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a Flaig
6. Dezember 2016
老實說,與往常相較,入學之後,孩子的狀況反而更符合自學的理念:全然地自己學。這話不就矛盾了,既然上了學,就不能叫做自學了。然而諼諼上學之後,基本技能的學習:寫、算、唱、跑、跳,全交給了學校老師去管理了,放學後,除了惱人的家庭作業之外,我讓孩子完全自由地選擇他想要做的事情,連他最討厭的中文也不例外:自己來找媽媽學。
本來,我對自學生活還依依不捨,有一件小事讓我學會了放手。有一天諼諼在上學的路上問媽媽:「什麼是酸雨(acid rain)?」媽媽一聽到,感到十分地驚訝,馬上急著想知道,澳洲小一就教酸雨嗎?其實不然,是他自己在書上讀到的。媽媽當場在路上機會教育,要孩子看著呼嘯而過的汽車,觀察那黑黑的廢氣,排放在空氣中就造成空氣污染,下雨時就變成酸雨了。好在!孩子在上學之後,還是繼續自學啊!
確實如此,上學之後,諼諼本著過去的習慣:一如往常地自己讀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來找父母討論,沒有因為上學而改變,家中儼然成為絕佳的自學樂園。一切正如我所規劃的:先讓孩子在入學前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習慣不會因為體制教育有所減損,自主學習的能力可說是已經完全具備了,幫他打好了底,我想應該夠用一輩子了。
既然孩子會自己讀、自己研究,在體制中也能自學。其他次要的問題:「書寫障礙」交給老師去煩惱,作業有如期交上就行了,縱使造句時寫出如下的句子:(stepping)I am stepping on a hard gum. 媽媽不必太在乎孩子功課寫得好不好,要放眼在課外:孩子高興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想研究什麼問題就研究什麼,完全自主了。媽媽每天不必再碎碎念,孩子自主了,媽媽解放了,皆大歡喜,兩相得意。
最近在網上與友人討論什麼是自學?我想,自學的重點不在於學什麼?才藝有幾項?有沒有參觀旅遊?功課寫什麼?課程規劃如何?進度如何?父母要考慮的不是超值套餐,在意特殊才能的發展。我想,自學首要之務在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媽媽教太多、孩子學太多,孩子自我探索的時間被剝奪,沒有屬於自己的完整時間,也就沒有時間「自學」了,雖然在家自學,卻無法從中得到自主性,這無益於孩子的發展。
昨天去接孩子下課,因為下雨,所以學校廣播請家長直接到教室接孩子,這時,媽媽看到了一幕,感動得不得了,那是我家自學不可能會有的情景:諼諼和全班小朋友跳跳唱唱,一起準備聖誕晚會的曲目,在那一刻,媽媽不得不肯定學校教育的優點。在家連跳都不能跳(住公寓嘛!),就算媽媽自己的音樂素養有多好(其實是五音不全),也無法營造這種團康的歡樂氣氛。
諼諼入學之後,無論是唱唱跳跳,還是讀書寫字,都跟著學校的腳步學習,媽媽完全不必操心,孩子的稜角自然有老師去磨。在體制外,想來點不一樣的話,靠的全是過去自學中所培養出來的功力:自己讀、自己學、自己想辦法。無論閱讀漫畫加菲貓、行星與黑洞、或是老鼠記者(Geronimo Stilton),只要孩子能夠沈浸於閱讀的樂趣之中,其實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閱讀中能夠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並更進一步地去尋找答案:問爸媽、問老師、問校長,或是自己從書中發現答案。
自學的重點是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在於學什麼,這一點是我在德國上大學時,體會很深。首先,我們先考察德國哲學系的開課方式,沒有西洋哲學史、啓蒙時代、狂飆時期、現代哲學、倫理學、形上學、唯心論等等等,反正在台灣哲學系可以找到、想到的那些課程,在德國統統沒有。德國堪稱哲學王國,怎麼大學哲學系所開的課會是這麼地貧瘠?是師資陣容不夠堅強?還是德國人欠缺宏觀的理念?
都不是,誰都知道哲學史是讓老師「照本宣科」消耗授課時數的課,不是他們的師資不好,而是他們培養哲學人才的方式不同。德國的教授只教與自己的研究相關的課程,不教通識,他才不管哲學史呢!哲學知識Google一下就有了,何必教?學習哲學不一定要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學起。這些台灣哲學系大一的標準課程,他們完全沒有上,因為他們不是這樣學哲學的。
我們上康德時,就只是讀『第一批判』一小段,上黑格爾歷史哲學也是如此,在臺灣的話,老師大概一定要學生把三大批判全部讀完。你若是想要從古希臘哲學學起,是有條件的,得先學會古希臘文,再讀柏拉圖『理想國』。我修過笛卡兒『沈思錄』,老實說蠻痛苦的,因為教授讀的是拉丁文,而我只能拉德對照著理解。
我在歷史系學什麼呢?從希臘羅馬文明、中世紀封建制度、十字軍東征等等等,一路學下來才叫做歷史嗎?完全不是,我記得我修了女巫迫害、Paracelsus(中世紀一個醫生)等課,手中拿到的不是拉丁文就是中古德文的史料。以前在台灣讀歷史時,典型的必修課是:中國通史、西洋通史、西方思想史、近代史、國別史等等等,這樣的課,在德國完全沒有,所謂通史就是學不通的歷史嘛!德國人根本不會這樣教。
就這樣我在德國讀了幾年哲學,哲學家沒認識幾個、書也沒讀多少本,但報告卻寫了很多。歷史因為不懂拉丁文、中古德文、中古法文,而被迫放棄,改學古日文,轉修比較宗教學,難度較低。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問了一個問題,在德國學哲學「量」這麼少?讀歷史時要處理的史料往往只有幾頁(雖然只有幾頁,但對我而言卻是有字天書),學生到底在學什麼啊?漸漸地,我瞭解到,他們的哲學教育不在於傳授「哲學知識」,而是在培養學生「哲學思考」的能力,寫報告,可不是讓你報告你知道了什麼?吊了多少書袋?而是報告你在想什麼?老師要看你辯證批判的思考能力。
畢業之後,我去了北京德國使館學校,才發現,不是只有大學是這麼教,這種研經式(Exegese)閱讀,德國人在中等教育中就這麼教了。他們上德文課時,就讀一小段歌德;中文課就要求教孔孟老莊。閱讀經典不在於長,量不在於多,重要的是,經文給與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大家感覺很熟悉吧!這種傳統的確是從基督教讀經傳統發展而來的,經文真的不必多,讀經貴在啓示。
德國人不是很在乎孩子的知識是否能夠全面,他們考試都是主題式的口試,沒有背之乎也者焉以哉這麼回事,他們看重的是,孩子在閱讀「原典」時,看到了什麼?經典文字啓發了他們什麼?是否能夠焠鍊他們的思索能力?然而康德、歌德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能夠像康德一樣敏銳地思辨,像歌德一樣地寫出感人的文字。
而我們大學的哲學教育,卻只是要求學生吸收一大堆哲學知識,歷史非得從北京猿人開始上起,一定要求學生貫通古今,我們的大學教育,內容看似完整、豐盛、連貫,學生們也都吃得飽飽的!但這種訓練距離史料爬梳與哲學思辨其實相當地遙遠。
然而在大學中,學生其實在學習一件事情,那就是獨立研究的能力。這個體現在德國的大學教育中最為明顯,全德國的教授有志一同,完全沒考試(美國大學有期中期末考,碩博階段也不例外)、只有研究報告,畢業考沒有選擇是非問答(美國大學有網上考試),而是學生自己出題考自己,我日本學畢業考筆試題目是:三島由紀夫現代能劇與傳統能劇比較,而且只分析比較:『源氏物語』的「車爭」一幕。
媽媽離開校園很久了,如今再度思考「自學學什麼」這個議題時,驚歎別家的多才多藝的同時,才驚覺,諼諼一項才藝都沒沾上邊,無才無藝,在自學中,他到底學了些什麼呢?
在入學面試中,我跟校長說了一句話:「跟同齡的小孩相較,他們還在學習閱讀,但是我的兒子已經能夠從閱讀中來學習,這是他與其他小孩不同之處。」縱使無才無藝,我相信孩子擁有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己讀,自己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解答!與德國大學教育相呼應,研究精神從小開始,不是要等到高等教育時再啟航。我們的教育有很多地方都過早了,但這一點卻是過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