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 星期二

威廉一世爲何推辭皇位

 

普法戰爭


當普魯士大軍攻入巴黎,進佔爾賽宮,德意志這個國家走過千山萬水的坎坷道路,歷經千年的難產,終於誕生了。

就當威廉一世手上就要接下皇冠時,他卻拒絕了。

這時,俾斯麥使出舌燦蓮花,敦請儲君與巴登大公(國王的女婿)去説服國王,國王只有一雙兒女,使出這一招,國王當然招架不住。

這怎麽跟中國的宮廷小説所描述的、那些登上紫禁城頂峰的帝王的心情一點都不相像。戰勝法國的威廉是不情願做這個皇帝的,在他的種種顧慮中,其中有一項絕對是你想不到的︰

他擔憂普魯士的傳統會從此泯滅於統一的德國之中。

言下之意是説,當普魯士國王比當這個德意志皇帝還要重要,畢竟老人家已是七十四歲高齡,與一般老人家相同,不想做這麽大的變革。

莫非是當國王比當皇帝還要大?

關於這一點下一篇會討論。

國王既然推辭不了,卻提出一個奇怪的要求,他要做德意志的皇帝(Kaiser von Deutschland),不願做德意志人的皇帝(Deutscher Kaiser),看到這裏實在讓人感到困惑。

從字面來看,前者的德意志指的是領土上的德意志,後者的德意志指的卻是德意志民族。很顯然地,他與其他日耳曼國家的君主一般,對民族國家的概念還是很陌生的。

俾斯麥卻跟他說,依憲法當德意志人的皇帝是唯一的一條路。

寫到這裏,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只不過是咬文爵字的文字遊戲,有何區別,一開始我也覺得沒什麽區別。細想之下,才想起前面所討論的「普魯士的起源」(請參閲︰『普魯士的今生前世』),長久以來普魯士國王並非是「普魯士人」的國王,而是普魯士這塊領土的國王。這一點卻是歐洲君權制度的特色之一,統治權與領土得自繼承,繼承權則來自血緣與聯姻,並非來自民族的認同與歸屬。

這一點跟中國人完全不同了。

歷史上才會有日耳曼人到俄羅斯當沙皇(彼得三世),日耳曼人到英國當國王(喬治一世),法國人到西班牙當國王(腓力五世),德意志人到希臘當國王(喬治一世)……普魯士之所以興起是日耳曼人遠到普魯士去當國王的(Albrecht),這種外國人空降當王的事件,在歐洲王室中層出不窮,對歐洲人而言,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前文討論過普法戰爭的導火線是源於︰霍亨索倫的利奧波德王子被西班牙相中,險些被拉去當西班牙國王,而他的弟弟後來也去當了羅馬尼亞國王了(即卡羅爾一世),弟弟死而無嗣,利奧波德的兒子反倒當上羅馬尼亞國王了。

這種種都緣於血緣與聯姻,與民族認同毫無關聯。

威廉深知其中的微妙與差異,他所繼承的是祖先交付他的產業,而非德意志這個民族,民族這個概念對他而言,太陌生了。

唉!威廉國王,你未免也太出戲了,既然對於民族統一沒興趣,你這又是何苦來哉?

【參考資料】 Geburt einer Nation, Bismarcks Meisterstück, in: G Geschichte 6/2020, S.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