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孩子的想像VS說文解字


Moria Flaig
25. Dezember 2017




孩子的想像VS說文解字

最近我在網上討論,拆字法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識字教學法呢?相對於拆字法,我力推「直接識字法」,因為我觀察到,直接識字有助於自動化,讓字音字形聯結更迅速。對於識字困難的孩子來說,字往往越拆越複雜,越拆解步驟就越多,訊息太多反而會造成處理速度太慢,嚴重影響到自動化的歷程。然而,諼諼有自動化困難,拆字對他來說,反而不利識字。

在各種部件教學法中,我曾經試過「說故事法」,將字拆解成幾個部件,再將每個部件賦予意義,最後再將所有的部件串成一個故事,來幫助孩子記憶。這個方法很符合小孩子愛聽故事的心理,又說故事又能認字,我想,小孩子必定很愛,後來我發現,諼諼只愛聽故事,並沒有因此而學會了認字,於是我放棄了這個方法。

然而往後在教導識字時,我赫然發現,他自己也會說「字的故事」,即便他的想像與我們知道的文字學相差十萬八千里,然而字的故事一定要溯源到說文解字、造字六書嗎?不一定噢!這時候,我只是聽他分解,不去破壞他的想像,因為我們若是去改他的故事,反而弄巧成拙,小孩子讀書識字的目的只是認字而已,並不是在研究文字學,縱然他對文字的想像與古人當初造字的構想有很大的出入,但我相信,只要他自己能串起來,不管他怎麼想像,想歪了也沒關係。

我那寶貝兒子說:「課」這個字分成「言」、「田」和「木」三個部分,「言」代表說話,「田」看起來像是教室裏面的黑板(現在都使用白板),「木」則是站在白板前面的老師,「課」就是老師在上課。

我聽了,實在很想笑,「田」怎麼會是白板、「木」怎麼會是老師?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差太遠了吧!但是我忍住不笑出來,也不糾正說:孩子不是這樣子的啦!其實啊!「課」是一個形聲字,「言」是意符,「果」是聲符,但是「果」又不讀水果的「果」,而是讀「顆」、「棵」、「課」的「ke」,只是「課」有點不太一樣,發第四聲,然而,這一組形聲字也不是全都發「ke」,也有發「果」的字,像是「裹」。

對一個六、七歲剛剛開始識字的小孩應該這樣教嗎?這樣教能夠幫助孩子記住「課」這個字嗎?我覺得,反而是保留孩子原有的想像會更好,因為那是他自己最本初的記憶方式,就算我們大人憑著過去豐富的國文素養,能夠按照文字學把字源正確地說出來,但是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將這種解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啊!為什麼拆解法對於某些小孩沒有用?道理就在這裡,孩子原本有自己的拆解辦法、自己的想像、自己的理解方式,只要他們自己能夠將字串連起來,認字無礙,就算是他們對字的想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哪又何妨呢?

我兒子又說了,「班」這個字看起來像是電腦鍵盤,這個字的意思是:班上有電腦、爸爸用電腦上班。天啊!這個想像未免太離譜了,古時候哪來的電腦?而且我怎麼看這個字,都不像電腦鍵盤。且慢!呵!只消把「班」這個字轉個九十度,奇蹟出現了,這個字果真像是個電腦鍵盤呢!他還說:「中間那一條是電線,中間那一點是滑鼠!」真是把我給笑歪了。

你說,孩子識字時,發揮想像力好不好?我曾經對此抱持著最大的懷疑。然而我漸漸的發現,孩子自己也會編造字的故事,最棒的想像是出自於孩子自己的想像,雖然在古人的想像中根本沒有電腦,然而古人的想像和孩子的想像,哪個比較好呢?

我們大人呢!對此,千萬不要食古不化,只要孩子能夠把字一一串起來,發揮自己想像力,縱使那些想像讓人啼笑皆非,這種想像未嘗不可啊,與其塞給孩子一堆不知所云的國文知識,不如讓孩子的想像自由飛翔吧!



延伸閱讀:

中文、折紙與職療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8/02/blog-post.html系統轉換困難:語言文字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21.html
識字一定要直接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_11.html
善用閃字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2/blog-post.html
中文識字必須量身定做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14.html 
讀詞卡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4/blog-post_60.html
字盲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6/08/blog-post_47.html
從中文識字來看數數障礙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1/blog-post_8.html
跳躍型學習者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10/blog-post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