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三語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三語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和兒子一起追劇

 




病了整整一個月,很久沒寫文章了原本很少在網上亂看影片的我,病中,卻快轉看了一部超狗血大戲『鳳囚凰』。

從不看新聞,也很少追劇,孤陋寡聞的我,怎麽會去追上這樣一部戲呢?大概之前狂歡節假期中,和兒子認真看了『琅琊榜』,追完後,適逢染疾,想追劇寬心,想必是YouTube自動亮出的吧?

這兩年,爲了加强孩子的中文,基本上維持一個習慣,每逢假期,無論是聖誕節、復活節、聖靈節……就算是旅行,固定和兒子一起看一部連續劇。

入坑前,通常要事先研究一下,劇評說『鳳囚凰』是部爛片,卻說原著是神作,與『琅琊榜』和『甄嬛傳』並列為晉江三大奇書,只是被劇改得一塌糊塗、狗血淋瀝。三大奇書之一啊!竟然有這麽大的來頭?好奇之餘,網上找出原著來驗證,迅速讀完原著小説,只覺得原著也沒好到哪裏去不過,劇中男主的人設卻觸動了我的心緒,讓我想起當初那部沒寫完的都市言情︰『雪梨之戀』

都是高冷、黑腹、絕情的男人

追劇時,屢屢想拂袖而去,快轉略過感情副線(三女搶一男),只看男女主角的主線,便發現故事沒什麽不同。學校的假期早就過了,媽媽自己偷偷看,陸劇的缺點就是太長,光看集數就讓人沒動力,好不容易熬完了,路又自動亮出于正另一齣現代劇︰『以家人之名』。

又是狗血淋漓的俗爛片,勉强看了前面十幾集

!這齣戲卻意外地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兩個爸爸,一個喪妻,一個離婚,搭伙養小孩,還收養了一個被媽媽遺棄的小男孩,三個小孩不是親兄妹,感情勝似親兄妹。

幸好,兩個爸爸的感情線沒發展成泛濫成災的BL。

故事情節意外與我的『雪梨之戀』,不謀而合,讓我極想再續前緣。差別在於,當初並沒把那個寄人籬下的男孩寫成「家人」,設定是單純的青梅竹馬,並沒有涉及兄妹之情轉男女之情尷尬

現代言情之所以沒寫下去,真的是沒信心寫現代,因爲我已經八百年沒看現代劇了,據説臺劇基本上已經停產了,陸劇又看不下去,因缺乏共同生活經驗,缺乏共感,老實説,至今我還沒看過任何一齣中國製造的現代劇。

在這個前提之下,只能看古裝,至少歷史是共同的。

這次算是勇於嘗試,卻有重大發現,中國現代劇的對話,出乎意料的文言!寫不出現代言情的我,也覺得自己想出來的對話沒啥現代感,因而放棄。

現在才知道,中國現代劇,也沒這麽現代感呀!

與自己的文風近似,不古不今的。

他們的對白有種文言口語不斷穿插混合的感覺,傾向超短句,而台灣人説話的習慣傾向分析描述性的超長句,非常地不一樣。

不幸的是,當親情轉入三角戀愛時,我就沒辦法追下去,結果怎麽著,兒子自己追下去,説好的,只有學校放假時才能看連續劇的。

『以家人之名』所闡述的親情倫理,有點類似我兒子的處境,難怪他愛看。房東領養了兩個女兒(不是法律上的收養,而是代替政府的撫養)我們也親身實地目睹了,那種沒有血緣關係,情感勝似親人的倫理關係。房東的養女與兒子不是手足,卻勝似手足,特點是三人成天吵,吵得屋頂都快掀了。房東還有個孫女,再加上對面親戚的那兩個,我們這裏一共有十一女,兒子是唯一的男孩。

處境宛若賈寶玉。

不過,他極討厭跟女生玩,不僅因爲女生對數學、科學、西洋棋、寫程式統統沒興趣,天天還要被女生排擠。

我們看這齣戲時,我一直猛對兒子說︰「那個凌霄老是孤零零地一個人捧著書,一言不發坐在一旁看書,兒子,你好像他喲!

結果,造成兒子對這個角色太有認同感了。

再來,就是語言的問題,兒子第一次看現代劇,讓他領受到十足十的成就感,不必讀英文字幕,中文全部聽得懂!還經常看得捧腹大笑!大笑就是看得懂的證明。還跟我説,要自學中文,網上外語學習機,都是簡體中文,不過兒子説得對,簡體中文比較有用。

青梅竹馬與寄人籬下的劇情與我那部斷尾小説有點類似,我做事情一向有始有終,不會棄坑,這部作品之所以會被我打入冷宮,是因爲自己的中文口語實在是不行,寫不出現代感的中文寫了五六萬字便感詞窮,寫不下去了。

現在拿出來認真修改,自己感動得猛掉眼淚,感情豐富,還是自作多情?仔細探究了一下原因,不禁鼓勵自己多寫現代文,歐洲歷史宮廷,太不食人間煙火了,還是現代文比較有共鳴

情之所動,毅然決定把俄羅斯女沙皇的腹案擱置(原本想短篇擴充為長篇,情節都想好了),我想先把這部小説寫下去!因爲,實在是太感人了,裏面到處充滿著自己人生的軌跡,常常看得無法自已(拼命往自己臉上貼金)。

至於,情婦包養文化,太有切身之痛了……

當初是在場景轉往北京的節骨眼上停筆的,雖然自己曾經住過北京,一年前,我的筆停在那裏,北京不敢開張,無非是自己曾經親身領教過京片子的難度,實在無膽挑戰。

現在有了陸劇的助力,或許可以找回北京的回憶,古都的感覺,網路說這部戲是廈門爲背景拍攝的,但劇中的對話,毫無閩南味,是十足的京味。

在方格子試傳了幾章,試用方格子一個月以來,一言以蔽之,適合親子生活短文,並不適合寫小説長文,我想還是回EP老家吧!

這幾天改文時,讓自己對於創作有了新的定位,曾經有過野心,想進入文學的殿堂,其實説起純文學,連自己都不欣賞了,如何寫得出來?在EP出道兩年,彷徨了兩年,現在覺得俗爛很好。

今後,文必俗爛,跟寫論文一樣,一概清晰明瞭,反覆論證分析,實在是不想搞什麽冰山還是魔幻,那些晦澀隱喻的炫技花腔,其實自己根本就不愛。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三語兒應先學哪種語言的閲讀

 

Linderhof


閨蜜育有三名三語兒,母語、父語、環境語剛好與諼諼相同,都是中英德三語。

大女兒今年滿五歲,明年就要上小學了,老是向大人問爲什麽,閃爍著一雙機靈的眼眸,露出極强的好奇心,我便跟閨蜜提議,孩子是到了該學習閲讀的時候,一旦學會了閲讀,她想知道的知識全寫在書本上,根本不需要大人費勁回答,畢竟閨蜜還有兩個小的要帶,並無多餘的時間理會女兒這麽多的問題。

但接著下一個問題馬上來了,孩子應該先學習哪一種語言的閲讀?

她和英國老公要我下診斷。

同樣是三語兒童諼諼,年滿四歲就學會了英語閲讀,因此很少問問題,他八歲之前生活在英語環境之中,英語書籍取得容易,所以我讓他先學會英語閲讀。有鑒於此,我便向閨蜜建議,不如就讓她先學習德語閲讀,一方面是德語拼字規則非常簡單,孩子很快就學會,另一方面是因爲生活在德國,德語讀物不會匱乏。

閨蜜卻請我先教導孩子學習英語閲讀。

她的願望無法立馬幫她實現,首先就卡在書源的問題,其次是時間的問題,英語閱讀的學習,在短時間之内,難以達成。以我在雪梨擔任閲讀媽媽的經驗,英語為母語的學童,通常要到了二年級(也就是小學的第三年),才具備有自主閲讀的能力,相較而言,德國學童大概只需要半年的學習,就能具備獨立閲讀的能力。

但若是時光能倒流,我倒是希望諼諼所學習的第一個閲讀語言是中文,而非英語。但缺點是,中文讀寫費時費力,無法一蹴可幾,需要假以時日與千錘百煉。

當年之所以決定讓諼諼先學習英語閲讀是基於兩個理由,第一、當時我們居住在美國,孩子的幼稚園就在圖書館旁邊,接送孩子時,順便借一些圖書回家,就便利性而言,英語讀物與教材取得容易。第二、當時計劃離開美國,想以閲讀保存孩子的英語力,因此決定讓孩子先學會英語閲讀,日後再借由大量閲讀,讓孩子具備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

事實告訴我,孩子學會了英語閱讀之後,德語閲讀幾乎不需要學習,就能直接閲讀了,於是諼諼在四歲半時,便具備德英兩語的閲讀能力。之後,中文識字卻歷經千辛萬苦,彷彿隔著千山萬水。

後來搬家計劃改變,離開美國之後,直接去了澳洲,直到孩子八歲時,才轉學到德國。初來時孩子的德語的確不行,但與其他的外國孩子相較,他並未被降兩級,直接讀三年級,德語成績卻一直都很差,直到去年六年級時,才破天荒得了一個2(最高分是1),也就是佳。

如今離開英語環境已經四年了,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並沒有隨著年齡而增進,但閲讀能力卻隨著認知發展而越來越强,現已能閲讀Dan BrownMichio Kaku等書籍。

一切正如我所預測的,一旦兒童學會了閲讀,即便離開了語言環境,若能憑藉著閲讀,便能將兒時的語言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發展程度上。

至於沒有學會的中文識字,至今還未具備任何的閲讀能力,只是偶爾客串一下,認出幾個大字。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我也發現,孩子記憶漢字的能力近來驟增,一次可以强記五十幾個字。但若是沒有時時刻刻接觸溫故,很快地就忘得一乾二淨,畢竟這裏並非舉目擡頭,目光所及之處,皆是漢字。

回到最初的問題點,三語兒學習閲讀時,應該先學哪一種語言?在此建議應先從最難學習的語言入手,學校會教導的語言,也不必勞煩父母費心,學校老師自然會教導。

就以諼諼的例子來說,我的答案是中文。



2022年11月10日 星期四

雙語兒童的語言模板



很多雙語兒童的媽媽都會有個疑問,養育一個雙語兒或是三語兒,一種語言要輸入多少,雙語才算是穩定成型?

基本上,是輸入越多越好。

但要堅持模板原則,最好使用一人一語的方法,換言之,當媽的只管說自己的母語,而且只說一種母語,至於其他種語言,不管妳家寶寶是雙語,還是三語,甚至四語,皆由他人去完成。除了母語之外,切忌與孩子說其他種語言。這個原則我堅持至今,諼諼從未在台灣生活過,以往我們也沒有看電視看影片,他今年已經十二歲了,至今還是跟我說中文。

而且無論在什麽情況之下,即便衆人都只聽得懂德語,他都只跟我說中文。

我之所以堅持這個原則,那是因爲我見過許多不成功的例子,問題都出在語言模板不穩固。根據我的觀察,這個模板必須在三、四歲之前就要穩固,植入孩子的大腦之中。這個雙語(三語)模板一開始沒有建立起來,等到孩子日漸成長,再想去彌補,恐怕難以實現。

生活在國外,所聞所見都是外語,有很多情境無法全部以母語表達,但沒關係,只要母子溝通的模式還維持在同一個模板之上,那就對了,這裏所説的模板就是中文的基本架構。即便有時候爲了方便,與孩子説話時,會摻雜一些外語在裏面,但沒關係,只要溝通以中文模式進行,就行了。

比如,我問兒子︰「七月我們去Bodensee的時候,那時你跟Nathanael學划船,你現在自己一個人敢不敢划?」

地點︰博登湖,以德語Bodensee來表示。

Nathanael︰親戚家的同齡小孩。

雖然說這句話時,媽媽置入了兩個德文字,但是整個進行溝通的模板是中文上進行,只要模板的基礎沒變動,媽媽就做到了在家的中文教育。

反之,若是媽媽主要以外語的模板和孩子溝通,只是文句中偶爾插入一、兩個中文字,來教導孩子說中文︰「Shall I cook  餃子 or noodles for lunch?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那就是孩子根本沒學到中文,只是學到一些中文的字彙罷了!

餃子。

切記,不要以我們學習外語的經驗來教自己的小孩,學母語與外語完全不相同,嬰兒學習語言並非從單字學起,並非以單字組句,嬰兒是從情境來認知單字,從一個完整的語言情境中,慢慢地將字與物對上。

當母親所要做的工作不多,就只是提供孩子一個豐富的中文情境,尤其是孩子的父親與自己的語言不同時,這世間唯一能教導中文的人,只有母親自己了。

同理,若生活在台灣的媽媽想要培養孩子成爲英語母語人,中英雙語人,那麽就無時無刻與孩子說英語,絕不要對孩子說中文。

大家是不是意識到我在説什麽了,那本『培養孩子的英語耳朵』,基本上離我這裏所談的原則不遠了。


追劇增强三語兒的中文能力

 

眼下追的戲是︰長安十二時辰

三語教育中中文最難,因爲讀寫是非比尋常的難,要維持孩子的中文力,光靠媽媽的一張嘴還不夠,找找神劇來幫忙。

三語兒童諼諼最愛看中國古裝連續劇,到目前爲止,他陪媽媽看了︰步步驚心、如懿傳、延禧攻略、上陽賦、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夢華錄與長安十二時辰。

咦!那些拗口的措辭如何聽得懂?

無礙!現在網上的連續劇都有英文字幕,孩子聽不懂,總該看得懂。這下子媽媽就要倒大霉了,爲了讓孩子看得懂,反而是讓媽媽聽不懂中文了,不是所有的影片都能夠設定成中英雙語字幕,大部分只能二擇一。

不是我抱怨,有些演員的中文發音實在不行,就比方『長安十二時辰』的那個李必,他說的話我經常無法聽懂,還有他們讓一個中文發音奇差的人來演傳令兵,真的是一個字都沒讓人聽懂,還傳令?倒是那個波斯王子的中文字正腔圓,説得比我還好,真讓人懷疑他是不是中國人假扮的?

總之,沒有字幕的狀態之下,就算聽懂一半,也能猜出劇情。

那您會説,讓孩子看古裝連續劇是加强英文能力,不是加强中文能力。不過事後證明,在潛移默化之下,孩子的中文的確突飛猛進,而且那種進步是讓人明顯感受的出來的進步。

最最讓人驚訝的是,我們在慕尼黑住了一個月,他天天說英文,那時候他的中文變得尤其厲害,原因是他總是偷聽我和閨蜜説話啊!閨蜜的三個丫頭的第一語言是英語,但不説中文,和丫頭們玩時,他只能說英文,但卻一直偷聽媽媽和阿姨説話。

兒童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演戲,夏日旅行時,我們行脚到寧芬堡,參觀完這座宮殿之後,宮殿城堡博物館的最後一站,通常是紀念品販賣處。那時孩子卻要求買一把摺扇,因爲當時我們正在看『天龍八部』,他觀察到了段譽手中總是拿著一把扇子,於是我買了一把扇子給他,他遂模仿劇中段譽的行止,成了一個翩翩公子。後來看『夢華錄』時,惡形惡狀的池衙内也總是拿著一把扇子,緊張暴怒時,總是猛扇手中的扇子!這時兒子拿起這把扇子時,氣氛就變得十分搞笑。

媽媽訝於兒子的文化認同之餘,也觀察到兒子説話的措辭也跟著改變,學了段譽的口頭禪︰『妙極!妙極!』與包不同的︰『非也!非也!』

三不五時繞出一句文雅的措辭,比如説︰這自然!何故?

聽了之後,不但讓人噴飯,啊!追劇對孩子的語文教育,有奇效啊!一個暑假追下來,兒子的中文非但更上一層樓,還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問一些歷史的問題,比如說︰唐代的靖安司,到了宋代就稱爲皇城司?什麽是衙内?什麽是娘子?

我還得上網找一找!

這讓我回想起一年前,我們看『如懿傳』時,兒子肚子餓時,總是大聲説一句︰「用膳了!」

請參閲︰『三語兒童看清宮劇

 

長安十二時辰

 


自上週萬聖假期以來,我家兒子迷上那齣傳説中的神劇——長安十二時辰。之前曾經讓他看過兩集,無奈當時是付費影片,不想爲了看四十八集的連續劇而網上付費,網上金錢交易,一向能免則免,因此就此作罷,沒能看下去。

這齣戲開場時以長鏡頭拍攝長安城全景,頗有大銀幕質感,讓人彷彿置身於唐代長安。場景、服飾、道具、建築無不精緻考究,正如衆所周知,日本的建築服飾器物都保留了唐時風貌,因此全劇熏染著淡淡的和風,那種唯美細膩的線條很能抓住人的眼球。

時過境遷,兩年過去了,那細部考究的畫面還留存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懷。曾幾何時這齣戲已設定成免費欣賞,欣喜之餘,還是要有決心。

要有何決心?

追劇要花很多時間,日常要寫文、種菜、除草,時間都不夠,哪裏還有多餘的時間看影片?看影片是種既奢侈又浪費的消費,只能是晚間親子同樂的消遣,我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看影片上,一向把握一個原則︰一旦要看,就要看神劇。

前些日子爲了滿足孩子的武俠夢,陪他看了『射雕英雄傳』與『天龍八部』,追完這兩部戲,説什麽也下不了決心去看『神雕俠侶』,倒是去看了同是劉亦菲主演的『夢華錄』。

因沒見過劉亦菲演戲,想先見識一下她在『夢華錄』中的演技,再決定是否去看小龍女,原因無它,只因爲『夢華錄』短。

短就好,短我最愛。

這回選上『長安十二時辰』,也是因爲它短。

每一集約三十到四十分鐘,一共四十八集,加總起來,是名副其實的十二時辰。可也不短,不短的原因是這十二時辰也太長了,這麽龐大的結構與複雜的情節,卻硬生生給塞進了十二時辰裏,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事發在唐代天寶三年上元節那一天(公元744年),長安遭遇恐怖襲擊,靖安司必須在十二時辰之内抓出恐怖分子,否則全城會被伏火雷(火藥)毀滅。

    精緻大戲乍看之下讓人驚艷,但細看卻有破綻。

故事鋪陳卻是離奇的複雜,線索從突厥狼衛,追蹤到波斯景寺(唐代的景教即基督教),查出了埋設伏火雷的是以龍波爲首的蚍蜉兵,劇情逐漸牽涉到皇帝與太子,抖出來的内幕卻是太子與朝中大臣林九郎之間的黨爭。

在這個格局裏,古典唯美中卻氛圍奇異,殺機重重,無論是上面的官員士卒,下面的流氓妓女,人人都有一段心酸悲慘的故事,都有要殺林九郎的理由。整體而言,這樣的戲路其實是非常好的構思,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命與情感,皇親貴胄看似與下層社會的販夫走卒毫無瓜葛,但這齣戲中所有的人,不分貧富貴賤,皆與恐襲息息相關。

問題卻出在故事的主題︰時間。

如此複雜的佈局,如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内全部發生完畢?滿朝文武要在短短十二時辰之内偵破一樁大案子,卻有泰半的時間都在滿城奔波,做些與劇情發展無關的雜事。

譬如︰那些大官總是在煮茶,不然就是馬車停在大街上,擺張座椅,在那裏閑情逸致地喝口茶。專案小組探長(李必)在如此緊迫的時間裏,不知喝了多少盞茶?被監禁時還有時間熬煮一鍋湯藥救爛瘡女,還有時間去求太子救女婢檀棋,被恐怖分子捉住,又能離奇逃脫……還有年邁的宦官郭利仕(史上的高力士)一天之内傳聖人口諭不下十幾二十次。

他用飛的嗎?邏輯在哪裏?

而男主死囚張小敬可謂名副其實的打不死的蟑螂,單打獨鬥以肉身擊潰身穿盔甲的右驍衛;三番兩次被嚴刑拷打得半死,還斬斷小指頭,全身被紅鐵烙滿傷痕,瞬息間即刻活轉過來,又是生龍活虎的一條好漢。

一次次被擊垮,一次次又僥幸活了下來。

很像遊戲裏面的情境,這齣戲給人的感覺是沒有game over的時候。

專案指揮中心靖安司,還遭遇到恐怖分子襲擊,多數官員遭到殺害,文件線索全被焚毀,核心人物張小敬、李必、檀棋與徐賓下落不明,最後皇帝下詔讓靖安司由右相林九郎接管。一切看似曲終人已散,人走茶已涼,但林九郎埋在靖安司的奸細姚汝能突然良心未泯,上望樓向全城傳遞「不退」的密語,靖安司的案子因而起死回生,憑著幾個核心人物,繼續查下去。

情節懸疑膠著離奇,全城人跟著張小敬一個人轉,所有的線索卻指向,人人都有嫌疑,人人都可能是幕後主使人。

這短短的十二時辰實在長得讓人看不下去。

終於熬到三十集,死掉的徐賓(大案牘術的發明者)又活轉過來,提供張小敬一條關鍵性的線索︰幕後買通恐怖分子的頭目極可能是右相林九郎(歷史上的李林甫)。他雇用了突厥狼衛、蚍蜉殺手、埋下伏火雷(炸藥),都是要人來刺殺自己,再將刺殺的罪名嫁禍給太子,便能一次扳倒太子……

似有圖窮匕見、水落石出之感。

死了那麽多人,冒著全長安人的性命安危,以焚毀長安為指標,動用全長安的守備與軍力,攪得滿朝文武人心惶惶,右相的目的就是引人來刺殺自己,爲了只是扳倒太子一個人?這未免也太好萊塢了——興師動衆爲的只是一個小小的目標。

到底實情到底爲何?都已經付出了三十集的時間,只好繼續往下看下去了!


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夢華錄』

 


最近和兒子一起看了一齣熱劇『夢華錄』,兒子一見劉亦菲在銀幕上現身,就大呼︰「小龍女!」

哇!連這個中文不太好的洋娃娃,都知道小龍女是誰,實在是太驚人了。

甚少關注新聞與影視動態的我,從不追劇,這齣偶爾讓我撞見的『夢華錄』,卻是一齣今夏才出爐的新戲。

會讓我意外找到這齣戲,只不過無意間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仙氣飄飄的神仙姐姐劉亦菲發胖了許多……云云。便想知發福之後的仙女如何維持飄然的形象,立馬去查了劉亦菲的維基簡介,才知道她一出道就成名,拍了幾齣經典代表作,其中小龍女一角更是無人可跨越。然而,我卻遲遲未下定決心去看這部『神雕』,看劇追劇很費時間,向來不願輕易投入,心想不如先看看『夢華錄』吧!

最近兒子迷上金庸武俠小説,我也陪著撩下去,看完最新版『射雕英雄傳』與『天龍八部』,一直不敢投入兒子非常期待的『神雕俠侶』,一直等著最新版上線。雖然衆人都説劉亦菲演的小龍女無人可超越,不知爲何總是下不了決心去看她演的小龍女。

那麽,『夢華錄』先讓我看看劉亦菲的演技到底如何?

巧的是,『夢華錄』竟然是劉亦菲繼『神雕俠侶』之後,暌違十六年的電視劇,她在演完小龍女之後就轉往大銀幕發展了。

巧的是,小説中,小龍女與楊過也是隔了十六年才再度重逢。

更巧的是,『夢華錄』的男主角陳曉演過楊過。而劉亦菲與陳曉這兩人真的也是十六年後再續前緣。

一切都是太巧了。

在這麽多的巧合之下,驅使了我的好奇心,便去找出了這齣戲。


看了前幾集真的是不錯!戲中對於東京(汴京)與宋代人的生活刻畫得很細緻,服裝道具都尚清新簡樸的風格,荊釵布裙更能突顯了劉亦菲天生仙氣飄飄的氣質。華麗浮誇的宮鬥看多了,近年古裝戲服崇尚奇形誇張的設計,不時令人仰天長嘆,然而,『夢華錄』一開始以小橋流水人家取景,的確讓人耳目一新。

這齣戲的故事線是女主趙盼兒在未婚夫歐陽旭高中探花、變心另娶高官之女之後,不辭千里從錢塘遠到東京(開封府),只是想找到探花郎,當面把事情說個清楚。

在此之前,前往錢塘探案的皇城司使顧千帆,路過錢塘江畔趙盼兒所經營的茶館與女主相遇,後來盼兒動身前往東京前、先去了一趟楊運判府中,有事想請楊運判幫忙(運判是一種官名),恰巧遇到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一幫黑衣人將楊家滿門滅口,她卻在這時順手救了男主一命。

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沒錯!是女主救了男主,這是一齣描述一個卑微的女子在尊卑分明的社會中、如何自立自强的戲,戲路大多以突顯女力爲主。我不得不説,這是故事的亮點,也是故事的敗筆,有時候强調太過用力反而失去說服力。

男女主角演技很好,配角們的演技也都很到位,整齣戲的敗筆是在編劇,在錯綜複雜的劇情中,不僅是女主創業艱辛曲折的歷程灌水灌得太多,在後面在搞大事業時,女主與行頭金主池衙内(劇中角色是丑角)携手合作經營大酒樓,頓時讓女性自立自强失去了意義,而且讓内埋在劇情中的許多宮廷内鬥、權謀黨爭的故事線,變得模糊不清晰,如何讓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導向一個令人滿意的大結局?

令人遺憾的是,編劇沒有編好。

最後面、最關鍵的部分,非但沒有交代清楚,讓人看得一頭霧水,枉費前面風風火火所鋪陳的故事線與埋下的伏筆。而且編劇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突兀的結局︰盼兒寧可接受笞刑,也要將歐陽旭告上公堂,判官審判不公,導致帝后垂簾庭審等等劇情安排……

最後帝后出現,不但不合乎情理,而那種皇權能化解一切不公的俗套︰皇帝來了,就沒事了。

頗有爛尾之感。

枉費劉亦菲的賣力演出!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接待法國交換生

 

慕尼黑市政廳


兒子的學校與法國Ain省(里昂地區)的一所學校,進行學生交換,甚少在學校露面的我,最近忙於與學校應對,因爲家裏接待了一位交換學生。

交換活動原本是讓兒子得到學習法語的機會,讓交換學生的德語得以突飛猛進,後來卻變成媽媽大顯身手的「好時機」。

久違了!法語!

不用懷疑!我也曾經留法!

熱愛卡門的我,法語嘟噥美妙的語音吸引著少年輕狂的我,負笈法蘭西。

然而,我們這位接待學生,雖然在學校已經學過了五年的德語,卻怎樣都不願說德語!我只好絞盡腦汁用十分破舊的法語和他溝通,腦力激蕩之下,隱藏在海馬迴的法語竟然被我揪出來了。

太神奇了!

足見寶刀未老,媽媽還是有語言實力。

相較於法語,英語要忘記原是件困難的事,透過網路,日常接觸英語的機會非常頻繁,就以寫作資料而言,以英語居多,天天都在看英語,想忘記也難。然而,法語嘛!縱使法國的國界就近在眼前,經常聽到路人甲乙丙在說法語,但日常中能演練法語的機會確實少之又少。

德國中學始於五年級,第二外語是必修,中學畢業考試(Abitur)必考,是上大學的門檻之一。令人訝然的一點是,學校所安排的法語時數竟然多過於英語。更令人吃驚的是,我所接待的學生,七歲起就開始學習德語了。

以前住法國時就曾有聽聞,法國學童所學習的第一外國語不一定是英語,他們可以在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拉丁文等外語中,自由選擇一項。當年住法國時,我的語言交換只學了德語與拉丁文,在學校並未曾學習過英語,上大學時,才特意去補修。

時經多年,聽説近年來法國政府推行英語教育,如今在今這個網路盛行的時代,英語還未作爲第一外語來學習,的確令人感到驚訝。

而只學了基礎法語的兒子,這幾天帶著法國同學到處跑,說得還真是有模有樣,三語兒果然與衆不同,語言細胞從小受到密集訓練。

再者,Dualingo也是功不可沒,兒子是Dualingo愛用者,在網上同時學習法語、俄語與拉丁文。

明天,交換生就要「回國」了,我問兒子明年是否願意前往法國,住在寄宿家庭中,渡過極具挑戰的法國式生活?

他說要耶!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諼諼語錄


24.03.2021 by 薇亦柔止

 

春天近了



諼諼語錄

新冠肺炎已經一年了,學校關閉,孩子賦閑在家,孩子除了徜徉於山谷之外,閑來無事之時,也與媽媽一同看清宮陸劇。爲了孩子,媽媽已經十幾年不看連續劇了,沒想到近年來拍的戲可真多,那個閤家促膝於客廳,一同看八點檔,三臺之戰的時代已經十分遙遠了。

沒關係,可以先向網路打聽看看,十年前錯過了『甄嬛傳』,那就看兩三年前出品的『如懿傳』吧!之前,我們母子倆一起看過『延禧攻略』,聽説這兩檔戲還是同時推出,爲了加强孩子的歷史教育,還是再看一齣乾隆朝的戲吧!

沒想到,我還真喜歡周迅呢!

這時候,諼諼卻納悶了,「這個乾隆皇帝跟上一次的乾隆皇帝不同,怎麽不是一直穿黃色的衣服?」

媽媽想起先前看『延禧攻略』時,孩子也問起,「皇帝都穿黃色的衣服所以叫黃帝嗎?」這個嘛!以前在中國的確有個黃帝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曾經記錄過孩子的話語,現在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2020.02.20

「媽媽!不是沒有時間嗎?爲什麽説是來不?沒有時間,還不急麽?」 
「孩子啊!此非彼也!」

2018.03.30

我們若有時光機的話,只要回到「過去」,不必飛向「未來」,因為我們正在飛向未來,何必飛往未來?

2017.09.15

有一天晚上就寢時,媽媽蓋好了棉被,諼諼表示要媽媽關房間的燈: 

Please turn off the light, all stars as well.」

這小鬼實在是很有幽默感。

2017.09.15

媽媽問諼諼: 「超新星(Supernova)的引力比紅巨星(Red Giant) 的引力還大嗎?」

諼諼回答道:「超新星沒有引力,而是有反吸引力(anti-gravity)!都已經爆炸了怎麼會有引力,哈哈!」

媽媽聽了一頭霧水,媽媽有聽過反作用力,卻沒有聽過反吸引力,於是問爸爸:「真的有anti-gravity嗎?」

爸爸說:「有啊!我們兩個剛剛想出來的呀!」

2017.09.15

兩個星期前諼諼參加一個女同學的生日party,同學在介紹他時,說諼諼知道一些科學知識。

諼諼卻接口回答說:「E = mc平方,槍是化學,原子彈是物理。」

所有的小孩聽了一頭霧水。


2021年2月26日 星期五

古裝連續劇

薇亦柔止(Moria Flaig)
26.02.2021


黑森林雪景


這一年來因爲冠性肺炎,孩子賦閑在家,我專心寫作之餘,有時陪陪孩子看點古裝連續劇,古裝文言的措辭,據説有助於提升兒童的中文能力。

説起連續劇,我可是已經十幾年沒看了,心血來潮去看戲,莫不爲了寫作。看了兩三齣戲,對於網路用語『狗血』一詞不甚瞭解,便上網查詢,難怪乎!大家皆抱怨現在的編劇編得太狗血了。

所有的劇情,不外乎︰復仇、殺人、設計、陷害、爭寵、心計、哭鬧、鬥爭、陰謀、權術、利用、跳樓、投毒、自殺、墮胎、虐待、苦毒、酷刑、耳光、黑腹、暴力、黑道廝殺、武林廝殺、拳脚相向……

網路小説,不外乎︰武俠、玄幻、神仙、人鬼、轉世、穿越、練仙、練功、宮鬥、宅鬥、商戰、才子佳人……

我心中不禁要問了,世人哪裏來的那麽多仇恨要報?

即便我的人生讓我哭得再也哭不出淚來,我卻沒想過要報仇。

我寫得太純情了,大概沒有人要看。那一點心機,那一點陷害,那一點自私,沒有復仇、沒有血腥、沒有暴力,連相駡都很少,更沒有踩著衆人的血淚往上爬到人人欽羡的位極之處,太寫實了!會成功嗎?

我很懷疑。

我還陪諼諼看了一齣以乾隆朝為背景的古裝連續劇,問題來了,看古裝,就要為孩子解釋一大堆問題,幸好他有英文字幕可以讀,真是媽媽之福。

「爲什麽乾隆又叫弘曆?」

「爲什麽戲中人皆叫皇帝為皇上或是陛下?」

「陛下與殿下有何分別?」

諼諼可不知道乾隆皇帝還有個廟號叫清高宗。

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戲裏大多稱爲乾隆皇帝,史書裏則稱爲清高宗,戲中人還活著,當然還沒有廟號諡號,史書中人已亡矣,故使用清高宗的稱呼。

但乾隆爲什麽沒有封號?在戲裏,他不是都封嬪妃為純妃、嫺妃、嘉妃、令妃……而乾隆他自己的封號呢?

怎麽沒人叫他弘曆皇帝?諼諼我兒啊!弘曆是他的名字,不是平民老百姓隨便可以叫的。

姓弘名曆嗎?怎麽不是三個字?不是啦!乾隆是他的年號,他的名字叫愛新覺羅弘曆,更多字了。

「皇帝都穿黃色的衣服所以叫黃帝嗎?」

媽媽聽了,心裏不禁想,確實可以怎麽解釋。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康軒國語一上下生字表



雪梨水族舘的魟魚


早︰早草
操︰(品澡燥)
人人︰來坐兩
女︰安好家要媽妹姐奶
小︰你小
大︰大人太天
巳︰己起巷恭包捲
欠︰吹歌歡次
包︰泡跑袍(抱炮砲飽)
古︰個故做固蝴(胡)滴
我︰鵝餓國
者︰都著煮老
在︰往住主王生星
工︰空紅缸虹(功攻)
中︰口回向只
圭︰哇娃街鞋(佳)
禾︰和秋(香)
千︰十不杯水丫木本上下卡片
巴︰把爸爬吧色
去︰公走是
白︰日拍的但春唱晶(怕伯)
雨︰雲電雪雷
足︰跳跑
巾︰帶棉常(當)師刷掃
方︰房放收於游遊旅邊(訪)
子︰了好學享
各︰格路客
就︰影(景京)
辵︰過還送追這邊迎
畫︰書事(筆律)
象形字︰魚鳥美麗風象像(馬)
門︰開問間閃們
可︰哥歌河呵(何荷)
耳︰聲聽
豆︰樹頭喜戲燈
也︰地他池她牠
山︰出
班︰斑
木︰朵樂葉茶條
唱︰(昌)晶品操
手︰毛
立︰拉打音滴新(泣位陪倍)
糸︰終給綠細紙缐
新︰(親)
年︰牛件(午)許
至︰到倒
行︰街倒
目︰真貝看自見面首道姐頭夏(頁且直具)
貝︰買賣
言︰說計誰認話請這該
火︰熱黑為
風︰蟲蝴蝶蜜蜂
元︰玩晚(兔)院(完)
巠︰輕車(經)
合︰給哈(盒)
袁︰園滾(遠)
里︰裡(理埋)更果
弟︰第
隹︰歡誰雙隻雀堆推(集)
米︰氣糖
有︰友右左又沒
月︰有朋用期肚腳
乍︰作怎
交︰校文(父)久
葉︰蝶(世)
青︰請靜情(猜晴清)
爭︰靜箏淨
彳︰街得行
身︰躺躲朵
成︰城
夕︰夢多
白︰棉原缐願(源)
變︰樂
高︰亮享停
每︰海(莓)
彩︰菜
低︰紙(底)
牙︰穿呀雅(芽鴉)
心︰認想愛應念蜜
人︰金今念分扮(份)
艮︰很眼(跟根)浪(狼)
先︰洗光見祝
木︰林森
尼︰呢泥
長︰張(漲)
走︰趣起最
亥︰孩該(核刻)
少︰小沙炒(抄鈔吵)
喝︰渴
寺︰時(特)
果︰顆(棵課)
頁︰顆願頭
羽︰摺(習)
師︰追

未分類︰快笑球花鬧北再暖麽舞陽除哪吃慢會寫飯堡候船對寶

回到『以基本字帶字』︰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_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