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在家自學法文



Moria Flaig
21. December 2016







在家自學法文

諼諼五歲起,我開始在家教他學法文,輾轉之間一年過去了,隨著孩子入學,因為忙著適應學校的環境,法文再次擱淺。我趁著這幾天聖誕假期,利用空檔整理電腦中的法文資料時,回顧這一年來,孩子學習法文的過程,遂在此,記上一段小小的心情筆記。

1)起跑:
與英文德文不同,法文對諼諼來說是外文,不是母語,也沒有任何語言環境來支持,所以媽媽首先要考慮到的是教法和方向。於是我利用孩子已經會閱讀英文與德文的優勢,配合著聽,來讀短文。入徑是:先讓孩子熟悉法語的發音規則,並且從中認識一些字彙,作為法語教育的暖身運動。

再者,我捨棄一般的語言教材,來煨剛剛起灶的法文課,只是從網上下載些繪本,讓孩子從聽故事來入門。小孩子學外語和大人大大地不相同,對於日常會話:「你好!早安!午安!晚安!你叫什麼名字?你從哪裡來?」那種機械式的對白,完全沒有興趣。然而,讓孩子聆聽一本法文繪本,就像親子共讀中文繪本一樣地親切有趣。

此外,我還使用了兒歌和短篇的寓言故事(La Fontaine)。與繪本相較,兒歌的好處是句子短、句型簡單、入門容易,而且主要的字彙都會重複多次,孩子聆聽幾次後,就能夠朗朗上口,是所有類型的教材中,效率最高的一種。缺點就是太短,沒有故事的引人入勝,但對於想要慢慢熬煮、不想速成的我們,兒歌是最理想的教材,讓孩子每天學上一、兩首,日積月累,也能聚沙成塔。我使用的是:Il était une histoire 網站的兒歌。

此外,我使用Hans Wilhelm的繪本,在網上能夠免費下載,他是德國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後來移居美國,其作品翻譯成多國語言,同樣的作品在網上能找到德文本、英文本和法文本,雖說在非法語國家中,法語童書得之不易,但是網上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電子版的免費童書。再說,我們只不過想先入門而已,先弄個幾本書,就足夠以讀上一段時日。

於是,我以讀兒歌、短篇故事為主,沒有額外教導文法和發音規則,更沒有背動詞變化,採取直接讀、直接學、直接理解的方式。至於繁複的動詞變化嘛!讓孩子自己慢慢去體會領悟,他有德文的背景,我相信他能夠漸漸理解到,法文動詞跟德文一樣隨著人稱與時態而改變。



2)兩個星期後:掌握發音
經過兩個星期的練習,孩子對於發音已經掌握得相當不錯了,雖然還不甚完美,但若將學習看成一條長遠的路的話,我想,這無非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很佩服他掌握規則的能力,連最難的連音,在沒有解釋之下,他自己也發現了。

我們進行的方式是,先讓平板電腦朗讀兩到三次,然後再讓他直接朗讀出文字來,就這樣,孩子直接讀,直接歸納出規則。我沒有教發音規則的原因是,規則的教導並不適合運用在幼兒身上,複雜的解釋反而會讓他們更無法理解。從反覆聆聽中,他們的大腦會自動整理出規則,和我們當初學英文需要音標的輔助,大為不同。等到閱讀經驗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後,媽媽再把常犯的錯誤特別提出來解釋,就這樣,孩子就能夠全盤地掌握發音規則了。至於連音,我採取比較寬鬆的方式去朗讀,不是很苛求,但諼諼卻能從平板電腦的朗讀中,自己發現連音現象,以自然方式來使用連音。

諼諼朗讀法文時,沒有用英文音,也沒有用德文音,可見,孩子在多語閱讀中,並不會混淆各種語言的拼音法。也說不出有什麼腔,搞不好是媽媽的台灣腔也說不定。回想當初自己學德文時,費了極大的功夫,才擺脫了英文發音,孩子卻輕而易舉地辦到了。還矯正了我一直分不清楚的P與B,法文的P與B很近似,對我的耳朵來說幾乎是一樣的音,但對孩子的耳朵來說卻是完全不同,並且能夠精確地分辨出兩者。

此外,諼諼的多語背景,加快了他學習語言的速度。這可以從幾方面來觀察:第一,能夠輕鬆容易地掌握拼音文字的規則:他以前剛到中文學校時,雖然漢字不認識半個,但藉由漢語拼音的幫助,也能夠讀出整本書來。第二,能夠靈活地掌握拼音法:比起單語兒童,諼諼不會死守著一種拼音規則,只要一進入一種語言的閱讀情境,就不會和其它語言的發音規則相混淆。他不會用英文來想法文的on(我們或是人們)、glace(冰)等字。第三,對於文法的掌握:諼諼很快地能夠掌握到特殊的句型結構,比如,日語的否定句(諼諼三歲時曾經學過日語),和法文的否定句,都比較奇特,不需要經過太多解說,他就能很快地理解這種奇特的句法。第四,能夠從英德兩語中學習法語:英文有60%以上的字彙是來自法文,特別存在於文學作品和學術用語之中,比如英國人喜歡的queue(法文原意:尾巴),就是來自法文的faire la queue(排隊),哈!孩子在繪本中學到了恐龍的尾巴。



3)歸納規則:
經過一個月的練習,我發現孩子似乎已經掌握了所有的法文的發音規則了,可以讀出所有的字了,也就是看到字,不管認不認識,皆能讀出來,若是能讀出陌生的字,就代表孩子已經掌握了整個拼音規則了。於是在開始教新的課文之前,我先讓他自己朗讀,顯然地,對於新的文章,他已經能夠讀出來了,即使無法做到零缺點,但大部份的字也都還沒學過,自己卻可以讀出來,也不會用英文或是德文的音來讀出,就代表孩子已經掌握了整個拼音規則了。

法文的拼音規則雖然比起英文複雜了許多,但與英文相較,卻相當地規則,例外不多。雖然我從來沒有向他解釋過所謂的規則,他卻能夠經過反覆的練習,自己歸納出規則來。

我和孩子的爸討論了一下這個問題。他非常地肯定地說,這就是小孩子的大腦和成人的不同之處,小孩能夠自己歸納出規則,成人學習一個新的語言,卻要先學習規則,而兒童卻能夠從反覆聆聽中,自己歸納出規則來。當人漸漸地年長,卻漸漸地失去這種歸納的能力。雖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外語雖然沒有年齡限制,但是學習母語卻是有年限的。

爸爸說,德文的名詞的陰陽中性其實有規則可循的,但是這個規則卻是非常地複雜、精細、瑣碎,誰也說不清,但只要母語是德語的人,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能靠直覺說出這個名詞是什麼性?只有在幼兒時學會了這種規則的人,才能夠精準地將這三種性別套用在各個名詞之上,每個在德語環境中長大的人都知道這套規則,而這套規則卻是難以言喻。

好一個難以言喻,能夠掌握這種微妙之處的,大概只有幼兒才能辦到吧!我也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經過解說,諼諼卻能夠自己掌握整個法文的拼音規則呢?這一個月來,我們全都是直接讀,讀完了,聽平板電腦讀,聽完了,他再自己模仿電腦讀,完全不會與德文和英文混淆在一起。一個月之後,現在看到沒讀過的文章,他自己就能夠讀出來了(雖然他認識的字還不多),連很難掌握的連音現象也都注意到了,我也沒有解釋如何將兩三個字一起連著讀?但他自己就會連著讀了,到底怎麼辦到的?這大概就是難以言喻之處吧!

我想,小孩天生就是一個歸納規則的高手,天底下,沒有一個寶寶學母語是先學會規則再學說話的,只能從聆聽來歸納規則,不是很多小孩將man的複數型說成mans嗎?這全屬正常,這表示小孩子能夠自然地從聆聽中歸納出規則,即使大人從來沒有解釋過,他們自然也能夠知道,英文複數型要加上「S」。



除了沒有解釋規則之外,我也沒有特別教單字,雖然每讀完一篇新的文章後,我都會解釋生字,但是通常都是很快地解釋過,並沒有反覆地訓練他對單字的掌握,只有出外時,我偶爾會就我們所看到的事物來問他法文的名稱,他自己有時候也會主動說,但我並沒有特別去訓練單字的回想和記憶,用意是在於,我希望他在閱讀時儘量以上下文來體會文意。

兒童閱讀與大人不同,是先掌握整個故事,然後才是句子,最後才是個別的單字。所以,最好不要讓小孩只讀個別的單字,比如讀閃字卡,我們要儘量讓他們從整篇文章中來理解單字。就算一開始不懂個別單字的字義也無妨,孩子能夠理解整篇文章就行了。他們自己自然會在遊戲中、自言自語之中,就會不斷地整理思考所讀過的文章,就能夠從中去理解個別單字。再者,單字會在不同的文章中不斷地出現,在不同的情境中,卻有類似的意思,孩子讀多了,自然就能夠望文生意了。

這個方法就是大家熟悉的親子共讀,利用這個方法來教幼兒學外語,跟教母語一樣:讓寶寶看圖會意,不用解釋太多,孩子自然會明白。我想,在親子共讀時,沒有哪個媽媽會嘮嘮叨叨地,將故事中每個字做一番詳盡的解釋後,還分析了文法和動詞變化,再讀整篇故事,而就算有,也只是針對幾個特殊的字詞而已。我相信,每個媽媽的做法跟我一樣,沒什麼祕方,就直接讀而已,讓寶寶自己看圖來理解故事。

但是傳統的語言課是不是這樣上的呢?不是!傳統的語言課,是先解釋個別的字,甚至解釋一組句型或是文法規則之後,再讀一篇文章,而非將熟讀文章作為學習的重點。但這種方法不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法,兒童是從理解全面再來會意局部,兒童不會嘗試著去解釋個別的字,更不會只學習規則,就算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們照樣也能讀,一點都不會感到有理解上的困難,就算第一次的理解是錯誤的,那也沒關係,一旦有了豐富的閱讀經驗,兒童自己會將錯誤的理解更正過來。

我教諼諼學法文,利用的就是親子共讀的方法,直接閱讀,直接理解,沒有額外教單字、句型、文法、動詞變化、發音規則,就只是一起熟讀幾篇故事和兒歌,直到孩子能夠朗朗上口。孩子看看圖畫,自己去聯想文意,長久往後,他將會不斷地遇到相同的字,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後,孩子自然地就能夠理解個別單字的意義了。

有一天,我們一起去逛街,順便去亞洲商店買點東西,一般亞洲商店的商品都是進口的,所以包裝上都有多語言標示,孩子看到了一瓶魚露,卻馬上認出了poisson這個法文字,很興奮地指給媽媽看,沒錯,這個字就是魚。大家請注意,不是英文的poison,兩個字看起來很像,而英文字中少了一個 S。




4)聽兒歌
使用兒歌來教法文,孩子接受程度最高,主要是因為,兒歌會重複主要詞彙,而且句子簡短,並且有押韻,容易琅琅上口。一開始,我先選擇短的兒歌,過濾掉長的,等到孩子字彙量大一點時,再開始教長的。至於敘述文,我則採用繪本故事,每天讓孩子讀一小段,與兒歌不同的是,故事有連續性,雖然遣字較深,但是連續性能讓孩子有所期待。

小孩子的優點是喜歡重複,對於復習並不會感到厭煩,反而讓他們感到有成就感,小小的成就感往往是學習的動力。與成人的學習習慣完全不同,孩子很眷戀舊的篇章,所以我們常常花很多時間回顧舊的兒歌,讓每篇像是真的在唱歌一樣,雖然累積起來,讀的量越來越多,但孩子卻感到很有「韻味」,又有遇到老朋友的喜悅!

我得承認,以這種方式學習外語,漸漸地變成背誦,期待孩子熟讀了之後,就自然地能夠出口成章了。兒童記憶力很好,在沒有強迫之下,讓他們自然地背誦,這與填鴨式教育不同。諼諼自己在玩耍時,總是口中念念有詞,有時會溜出幾句法語,他自己也不知道,其實他在背書呢!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幼兒學語言會比較道地吧!那是因為他們照單全收,而且不時地口中念念有詞,原來自己暗暗地在復習呢!

雖然我偏愛的教材是兒歌。但是為了先讓孩子有清楚的發音,我只使用兒歌的歌詞做為教材,先不讓孩子聽歌,直到前些日子,我才從圖書館借了兩本附上CD的法文兒歌,孩子一聽,果然愛得不得了。

事後證明,當初的決定是對的,要聽歌,最好在孩子音感與字彙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再聽,這樣子孩子才能更自然地跟著哼,因為這時孩子已經能夠清楚地聽出歌詞的內容了,跟著哼不只是跟著歌的旋律而已,而是口中念念有詞,都是法文,歌曲聽了一兩次之後,就能夠毫不費勁地將歌詞朗讀出來。

其中有一本還在歌詞旁邊列出單字,在孩子聽完、讀完之後,媽媽有考試,將單字表裏所列出的單字挑出十個,讓他翻譯成英文,不要多,十個就好了,不然欣賞兒歌就變成寫字的苦差事,多掃興呀!看到諼諼皆能順利寫出翻譯,可見孩子不僅是愛聽,而且聽得懂,難怪大多圖書館總是典藏著一些外語兒歌,可見兒歌的魅力所在。

有心讓小孩學外文的媽媽們,就從兒歌入門吧!比起枯燥的教科書,兒歌是個生動活潑的世界,小孩子們都有豐富的想像力,隨著音樂旋律,語言文字就會變得非常生動美麗噢!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看漫畫也很重要



Moria Flaig
16.12.2016







看漫畫也很重要

最近讀到一則網路新聞,有個小學生光一個月在學校圖書室就借閱了六十多本書,得到「閱讀最多」的獎勵,在頒獎儀式中,校長好奇地問:「小朋友,妳讀了那麼多書,都讀了些什麼書呢?」這個小女孩,不好意思小小聲地說:「怪傑佐羅力!」頓時,讓光芒四射的頒獎典禮失色不少,因為這是接近漫畫書的圖文書。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漫畫是沒有內容、沒有教育意義的閒書,其實不然,諼諼對於信仰與歷史的認識卻是從漫畫書而來的。首先,他兩歲時,我家的聖經教育不是讀聖經,而是讀漫畫。那時候,諼諼還不識字,卻能夠閱讀漫畫,兩歲的小孩如何讀漫畫?其實,漫畫神奇之處跟繪本一模一樣,只不過,漫畫把一、兩頁的圖畫縮成了一個個的小格子,我們若是把一格漫畫當成一頁繪本來讀,其實兩者差異不大。只不過不知為何繪本在今天贏得崇高的地位,然而漫畫卻一直是妾身未明。

諼諼識字前的親子共讀,媽媽讀的是繪本,爸爸讀的則是漫畫。閒暇之餘,諼諼往爸爸的大腿上一坐,看著漫畫書上的圖畫,就能聆聽神的話語,漫畫與繪本相同,都能夠讓不識字的小孩子按圖索驥、以圖會意,豐富的圖畫提示了故事的內容,爸爸只消講解幾次之後,孩子就能夠將內容牢記於心,於是兩、三歲的幼兒也能自行閱讀漫畫,並且常常自導自演說起聖經的故事,完全不是蓋的。

那時,爸爸所說的漫畫是一套15冊的漫畫聖經,特意從德國訂購的,其實那是一部英文的譯作,原名叫做:《The Bible in Pictures》,後來我們在美國也買到了合訂本,在澳洲也能買得到。

爸爸以這套漫畫為基礎,為孩子進行聖經教育,以看圖說話方式,讓孩子看到「圖」,就能與爸爸說過的「文」相連結,效果跟親子共讀繪本一模一樣,只不過讀的是漫畫。不知為何,至今還沒有人倡導過「親子共讀漫畫」?與繪本相較,漫畫的情節更為細緻,大量的圖畫能幫助幼兒處理更多的訊息,讓長篇的故事更加連貫,故事的格局能夠超越繪本的短小精簡,而且有足夠的篇幅處理細節,這是漫畫獨特之處。因此,讓小貝比識字前多讀漫畫,與繪本一樣,是非常豐富的學前閱讀。



雖然我自己還蠻喜歡看日本動漫,但對於一面要注意圖畫,一面又要閱讀文字的漫畫,卻興趣缺缺,漫畫的缺點就是不能讓人一口氣地把故事讀完,在這一點,我有點耐性不足。但圖畫對小小孩兒來說,卻有無限的魅力,他們並不介意既要看字,又要看圖的兩道手續:他們能夠品味慢讀的過程、欣賞圖畫的喜感、享受圖文對照的樂趣,豐富的圖畫讓小孩不會覺得閱讀是件枯燥無聊的事,難怪漫畫書特別得到小孩的鍾愛。

搬來澳洲之後,諼諼馬上迷上歐洲最知名的漫畫《Asterix&Obelix》,中文翻譯為:《高盧英雄傳》或《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全套36冊,為了讓孩子在家讀個夠,去年我一口氣買了六冊送他當聖誕節禮物。剩下的、借不到的,我就帶他去書店讀。

與圖書館不同,書店架子上一擺就是全套,非常齊全,不必去圖書館碰運氣,雖然小孩子還不知道36冊是什麼概念,但光是看到那一整排,一眼望去,氣派雄偉,任由讓他去選,任由他去讀,而且一次可以讓他補齊遺珠,不必苦苦地在圖書館守候最佳時機。於是,有一段時期,為了讀齊一整套《高盧英雄傳》,並且重溫上幾遍,孩子總是要求要我帶他去書店「看書」。

而《Asterix》可說是全歐洲最知名的漫畫了,不只是適合小孩也適合大人的讀物。作者善於利用語言上的雙關語來製造一些「笑果」,雖然運用了大量的拉丁文和希臘文(當時的通用語言),不但不會令人感到老是吊書袋的乏味,卻能讓人捧腹大笑,拍案叫絕。在學生時代,我雖然零星地讀了一些法文原文與德譯本,來澳洲之後,卻是第一次讀到英譯本,那是因為美國人不讀《Asterix》,我們在美國時並未看到這一系列的漫畫。

這套漫畫,是以羅馬帝國擴張時期為歷史背景(西元前50年),高盧全境(今天法國)全被羅馬人佔領了,只剩下一個小村莊還未被羅馬人攻下,這個村莊就是故事的兩個主人翁Asterix和Obelix的村莊,為了對抗羅馬人,他們進行了一連串到歐洲各國遊歷冒險。作者運用大量的各國歷史和各民族的刻板印象來製造笑果。比如:英國人在這個時期的習俗是,在熱水裏滴幾滴牛奶當作飲料,因為茶還沒被英國人「發現」。以每天必喝紅茶的英國友人相對照來看,的確令人捧腹大笑。

我很懷疑五歲小孩是否能讀得懂這套書?不只是語言上的相關語難度很高,而且孩子必須對於西元前後的歐洲史要有基本的認知,至少要知道凱撒這個人物,也要知道那時羅馬帝國攻佔了歐洲各國的領土,羅馬人成了歐洲各國的公敵。

《高盧英雄傳》的歷史正好與基督降臨的時代相連結,孩子在讀聖經漫畫時,就已經熟知耶穌時代的歷史背景了,於是能夠以聖經的基礎來銜接這部作品,並能夠將這些點狀的故事,逐漸地串連成連續性的歷史。此外,還能夠延伸到他另一個沈迷的主題:中古騎士。騎士的主題讓他認識到了,羅馬帝國崩潰之後,日耳曼蠻族入侵西歐與中歐,歐洲正式進入了封建時代。然而,對此,他卻問了一個歷史上的大問題:在羅馬帝國之後,騎士為什麼取代了羅馬軍團(legionary)?大哉問!《Asterix》有一集正是稱為:《Legionary》。從中,孩子觀察到了,羅馬軍團與封建騎士外型與裝備不同,羅馬軍團攻擊與防禦技巧是以排列陣勢取勝,而中古騎士卻是以個人的鐵甲裝備取勝,為什麼呢?



回答這麼大一個問題,我沒有去查證,沒有去研究,歷史的解釋本來就是可以非常地主觀,我直接以我個人對歐洲史的認識來解釋。先讓孩子注意到日耳曼民族是一個部落社會,小部落通常有個首領,這個概念他倒有,漫畫中有個角色即是首領,高盧正是以各個小首領(chief)所形成的部落社會。

這些小領主各自為政,本身沒有巨大的資本來豢養像羅馬帝國的大軍團,他們紛紛蓋起城堡來鞏固領地,為了加強對領主的效忠,領主遂分封領地給騎士來防禦敵人。相較而言,羅馬帝國是一個跨越歐亞非的大帝國,需要一個有效率有系統的軍事組織來防禦偌大的領土,所以羅馬人興建的不是城堡,而是巨大的城市,以城市經濟和官僚徵稅來豢養軍隊。有一集《Asterix and Cauldron》就是在談徵稅的問題,另一集《The Mansions of the Gods》就是在談城市經濟的問題。然而,當大帝國瓦解後,軍團也瓦解,城市經濟也跟著瓦解,騎士取而代之。

你說讀漫畫好不好?很巧妙地,結構性的問題可以從漫畫中,找到蛛絲馬跡。諼諼能夠有這些認知,不是從歷史課本讀來的,而是從讀漫畫書來的,中古歷史如何形成,雖然漫畫書中沒有具體的解答,但是經過大人的引導,孩子可以自己主動地從漫畫中種種歷史元素來思索、來串連、來想像:中古騎士是如何塑造而成的?利用漫畫所提供的具體線索來引導孩子去解答歷史的問題,其實這就是歷史教育。

以漫畫來教導兒童認識歷史不是我的點子,在日本和台灣社會中也風行這樣的歷史漫畫,最俱人氣的《三國志》,不就是一套最佳的歷史教材?

然而,閱讀歷史漫畫與傳統的歷史教材不同的地方是,孩子在閱讀之際,能夠去尋找線索、思考、與串連歷史知識。讓歷史教育走出死板的教科書,走出年代、人名、戰爭與條約的選擇與填充題,讓歷史教育也可以是鮮活的想像與線索的探索。更重要的是,歷史需要我們的傳承與呵護,烘培一顆愛歷史、活在歷史、融入歷史的心,比讓孩子記憶人名、地名與年代更為重要,歷史不是異鄉人,而是留在你、我和孩子的血液當中,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才藝焦慮症



Moria Flaig



藍山



才藝焦慮症

回首前塵,自己小時候學過的才藝還真不少呢!算來有鋼琴、繪畫、書法、寫作等等等。我應該被培養成多才多藝才對啊!事實上並非如此,一升上了國中,童年馬上結束,美麗的音符嘎然而止,才藝課統統變成補習國英數,此後展開一連串馬不停蹄的考試人生。直到搬家時,我們才將眼光投注在被冷落一旁、蒙塵已久的鋼琴,那時候,大家心中卻只盤算一件事情:如何處置這件大型傢俱?

日後和來自台灣的朋友談起這件童年往事,每個人內心中都充滿著相似的感嘆和遺憾,心中的情結無非是:大家不約而同地在台灣娘家中囤積了一件大型傢俱。時光荏苒,逝去的不僅是童年,長大後,大家有見識了,有所追求了,也有特殊的喜好與品味,但卻缺乏兒童那種不為什麼而學的單純,才藝在我的生命中最後變成詠歎調,現在只能噓唏那失之交臂的機會,什麼樣的機會?我說的可不是成為舞台上閃亮的明星,而是閒來無事來一曲,那種聊慰自己的閒情逸致。

父母大費周章讓我們上這些才藝課,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從來沒有問過我媽。我想,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親戚朋友都在學琴!自己也順理成章地跟風學了,算是中產階級的父母應該克盡的職責,卻道盡了台灣父母一個共同的心態:「花錢買個安心」。

在考試為主導的教育體制下,那些精心安排的才藝課,最後卻都一個一個地輸給聯考,具體來說都輸給分數了。補習國英數可以看到考試成績在提昇,而畫畫彈琴又能看見什麼呢?但卻讓我們這一代全部抱著遺憾而成長,面對自己花了時間金錢所學習的才藝,最後卻變成:為了看藝術作品專程去住巴黎之類的不切實際的舉動。這些看似崇高的品味,卻是手不能畫,琴不能彈。那種品味說穿了,不過是孤芳自賞,一種聊慰遺憾的心態罷了。


藍山

諼諼六歲了,學校最近安排了樂器試聽會,來吸引小朋友加入樂團,才藝這個議題又浮上台面,發掘孩子的才藝似乎是每個父母必修的一門課,在國外也不例外。回首前塵,反思自己的童年,此刻面對孩子的才藝教育,深怕重蹈覆轍,實在是不想花錢買安心,反而覺得學才藝是一段沒有必要走的路。

爸爸小時候怎麼學才藝?德國父母眼中的才藝和台灣父母眼中的才藝,有著根本上差異。台灣人重視學習某種可見的技藝,像是樂器、繪畫、電腦、英文,德國的父母也會讓孩子學這些,但不同的是,比起學才藝,他們更看重將才藝當成一種休閒生活。我所認識的德國人中,女孩大都學過騎馬,男孩都學過空手道,甚至有會開小飛機的,有會駕帆船的,但對他們來說,為什麼學這些?答案是:為了休閒生活,對德國人來說,讓孩子學習如何休閒,比起學項技藝來得更為重要。

大體上,每個德國小孩都會固定參與一兩項的課後運動訓練,他們稱為Club,熟知足球的朋友應該很熟悉這個字眼,沒錯!歐洲足球的結構,金字塔的基層和頂端都叫Club。德國人的想法不是要讓孩子踢進世界杯,而是要從運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運動習慣、心志與毅力,而非希望孩子學習什麼技藝來展現才華,更不信學藝術能夠開發左腦之類的說法。參加Club只不過是要讓小朋友放學後,消耗多餘的精力,讓發育更為協調均衡罷了,日後能夠懂得如何在下班後休閒,其實他們的才藝教育就是休閒教育。


藍山

我有一個朋友,很愛騎馬,為了保持這項愛好,特意買了一匹買寄養在農家,德國是全世界飼養馬匹最盛行的國家,也是培育優良種馬最成功的國家,全德國到處有馬場,要騎馬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何必要大費周章自己養匹馬?不但寄養開銷大,運輸馬匹也需要購置特別的車廂。更何況她既不參加職業比賽,更談不上是個業餘好手,但是她堅持要買匹自己的馬。


理由很簡單,因為唯有如此,她每天才會風雨無阻地去騎馬,馬一定每天要奔馳,不能光是圈養在農舍中。擁有一匹馬,就對馬有了責任,不光是飼養的責任,反正農家會照顧馬的「飲食起居」,更重要的是讓馬每天奔馳在原野中,而這項工作,無人代勞,農家只負責養,不負責騎。那她為什麼要去惹上這種麻煩呢?因為唯有如此,才會強迫自己每天騎馬啊!工作上的壓力才能等到紓解。這種想法無非是要健身運動,紓解工作上的壓力!讓生活更協調均衡罷了!沒錯!這就是休閒的理念!

我有一個朋友是英國人,我們之間就曾經進行過一項有關才藝的對話,幾近參禪。從小他爸媽就培養他們兄弟姐妹三人學樂器,三人皆學了小提琴、鋼琴和薩斯風不等,其實最精彩的是,他父母為了他們,常常開著車載著他們到歐陸「巡迴演出」,讓他們的青少年時期過得非常地精彩豐富。

雖然他們長大成人後,無人從事與音樂有關的工作,但是他們都很感謝他們父母長年來的督促與陪伴,因為他從中領悟到,人生不是只有「拼」:小時候拼學業,長大後拼業績,人生中應該有一件讓人樂在其中、放鬆紓解、不必「拼」的事情要做,對他來說就是拉小提琴。我聽之後,非常地感動,小提琴讓他進入「非現實之境」,達到無目的之目的,一種純粹為自己而拉的心境。我想,學才藝的終極目的應該是如此吧!為了照顧自己、放鬆自己而做的事情,那不是休閒是什麼?好可惜,我錯過這種境界。

小姑很會畫畫,房裏擺設著一幅幅的美麗油畫,都是她自己的作品,但是她從未受過任何正式的繪畫訓練。孩子的爸很會下棋,曾經贏得各項比賽,小時候自己走路去參加西洋棋社。他們甚至自己學吉他、鍵盤、豎笛,但這些都不是才藝班培養出來的,他們喜歡才藝,自學才藝,不需要父母接送,而且全是靠自己摸索發掘,而培養出來的興趣,換言之,他們學的不是一般台灣父母眼中所謂的才藝,非得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他們學才藝純粹只是為了玩才藝罷了!

除了自學才藝外,相較於我們台灣人,婆家學才藝還有一項特色,就是上面所說的,非常注重運動方面的才藝,比如:爸爸學過潛水、滑雪、空手道,小姑她們則學騎馬,雖然這些高難度的運動也需要花不少錢,但運動技能通常是很快就能夠上手,不需要父母長期往返接送,更無法在家練習,也不需要經年累月地繳學費。更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屬於休閒活動:登山滑雪,潛水衝浪,騎馬射箭,是上班上學之餘,散心解壓的休閒活動。

能會一項才藝有多重要呢?小姑上班煩了,把自己關起來作畫;爸爸寫程式煩了,專心下棋。畫畫和下棋無關業績,你說有什麼重要的?當然重要啦!這種單純只為自己的境界,幾近存在主義:所作所為不為什麼,只關乎自己的存在。


藍山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們台灣父母每天勤勤懇懇地送孩子上才藝班,所付出的時間金錢不少,我們最後到底回收了些什麼?這些才藝到底能不能夠對孩子的人生起個根本性的作用?是否能夠達到「只關乎自己的存在的境地」?在未來,我又應該為孩子安排什麼樣的才藝課呢?自己小時候所學的鋼琴和畫畫,並沒有讓我臻至存在主義的境界,後來幾度想再練琴,總是覺得自己彈得太吵了,而且也沒有小孩子的那種閒情逸致,更別談享受獨樂樂的境地。

當下,我馬上明白了,首先!必須經過天長地久的練習,而且還要經過父母不斷地督促在家練習的,專門製造親子衝突的那種才藝要馬上剔除掉,那一項就是學樂器。除非孩子自己主動想要學,而且要約法三章,孩子願意一直學下去,而且要自己主動練習,否則我沒空奉陪。拉提琴的好友的一番話很動人,但我有自知之明,無法將孩子培養到那種境界。

經過這番省思,並考察了歐洲人對才藝的觀點之後,我想,學才藝首先應該要把訓練體能心志的,運動方面的技能放在首位。音樂繪畫可有可無,但是運動健身絕不能免,這一點往往是最為台灣父母所忽視的地方。看清這一點之後,才算解除了我對才藝的焦慮。

孩子已經跟我說好了,而且是他自己主動提出的,他要學馬術和劍術,但這兩項運動都不收小小孩,都只能等他十歲以後!本來想以日本劍道取代劍術的,日本劍道注重心志的培育,強調從小開始訓練,五歲就可以開始練了,而西洋劍則要等到三、四年級左右人家才肯收。日本劍道都是集體練習,收費便宜,而西洋劍要經過比較長期的個別指導,加上裝備,收費昂貴。無奈孩子不想學日本劍道,堅持要學西洋劍。

後來,我也放棄了說服他,學才藝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孩子才有辦法達到那種只為自己存在的境界。他將來學騎馬和劍術的決心是否夠堅定,端視於他愛馬的情緒。才藝是條漫漫長路,先要讓孩子喜歡得不得了,路才能走得又長又遠。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叢林中的豪宅:居住空間新觀念



Moria Flaig
11. Dezember 2016



藍山


叢林中的豪宅:居住空間新觀念

台灣的億萬豪宅在哪裡?沒錯!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台北市大安區,臨近國父紀念館與中正廟,以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來說,人們只能以那種人工化的公園來圓夢嘍!那裡我也住過,老實說,除了車潮、人潮之外,「風水」不是很好,比起好山好水俯臨台灣海峽的淡水,其實以外國人的眼光,淡水更符合興建豪宅的條件。這說明了台灣的富豪們還是寧可抱著金雞蛋,死守寸土寸金的財富,也不願讓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更休閒、更放鬆地融入大自然之中。

雪梨市中心CBD也同樣寸土寸金,卻沒有富豪願意住在「華爾街」,雪梨租金最貴的地段位於George Street,同時也是毒梟與妓女的天堂,富豪、銀行家會就近在那裡選擇作為居住地點嗎?當然不會!相對於台灣人重視房地產的價值,雪梨人更重視生活空間與居住品質。如何將美麗的自然資源引入居住空間之中?讓人的日常生活與自然環境緊密結合在一起,又不失生活機能?好山好水通常位於交通不便的荒郊野外之中,對於繁忙的都市人來說,享受大自然簡直是一種奢望,與其他的城市相較,我覺得雪梨在這點的確做得相當地不錯,讓奢望落實,縱使市井小民也能住得起充滿自然風光的玲瓏小居室,讓自然保育區不遠離購物中心。

回顧以往我們所居住過的城市,佛羅里達首府塔城(Tellahassee)可說是建立在綠色森林之中,從空中鳥瞰,第一眼的塔城,給人一個凌空降入原始叢林的感覺,的確塔城在某個程度上還保留原始風味,還遺留著拓荒時代的生活格局,大部份豪宅隱暱於樹林深處,加上沼澤遍佈,綠樹、湖泊、豪宅,三者相映成輝,形成一個特殊的居住空間與景觀。

有一次,跟著友人去佛州知名海灘聖喬治島(St. George Island)渡假,出城才不到幾里路,我們疾馳在一個無人的公路上,「前不著店,後不著村」的,美國友人卻在這個時刻,指著路旁一處叢林,說出驚人之語:「這裡住著塔城最有錢的人!」我只看到一排排的綠林,什麼也每瞧見!唯一讓人與豪宅聯想在一起的是:一個歐式鐵柵欄門。然而,這種「豪門」我們的公寓也有,在美國不算稀奇,除此之外,留給我們的只有,一連串對富人生活綺麗的夢想,真的是最美麗的豪宅,因為完全不落形跡。

原來美國人喜歡在荒蕪之中蓋豪宅,最好「前不著店,後不著村」,完全遠離塵囂,荒野中的豪宅完全表現出美國人那種注重隱密性的性格,在荒野中,不僅能夠享受全然的綠色視野、聆聽自然的聲音,夜晚也能看到閃爍的星光(因為在荒原中沒有光害)、果然是十足的美式拓荒精神。

然而,塔城雖然俱有豐富美好的自然資源,但是市政府對於這個美好的環境,沒有太多的規劃與耕耘,完全符合環保的精神。換言之,我們只能憑著「拓荒精神」自己在荒原中走出一條道路,真的是名副其實的:路是人走出來的。


藍山

與德國的森林相較:規劃完善的森林健行步道、詳盡的旅遊指南、平整的自行車專用道,美國人完全欠缺這種概念,於是徒有美麗的自然空間,路卻需要人自己去走出來,雖然這樣不失原始風味,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要將自然景觀「延攬」入具體生活之中,有實際上的困難。結果是,美國人日常中卻很少走到戶外,一概以車代步、大多數的人之只是移動於建築物與車子之間,美國人大部份超重,巨大的體積被譽為全世界最俱重量型的民族。的確,我們全家在美國健行時,很少遇到任何的行人,美國人放著好山好水,真的是枉費了造物主的一片美意。

有一次不意之間,我聽到一個中國人口中發出歎息:「哇!這麼大片的地就放著荒蕪,美國人好有錢哦!」對於地大物博的美國來說,擁有一塊地不算什麼!單放著長草,也不算可惜。但看到這樣的景象,在中國人的腦中大概只能出現一個問號:為什麼不開發?

歐洲的城市,以小而巧為特色,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典型的人口十萬左右的大學城,除了各學科的研究機構之外,還設有各種專科醫院,大學城通常有三多:學生多、醫院多、還有醫生多,而堪稱佛州首府的塔城,卻只有一家綜合醫院,偌大的城市,診所卻全部集中在醫院附近,美國真的是醫療資源的荒漠,完全不懂得如何將資源分散均分到各個區域。

此外,不少歐洲小城,有令人羨慕的名勝古蹟:教堂、宮殿、城堡、修道院、博物館等等等,錯落在整個城市之中,穿梭於歐洲城市之中,感覺就好像時光倒流,回到了古代。歐洲城市生活空間重在與過去對話,歷史古蹟的保存與歷史時空的凝固,這成了歐洲人生活哲學的主軸。

雖然歐洲城市也有設計精美的公園、物種繁多的植物園,與美國城市建築於叢林荒原之中相較,歐洲的城鄉之間有很明顯的界限,要出了城市才能夠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歐洲城市也就是地理學中的所謂的甜甜圈式城市類型:第一圈是歷史老城、第二圈新開發區、然後是工業區與大型購物中心、田野、森林。雖然要走入大自然不是那麼地遙遠,但與美國那種城市建立在沼澤地與森林之中,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歐式生活與美式生活最大的差異卻是,歐洲人,人人是自然的愛好者,夏天到森林散步騎馬、冬天到山上滑雪、單車徒步旅行等等,成了最常見的戶外活動。美國人真的是放著好山好水,任由荒蕪!

歐洲的建築,每棟建築物看似風格相仿,但卻完全完全不一樣,與美式那種大量生產的豪宅迥異。在塔城附近有個小城稱之為Seaside,是楚門秀拍片之地,那種一大片大量生產的豪宅的確生存在現實世界之中。


藍山纜車

來了雪梨之後,我們不禁要驚呼:雪梨也盛行大量生產的豪宅。與美國相比,規模的確小了很多,無論是傳統的維多利亞式的紅磚建築,還是新式白色透明的後現代公寓,卻都有量產,雪梨的建築風格比起歐洲的多彩多姿,的確單調了許多,而且只有這兩種選擇。

但雪梨人對於居住空間的設計有一個非常引人之處,他們擅於將生活空間融入自然環境之中。比如,雪梨的游泳池常常建在河岸或是海岸。再者,公寓群直接建在自然保育區旁邊、或是迷人的海灘上。對於歐洲人來說,兩者同樣地不可思議。第一,一般人概念中的臨水之地,無論河岸還是海岸都是屬於公共領域,政府如何允許私人興建游泳池?第二,自然資源保育地,不都是遠離塵囂嗎?政府如何允許在此地興建大型公寓住宅群和購物中心?

然而,上週末,我們的奧運公園的建行,就見到了十分不同的生活空間的規劃,公寓群很巧妙地嵌合在自然保育地之中,讓沼澤就在住家旁邊,塔城雖然也是沼澤遍佈,但是大多的沼澤與林地都是「不得其門而入」,民眾必須自己「拓荒」,才能夠找到通往自然的羊腸小徑。與之相較,雪梨人擅於利用沼澤地,在自然保育區中建立完善的健行路線、並進行環保教育,讓民眾的居住空間能夠擴大、延伸到自然之中,民眾要享受原始叢林不需要長途跋涉,開車遠離城市,原始沼澤地就位於住家旁邊,並且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透過適度的規劃,讓人的活動與自然協調地糅合在一起,上班、上學、購物、郊遊都能夠在此進行。

與一般自然保育的概念不同,在雪梨環保並不代表著完全排斥人為的元素,自然與人的生活也可以緊密地「守望相助」,唯有人與自然緊密相鄰,人才能夠真正的明白,如何愛護自然、如何守護自然、如何在自然裏面生活、如何與之相處?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大都會之中,政府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相當大的手筆與決心,因為豪邁、闊氣地在都市中劃出一塊綠地,價格不菲,大家看看歌劇院旁邊的皇家植物園,佔地之廣,而且位於人潮最多之處,是不是夠豪邁?

再者,要讓民眾生活在自然之中,不只是畫一塊綠地、蓋個水池、種幾棵樹就可以了事了,更要像是散落滿地的珍珠,偏及各處,而且不是蓋公園,那種人為設計出來的景觀,而是真正要將自然的原始風味,原封不動地鑲在高樓大廈之間,向世人宣告,除了購物商城血拼之外,我們的心靈也要好好照顧,然而一杯又香又濃的抹茶就在眼前,大家駐足片刻,好好地品嘗吧!我覺得光是看這一點,雪梨真的做到了!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可以少學一點嗎?


Moria Flaig
7. Dezember 2016




雪梨企鵝舘


可以少學一點嗎?

我們的教育太強調「學」了,學英文、學鋼琴、學畫畫、學空手道等等等。一旦問起孩子:你喜歡說英文嗎?你喜歡彈琴嗎?你喜歡畫畫嗎?孩子若是回答:「不喜歡!」時,父母馬上會蹦出一串道理來說服孩子繼續熬下去。


入學前,我們施行了一段時日的中文識字教育,我也問了孩子同樣一個問題:「你喜歡學中文嗎?」孩子說:「不喜歡!」這三個字馬上讓鋼鐵般的紀律受到嚴厲的考驗,媽媽馬上推出一大堆道理試圖說服他,諼諼卻反問說:「那妳為什麼還要問我呢?」的確,既然我早已經決定要貫徹中文政策了,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同不同意,反正中文就得學下去,那我為什麼還要問他?


東亞父母持之以恆磨礪孩子的毅力與決心,那種「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信仰,比哪一個國家的父母都來得果決和徹底。這不免把成才、成器的準備工作全部投注在培養孩子堅定的毅力之上,當孩子透露出:「可以少學一點嗎?可以少練一點嗎?」的訊息時,鋼鐵般的紀律頓時崩潰。然而,真的需要經過這樣的磨礪,孩子才能夠成才嗎?


諼諼在學習中文上路途特別的坎坷,最後還走到「拒學」的份上。然而,讓我領悟到,啟動孩子學習的機制,不是鋼鐵般的紀律,而是那顆「喜歡」的心。讓我們來看看喜歡有多麼重要:



這星期是這學年的最後一週了,諼諼馬上就要升二年級了,於是我問諼諼:「聖誕假期馬上要到了,高不高興?」孩子卻說,他覺得好可惜哦!因為有一個半月不能上學!生平第一遭,聽到有小孩不喜歡放假,寧可上學的。


趕緊分析其中的蛛絲馬跡,諼諼每天走出家門,都會問同樣的一個問題:「媽媽!今天會不會下雨?」就算是陽光普照,他還是問同樣的問題,問久了,媽媽不免感到好奇:「你為什麼每天出門時,要問會不會下雨?」諼諼的答案卻讓我驚訝不已:「下雨了!就不能去學校了!」真的是有這麼喜歡上學的小孩,聽了孩子這樣說,不禁深感欣慰,但另一方面媽媽也怏怏然地想道:「難道是自學時,媽媽教得不好?」

縱使教得再好,可是孩子不喜歡,也是枉然的。比起在家自學,學校擁有更多吸引孩子的元素:有帥氣的制服、有一大群同學、有好好玩的活動、還有美女老師!(諼諼超喜歡穿制服,制服讓他覺得去上學是去「出任務」)


看到諼諼喜歡上學,媽媽不得不從中思考一個問題:上學的魅力在哪裡?如何借力打力?如何利用上學的動力來讓他喜歡學中文,動力來源應該為何?你可能會說,既然他喜歡上學,那乾脆讓他去上中文學校唄!問題癥結就在這裡,他說中文學校的老師會罵人,所以不喜歡中文學校。啊!原來如此,媽媽也會罵人耶!


孩子對媽媽獨門祕方所研製出的中文教育心生強烈的反彈,常常問:「媽媽!什麼時候我可以不必學中文了?」入學後,中文自學完全停擺,媽媽不得不難過了起來,孩子的英德讀寫都是自己教的,沒想到他最後排斥的居然是自己的母語中文。





小肌肉發展遲緩、寫字與認字有困難,都沒關係,但是絕不能放棄。既然已經走到這般田地了,要力挽狂瀾,於是我用各種伎倆包括威脅、利誘,試圖想要挽回孩子的心,但統統失效。問題就是出在「不喜歡」,要讓學習天長地久,首先要讓孩子先喜歡,而不是要讓孩子先努力,要訣是如何「勾起」孩子對中文的熱火。

於是,媽媽覺悟了, 先培養孩子「愛中文」的心,比學習中文更為重要。陪著孩子去找到「愛中文」的心非常地關鍵。於是我停下腳步,告訴孩子:「如果你自己來找媽媽學中文,有獎勵!」就這樣我不再督促他學中文,孩子觀望了很長一段時日,沒關係,就讓他先觀望觀望吧!孩子敏感的心,要用微火慢慢地煨,不能躁進,不然一感到風頭不對,那喜愛中文的火苗馬上就會熄滅殆盡。


經過一個多月的等待,終於有一天,奇蹟出現了!孩子自己來找我了,雖然他沒有忘記「有獎勵」這句話,但是學習是漫長的路,孩子你慢慢來,主動就是最好的學習態度。諼諼來「找」了幾次,我們只是復習了以前上過的課文,沒有上任何新的課文,雖然這些日子以來,諼諼退步了不少,但我很感動,感動的不是孩子的字沒有丟,事實上還真丟了不少呢,而是感動他主動來找媽媽,這表示孩子心中對於中文的火苗,還沒全然熄滅!


你們家寶貝學習英文也遇瓶頸嗎?培養愛英文的熱情比學英文更為重要哦!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古文VS說明書:解讀中學生的閱讀素養



Moria Flaig
9. Dezember 2016



Schramberg 


古文VS說明書:
解讀中學生的閱讀素養

最近在FB上讀到網友分析台灣升學考試國文科的考題類型,會考(升高中)與學測指考(升大學)在題型上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很明顯的,我們會發現會考早就已經朝著PISA的方式在命題,題目有一半以上都是閱讀理解,包括了產品說明書、火車時刻表、科普文章、生活應用表格等等。 反而是學測指考(升大學)的國文考題一直都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文學範疇裡在命題。」

表面上台灣的國文教育看似在轉型之中,也就是將過去注重古文訓練改成白話文教育,將過去注重文學素養培育轉變成符合實際生活上的應用。最明顯的改變體現於:會考題型變了。

這個討論源起於:台灣學生升上高中後,對國文科存在著適應不良、銜接不上的問題,有很多高中生看到長文就馬上放棄,原因是字太多了,看得讓人眼花撩亂。網友認為,銜接不上是根源於高中生國文基本知識的欠缺完備所導致,而非他們在國中時閱讀素養沒被注重。

我自己的解讀卻有點不同,會考題型改變了,表面上看似,台灣的國文教育跟上了時代需求,比起往常,現在更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考試題型的設計已經朝向評定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來發展。然而這項改變卻來自於PISA(也是考試),PISA的考法是考閱讀理解,不是考國文知識,反觀學測和指考(升大學),卻還是停留在考國文知識上。

這個背後是不是意涵著,台灣教育當局只願在某個程度上跟上時代,如果15歲學生的PISA成績,關係到國家體面,教育當局就願意因應時代而求改變。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PISA考不到高中生,於是學校又惰性地回歸到本來面目:一味地強調以古文為基礎的國文知識。

我們的語文教育是否應該仙人下凡先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還是死守過去那種非得熟讀唐詩三百首的那種境界?老實說,我也沒有答案。文化的傳承固然重要,但是閱讀長文、磚塊書的能力更是重要,專業知識建立在這裡嘛!我認為,我們的語文教育首要任務還是在於閱讀素養的培育。學生不應該因為古文精短而覺得簡單,而白話文密密麻麻而覺得難以消化。我想,不是長短的問題,而是閱讀能力培養的問題。不是背得少的問題,而是說消化吸收的問題。如果教育當局認為,古文教育有助於填寫表格、閱讀電器說明書、法院通告,就應該提出有利的證據來支持古文教育。

比較國外,他們的中級教育,在語文這一科都會要求閱讀經典名著,也就是讀一本「書」,而我們的國文教育還停留在閱讀兩到三頁的古文,只有「文」的份量。書與文的距離有多大?我兒子才小一,每星期從學校拿回來的讀本卻是60頁以上的小書,而我們的小一課本,一課卻只有50到100個字。在閱讀上,中文本來就難了,而學校教育從小一到高中畢業,卻只讓我們讀短文而已。那孩子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具備閱讀一本書的能力?

讀「文」真的能夠提昇閱讀能力嗎?我們的課程設計為什麼不讓高中生讀一本書呢?非得要回歸孔孟老莊等經典之作?而國文基本知識真的只有所謂的孔孟老莊嗎?國文基本知識真的有助於提昇閱讀能力嗎?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知道這樣的國文知識對閱讀有幫助?還是知道在太空中那架望遠鏡的名字?

我想閱讀瓶頸不只是反映出孩子基礎知識上的不足,而是理解力不足。而一個理解力好的孩子不應該看到文章中出現了一些不熟悉的辭語而卡住,一個閱讀能力強的小孩應該有能力在閱讀中理解自己所不熟悉的詞彙。我想,整體而言,問題還是出在於,我們的學校教育對於閱讀力的訓練太固守於克服「難」,以為讓孩子研讀高難度的文字,像《莊子逍遙遊》,孩子自動地就能夠理解容易的白話文。真的是如此嗎?老實說,我也受過古文教育,還多國語言對照呢!但是說明書我卻常常看不懂,我們這方面真的是缺乏訓練。

有沒有人去探討大學生要面臨磚塊書的困境?我們的制度是不是讓我們太習慣於短小精悍的「文」,對於又臭又長的論文與磚塊書,大一新生是不是只能望文興嘆呢?所謂大量閱讀,在國外是從小學做起,而我們的高中生在最需要卯足勁好好地養足閱讀能力的時候,因為大學在望,馬上就要面臨磚塊書的考驗了,卻遇到了瓶頸。

我們若真的要注重文學教育與國文素養的話,不就是讓學生痛快地讀一讀三國、紅樓與西遊?雖然古典小說還是屬於白話文學之流,但誰敢說曹雪芹的國文素養及不上孔孟老莊啦?哪裡一定要熟背林覺明《與妻訣別書》,還是《大學》《中庸》,學生的國文素養才能提昇?三國與西遊不是更能夠讓孩子讀得興味盎然?還是注釋會多得讓老師們疲於奔命,而變成沒有任何的可行性?背註解真的是這麼重要嗎?

網友更指出了,台灣在培養小孩子的閱讀素養上,不免回歸到考試制度,畢竟考一篇比考一本既容易又公平:「台灣家長與老師在小學階段,尤其是高年級起,就開始非常有意識的介入孩童的閱讀。閱讀,不是為了興趣與樂趣,是為了一個功利的目的『閱讀能力』=『考試分數』。於是,文學類的少讀一點,科普社普類的多讀一些;漫畫不要看,多去看偉人傳記;一大本書沒時間看沒關係,兒童青年雜誌讀一讀就好了⋯⋯」

我覺得閱讀大部頭的書越早開始越好,因為學術界的書都是大部頭耶!大一新生誰人不是抱回一本本的大磚頭?再說,經典名著也是很大本,書厚一點就跨越不了。雖說小孩將來不一定要走研究這條路,也可以對文學沒有興趣!但是新生代誰人不上大學?科普社普比經典名著還要厚,要孩子棄文習「武」,不會閱讀還真的是辦不到!

再者,小孩應該閱讀什麼?漫畫、科普、小說、名著、報紙、雜誌、暢銷書?閱讀應該是一件自發又有趣、而且是樂在其中的事情,老實說,這些書我兒子都在讀,因為他個人特別喜歡科學,科普自然讀多一點,文學讀少一點,但讀科普並不代表閱讀程度就不好了。大家不要小看科普,有些科普對大人來說也不容易讀,恐龍是我讀過的,最難消化吸收的書,術語超多的。

閱讀能力如何培養?這說來話長了,簡單地說,我以孩子的興趣來誘發閱讀的動機:喜歡恐龍時,就給他一堆恐龍的書,喜歡太空時,就給他一堆太空的書。孩子又高興、又喜歡,不知不覺之中,閱讀能力就培養出來了。

我兒子的閱讀能力的確是我刻意培養出來的,與澳洲學校教育毫無關聯,他是先學會閱讀再入學的。但是一個月來,我在澳洲小一教育現場中,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與台灣有著根本上的不同。我兒子每星期帶回兩本書:一本是科普(Non-Fiction),一本是故事(Fiction)。老師卻是依照學生閱讀程度的不同而挑選不同的書,不是只讓他們去學校圖書室逛一逛而已(澳洲小學也有圖書館日),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要有系統、循序漸進,太難、太容易的書都不是好書。

每個孩子的閱讀程度不同,進展速度也不同,沒關係,學校給學生不同的書!老師不僅照顧到個體的差異,而且對每個小孩所閱讀的書,都有詳細的記錄,讓孩子依照自己的步調來學習。不像台灣,在教育上特別講究齊頭式的平等,只要自己的孩子被「另眼相待」了,怪獸家長馬上就會出動。正因為有照顧到個體差異,所以「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素養」就培養得起來!

我想,國文知識應該不是閱讀能力低落的主因。直到現在,我還是弄不清楚,以前我們大學聯考的第一大題成語的多重選擇題到底在考什麼?朝令夕改與暮楚朝秦是不是同義詞?大家都知道在某個程度上是!在某個程度上不是!學習成語不就是為了寫作上的應用嘛!還是去探究「朝令夕改」與「暮楚朝秦」這兩個詞能不能畫上等號?到底是國文知識重要呢?還是理解能力重要?我想,國文知識不足,不應該會造成閱讀與寫作上的障礙,追根究底還是在於閱讀習慣沒有養成,所以才會讓學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就看不下去。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家庭作業大作戰



Moria Flaig
25. November 2016


Insel Mainau


家庭作業大作戰

不喜歡寫作業真是人的天性,諼諼入學之後,沒想到,母子之間最大的戰爭卻是:寫作業。所謂的「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諼諼正是這樣的孩子,要他做不喜歡的事情,不熬到最後一刻,他是下不了決心的。

這個老師的習慣是,每星期五發作業,而且每次整個星期份,因為是一星期份,所以份量驚人。看到這樣驚人的作業,媽媽不得不緊張起來,心想,越早開始就有越多的時間分批完成。沒想到諼諼喜歡用拖延戰術,拖過整整一個星期,「最高記錄」是,一個晚上只寫三個字。

媽媽不想每天為了寫作業跟孩子打硬戰,老是當母夜叉,催!吼!罵!為了提高孩子作業的效率,媽媽改變戰術,不再是早點寫、早點好,乾脆統統改成,所有的功課一律熬到最後一刻,再寫。諼諼自己也知道再不寫就來不及了,縱使有萬般的不願意,但不寫不行呀!果然寫字速度突然之間變得在奔馳!

才小一而已,澳洲的小學每個星期也有隨堂考試哦!考拼字和乘法表。本來以為,愛考試是台灣的正宗文化,沒想到澳洲小學也有考試,而且每星期考兩次,不要以為,逃離了台灣就逃過一劫,原來考試文化,舉世皆然,無遠弗屆,沒有國籍、文化的區別,雖是在澳洲,也不得不正視考試這件事情。

隨堂小考是小事,我相信,我們是實力派,考好考壞,完全聽天由命,不用準備也能考,就算考壞了,說實在地,對前途影響不大。我和孩子沒有分數的戰爭,但是說起寫作業嘛!雖然媽媽也想偷懶、也不想寫、不想交。但是,媽媽總不能正面地鼓勵孩子不寫作業,媽媽若不重視的話,孩子更是無所謂了。

再加上,諼諼生來就是指頭發展遲緩,發展心理學上所提到的自發性的塗鴉,在諼諼身上從來沒有發生過,書上說,每個三、四歲小孩的塗鴉中會出現的臉蛋,真的是每一個小孩嗎?諼諼卻從來沒有畫過。諼諼五歲多才開始畫畫,一畫就畫出他最愛的騎士和恐龍,真的沒有塗鴉過,沒有劃過圓圈圈。這卻嚴重地影響到他寫字的速度與技巧,嚴格說起來,他是先學會了寫、才開始畫的。

我是沒看到他在學校是怎麼寫的,但是我有聽到他在抱怨,不能看書的懲罰(先寫完的小孩可以到角落自由讀書),也看到老師展示了他的「作品」,果然諼諼不但是在思路上腹笥甚窘,而且在字跡上大小寫混合、歪七扭八,幸好鏡像文字已經差不多戒掉了,不然會更慘噢!然而與他的同學相比,他們可以洋洋灑灑地寫滿一頁,他卻只能歪歪斜斜地寫出兩、三個句子。果然,寫字是一項諼諼無法跨越的障礙。做功課時,要待他孵出一個字,往往要等上幾個小時。

有一次,用冰淇淋來激勵他寫作業,沒有效,他還是死跟你耗上兩個小時,看一天就要過了,才斯里慢條地下了決心,振筆疾書地把拼字練習給寫完。

有一次,用零用錢來利誘他寫作業,沒有用,他馬上回應說,那明天就不買棒棒冰吃了!

獎勵沒有效,那要怎樣才能夠讓諼諼願意寫作業呢?難道是!非得要拿出棍子來,痛打一頓,才會覺悟?媽媽心裡面這樣嘀咕。直到最近,終於讓我找到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而且是非常簡單的方法,只消緩緩地跟他說:「你不寫功課,那就算了,明天去學校,看看老師會說什麼?以後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再催你了!」這下子,諼諼果然在意起來了,利用「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心理學,如何提高小孩子寫作業的速度,其實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不要給孩子時間思考猶豫。

從此以後,媽媽輕鬆淡定地等上一個星期,然後集中火力在最後一天處理作業,完全不給孩子思考猶豫,諼諼發現時間來不及了,寫的速度馬上變得非常地迅速確實,就算,寫出來的句子是:I love a tree. 簡單、明瞭、短字、短句,沒關係,媽媽很乾脆,不挑剔,重點是完成就好了,效率是至上的原則,不必消磨太多時間與耐心在作業上。諼諼也察覺到,沒有多少時間多做猶豫和考慮了!果真,兩三下,簌簌地,奇蹟一般地,就寫完了。

看樣子,他的「書寫障礙」是「裝的」,前些日子老師校長還建議我們去找職能師治療呢!校長果然是兒童心理學的高人,知道諼諼可能在假裝,以為裝作不會寫,就能夠逃過此劫,拖過時間就可以作罷!孩子!沒這麼便宜,往後有得你寫的了!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自學學什麼?



Moria Flaig
6. Dezember 2016





黑森林住處


自學學什麼?


諼諼終於在雪梨入了小學,入學了還自學嗎?經過一個月的觀察與省思,我必須說這才是自學理想國的開始。入學之前,媽媽每天都在處理字體大小寫與鏡像的問題,感覺上離自學的理念越行越遠,現在這些都全權交給老師去處理了,雖然諼諼的字跡在入學後沒有改善多少,然而嘮叨叮嚀不再是我的工作了,現在由別人去嘮叨,媽媽大可放心地實現心目中的自學烏托邦,將注意力集中在兩件事上:回歸自學精神與落實中文教育。

老實說,與往常相較,入學之後,孩子的狀況反而更符合自學的理念:全然地自己學。這話不就矛盾了,既然上了學,就不能叫做自學了。然而諼諼上學之後,基本技能的學習:寫、算、唱、跑、跳,全交給了學校老師去管理了,放學後,除了惱人的家庭作業之外,我讓孩子完全自由地選擇他想要做的事情,連他最討厭的中文也不例外:自己來找媽媽學。

本來,我對自學生活還依依不捨,有一件小事讓我學會了放手。有一天諼諼在上學的路上問媽媽:「什麼是酸雨(acid rain)?」媽媽一聽到,感到十分地驚訝,馬上急著想知道,澳洲小一就教酸雨嗎?其實不然,是他自己在書上讀到的。媽媽當場在路上機會教育,要孩子看著呼嘯而過的汽車,觀察那黑黑的廢氣,排放在空氣中就造成空氣污染,下雨時就變成酸雨了。好在!孩子在上學之後,還是繼續自學啊!

確實如此,上學之後,諼諼本著過去的習慣:一如往常地自己讀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來找父母討論,沒有因為上學而改變,家中儼然成為絕佳的自學樂園。一切正如我所規劃的:先讓孩子在入學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習慣不會因為體制教育有所減損,自主學習的能力可說是已經完全具備了,幫他打好了底,我想應該夠用一輩子了。

既然孩子會自己讀、自己研究,在體制中也能自學。其他次要的問題:「書寫障礙」交給老師去煩惱,作業有如期交上就行了,縱使造句時寫出如下的句子:(stepping)I am stepping on a hard gum. 媽媽不必太在乎孩子功課寫得好不好,要放眼在課外:孩子高興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想研究什麼問題就研究什麼,完全自主了。媽媽每天不必再碎碎念,孩子自主了,媽媽解放了,皆大歡喜,兩相得意。

最近在網上與友人討論什麼是自學?我想,自學的重點不在於學什麼?才藝有幾項?有沒有參觀旅遊?功課寫什麼?課程規劃如何?進度如何?父母要考慮的不是超值套餐,在意特殊才能的發展。我想,自學首要之務在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媽媽教太多、孩子學太多,孩子自我探索的時間被剝奪,沒有屬於自己的完整時間,也就沒有時間「自學」了,雖然在家自學,卻無法從中得到自主性,這無益於孩子的發展。

昨天去接孩子下課,因為下雨,所以學校廣播請家長直接到教室接孩子,這時,媽媽看到了一幕,感動得不得了,那是我家自學不可能會有的情景:諼諼和全班小朋友跳跳唱唱,一起準備聖誕晚會的曲目,在那一刻,媽媽不得不肯定學校教育的優點。在家連跳都不能跳(住公寓嘛!),就算媽媽自己的音樂素養有多好(其實是五音不全),也無法營造這種團康的歡樂氣氛。

諼諼入學之後,無論是唱唱跳跳,還是讀書寫字,都跟著學校的腳步學習,媽媽完全不必操心,孩子的稜角自然有老師去磨。在體制外,想來點不一樣的話,靠的全是過去自學中所培養出來的功力:自己讀、自己學、自己想辦法。無論閱讀漫畫加菲貓、行星與黑洞、或是老鼠記者(Geronimo Stilton),只要孩子能夠沈浸於閱讀的樂趣之中,其實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閱讀中能夠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更進一步地去尋找答案:問爸媽、問老師、問校長,或是自己從書中發現答案。


自學的重點是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在於學什麼,這一點是我在德國上大學時,體會很深。首先,我們先考察德國哲學系的開課方式,沒有西洋哲學史、啓蒙時代、狂飆時期、現代哲學、倫理學、形上學、唯心論等等等,反正在台灣哲學系可以找到、想到的那些課程,在德國統統沒有。德國堪稱哲學王國,怎麼大學哲學系所開的課會是這麼地貧瘠?是師資陣容不夠堅強?還是德國人欠缺宏觀的理念?

都不是,誰都知道哲學史是讓老師「照本宣科」消耗授課時數的課,不是他們的師資不好,而是他們培養哲學人才的方式不同。德國的教授只教與自己的研究相關的課程,不教通識,他才不管哲學史呢!哲學知識Google一下就有了,何必教?學習哲學不一定要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學起。這些台灣哲學系大一的標準課程,他們完全沒有上,因為他們不是這樣學哲學的。

我們上康德時,就只是讀『第一批判』一小段,上黑格爾歷史哲學也是如此,在臺灣的話,老師大概一定要學生把三大批判全部讀完。你若是想要從古希臘哲學學起,是有條件的,得先學會古希臘文,再讀柏拉圖『理想國』。我修過笛卡兒『沈思錄』,老實說蠻痛苦的,因為教授讀的是拉丁文,而我只能拉德對照著理解。

我在歷史系學什麼呢?從希臘羅馬文明、中世紀封建制度、十字軍東征等等等,一路學下來才叫做歷史嗎?完全不是,我記得我修了女巫迫害、Paracelsus(中世紀一個醫生)等課,手中拿到的不是拉丁文就是中古德文的史料。以前在台灣讀歷史時,典型的必修課是:中國通史、西洋通史、西方思想史、近代史、國別史等等等,這樣的課,在德國完全沒有,所謂通史就是學不通的歷史嘛!德國人根本不會這樣教。

就這樣我在德國讀了幾年哲學,哲學家沒認識幾個、書也沒讀多少本,但報告卻寫了很多。歷史因為不懂拉丁文、中古德文、中古法文,而被迫放棄,改學古日文,轉修比較宗教學,難度較低。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問了一個問題,在德國學哲學「量」這麼少?讀歷史時要處理的史料往往只有幾頁(雖然只有幾頁,但對我而言卻是有字天書),學生到底在學什麼啊?漸漸地,我瞭解到,他們的哲學教育不在於傳授「哲學知識」,而是在培養學生「哲學思考」的能力,寫報告,可不是讓你報告你知道了什麼?吊了多少書袋?而是報告你在想什麼?老師要看你辯證批判的思考能力。


畢業之後,我去了北京德國使館學校,才發現,不是只有大學是這麼教,這種研經式(Exegese)閱讀,德國人在中等教育中就這麼教了。他們上德文課時,就讀一小段歌德;中文課就要求教孔孟老莊。閱讀經典不在於長,量不在於多,重要的是,經文給與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大家感覺很熟悉吧!這種傳統的確是從基督教讀經傳統發展而來的,經文真的不必多,讀經貴在啓示。

德國人不是很在乎孩子的知識是否能夠全面,他們考試都是主題式的口試,沒有背之乎也者焉以哉這麼回事,他們看重的是,孩子在閱讀「原典」時,看到了什麼?經典文字啓發了他們什麼?是否能夠焠鍊他們的思索能力?然而康德、歌德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能夠像康德一樣敏銳地思辨,像歌德一樣地寫出感人的文字。

而我們大學的哲學教育,卻只是要求學生吸收一大堆哲學知識,歷史非得從北京猿人開始上起,一定要求學生貫通古今,我們的大學教育,內容看似完整、豐盛、連貫,學生們也都吃得飽飽的!但這種訓練距離史料爬梳與哲學思辨其實相當地遙遠。

然而在大學中,學生其實在學習一件事情,那就是獨立研究的能力。這個體現在德國的大學教育中最為明顯,全德國的教授有志一同,完全沒考試(美國大學有期中期末考,碩博階段也不例外)、只有研究報告,畢業考沒有選擇是非問答(美國大學有網上考試),而是學生自己出題考自己,我日本學畢業考筆試題目是:三島由紀夫現代能劇與傳統能劇比較,而且只分析比較:『源氏物語』的「車爭」一幕。

媽媽離開校園很久了,如今再度思考「自學學什麼」這個議題時,驚歎別家的多才多藝的同時,才驚覺,諼諼一項才藝都沒沾上邊,無才無藝,在自學中,他到底學了些什麼呢?

在入學面試中,我跟校長說了一句話:「跟同齡的小孩相較,他們還在學習閱讀,但是我的兒子已經能夠從閱讀中來學習,這是他與其他小孩不同之處。」縱使無才無藝,我相信孩子擁有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己讀,自己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解答!與德國大學教育相呼應,研究精神從小開始,不是要等到高等教育時再啟航。我們的教育有很多地方都過早了,但這一點卻是過晚了。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爸爸教養術



Moria Flaig
4. Dezember 2016






爸爸教養術


孩子跟著爸爸媽媽一起成長,教養同時來自兩個不同性格、兩個不同的文化背景、兩個不同的成長歷程的成人,所以,各自所「推出」的教養術也截然兩樣。


有個爸爸對我說,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一套。在爸爸在解套的同時,其實,在媽媽眼中看來,每個爸爸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然而那一套卻是非常獨特又怪異的一套,沒寫在教養書上(這也難怪了,教養書大部份是媽媽寫的)、也沒寫在育兒百科上、有時候還違反兒童心理學的發展。

爸爸教養術,沒有權威人士佐證、沒有教養專家相挺,爸爸教養術全憑著爸爸的感覺、知覺、直覺,沒有理論根據、沒有課程訓練、沒有專家的分析把脈,爸爸養孩子,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就算違反兒童發展心理學,又怎麼了?其實啊!爸爸那種不按牌理出牌的教養術,卻是讓你們家寶貝與眾不同的關鍵。

怎麼說是關鍵呢?首先來看看爸爸媽媽兩者之間的教養術有何差異?媽媽的重視基本技能的磨礪與日積月累的實力,難怪嘛!媽媽寶寶日夜相守,媽媽自然有那緊迫盯人的耐力與魄力。與那種平凡的日常生活相比,爸爸則擅於讓自己的專業發光,給與孩子的是偏才的專與深,爸爸教養術總是充滿了即興的機智與隨機性的啓發。


媽媽有點像是國民學校,給的是基礎教育,注重習慣的養成、將學習落實在日常的演練與學習之中,給的是面面俱到的網狀知識;爸爸有點像是大學,給的是專業教育,注重知識的偏、深、專,將學習落實在觀察與討論中,給的是光芒畢露的點狀知識。

媽媽為無聊至極的讀寫打下基礎,爸爸則不時地與孩子神遊於,精彩刺激的恐龍與太空之中而超然忘我。媽媽要求的是規律性的練習,爸爸則隨時隨地都能夠坐下來與孩子促膝暢談單星系(我們的太陽系)、雙星系、多星系的運行與其行星之間的關係。

爸爸教養術為何是關鍵?媽媽給的是基礎,大家都知道基礎的重要性,孩子擁有基本技能之後才能夠更進一步地發展,無可置疑。基礎雖然是必備的,然而,一個人所學要出色、出眾、有特色,憑著基礎還是不夠,這進一步的發展,卻來自爸爸那種異質性的啓發。

認字的終極目的是閱讀,閱讀的動力來自於興趣,興趣是專業素養的開始,沒有人願意閱讀一本無趣的書,然而興趣的探索與發現,能夠推動孩子往專業的方向發展。這時,小男孩特別會去觀察父親的言談、興趣、專長、職業,能夠從父親身上發掘異質性的光芒,時時與爸爸一起探討宇宙的深奧,推動了孩子去專研、思索與深化的熱情,於是爸爸教養術變成了專業素養的推手,所以我才說是關鍵。

試問,一個算數總是考一百分,寫字從來不會少了筆畫、拼字從來不會少了字母的孩子。與一個在大腦中儲備了一、兩百種恐龍的學名、並且能夠加以比較分類、描述特徵的孩子,但這個孩子提起筆來卻有千斤重,數數老是落了一、兩個。兩者相比較,你會擔憂哪一個?

一百分的光芒很耀眼,因為在體制中容易被發掘,後者,學習之路很坎坷,因為在體制中,卻是常常被分數否定的那一位。通常媽媽會對前者很放心,有一百分為證,對於後者過於操心,不知道問題在哪裡?諼諼就是後者。但是,爸爸從來不會為此而擔心,深信專業素養的培育才是教育的重點,而且是從學步兒就開始了,那時候諼諼熟記近百種拖拉機(Tractor)的機種與品牌,當時媽媽不明白父子兩個為什麼研究拖拉機能夠研究得那麼入神,原來專業素養從那時候就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到目前為止,諼諼所探索過的領域,都是爸爸小時候深愛過的主題:拖拉機、救火車、騎士、恐龍與太空。兩個人都超愛看漫畫,都喜歡跳躍式思維,對於科學都情有獨鍾。

在這裡過程中,媽媽教養術起了安定的作用,是琢磨的過程,爸爸教養術卻能夠讓孩子閃閃發光,是畫龍點睛的開光者。孩子餓了找誰?找媽媽!想玩遊戲時,找誰?找爸爸!媽媽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爸爸啓發孩子去探索世界、去看到那片屬於他自己的世界。

所以啊!這才是關鍵!


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



Moria Flaig
5. Dezember 2016



七八個月大的諼諼


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

從我的觀察中,獨生子有下列幾個人格特質:



1)凡事以自己的步調行事:由於沒有兄弟姐妹,獨生子不必與他人比較,更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步調來學習、來發展。既不必迎頭趕上兄姐,更不必怕被弟妹追過,能夠輕鬆自在地以自己的方式來行事。

2)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物:獨生子很專注於自己的愛好,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諼諼喜歡騎士,對於時下星際大戰的宣傳攻勢完全免疫,很多男孩都喜歡超人、蜘蛛俠,諼諼對此興趣缺缺,寧可自己玩,也不會在乎他人在玩什麼,他只定睛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不會為了配合他人,去認同他沒興趣的事物。


3)獨生子不會跟他人比較:因為專注於自身的獨特性、自己的興趣,獨生子不會把自己變成跟他人一樣,而有了想要跟他人比較的心態,比如說,看到同班同學小明迷上星際大戰,也要求爸媽買一套星際大戰的樂高。諼諼的想法是,同學既然沒有玩他喜歡的騎士,他也不必改弦易轍,改成玩星際大戰,你玩你的星際大戰,我玩我的騎士,我們各玩各的,一點都不衝突。


4)獨生子比較不會有競爭的想法:參與幾次諼諼上課的場合,我發現,在老師問問題時,諼諼發言的狀況不是很踴躍,他的想法是,就算是我知道答案,也不一定要表達出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知道呢?獨生子女比較不會去跟他人競爭,他們很專注於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步調,自己的方式去玩去學習,他們根本不在乎別人是怎麼玩怎麼想,他們也很安心地做自己,因為沒有比較的緣故。再加上,父母只有一個孩子,已經獨享了父母所有的關注,他們不需要使用任何手段來使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


5)獨生子女不會老是要求公平:從兄弟姐妹眾多的人的口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這樣不公平」。他們從小凡事要爭奪自己的利益,凡事要求公平,想盡辦法使用手段來想自己獲利。


6)獨生子女不狡猾:由於沒有競爭的想法,也不會跟人比較,獨生子女很能夠安心做自己,不會使用手段來達到自己的利益,因此,獨生子女不狡猾,心思比較單純,就是日文中的素直,樸素正直,比較不會與人爭執。


7)獨生子面對自己的錯誤比較坦誠:首先,不會把錯推在別人的頭上,哥哥怪弟弟,姐姐怪妹妹,想儘一切辦法把罪過推諉栽贓在別人身上,在家裡爸爸媽媽比他還大,獨生子女能夠找到更到比自己更倒霉的代罪羔羊嗎?當然無法!所以做錯時只能認錯了。亞當夏娃犯罪時,亞當推脫給夏娃,夏娃推脫給蛇,蛇推脫給誰呢?當然是上帝啦!上帝不是一切的起源嗎?可見栽贓諉過是人性,有兄弟姐妹的人,誰都不會耍這一套呢?


8)獨生子很習慣一個人面對所有的事情: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欠缺玩伴,所以獨生子向來很習慣自己玩耍,自己消磨時間,按照喜好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也習慣於獨立去完成自己的事情,獨生子反而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自動自發,更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沒人跟他玩嘛!


9)獨生子更能夠處理孤獨的問題:因為沒有兄弟姐妹,獨生子女必須自己去尋找朋友,自己尋找談話的對象,不需要訓練,孩子很小的時候自然會這麼做。相反地,有兄弟姐妹的人,因為一直有玩伴、有談心的對象,所以他們不會主動去尋找朋友,有些人反而發展成沈默自閉的性格,因為家庭已經給他社會了,不需要自己努力向外求取,自然獲得的東西多容易,往外爭取多費勁啊!這反而造成有兄弟姐妹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主動在社會中去尋找朋友,而造成他們無法面對獨處的問題。



五個月大的諼諼

獨生子女的缺點:


1)老是喜歡跟父母在一起:獨生子女與父母之間有著特別親密的關係,他們好像是為父母量身定做的,生來不喜歡與父母親分開,所以就會儘量去配合父母,適應父母。我觀察過幾個我所認識的獨生子女,雖然不盡然都是如此,但是有些到了很年長了,讓人感覺好像是個永遠離不開父母的孩子。我們當父母的要想遠一點,萬一有一天我們自己早走了,留下這樣的獨生子女那該怎麼辦呢?父母自己要在獨生子女長大後,放手讓孩子單飛,不必等到自己不在的那一天,孩子自己就先會飛走的,父母應該儘早讓孩子學習獨立。


2)凡事按照自己的節奏、自己的步調、自己的喜好,獨生子女容易與團體脫節,欠缺社會生活的需求:我們小時候都期待與鄰居小朋友玩,期待到學校與其他小孩一起學習,我們的童年都是在尋找玩伴之中渡過。我發現獨生子卻沒有這種社會需求,他們很懂得自得其樂,也不全然是因為生性害羞而不喜歡社交。像諼諼就很喜歡跟大人攀談,但是卻沒有積極找朋友的想法,他們好像沒有機會發現,自己也需要社交。自己玩、自己學習、自己發掘自己喜歡的事物,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透過他人,有沒有玩伴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這時,我們當父母的,要適時為孩子尋找共玩、共學團體,和其他小孩一起玩玩,非常重要。


3)小霸王:很多人將小霸王與獨生子畫上等號。很慶幸地,諼諼沒有成為小霸王。台灣的獨生子女算是第一代,我們還沒有面臨到,中國目前那種嚴峻的挑戰,現在的中國小孩是:獨生子女的獨生子女。我們這一代,有很多人是老一輩帶大的,我們長大後,為了要避免婆媳問題,寧可將孩子外包給別人帶,也不想去掀起婆媳大戰,所以我們的獨生子女大都是自己想辦法拉拔。然而,中國第二代的獨生子女則不然,他們有六個大人輪番上陣搖哄,我們一個人比起他們六個人,那要辛苦多少倍啊!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很有限,所以我們很講究效率,也就是教養專家常常講的,重質不重量,即使很多媽媽為了工作,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但是她們卻做到了,上一代母親所沒有做過的事情:說故事給孩子聽、教小孩說英文、帶著孩子出國旅行等等。我就常常獨自帶著諼諼去旅行,要是帶個小霸王那可麻煩啦,在這種環境之下,我自然會想辦法讓孩子不會變成小霸王,為生活所逼嘛!


這些人格特質,是我從諼諼或是朋友的小孩身上觀察得來的,不是通則。此外,我認識一個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當對照組,知道內情的人,很明白我在說什麼。至於,那些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團體生活的寶寶們,在幼稚園裡面,同時要跟十幾個小朋友競爭,玩玩具時要搶玩具,吃飯時要搶飯吃,爭先恐後一開始就成了行為的基調,那更是無時無刻在比賽了,雖然是獨生子但卻不俱獨生子的特質。


再者,中國傳統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新一代的父母加諸在獨生子身上的壓力比以前更大了,孩子的成就壓力越大,孩子與人相爭的取向也越劇烈。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又不能一概而論了。


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獨生子女的迷思


Moria Flaig

雪地上的諼諼(九歲)攝於黑森林



獨生子女的迷思


最近讀到了一本談獨生子的書,深有同感。有幾點剛好符合了我養育獨生子的經驗,獨生子女的確有某些特質,應該只不是孩子個體的氣質所造成的,或是遺傳所致,而是沒有兄弟姐妹所造成的。首先,我們要破除一般流行的迷思:

1)獨生子女很孤單,很可憐,只有一個人玩,沒有伴:其實不然,獨生子生來就是一個人,他們認為「自己一個人玩」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獨生子根本不可憐,也不會感到孤單,反而因為一個人擁有父母全部的愛,相較於子女眾多的家庭,獨生子女較能夠受到父母悉心的照顧,尤其媽媽是全職媽媽的獨生子,全天候受到媽媽悉心照顧和陪伴,獨生子一點都不可憐。

反而是在子女眾多的家庭中,有些子女容易被忽略,大的拉拔小的,年長的兄姐代替父職母職,造成某些孩子缺乏父母的關愛,那才叫可憐。在今天大多的父母皆忙於工作的時代中,父母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更多的孩子,比起子女眾多的家庭,獨生子更是得天獨厚,可以得到更多的照料。

再者,獨生子女打從出生起就得面對孤獨,反而比起一般人更習慣於獨處,他們比較不會有獨自玩、獨自上學、獨自面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反而是有兄弟姐妹的人,尤其是有個年齡非常接近的手足,甚至相差不到一歲,或者是雙胞胎,這樣的人反而害怕孤獨,他們從小到大無時無刻都是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一起玩,一起上學,一起做功課,一起面臨挑戰,有些父母甚至將兩個年齡接近的孩子放在同一班級上,讓兩個孩子一起上學,在教室裡面也坐在一起。這樣的小孩,反而沒有機會面對孤獨,沒有機會獨自面對挑戰,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獨自解決困難,處理自身事務的能力也比較差,長大結婚之後,也比較容易依賴伴侶。

2)獨生子女很自私,不懂得分享:其實不然,根據我的觀察,兄弟姐妹越多的人越自私,越不懂得分享,因為分享了,自己就沒了。如果你買了一條巧克力,有個弟弟,分給弟弟吃,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家裡多幾個兄弟姐妹,那塊巧克力怎麼分呢?有很多兄弟姐妹的人往往無視於他人的存在,一個人獨自把巧克力全部吃光光,也不會感到絲毫的不自在,他們習慣於不分享,認為不必分享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塊巧克力根本無法分,分享這件事自然不存在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之中。

很多父母以為生了老二,才是訓練孩子分享的機會,恰恰適得其反,老大反而因為老二的出世,被迫凡事要讓著老二,所擁有的東西被迫分成兩半,面對這種劫難,誰人都無法忍受,更何況是一個小小孩兒?老大不願意分享,反而是因為老二的出現,老大才會面臨分享的危機,才產生不願分享的念頭,生老二是無法來訓練老大分享的能力。

分享絕非訓練而來,有些人天生喜歡分享,有些人天生小氣,獨生子女不必被迫分享,不必割捨自己所愛給弟妹,反而更懂得與他人分享。有些帶主日學的姐妹常常問我,怎麼訓練諼諼與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呢?我說,從來不會有人搶他的東西,他又何必去搶別人的,他會分享不是我們訓練出來的,獨生子本來就很懂得分享,因為爸媽都把東西給他,他自然也會捨得把東西給人,這不是經由爸爸要求,媽媽訓練,他自然而然就會這麼做,因為沒有人跟他搶,所以沒有理由不跟其他人分享。

家裡來了小客人,諼諼每次都很大方地分享他的玩具,從來沒有面臨過東西被搶、被分割的焦慮,反而會更大方地跟別人一起玩,反正客人總是有回家的時候,何必獨佔呢?一起玩不是更好玩嗎?反而是兄弟姐妹眾多的孩子,從小必須懂得爭取資源,必須懂得使用奇巧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像拒學,偏食等等,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孩子反而最不願意分享。

3)獨生子女欠缺協調合作的能力:其實不然,獨生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與他人相處的機會不多,因此,獨生子女反而更喜歡參與團體活動,更懂得與他人協調合作來把握參與活動的機會。反而是兄弟姐妹眾多的人,比較缺乏協調合作的能力,他們更傾向於在眾人之中去找到自我藏匿之處,因為家裡兄弟姐妹多,總是吵吵鬧鬧,他們必須想辦法去避開眾人去享受孤獨。

4)獨生子女不會體貼他人的心意:通常獨生子女與父母的關係都比較親近,比起有兄弟姐妹的人,獨生子女更能夠瞭解父母的心意,因為爸媽全心全意都關注在一個孩子身上,孩子又不傻,怎麼不會以同等的態度來回報,獨生子女很體貼呢?諼諼就是一個很貼心的小男孩,有一次我大發脾氣,他還一直來看我、安慰我,查看我氣生完了沒有,從小生活在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庭裏的人則不然,他們對於他人的情緒反應往往視而不見,因為家中總是會有人生悶氣,早就見怪不怪,何必在意對方的情緒呢?

5)多幾個孩子,將來父母年老時,幾個孩子可以分擔父母養老的責任。事實剛好相反,大部份家庭最難念的經是,因為兄弟姐妹要分擔照顧年老父母的責任,反而弄得手足之間反目成仇。

獨生子女與別人不同,他沒得選,自然要負擔起照顧年老父母的全部責任。孩子小的時候就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不必父母強調灌輸,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有這個意識。原因很簡單,小孩知道自己年幼無能時是得到父母照料,將心比心,當父母老了,自然換成他自己要照顧年老的父母嘍!

縱使等到他長大後,忘記了這個道理,但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可以一起分擔父母養老的責任,也就是說,他們會有意識地將照料年老父母放進他們的人生規劃之中。說白了!這是沒得選的選擇,無法推卻的責任。即使近年來,養兒防老的觀念逐漸在改變,雖然現在很少人做這樣的巴望與綺想:老病時孩子一定會照顧你。但是,那一天總是有到來的時候,不得不先未雨綢繆,事先思考生老病死的問題。

最後我還是回到養兒防老的老路上了?老實說,的確如此。有時候老路沒有什麼不好!更何況,人與人之間,有哪一種感情可以像是親子關係那樣,天長地久呢?



2016年12月4日 星期日

聖經真的反對同性戀嗎?


Moria Flaig
2. Dezember 2016


昆士蘭一個海港


聖經真的反對同性戀嗎?

我本來無意介入「婚姻平權法案」這個議題的。身為基督徒所結識交往的自然也都是基督徒,夫妻之間,在這個議題上,早就無言以對,同床異夢,不用開口,彼此心知肚明,也能夠猜到對方心裡在想什麼,何苦開口來破壞寧靜太平的日子,用沈默來圖個相安無事,不是來得更加理智嗎?

然而,我對於基督徒反對同性戀的態度一直是持「反對」態度的,若是回到聖經來看這個議題,翻遍了整本聖經,我只能說,聖經從未明確地反對過同性戀,那幾句與同性戀相關的經文和整本聖經比較起來,只能算是只字片語。

聖經的確側面地指出同性性行為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其中還包括了對異教中與廟妓性交易的非難,但這都是針對信仰上的不忠,而非針對同性之間的性行為而言。至於同性性行為是不是罪?同性戀者能不能進入神的國度?老實說,我不是神,我並不知道。

至於,具體經文,在這裡我不必多吊書袋了,一一分析解釋,早就有能人識士把經文(註)全找了出來。說正格的,大家要失望了,相關經文真的不多,要拿聖經這把劍去衝鋒陷陣,的確是有點裝備不足。

註:創世紀第十九章1至28節、利未記第十八章22節、利未記二十章13節、羅馬書一章26至27節、哥林多前書六章9節、提摩太前書一章10節。

我想,真正反對同性戀的,不是聖經這本書,而是基督教徒,有些基督徒看事情習慣使用放大鏡,見樹不見林,以偏概全,把旁枝末節當成關鍵和精要。美國歷年來的同性婚姻法案都是因為基督徒的舉牌抗議而難產,直到去年2015年才立法通過,將同性婚姻合法化。聖經真的是反對同性戀者嗎?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有一件事情則是非常清楚肯定的,聖經的主旨不在於反對同性戀,也不是在於探討同性戀是不是罪?

然而,反同性戀的想法卻盛行於基督徒之間,根源於中世紀的羅馬教會,發揚光大於後現代社會。相較而言,在神眼中非常不喜悅的事情,整本聖經從頭到尾在批評指責的罪行:信仰上與婚姻上的不忠實,到了現代社會,基督徒對於外遇一事(犯姦淫罪),態度卻是很寬鬆。根據摩西律法,犯姦淫罪是用石頭打死的。如今,配偶若是外遇了,你還要恭喜他,找到了真愛,祝福他從此幸福快樂,更樂的是,你也跟著解脫了。按理說,姦淫罪都沒事了,更何況是同性戀?

然而,大家的想法卻非如此,與外遇幾乎每個人會面臨到的無聊議題,相較而言,同性戀有趣多了:第一、那不是你我會遇到的問題,而是「他人」的事情;第二、談起姦淫罪,可能會傷及到你,大家要小心翼翼處理,說起同性戀,那種傷不你我的,誰能放過呢?

在Tübingen舉行的某個婚禮

當大家把焦點放在「他人」的同時,大家有沒有思考到一件事情,神對於所有人的愛與救贖的本衷,是不是都是等量的?不會多加與你我,少及他人,不會因為你贊同同性戀而減少,也不會因為你反對同性戀增加。

同樣都是罪人,我們的罪不會因為同性性行為而變多,也不會因為反同性戀而變少。罪是沒有數字、沒有斤兩、沒有度量衡的,神看待我們的罪不是拿天平來量的,同樣地,祂的愛也不是人能夠衡量,救恩不是我們表現特別好的嘉獎,更不是我們靠自己努力賺取得到的,神的救恩是白白的救恩。但是有些基督徒誤以為,反對同性戀就能夠影響正義天平上的靈敏度,讓自己變得更為聖潔。這是幻影。除了基督的寶血之外,什麼能夠使我們變得聖潔?

然而,基督徒論斤減兩地反對同性戀,為的是什麼?在後現代社會中,要用石頭打死的姦淫罪都已經除罪化了,戲文沒得唱了,但是同性戀還沒有除罪哦!大家要把握最後機會,嗆聲、辱罵、污衊,最好要刀刀見血,因為同性戀快要除罪化了,戲快沒得唱了。那種失落感啊!哎呦!更何況那是別人的事,說起來無關痛癢。

也不是所有的基督教徒都反對同性戀者,在德國有同志牧師、同志證婚、也有過同志外長,他在訪問回教國家時,人家總是避免與他握手,德國人才不管你要不要跟他握手。這的確曾經在基督徒圈中掀起了一陣漣漪,但是對整個德國社會而言,外長訪問他國是他的職責,而同志是他的私人生活,代表國家與同志身份一點都不互相衝突,何必在乎人家要不要跟你握手?

我是基督徒,並不認為我需要以反對同性戀來確立自己的「信仰正確」。但我深信,一個信仰神的人,不管他認為同性戀是罪與否,都不應該失去善待同性戀的愛心、謙卑地反省自身的罪、並且能夠在他人身上看見自己不足與缺陷,以平等的心給予同志們一個有尊嚴的人生。而非老是要去看到他人的罪,來證明自己的聖潔。神的救恩是屬於眾人的,是屬於追求神的國度的人的,並非屬於拿著經文到處砍殺得,讓你無路可逃的人的。

聖經教人要寬待包容,而非逼迫殘害。神喜憐憫體恤,不喜見血的祭。非難同性戀並非是我們要獻上的祭,我們要獻上的祭,是一個完全裸露自己的心,一顆不需要辯解、隱藏、包裝、捍衛的心。無論教會的教導為何?無論弟兄姐妹會說什麼?無論另一個反對陣營會不會攻擊你?我更在乎的是,神對我們說了什麼?在這槍林彈雨之中,我要以最本然的方式,不需要辯解、隱藏、包裝、捍衛,直接面對聖經。



亞斯氣質


Moria Flaig
2. Dezember 2016


昆士蘭


亞斯氣質

爸爸是一個亞斯?自從P柯當選台北市長之後,亞斯伯格高功能自閉症在台灣變成一個熱門話題。我家爸爸也疑似亞斯?我不是趕流行,也不是選舉時,趕巧被我對號入座了。而是早在十年幾前,跟爸爸結婚以後,我一直都在懷疑他是個亞斯,只是一直都沒有說破罷了。

這些年來,我讀了一堆與亞斯伯格與自閉症相關論文,甚至找到了亞斯伯格本人的德文著作來閱讀。然而,這些只是有助於瞭解亞斯的怪,並無助於解決問題本身。爸爸多年來,依舊我行我素,是啊!不我行我素怎麼叫做亞斯呢?多年來的擔憂其實是沒有用的,我早就要「看破這一切」。亞斯的特徵就是不為所動嘛,完全不會受到他人與外界的影響,配偶怎麼動得了?一個朋友的老公也是疑似亞斯,她直言不諱地道出:「爸爸早就沒有救了!」

諼諼在很多面向很像他爸爸:專注、固執、規律、單一、專一、獨立、不受外界影響、不善於表達自己、但是記憶力和理解力驚人。還好的是,除了讀書這一項很固著之外,他也很好通融,也很善解人意,跟同學互動也不差,與爸爸相較,他所染上的亞斯氣質幸好只有那麼一點點。

爸爸的亞斯氣質就非常濃厚,不只是專注專一而已,還極度的簡約主義。我們搬了三個國家,在IKEA買了三套一模一樣的傢俱、餐具、寢具,顏色花色全部都一模一樣。其實花色是我選的,這樣子一來,走的時候,東西送人的話就不會依依不捨,因為一到下一個國家,馬上就能夠買一模一樣的。

打從我認識他起,他每天吃同樣的食物:燕麥片和優格;穿同樣的衣服:T恤;做同樣的事情:寫電腦程式;讀同樣一本書:聖經;幸好同樣一個老婆、同樣一個小孩;更令人驚訝的是,十幾年來我從來沒有聽他提起任何一個朋友(教會的弟兄姐妹不算)、我從沒見過他的朋友,爸爸可說是一個完全沒有朋友的人,果然是不善於與人打交道。

十幾年來,日復一日,他過的日子沒有多大的改變,始終如一,我很懷疑,結婚之後,有沒有調整自己。但媽媽知道,那並非一種從一而終的決心,而是一種從來沒有「想到」要改變的懶人心態。

諼諼在這方面很像他爸爸,每天一定要吃燕麥片和優格;幸好小孩會長大,無法穿一直同樣的衣服,也不是每天一定要閱讀聖經,入學沒多久後也交到了朋友。但是,他有些習慣,別人絕對左右不了。比如,大小寫混合,我們強調了很久,現在推給老師去糾正,但他還是始終如一,不為所動,也不想改。幸好!澳洲的老師很善解人意,小考時都算他寫對,不知道這樣好嗎?讓他繼續沉迷下去,執迷不悟?

最近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描述亞斯老公的抱怨文,標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天才,為何在生活上卻是如此低能?』讀了以後,與我心有戚戚焉,簡直跟我家爸爸一模一樣!

回想當年,我一個人帶著一歲半的諼諼飛到美國跟他團聚,一進「家門」,天啊!上上下下整棟Town House,除了他的個人行李之外,他在美國兩個月只買了兩件東西:咖啡和濾紙。因為他有嚴重的過敏症,所以需要喝咖啡來治頭痛。然而咖啡用什麼沖泡?一個密歇根大學物理系送的馬克杯,之前他在那裡工作。如何沖泡?就是把馬克杯放在瓦斯爐上直接用火燒水,咖啡粉直接放入濾紙之中,然後整包濾紙浸泡在熱水之中。老實說,我很佩服他,還蠻會過日子的嘛!

問起三餐都吃什麼?學校裏面的麥當勞和Subway,那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我們一家三口吃什麼?沒錯!麥當勞和Subway,幸好小孩的奶粉我有事先準備!

這就是亞斯的生活哲學,他們不介意日復一日都吃一樣的食物、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他們不為外面的環境所吸引、泰山崩於前面也不改色,他們從不會去逛街買東西,若是需要買東西的話,無論是電腦、電冰箱、洗衣機、自行車、衣服、傢俱,統統一律網購。有一陣子他連食物也要網購,遭到我反對,我家如果蔬果肉奶也網購的話⋯⋯

唯有稀有怪異的東西能夠吸引他們的目光。那是什麼?

有一次,我們回台灣探親,我帶他去偉大的故宮博物館開開眼界,看看中國五千年文化,好不容易回去一趟,當然要好好地看一看。沒想到,從頭到尾我都在等他,等他什麼,等他看字,到了故宮當然是要看字。但是德國人的那種看跟我們的看不一樣,那時他學會了讀中文,喜歡看字的話嘛!在家看就好了,若在故宮看字的話,不應該看字的,我在說什麼啊!在故宮看字是一種欣賞,欣賞藝術境界的那一種看,他卻在那裡字字句句細細地讀了起來了。就這樣,我們在故宮讀了幾個小時的字,讀得我血氣賁張,差一點沒有破口大罵。我本想看的國寶,全部錯過了,他卻不覺得錯過了什麼,看字何等重要啊!

後來,我在歐洲證實了,他特別看重看字這件事情。到柏林埃及博物館看什麼?重點是木乃伊嗎?不是哦!他卻要看字,一個字一個字細細地看,真的煞有介事地讀。美國大選,川普獲勝之後,他看什麼?當然是看英文報紙!不是哦!他偏偏要看中文報紙,這叫做從中文看美國大選。那一陣子,無論是在火車上還是在漢堡店,他總是隨時隨地拿出中文報紙來讀,是啊!中文比較有看頭。

以我們的眼光來看,德國這個民族簡直得了集體性的亞斯伯格症,而且症狀還不輕。他們的民族性的確俱有亞斯的那幾個特質。首先,最明顯是,無論春夏秋冬、不分寒暑、從北到南,他們全德國三餐一律吃麵包,對於麵包的專情,只要是德國人無一幸免,對於其他食物的排斥,則是我見過的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集體偏食症。

再者,德國人大部份很專注、很專精一個特殊領域、而這個特殊領域不是「專業」兩個字可以說得清,那是一個很特殊的異質世界。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爸爸喜歡研究稀奇古怪的文字的原因,古埃及文字實在是太異質了。

亞斯不善辭令、不善與人交往,爸爸完全沒有朋友哦!但是他們那種凡事有始終如一的固執與執著,無論學什麼,都要學得很專精,才肯歇手。我想,這也就是這個時代為什麼看重亞斯人才的原因了,因為這是一個需要專才的時代,不需要通才。

我們的教育也漸漸地在改變方向,與過去相較,現在已經不再看重通識教育了,因為知識俯拾即是。重複記憶同樣的知識、機械式地演練數學方程式、反應性的考試作答,這只能測試出小孩對於一般性知識的掌握程度,以考試為主的教學方式,只能培育出一個沒有特殊性、沒有個性、更慘的是沒有專業的個體。然而,大家都曉得,沒有專才、沒有偏才、沒有深化、沒有特殊性,在這個網路時代中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

專、偏、怪也就是亞斯怪咖能夠在這個時代找到舞台的強項。如果你家寶貝怪怪的,千萬不要擔心,適性教育更適合他的學習方式,這能夠讓孩子的「怪」發揚光大,說不定,「怪」這個元素在這個時代中,將會成為耀眼的稀世珍寶!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小一乘法:澳式VS德式


Moria Flaig
1. Dezember 2016

岩壁袋鼠



小一乘法:德式VS澳式

這星期學校老師出的作業有:背九九乘法表中的2與3;上星期是背x2、x5、x10,還算正常,兩個一數、五個一數、十個一數,我在還沒入學前就會了。讓媽媽摸不著頭緒的是,老師要求背「乘以三」。小一就學乘法,未免太早了吧?

因為我們是新來的,再加上諼諼沒上過Kindergarten與小一,我並不清楚,過去這兩年學校到底教了些什麼?再加上,澳洲小學一律沒有使用教科書,只有教育部公佈的學程可供參考,我更是沒有頭緒了。


以台灣經驗,背乘法表應該是三年級才會出現的,所以我們大膽地跳了兩級,去迎接小一的尾巴。沒想到一進校門,就馬上面臨到媽媽沒有教的乘法,孩子頻頻抱怨媽媽教的進位與借位法,毫無用武之地。


哇!這讓媽媽心慌起來了,孩子跳級是不是跳得太遠了?要不要讓他降一級?算數裏的乘法也有好幾個「等級」,兩位數加減法也有難易的不同,有沒有進位和借位,技巧與難度上就差很多。學程上沒有詳細的定義,他們過去兩年學的加減法是哪一種程度?在他們還沒有熟練加減法的進位、借位法之前,就讓他們學乘法,澳洲教育單位「敢」這麼做嗎?


媽媽心中問號連連,於是抓緊放學時間,見縫插針,問一問級任老師。雖然打從孩子入學之後,媽媽不明白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也不能做得太過份,讓學校貼上了「直升機媽媽」的標簽。幸好!級任老師對於我們這種插班生,還挺有耐心的。

簡短的交談之後,我不禁要對澳洲小學的教學方式「另眼相看」了。老師說,她的確還沒有正式教進位法,但是他們從小一起就要學乘法,在具體應用中,即是目前在學的計算時間與錢幣。媽媽也承認,錢遲早要算清楚,而且越早越好,這一點不算太早,在台灣小一的確也有算時間與數錢幣,待我問到乘以3時?


老師的解釋是,他們一到三年級都會不斷地接觸乘法表,因此,他們不必馬上會。聽到老師回答說:「不必馬上會!」果然是澳式的模擬兩可,這下子媽媽更是六神無主了,到底是要讓孩子背九九乘法表呢?還是不背?到底孩子要現在學會?還是不必學會?


朋友的女兒有紐西蘭的小二小三經驗,她好意地要我先別慌,紐澳的小二小三生會不斷地接觸乘法,她解釋道:「我覺得國外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認為學習的歷程很長,所以重點都放在理解,至於熟練這部分,他們給與孩子很多時間可以慢慢來。台灣就是什麼都要做到位,而且不懂沒關係,反正不停演練自然就熟了!所以現在台灣孩子的數學最快在升上高年級就開始崩壞,因為從不曾理解都在背誦,真的需要思索時,孩子就不會思考數學了。」


她一針見血地道出這種慢炖慢熬的「立意」,這種學程的立意是在於慢慢地引導孩子去理解乘法的概念,數學重在於理解,而非在於死背。所以老師才說,現在不必「會」。原來她的意思是說,小孩子還需要很多時間來學習來理解,學校會給孩子時間成長的。


回想起,我們在面試時,諼諼回答3+4=6,校長卻讓他跳兩級。主要是他看到諼諼已經會加減法,只是不慎算錯罷了。答案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會算,所以算錯了也算對。(請看近文『3+4=6還能跳級』)


經過一個月的初探,我對澳洲初級教育初步的認識是:與德國相較,澳洲小學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凡事都提早:四歲就提早入學、提早學習讀寫、提早作文(小一就作詩)、提早背乘法表,獨獨沒有提早學習外文。


德國教育注重小孩的成熟度,在小孩年滿六歲之前,政府禁止教育機構教導讀寫與計算,德國小孩很少在六歲之前就已經學會了閱讀。去年我帶孩子回德國旅行時,在火車上、書店裏,很多人發現諼諼在讀書,好奇的人不禁問起諼諼的年齡,聽到我的回答,無不驚呼:「啊!四歲就會讀書啊!」


在這一點上,英語國家與德語國家對於初級教育,在理念上還是有個根本上的不同。德國人重視等待小孩的成熟度,再開始學習,不少德國父母寧可等到孩子七歲以後再入學,但一旦開始就要徹底。


以讀寫為例子,雖然法律規定,小孩未滿六歲,教育機構不准教導讀寫與計算,但入學一年之後,德國小孩在二年級時,就必須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與英文國家所出產的讀本(Early Reader)相比,德國小二讀本程度的確高出很多。然而,美國小孩四歲時就開始學習讀寫,很多澳洲小孩四歲時就入小學。而英語系的小孩學習閱讀,卻要經過兩年到三年的慢炖慢熬,才有辦法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


當我問道,這一班的程度對諼諼來說,會不會太難?級任老師接著說,他們班很多人都還在學習閱讀,諼諼適應得很好,要我別擔心。雖然他們已經上兩年學了,卻還不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一般而言,澳洲的小學生最少要到二年級以後,才能漸漸地進入獨立閱讀的階段。


與這種慢長的學習過程,與德國人重視等待,水到渠成,然後一氣呵成,英語系國家的確願意花較長的時間讓小孩子慢慢地來。德國人重視小孩子的成熟度,英語系國家卻要提早開始慢慢地準備就緒。德國人重視效率,英語系國家則重視學習的漫長過程。


對於澳洲小學普遍招收四歲兒童入學的現象,德國人大概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卻普遍地存在於英語系國家,雖然美國大部份小學不允許未滿五歲的兒童入小學,但是政府設有學前VPK(諼諼就是那時候學會讀寫的),這也算是一種正式的讀寫教育。


哪一種比較好?我想,一個孩子的發展都需要這兩種形態的教育。諼諼受惠於美國政府VPK政策的早,早在四歲半之前就學會了閱讀,再加上他的理解力很快,很多事情只要讀過一次,就全部學起來。但是他某些面向的發展,卻是異常地遲緩:說話、畫畫、寫字、勞作、音樂等等,一個「遲緩兒」很需要英語系國家這種包容與寬待。我一個在德國朋友,她兒子小一就被學校留級,原因是沒有學會閱讀。


我想,最理想的狀態是結合這兩種體制,所以我們寧可讓諼諼晚一點入學,等待他發育成熟,雖然他已經晚了,但是終究還是沒有等到他的手「夠」成熟。以手的進度,他大概跟他爸爸一樣,七歲以後再入學比較恰當,但是法規不讓我們等啊!澳洲強調「早教」嘛!諼諼的閱讀能力的確也受惠於這種「早教」,早早開始具備閱讀與自學的能力。


「提早」是好是壞,我想,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不同,要視孩子的發育而定。提早,雖然在啓智上有某一程度的幫助,但有時候,等待,也是讓腳步往前進的方式。





小一乘法:德式VS澳式


Moria Flaig
1. Dezember 2016


雪梨一處海灘


小一乘法:德式VS澳式

這星期學校老師出的作業有:背九九乘法表中的2與3;上星期是背x2、x5、x10,還算正常,兩個一數、五個一數、十個一數,我在還沒入學前就會了。讓媽媽摸不著頭緒的是,老師要求背「乘以三」。小一就學乘法,未免太早了吧?

因為我們是新來的,再加上諼諼沒上過Kindergarten與小一,我並不清楚,過去這兩年學校到底教了些什麼?再加上,澳洲小學一律沒有使用教科書,只有教育部公佈的學程可供參考,我更是沒有頭緒了。

以台灣經驗,背乘法表應該是三年級才會出現的,所以我們大膽地跳了兩級,去迎接小一的尾巴。沒想到一進校門,就馬上面臨到媽媽沒有教的乘法,孩子頻頻抱怨媽媽教的進位與借位法,毫無用武之地。

哇!這讓媽媽心慌起來了,孩子跳級是不是跳得太遠了?要不要讓他降一級?算數裏的乘法也有好幾個「等級」,兩位數加減法也有難易的不同,有沒有進位和借位,技巧與難度上就差很多。學程上沒有詳細的定義,他們過去兩年學的加減法是哪一種程度?在他們還沒有熟練加減法的進位、借位法之前,就讓他們學乘法,澳洲教育單位「敢」這麼做嗎?

媽媽心中問號連連,於是抓緊放學時間,見縫插針,問一問級任老師。雖然打從孩子入學之後,媽媽不明白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也不能做得太過份,讓學校貼上了「直升機媽媽」的標簽。幸好!級任老師對於我們這種插班生,還挺有耐心的。

簡短的交談之後,我不禁要對澳洲小學的教學方式「另眼相看」了。老師說,她的確還沒有正式教進位法,但是他們從小一起就要學乘法,在具體應用中,即是目前在學的計算時間與錢幣。媽媽也承認,錢遲早要算清楚,而且越早越好,這一點不算太早,在台灣小一的確也有算時間與數錢幣,待我問到乘以3時?

老師的解釋是,他們一到三年級都會不斷地接觸乘法表,因此,他們不必馬上會。聽到老師回答說:「不必馬上會!」果然是澳式的模擬兩可,這下子媽媽更是六神無主了,到底是要讓孩子背九九乘法表呢?還是不背?到底孩子要現在學會?還是不必學會?

朋友的女兒有紐西蘭的小二小三經驗,她好意地要我先別慌,紐澳的小二小三生會不斷地接觸乘法,她解釋道:「我覺得國外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認為學習的歷程很長,所以重點都放在理解,至於熟練這部分,他們給與孩子很多時間可以慢慢來。台灣就是什麼都要做到位,而且不懂沒關係,反正不停演練自然就熟了!所以現在台灣孩子的數學最快在升上高年級就開始崩壞,因為從不曾理解都在背誦,真的需要思索時,孩子就不會思考數學了。」

她一針見血地道出這種慢炖慢熬的「立意」,這種學程的立意是在於慢慢地引導孩子去理解乘法的概念,數學重在於理解,而非在於死背。所以老師才說,現在不必「會」。原來她的意思是說,小孩子還需要很多時間來學習來理解,學校會給孩子時間成長的。

回想起,我們在面試時,諼諼回答3+4=6,校長卻讓他跳兩級。主要是他看到諼諼已經會加減法,只是不慎算錯罷了。答案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會算,所以算錯了也算對。(請看近文『3+4=6還能跳級』)

經過一個月的初探,我對澳洲初級教育初步的認識是:與德國相較,澳洲小學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凡事都提早:四歲就提早入學、提早學習讀寫、提早作文(小一就作詩)、提早背乘法表,獨獨沒有提早學習外文。

德國教育注重小孩的成熟度,在小孩年滿六歲之前,政府禁止教育機構教導讀寫與計算,德國小孩很少在六歲之前就已經學會了閱讀。去年我帶孩子回德國旅行時,在火車上、書店裏,很多人發現諼諼在讀書,好奇的人不禁問起諼諼的年齡,聽到我的回答,無不驚呼:「啊!四歲就會讀書啊!」

在這一點上,英語國家與德語國家對於初級教育,在理念上還是有個根本上的不同。德國人重視等待小孩的成熟度,再開始學習,不少德國父母寧可等到孩子七歲以後再入學,但一旦開始就要徹底。

以讀寫為例子,雖然法律規定,小孩未滿六歲,教育機構不准教導讀寫與計算,但入學一年之後,德國小孩在二年級時,就必須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與英文國家所出產的讀本(Early Reader)相比,德國小二讀本程度的確高出很多。然而,美國小孩四歲時就開始學習讀寫,很多澳洲小孩四歲時就入小學。而英語系的小孩學習閱讀,卻要經過兩年到三年的慢炖慢熬,才有辦法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

當我問道,這一班的程度對諼諼來說,會不會太難?級任老師接著說,他們班很多人都還在學習閱讀,諼諼適應得很好,要我別擔心。雖然他們已經上兩年學了,卻還不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一般而言,澳洲的小學生最少要到二年級以後,才能漸漸地進入獨立閱讀的階段。

與這種慢長的學習過程,與德國人重視等待,水到渠成,然後一氣呵成,英語系國家的確願意花較長的時間讓小孩子慢慢地來。德國人重視小孩子的成熟度,英語系國家卻要提早開始慢慢地準備就緒。德國人重視效率,英語系國家則重視學習的漫長過程。

對於澳洲小學普遍招收四歲兒童入學的現象,德國人大概會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卻普遍地存在於英語系國家,雖然美國大部份小學不允許未滿五歲的兒童入小學,但是政府設有學前VPK(諼諼就是那時候學會讀寫的),這也算是一種正式的讀寫教育。

哪一種比較好?我想,一個孩子的發展都需要這兩種形態的教育。諼諼受惠於美國政府VPK政策的早,早在四歲半之前就學會了閱讀,再加上他的理解力很快,很多事情只要讀過一次,就全部學起來。但是他某些面向的發展,卻是異常地遲緩:說話、畫畫、寫字、勞作、音樂等等,一個「遲緩兒」很需要英語系國家這種包容與寬待。我一個在德國朋友,她兒子小一就被學校留級,原因是沒有學會閱讀。

我想,最理想的狀態是結合這兩種體制,所以我們寧可讓諼諼晚一點入學,等待他發育成熟,雖然他已經晚了,但是終究還是沒有等到他的手「夠」成熟。以手的進度,他大概跟他爸爸一樣,七歲以後再入學比較恰當,但是法規不讓我們等啊!澳洲強調「早教」嘛!諼諼的閱讀能力的確也受惠於這種「早教」,早早開始具備閱讀與自學的能力。

「提早」是好是壞,我想,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不同,要視孩子的發育而定。提早,雖然在啓智上有某一程度的幫助,但有時候,等待,也是讓腳步往前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