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澳洲小學怎麼教算數:二



Moria Flaig
18. Dezember 2017





澳洲小學怎麼教算數:二

前言:不是所有的小孩不適合這種教法,只是某一類型的小孩不適合

上學期結束時,我收到了一張令人震撼的成績單,諼諼的數學成績非常差,我想離倒數第一大概不遠,在澳洲沒排名次這回事,全靠我自己猜測,從後來幾次的師親面談中,我得知了成績的意義,老師的意思是說,他都不會算耶!

在入學之前,有學算數啊!怎麼會這樣?於是我開始讀一些資料,就目前我所讀到的研究指出,數學障礙往往伴隨著閱讀障礙、低落的語文理解能力、和低智商,但是諼諼的英文閱讀能力高得驚人,拼字年齡也高達12歲半(今7歲半),語文智商也非常地高,縱使三語因素讓他的英文較差,我們幾乎可以排除語言弱勢的因素,數學不好是理解力不好嗎?

面對這兩個不對稱的發展,我和學校兩方皆展開一場找原因的奮戰:學障?三語轉換?專注力不足?適應不良?首先,是一連串的測驗:IQ、Raven's、AGAT、CogAT、PAT、NAPLAN和上述的YARC閱讀與拼字測驗,學校總共為諼諼測了六、七種測驗,然而,令人非常驚訝的是,本來我們以為他的數學推理能力會很差的,沒想到CogAT的數學推理、空間推理能力得分卻非常地高,瑞文氏圖測也非常地高,既然不是先天缺乏數學理解能力,問題是在哪裡?

撇開班級本身混亂的秩序不談,經過一番實地觀察、直接參與教學現場之後,我認為,教學法是主要癥結,加上諼諼本身2E的特質,無法變通的固著性行為,兩者碰撞在一起,不是相輔相成,而是本來會的,統統變成不會。

在入學前,諼諼已經學會加減法進位、借位法,本來以為這樣一來就萬無一失,沒想到,他們根本沒有教進位借位法。諼諼愁眉苦臉地對我說:「媽媽教的數學根本沒有用!」什麼?沒有用?數學到哪一個國家都一樣,怎麼來到了澳洲就變樣了呢?當時我不明白為所說的沒有用是怎麼沒有用?我們要知道,這種固著性強的小孩要讓他們改變方式比登天還要困難,他已經先入為主接受了進位借位法,老師教別的方法,當然不行。當時,我也無法判斷,他說沒有用,是不是真的沒有用?沒想到諼諼真的在萬般無助、信心完全崩潰的狀態之下渡過了一個學期。

接到成績單之後,我馬上與老師會談,才知道事態嚴重,果然,我當初教的完全沒有用,在面談中老師把她教的方法一一解釋給我聽,沒有進位法,他們主要使用跳躍法與拆解法,因為太多複雜了,我不得不上網下載新州政府所頒佈的數學教綱,這時才知道,進位法要等到高年級才會教呢!難怪諼諼說:「媽媽教的根本沒有用!」因為學校老師不是這麼教的。

在假期中,我馬上在家進行傳統的紙筆計算,看看孩子有沒有把以前學的全都忘光光!沒有啊!還是會算,莫非在學校就變成不會算?假期結束,我及時跟老師反應,他在家都會算啊!真的不知道問題在哪裡?老師還不相信我說的,勉為其難地答應我會再測試他一次,這次,老師說,他會算了!

那時候我還未參與教學,根本不知道到底怎麼一回事,也還不知道諼諼是2E。事後分析,我想,傳統紙筆演算,方法直接簡單,反而比較適合2E生,2E兒理解力高、實際操作能力差,不適合花樣變化太多、操作過於繁複的教學法;傳統教法注重抽象推理、公式推演、方法直接,反而比較簡單、明確,最重要的是不必寫、不必分析描述。澳洲的教法不但方法太過繁複,而且偏愛性質比較不明確的語言、使用手動工具和電腦操作,要求寫很多很多,而且每個步驟都要解釋,反而不適合手眼協調度差的諼諼。

新式教法太過繁複,這話怎麼說?是什麼樣的教學法,造成孩子的適應不良呢?簡單地來說,在澳洲算數的教法是一種結合數字、語文、遊戲、美勞、工具與多媒體的教學法,強調文字解說、口頭唱數、實物點數、步驟分析、多樣的計算策略、發現模式、實際手動操作、使用電腦繪圖。完全沒有紙筆考試,只有口頭評量,評量時不重視計算,而是重視解釋與說明,感覺上好親切哦!但諼諼生性沈默,不喜歡回答問題,更不喜歡按照老師的步驟和方法來計算,口頭評量對他非常不利。雖說這種方法怎麼看都是立意不錯的教學法,但諼諼在五花八門的變化中,迷失了方向。

顯然地這種教學風格不適合諼諼這種學障生,主要原因在於學習過程過於繁複、步驟過多,有礙於自動化,口頭評量對於以中文來思考數字的諼諼來說,無法立即轉換反應,紙筆計算反而較佳。什麼是自動化呢?自動化即是,一看到9x7=?不用累加計算就能夠反應出63。寫過幾次「媽」這個字,不用回想思考,手就能夠自動寫出來。閱讀即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結果,你想想看,如果讀每個字都要拆解成音節,再將音節拼起來,這樣讀一本書該會有多累啊!然而,在某些事情上,諼諼的大腦卻無法做到自動化這一點。

手眼不協調、手無法記憶筆順、動作、無法唱數數字、無法記憶乘法表、看到數字(或是中文字)無法順利切換成語音等等,凡與順序有關的事情都有學習上的困難,自動化有障礙,我稱為「循序缺陷」。詳情請看舊文『循序缺陷』。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25.html
對於這樣的孩子,若是教學活動太多樣、步驟太繁複,又要算、又要說、又要唱、又要寫、又要畫、又要剪、又要貼、又要玩、又要做體操、又要操作工具和電腦,對於他人來說,可能是又好玩、又有樂趣的學習方式,但是對於手眼協調能力不好的學障兒來說,multi-tasking則是一種災難,反而會讓他無所適從,他需要的環境正好與此恰恰相反,安靜、專注、單一、直接、明確、一個一個來、而且步驟越簡化越好。最好是,一看到就能夠馬上反應出答案的那一種透明度高和明確性強的計算題,最好不要要求寫出分解步驟和囉哩八嗦的說明,因為他寫字不行啊。

正是這樣,不只是活動多樣讓小孩子無法專心,澳洲的算法強調分解步驟,步驟越多、自動化就會越困難,其實加減法我們只要學會一招就夠用,那就是進位借位法,其他都是推演而已,乘法從加法推演而來,除法從乘法推演而來,分數從除法推演而來,代數從四則運算推演而來。但是在澳洲進位借位法要到高年級時學習四位數加減法時才會教,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計算策略,既囉嗦、又繁瑣,尤其是低年級的算數皆以步驟繁多的拆解法為主,對於注意力不好的學障兒來說,真的是越拆越糊塗,到底是什麼樣的計算策略,讓人厭煩呢?在舊文『澳洲小學怎麼教算數』中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9/blog-post_30.html,我曾經介紹過,現在摘要如下:

1)跳躍式(jumping strategy):8+6=?8往前跳6步。45+34=?方法有兩種,第一種即是,以十個一數將45往前跳三步:55、65、75;然後再往前跳四步:76、77、78、79。答案79。第二個方法是,4跳3步、5跳4步。答案79。

2)分解法(split strategy):46+33=?先把46分解成40+6;33分解成30+3,所以:40+30=70;6+3=9;70+9=79。

3)補數法(inverse strategy):65-37=?這個方法的基本概念是,看看37要補上多少差數,才能夠達到65?37加上3等於40,40再加上20等於60,60再加上5等於65,最後3+20+5=28,答案是28。

我在課堂上,還看到其他方法,是教綱中沒有列舉的,例如:雙倍法(double strategy),8+6=?有兩個算法,第一個是,8x2=16,8-6=2,16-2=14。第二個是,6x2=12,8-6=2,12+2=14。
不要懷疑,這些他們統統要會,而且所有的步驟都要會解釋,評量時老師會要求小朋友以指定的方法做分析和解釋,諼諼善於推論,但並不善於解釋,更慘的是,他非常地不喜歡變通,只願意使用一種方法來計算。我想,無論方法為何?其實我們最終目只有一個,小孩要會算,如此而已,可惜的是,他們根本不重視計算,不重視抽象推演,只重視學習過程。

這種設計從正面來看是多元思考、注重學習過程、富有啓發性,從負面來看則是,操作步驟過於繁瑣,對於一般兒童來說,這種學習方式或許很豐富、很有趣、很好玩,但是對於學障兒而言並非如此,你想想看,將遊戲變成學數學的苦差事,這種遊戲會好玩嗎?固著性強的兒童對於任何變通辦法都會感到不安與焦慮。再加上學障兒本身自動化就有很大的困難了,現在又要面臨五花八門的計算策略、又有多元媒體如重山地卡在中間,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以一個家長的身份來說,若是這樣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孩子發揮潛能,反而阻礙學習,讓一個孩子從數學資優生變成數學學障生,教育單位是否應該考慮改換教學方式?學校做了這麼多測驗的目的何在?無非是要以此做為改善教學的參考,使得教學能夠適性,發揮孩子的潛能。設計多種操作方式,本意是為了讓孩子以不同的面向來理解同樣的問題,但若有孩子不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反而感到迷惘、困惑,我想,這種方法設計再精美也是枉然的。

學期終了,我和諼諼去同學家玩,他的同學有一個姐姐是五年級生,我向她借她的簿子來看,因為澳洲小學沒有使用教科書,我們家長只能從孩子上課的簿子來判斷,他們在學校都學了些什麼?這些簿子平時只放在學校,不帶回家,要等到一年過去了,家長才能知道,他們究竟在學什麼?本來只是想知道進度而已,一看那五年級的數學簿子和家庭作業本,果然與我一直以來的猜測相同,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定義、解說,一點都看不出進度來。

最奇特的地方是,學生得自己編故事來算算數,什麼叫做做編故事?類似我們所熟知的應用題,普通的應用題只有簡單的陳述,但是他們卻讓孩子自己編一大篇故事、使用文字敘述來表達數學概念?很顯然地這位姐姐偏愛長篇大論,寫得還真多,而不見算式,到底算在哪裡?

咦!數學課不是教算數嗎?難道是上英文課?五年級的家庭作業中居然出現不少二十以內的加減法和乘法表,有點誇張!我猜想,正是因為平常很少演練算式,上課時都是在寫文字、操作平板電腦,孩子們計算能力不好啊!難怪老師不得不時時回頭溫習低年級(二十以內加減法)和中年級(九九乘法)所學過的計算技巧。

簡言之,他們的數學課完全不重視算,而是重視其他事情,上面的例子是作文,低小則重美勞。有一次教分數,其中有一道題目是烤餅乾,要求小朋友以剪貼圓形來表示餅乾,老師完全讓學生自己發揮,但是有幾個學生不懂怎麼操作,老師要他們統統到前面聽解釋,一開頭總是會問:「你想烤幾塊餅乾?」這下子問題來了,有的說七塊,有的說五塊,老師就說:「七塊不適合算分數!烤八塊好不好呢?」撇開美勞的問題不談,這樣的練習題不是會讓小孩感到困惑嗎?算數學一定要明確!不明確的題目卻不時地出現。

放暑假前我去了一趟特教老師那裡,去談瑞文氏圖形測驗和閱讀拼字測驗。從數據看來,諼諼的英文和數學都應該很好才對,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成就與潛能差距太遠了。特教跟我透露一點玄機,澳洲的數學教學法引起很多爭議,有很多數學專家說這不是數學,而是語文,果然離我這一年來猜測的不遠呵!

特教老師跟我保證,諼諼轉去德國之後,數學不會不好,應該會大好,因為他的推理能力非常地好,現在不好是因為眼下的教法所致,在這裡數學的教法很注重寫、解釋與日常應用,問題開放(不明確?),學生自己設定、自己回答,可答也可以不答。這種教法與純數學相去甚遠。我瞭解自己兒子的性格,他對於程序有固著性,不願意變通,在無時無刻都要求會變通的環境裡,他只會無所適從。

一個很簡單的算式,直接以數字寫出答案就行了,澳洲的教法不只是那種拆解法麻煩,而且進行方式更麻煩,又算、又說、又唱、又寫、又畫、又剪、又貼、又玩、又肢體活動、又操作工具和電腦,這麼大費周章到底是為什麼?數學不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語言嗎?數字對於諼諼這種三語兒童無非是最棒的形式表現,一個數字可以將他腦中三種語言表達出來,不必轉換,多輕省啊!然而在這個多種族、多文化的社會中,他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將文化語言背景因素降到最低來教數學呢?

的確上面列舉出來的:算、說、唱、寫、畫、剪、貼、玩、肢體活動、操作工具和電腦,對孩子的發展都很重要,此文的目的不是在倡導,學校只要讓孩子算數學就夠了,其他的活動是多餘的。恰恰相反,因為教法是這麼繁複,活動是這麼繁多,他們光是寫數學,根本沒有時間做其他的活動,於是,算、說、唱、寫、畫、剪、貼、玩、肢體活動全被犧牲掉了。

澳洲這種教學法不是很符合職療嗎?學習結合手動操作,其實不然,澳洲的兒童大多在三歲時進入公幼,公幼與小學是同一系列的體系,他們不會訓練不足,然而卻越來越多的孩子必須接受職療、特教輔導、服藥控制專注力。關於治療、服藥的事情,這不是我隨意添加、任意猜測,而是老師自己親口告訴我的,只差沒指名道姓,此外,我在參與他們上課時,特教老師也會進來輔導學生,有時候一組學生會被送去做書寫輔導,諼諼是其中之一,就我所看到的,為數還不少!

然而,算、說、唱、寫、畫、剪、貼、玩、肢體活動、操作工具和電腦,對孩子的發展都很重要,我只是希望不要全部一起來。一張算式,幾道算題,讓孩子集中精神演算,早早算完,早早去玩啊!就是因為要做的事情這麼多,一節數學課歷經一個半小時還做不完,此外,更奇怪的地方是,我們小時候每星期都有一、兩次美勞課,他們幾乎沒有做美勞,只有逢年過節才有美勞作品帶回家,理由很簡單,沒時間!他們從公幼(三-四歲)開始,每天上課六個小時,與德國小學每天上課三個小時比較,兩倍的時間,而且讀、寫、算教育比起德國的小孩提早三年,時間應該非常充分,為什麼沒時間做美勞?

再者,因為都寫不完,所以小朋友通常是草草了事,剪也沒有剪好、貼也沒貼好、畫也沒畫好、寫更是沒有寫好、算式還忘記寫上,最後根本沒算,因為等畫好、剪好、貼好、寫好,時間已經過了,沒有時間算耶!教學目標是什麼?沒錯!是數學,但是為什麼沒讓孩子算呢?最終的目的完全沒有達到,豈不是白忙了一場?

這時,我們要多想一下「減法教育」,我的孩子沒這麼聰明,學習有障礙,一次沒辦法做這麼多事情啦!事情必須一件一件分開做,然而方法則以精簡為尚!



延伸閱讀:

建構式數學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1/blog-post_20.html
語言與建構式數學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1/blog-post_20.html
專注力缺陷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1/blog-post_25.html
靈活的教法其實不靈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9/blog-post_30.html
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21.html
識字一定要直接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
善用閃字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html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














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孩子的想像VS說文解字


Moria Flaig
25. Dezember 2017




孩子的想像VS說文解字

最近我在網上討論,拆字法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識字教學法呢?相對於拆字法,我力推「直接識字法」,因為我觀察到,直接識字有助於自動化,讓字音字形聯結更迅速。對於識字困難的孩子來說,字往往越拆越複雜,越拆解步驟就越多,訊息太多反而會造成處理速度太慢,嚴重影響到自動化的歷程。然而,諼諼有自動化困難,拆字對他來說,反而不利識字。

在各種部件教學法中,我曾經試過「說故事法」,將字拆解成幾個部件,再將每個部件賦予意義,最後再將所有的部件串成一個故事,來幫助孩子記憶。這個方法很符合小孩子愛聽故事的心理,又說故事又能認字,我想,小孩子必定很愛,後來我發現,諼諼只愛聽故事,並沒有因此而學會了認字,於是我放棄了這個方法。

然而往後在教導識字時,我赫然發現,他自己也會說「字的故事」,即便他的想像與我們知道的文字學相差十萬八千里,然而字的故事一定要溯源到說文解字、造字六書嗎?不一定噢!這時候,我只是聽他分解,不去破壞他的想像,因為我們若是去改他的故事,反而弄巧成拙,小孩子讀書識字的目的只是認字而已,並不是在研究文字學,縱然他對文字的想像與古人當初造字的構想有很大的出入,但我相信,只要他自己能串起來,不管他怎麼想像,想歪了也沒關係。

我那寶貝兒子說:「課」這個字分成「言」、「田」和「木」三個部分,「言」代表說話,「田」看起來像是教室裏面的黑板(現在都使用白板),「木」則是站在白板前面的老師,「課」就是老師在上課。

我聽了,實在很想笑,「田」怎麼會是白板、「木」怎麼會是老師?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差太遠了吧!但是我忍住不笑出來,也不糾正說:孩子不是這樣子的啦!其實啊!「課」是一個形聲字,「言」是意符,「果」是聲符,但是「果」又不讀水果的「果」,而是讀「顆」、「棵」、「課」的「ke」,只是「課」有點不太一樣,發第四聲,然而,這一組形聲字也不是全都發「ke」,也有發「果」的字,像是「裹」。

對一個六、七歲剛剛開始識字的小孩應該這樣教嗎?這樣教能夠幫助孩子記住「課」這個字嗎?我覺得,反而是保留孩子原有的想像會更好,因為那是他自己最本初的記憶方式,就算我們大人憑著過去豐富的國文素養,能夠按照文字學把字源正確地說出來,但是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將這種解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啊!為什麼拆解法對於某些小孩沒有用?道理就在這裡,孩子原本有自己的拆解辦法、自己的想像、自己的理解方式,只要他們自己能夠將字串連起來,認字無礙,就算是他們對字的想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哪又何妨呢?

我兒子又說了,「班」這個字看起來像是電腦鍵盤,這個字的意思是:班上有電腦、爸爸用電腦上班。天啊!這個想像未免太離譜了,古時候哪來的電腦?而且我怎麼看這個字,都不像電腦鍵盤。且慢!呵!只消把「班」這個字轉個九十度,奇蹟出現了,這個字果真像是個電腦鍵盤呢!他還說:「中間那一條是電線,中間那一點是滑鼠!」真是把我給笑歪了。

你說,孩子識字時,發揮想像力好不好?我曾經對此抱持著最大的懷疑。然而我漸漸的發現,孩子自己也會編造字的故事,最棒的想像是出自於孩子自己的想像,雖然在古人的想像中根本沒有電腦,然而古人的想像和孩子的想像,哪個比較好呢?

我們大人呢!對此,千萬不要食古不化,只要孩子能夠把字一一串起來,發揮自己想像力,縱使那些想像讓人啼笑皆非,這種想像未嘗不可啊,與其塞給孩子一堆不知所云的國文知識,不如讓孩子的想像自由飛翔吧!



延伸閱讀:

中文、折紙與職療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2/blog-post.html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21.html
識字一定要直接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
善用閃字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html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荔枝



Moria Flaig
22. Dezember 2017



荔枝

今天爸爸買了幾顆荔枝解解饞,在台灣長大的我自然感動得不得了,於是在我們吃荔枝時,我不由得機會教育起胸無點墨的諼諼,隨口吟出:「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正想向孩子說一點楊貴妃的故事時,諼諼即口問道:「Poem?」我說:「對啊!你也知道一首詩嗎?」

沒想到我那天才兒子旋即回答說:「Every action has an equal and opposite reaction」這哪是詩啊!這正是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難道,這是科學家與文學家之間的差別嗎?





延伸閱讀: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1/blog-post_30.html

系統轉換困難:數字



Moria Flaig
19. Dezember 2017




系統轉換困難:數字

承上文『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21.html,從系統轉換困難的脈絡裡,來觀察諼諼的數學障礙,可以觀察到一些有趣的現象。與典型的數學障礙不同的是,當具體實物介入數字系統時,也就是必須實物點數時,他卻感到困難,雖然這種點數障礙有一部分是由手眼協調困難而引起的,但是無不與系統轉換有關:實物轉換成數字。

然而實物點數真的是算數的基礎嗎?例如:57+168=?這時我們知道,數目大時,以數字演算最容易,要我們以實物點算,簡直要命,可見實物點數是認知發展的開端,並非算數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對諼諼這一類型的小孩,連簡單的15+9=?要求以畫圈圈圖示,都會感到困難,這時候,反而讓他以數字來計算反而比較容易。

眾所週知,低小數學在教學上重視實物教學,要求學生以實物來表示他們所理解的數字,在諼諼的學校中,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道具」,圓形小塑膠片(見上圖)、組合式積木、手動時鐘等等,這工具能夠讓孩子在計算時以手摸到實物,以觸覺、視覺來建立量的概念,再將具體的量與抽象數字做聯結,這種以實物為基礎的算數教學可能適合大部份孩子,不見得適合每個孩子,尤其是對諼諼這種走「單行道」的大腦,尤其不行,因為過程太過繁複了。

這一年來在諼諼班上陪讀時,我實地觀察到澳洲小學數學教法的獨特之處,重視手動操作、文字解說、實物繪圖,簡言之,比起傳統的數學教學,少了抽象性算式演練,多了很多圖像式思維,咦!我之前不是大談2E兒童是空間視覺型學習者嗎?2E兒童不是特別適合圖像式教學法嗎?然而視覺不一定指的是圖像,數字也是一種視覺符號。然而這種多媒體教學,對於系統轉換有障礙的學障兒卻是大大不利,因為使用多媒體,一切數字理解都要轉換成語言文字、多媒體圖像、日常情境,方法不夠直接,不利於自動化,最後反而讓小孩無所適從。

有一次一道乘法題目是:draw 3 rows of 4,我那寶貝兒子想了半天之後,居然在簿子上寫了三排4,一共寫了12個4。老師看了之後,和我面面相覷。為什麼要孩子畫畫圖示呢?此外,這不止是以圖示意的問題,還加入了語言元素,如何理解這道問題的文字,不是每個小孩都會做同樣的理解,與簡單的算式相較,文字表達有時候反而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一般認知心理學,將兒童學前到學齡期的認知發展,定義為一種從具體圖像到抽象符號的認知過程。在語言上,即是從實物認知發展到文字的認讀,在數字上,兒童先學會了實物點數,再逐漸建地從實物中建構起抽象數字概念,再以抽象數字進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因此,數的概念是建立在對實物的點數上,有五個蘋果,點數1、2、3、4、5,再由五個蘋果這個概念,抽象化成數字5,再運用數字5來從事各種計算技巧。照理來說,這種教學法很適合兒童心理發展的呀!但從學障的角度來說,不見得如此。

有些數學障礙則是在實物點數上沒有問題,沒有循序缺陷,以實物來增減也能夠理解加減原則,一旦轉變成數字運算時,卻產生了理解上的障礙,也就是從實物轉變成抽象時,無法理解。在網上,有個媽媽提供實例,描述自己的孩子能夠進行實物點算數數,但卻不能將實物點算轉換成數字運算,以實物點算會加減法,卻無法以數字來進行運算,可見實物與抽象符號系統在做聯結時,出現了困難,更進一步抽象符號從實物獨立出來之後,一般兒童能夠理解,但是學障兒卻無法理解。

在我的觀察中,諼諼似乎表現著另一種與之相反的數學障礙,他在實物點數上有困難,因此難以從實物的量來建立數的概念。進入數字系統之後,序數的唱數老是跳躍遺落,於是略過序數唱數,直接使用數字運算。在他四歲時在美國上VPK時(美國政府所舉辦的入學先修班:Pre-kindergarten)老師教數數,他一直無法數到一百,我一直以為是他的認知發展還不到,關於發展的事情,一般我採取的辦法,就只有等嘍!不會說話,等到會說話,不會數數,等到會數數,如此罷了!然而,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等到了六歲上小學了,才知道事態嚴重。

入學前,諼諼就跳過數數,直接會加減,並且能夠做純粹數字的計算。我本來也不知道他已經會加減,因為VPK只教到20,沒有教加減法,在他五歲時,我意外地發現他似乎天生會加減,於是我開始讓他學加減法。入學之後,這時才發現,跳過數數,直接學加減在學校中學數學會學得很痛苦,顯然地,他在進行實物、數字系統與語言系統三者之間的轉換時,不是那麼地迅速、順利、確實,也就是說,在實物點數時,因為手眼協調不佳,常常數錯,唱數時常常落說了數字,但是純數字系統的運算,就沒有順序的問題了。

可見,在同一個系統中、不必轉換系統時,操作上比較沒有困難,但是要求他轉換系統,卻有困難。實物轉換成數字、數字轉換成實物;或是,數字轉換成語言,語言轉換成數字。若是只讓他運算數字,不與語言相聯結,這時候,大腦在運算時會比較有效率。

諼諼數數時會遺落一些數字,數實物時也常常跳過幾個沒看見,但能夠進行數字運算,並且使用心算。很顯然地,純粹機械式的數字運算,能夠排除其他複雜的因素,手眼協調與語言的因素,以純數學來推理,這時候,他的大腦會變得比較有效率。由此看來,我可以理解為什麼諼諼無法以背誦九九乘法表來進行乘法演算,嘗試已久,無論怎麼教,都背不起來,我想,那是因為口頭唱誦多了一層語言的因素在裡面,反而成了一種學習上的阻礙,這時,我嘗試著讓他多演練算式來克服,讓他在紙上默寫九九乘法表,直接做紙上的演算。這個方法即是以純粹的數字系統來學習,不將數字與語言做轉換,來避免轉換時發生障礙。

在網上認識一個在美國的媽媽,她的孩子也是資優學障生(2E),她的孩子有嚴重的專注力缺陷和讀寫障礙,智力測驗的處理速度和工作記憶之間的內在差異太大,嚴重到了有權跑IEP,每次考試能夠獨處一室作答、並延長考試時間。她留言提到,她的孩子從一個注重圖像學習、文字解說的學校,轉到一個教法較傳統、偏重機械算式演練的學校之後,他的數學突然得救了!從這個個案中,我領悟到這似乎是解決諼諼數學障礙的方法:傳統、東方式、機械式、純數字演算、純數學、不需要多媒體,不僅是因為他本身所面臨的轉換比起他人多幾重,因為他是三語兒童,語言介入數字時,多了好幾層的轉換過程。此外,純數字系統的世界,真的是單純多了,大腦要運轉也比較不會卡住。
然而,澳洲小學的數學教學與我們過去所認識的數學完全不同,他們不注重算式演練,注重口說數數、點數實物,並且要求寫出解釋和運算步驟,還注重學習各種不同的計算技巧,並要求學生將算式轉換成圖形來表示,老師還設計相應的遊戲來學習算數。這種教學法表面上看來,立意真的很不錯,思考靈活並強調實際生活上的應用,與傳統式的純邏輯、形式上的推理不同。但是卻不適合諼諼,太多應用、沒有具體目標和答案,這種方法反而讓他感到迷惘和困惑,因為他的思路適合形式推理,不適合變通應用。

這裡的數學教學,強調生活上的應用與文字表達,就連全國性的學測NAPLAN,不見計算題的蹤影,都是拐彎抹角的問答題,大多問題都與語文有關,例如:地理位置、方向、月份日期、度量衡、火車時刻表、工作日程安排等等。

不僅考試的方向如此,平日在學校算數學,還要求寫解釋文、構想故事情節來應用,不注重形式演算,注重實際應用與分析解釋,甚至設計出遊戲來讓孩子理解數學概念,比如:分數以烤餅乾來理解、時間以做時鐘來操作、幾何以各種立方體來當積木玩等等,這些立意固然很好,但是對於諼諼這一類寫得不好、手眼協調不佳的孩子來說,這種教學法不見得能夠幫助他學得更好,反而更行困難。對他來說,最直接的方法即是,直接寫出答案,也就是一個數字就行了。

有一次上幾何立方體時,老師要求每個小朋友從圓錐體、金字塔、圓柱體等等,選出一、兩個做詳細的描述,有幾個角?幾個面?幾條線?說真格,對成人來說,還真難呢!光是那些字,就令人卻步。這樣的課題若是以傳統的方法來教,很簡單,金字塔有幾個面?有幾個邊?問題很具體,答案也很具體,孩子只要寫出個數字就行了。但是澳洲的方法是,老師帶出幾個關鍵字之後,完全由孩子們自己自由描述,要寫出一篇報告文,這哪是在上數學呀?寫字不好的小孩,直接被判出局。

注重語文有什麼不好?上數學課兼顧英文不是一舉兩得嗎?很符合今日整合式教學的理念,以今天跨學科的思路來看,這的確值得努力的方向。然而,語言與數字相較,語言不好的地方就在於多義性,反之,數學算式不會有多義的困擾,數學本身就是精確與唯一,不應該有多義或是模糊不清的狀況出現。就以前面提到的「draw 3 rows of 4」以這個例子來說,當文字表達不夠精確時,就會產生一些誤解和困惑,反之,若是要求以數學算式:3x4=?來表示,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我在陪讀時,時常看到類似的問題,老師所要求的練習不僅是定義不明,而且很多是一些沒有答案的遊戲。

對於諼諼這種不善於變通的孩子來說,這種新穎的教法卻沒有比較好,方法多變、著重創意的背後卻是不具體、不客觀、不明確,這反而讓他無所適從。一年以來,從疑似數學障礙被送去做智力測驗之後,接下來的各種測驗皆顯示,諼諼的數理空間能力雖然遠不及於語文能力,實屬數學資優,為什麼數學成績卻是這麼地差呢?隱形的障礙在哪裡?

放暑假前,我去了一趟特教老師那裡,去談瑞文圖形測驗和閱讀拼字年齡測驗。測驗顯示,他的圖形推理測驗的百分位非常地高,閱讀拼字年齡也高達到12歲半(現今7歲半),單從數據看來,語文和數學都應該很好才對,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成就與潛能差距太遠,成了低成就者,就長遠來看,不是好現象。

但是,特教老師除了診斷出諼諼輕微的書寫障礙之外,關於數學,她卻跟我保證,轉去德國之後,他的數學不會不好,應該會大好,現在不好是因為澳洲數學的教法所致,她的說法完全符合我自己所觀察到的,在這裡數學的教法很注重寫、解釋與應用,與純數學相去甚遠啊!特教老師的這句話到底透露了什麼樣的玄機呢?欲知詳情,請聽下回分解:『澳洲小學怎麼教算數:二』。



延伸閱讀:

靈活的教法其實不靈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9/blog-post_30.html
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21.html
識字一定要直接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
善用閃字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html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



Moria Flaig
10. December 2018



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

何謂學障?按照學障學會的定義(原文有增減更動):學障問題無他,經由概念(聽說讀寫算帶有意義的符號系統)所建立起的認知歷程產生了障礙,當這些概念無法透過迅速自動化的歷程,在記憶系統中,順利轉換成人人可理解辨認的符號系統時,就被稱為學障礙。

在此,我們要注意到「轉換」兩個字,聽說讀寫算等系統在互相轉換時,若迅速自動傳譯的功能產生了障礙,稱之為學障。例如:嬰兒看到圖畫,無法指圖呼出名稱,即是將圖像轉換成語言的歷程有了障礙,我們稱之為語障(dysphasia);識字時,無法看到字形即刻讀出字音來,即是將文字轉譯成語音有了障礙,我們稱之為閱讀障礙(dyslexia);仿寫文字有困難、自主書寫有障礙、無法以文字表達思緒,我們稱之為書寫障礙(dysgraphia);無法將實物的數目轉換成抽象數字來做加減乘除運算,具體實物與抽象數字之間的轉換產生了障礙,我們稱之為算數障礙(dyscalculia)。

從嬰兒期到學齡階段,我觀察到,諼諼的大腦在處理訊息時,似乎偏愛走「單行道」,因而造成了上述、那種神經在傳遞訊息時、做雙向轉換時產生了困難。這表現在他的三語行為上特別的明顯,對特定的人,只使用特定的語言,不會使用其他種語言,兩者之間也不會有有轉換、有交集。他小時候從來沒想過,媽媽不但懂中文,也懂德文和英文,因為媽媽只對他說中文,因此,能夠看到媽媽的臉就說中文。

大家或許會認為,大多的雙語兒童應該是這樣,其實不然,諼諼的同學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是雙語兒童,其他人也大多有雙語背景,我觀察他們與父母對應的狀況,他們大多與父母說英語,同時也能夠理解父母的語言,學界稱之為「被動雙語兒童」(passive bilingual)。諼諼則不同,在六歲之前,他深信,他的父母只能理解各自的母語,爸爸只會德文,媽媽只會中文,其他的人只會英語,不通其他語言,那爸爸媽媽之間使用什麼語言呢?這種顯而易見、每天經歷的事情,長久以來,對他來說則是一種無法理解的謎團。

諼諼在六歲以前似乎沒有想到過,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的語言,在同一個人身上使用,也是可以通的,我明明每天都跟他爸爸說德文,但是他卻老是要幫我翻譯,以為我不懂他們父子倆在說什麼,我跟他爸爸之間會語言不通,這怎麼可能?諼諼還是語言高智商呢!一直到最近,都已經七歲了,他才意外地發現,原來爸爸也聽得懂中文,卻跑來問我,為什麼媽媽從來沒有跟爸爸說中文呢?

這個小孩實在是不怎麼聰明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接觸到學障之後,漸漸地對他這種奇特的認知模式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原來,他的大腦不善於轉換不同的系統啊!與我以中文對應,與他爸爸以德文對應,與其他人則是以英文對應,中英德三種不同的系統,三者毫不相干,對他而言,三者相安無事。問題就出在,他認為三者毫不相干這件事情上面,當三者同時出現時,比如:我和他說中文時,他爸爸在一旁聆聽,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卻沒察覺到,其實他爸爸聽得懂中文,只是從來沒說中文罷了。更好笑的是,明明我每天都跟他爸爸說德文,他卻一直要幫我們兩個做傳譯。

原來在他的認知上,三種語言之間無時無刻像是有一道牆般,橫阻在中間,互不相通,這樣對他的大腦來說,有好處,比較不會搞混,不必花費精神思考如何轉換的問題,只要根據不同的人來反應就行了!
然而,不幸的事是,同樣的阻隔發生在不同的(聽說讀寫算)符號系統之間,就變成學障了。既然三種語言系統之間互相阻隔,那他自己在沒有對應任何人的情況之下,是使用什麼語言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三語會不會互相牽絆變成思考表達的阻礙呢?說話時對應特定對象,讀書時閱讀特定語言,寫作時可就不同了,面對自我,無人可對應時,這時候他該用什麼語言來思考呢?這可能是書寫障礙背後的成因啊!

再來看中文識字,他能夠毫無困難地把課本熟背起來,語音記得一清二楚,但是一字對一音,字形對字音,不管怎麼對總是對不上,將語音轉變成文字時,就變得萬般困難。原來,對他而言,字形與字音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互不往來。

在前面的貼文『從中文識字來看學障成因』中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21.html我提到了,這種字音與字形之間聯結困難而造成識字困難,這似乎有跡可循。遠在嬰兒期,也有類似的狀況出現,諼諼每天「指認」圖案不倦,但是口中卻沒用說出任何像語言的聲音,但要他指認,卻都指得出來,卻無法將圖形轉換成語言,想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圖形與語言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啊,若從系統之間的轉換來看識字困難,其實與嬰兒期的遲語現象相去不遠啊!

如今讀書識字了,要求他在一堆字卡中找出特定的字來,如同嬰兒期一般,若有字音的提示,比如說:「跑在哪裡?」他往往能夠順利地找出來相應的字來,能夠以音來找到字。但詭異的是,直接指著字卡,沒有音、沒有圖的提示,要求他自己以文字來連結聲音,讀出字音,就讀不出來了,耳朵聽見字音,找得到相應的字形,但是眼睛看到字形,卻回想不出字音,正如嬰兒期時耳朵聽到字彙,手能夠指認圖畫,但是眼睛看到圖畫,口中卻無法發出聲音。

為什麼識字會有困難呢?他對中文的認知還是處在嬰幼兒期的語音階段,對語音系統嫻熟,但是對中文的文字系統陌生,完全依賴語音系統來理解,對於字形的記憶力薄弱。正如嬰兒期,大腦還處在圖像思考的階段之中,能夠分辨指認圖畫,但是還無法使用語言一樣。我想,問題就是出在轉換!

然而轉換的困難是否能夠突破?如何讓大腦順利地將文字轉換成語音?是否能夠像嬰兒期一般,以不斷地指認來將圖像與語言兩個系統做緊密的聯結?讓這兩個系統互相往來呢?嬰兒期勤於指認圖畫,學齡期勤於指讀字卡,能夠克服障礙嗎?答案是:能!

若我們從學障的成因來看識字困難,頓時撥雲見日,關鍵點即在於自動化,很多孩子讀寫會有困難,問題出在自動化。什麼是自動化?自動化表現在閱讀上,即是看到一個字不必刻意回憶思考,大腦就能夠直接提取記憶庫的資料,順利認讀出來。很顯然地,諼諼在這個能力上很薄弱。

從諼諼五歲開始,為了找到適合孩子的識字法,我試過不少方法,輾轉歷經了兩年的時間,才讓我確認了一件事情,要醫治「字盲」,讀字卡是藥方。但是字卡必須配合課本自己製作,不能只買坊間的識字卡,也就是說,識字必須落實在文本脈絡裡,不能單讀字卡。

就像以往嬰兒期時那種反覆指認圖畫的固著行為,孩子知道自己無法說話,於是找到了方法來學習認知外面的世界,反覆地指認書本裏面的圖畫來學習語言。同樣地,現在到了讀書識字的年齡了,孩子識字有困難,以同樣的方法指讀閃卡,反覆操作能夠有效地解決自動化的困難。

在前面的貼文『善用閃字卡』中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html,我曾經詳細介紹字卡的使用方式,也針對了自動化的問題做了解釋,在這裡不再多言。總之,掌握一個要訣就行了,系統轉換困難代表著,當同一件事物從一個符號系統轉換成另一個符號系統時,例如:「蘋果」這個概念從一幅蘋果的圖畫,轉變成蘋果的語音,再轉變成蘋果兩個文字,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困難,神經傳遞處理訊息時發生了障礙,就會造成學習障礙。

這個困難的發生可能是因為記憶缺陷、注意力缺陷、自動化困難、命名速度緩慢等等。然而無論障礙的成因為何?對於學障兒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直接識字、反覆練習、強化自動化的歷程,我在前面的貼文『識字必須要直接』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中曾經解說過,為什麼識字一定要直接。

其實這個方法沒有什麼神秘之處,道理非常地簡單:直接閃字能夠強化字形與字音兩個系統之間的聯結,重複練習能夠讓自動化的歷程到位。

我們想想,當嬰兒見圖無法說話時,我們會以語音學分析音素的方法來教嬰兒說話嗎?同理,兒童識字有困難,我們應該以文字學研究造字原理的方式、拆解字形來教孩子識字嗎?既然人人都能夠以直接聽語言,學會說話,以直接看文字,學得閱讀,學障兒也不例外,只不過比常人需要更多的反覆性練習罷了。反覆練習能夠強化自動化的過程、改善命名速度緩慢,縱使吃藥能夠改善注意力缺陷,同一個字看兩、三次記不住,那看十次、二十次呢?

最近我花了一些時間製作字卡,陪伴孩子讀中文,溫習了我們去年上過的小一康軒版和南一版四冊國語課本,大約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練習之後,我發現,孩子認字的速度越來越快了,這表示,自動化的歷程能夠透過機械化的練習得到強化,常用字更不用說,在後面的課文中會再度出現,讓孩子得以溫故知新。

其實,識字方法不必太複雜、不必太過新奇,越簡單越好,簡單、直接、重複,自動化就會越快、越有效率!



延伸閱讀:

語言與建構式數學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2/blog-post_9.html
建構式數學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1/blog-post_20.html 識字一定要直接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
善用閃字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html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識字一定要直接



Moria Flaig
2. Dezember 2017





識字一定要直接

學者在探討中文識字障礙的原因時,提出幾點現象,在教學時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字音字形聯結困難、視覺記憶缺陷、注意力缺陷、工作記憶缺陷、命名速度緩慢(naming speed)、自動化機制不足等等。孩子見字想不起字音、提筆想不起字形,在認讀時無法直接記憶字形,傾向於依賴某些詞組所提供的線索來揣測生難字,比如,一見到「小貓」就讀小貓,並非分別識讀了「小」與「貓」,而是只識讀了容易的「小」,筆畫複雜的「貓」字完全略過不視,見了四個字只記住了一、兩字,是學障兒的通病。

如何打破孩子對詞組的依賴?提高識字效率?讓孩子字字識得,既識得「小」又識得「貓」,而非只是一個字呢?上篇貼文中,我介紹了閃字卡,在操作時,我們若是刻意地將課文中所出現的詞組拆解開來,讓孩子分別認讀,對於生難字,多變化組合,識字困難就能得到改善。

以康軒版第一課為例,孩子若不能識讀「早」,除了隨機閃字之外,我們可以將「早」與其他字組合一起讓孩子識讀:「早安」、「早上」、「早起」、「你早」、「好早」等等,識字一定要配合孩子生活上的使用與認知。到目前為止,這是我試過的最好、最簡單的識字方法。

針對第一段所列舉的識字困難的成因,使用閃字卡似乎能夠達到某一程度的療效。首先,一卡一字一音可以強化字音與字形之間的聯結,其次,識讀不同的組合可以加速命名速度,再者,反覆練習可以改善視覺記憶的缺陷,最後,直接閃字認讀可以強化自動化的機制。操作既便捷、又可以隨意排列組合、打破孩子依賴特定詞組的習慣、而且還可以讓孩子排出自己所認識的詞組和句子,使得字義與孩子實際的認知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讓識字歷程具體地落實在形、聲、義三者的聯結之上。

在教法,我首重「直接識字法」,讀完課文,將課文裡出現的字,亂序閃出,就行了,千萬不要拆字分析,更不要回溯造字原理,識讀時,音形之間的聯結要越直接越好!一卡一字一音可以讓音形的聯結達到,最直接、最迅速的效果。

與之相較,像是造字六書、字族比較、形聲字集中辨讀、同部首、同聲符、近似字歸類辨讀等等,有些學者提出這些方法,我相信這些方法用在某一類型的學生身上,有一定的功效,尤其是用在語文能力強的學生身上,我想,一定有加分的效果,他們大多記憶力強、綜合分析的能力強、處理多元性的訊息能力強、能夠舉一反三,認識字源與歷史演變不僅幫助辨字,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習更有趣。



但是這些方法用在諼諼身上,則完全不行,他不善於處理多元性訊息,就連運用最廣泛的象形文字與圖像參照,都有障礙,一般研究者認為,圖形與文字放在一起學習,最能夠輔助理解與記憶,但圖形反而會讓他無法將字形與字音做最直接的聯結。比如,康軒版第六課生字表中的「鳥」和「魚」,課本並附上了「鳥」的示意圖,他卻說:「魚這個字看起來比較像鳥!上面尖尖的部分像鳥的嘴巴,下面四點像鳥尾長長的羽毛!」說得我啞口無言,可見這一類型的孩子,你給他圖,他會認真地比較起字和圖之間到底是要有什麼「不同」?完全忘記看圖的目的時什麼?認字啊!我要他看到「相似」之處,但他總是看到「不同」之處。

至於上述的幾種方法我都有試過,課本也有列舉,像是同聲符的形聲字族:包、跑、泡、抱、飽、砲;巴、爸、把、吧、爬,或是近似字的比較:右、左、友、在。我按照課本的方法加以擴大補充,從中卻發現,有些形聲字的聲符相同,但是發音卻不完全一樣,像:也、他、地,聲符根本無法提供發音線索。即使像巴、爸、把、吧、爬等字發音都趨近於聲符「巴」,但是發音也有與聲符相異的,像「爬」,因為發音不一樣,形聲字集中一起學習,這反而會讓孩子更容易混淆不清。

把字形近似的字放在一起是最不好的方法,像課本所列舉的右、左、友、在,部件本身既無法提供任何字音的線索,又沒有具體區辨辦法,課本將這些字放在一起比較,不比較則已,一比較,會讓孩子在認讀時,更感到困難。諼諼也會混淆我們一般人比較沒有問題的字像:「是」和「走」,看到「走」常常讀成「是」,若是額外提出來比較,反而將他的注意力引導到犯錯上,因而強化了識字的困難,而非解決識字困難,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讓孩子比較,在讀課文時,孩子自然會根據上下文來修正發音,「走路」不會讀成「是路」。

雷同的字放在一起比較,容易混淆不清,但拆字說故事呢?將字拆解成兩、三個有意義的部件,然後再組成一個故事,聽起來是一個很合理的方法,也很符合孩子愛聽故事的習性。但是奇怪的是,不說故事則已,一說故事,諼諼反而更認不出字來。比如說,康軒版第一課的生字表後面附上了「好」的演變圖,一年前我在教「好」的時候就按圖說了一個故事:「左邊一個女孩、右邊一個男孩,兩個人在一起玩,是不是好棒呢?」我以為經過這樣的解說,可以幫助孩子識字,效果剛好相反,諼諼每次遇到「好」時卻讀不出來了,我重新再將故事說一次,還是認不出來,同樣的歷程重複好幾次。一年後,現在重新復習一年級的課本,我不再說這個故事了,直接使用閃字卡閃字,才克服了障礙。

解說本來要幫助孩子識字的,為什麼卻成了識字的障礙呢?我想,這個方法的問題是,我們大人做了過多的解釋,提供越多的解釋,孩子在提取回憶時速度就會越慢,這反而會阻礙字音與字形聯結那種最直接的機制。比如上述的「好」,孩子在聽這個故事時,不明白,到底是要他讀「男孩」還是「女孩」?還是在一起「玩」?為什麼最後卻是「好」棒呢?一個字的背後卻隱藏這麼一大串符碼,這比較不像是在認字,倒像是猜燈謎。

我們要想想,在這麼長的解碼過程中,孩子的大腦要轉好幾個彎耶!與其如此,不如更直接地教:女子為「好」,不是更簡單嗎?但在孩子的想像中,他可能會問,女子為什麼就是好呢?因為他的眼睛看到了是「女」、「子」兩個字,要他而從這兩個字聯想到「好」,這並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認知過程,而是我們大人強加上去的解釋,可見拆字解說所提供的線索有很多是,過於牽強附會,欠缺顯而易見的邏輯關係,這反而讓孩子更加迷惘,但很多研究者忽略這個一個環節。

我們將字做了分割處理,分割之後又對於局部做了解釋,再將這些解釋加總組合在一起,最後要求孩子從這個加總聯想到字音上,在這一套繁複的過程中,孩子必須發揮想像力,就像上面所說得,這並非一種自然而然的推理過程,部件與部件之間也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係,比較是歷史文化的因素夾雜在裏面的詮釋,孩子必須運用很多想像力才能夠理解。

想像力本身好不好?在這個重視想像力的時代,這當然好喔!但是問題是,在複雜的想像中,哪一個答案是對的?識字這件事情很現實,只有對和錯,只有反應,沒有想像力。想像力的發揮反而加重大腦處理訊息的量,延緩自動處理的機制,本來孩子只是看到的只是「好」這個字而已,現在看到的卻是「女」和「子」這兩個字,而課本的「子」的部分卻是以男孩示意,又要讓孩子將「子」聯想成「男孩」,最後卻又必須將兩個字想像成「好」這個字,多難的一件事情啊!

我們回過頭想想,識字障礙的問題在哪裡?沒錯!就是大腦跑的線路不夠直接!不夠快!我們大人又加上了那麼多額外的訊息給孩子,孩子的大腦還必須做額外的想像和篩選,最後腦神經才能夠連上「好」這個音,說不定在半路上就難產、就轉不出來了,根本連不上啊!為什麼不一開始我們就讓他直接讀「好」就好了呢?為什麼教「好」的時候,要選擇這麼困難的一條路,先分割成「女」和「子」,然後兩字合在一起才能夠等於「好」呢?

此外,就以康軒版課本所畫的圖來說,為什麼「子」又代表「男孩」呢?後面第四課教「子」的時候,可就不是男孩了,而是房子,從日常生活中,孩子知道與「子」相關的詞組有很多:房子、車子、孩子、桌子、椅子、盤子等等,但是「房子」跟男孩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大人知道「子」這個字的演變與應用,但以一個不識字的孩子的觀點來看,他們根本沒有相應的背景來做這樣的理解,我們這樣教的話,孩子是否需要先消化大量的國文知識,這樣才能救學障嗎?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可見說文解字的方法太過複雜、繁瑣、需要事先習得足夠的國文知識才能夠將部件做有意義的聯想,根本不適合初學者,應用在一個六、七歲剛剛入學的小朋友身上,尤其困難。這種峰迴路轉、多重意義的聯想法,對國文程度不好的成人都有困難了,更何況是小孩子?這可能適合語文程度高、高年級以上的大孩子來學習,也就是先有「子」這個背景知識,知道「子」的字源不是來自房子、車子、盤子,古人造字時,這個字本是嬰兒之圖像,康軒版課本也畫出了嬰兒一圖示意,後來被借去用在「房子」上了。

我們大人都知道,這是六書中的假借法,但是一個六歲的幼兒不會以假借法去理解「子」這個字的,如上所言,會做這樣的思考、解釋的是很大孩子,而且國文素養還要相當地高。對一個剛上小學的學障兒來說,當務之急,就是把字和音連起來而已,能夠認得「孩子」、「房子」、「車子」就不錯了,唯有先把字音字形對上了,等識字能力養足之後,日後,才有可能透過更多的閱讀、從更多文本脈絡中來瞭解「子」這個字的本意不是房子、車子、盤子,比較是孩子。

然而,識字障礙難道是到了高年級才會出現嗎?不是!學障兒一入學,很快就會被發現,所以他們所面臨的識字困難是一開始就存在的,甚至早在學齡前,這是無法等到國文素養培養好之後,再進行補救。

撇開深奧的國文不談,拆字法真的有助於識字嗎?然而學障兒識字時必須將字拆解開來才能夠識字嗎?就以康軒版第一課的八個生字來說,除了「好」以外,還有「早」、「安」和「來」,我去年在教時,都說了故事,最初的立意都是想以故事提供線索來幫助孩子聯想記憶,經過一年的觀察,結果都是跟「好」一樣地慘,說了故事,孩子反而更不識字了。

「早」這個字,我就說了這樣的故事:一大早太陽升起,高高掛在樹上。這下子,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十」會變成「木」呢?為什麼太陽高掛在樹上要讀成「早」呢?「安」這個字,我就說了:一個女孩躲在屋頂下面,感到很安全,我實在不想說一般典型的拆解法,女子安於室,要做這個層次的理解,要懂得什麼叫做「不安於室」。後來我看他理解有困難,於是把故事改成,媽媽在家裏,寶寶會覺得很安全。但是媽媽並沒有出現在部件裡面,寶寶更是我隨意添加。

至於「來」這個字,我按照聖經,自己發明了一個口訣來讓孩子記憶「來」這個字:中間一個大十字架,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人、中間這個人是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會再「來」。諼諼在三歲半時,我們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聖誕節時去聖喬治島上渡假,海灘上有三個十字架,為什麼是三個十字架,而不是一個?諼諼一看就說出,基督在受難時有兩個罪犯同時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一個人悔改了,另一個人沒有。如今,中文識字,我當然要以他的生活經驗,把這樣的故事加進去,來幫助他識字嘍!結果並非如我所願,這樣教,並沒有讓他透過聖經的故事,將音連到「來」上,更何況,聖經上說的是三個十字架,而「來」這個字只有一個十字架。在這裡,我不是要探討中國人造字是否符合聖經教義這個議題(比如:被廣為討論的「義」這個字),而是在說明,將字拆解成故事,讓孩子對於字形做一番聯想,對識字並沒有太多幫助,而且,故事越長、孩子的想像越多、越無法直接反應。

如何解決識字困難?答案是,所使用的方法一定要對準識字障礙的成因,對症下藥,再者,識字一定要落實在幼兒的生活世界之中,在此,討論「子」的字源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與孩子的生活世界關聯不大。症頭若是音形聯結困難,我們就要想辦法讓音形聯結更直接、更迅捷、更牢固。若是出在命名提取緩慢(naming speed),就要讓他提取得更快一些,這兩項是諼諼主要的缺陷,他不是不記得字音,而是要想很久才想得起來,他的中央處理機很慢。我猜,他大概先在心中將課文默念一遍,默念到那個字,他才願意說出那個字。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他把課文背起來了,執意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刪選!

說來說去,病源都是同一個:識字不直接。因此,我們在教的時候,一定要讓識字的路徑走最直接的高速公路、命名速度一定要又快又準,提供過多字的背景資料、相關訊息、造字原理,那只會讓孩子多得到一些國文知識而已,故事讓孩子覺得快樂、知識讓孩子滿足,孩子又快樂又滿意,親子能夠同樂、師生能夠相處融洽,但這並不會因此而解決識字的困難,反而會讓命名提取的速度變得更加緩慢,讓孩子在識字時,更加游移不決。

我舉一個例子,有個孩子升不上二年級,被留級了,一般國家不會讓小學生留級,但是在德國會。那時我家爸爸的研究機構是「Deutsche Forschungsgesellschaft」,我有事要去我家爸爸那裡一趟,帶著這個孩子一起去,走到門口看到牌子,我知道他不會讀,故意讓他讀Forschungsgesellschaft(研究協會),先看他這麼處理長字,德文的讀寫困難有些是出在長字上,和英文的短字不同。他怎麼讀呢?先把字分割成22個字母,說出22個字母的發音,再將 f、o、r 合起來拼成第一個音節,這個字一共有五個音節,加上四個獨立的無聲字音,最後再組合成Forschungsgesellschaft,不幸的是,在拼第二個音節的時候就難產了。

確認了他沒有音韻的問題,拼音能力還不錯,問題出在注意力上,唉!這不是他的錯啊!因為學校老師是這樣教的,他並不明白學校這樣教的用意在哪裡?注意力有障礙的孩子,以拆解音節法學習德文閱讀會非常地痛苦,因為每個字都很長,好不容易拼了一個音節,一定馬上忘記,因為拼字的過程非常地歷久耗時。這一類型的孩子必須以全字形閱讀法來克服閱讀困難,識字過程一定要短、快、直接,不能把長字拆解開來讀。在德國有些讀寫困難的教材則將不同音節以不同顏色來區分,目的正是要讓孩子一目瞭然,不必拆解音節就能夠閱讀。

這和中文識字有什麼關聯呢?我為什麼要說這個例子呢?我要問的正是,將一個字拆解成22個字母,對於識字有沒有幫助?答案是,沒有!耗時、耗力,反而加重識字困難。一個方塊字拆解成幾個部件,再進行組合,而且還要串成一個故事,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能夠做這樣的理解和思考嗎?

這一個月來,我使用閃字卡,復習了康軒和南一前四課,諼諼一共認讀了八課的生字,雖然談不上字字精熟,但是我發現,他終於識字了!這個週末,我讓他讀後面幾課,完全沒有導讀,直接讓他認讀,生字由我來讀出,我要看他能不能認讀這一個月以來所學的字?諼諼非但能夠認讀,還能夠讀下冊林良的『春天來了』。

真的!方法不需要太複雜,識字量也不必很多,沒有華麗的國文素養也沒關係,要求精熟就行了!



延伸閱讀: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




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善用閃字卡



Moria Flaig
30. November 2017




善用閃字卡

近文『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貼出之後,不少讀者反應,的確在眾多識字困難中,最奇特的現象是,孩子只會讀詞組,不識個別的國字,將同一個字放在不同的詞組中,就無法認讀了。 因此,身為父母要注意到一件事情,孩子能識讀特定的詞組,並不代表他能夠識字。

比如:會讀「大海」,卻不會讀「海水」,字的組合不同了,當較難認的「海」擺在第一順位時,即使認得「水」,卻不會讀「海水」,可見孩子在認讀「大海」時,一見到「大」就讀「大海」,根本沒認讀「海」,略過了,導致「海」擺放在第一位時,雖然與常見的「水」組合在一起,卻無法順利認讀出來。顛倒詞最能夠來解釋這個現象,使用同樣的兩個字,會讀「人家」,卻不會讀「家人」,兩個一樣的字,只是字序顛倒而已,就無法認讀了,可見孩子在認讀「人家」時,見「人」即讀「人家」,略過筆畫較複雜的「家」。此外,我還發現到,較少出現在詞組中的字,諼諼有認讀的困難,像「去」,沒有詞組可以提供線索,孩子認讀則有困難。

總而言之,識字有困難的孩子,在識字時,往往記住了第一個字,就略過第二個字,不明瞭「一字一音」原則,以為認得第一個字,等同於認識了兩個字,依賴固定詞組所提供的線索來揣測不熟識的字,善於以熟記課文、上下文來揣測陌生的字,而非直接記憶字形。我們大人在操作指讀時,若稍稍跳字,孩子還是照樣能夠將課文「背」出來,可見,孩子根本不是以認出「字形」來讀課文的,而是根據對字音的記憶來讀課文!

這種識字習慣會大幅度地降低識字效率。正常來說,無論字與字之間如何組合,都不應該影響到識字的精確度才對,也就是說,唯有熟識個別國字的字形,一旦新的組合出現時,大腦不需要重新學習一次,立即能夠順利地將整個詞組讀出,這才是有效率的識字歷程。也就是說,在學習認讀「人家」時,所記憶的字形是「人」與「家」,因此,當「家人」自序倒置時,就能夠直接認讀無誤。

一年前,我針對諼諼偏愛詞組的現象,提出了「讀詞卡」的辦法,建議製作詞卡來讓孩子多認識詞組來增加語彙量。我所根據的理論是,無論是日常語用還是書面表達,國字很少單一出現,嬰兒在學習語言時,主要是以記憶詞組為主,也就是說,我們帶著孩子去海邊玩時,會向孩子說「大海」、「海水」、「海浪」、「海風」、「海邊」、「海上」等詞組,並不會刻意把詞組分開使用,來讓孩子明白「海水」是「海」與「水」兩字所組合而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兒童先認識到的是詞組,並沒有額外學習單個「字」,所以我認為,學習認讀詞組完全符合兒童認知心理。

的確,在學前兒童是以學習詞組為核心來掌握漢語的,但進入識字階段時,問題就來了,依照六年來的認知習慣,對他們來說最熟悉、最容易的「閱讀」方式當然是讀整個句子、整個詞組,而非單一的國字。與英文相較,student為學生,一個字即是一個完整的概念,不需要拆解,然而中文並非如此,學生這個概念既非「學」也非「生」,而是由「學生」兩個字組成一個概念,需要拆解開來學習,諼諼似乎對於這樣的構詞原則,欠缺意識,以致於,我們將詞組拆開成兩個字時,他就顯現出認字上有極大的困難了,以為認讀第一個字就代表認讀兩個字。

認識兩個字為一組的「詞」最符合日常語言,雖然讓孩子備感親切,然而,這是沒有效率的閱讀方式,孩子應該先牢記「海」的字形之後,再將「海」與其他字組合在一起,來學習與「海」相關的詞組,例如「大海」、「海水」、「海浪」、「海風」、「海邊」、「海上」等,而非學了六個不同詞組之後,才學會了「海」這個字,然而這一年來,諼諼就是卡在這個門檻上,過不去,可見讀詞卡只配合了孩子認知上的習慣,但是並不是解決識字障礙的好辦法。

在瞭解問題所在之後,必須對症下藥,然而什麼是最有效的識字法?我試了不少方法,以往的策略是順著孩子的偏愛:廣泛閱讀、多讀詞組,深信多看、多讀、讀久了,眼睛自然就熟識字形,然而事與願違,多讀反而造成孩子識字上的模糊不清,結果都是用猜的。

直到最近我密集地觀察孩子的識字習慣後才發現,要改善識字困難先要把握幾個原則:第一、我們在教導國字時,必須先幫助孩子確立一字一音的概念,字卡是一字一卡,不需要多解釋,操作幾次孩子就能夠明白;第二、縮小識字範圍對於視覺記憶有缺陷的孩子特別重要,字量過多反而會讓孩子對每個字的印象都很模糊;第三、反覆練習能夠提高大腦提取訊息的效率、改善字音與字形結合的困難;第四、善用字卡來變化字的排列組合,這樣可以打破「背書」的困境。有些小孩不是以記憶字形來讀課文,而是以「背書」的方式來讀課文,課文只要全都背起來了,馬上變成無效的教材,因為孩子只要識得幾個起頭的字,就能夠順利地讀完整篇課文,其他字全部略過不認。使用字卡,可以用課文中有的字,排出課文中沒有的組合,打破背書與詞組困境。

再者,大量閱讀課文並無助於識字,至少對諼諼來說是如此,最有效的方法則是少量精讀,將識字範圍限定在課文範圍之中,並且刻意拆散詞組,使用閃字卡來閃字、變化字的組合、排句子,擴大字的認識與應用。要訣是,要打破孩子的認知習慣(以前我順著孩子的認知習慣),把字一一拆散,一個一個讓孩子認識清楚。一字一卡的好處是能夠讓孩子具體地明白中文單音獨體的書寫原則。比起課本,閃字卡的好處是容易操作,便於將詞組拆解開來、再重新組合,一字一卡,不僅能夠讓孩子熟識單一國字,並且能夠更進一步靈活地排列成各種組合來造詞、造句,讓孩子認讀比課文所教的還要更多的組合。

以康軒版第一課為例,以課文的用字為範圍,光是「早」這個字就可以組合成:「早操」、「早上」、「早起」、「早來」、「好早」、「一早」、「一大早」、「起一個大早」、「早安」、「你早」、「你們早」、「大家早」等等!然而課文中只出現:「早操」和「早安」兩種組合。圖中所示,課文出現的不常見的「秋千」,但使用字卡可以排出更常用的「秋天」,讓孩子識讀。

如何製作字卡?首先,我使用粗筆芯的2B鉛筆,在白紙上描課文後面的生字表,最好達到白紙黑字、字體一致的效果,來降低視覺差異。再來,我將識字範圍局限在課文之內,斟酌情況(生字若不是太多的話),有時候我也會將「讀一讀」此單元列入識字範圍,但是其他單元中所出現的生字則全部略過不處理,這不會影響到後面的課文的學習,這些生字一定會再度出現,所以不必擔心會遺落了些重要的字。

我們的國語課本好處多多,最大的好處是,生字表的編排是有系統的,只要依循這個系統,將識讀的生字限制在課文範圍內,並依照此編排讓孩子循序學下去,不會有所遺落。此外,無論是生字與否,要將課文中所有的字製作成字卡,必要時同樣的字重複製作兩張,以便於排列組合時,能夠更靈活運用,比如:吹泡泡、吹一吹。

字卡操作步驟如下:
1)逐字指讀課文。
2)讓孩子認讀生字表上面的生字。別忘了,帶發音的指認和不帶發音的指認皆要精熟。所謂帶發音的指認則是,媽媽問:「雲在哪裡?」孩子耳朵聽到字音就能找出字形。不帶發音的方法是,媽媽直接指「雲」,讓孩子眼睛看到字形,就要能夠說出字音。 
3)將字卡一張張「閃」出來,讓孩子說出字音,反覆操作、直到熟識為止。
4)將字卡排成詞組,讓孩子讀出。
5)將字卡排成句子,讓孩子讀出。
6)當妳覺得孩子在背書、或是根據上下文讀出句子,但是認讀個別國字的能力卻很差,別忘了使用倒讀法,讓他倒讀課文與媽媽所排出的句子。
7)認讀困難的字,要額外挑出來,重複練習。
8)隔天,整個步驟再重複操作一次。諼諼記得快,但是忘得也快,因此,別忘了,不時將舊的字卡拿出來復習。

這個方法建立在三個面向:
1)加強字形、字音之間的連結:諼諼在識字上最大的困難是,看到字形想不起字音,表現出字音與字形在連結上有困難。字卡機械式的操作方式,能夠改善記憶提取的速度與音形連結上的困難。

2)直接識字:我並不做字義的解說、造字原則的分析、字族比較、形聲字與字形相類的辨讀等等,很多學者提出這些方法,我以前也試過,我相信這些方法有一定的功效,但是這些方法用在諼諼身上,反而會讓他混淆不清。比如:國語課本(南一版第四課後面)將在、左、右、友放在一起比較,不比較則已,讀了比較之後,諼諼現在認讀「在」,有時候會讀了「右」還是「左」,但在此之前卻沒有這個現象。

3)重複的練習:有些孩子喜歡重複練習,重複練習讓他們感到安適,諼諼有些固著性行為,特別適合機械式的重複復習,因此,重複讀識字卡,能夠改善音形連結自動化的困難,改善命名速度(naming speed),一見字形能夠馬上憶起字音,識別速度則是閱讀的關鍵。

以前我也知道製作字卡的道理,一直以來,懶得做,一年來多次更換教法,都沒有得到具體成效,直到現在,我才發現要解決識字問題,並在段時間內得到成效,經常性地認讀字卡是關鍵。經過兩、三個星期的練習之後,諼諼識字狀況改善了很多,漸漸地脫離依賴詞組的習慣,總算能夠辨認單一的國字了。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識字問題應該能夠得到改善。



延伸閱讀:

識字一定要直接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