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學障猶如過橋,只不過搭橋者必須是孩子自己


這是今早在【親子天下】讀到的一句話,其實是吳淡如新書的書名,這句話卻道盡了我近來寫作人生的起起伏伏。

我,又回去寫教養文了,它,又歸來了。

身爲特殊兒的媽咪,教育一直都是一塊割捨不下的念想。

十年前當自己還是個新手媽咪時,親子天下曾經是最常造訪的網站,即便這裏的育兒訊息相當多元,讀時總有著隔靴搔癢之感,縱使這個網站的經營非常成功,觸角也多元廣泛,但對問題點的挖掘與探討往往不夠深入細膩,於是便興起了「不如自己來寫」的念頭,七年前就真的就風風火火地寫起教養文來了。

原本以爲,那只不過是一場筆記型的碎碎念,後來真有不少人前來捧場道謝,即便寫的只是自家寶貝,這一路走來,有不少媽咪向我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原來在學障的路途上,自己並不孤獨啊!

在這裏感謝大家的陪伴!

近兩三年來,尤其是孩子升上四年級後,不知道是不是托疫情的福?還是孩子長大就好了?全德封城,學校關閉,四年級沒有畢業典禮,沒有畢業旅行(德國小學只有四年級),孩子全天候賦閑在家,學習障礙卻「因此」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媽媽所作不多,只是每日讓孩子寫一本數學習作本,一寫就寫到了代數(七年級以後的課程)。

孩子升上中學,學校依然關門,孩子在家攻克三角函數。

以往每天與孩子相處,見孩子寫字十分吃力,卻使不上力,只能催逼,深信勤能補拙,逼著孩子寫寫寫,多寫並沒有果效,學校關門,正好可以逼得更緊。

這時,我卻反向思考,索性放手不管了。

同時也放棄中文讀寫教育,不要貪多,會英德兩語的讀寫就好了。

比起生活在台灣的學障兒,諼諼確實有著地理優勢,他只需學習二十六個字母,即便就只是簡單的二十六個字,也寫得非常坎坷,經過多年的練習,極其有幸,天賦得以掩蓋障礙,成長的力量引導孩子找到出路。

一路走來,縱使學障無法克服與抹去,病痛無法「痊癒」,早期的學障並未對目前的學習與生活構成重大的阻礙,是不幸中的大幸。欣喜之餘,媽媽不再關注教育的問題,放手讓孩子展翅翺翔,自己轉身投入小説的撰寫。

這一個戲劇性的變化中,我漸漸領悟到一件事情,儘管醫學與教學都有其專業與論述,但這些介入與治療手段都無法扭轉學障兒的命運,唯有放開一切,讓孩子找出自己的道路,孩子才能真正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如今,文學的道路堅持了兩年半,驀然回首,面對讀者的頻頻叩門,才恍然驚覺,兩三年前疫情爆發、孩子數學能力急劇高升時,並未給讀者一個明確的答案。

兩年後審視這一切,資優學障(2E),是資優同時也是學障,兩者是相互拉扯的阻力,同時也是互相推動的助力。

回首前塵,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該是給答案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