爲韋爾夫家族,這個家族從德國渡海到英國去當國王,中世紀時曾經出過一位煊赫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便是十三世紀初的奧圖四世。漢諾瓦的地理位置位於北德,但讓這個家族達到巔峰的卻是英國,漢諾瓦家族成爲英國的統治者並非靠征服,而是靠血緣與世襲。

再者,王朝所統治的領土並不一定在自己的家園之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霍亨索倫王朝。霍亨索倫統治普魯士,但這個家族根本並不源自普魯士,領地也不位於普魯士,而是在符騰堡王國境内,直到德意志帝國成立之前,這個家族從未統治過符騰堡。

漢諾瓦與霍亨索倫,這兩大家族累世聯姻,也是一次大戰表兄弟戰爭會發生的原因之一,在這裏要介紹另一次的表兄弟戰爭,也是發生在這兩大家族之間。

便是德意志統一戰爭中的普奧戰爭。

普奧戰爭起於普魯士與奧地利爭相奪取德意志的龍頭之位,當時的漢諾瓦國王喬治五世,是爲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孫子,維多利亞女王的堂兄弟,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在英國的王位繼承順位僅次於維多利亞。

因英國允許女性繼承王位,他與父親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便與英國王位擦肩而過,又因日耳曼國家不允許女性繼位,因此維多利亞登基後,漢諾瓦與英國必須分家。他父親回到了漢諾瓦老家,登基為國王,結束了漢諾瓦與英國一百多年的共主時代。

這次英國人空降德國當國王的情況,與之前德國人空降英國當國王,有極大的不同。喬治三世——漢諾瓦王朝第一位土生土長於英國本土的國王,不知道是不是他有先見之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歷史學家認爲是國王是爲了不讓王儲帶壞了弟弟們,遂命令三個較年幼的兒子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讀書,詳情請參見︰『以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爲名的哥廷根大學

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是國王的第五子,在三位王子中居長。

大學結業後,王子們加入漢諾瓦的軍隊,當時正值拿破崙戰爭時代,1813年恩斯特奧古斯特在一次戰役中,順道到鄰近的舅家探望,與表妹菲德莉克一見鍾情,這個菲德莉克是自己母親的外甥女,同時也是普魯士皇后露易絲的妹妹。

這又是一段極爲複雜的歷史,我曾經以此爲背景,寫下小説『涅瓦河畔的冬宮』的第二部。

兩人結婚後,菲德莉克生下一名兒子,便是日後的漢諾瓦國王喬治五世,以德語發音便是格奧爾格五世,太拗口了,還是稱他喬治好了。

在普奧戰爭中,喬治五世與奧地利聯手攻打普魯士,戰敗後漢諾瓦的領土全被普魯士併吞,王室財產悉數被沒收,這些財產即是非常著名的︰Welfenfond。在德意志統一戰爭中,這些錢財卻被俾斯麥暗中挪用作爲賄賂他國的資金來源,比如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就曾經接受俾斯麥大筆的賄賂,據説舉世聞名的新天鵝堡就是以漢諾瓦王室財產蓋成的。

雖然喬治五世與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是表兄弟,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但普奧戰後,韋爾夫家族與霍亨索倫家族勢不兩立,結下深仇大恨。

喬治五世非願認命,在奧皇的庇護之下,在奧地利蓋了一座坎布蘭城堡(Cumberland是恩斯特奧古斯特還在當英國王子時的頭銜),將中世紀以來無比珍貴的韋爾夫寶藏(Welfenschatz)宣佈為個人財產,携往奧地利。並在城堡中聚集反普勢力,在普法戰爭中支持法國,試圖收復漢諾瓦失地,直到1878年去世爲止,他從未放棄漢諾瓦的王位,病逝於法國巴黎,遺體安葬於英國溫莎堡。


資料來源︰Michael Billig, Abschied vom Welfenthron, in: Die Welfen, wie aus deutschen Fürsten englische Könige wurden, S. 54-57.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學障猶如過橋,只不過搭橋者必須是孩子自己


這是今早在【親子天下】讀到的一句話,其實是吳淡如新書的書名,這句話卻道盡了我近來寫作人生的起起伏伏。

我,又回去寫教養文了,它,又歸來了。

身爲特殊兒的媽咪,教育一直都是一塊割捨不下的念想。

十年前當自己還是個新手媽咪時,親子天下曾經是最常造訪的網站,即便這裏的育兒訊息相當多元,讀時總有著隔靴搔癢之感,縱使這個網站的經營非常成功,觸角也多元廣泛,但對問題點的挖掘與探討往往不夠深入細膩,於是便興起了「不如自己來寫」的念頭,七年前就真的就風風火火地寫起教養文來了。

原本以爲,那只不過是一場筆記型的碎碎念,後來真有不少人前來捧場道謝,即便寫的只是自家寶貝,這一路走來,有不少媽咪向我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原來在學障的路途上,自己並不孤獨啊!

在這裏感謝大家的陪伴!

近兩三年來,尤其是孩子升上四年級後,不知道是不是托疫情的福?還是孩子長大就好了?全德封城,學校關閉,四年級沒有畢業典禮,沒有畢業旅行(德國小學只有四年級),孩子全天候賦閑在家,學習障礙卻「因此」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媽媽所作不多,只是每日讓孩子寫一本數學習作本,一寫就寫到了代數(七年級以後的課程)。

孩子升上中學,學校依然關門,孩子在家攻克三角函數。

以往每天與孩子相處,見孩子寫字十分吃力,卻使不上力,只能催逼,深信勤能補拙,逼著孩子寫寫寫,多寫並沒有果效,學校關門,正好可以逼得更緊。

這時,我卻反向思考,索性放手不管了。

同時也放棄中文讀寫教育,不要貪多,會英德兩語的讀寫就好了。

比起生活在台灣的學障兒,諼諼確實有著地理優勢,他只需學習二十六個字母,即便就只是簡單的二十六個字,也寫得非常坎坷,經過多年的練習,極其有幸,天賦得以掩蓋障礙,成長的力量引導孩子找到出路。

一路走來,縱使學障無法克服與抹去,病痛無法「痊癒」,早期的學障並未對目前的學習與生活構成重大的阻礙,是不幸中的大幸。欣喜之餘,媽媽不再關注教育的問題,放手讓孩子展翅翺翔,自己轉身投入小説的撰寫。

這一個戲劇性的變化中,我漸漸領悟到一件事情,儘管醫學與教學都有其專業與論述,但這些介入與治療手段都無法扭轉學障兒的命運,唯有放開一切,讓孩子找出自己的道路,孩子才能真正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如今,文學的道路堅持了兩年半,驀然回首,面對讀者的頻頻叩門,才恍然驚覺,兩三年前疫情爆發、孩子數學能力急劇高升時,並未給讀者一個明確的答案。

兩年後審視這一切,資優學障(2E),是資優同時也是學障,兩者是相互拉扯的阻力,同時也是互相推動的助力。

回首前塵,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該是給答案的時候了。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英國王室的德國血液有多濃

 

喬治三世漢諾瓦王室移民第四代


話説喬治一世托了母親索菲婭的福,繼位成爲英國國王。

這時期神聖羅馬帝國境内,普魯士與漢諾瓦都算是剛剛興起的國家,普魯士「士兵國王」的老爸才剛剛被晉升為國王,而喬治一世的老爸也輸金50萬銀兩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買了個爵位,成了漢諾瓦選帝侯。

【資料來源】50萬銀兩實則50萬Gulden,見︰『Die Welfen: wie aus deutschen Fürsten englischen Könige wurdenS.38。

普漢兩家聯姻傳統,原本與漢諾瓦嗣位英國國王毫無關聯,而是兩國正處於崛起階段,歐洲貴族社會通婚條件非常苛刻,只有出身同樣階層、擁有同樣頭銜的家族才能通婚,否則所生下的子女都不具有合法性,不能擁有繼承權。

兩國同是剛崛起的新貴,階級背景相仿,利益相投之下,第一代與第二代普魯士國王便迎娶漢諾瓦公主,而漢諾瓦喬治二世的妻子,便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夫婦最寵愛的養女——卡羅琳公主。而前文曾經提到過的、與腓特烈大帝擁有相同靈魂的威廉明妮公主,也曾與留守漢諾瓦的英國儲君腓特烈訂婚,後來兩人硬生生給「士兵國王」拆散了。

若非,士兵國王與表兄喬治二世從小互相敵視,腓特烈生活不檢點,漢諾瓦與普魯士之間的聯姻,大概會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即便喬治一家渡海到彼岸當國王,喬治直到老死對故土依舊戀戀不忘,在倫敦設有「德意志内閣」,漢諾瓦的政事由此地操作。在他第六次返鄉的路上,突然中風,病逝於Osnabrück直至維多利亞女王,英國儲君無論嫁娶皆是日耳曼人。

資料來源】同上,S.43。

而普魯士方面也是維持著與英國聯姻的傳統,德意志第二位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皇后,便是維多利亞女王最疼愛的長女,也是德皇威廉二世的母親。

漢諾瓦王朝移民英吉利,卻要等到第四代的喬治三世登基時,才出現了第一位真正出生在英國本土的國王,他的父親威爾斯親王Friedrich Ludwig熱衷棒球,在一次球賽中被棒球打傷,導致肺部發炎,未能即位而驟然身亡。

在喬治三世登基時,漢諾瓦王朝移民英國,歷經三代,直到第四代,才迎來了第一位土生土長、會說英語的國王——喬治三世。

這才讓英國人鬆了一口氣。

喬治三世的父母皆是土生土長的日耳曼人,他本身迎娶的也是一個來自北德小公國的公主,夏洛特公主初到英國時,英語説得不好,這不打緊,夫家全體都說德語。

喬治三世與夏洛特公主的婚姻和諧,生了十五名子女,十三人存活,其中三名成了國王,一名當上皇后,還有維多利亞女王的父親肯特公爵,堪稱史上最會生養的母后。其子女皆承繼父祖輩傳統,與日耳曼諸國結親,次子迎娶普魯士公主。

普魯士與漢諾瓦的關係怎麽看都是血濃於水,血緣實在是再親不過了。

衆所周知,一次大戰德英俄三國參戰國的君王是一等表兄弟,這種世世代代聯姻的模式,到了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還有更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爆發。

而維多利亞女王的王夫亞伯特親王也是來自日耳曼的王子,是女王舅舅的兒子,維多利亞女王的母親出身於日耳曼的一個小公國,隨著女王的登基便開啓了︰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後來在一次大戰時,女王的孫子喬治五世嫌棄薩克森-科堡-哥達這個德語姓氏,爲了剪斷與德國的連帶,便將全體王室的姓氏給改了,以居住地溫莎堡爲姓,即是今天的溫莎王朝。

資料來源】︰Die Windsors, eine Dynastie mit deutschem Wurzeln, S.21.

詳情請參閲︰『一次大戰英德俄君主爲何宛若三胞胎』。


德國人如何當上英國國王?

 

空降英國的喬治一世


時值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崩逝,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今天的英國王室其實是源自德國。

在我的小説作品中,多以德俄兩國為核心,來觀察歷史上俄羅斯的聯姻政策︰除了末代沙皇的母親是丹麥公主之外,彼得大帝以下的沙皇們皆迎娶日耳曼公主爲妻,即便末代太后的父親丹麥國王克里斯汀九世,也是正港北德出品。

我曾經在另一篇文章『沙俄聯普制奧的聯姻外交』分析過,北方大戰之後,凱薩琳大帝執政時期,俄羅斯外相潘寧主張以「聯普英制奧法」的外交政策,來達到南北歐軍事均衡。與凱薩琳同時代的普魯士國王,正是腓特烈大帝,出身日耳曼的凱薩琳,她的父親是腓特烈麾下的一個將軍︰

莫非她是腓特烈安插在俄羅斯的「暗樁」?

關於這一點,另撰一文介紹。

本篇要介紹的則是,在「聯普英制奧法」外交政策之下,普魯士與英國之間的姻親關係,同時也是漢諾瓦與霍亨索倫兩大王朝之間的恩怨情仇。

漢諾瓦在歐洲史上是個極爲特殊的國家,它的主子放下家業,去了英國當了別人家的國王,從此漢諾瓦便與不列顛組成了共主邦聯(personal union)。

德國人何以當上英國國王?

追本溯源,這段歷史竟可追溯到亨利八世與他那六個老婆。1533年亨利八世與情婦安·博林秘密結婚,英國教會立馬脫離羅馬教廷、宣佈國王與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的婚姻無效、與博林的婚姻具有合法性,羅馬教廷即刻將亨利八世驅出教會,是為英國宗教改革之始。

若不是亨利八世千方百計地想離婚,英國也不會進行宗教改革,掀起持續一百多年的新舊教衝突,而漢諾瓦王朝也不會進駐英倫三島。

爲了終止新舊教之爭,爲了鞏固英國國教在英國的地位(又譯為聖公會),1701年英國國會通過一項關鍵性的法案︰『1701年嗣位法令』(英語:Act of Settlement 1701),其中規定英國王位繼承者必須是新教徒,禁止天主教徒嗣位為英國國王,安妮女王若在有生之年未能生育,英國王位將由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繼承。


索菲婭因信仰新教而獲得英國王位嗣位權


她就是漢諾瓦選帝侯夫人索菲婭。

是當今英國王室的母系先祖。

索菲婭一脈全都信奉新教,今後英國宮廷裏再也不會出現天主教徒嗣位為國王的問題。

安妮女王於1714年去世,果真死而無嗣,索菲婭也趕在她之前去世了,根據1701年所頒佈的嗣位法,索菲婭的長子喬治︰Georg Ludwig,當時是漢諾瓦選帝侯,便前往英國繼承英國王位,是爲喬治一世。

這就是德國人空降為英國國王的過程。

令人匪夷所思。

這時的喬治已經是個五十四歲垂垂老矣的「老頭兒」了,連孫子都有了,便帶著兒子前去英國繼位,卻讓七歲的長孫留守漢諾瓦,直到臨終前,國王聲稱自己不會說英語,讓英國全國大感困惑搖頭,只好朝政全權交給首相去打理,據説這是英國内閣制之始。

喬治一世駕崩後,長子繼位為英國國王,是爲喬治二世,這個喬治便是前文所提到的、與腓特烈大帝的「士兵國王」老爸打架的那位表兄。他也是個在漢諾瓦長大的孩子,這個國王早在移民英國之前,就有了繼承人,便是王儲Friedrich Ludwig,因未曾登基過,歷史上稱為腓特烈王儲。

王儲被分派鎮守老家漢諾瓦,無法跟著爸爸與爺爺前往英國,直到爺爺過世之後,老爸即位,這時王儲才被老爸「召回」英國。

換言之,漢諾瓦王朝的前三代人都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而是德國人。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腓特烈大帝與女裝

 

腓特烈與姐姐威廉明妮


大家不要懷疑,這幅畫上的兩個孩子是一對姐弟,小男孩與姐姐相同,皆身穿華麗的曳地連身長裙,頭上也是戴著女孩的飾物,他們日後成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與拜羅伊特侯爵夫人威廉明妮。

歐洲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兒童的衣物之中還未出現長褲的蹤影,修道士終年身穿長衣,成年男子也是著短裙(見前文的路易十四與亨利八世)。又因古代人身上總是裹著層層叠叠厚重衣物,爲了方便讓小孩迅速如厠起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一律身穿連身長裙,宮廷中權貴的小男孩便穿華麗的公主服,不獨獨腓特烈酷愛穿女裝,神奇小子路易十五一生中最美的畫像,恐怕是身穿粉桃連身裙的那一幅。

那個時代小男孩穿女裝是習俗。

也有可能是爲了節省布料,姐姐穿過的,弟弟可以繼承下來?

英語中指稱兒童的代名詞是︰She。

或許其來有自。

小時候穿女裝的腓特烈大帝,並不影響成年後的性別認同,大家不要想他的同性戀是因女裝所致。腓特烈終極一生未留下子嗣,基本上與妻子長期處於分居狀態,亦未傳出與其他女性有過任何緋聞,大多時日與狗獨居於波茨坦無憂宮中,外界揣測他是個同性戀者,但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腓特烈喜歡的是男人,但他對女性始終保持著冷淡與距離,與其説他是個同性戀者,不如説他患有厭女症。

他曾經留下一句名言︰「我看過的人越多,越喜歡我的狗。」

德語︰Je mehr ich von den Menschen sehe, um so lieber habe ich meinen Hund.

極有可能,腓特烈所討厭的並不只是女人,而是——人類。


神奇小子路易十五


腓特烈的母親是漢諾瓦公主,也就是後來前往英國即位——喬治一世唯一女兒,公主對音樂、藝術與文學等,懷有濃烈的興趣與深度的涵養,這深深地影響了腓特烈。

而腓特烈的父親,便是那個有著「士兵國王」稱號的腓特烈威廉一世,自幼便是個粗暴頑劣的孩子,小時候曾經被送往漢諾瓦外祖家由外祖母嚴加管教。那時腓特烈威廉便經常毆打表哥兼童年玩伴,這個表哥後來成爲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即便腓特烈威廉日後娶了喬治的妹妹,生下了腓特烈大帝,兩人既是表兄弟又是連襟,但終其一生卻互相敵視。腓特烈威廉曾經將女兒威廉明妮許配給喬治的兒子當媳婦,卻又讓他强制給解除了婚約,聯姻政策急轉彎,背棄英國的同時,又立馬轉身投向奧地利,這無不與兩人幼時的仇視情結有關。

媽媽是個文青,爸爸是個暴君,有個氣質極爲近似的姐姐威廉明妮,也深愛著音樂與藝術, 曾經修建舉世聞名的拜羅伊特侯爵歌劇院,日後是華格納音樂最重要的表演舞臺,今日是世界文化遺產。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之下,造就了腓特烈十分獨特的人格,才華洋溢卻不被國王父親認同,被視爲太「娘」了。登基為國王之後,卻在戰爭中展現無與倫比的軍事天才,以法語撰寫軍事理論︰『戰爭原理』,思考設計出斜線戰術

精通數國語言,自幼由法國家庭教師撫育,與哲學家伏爾泰長年通信,據説他的法語幾近完美,在他的衆多作品中,法語作品佔絕大多數,直到二十世紀才有德譯本全集出版,請參見︰【腓特烈大帝作品列表】。此外,還吹得一口好長笛,非但能登臺演奏也能作曲,有油畫爲證。

或許越是被逼入充滿血腥暴虐的戰爭之中,腓特烈越是醉心於音樂的寧靜純粹。文藝無關乎女裝與性別認同,只不過是戰爭的反面罷了。


腓特烈在無憂宮吹長笛


打掃文字倉庫

 

寧芬堡的天鵝


打從尋得EP,來到此處潑文以來,一年半載的時光匆匆而逝,與衆多武林前輩相較,一年半載資歷尚淺,若能做一顆劃空而逝的彗星也不錯,稍縱即逝但耀眼閃爍。

就在自己似乎在黑暗夜空中,看見了一點光芒的時刻裏,彗星隕落,匆促間回到部落格舊巢,發現舊巢極爲凌亂,讓人心慌意亂,試圖著手整理時,卻感力不從心。

瞎忙了兩個月,真的不知道從何理起,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除了前文所發覺的問題︰論文風與文學風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之外,再者,科普與文學最好也不要互相打交道。

一直以來都不信邪,讀書太多,頭殼壞去,想脚踏多條船,什麽都寫,到頭來所面臨的真只是文風選擇的問題而已嗎?

當文章堆積越多時,部落格與EP不能再是一個堆放文字的大倉庫,而是需要去建構一個更清晰、複雜度更高的系統,來讓讀者一目瞭然地看到,那些辛苦耕耘產出的文章。

如何讓文章意趣橫生,充滿了誘惑?

在雜草叢生、陰暗不明的倉庫中,如何讓讀者挖到珍寶?

難也!

文類紛呈雜亂是一樁,更深層的問題則是,自己的大腦也是個亂葬崗,過去現在未來的種種種,堆積太多而不知從何寫起,站在十字路口上,自己到底是要走向學障教養?還是歷史科普?還是文學創作?還是三路並進?

更何況還有遙遠呼喚著我的學術研究。

沒想到2E這個看似冷門罕見的症頭,在我停耕的這兩、三年中,在網上依然熱門,得到不少來自讀者的反饋,與小説創作的門前冷落車馬稀相較,反響是極大的誘惑。

文學創作是條既孤獨又辛苦的道路,坎坷而鮮有人關注。在義無反顧地奔赴於小説完結的句點的同時,面對網上的頻頻叩門與關注,除了盡量給予適當的回應之外,就以有限的時間精力,實在無力回到從前。

如今,清理倉庫的同時,思考方向被迫逆轉回歸從前。

教養,教育,教學。

對於過去的自己,未來的自己,還是有其意義。

在繞了一大圈、回歸原點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極爲有趣的現象,絕大多數人其實不愛閲讀虛構小説,最愛閲讀生活日常,既然如此,爲何寫小説的人還樂此不疲?

自問。

歸根結底的原因可能是,創作者嘗試在虛構中找到終極烏托邦,讀者卻不願輕易投入創作者的虛構情境,你的烏托邦並非我的烏托邦,寫得再扣人心弦都是作者自己獨自在烏托邦中心醉沉迷而已。

而人終究是在現實中活著,誰都無法逃逸。

在讀者心目中,日常生活小品永遠保持最暢銷的位置。

爲何?

小品之所以稱爲小品,它箇中美味貴在淺嘗即止,在讀者心中烙印出深深淺淺的印跡,或深或淺都在物我兩相忘中,消失與深烙。

在這個晦暗無章的大倉庫裏,莫非小品文即是那一條清晰明路?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三語兒應先學哪種語言的閲讀

 

Linderhof


閨蜜育有三名三語兒,母語、父語、環境語剛好與諼諼相同,都是中英德三語。

大女兒今年滿五歲,明年就要上小學了,老是向大人問爲什麽,閃爍著一雙機靈的眼眸,露出極强的好奇心,我便跟閨蜜提議,孩子是到了該學習閲讀的時候,一旦學會了閲讀,她想知道的知識全寫在書本上,根本不需要大人費勁回答,畢竟閨蜜還有兩個小的要帶,並無多餘的時間理會女兒這麽多的問題。

但接著下一個問題馬上來了,孩子應該先學習哪一種語言的閲讀?

她和英國老公要我下診斷。

同樣是三語兒童諼諼,年滿四歲就學會了英語閲讀,因此很少問問題,他八歲之前生活在英語環境之中,英語書籍取得容易,所以我讓他先學會英語閲讀。有鑒於此,我便向閨蜜建議,不如就讓她先學習德語閲讀,一方面是德語拼字規則非常簡單,孩子很快就學會,另一方面是因爲生活在德國,德語讀物不會匱乏。

閨蜜卻請我先教導孩子學習英語閲讀。

她的願望無法立馬幫她實現,首先就卡在書源的問題,其次是時間的問題,英語閱讀的學習,在短時間之内,難以達成。以我在雪梨擔任閲讀媽媽的經驗,英語為母語的學童,通常要到了二年級(也就是小學的第三年),才具備有自主閲讀的能力,相較而言,德國學童大概只需要半年的學習,就能具備獨立閲讀的能力。

但若是時光能倒流,我倒是希望諼諼所學習的第一個閲讀語言是中文,而非英語。但缺點是,中文讀寫費時費力,無法一蹴可幾,需要假以時日與千錘百煉。

當年之所以決定讓諼諼先學習英語閲讀是基於兩個理由,第一、當時我們居住在美國,孩子的幼稚園就在圖書館旁邊,接送孩子時,順便借一些圖書回家,就便利性而言,英語讀物與教材取得容易。第二、當時計劃離開美國,想以閲讀保存孩子的英語力,因此決定讓孩子先學會英語閲讀,日後再借由大量閲讀,讓孩子具備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

事實告訴我,孩子學會了英語閱讀之後,德語閲讀幾乎不需要學習,就能直接閲讀了,於是諼諼在四歲半時,便具備德英兩語的閲讀能力。之後,中文識字卻歷經千辛萬苦,彷彿隔著千山萬水。

後來搬家計劃改變,離開美國之後,直接去了澳洲,直到孩子八歲時,才轉學到德國。初來時孩子的德語的確不行,但與其他的外國孩子相較,他並未被降兩級,直接讀三年級,德語成績卻一直都很差,直到去年六年級時,才破天荒得了一個2(最高分是1),也就是佳。

如今離開英語環境已經四年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並沒有隨著年齡而增進,但閲讀能力卻隨著認知發展而越來越强,現已能閲讀Dan BrownMichio Kaku等書籍。

一切正如我所預測的,一旦兒童學會了閲讀,即便離開了語言環境,若能憑藉著閲讀,便能將兒時的語言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發展程度上。

至於沒有學會的中文識字,至今還未具備任何的閲讀能力,只是偶爾客串一下,認出幾個大字。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我也發現,孩子記憶漢字的能力近來驟增,一次可以强記五十幾個字。但若是沒有時時刻刻接觸溫故,很快地就忘得一乾二淨,畢竟這裏並非舉目擡頭,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漢字。

回到最初的問題點,三語兒學習閲讀時,應該先學哪一種語言?在此建議應先從最難學習的語言入手,學校會教導的語言,也不必勞煩父母費心,學校老師自然會教導。

就以諼諼的例子來說,我的答案是中文。



太陽王酷愛女裝

 

法王路易十四


太陽王留給後世的印象是︰頭上總是帶著一頂長髮絲濃密捲曲的假髮(據説路易十四是個禿子),右手拄著權杖,左手掀起厚重華麗的藍袍,袍下露出什麽樣的秘密?

一雙美腿。

他掀起厚重的龍袍,像是特意要展示他的美腿。

再仔細看他的腿上,穿的可是一雙精緻的白絲襪,原來展示重點不在精瘦的美腿,而是這雙絲襪。

絲襪便是龍袍下的秘密。

絲襪上繫著絲帶,脚下踩著一雙珍珠白高跟鞋,高跟鞋上裝飾著粉色蝴蝶結,臀部露出現在小女孩最愛的芭蕾舞裙(Tutu)。領子與袖口皆覆蓋著織法繁複的蕾絲邊,藍袍上繡滿金色鳶尾花,是法國王室的象徵符號。

光憑這幾點,現代人就可以論斷︰太陽王似乎愛穿女裝?

可不是嘛!那時候的貴族人人都愛這樣的女裝。

英王亨利八世


十七世紀,歐洲宮廷男士盛行穿絲襪,國王也不例外,其實早在十六世紀,亨利八世的時代,國王們就已經開始穿絲襪了。在另一張油畫上,我們看到的是亨利八世穿著一件百褶裙,裙襬下露出一雙裹著白絲襪的匀稱美腿。

根據資料記載,1547年亨利八世得到了一雙手工編織的絲質絲襪,這是現存最早的、歐洲人穿絲襪的證據之一,即便編織絲襪的手工藝在中世紀晚期就已經出現了,但要等到十六世紀,穿絲襪才成爲流行的男性裝束。但也僅限於宮廷與貴族之間,因爲手工絲襪價格非常昂貴,不易獲得。奧格斯布格(Augsburg)甚至明令禁止平民穿絲襪,以顯示穿絲襪是貴族的特權。

織一雙絲襪非常費時費工夫,以兩根織針織成,並以臘密封針腳空隙。通常以絲帶在膝蓋下或是膝蓋上繫緊,以固定絲襪,長絲襪則吊在短褲上。雖然William Lee於十六世紀末就已經發明了紡織機架,讓絲襪製造更加容易,但要等到十九世紀才出現了以機織大量製造的絲襪。

然而,絲襪原本是一種由男性穿著的織物,甚至只有君王與貴族才有資格穿著,曾幾何時卻變成女性的專利,現代女性的愛物。


資料來源︰Dr. Michaela Breil, 德國紡織博物館館長,請參閲︰G Geschichte 9/2017S.12.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神隱了一陣子


Linderhof


神隱了一陣子,外面的世界太清苦了。

清靜與孤苦。

神隱期間,嘗試整理從前,試著從舊文產出新文,從舊知產生新知,恍然驚覺,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文學風有文學風的韻味,論文風也有論文風的犀利,近兩年來努力擺脫的語言癌,説什麽都要以割癌來拼上文學行列,如今驀然回首,不得不説,癌症也有癌症的强處。

德語那種落落長的語法結構,能將一些基本概念定義得更加縝密、多元與繁複,讓思緒在錯綜交織的蜘蛛網中,近看既能看清絲網的經緯,遠看又能窺見整體的複雜性,這是中文語法結構望塵莫及之處。

撰寫中文不若蜘蛛織網,倒像是道士在大火爐中煉仙丹(余光中語),中文不貴繁複,貴在簡潔精妙,寄望在千錘百煉中煉出一顆渺小的鉛丹

梳理舊文的同時,寫了幾篇新觀點,總覺得寫出來的文字十分不順暢,讓人不舒心。

歸根結底!自己回不去從前了。

   凝視蛛網,頓感失落。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資優是一種非同步發展

 


與許多智力理論的觀點不同,Linda Kreger Silverman 將資優視爲一種非同步發展(asynchronous development),而「非同步」並非是一種令人艷羡的特質,對家長、對教育單位來説,則是一項高度的挑戰︰

因爲,這種特質越是强烈的孩子,並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得越好。

就字面來説,「不同步」是脫離步調(out of sync),是一種失衡(uneven)的發展。也正因爲内在發展的不均衡,造成資優生往往沒有達到衆所預期的高效能與高生產力。

資優教育也不應只局限在,如何讓資優生得到更佳的成績,或是讓資質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對資賦抱持著發揮最大效益的期待,無異是將資優生視爲農場裏的牛與豬,要他們生產更多。

事實上,資優發展不同步與發展遲緩相類似發展遲緩者有著十五歲的身體,卻只有十歲的大腦,只不過是高資優者與之相反,擁有十歲兒童的身體,卻有十五歲人的大腦,而同樣地都是身心無法協調配合的非典型發育。

至於,何謂不同步?

各方面發展非同時同步同調進行,讓資優兒成為一種奇特的混合體,例如︰一個十歲的孩子,有著十歲大的身體,思考數學命題時卻運轉著十五歲的大腦,拉小提琴時可能只有八歲的技藝,寫作文時的字跡與速度卻只擁有六歲的技巧,與兄弟姐妹爭執時驟然變成五歲的小孩子。

資優兒童正是個發展不同步的混合體,彷彿一個身體裏面住著許多不同齡的靈魂。

發展不同步最爲極端的例子是2E雙重特殊兒童,這類型的兒童擁有高智商,卻同時患有學障與發展遲緩,心智運作極佳,但聽説讀寫算等基本技能卻出奇拙劣,其天賦常常被學障掩蓋而無法辨識,而障礙也因高智商,在某種程度上能自發性地克服,因而無法測出。有些患有書寫困難、拼讀障礙、專注力缺陷等學障,强項與弱項之間有著非常巨大差距,這種差距會持續到成年以後,無法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善。

以我家諼諼為例,心算能力極佳,十一歲便能心算答案是自然數的根號,患有書寫障礙,寫字卻極慢極差,字跡潦草難以辨認,在低年級階段,更因不會寫字,學業成績極差,寫字速度至今依然緩慢,要他如何生產得更多?

資優並非是一種「超前」的概念。

資優也非等同於學業成績優異、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也非未來社會成就的保證。

撫育資優兒童對父母而言卻是一大挑戰,養育一個大腦卻已臻至十五歲成熟度的十歲小孩,與養育一個十五歲、心智卻只有十歲成熟度的幼兒,相較而言,試問哪一個較具有挑戰性?

更何況當孩子是一個資優學障雙重特殊兒(2E)?

2E兒在教育上難以與他人同行,若是有幸憑己之力,在障礙中學會自己鑽研、自己學習、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障是障礙,同時也是個迫使孩子去尋找不同學習路徑的驅力,及早讓孩子養成以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去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障與資優達到互補作用,甚至激發與增強資賦︰以發育超前來彌補發育遲緩,以遲緩的部分來刺激超前的部分。

但也有學童無法讓學障與資優兩者達成相輔相成的正向作用,而是造成互相掣肘的惡性循環,在教育體制中飽受挫折,自信心低落,憂鬱沮喪,再加上資優兒天生特別敏感,容易感到挫折,心理輔導上更是個困難與棘手的案例。

因此,在協助學障資優雙重特殊兒時,應該多鼓勵孩子去發展强項,不要急於彌補弱項,讓孩子時時保持學習的熱忱,讓學習導向正向循環,方能走出學障惡夢。


參考資料︰Linda Kreger Silverman, The Construct of Asynchronous Development, i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2(3&4), 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