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暖身的重要


Moria Flaig
27. April 2017






暖身的重要

學校放假秋假時,我們以閒散的腳步來學中文。假期中,我們時而健行遠足、時而觀察顯微鏡底下的微生物、時而沈迷於製作太空梭模型,再點綴一點教會和圖書館的活動,雖然我臥病在床,但孩子算是過得充實,我也能利用零碎的一點時間讓孩子學點中文。

但這星期學校開學之後,一切陡然大變。孩子回到緊湊的生活步調,加上日日晚睡的疲憊,開學之後,有點調適不過來,心情完全走樣。今天我也只不過按平常步調走,但是諼諼一點都不配合,完全狀況外,對於新課文,一點胃口都沒有,媽媽惹得一身閒氣。

氣完了之後,平心靜氣地想一想,其實這也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媽媽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處境,才會爆發這一起衝突。然而,澳洲學校的做法則不同,真的很貼心,完全跟上一季剛開學時一樣,開學後的第一個星期,沒有家庭作業、沒有數學與拼字測驗、沒有特別的活動,家長感覺不到一絲絲的上課的氣氛,我想,學校的用意即是,要讓孩子們有優裕的時間來調整步調,以適應學習生活。學校都能夠為孩子設想了,媽媽為甚麼不能?

心境平靜之後,我告訴孩子,我們也要花點心思來調整腳步!既然不想學新的課文,沒有關係,我們先做點暖身運動,我使出假日中所「研發」出來的方法,我們不精讀,只是略讀,孩子不必自己讀,媽媽讀給孩子聽,孩子跟讀就好了,認不認字,沒關係,要緊的是學習不要有壓力,以保持學習的熱度。並以遊戲的方式讓他復習前面的課文,雖然孩子早已全部熟記在心,似乎復習是多餘的,但沒關係,就算是只看看字而已,也能夠引導孩子將目光放在中文上,重新建立起學中文的好心情。

有時候,面對這種高高低低、起伏不斷的學習胃口,也會讓媽媽大感挫折。今天我檢討了一下自己的做法,我想,之所以會如此,是自己常常忘了,下水之前要先暖暖身子,不要直接跳下水裡,避免溫度落差所帶來的衝擊。給孩子時間與空間做調適,緩緩地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避免抗爭與衝突,更是持盈保泰之道。

這樣說來,不是要先哄孩子,再讓孩子吃飯嗎?正是如此唷!老實說,中文不好學啊!在家的中文教育有一半的功夫要放在培養情緒之上,喜愛的感覺的確是能夠持之以恆的關鍵,就當是小孩學琴吧!一方面要培養練習不懈的苦工夫,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欣賞音樂的美好心境才是練琴真正的動力來源。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識字教育要多早?


Moria Flaig
17. April 2017






識字教育要多早?

大家心裡都有數,答案當然是:視孩子的狀況而定。有些小孩很早就有「讀書意識」,有些小孩則較晚開始。諼諼算是一個很早就有「讀書意識」的小孩,早在滿週歲之前,他就非常地喜歡看書、聽故事。

但是,識字啓蒙一直遲到四歲以後才開始,三歲時,幼稚園雖有教導字母與數字,但多半在唱歌遊戲中進行,並非真正的識字教育,大約三歲半時,諼諼表現出識字行為,那時我卻沒有積極主動教導,一直到四歲他上VPK(Prekindergarten)時,才開始正式的識字教育。隨著VPK的課程,我密集地訓練英文閱讀,進行了四、五個月之後,諼諼就能夠獨立閱讀了。我見他很能讀,於是有系統地按照圖書館分級,一級級地借書,循序漸進地把閱讀力提升起來,四歲半快五歲時,他就能夠閱讀科普類的百科全書。

在諼諼學習閱讀以前,我們秉持著德國人的傳統:六歲以前禁止教導兒童學習讀寫,所以一直沒有太注意學齡前的識字教育。因此,諼諼三歲在美國入園時,我並沒有很在意學校的字母教學,VPK算是一個改變的契機,讓我改變了原來的看法。

後來,我們搬回德國,那時我為諼諼尋找幼稚園遇到了阻礙,原本計劃讓他緊接著學習德文閱讀的。然而,德國的幼稚園大部份是市政府設立,集中由市政府兒童福利局管理,我收到的回覆都是,在德國幼稚園禁止教導讀寫,所以我的計劃無法實行,只好自己來教了。




讀寫教育應該多早呢?後來,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我覺得不應該以年齡為劃分的準則,像是德國人的做法,並非每個小孩都是以六歲為適合讀寫的時間點,諼諼都快七歲了,手的發育還是有問題,還不適合寫;再者,在發展中,讀寫並非齊頭並進,有些小孩可以很早就讀得很好,但是寫卻一直寫得不好。

讀寫教育應該多早開始呢?我想,最主要要看理解力的發展,理解力與認知有最直接的關聯。但在這裡要小心的是,發育晚的,不一定代表智力較低、理解力差,就要將讀寫教育往後推遲。以諼諼為例,手指精細動作與數字認知上的發育較晚,寫、畫、算(數的能力)能力較差、動作與反應皆較慢,語遲加上口吃,比起女孩子那種伶牙俐齒,思緒敏捷,諼諼遠遠及不上。但是閱讀理解能力卻是遠遠地超前,他很早就能夠閱讀青少年程度的科普讀物,良好的理解能力在他嬰幼兒期時,我朗讀繪本時,就很明顯地感受到。

因此,當我們發現孩子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時,就應該提早識字教育。以我後來的觀察,孩子的讀物會大幅度地影響孩子智力上的發育,讀物的內容、理解上的難度、語言的深淺都會深深地影響到孩子智力,正是所謂馬太效應中的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原理:一個理解能力良好的兒童,能夠理解難度較高的讀物,難度高的讀物,幫助了這個兒童在認知上得到更上一層的發展,兩者相輔相成而得到良性循環,得到良性循環的孩子正是富者越富。相反而言,就是貧者越貧了。貧瘠的讀物無法刺激兒童的發展,因此兒童低落的發展讓閱讀更形困難,閱讀的困難讓發展更加落後遲緩。




對諼諼而言,五歲前後,是一個明顯的分界線,這時候他從故事書的虛構世界,躍入了知識的世界。知識與故事有什麼不同呢?他瞭解到知識包含著永恆不變的事實(fact),而故事卻大多是由虛構(fiction)、幻想而來的。於是,他開始追求知識、累積知識、研究知識,這是他發展上的需求,但也是良好的閱讀力推動了這一步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如果父母注重早期閱讀教育的話,一個晚熟的孩子也是能夠在發展上得到躍進,一個語遲口吃的孩子在語言上也能夠藉由閱讀得到彌補。識字教育應該多早呢?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況是,孩子吸收文本的能力最好能夠配合孩子的認知程度,也就是,當孩子智力發展已經達到需要研讀科學知識時,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孩子發展興趣,興趣會推動閱讀的欲望,多量的閱讀進而提昇閱讀力。更高的閱讀力可以讓孩子有能力閱讀更深的知識,幫助孩子在認知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識字教育多早呢?我們不要過早要求孩子能力還做不到的事情,這樣會揠苗助長,但是也要及時在孩子認知能力到達某一個階段時,提供足夠的養料:書籍、玩具、工具(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模型)、參觀博物館、旅行見學、野外採集觀察、課外活動統統可以包括在內。

然而,書籍在這些之中卻是最便宜、最方便取得、最有系統地介紹知識的媒介,每一個年齡層、每一個認知階段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書籍提供孩子閱讀。過早的識字教育會不會揠苗助長?我想應該端視孩子的認知能力而定。



延伸閱讀:


國語課本也可以這樣教



Moria Flaig
19. April 2017






國語課本也可以這樣教

小二的國語課本三級跳,我決定在進入小二課程之前,預先準備小二的課文,來解決銜接的問題。媽媽以說故事的方式,先將課文朗讀給孩子聽,讓孩子以聽故事的心情來讀書識字,此法正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親子共讀繪本法。這星期在試讀時,我卻意外地發現,這個方法還蠻適合諼諼的。

我們試讀小二課本時並不逐字精讀,只由媽媽以朗讀的方式進行,旨意是要讓孩子在進入小二課程之前,先熟悉小二的課文內容,以便於銜接小二的課程,所以不管孩子哪些字認得、哪些字不認得,媽媽只管讀就好了,孩子不必每個字都認識。朗讀完畢之後,媽媽可以穿插一些尋字遊戲,這樣小遊戲,輕鬆愉快,不會讓孩子感到難度太高,還可以引導孩子主動識字認讀。

遊戲進行方式是,媽媽逐字讀完全文之後,可以問孩子:「哪些字是你認得呢?」孩子逐字辨認,一一指認出所認識的字,有些認得的,但不記得發音的,媽媽幫忙一下,孩子可以順便復習,加強記憶。若是一整句的字孩子都學過的話,儘量引導他自己讀出來,這樣可以讓孩子有意識地知覺到,自己到底認識了多少字?文章中重複多次的用詞,若是使用孩子還未學過的生字,也讓他順帶學起來,因為重複性本身可以幫助學習。這樣一來,既可以鼓勵孩子自己認識生字,又不必將整篇文章精準地讀出來,讓孩子感到太困難。至於其他生字,因為不是精讀,現在學不學還不是很重要,整體來說,略讀法主要的目的是在加強鞏固孩子已經學過的字彙。

小二課本的長度,剛剛好適合進行這種共讀法。小一的課文太短,媽媽導讀一、兩遍之後,孩子大致上都能夠全部記住,能夠一一指認出來,能夠指認並不代表著是在識字,孩子可能只是在背書而已,因此,不適合這種共讀法。小二的課文篇幅是小一的兩、三倍,孩子無法聽過一、兩次之後,將整篇課文記熟,因此,以這種共讀法,可以測出孩子識字量的多寡。

同一篇文章連續三天指讀之後,孩子漸漸地熟悉全文了,最後可以試著要求孩子,指認一些以前沒有見過的生字,這時,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媽媽逐字指讀的過程中,有沒有識讀一些以前沒學過的生字?如上所言,此法的目的不在學習生字,而是在鞏固已經學過的字彙,因此,孩子若是對於生字還是感到很模糊陌生,沒關係,留待以後再學吧!

精讀法是隨著課程的進度,精準地認讀每一課的每一個字,孩子容易以背書交差了事;相較而言,略讀法,是在廣泛地製造更多的看到國字的機會,對於生活在海外的孩子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讀書法。

有了這個經驗之後,後來我們在上南一版第二冊第九課『公園裡』時,因為這一課是敘述文,字數較多,在第一次導讀之後,也進行尋字遊戲,讓他自己將所認識的字一一指出來,諼諼樂得合不攏嘴,原來自己認識的字還真不少呢!




2017年4月24日 星期一

兒童閱讀經典



Moria Flaig
19. April 2017







兒童閱讀經典

近年來有些人士提倡讓兒童閱讀經典,而且不侷限於中國的四書五經,有些讀經班還讓孩子背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這些人的觀點是:「只要是古典經文無論四書五經、聖經、可蘭經、吠陀經等等,只要是經典,無論是中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梵文等等,統統可以讓孩子背誦。」可見讀經派的背經法已經廣泛地應用到語言學習上了,他們高舉莎翁作品,正是迎合學習英文的潮流。但是,這些人士卻甚少去談論語言本身的困難度。

若是強調語言的「古老」,我訝異於,為什麼提倡背莎士比亞的作品,因為莎士比亞所使用的英文並非古英文,語言本身不古老,應該不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英語程度高的兒童,應該也能夠理解。近年來大家效仿的猶太式教育,說是猶太人因為從小背摩西五經,所以猶太人特別地聰明,導致聰明的原因是在於聖經的古老、深奧呢?還是在於「背」?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現代希伯來文與聖經希伯來文相去不遠,因為,猶太人在流離時早就失去了他們的語言,現代希伯來文是從聖經重構出來的,所以,以色列兒童在背希伯來文聖經時,語言本身不構成理解上的障礙。

然而,文言文的問題不只是古老而已,而是漢藏語系單音獨體的極致,單音獨體很少使用在口語會話,語言上的難度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就拿比較容易的四書來說,對一個小孩子而言,還是太難了。一個終日沉浸於火車、恐龍、太空探險的小朋友來說,要理解格物致知的道理,我想,這種語言上的隔膜,是我們首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兒童讀經,我們首要先問的並非經文本身老不老?而是語言本身是否適合兒童理解思考。若是重點是在於經文本身的古老與流傳不朽,不是在於語言的形式,而是在經典的內容。以這樣的觀點來看,諼諼也不是不讀經,我家讀聖經,但並不讀希伯來原文,也沒要求背摩西五經,採用的是現代英譯本NIV,在語言上小孩完全沒有理解的困難,很小就可以開始讀了,理解不理解在於字彙量的問題,而非語言本身的難度,孩子接受度很高,五歲時由媽媽陪讀,六歲後他自己就會主動讀經了。





不訓練背誦、沒有定期上讀經班、沒有每天一定要朗誦七次,完全由孩子自己主動閱讀,我們這樣算是讀經嗎?讓孩子主動閱讀聖經,習慣如何養成?其實我們沒有刻意訓練小孩讀聖經,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習慣。在基督教家庭中,日常生活中多半會談論到一些聖經上的議題,諼諼從小耳濡目染,因而喜歡讀聖經。在嬰兒期先教導漫畫聖經,熟讀到自己會看圖閱讀,一幕幕地串聯起來,變成聯貫性的故事。等他學會閱讀英文之後,我再讓他直接讀英譯本(NIV),也配合閱讀圖文並茂的聖經故事一起讀,直到孩子自己能夠閱讀聖經無礙為止。

我們在自學時,我也曾經使用聖經來培養閱讀力、聽寫經文、學習拼字、學習法文,全靠一本聖經。讓孩子讀聖經並非本於聖經的「古」、用詞艱澀、文字的難解,而是閱讀聖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環,孩子從小就聽我們朗讀聖經故事,談論聖經的話題,因而喜歡讀聖經。我甚至也曾經動過要培養孩子背聖經的念頭,但也不過是買一套英文有聲聖經(我家只有散篇),時時放給孩子聽,說不定聽著聽著就背起來了,並非刻意要訓練。

隨著自學的結束,目前我的注意力全放在中文自學上頭了,最主要是,他自己已經主動會去讀聖經了,根本不用我操心,至於閱讀的頻繁度?有沒有背起來?我並不深究,我看重的是,他自己會不會主動讀,而不是把讀經當成例行公事,就算久久沒讀了,也不要緊,孩子想到時,拿起聖經埋頭苦幹,這才顯出孩子愛讀經的心。

昨晚,諼諼讀了『啓示錄』的後半段給爸媽聽,『啓示錄』是聖經最難解的一書,老實說,我很少去碰它,因為有很多段落都看不懂。卻是諼諼最喜歡讀的一書,為什麼?昨晚我想了一想,諼諼不是天才兒童,而是『啓示錄』圖像式的語言,與兒童的思考方式最接近,這讓他倍感親切吧!

如果兒童讀經不是一種刻意背誦、刻意養成的讀書方式,而是讓孩子自己主動閱讀、自己喜歡、主動探討思索,沒有語言上理解的隔膜,我想,這才是讓孩子閱讀經典的真正目的吧!

小二的國語課本



Moria Flaig
14. April 2017






小二的國語課本

我們南一版第二冊已經上到了下半段了,我想再過一個多月就能夠上完了。回想起去年年底上康軒版時,那種災難性的挫敗,當時上冊進行得非常地順利,沒幾天就上完了,但是下冊只上了一半就因為篇幅變長,再加上孩子都沒有識字,就上不下去了,編者在課程規劃上,把下冊驟然變長變難,這讓孩子倍感挫折,中文課因而歇業了很長一段時間。前車之鑑不遠,這一回我不得不先探路一下,以免重蹈覆轍。

後來再度起火升灶時,我們改上南一版,注重基礎、熟讀課文、提高識字量,到目前為止,諼諼對於南一版小一上下兩冊的格局還蠻接受的,下冊的課文雖然比上冊長很多,但是還不算是太長,最長的也長不過一百多個字,一百個字左右是他最可以接受的篇幅,課文馬上就能夠熟記,就能夠逐字指讀,再加上,他的識字量比起以往增加了很多,因此,整體來說,南一版我們上得還算順利,我想已經突破了去年的瓶頸了。

我今天想起了探路一事,於是去把小二的國語課本拿來翻翻,一看!天啊!不管是南一版還是康軒版,都變得超難,在內容編排上簡直是折磨人的三級跳,編者沒有緩緩地將程度提升,而是一下子將課文加倍、內容加多,不管難度、深度,都不是諼諼一下子可以應付得來的。不用上,憑我的直覺就覺得,又遇到上次一樣的瓶頸了,中文課又要停擺一次了。我想,等我們上完南一版,非得回頭上康軒版的那兩冊不可,因為這樣子就可以維持長度一樣的課文,不必打鴨子上架,讓孩子一步跨做兩步,趕上小二的深度與難度。於是我決定,先把康軒版那兩冊上完,再考量如何進入小二的課程。

後來我想到一個法子,其實我現在就可以先逐步地以親子共讀的方式,把小二的課本逐字指讀,讀給諼諼聽,每一課多讀個幾回,等到他耳熟能詳了,熟悉所有的課文了,我們上完康軒版之後,再正式進入小二課程,再逐篇精讀,屆時孩子已經熟悉了課文內容,應該不會覺得一下子變得太長太難,難以應付,我想,以這樣的方式來銜接應該會比較順利。

就長度而言,小二的課本倒是很適合進行親子繪本共讀,若時而穿插認字機智問答,讓孩子自己想想:「這是什麼字呀?」,或是讓孩子指出哪些字是自己認得的?不必每一個字都要認得出來,我想,以這樣的方式一起共讀,能夠鼓勵孩子主動認字,好處是,國語課本不是像繪本故事,篇幅太長,生字太多,讓孩子大感吃力。

我牛刀小試了一下,試讀了南一版二上第一課『小時候』。全文逐字指讀完了之後,再讓孩子看看課文中有沒有學過的字呢?孩子一一指認之後,也很訝異於自己還真的認識了不少的字呢!有些句子也能夠自己讀出,但也有些已經學過的常見的字,還是忘了、認不出來,像是「坐著」、「快樂」、「看到」等等,沒關係!媽媽就一一地幫你找回來。不管認不認得,我們不是在上課,只是進行一個親子共讀的小遊戲,練練就行了。

等孩子指認完畢之後,我再逐字將課文指讀一遍,加深孩子的印象。我計劃,每次上中文課時,穿插這樣的一小段親子共讀,以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先熟悉小二的課程,等我們將康軒版全部復習完畢之後,我相信,屆時以孩子對於課文的熟悉度,這一次應該不會再卡關卡得動彈不得了。

換個方式與角度來想之後,誰說國語課本枯燥無味呢?其實跟繪本一樣也可以進行親子共讀,也可以很有趣呢!諼諼就蠻喜歡林良寫的這篇『小時候』,充滿了幽默感,最重要的是用字遣詞都很淺白,孩子一聽,就能夠會心地一笑呢。

讀經與讀書



Moria Flaig
12. April 2017






讀經與讀書

最近在FB上與倡導讀經的網友談論到讀經派的讀書法,首先,我最感到訝異的事是,倡導讀經的人士,往往將讀經等同於讀書,以背古文為方法,來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試問背書等於讀書嗎?

據我所知,讀經班並不讀書,而是背書,同樣的經文讓孩子重複朗誦數次(有人說是每天朗誦七次),這樣叫做讀書嗎?背書與讀書兩者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我很納悶,如何以背書來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我同意,有些家長說,將讀經視為孩子眾多學習中的一項,可以增廣見聞,增長國學知識,就如同,送孩子去上英語課一般,也算是培養一種技能。

但是冀望以背書來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有點本末倒置,因為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會背書就喜歡看書嗎?再加上,讀經派強調背、不看重理解,難道孩子無論讀什麼書也光是背、不理解嗎?讀書的技巧豈是光靠「背」就能夠培養起來的?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與其教孩子背書不如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識字量、閱讀力、多讀書本,才是正道,而不是多背書。




再者,天底下書這麼多,為什麼一定要讀經,我不反對,有些父母儘早要培養孩子的國學底子而讓孩子讀經,我也曾經做過讀經的夢,畢竟唐詩宋詞、先秦諸子是多麼動人的烏托邦啊!我的孩子若是能夠把古往今來的書都讀了,不但通古今、還通中外,是多麼美麗的一個遠景。

但是夢歸夢,在實踐上,首先我們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大字不識幾個,更遑論對於經文義理能夠有所瞭解,卻要求他們硬把深奧的經文全部囫圇吞棗地背起來,有這個必要嗎?然而這樣就能夠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嗎?如何從背書來解釋愛書呢?如何解釋得通?

以我對孩子的觀察,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愛讀書的癖好,無非先要為孩子的閱讀能力奠定基礎,唯有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書才讀得下去嘛!再者,父母要懂得投其所好,在閱讀力的地基之上,父母必須為孩子找到孩子有興趣、想要知道、想要探索的知識課題,興趣為最大的動力,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愛上書、嗜「讀」為命、無時無刻都要看書,視書本為精神食糧。

不一定要讀經才能夠培養讀書的興趣,諼諼非常愛讀書,常常讀到三更半夜還在讀,求他不要讀了,還是不願意把手中的書放下,每天放學去接他時,他馬上要檢查媽媽的袋子裏有沒有藏有新書?這麼愛書的孩子,古文完全沒背過,詩詞也只有背過幾首而已。當然他看的是英文書,這又是題外話了,但英文書他也沒背過,現在流行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英譯聖經,他都沒有背過。然而英文書也是書,就算只看英文能夠將讀書的習慣培養出來,難道就會比較差嗎?所以,不背經書的孩子,一樣也會愛讀書。




此外,我很懷疑在不理解經文之下,孩子如何喜歡上經文?如何愛上讀書?我也讓諼諼讀了一點唐宋詩詞,很明顯的是,與白話童詩相較,童詩通常只要導讀兩次,不用我要求,孩子自己就全部背起來了(他根本不知道那叫做背書,因為自然而然就會背起來),一首五言絕句才二十個字,卻要導讀很久才背得出來。可見,沒有理解要背起來,對記憶力超強的孩子來說,也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讀了書,而無法理解,孩子不會感到很沮喪嗎?所以我寧可等孩子成熟度夠了,能夠理解了,再來學古詩,對孩子而言不是件更加有趣的事情嗎?

當然讀經派的人會說了,屆時孩已經失去囫圇吞棗的能力了,與其現在填國語課本、不如填唐宋詩詞。非也!非也!我現在填國語課本是培養閱讀能力,學國語課本只是手段而已,非終極目的。讀經派卻篤信,飽讀詩書能夠大幅度地提高閱讀能力。而最近一些報導卻指出,大陸第一代的讀經兒童已經長大了,他們的讀寫能力卻很差呢!咦!怎麼會這樣呢?經文不是最高境界的語言,怎麼讀經出身的孩子讀寫能力會差呢?

現代人行文措辭、思考方式、知識類型都跟古人不同!可想而知結果會如何了?推論到這裡就可得知,其實滿腹經綸不一定能夠幫助閱讀,您家的孩子閱讀程度若是很高的話,不是因為「只」讀經吧!若是有讀經,也一定愛看其他種類的書籍,閱讀力的建立需要靠廣泛地閱讀各種類型的書籍,無論是自然科學、人文歷史、兒童文學,都要廣泛涉獵。

然而讀經派卻強調,讀經兒童比較喜歡看歷史故事、古典小說等等,以表示閱讀力較一般兒童為高。然而,閱讀這一類型的書,不一定要讀經才能夠讀。我自己不是讀經兒童,小時候也喜歡讀歷史故事和古典小說,不背經書也能夠喜歡研讀歷史,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關係。

總之,天底下書這麼多,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背古文?我不反對先培養孩子愛古文的興趣,有時候和孩子吟吟詩,說說「天下為公」,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若是雪梨有開讀經班的話,我也會考慮讓孩子參加。一切都以投入的程度與花費的心力而定,若是那種要求孩子每天讀經十小時,將孩子全部的教育完全轉成讀經的,一路讀到底的話,孩子享受了古人的盛宴,卻錯過了更多美好的知識與有趣的事情,這樣極端的教育方式,我並不是很認同。

然而,也有人會說,古人只讀經,經書也培養出很多能人智士,然而我們不是古人,古代有古代的環境,現代有現代的環境,經書已經被其他知識所取代了,那是一個已經回不去的烏托邦。就長期而言,孩子的教育的確需要一點經典來熏陶,然而,讀經好不好?就如前面所言,端視投入的時間與精力而定,還有時間點,個人認為,還是等孩子能夠理解了,讀經才能夠變成有趣的事情,時間點延後,少了囫圇吞棗的能力,未嘗不是不好,更何況讀經就好了,何必一定要背起來呢?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讀詞卡



Moria Flaig
11. April 2017






讀詞卡

最近我家的中文課有重大突破,在沒有導讀之下,我試著讓諼諼自己讀一篇全新的課文,並在生字一旁標上漢語拼音,看他能不能自己讀出課文來?一試之下,果然,他能夠將整篇約一百字的文章讀出,這表示,過去所學過的字終於認得出來了。

所謂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只要我們鍥而不捨、不輕言放棄,秉持著一顆堅持下去的決心,原本是字盲的諼諼,漸漸地也識得幾個字。

然而,後續的發展卻是,在進入下一課時,諼諼拒絕自己認字,要求像以往一樣導讀、指讀、跟讀,他要不知不覺地識字,不願去經歷那種老是回想不出來的痛苦。鑑於孩子的傾向與喜好,我也不強求,回復了以往的教法:媽媽指讀、孩子跟讀,讀書識字貴在不知不覺之中,這樣就不必面臨叫不出字來的窘狀,我能夠瞭解孩子的想法。我也不求識字效率,只願找到一個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保持學習的動力,喜愛學習中文更勝於識字量,既然孩子愛以前的方法,我就恢復舊法唄!

雖然我以保守的態度,不求躁進,以緩緩的腳步來進行中文自學。同時,我卻必須想出一個新辦法來改善他識字上的弱點,我第一個想出來的辦法是加強「讀詞」的能力。諼諼認讀漢字時,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字一移動、換了位置就認不出來了,比如:今天在讀南一版一下第七課『看海』時,他會讀「看海」、「春風」卻不會讀「海風」,「海」的位置一調換了,就讀不出來了。可見他在媽媽指讀時,他只是記強「音」,不去認字形;就算有認字形,也只認第一個字,不認第二個字。所以,一旦「海」調換了位子,就認不出來了。比如;會認「白雲」、「花朵」,卻認不出「雲朵」,因為只認了開頭的「白」和「花」,略過了「雲」和「朵」。

為了改善這個缺陷,我想到一個辦法,不如,製作一些讀詞卡,使用課文中曾經出現的字,讓孩子認讀,並將以前學過的字組合成「詞」,讓他多見見,字與字之間不同的組合,說不一定詞看多了,讀詞的經驗多了,就能夠提高識字能力,不必老是對著新詞,心裡有著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口裡卻蹦不出一個音來。此外,也可以將字形相似的字一起認,如:包、跑、泡、抱、苞、飽。以前曾經使用平板電腦做過這樣的簡報,但我還是覺得將字寫在實體紙上,讓孩子能夠拿得到、摸得著,還是比較實在點。




我曾經在FB與網友討論過,兒童在識字上是否有先認「句」和「詞」,再認「單字」的特點?有些家的孩子和我家的一樣,只認詞,認個別的單字很吃力,那些媽媽也發現,孩子只記「音」,不願意認字形。巧的是,住在國外的小孩特別有同樣的問題,大概是因為缺乏看字的經驗。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家長也反應,如果使用字卡教孩子識字的話,結果往往是相反的,通常孩子只認字,不會認詞。據我的推論,通常讀字卡的孩子年齡層較低,有的甚至小到三歲之前就開始讀字卡了。若是等到學齡階段才開始識字教育的話,通常家長不會只教字卡,而是以教授書本為主。

總之,諼諼喜歡「詞」不喜歡「字」,無論原因為何,我想,他既然喜歡「認詞」,那暫時不勉強他去「認字」,還是繼續以往的方式,課文直接導讀、直接記憶、直接認字,以閱讀整篇文章來認個別的字,並且讓他儘量多讀多認,從豐富的閱讀經驗中,多接觸各種不同詞的組合,像: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等等,從閱讀經驗中來歸納出「大」,而非認了「大」之後,才認: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等這些閱讀經驗累積足夠時,漸漸地孩子就能認個別的字了。

鑑於諼諼喜歡「詞」不喜歡「字」,我想,不如利用目前所學過的字,趁著這個假期時間上比較充裕,不如做一些詞卡,來讓孩子讀一讀。一來、可以擴大字彙量;二來、孩子可以藉此瞭解到,中文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是造詞。透過字與字之間的組合,不需要學新的字,就能夠表達一個新的概念了,認詞越多、閱讀能力也就越強。

綜合上述,讀詞卡包含了兩項功能:一、歸納原則:從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來認「大」。二、調動字的位置來幫助識字:諼諼會認白雲、花朵,卻認不出雲朵。可見,在學「白雲」、「花朵」時,只認第一個字,現在將「雲」的位置調換,變動成「雲朵」,讓孩子也能認識「雲」。

一般人在談閱讀時,總是強調識字量,卻忽略了識詞量。而中文的特色正是,藉由字與字之間的組合來形成新的概念,諼諼記詞的能力比記字強,但是在遇到新詞時,徒有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要直接反應讀出,還是有很大的隔膜,若是不時地加強讀詞的能力,說不定能夠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延伸閱讀:

閃字卡效應

學校與自學大不同



Moria Flaig
14. April 2017






學校與自學大不同

諼諼還不會主動訴說學校裡面的學習與活動,總是要經過媽媽仔細地盤問,才能夠將學校裡面的情況說個大概,澳洲小學也脫離不了體制教育的一些缺陷,學校教育與自學大不同,顯然舉世皆然。

第一個不同的是,學校教育重視寫:尤其在低年級階段,據諼諼說,他們在學校的大部份時間都在寫字,澳洲小學的書本和作業本全部存放在教室中,沒讓學生帶回家。然而,孩子具體在寫什麼?在寫什麼題材?作文能力如何?家長在整個學年結束前,並無法得知。在自學時,我並沒有很重視寫,只有讓他寫Phonics練習本,學習拼字法,寫完一本之後,我固定讓他聽寫聖經經文,每次也不過寫滿一張4A印表紙(小孩子的字體超大),如此罷了!並沒有訓練寫作。然而,在澳洲,學校很早就開始訓練寫作,不只是造句而已,而是要求寫內容連貫的短文。

第二個不同的是,學校教育不重視閱讀:我們自學時,以閱讀來學習,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到大量閱讀階段,等到孩子自己從書上吸收足夠的科學知識之後,我們再和孩子一起探討、思考科學問題,最後才訓練書寫。我首重閱讀的原因是,唯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小孩子才有能力進行自主性的學習。無論是哪個學科、哪個領域,只要孩子有興趣,都可以藉由閱讀來獲得相關知識。我家在自學時,大部份時間讓孩子長時間地讀、而且要盡情地讀、海量地讀。然而進入學校之後,諼諼說,他們的教室裡面沒有任何與知識、科學有關的書籍,都是短篇故事書,可見小二生還讀不來,所以學校沒有提供相關書籍來培養孩子對科學的敏銳度,我在想,在低年級階段,知識來源主要是從聽講,而非從閱讀得來。

第三個不同的是,學校教育重視基本技能的養成,但不重視知識的教導與學習:到目前為止,在知識方面,無論是自然科學、人文歷史這兩大領域,諼諼在學校還未接觸到比較深入的教導、討論與學習,一言以蔽之,這兩個科目教得太簡單,教學時間全鎖定在培養讀、寫、算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可見學校對於知識的教導與養成,沒有多大的重視。




第四個不同的是,學校教育不重視學生的興趣的發掘與引導:雖然諼諼的學校設有資優教育,但是在低年級階段並沒有具體的資優教學,只有英文與數學兩科採取差異性教學,讓資優學生有超前學習的機會。然而,資優教育要做得好,應該在教學內容上落實主題式的探索、深入地吸收相關知識、並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思考,這才算落實資優教育。諼諼在恐龍、太空、歐洲史等領域,已經吸收了大量的知識,在此前提之下,如何引導孩子繼續挖掘發展?如何引導孩子就所知來思考問題?學校無法提供任何援助,必須家長自己努力。我也會帶諼諼去參加一些科學活動,所面臨的還是老問題,內容太過簡單,完全不深入,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以做勞作的方式打發,對於知識學習幫助不大。

第五個不同的是,學校教育不重視外文能力的培養:台灣的自學家庭大都重視英語能力的培養,不少家庭也學習第二外語,我在諼諼五歲時就引進法語,持續至今,他已經能夠閱讀法語繪本了。澳洲各種人種雜處,聽到英文的機會比起在美國低很多,但遺憾的是,澳洲政府對於這樣豐富的語言資源,不懂得運用,學校的基礎教育中,完全不重視外語教育,可謂暴殄天物,甚為可惜。雖然有些小學有提供母語課程,但每週只有一堂課,就以中文來說,這麼短的時間,只能學到一點皮毛而已,對於母語教育的幫助不大,只能靠家長自己努力。

第六個不同的是,學校教育重視參與團體活動:這是與台灣的學校最大的不同點,諼諼學校的活動非常地多,我查看了一下第一季的行事曆,平均每兩週就有一個大型的活動,有時候中間又穿插一些小型的活動,活動的密集度,真是密集得不得了。澳洲人很懂得如何讓小孩子愛上學,諼諼喜歡上學也是因為活動很多,玩得很開心,這樣的安排真是深得我心。雖然學校教育的優點不多,但是學校安排很多活動讓學生參與,這是在家自學難以辦到的地方。雖然學校在教學上不是很深入,我也不指望諼諼能夠從學校得到豐富的知識,現在我反而比較關心的是,孩子在學校玩得開不開心?幸好!諼諼在入學之前已經能夠自主學習了,學校教育不足之處,他自己能夠彌補了,現在只要天天快快樂樂地上學去,就行了!




體制教育與自學教育孰優孰劣?歷來多有爭辯,我想,我已經找到彌補體制教育的辦法了,也就是長久以來我所高舉的:閱讀。只要孩子能夠讀,就能夠學,能夠學就能夠自己思考問題。對於諼諼遠遠落後很多的書寫能力,我也不是很擔憂,因為知識的養成全在閱讀上,沒有人會期望一個六歲小孩能夠撰文著書,但若是能博覽群書的話,就能夠得到知識,就能夠彌補學校教育中不重視知識的教導與研討的缺失,孩子就能夠自己從書中發掘興趣,進而自己探索學習。

最後,我們還是決定讓孩子進入體制教育,因為孩子能夠自學了,在學校玩得開心,回家再專研自己的興趣,兩者相輔相成,而不是二選一,豈不是美好!雖然目前看來,諼諼是笨鳥慢飛,但是說不定,閱讀量能夠養精蓄銳,所謂不飛則已,一飛沖天,時候到了,孩子的能力自然會表現出來。


延伸閱讀:

學校要不要評量字體?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6/blog-post_6.html


小熊派丁頓



Moria Flaig
21. April 2017






小熊派丁頓

在美國時,諼諼最愛的是小熊維尼,我還買了一隻實體熊讓他夜夜擁抱入眠,小熊維尼故事書陪伴著孩子渡過了嬰幼兒時期,故事又風趣又瘋狂,對於稚齡的小朋友來說,無疑是最佳床邊故事。

但是我們一般所見到的小熊維尼故事書卻不是原著,除了迪士尼旗下的出版物之外,大多改寫版只保留原著的人物,卻失去原著的內容。諼諼學會閱讀之後,為了讓他多讀一些經典名著,我才去把原著找出來。當時,我們除了密集地讀了好一陣子的『夏綠蒂的網』、『小木屋系列作品』、『淘氣的尼古拉』、『The Famous Five』等作品之外,我也找出了『小熊維尼』和『小熊派丁頓』等原著。

與維尼同樣是來自英國的作品,在澳洲,派丁頓也很知名,市面上賣有不少繪本版,圖多字少,很適合初學閱讀的小孩閱讀。諼諼第一次讀到派丁頓繪本卻是在德國友人家,好友嫁的是英國人,她的那一本派丁頓,是婆婆送的聖誕禮物,諼諼讀了之後非常地喜愛。派丁頓比起維尼更俱英國風味,澳洲圖書大多從英國進口,這可能是澳洲人喜愛派丁頓的原因吧!

一年多前的聖誕節,聖誕期間通常都會有特賣童書,那時我就遇上了:派丁頓全集,十一冊合訂本,一共四、五百頁。這本書不僅是大部頭、插圖少,字還超小的,對於一個五歲小孩來說,若非媽媽陪讀的話,不可能自己讀得下去。當時考慮了很久,每回上購物中心時,就望一回,等到剩下最後兩本時,心想,不如為將來買吧!於是我決定買下這本大磚頭。




一年多過去了,這本書一直被冷落在書桌的最角落裡,直到昨天晚上,諼諼終於將角落裏的磚塊搬出來瞧一瞧,翻開讀了幾頁,就想起了自己也有一本繪本版,馬上拿出來對照,讀完繪本版,就歡天喜地抱著大磚頭讀了下去。這一讀卻不得了,整整讀了一整個晚上,還剎車不住,想要熬夜讀下去。我一看,他已經讀完了兩冊,正在讀第三冊了,要讓他讀完第三冊還得了,於是我立即要他把正在看的那章讀完,夾上書籤,合書就睡覺了。

第二天起床後,我卻看他抱著那本磚塊書,神情專注地繼續讀第三冊,不久之後也把第三冊給看完了。一年多前的想法終於實現了:「不如為將來買吧!」當初,見到厚厚的這本書,心想,諼諼不可能自己閱讀,買了也是擱著收集灰塵罷了。那時候,我以每天讓他朗讀一、兩章的方式,培養他閱讀長篇章節故事,『夏綠蒂的網』和『小木屋』都是都是這樣讀完的,就這樣我們親子共讀了六本英文長篇故事,兩本德文長篇。後來買了一套21本的『The Famous Five』,爸爸也從德國網購三本德譯本,我才漸漸地放手,讓他自己去讀。

沒想到,一年多之後,孩子就完成了媽媽當時的心願,不是我有遠見,而是孩子的發育成長的速度不是父母所能夠想像的快。有時候,為將來而買下的衣物,還沒有來得及穿就已經太小不合身了。想必,這本書也是看不久吧!

Info:Micheal Bond, The Classic Adventures of Paddington: The essential collection of Paddington Bear stories, Harper Collins, £35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顯微鏡



Moria Flaig
14. April 2017





顯微鏡

諼諼對於能夠在太空中存活下來的微生物 water bear (Tardigrade,中文翻譯為緩步動物)非常有興趣,此生物能夠存活於高溫、高壓、暴露於真空狀態與大量輻射之中,他還知道一種特殊的生態現象,稱之為 Cryptobiosis。也就是生物在極端的環境中,停止一切生命現象,直到遇到適當的生存環境之後,再恢復生命現象,然而 water bear 在太空中能夠存活即是一種Cryptobiosis。

可惜的是,一般科普的書籍中不容易找到相關資料,偶見於太空的相關書籍之中,當然啦!這樣特殊的生命現象,我也沒聽說過,諼諼更不可能自己得知,他的資料來源是從爸爸那裡得來的。然而,這種特殊的生存方式燃起了諼諼對微生物探索的熱忱,微生物看不見、也無法觀察,一般科普童書也介紹不多,到目前為止,諼諼所知道的都是和爸爸討論得知的。





於是,爸爸為孩子買了第一台顯微鏡,這幾天父子兩個熱衷於觀察鏡頭下的微生物。諼諼仔細觀察爸爸操作的方式,依樣畫葫,還自己學會了如何使用顯微鏡,爸爸不在家時,自己就從河邊採集來的污水和青苔,用吸管吸取一點放在鏡片下,就能夠觀察微生物了。

看似簡單、沒有什麼大學問的事情,顯微鏡好像是一種玩具,諼諼卻從中學得許多科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也就是做實驗。並且喜歡自己做、自己進行觀察。

帶著他去河邊散步時,他與所有的小孩一樣,喜歡往水中丟小石頭,觀察結果,有點特別的是,他更喜歡投入差異極大的物品來做比較,有一次丟了一顆小石子,又搬了一塊大木頭,投入河裡,木頭浮在水中游,小石子沈入水中,他對於這樣的現象癡迷不已,於是我藉此機會解釋了密度的概念。碼頭邊有用鐵圈圈住的粗大木樁,我要他仔細觀察木材的結構,很稀疏,空洞很多,然而鐵圈的結構就不同了,他知道什麼是原子,我就說鐵原子之間結合得很緊密,所以密度高,鐵投入水中就會下沈,小石子也是如此。雖然一塊木頭比一顆小石頭重很多,但是木頭的密度比水低所以會浮在水面上,這就是巨大輪船鐵達尼號能夠浮行海面上的原理,但一旦水進入船內,鐵達尼號就會下沈。


他在書上讀了伽利略比薩斜塔的實驗,也要依樣畫葫,有時候要我拿片葉子,他拿塊石頭,兩人同時丟下,看看哪一個先抵達地面。書中寫的是兩者會同時抵達地面,但是為什麼葉子卻飛得老遠的,才落在地面上呢?

是浮力,空氣有浮力,當然啦!這個實驗要在真空狀態中進行,比如在月球上,許多與月球相關書籍都有介紹這項實驗,孩子還是要自己試試看呢!我想,這就是科學研究的精神吧!

讀寫之間的差距




Moria Flaig
12. April 2017






讀寫之間的差距

諼諼上完了小二的第一季,上一季,我們除了經歷到學校一連串的活動之外,並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學業本身的問題。

開學時和老師會談中,我已經向老師表明了,諼諼書寫上有困難,老師也很包容,讓他慢慢改進,十個星期下來,諼諼的書寫能力明顯地正在進步當中,老師也稱讚他、鼓勵他,現在校方還沒有要求要送職能治療,我很感謝,老師給與孩子充足的時間跟上腳步,一個季度上下來,我也看到了一線曙光,孩子的確擁有自我學習和改善的能力,只不過大人要給與他機會與時間罷了。

由於諼諼是個插班生,我要思考的問題是,直接上二年級,對孩子來說是不是有銜接上的困難?對於他的發展是否恰當?回想當初,我在找學校時,一直擔憂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我生怕以他超前的閱讀能力,若是按照規定,非得從ABC讀起的話,可能不是很適合他本身的發展。幸好,學校讓他直接跳到二年級,我們本來很高興的,因為可以省下兩年的學費。但後來卻發現,諼諼這種不上不下的狀況,怎麼安排也不妥當。最主要的癥結是,讀寫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無論編到哪一班都有不理想,這實在是一個誰也無法處理的狀況。

我是完全不考慮Kindy,然而當初是計劃讓他上一年級的,卻意外地被編排到二年級。一年級寫的部份剛剛好能夠配合他的慢速度。而算數的話,可能會太簡單容易,而沒有挑戰性。閱讀、自然科學、人文歷史這三科,就算讓他從中高年級開始讀起,還是太容易。在低年級階段,我還是以三種基本技能(skill):讀、寫、算來考慮,小學一般要進入中高年級之後,才有較多知識性的授課內容。

首先是閱讀這一項,諼諼已經不知讀過多少自然科學與歷史人文的書了,但是他們班還在教 page books(一本書只有兩頁)。因為諼諼的閱讀能力遠遠地超過學校所能夠教導的,到目前為止,上閱讀課時老師只好安排他寫功課了,諼諼寫得不好,要多練習寫,這也對!但是孩子在班上欠缺閱讀上的刺激,這也是一個問題,升上二年級之後,老師不再給他任何讀本了(註),他老師說,他早已經不需要學習閱讀了,只需要持續地自己讀下去就行了。
註:澳洲小學按照學生閱讀程度,每星期發兩本讀本作為家庭作業,小學六年一共分成30級。

再者,自然科學、歷史人文這兩科,學校教得非常地簡單,我們也不必冀望諼諼能夠從學校學到什麼樣的知識,最主要還是要靠他自己閱讀、自己涉獵、自己探索。閱讀能力是吸收知識的基礎,我的教育理念本著先培養閱讀能力,能讀就能夠自己學,能自己學就不需要大人教,是自主學習的先決條件。諼諼說,他們教室裡面的書只有故事書,沒有任何與知識有關的書籍可以供他閱讀。不知道老師會不會反對讓小朋友自己帶書到學校讀呢?




說到寫這一項,卻是非常地痛苦。不得不讓我思考,讓他回去讀一年級會不會比較恰當呢?至少不會寫得那麼吃力。有時候,我自己在懷疑,他這種讀寫之間的差距,是不是我所造成?我給與他非常多時間閱讀,讓他自由自在地讀了快兩年半才入學,這兩年半來,他不知已經涉獵了多少書?但是寫作能力卻是遲遲開展不出來?他能夠解釋一些很少人知道的科學知識,但要他寫出個最簡單的句子,卻有很大的困難。

二年級的寫作教得太難,而閱讀與科學卻教得太容易。入學前,我並沒有特別重視數學,數學卻是難易適中,剛剛適合他的發展,這一點都不意外,我想,這才是最自然的狀況。沒有經過額外的訓練,自然表現出來的程度,最接近天賦之所在。更令人高興的是,上學之後,諼諼對數學表現了高度的興趣,以前指頭怎麼扳,總是少算或是多算了一、兩個,同樣的狀況還是會出現,但是二年級的數學早就不算實物了,而是要求直接心算。再加上,寫數學題不必寫字,我想,這大概是他喜歡上數學的主要原因吧!

整體而言,若是「寫」的困難能夠克服的話⋯⋯





延伸閱讀:

學校要不要評量字體?
http://moriajoel.blogspot.com.au/2017/06/blog-post_6.html

澳洲的讀寫年齡



Moria Flaig
12. April 2017





澳洲的讀寫年齡

由於諼諼不曾在澳洲接受過學前教育,在他入學之後,在偶然的機會中,我和學校、鄰居的媽媽們談起,才對澳洲的學前制度略知一二。

在體制上,澳洲的讀寫教育開始得早,而且早得驚人,聽說是來自英國的傳統。我查了一下,的確如此,英國是歐洲各國中,入學年齡最早的國家,歐洲國家大多採取六歲入學的政策,唯獨英國規定年滿五歲就要入學。然而澳洲承續英國的傳統也規定五歲入學,美國雖然也規定五歲入學,但澳洲的小學卻收年滿四歲的小孩,而在美國則規定在九月一日以後才滿五歲的小孩不得入學,我想,這為什麼諼諼才六歲可以跳過兩級直接讀二年級的原因了(註)。
註:澳洲小學第一年稱為Kindergarten,第二年稱為一年級,小學一共七年,比台灣多了一年。然而,在德國學前也有三年的Kindergarten,但性質與台灣的幼稚園相同,不屬於體制教育的一環,並嚴格地禁止讀寫教育。

總結一下,如果我們一切循著正常的制度走,按照規定正常時間讓小孩入學:諼諼若是在台灣或德國入學的話,現在是一年級;若是在美國入學的話,讀的第二年,但也是一年級;在澳洲入學,讀的卻是第三年,是二年級。

與之相較,台灣現階段的政策卻呼籲:幼教不要過渡、不要在年滿六歲之前進行讀寫教育,「禁止」在幼稚園階段傳授國小課程,幼兒不宜學習注音與國字等等等。然而,在體制範圍之內(私人怎麼教,當然無法管控),澳洲的識字教育卻可以早到三歲四個月就開始了,根據新州(NSW)的法規,小孩子在八月底以前年滿三歲,跨年之後就可以進入政府所設立的Preschool,這不同於一般的托兒所(Day Care),Preschool不是托兒而已,而是一種為入學而準備的學校:教授字母、數字、讀寫基本單字(sight words)、基本算數、唱歌、畫畫等等,上課時間,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每天六個小時,時間安排完全與學校同步,為將來適應學校生活做準備。




小孩在上完Preschool之後,雖然還未擁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但是這裡的父母皆期望,他們的小孩至少要在入學前學會讀寫字母與數字,並進行簡單的加減計算。感覺上,這種學前教育的設計,類似諼諼四歲時在美國所上的VPK。

不同的是,美國的學前教育一概稱為Preschool,小孩若在八月底以前年滿四歲,就有資格參與州政府所設立的學前準備班,稱之為VPK(Voluntary Prekindergarten),有些小學有設立VPK,但一般私人幼稚園也設立有VPK,可以與托兒(day care)合併計算,而州政府所規劃的VPK每日只有三小時,上課時間只有雪梨的一半,年齡晚一歲。

無論是澳洲的Preschool或是美國的VPK,雖然是一種政府所規劃的學前識字課程,但都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皆屬於自由參加性質。諼諼在入學時,校方卻曾經詳細詢問參與Preschool的狀況,諼諼沒有Preschool的資料,於是校方進行實際的能力測驗來分班,有閱讀測驗、寫字測驗、算數加減法測驗,還有基本概念測驗,例如:幾何圖形、顏色等等,可見在澳洲Preschool的「成績」受到相當的重視。

以前住在美國時,我們對於美國超早的讀寫年齡就已經驚訝得不得了,沒想到來到澳洲後,澳洲比美國更早,一個三歲的小孩話都還說不清楚,就要學習讀寫,的確是有點誇張,先不論認知上適不適合的問題,我擔憂的是手指肌肉發育不夠成熟,就學習寫字來說,三歲的確是過早,會不會揠苗助長?

此外,體制教育還有一個特點,讀寫總是同步進行,尤其重視寫的訓練,延緩讀的進度,諼諼上VPK時每天都要寫兩、三張功課呢!他在澳洲入學之後,我也發現學校的確比較重視寫,每一季結束之後,老師會頒獎給寫得好的學生,卻沒有頒獎給讀得好的學生。當然這種獎沒有諼諼的份,他是屬於寫得不好的學生。然而,經驗告訴我,讀的能力可以儘早培養,但是寫的能力卻因為肌肉發育的限制,無法那麼早就開始。

諼諼是一個早早會讀、卻晚晚還寫不來的小孩,當初四歲在上VPK時,寫得很痛苦,寫到現在都快七歲了,還是寫得很痛苦。我覺得以他肌肉發育的速度,其實要等到七歲以後再入學會比較恰當。爸爸七歲多才入學,入學之後,才第一次學寫字母與數字,學習生涯一直很順利,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和障礙(他們家族有讀寫障礙的基因,不是每個小孩像他這麼順利)。對一個寫字寫不好的孩子來說,為什麼體制不能多等一等呢?七歲入學一點都不算遲,對於某些孩子來說,反而是一大幫助呢。





在華人社會中,對小孩子的教育也傾向於儘量提早,沒錯!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一句話:贏在起跑點。這星期去參加『彼得與狼』的音樂會時,我看到坐在我們前面的一個小朋友抱著一本書,時而低頭看書,時而聽音樂,從身量看來應該跟諼諼差不多一樣大,諼諼屬於個子小的,想必這位小朋友年齡也不會大到哪裡去。我仔細一瞧,原來他手上抱著的是一本數學練習本,哇噻!他正在做的是三位數乘法耶!雖然是屬於容易的題型,但是有必要讓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練習算三位數乘法嗎?爸爸七歲半才認識數字的,一切起步晚,後來數學卻出奇得好,現在以研究數理為業,本來輸在起跑點的,最後也沒有輸在終點。大家可能猜得到這位小朋友的膚色和種族,沒錯!黃種人!我猜,不是中國人就是韓國人。

網友曾經問道,提早的結果,澳洲人有比較聰明嗎?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要看Pisa成績和跨國研究,才能下判斷。我只能說,這種制度會加大小孩子之間年齡的差距,雖說四歲就能夠入學,但是提早入學年齡的結果,最後會變成,會有更多人寧可延緩入學,我在這裡所認識的人並不多,就已經遇到不少母親讓小孩年滿六歲以後才入學的,澳洲的私立小學通常安排有面試,在面試的過程中,父母就可以得知是不是要延緩入學,我們當初也是基於書寫的問題,才決定延緩入學的。

一定會有些小孩手的發育較晚,提早入學年齡反而會讓一些父母決定延緩入學,結果一定會加大學生之間的年齡差距,年齡差距大,學生之間的異質性也就相對地提高了。雪梨本身就已經是族群雜處、異質性非常高的城市,加上小孩子的入學年齡差距大,學校要面臨到更多教學上的困難。據說,很多公立學校都有非公開性的能力分班,把已經俱有讀寫能力的小孩分成一班,讀寫能力差的小孩分在另外一班,這導致父母不得不花錢送孩子上Preschool,因為學前教育往往會影響到將來入學時分班的結果。

最後,大家會感到好奇的問題可能是,提早讀寫教育的結果,贏在起跑點,最後有沒有贏在終點呢?Pisa成績如何?最近幾年澳洲的Pisa成績表現不佳,但是不是提早入學所致呢?我還未觀察到,提早入學對於實際的學習有沒有影響?

下一季開始我要在學校參與閱讀課,屆時我就可以得知,這些孩子的閱讀程度了。至於他們的寫作程度,在諼諼入學時,老師已經大致地讓我看了一下小朋友們的作品,的確,我看到有幾個小孩的字寫得比大人工整漂亮,令人刮目相看,這是提早寫作的結果嗎?

或許等到下一季度,我實際參與閱讀課之後,觀察了全班小朋友的閱讀狀況,就能夠有個具體的結論了。


e世代嬰兒



Moria Flaig
9. April 2017





e世代嬰兒

連續幾個星期的豪雨,太陽終於在這個週末一展笑顏了,哇!是個秋高氣爽、適合郊遊健行的好天氣,不久之前臥病在床,心情鬱悶了好一陣子,終於等到天氣晴朗了,感覺像是雙眼突然明亮起來了,心情頓時好多了。

才剛生了一場病,還不敢冒險做長途健行,從事這種太耗費體力的活動,於是我們縮小了活動量,只是坐著渡輪到處逛逛,到了圓形碼頭時,看到通往Manly的渡輪擠滿了人潮,好不容易等到天氣放晴,氣溫升高,卻正巧撞上了學校放秋假,大家都要擠著去衝浪,造成人潮空前,看來要去看海得要找其他的地點嘍!當下我決定再去一次,那個世界知名的自殺地點:Watsons Bay(華生灣)。

這一貼文的要談的不是自殺這個話題,也不是要談華生灣那驚心動魄的海岸風光。我今天要談的是,在旅途中,坐渡輪時,我觀察到一個很普遍的景象,可能是因為人多的關係,今天特別地明顯:在人潮中我看到有些學步兒,大約在一歲多、兩歲之間,心無旁騖,都專心在看手機,全神貫注、不哭不鬧,非常地安靜,真是做低頭族從零歲開始。




我知道,小孩玩手機、平板電腦的現象日趨普遍,但是才一歲多的娃兒就迷上手機,整天就只盯著螢幕看,這未免太誇張了。我家沒有無限網路,手機也沒有簽無限的約,老實說,這種讓孩子優渥地狂看影片,我們是看不起的。為了小孩,我們寧可選擇使用有限網路,無線上網的結果往往會使一家子沉迷下去。

確實是如此,有很多媽媽把手機當成安撫奶嘴,而且不少母親相信,讓孩子看網路影片可以寓教於樂,沒錯!等車時寶寶也可以學英語,購物排隊時,寶寶也可以看discovery,這等於讓嬰兒看電視一樣嘛!不同的是,電視無法隨身攜帶,看電視的地點固定,而手機卻是到哪裡都可以帶著走,如影隨行,選擇性的寬廣那更不用說了,電視真的是該被淘汰掉了。

然而,問題是,沉迷於手機的e世代嬰兒,能夠接收到更多的資訊而變得更好學、更聰明嗎?我看著諼諼只能觀賞船外面的水上風光,看似無所事事,無聊至極,沒有電子產品的安撫,他也能不吵不鬧,我們每次出門都是如此,我們從來沒有提供什麼娛樂節目給孩子看,沒有隨身影片、隨身電玩、隨身電子書可以打發無聊的時刻,孩子就只能看看窗外風光、看看人來人往、看看百態人生,或許能有所感悟,或許只是看看而已,就算只是發呆無聊,我也不認為孩子浪費了時間,孩子總是要學會自己去發現世界、去思索世界的構成,不能光看影片這種現成品,光只接收訊息就夠了,這對於成長來說,當然不夠!

然而,e世代的嬰兒卻錯過了許多美好的事物,沒有觀賞自然景物、沒有觀察人群社會、沒有聆聽人與人之間的言語交談,他們埋首於另一個世界,與這個世界完全不相連結。

回想起,諼諼一歲半時在做什麼?那時,我們剛剛搬到佛州,像是拓荒者來到了蠻荒之地,門前、門後都是被大樹所包圍,左鄰右舍空無一人,然而,那時我帶著孩子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我們只是坐在家門口,看著那一棵棵大樹,驚歎著造物者的神奇。那時還不會說話的諼諼,卻熱衷於看一本厚厚的拖拉機(Tractor)專業書,他最愛的遊戲是,我說出一種機種,他就能夠在一、兩百種機種中,精準地翻頁找到。

每每回想從前,感覺上是一段十分乏味的日子,然而諼諼至今卻難以忘懷那一段無所事事的時光,好在哪裡?好就好在無所事事。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背書認字



Moria Flaig
6. April 2017






背書認字

我們上完戲劇性的第四課「小花園」之後,今天在進行第五課「彩虹」時,為了避免上次的不愉快再度發生,諼諼特別事先聲明,要求媽媽一定要按照「他的方法」進行,並為「他的方法」做了說明:媽媽讀一句,他跟著讀一句,這樣進行兩次之後,再換他自己讀。

意思是說,他想要先要把書背出來,再識字,不想要在書還沒有背之前,就得把字給認出來,諼諼真的很愛背書耶!這哪是「他的方法」,這無異是「媽媽的方法」,是媽媽從讀經派那裡看來的方法,主旋律即是「背書識字」,先不管孩子識不識字,先把書給背出來再說,換言之,先把湯圓下水煮了,再等候湯圓的浮現。

讀經派的基本理念是:記誦為本,識字為次,朗讀為本,強記為次,古文為本,白話為次。能誦就能背,能背就能識字,能識字就能讀。不學注音,不學音標,不學寫字,直接閱讀、直接認字。

我後來在實踐中發現一個盲點:能「背書記音」不見得能夠「讀書識字」,諼諼就是這樣的孩子,背書很快,但是認字很慢。我這幾天在思考這個現象,諼諼對於「字音」與「字形」之間的連接能力薄弱,到底是因為我很少使用字卡所造成的呢?還是諼諼是一個聽覺記憶強、視覺記憶弱的孩子呢?還是像讀經派所說的,湯圓根本還沒有煮熟,時候未到?

試著回想自己小時候,讀書時也是常常問媽媽:「媽!這個字怎麼讀?」自己小時候國語成績還不錯,也會常常想不起一個字的讀音,一天要問好幾回,問到我媽耳根生繭,於是我媽想出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教我如何查字典。由此可見,孩子忘了一個字的讀音應該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但是諼諼可不是一時想不起來,而是沒有上下文讓他猜解時,單單一個字讓他讀,有時候很簡單、很常見的字,他卻完全想不出來,真是奇怪了。





我這幾天仔細玩味湯圓理論的箇中道理:先不管識不識字,湯圓一次先下個一、兩百個,一開始會沒有動靜,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很奇妙地,湯圓會一一浮現。使用直接識字法讀書識字,識字的過程是漸進的,並而非體制教育的方法,學一個字識一個字,而是先一起讀、一起煮,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也就是在後面的課文中,我們會察覺,前面課文裡所學的生字,似乎慢慢地在浮現。

的確,讀得越多課之後,從鍋底真的慢慢地浮現先前下水煮的湯圓。諼諼喜歡背書,不是沒有他的道理,先全部背起來,慢慢地再去對「字形」,一次不行、下次可能熟悉一點、下下次可能似曾相識,下下下次就可能記住了。他要的方法,跟讀經派的方法很相似,直接讀、直接記、直接認,不要字卡、不要習字,一下就下一、兩百個,雖然一直不見動靜,完全認不出來,但是別忙!先等一等,等了一段時間之後,湯圓的確緩緩地浮現了幾顆。

有時候,我看他真的喜歡背書流暢的感覺,相較於識字來說,這能夠讓他感到很有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讓他覺得,自己彷彿會認字了,媽媽知道這是自欺欺人。之前,我嘗試著矯正他這種心態,但是我後來發現,這種成就感能夠讓他喜歡學中文,在國外要維持中文自學教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如讓孩子先有快樂、喜歡的感覺,就算這是一種假象,但孩子能夠快快樂樂地學習,中文教育才能夠長久地走下去,我想,先騙騙自己,未嘗不是辦法。

對!沒錯!用他的背書法吧!再等一陣子,說不一定,湯圓都會一一浮現。

讀經:一個美好的理念



Moria Flaig
4. April 2017






讀經:一個美好的理念

最近在FB遇到一個讀古文經典的家庭,我曾經多次在部落格談論到讀經派的識字法,但是卻未曾如此貼近地接觸一個讀經的媽媽,縱使大家想法不盡相同,但是我想,為孩子精心構想一種教育路線,每個母親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

我自己對於讀經派「直接閱讀識字法」多有援用,但是我們不是一個讀古經的家庭,諼諼也讀經,但是他讀的是聖經。我曾經多次試著讓諼諼背唐詩宋詞,老實說,他不是很喜歡詩詞,這麼美麗的語言居然不喜歡?我想,那是因為讀不懂的關係,與之相較,白話文要記憶很容易,不必背也記得,不用解釋也能夠懂,但古文就不同了,經過反覆訓練才能夠背出個大概,就算背全了還是不懂,鑒於孩子的能力和興趣,我最後選擇放棄古文。

讀經派的基本理念是:記誦為本,識字為次,朗讀為本,強記為次,古文為本,白話為次。能誦就能背,能背就能識字,能識字就能讀。不學注音,不學音標,不學寫字,直接認字。我後來在實踐中發現一個盲點:能「記音」不見得能夠「識字」,諼諼就是這樣的孩子,背書很快,但是認字很慢。

讀經派利用古典經文為教材,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古典人文素養,並相信這種素養唯有從小紮根,才能深根,才能潛移默化。他們強調,兒童有個特點,記憶力超強,但理解力薄弱,他們就是利用兒童記憶力強的特點,進行古典教育。一旦過了黃金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就漸漸加入分析理解階段,逐漸喪失背誦的能力,就錯過填牛階段(不同於填鴨,牛會反芻),更遑論要孩子親近難讀拗口的古文了。

然而,讀經派的這些理念,我幾乎全都用上了:直接認字、朗讀背誦、填牛反芻、煮湯圓理論等等,就只差沒有用古文當教材了,唉!人家填的是古文經典,我填的是國語課本唷。

在自學中文的過程中,諼諼表現出對於背書強烈的喜好,既然如此,媽媽應該善用孩子的這個特性,讓他多背點雋永深厚的文字。我試過!諼諼背書能力強,但只表現在感興趣的事情上,像是落落長的恐龍學名,或是國語課本的童詩、繪本故事等等,他曾經把『這不是我的帽子』、『包姆凱羅三部曲』全部背起來。但是不喜歡古詩古文,鑒於孩子的喜好,我還是維持國語課本的進度,不會把自學中文的內容全部改成背古詩古文。



然而,讀經是一個美好的理念,我愛唐詩宋詞,而心裡面的糾結是,我不想讓孩子天天搖頭晃腦地背誦不知所云的文字。我也承認,背經典並不一定要百分之百理解文意才能夠背,但是瞭解個大概是必要的,只有瞭解大意後,隨著年紀增長,孩子就能自己慢慢地去咀嚼文本內在深層的意涵,這也是讀經派所強調的「反芻」。

而古文難的地方就是在這裡,解釋起來,還真不容易啊!我教孩子背「白日依山盡」,多棒一句啊!有三個字諼諼認得,非常優美的畫面,諼諼就問了:「媽媽!依山盡是什麼意思?」呵!解釋起來意境還真的全沒了,詩的意境有所謂的「盡在不言中」,這不是孩子現階段能夠體會得出來的。

再者,我讓孩子背古詩古文首要的目的在於識字,而識字最終的目的是在於閱讀,而非儘止於識字。光是識字而沒有讓孩子進行有意義的閱讀,無法讓孩子藉由識字的能力去獲取知識,甚至進一步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這樣孩子是無法從識字中得到閱讀的樂趣,即使孩子能夠因超強記憶力而背了一些經文,我想這並非閱讀的目的,而只是停留在識字的過程之中而已,因此,我並不贊同,為了要加速識字效率,而犧牲了閱讀本身的意義和樂趣。

在台灣不少人提倡讓兒童背誦傳統的啓蒙經典,如:『三字經』、『千字文』等等,更有今人撰寫的『中華字經』。據說,背誦『中華字經』能夠大幅度地提高低小學童的識字量。

但我相信,識字只是一個過程而已,最終目的是要讓孩子喜歡閱讀,徜徉在文字的世界中,樂此不疲,親近書本才是教導小孩識字的目的。我教孩子識字是要培養一個愛書的孩子,而非認字天才,若硬逼著孩子背『中華字經』,就算在短期間可以識字幾千,但是這部經在內容上有點牽強(作者為了要不重複用字),我很懷疑是否有背的價值?

我不在乎識字能夠三千還是五千,就算只閱讀童詩繪本,識字量會提昇得較慢,我寧可慢工出細活,也沒關係,閱讀也要悅讀嘛!讀得痛苦、背得痛苦,就違背教導孩子讀書識字的初衷了!在這個考量之下,我很快地放棄了,讀經這一個美好的理念。但我也不反對,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番!

至於潛移默化,培養儒雅的人文氣質,我想,光是背背書是不夠的,家長也要認同經文的理念,落實於家庭教育之中,才能讓孩子言行得以潛移默化,不是嗎?




三語寶寶跌倒了



Moria Flaig
6. April 2017







三語寶寶跌倒了

昨天諼諼在放學時,不慎在校門不遠處摔倒了,跌得不輕,手肘上有一處擦傷溢血,腳則摔得不嚴重,沒有受傷,不會妨礙到走路。有些路過的家長則會關心地駐足一下,但是大部份家長還是帶著孩子繼續往前面的火車站走。我看只是皮肉之傷,沒有脫臼骨折,於是讓他坐在人行道旁放聲大哭,等他哭完了,再回家。很痛啊!總要先讓孩子哭個夠。

我也知道,受傷時,第一時間會很痛,但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減輕疼痛,只能等到痛完了之後,這種徹骨的感覺過了,人的身體自然會適應的,就不會感到那麼疼了。所以我先讓他哭個夠,再處理下一步動作,到底要清潔傷口、包紮傷口、止血敷藥,還是不需要?

終於哭完了,可以回家了。但一哭完之後,諼諼開始口中念念有詞,到家了還在說,口氣聽起來似乎在抱怨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在罵媽媽?還是在訴苦?還是只是說說話安慰自己?火車站方向到處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我根本聽不到他在說什麼?只知道,他說的全是英文。

這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孩子為什麼用英文訴苦呢?他不是說母語中文,也不是說父語德文,而是用他自己的語言英文來描繪心中的委屈。原來孩子在痛苦危及時,需要英文來安慰自己那顆孤寂的心?無人可以理解、無人可以傾訴,完全要靠自言自語來自我安慰,這麼說來,我們一家三口都是孤寂的人嘍?

這是一個警訊,孩子的想法無法向我們表達,因為他的語言是英語,我們兩個的語言不是英語,孩子有苦說不出時,要向誰傾訴?用中文說不出來,用德文也無法表達,苦水只好找自己傾倒了!難怪!移民家庭的小孩認同父母的不多啊!




雙語、三語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日益困難,首先要面對的挑戰是,孩子使用哪一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會是最直接、最容易、最自然的?我一直以為,他的德文最流利,但現在看來,英文略勝一籌,因為英語是他表達痛苦時最直接的語言?他內心的語言?不同於父母的語言?自己私密的語言?

從知性的層面來說,諼諼也知道學習中文的重要性。我曾經問過他:「如果現在媽媽不教你學中文,你長大之後會不會怪媽媽?」他居然回答:「會!」可見在理性上,他還是知道小時候不學好中文,長大之後想要學,就來不及了!雖然小小年紀的他還蠻好學的,然而,中文最終還是沒有成為他內心最直接的語言。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不是媽媽沒有教中文,而是環境的力量真的是很強大。

再者,書的力量。三語中,英文他讀得最多,德文次之,中文讀得最少,書在型塑一個人的思維與心靈時,有時候遠遠大過於人與環境的影響力,甚至超過母語的力量,我想,這就是為什麼移民家庭不認同父母的原因之一了。

今天我們在讀南一版一下第五課「彩虹」時,諼諼對此大發謬論,說彩虹是一種optical illusion,還為此做了定義,所謂「視覺幻影」是一種人看得到的,但是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我反駁說,彩虹是一種視覺效應,這也不能說是完全不存在,但諼諼卻一鳴驚人地說:「只存在於我們的眼睛裏!」還拿了magical illusion做比較,魔術師所使用的「視覺幻影」是一種障眼法,而非製作一種視覺效應。哇噻!

我問他這些是學校老師教的嗎?他說不是,是從書上看來的。書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真的很強大!孩子已經學會使用概念來為事物做分類唷!然而,他的加減法卻還不是很熟練。



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

隱性左撇子



Moria Flaig
28. März 2017





隱性左撇子

諼諼無論寫數字或是字母,都是筆順錯誤,而且運筆是從下面寫到上面,這種壞習慣自然地運用在寫中文上面,怎麼看怎麼不順!哀哉!中文的筆順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如果老是倒著寫,筆順就亂了,若不照著筆順寫,大腦難以記憶寫字的動作,如何能學會寫字呢?

從寫字這件事,媽媽認識到了一個事實:孩子一旦養成了習慣,後來要改正會很困難。當時媽媽沒有想過,字的筆畫從下運行到上面有什麼不好?只是跟一般人不同罷了!孩子在四歲學寫字時,就應該即刻矯正,媽媽應該及時要求,太過寬鬆的態度真是大錯特錯?

諼諼學寫字主要有三大問題:一、握筆不穩:這表示孩子手的肌肉未發育健全,手腕沒有力氣,媽媽想,大一點自然就會好了嘛!二、筆順倒反:一開始媽媽也不覺得筆順不對有什麼要緊的,還以為,小孩子沒有順序觀念,以後就習慣了,沒想過要糾正他。三、鏡像文字、上下倒置的問題:這個問題導致他後來以大小寫混合來避免拼字錯誤,b 、d、 p、 q、g、6、9,如果我們將這些字試著轉一轉的話,結果都是一個字。

沒想到一個從下面寫到上面的運筆習慣,竟然會造成書寫時一個大障礙。寫英文時,這樣運筆也就算了,要糾正還不算困難,但寫中文時也是這樣寫。從下運筆到上、從右到左,寫出來的字就會變成零零碎碎、四分五裂、七零八落,不只是美醜的問題而已,這還涉及到「手的記憶」,難怪諼諼永遠記不住字怎麼寫,因為他的手根本沒有記住。

如果手沒有記憶,字寫再多也是白寫的,白費力氣,不如不寫。緊迫盯人是件很勞累的事情,媽媽也不喜歡,媽媽也希望孩子自己寫,但沒辦法,每一筆一劃都牽涉到手的記憶的問題,當然每一筆一劃都要正確,所以媽媽只好緊緊地盯著,看著孩子有沒有擅自更動筆順。不然手記錯順序,字就寫不出來了。

一時的姑息竟變成災難性的結果,後來要矯正過來,變得十分困難。去年底入學之後,諼諼馬上面臨的問題就是寫字,除了筆順之外,最嚴重的狀況是鏡像文字和大小寫混合。幸好!澳洲的老師很寬容,沒逼他立馬就改,只要字沒有拼錯,作業與小考全部算他寫對,大小寫混合沒有算錯,算數中老是出現鏡像,也算通過,否則作業本的局面真的是不堪設想,全部紅紅的一片,會嚴重地打擊孩子的信心。




筆順與鏡像的問題,真是壞習慣所造成的嗎?還是另有原因?

最近在FB上遇到一個媽媽,她的孩子正在做職能治療:孩子本來使用右手寫字,現在要改成使用左手。改成左手的原因是,這個孩子寫字的習慣跟諼諼一模一樣,從下寫到上、從右寫到左,數字與字母也老是寫鏡像文字,後來經治療師鑑定為雙手互利,但主力手在左手,所以要矯正過來。

原來,運筆方向相反,隱藏著另一個問題:用右手寫字寫不順,要用左手寫才寫得順!此外,主力手在左手,卻使用右手吃飯、寫字,容易會造成口吃,諼諼的口吃隨著年齡有減緩的趨勢,但是並沒有根除,在說德文時,還有很明顯的口吃。

她說,她的兒子一直使用右手寫字、吃飯,是個隱性左撇子,據她說,有些左撇子並不一定使用左手寫字、吃飯,也很可能像她兒子一樣,一開始就使用右手吃飯、寫字,主力手卻在左手,以致於父母都沒有察覺出來。她兒子也是直到開始學寫字時,老是筆順錯誤、喜歡寫鏡像文字,這時才發現,用右手寫不順,才會左右倒置,要用左手才寫得順,但是因為早已經習慣右手了,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與矯正。

讀了這位媽媽的經驗談之後,我就在想啊!諼諼會不會跟他爸爸一樣,也是雙手互利,因為環境的關係,而習慣使用右手,但事實上,可能用左手會寫得比較順。於是,我讓他試著用左手寫,諼諼從來沒用左手寫字過,第一次寫卻寫得很順。

後來我在網上查詢,事實上,純左撇子很少,大部份的左撇子在做特定的事情時,為了適應環境會使用右手,比如:吃飯、寫字等等,但是做其他的事情卻使用左手。因為社會環境是設計給使用右手的人,不是設計給左撇子的,字是右撇子創造出來的,對於左撇子來說,文字的筆順根本不順。

有些左撇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個左撇子,有一個溜冰運動員,在集訓時,偶然地發現自己的主力腳在左腳,因為教練一直要求使用右腳練,所以從來沒發現到。在偶然的機會中,自己使用左腳做跳躍動作,卻發現自己的左腳較有力、旋轉較順當,但是從他有記憶以來都是使用右手吃飯、寫字,卻因為一次跳躍而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左撇子。

我們兩方家族中都沒有左撇子,只有爸爸是雙手互利,諼諼會不會像他爸爸一樣,爸爸也是寫鏡像文字的高手呢!而且能夠雙手同時一起寫,是一種很罕見的「能力」!但不同的是,爸爸控制自如,不會不自主地寫鏡像文字。我想,就算我們家族中沒有左撇子的基因,但是有雙手互利的基因,這會不會造成諼諼無法按照筆順寫字,寫字老是倒過來寫呢?不然就是寫左右相反的鏡像文呢?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增加法語字彙量



Moria Flaig
2. April 2017







增加法語字彙量

最近我發現諼諼的法語耳朵比起以往有所不同了,我們在購物時曾經遇到法語家庭,他卻察覺得出來,並好奇地傾聽觀察,這是以前所沒有的現象,以前連我帶他去Alliance Française看書時,他都無法察覺,周遭的人在說法語,更別說是路上遇到了。在這個多種族、多語言齊聚一堂的社會裡,孩子能夠精確地分別出法語,這表示,他的法語耳朵俱有相當的靈敏度了。

從我們自學法文以來,諼諼一直喜歡學兒歌,我在部落格裏面也多次介紹。兒歌簡短、易懂、馬上能夠琅琅上口,諼諼向來不愛唱歌,即便我教過很多中文兒歌,學校音樂課也教英文兒歌,他都很少在唱,但卻很喜歡唱法文兒歌,這讓我大感驚訝,可能我們學習法文時都是使用兒歌作為教材,所以,想唱歌時自然就唱起法文來。或者是,他一向喜歡自言自語、碎碎念,說英文、說德文都有,想說法文時,自己編造不出來,只好唱起兒歌嘍。

然而,我一直想要培養孩子閱讀法語的習慣,但一直無法克服一些障礙,一方面是在這裡沒有足夠的法語資源可供我們運用,但另一方面,我想,主要是孩子的字彙量不夠,書還讀不上來。我曾經嘗試幾次一起閱讀法文繪本、聖經、漫畫『高盧英雄傳』,都因為孩子的字彙量不夠,而無法持續地進行。

在此,我發現閱讀的基礎還是在字彙,向來,我強調讓兒童直接閱讀的重要性,卻忽略有系統地去培養字彙量,我教小孩學習法語的方式,一直以來使用的方法是:直接聆聽、直接閱讀、直接理解、直接歸納文法規則,不做選擇填充問答的文法練習,不背誦單字、不記憶文法規則。然而,法文不是諼諼的母語,而是外語,幼兒閱讀外語與閱讀母語是有差別的。外語多半只能靠閱讀來儲蓄字彙量,因為沒有輸入源;而母語的閱讀卻是在有一定的字彙量的基礎之上才開始進行的,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輸入來源。

在教導中文上,我一直致力於識字量的累積,為什麼學法文不能也是仿照此法呢?花點時間心力集中訓練字彙來提升閱讀能力。更何況,諼諼閱讀法文的能力比中文好得太多了,我若是一直停留在學習兒歌的階段,孩子的字彙量無法得到突破性的提升,一直嘗試著從閱讀童書來提升法語能力,卻無法持久下去,那不是緣木求魚嗎?

於是,我決定花點心力來訓練諼諼的法文字彙量,用以前自學時曾經使用過的考單字的方法:孩子讀兩頁故事繪本之後,將重要字彙列在紙上,讓他寫出英文翻譯,順便還可以讓他練習拼寫英文單字,一舉兩得:法語字彙可以以此法得以累積,而他自己本身的書寫障礙也可以以此法得到練習而逐漸改善,不是一箭雙雕的方法嗎?

時候未到



Moria Flaig
3. April 2017





時候未到

我昨天的貼文提到:上週末,沒有經過媽媽的導讀,諼諼自己讀出一篇全新的課文。看到孩子終於識字會讀課文了,媽媽高興得不得了,以為我們的中文課正往前邁向一大步,今天正想要以此法繼續學下去時,沒想到遭到孩子嚴重的抗議,要求回復舊法。

新法有什麼不好?自己會讀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其實不然,諼諼不喜歡讀得坑坑疤疤,老是吃螺絲的窘狀,他喜歡先把課文全部背起來,然後順暢無礙地朗讀出全文。不管生字、舊字,不管認不認識,他喜歡背得流暢的感覺,這樣一來,他就覺得自己很棒!

然而,沒有經過導讀,自己獨立讀出一篇文章,雖然讀得不是很流利,雖然讀得結結巴巴,但在媽媽看來,是一件更棒的事情。但是孩子的看法卻不同,他覺得讀一篇文章非得「絞盡腦汁」才能回想得出一個字來,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我想,大概是孩子愛面子,表面上要看起來非常棒,他才覺得自己真正地得到成功,如果在朗讀時,不時地要面對讀不出來的窘境,根本體驗不到成功的感覺與喜悅,就算是靠自己的力量讀出來的,他一點也沒有覺得比較好,反而覺得自己徹底的失敗了呢!

經過一場「爭辯」(其實,他哪會辯?孩子的情緒都是必須經過媽媽的解讀),瞭解孩子的感受之後,我馬上答應他恢復舊法,完全按照他所習慣的方式來進行:媽媽先導讀、孩子跟讀,一兩次之後,課文記熟了,再由孩子自己逐字指讀出來,連先練習生字都不行。




我一向沒有額外介紹生字,就直接讓他讀課文了,因為介紹沒有用,諼諼的視覺記憶不是很好,對於認識生字,興趣缺缺。新法不同,在朗讀之前,先要熟悉生字,這下子,孩子不滿了,他不喜歡那種立馬得記住生字的壓力,他喜歡先背起來再說,日後遇到同樣的生字時,再慢慢「琢磨」清楚,他不喜歡當下把字給看清楚。

最讓我想不透的是,背書會比認讀幾個字來得容易?怕就怕,他只是記住「音」、不認字形。但是說來也奇怪,他的確也因而認識了一些字。放眼望去,在這篇課文中,他所認識的字還真不少耶!孩子指著說:「媽媽!妳看,雖然我從來不去記字,但是我能夠認得一些字啊!」意思是說,字啊!遇上幾次就認識了,但是要額外去記,卻記不住,以後按照一直以來的方法學下去就行了。他不想要眼下的新法:先熟記生字,然後再朗讀課文,而且全部要自己讀,這種認字法,壓力太大了。

我想,是時候未到吧!雖然諼諼現在已經能夠將字分開來讀,但是他還是不喜歡認單一的字,還是得依賴「詞」來認「字」。比如,花園,只認「花」;不認識「園」,但能夠讀出「花園」,現在若是要求他立馬補上去認「園」,他會有壓力,寧可先抓著「花園」不放。此外,「花園」一詞有時候他會跟「花朵」弄混了,由此可見,他根本就只認得「花」嘛!

但是想想,孩子說得對,雖然他不願意用心去記單字,但卻認識了不少字。我自己最近不是才為「煮湯圓理論」註解的嗎?不管孩子認不認識,湯圓一下先下一、兩百個,一開始完全沒有動靜,過一陣子之後,湯圓會一一從鍋底浮現。

諼諼所偏愛的學習模式正好是如此,一直以來我很懷疑這個理論可信度,但是現在看來,正好印證在諼諼身上,只好姑且先相信了。反正,一路下來靠著「直接閱讀法」,雖然識字效率一直不佳,但的確也認識了一些字,我想,效率與快樂學習之間,我寧可讓孩子快樂一點,而且是他自己要背的,我從來沒有要求過,他喜歡背,就讓他背吧!背完之後,讓他從音去對字,一時記不了字形,也就算了,日後,湯圓總會有浮現的時候。

最終,諼諼根本不在乎識字效率的問題,卻很在乎課文有沒有背好!能順暢地背出一課課文,就快樂得不得了,你說奇怪不奇怪?還是快樂學習比較重要,所謂適性教育,以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學習的路才能夠走得長遠,哪怕是學習效果不好,要多繞好遠的路,多走冤枉的歧徑,那又何妨呢?

2017年4月3日 星期一

識字三階段



Moria Flaig
26. März 2017






識字三階段

自從教導諼諼學中文以來,我發現他的識字過程有三階段:

第一階段,認句階段:能夠全句流利朗讀出,但是無法識別詞與字。第二階段,認詞階段:能夠認讀兩個或三個字的詞,但卻無法識別單一的字。第三階段,認字階段:識別單字。

孩子在第一階段能夠順利讀出「來來來,我們手拉手,大家都是好朋友」,卻不會讀「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在第二階段能夠讀「我們」、「好朋友」卻無法認讀「好」、「朋」、「友」三個字。在第三階段才將個別的單字分開認讀。

第一階段:認句階段
我一向以「直接閱讀法」來教諼諼認字。一開始我們使用繪本,進行方式是先將整本故事朗讀幾次,媽媽同時指讀,等到孩子將整篇故事熟記之後,媽媽再逐字指出,由孩子自己朗讀出來,文章顯然「背」得很順,但會朗讀並不代表著會識字,若以單個字來考問他,就認不出來,這表示,孩子只是會背書而已,並不識字。

為了確定他真的有在認字,而不是靠記憶背出整篇故事,於是我把整個故事鍵入平板電腦,做成簡報,每頁鍵入一句,每一字都附注漢語拼音,然後第二頁出現同樣的句子,但去掉漢語拼音,就這樣重複讓孩子讀幾次。因為諼諼會讀漢語拼音,沒有漢語拼音可讀時,只能憑著記憶讀出整個句子,但有在認字嗎?答案是,沒有,而是在背書。但沒有關係,我發現他會「認句」。

先讓孩子順著故事內容,讀出個別的句子,讓孩子讀幾次之後,我讓孩子「不照順序、跳著讀」(這就是簡報的好處),看看孩子能不能「認句」,很神奇的是,跳著讀,完全不順著故事情節讀,孩子卻會「認句」,如果問他個別的字時,卻不會「認字」。

第二階段:認詞階段
繪本的故事都比較長,字數很多,諼諼完全靠著背的功夫,來「讀出」一篇故事,當然也根據對於字一點的粗淺印象,來「認句」。進入第二階段之後,孩子還是只熟背了整篇故事,並不俱有識字能力,但是經過前面的「認句」練習之後,他的確也認識了幾個大字。相對於第一階段的朗讀、背誦、和「認句」,第二階段就是精讀了。先不要求孩子能夠認出個別的字,而是先讓他精確地讀出「詞」。於是,我將整篇故事重要的詞,製作成簡報,因為在讀句時,已經有音標輔助了,這個階段中,我省略了音標,讓孩子自己讀出故事中重要的詞,很神奇地,孩子的確能夠根據第一階段「認句」的學習所得,認出個別的詞。別忘了!在操作簡報時,最好不要按照故事的順序顯示,以免孩子以背書的方式猜解。

第三階段:認字階段
最後的階段,就是認字了,我指出故事中一些重複出現的字,看看孩子經過前面的練習之後,有沒有認識個別的字。諼諼認讀個別的字的能力很差,背一整本繪本、認句、認詞,進行還蠻順利的,但對於認單一的字就顯得非常地困難。比如:很快就能認「我的」、「你的」、「他的」,但是「你」、「我」、「他」卻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正如「大魚」會認,卻認不出常用字「大」。

第三階段是最難熬的一個關,諼諼在第二階段棧戀非常久的時間,在我差不多以為回天乏術、無可救藥了、就要放棄時、才有點起色,他終於以緩慢的速度將兩字分開認讀了,媽媽終於熬過了這一關。這時,我早已經放棄落落長的繪本故事,改用短小精悍的國語課本。這個過程拖了很久,雖然還不是字字都能精確地認讀出來,而且在技術上並沒有完全脫離第二階段「以詞猜字」的閱讀策略,認讀的單字雖然有持續地正在增加,但是基本上,「以詞猜字」的認讀方法仍然一直在使用著。


今天,諼諼在漢字認讀上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我們上了一課全新的課文(南一版一下第四課),我想試試孩子的認字能力,於是我一反過去的習慣,完全沒有導讀(註),直接讓他自己大聲朗讀,因為孩子對於這一課的課文完全陌生,這樣一來就可以測出,孩子是在認讀還是在背書?我逐字地指著要他讀,生字由我自己來念,國語課本的好處在於,生字全部列在課文下面。果然!除了生字之外,整篇課文諼諼都能讀出來了。雖然讀坑坑疤疤的,相當吃力,這可是孩子第一次自己認讀一篇文章,他能夠完成這項功課,相當地不容易。
註:媽媽念一句、孩子跟著念一句,我稱之為導讀。

由於這一課不是新詩體,而是敘述文,所以篇幅較長,近百字,沒有辦法靠一次導讀就能夠順利背出全文,我心想,與其花時間訓練他背書,不如讓他直接讀,讓他一顯身手。一口氣讀完之後,諼諼自己也感十分地驚訝,哇!自己會認字了!好像開眼開光,所看到的文字世界與以往有所不同了,自己終於達到不可能任務,之前,他老是說:「認字我不會!」

終於!今天讓媽媽看到下鍋的湯圓悄悄地浮現。(註:關於煮湯圓理論,請看近文『新階段:識字障礙』)

其實小孩子的認字模式跟學校的教法,正好相反,小孩認字是從先整體開始,然後再慢慢地認識個別的字。順序是從文到句,再從句到詞,再從詞到字。而我們國語的教育,卻過於強調寫字,每個字寫個十幾二十次,再從寫中來認字。從諼諼身上可以看到這個方法的缺失,他往往字有寫而沒有認,可見他識別單字能力不佳啊!

孩子的認知是先從「文」和「句」開始,並非從個別的「字」和「詞」。在孩子的認知世界中,對於故事的內容和情節都是先整體瞭解,而非先對個別的單字進行理解之後,才理解全文,但制式的語言教育大部份以相反方向進行,先學字彙,其次文法句型,最後才是文章。就算在澳洲,拼字考試(諼諼的學校每星期進行一次拼字考試)也是考拼寫單字,與之相較,在德國考拼字是聽寫一篇短文,不是考單字。諼諼拼寫單字的能力較為遜色,但是聽寫短文的能力卻很好,可見一斑。

我想,應該使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讓孩子學習中文:識字應先忽略認讀單字,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認字的目的不是在認字,我好像在說,學鋼琴不是在彈琴一般。沒錯!一開始不要要求孩子認字,要先讓孩子認「文」和「句」,再逐漸轉換成認「詞」。學鋼琴不是在彈琴嗎?我想,在彈琴之前,就先讓孩子淺嚐一曲動人的小奏鳴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