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迷戀VS求知




迷戀鐵甲騎士


諼諼迷戀過很多事物,從周歲前的瓢蟲,一歲的拖拉機,兩歲半的巴布工程師,三歲半的消防員山姆,四歲半的鐵甲騎士,五歲以後的恐龍和Asterix。每次迷戀彷彿是脩關一生的抉擇,異常重要。但平均每一年卻有一次大變動,彷彿是心靈的大掃除,孩子移情別戀了,頭也不會地說:「我不要當農夫了,我要當巴布工程師,我要蓋房子,修馬路。」沒有依依不捨,沒有徵兆,沒有告別,沒有宣言,成長的腳步不落痕跡地又往前跨出了一大步。

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第一次的迷戀:拖拉機。孩子是怎麼迷上拖拉機的呢?那時他剛滿一歲,趁著最美麗的季節:盛夏,我們全家到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度假,住在果農家,那個地方滿山滿谷種的都是蘋果樹,農家的倉庫裏總是停放著巨大的拖拉機,他和爸爸站在窗口觀察,發現拖拉機可以做好多事情,可以舉載重物,可以整地耕耘,可以採收蘋果,不到一個星期下來,孩子的心徹底地被巨大無比的拖拉機給征服了。秋天時,我們去黑森林旅行,從旅館窗前可以看見,起伏的山丘上又是行駛著一輛輛的拖拉機,那時剛好是秋收後,農家正忙著整地,我還特意拜託小叔載我們去山丘上讓孩子看個夠。從此,我們只要一出門就要去找拖拉機,看拖拉機,離家不遠的農場成了我們朝聖之地,我不時推著娃娃車去那兒尋找拖拉機的蹤影,順便看看那裡養的乳牛、馬匹、孩子可以餵食剛出生的小牛,讓小牛舔舔手。

諼諼一歲半快兩歲時,我們舉家搬到美國佛羅里達,因為外子必須先去密歇根大學工作一陣子,於是我們母子先暫居英國友人家一陣子。友人住在貴族領地的莊園裏,旁邊有個馬場,莊園裏的佃農貼心地讓孩子坐上他們那輛嶄新的拖拉機,孩子初次坐上拖拉機,孩子喜孜孜的,但心裡有說不出的害怕,畢竟拖拉機對一個丁點大的孩子來說,是超大無比的大怪物。那時,還不會說話的諼諼卻指著停靠在廣場上的拖拉機,對著躺在地上曬太陽的小貓小狗說:「Traktor!」孩子生平的第一個字,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卻是一個非常難發音的德文字:「Traktor!」大家可想而知,到了美國之後的情景,不久之後,他說的第一個英文字也是近親:「tractor!」。

美國不像歐洲,城市邊緣就有農家,想看拖拉機輕而易舉。美國的農業高度企業化,農場離城市好遠好遠,那傳聞中超大型的拖拉機,住在城市的我們無緣得見。孩子每天就能只玩一輛John Deer的綠色拖拉機,把農夫從駕駛座拿出來,再放回去,車子啟動開走,不斷地重複一樣的動作,像是有強迫症一樣,孩子固執地只玩這輛車。既然無法身臨其境去看拖拉機,我就買了一本厚厚的書讓他翻閱,那本書專門介紹各種機種的拖拉機,大概有一、兩百種吧!其實是一本給大人看的書,有時他爸爸會抱著他一起看,父子兩個唧唧喳喳地談論哪些機種和廠牌,不久之後,諼諼對拖拉機的研究徹底到每一種廠牌都認得出來。一個剛兩歲的孩子,才剛開口說話,記住拖拉機的廠牌和機種怎麼會是那麼重要呢?

我們還住在德國時,每次孩子的歐媽來看孩子時,孩子都要不斷地重複指著書本上的拖拉機的前後輪,重複到讓你煩,但同時孩子卻認識到了,歐媽說的和媽媽說的不同,這卻是孩子分別語言的開始。和婆婆交換了育兒心得之後,才知道孩子的爸,在嬰兒時期也是小小偏執狂。越是偏執的孩子,對一樣事物研究得越是徹底,或許這就是科學家的基因吧!

在諼諼身上我看到了,迷戀行為其實含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他每一階段所迷戀的東西,都是他利用來吸取知識的框架。由於對於拖拉機的偏執,媽媽想盡辦法買了、借了拖拉機的書,從書中,他不只是認識了拖拉機,還認識到了農莊上各式各樣的動物和農具、如何畜牧、如何農耕,如何擠奶,還有那些不常見的農業專用字彙等等,我們夫妻不厭煩地,用盡各種方法和可能去為孩子尋找拖拉機,讓他盡情地接觸探索,你說認識這些重要嗎?農業知識不能等長大以後,想當農夫的話再學習認識嗎?

我卻認為異常重要,這個世界何其大,無奇不有,為什麼孩子就單單只鍾愛拖拉機呢?只將目光放在拖拉機上呢?原來拖拉機只是一個框架,一個範疇,就是因為這個世界何其大,無奇不有,一個嬰兒要認識這個世界從何看起?嬰兒很聰明,懂得利用一個框架讓父母的目光朝一個方向去,讓他徹底地鑚研拖拉機。這時雜亂無章的世界不再是雜亂無章了,而是有秩序,有跡可循,而且是可以認知掌握的。一個一、兩歲的嬰兒手段真的是非常地高明,就算這個年齡所學的知識也會漸漸淡忘,但重要的不是知識內容本身,而是嬰兒掌握到怎麼學,用什麼方法去學,更重要的是,他掌握到如何操控父母的祕訣。只有徹底的迷戀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力,只有迷戀才能讓父母發現新鮮事,只有徹底的迷戀才能將日常繁忙的父母抽離出來,迷戀提醒了父母,讓他們的目光轉移,轉移到自己想要探索的物體上,唯有如此,毫無行為能力的嬰兒才能夠得到足夠的幫助,得到充分的支援,得到豐富的資源來支持他的學習,得到玩具、書本、旅行的機會等等。因此,嬰兒從迷戀,反而得到更多的索求知識的機會,所以,我認為嬰兒的手段高明至極。

一旦孩子探索夠了,就會放棄所迷戀的東西,毫不留戀,接下來,每一年的心靈大改革,我看到了,諼諼以同樣的手法,利用一個框架去探索去認識這個世界,啊!原來迷戀能夠讓他不會迷失,能讓他從事任何事情都有方向、有目、有選擇。

孩子是怎麼愛上怪手的?深愛拖拉機的他,是如何悄悄地愛上跟拖拉機同型的怪手?在孩子一歲半時,我帶孩子回台灣娘家住一陣子,我家住在台中市區,哪來的拖拉機,我爸卻靈機一動,帶孩子去看捷運的工地,那裡有各式各樣的拖拉機近親:工程車,而且跟拖拉機一樣,前後輪大小不同。還不會說話的諼諼,有一天拿著挖土機的圖片來問我,我說:「挖土機!」他搖搖頭,不相信。走去問阿媽,阿媽說:「挖土機!」他又搖搖頭,不相信。走去問阿公,阿公說:「挖土機!」他又搖搖頭,不相信。走去問舅舅,舅舅說:「挖土機!」問遍全家人,所得到的答案是一樣的,孩子還是不相信,這是一輛挖土機。我想,大人的回答給孩子的震撼太大了,他心理預期的答案一定是,他迷戀已久的拖拉機,它們看起來很相像,但是來到台灣,心儀的拖拉機一一搖身都變成了挖土機,叫他怎麼不難過呢?以大人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說,這個孩子真傻,連拖拉機和挖土機都分不清楚,關鍵就在於,我們大人有沒有提供孩子分清楚的機會呢?提供孩子豐富的書本、圖畫、實體?讓孩子了解呢?

搬到美國之後,挖土機效應持續不斷地高漲,那時正炎炎夏日,佛羅里達大毒的太陽,華氏一百多度,不是開玩笑的,大學校園裏幾乎空無一人,卻正好也是進行建築校舍的好時機,那時我卻在空無一人的校園裏推著孩子去看挖土機,大汗淋灕的我,看得實在是不耐煩了:「我們回家好嗎?」但無論我怎麼催促,孩子還是堅持看下去。不久之後,孩子就理所當然地迷上「Bob The Builder」:巴布工程師。凡圖書館能借到的碟片和書籍都讓我給借回家了,只可惜這是英國產的卡通,在美國知名度不高,我能借到的書不多,能借到大多是卡通碟片,螢幕容易讓孩子沉迷,有時候看得失控了,而孩子在迷戀的情緒之下,是欠缺任何自制力的,更何況是一個兩歲的小孩。於是我在網上訂書,而且還是從英國寄來的,雖然我們必須提供孩子充分探索的機會,但是看螢幕還是要節制點。

諼諼三歲生日時,小姑遠從德國寄來了孩子生平第一件扮演角色的服裝,哇!是一套巴布工程師的衣服耶!孩子的爸馬上帶他去玩具反斗城買一套工具裝配,附有護眼鏡、頭盔等等。就這樣孩子不再想當農夫了,每天精心打扮好,要當工程師啦!而孩子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考察大大小小的工地了。我們當時住在大學宿舍,稱為學友村,我們住了一年之後,學校決定拆遷,要拆遷,最快樂的莫過於我們母子兩個,於是工地現場改成在家附近,要現場觀察變得十分方便,我們只要輕鬆站在門口就可以目擊一棟棟建築被擊毀,多麼豪邁啊!我甚至拍照留影帶回家讓孩子看個夠,那時候親朋總是抱怨,怎麼美國到處都是工地啊!因為那時期諼諼的照片總是以工地為背景。學校拆除一些校舍之後,不久之後,發出郵件要學友村的住戶一年內全部搬出,學校決定將整個村全部拆除改建為其他系館。於是我們就搬到山明水秀的新家,雖然四周環境山明水秀,其實那時整塊公寓卻也是還在建造中,種種不便卻成了孩子最佳的考察現場。在建造的過程,孩子不只是見到常見的挖土機,還有造路的瀝青機、平路機、鐵輪壓路機等等,我們還看到了美國木造房屋的油漆工程,都成了我們孩子考察研究的對象。

曾幾何時,孩子對於四處響起的救火車產生了高度的熱愛,在美國只要打電話求救,無論有沒有火警,就算只是車禍,還是心臟病發作,救火車一定到場。在德國路上很難得見到救火車出任務(因為火警發生頻率很低),在美國卻是隨處可見。而且消防員是正式的職業,而在德國的消防員大多數義消,不是正式的工作。在美國火警服務是每個月附在水電費裏面,在德國消防隊出一次任務,收費最少400歐元以上。縱使只是吸煙不慎所引起的警報,只要是消防車有出動,屋主還是要付費400歐元,所以大家非常地謹慎小心。而在美國反正都已經月付了,我們家附近三不五時就來了一輛消防車,一下豪雨,馬上消防車的警鈴聲四起,連隔壁無人居住的公寓,不知為什麼警報器突然失靈,消防車還真的趕了過來察看。

孩子理所當然地迷上了卡通「Fireman Sam」:消防員山姆。還好是英國的產品,在美國並不知名,不然我的荷包又要失血了,我只找到一些碟片,但大部份,我們都還是在網上欣賞,更淒慘的是在圖書館卻找不到山姆的蹤影。幸好有關消防車的書還能借到不少,從此,尋找消防車遂成為去圖書館的目標。諼諼迷戀消防員時,也是正在學英文閱讀的時候,剛好孩子上學的附近有消防隊,那時為了鼓勵孩子閱讀,於是和孩子約定,只要讀了20本書,媽媽就帶你去參觀消防隊。一開始,我本來以為剛開始學閱讀的孩子要讀上20本書,是一件很難達成的目標,後來沒想到他輕鬆地完成了20本,接著又完成另一個20本,實在不好意思常常去打擾人家消防員,我不得不改成50本。而美國的消防隊不像德國的消防隊老是大門深鎖,沒錯!他們二十四小時隨時待命,非常歡迎小朋友參觀,而且準備好了消防員的徽章貼紙,著色畫冊,並且不厭其煩地抱孩子上車去,開開消防車過過癮,細心的消防員還會介紹各種裝備,美國的消防隊無非是兒童放學後的最佳去處。甚至還有父母在消防隊慶生,請幼稚園的全班同學一起參觀。

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地深刻,有一次放學回家後,我們順道到幼稚園旁邊的圖書館借書,孩子想看一本書叫「The Fire Cat」,要求我借給他看,那是他在讀書時,看到的同系列的廣告。「媽媽不知道,圖書館有沒有買這本書?」我沒實話實說:我根本沒使用過那個圖書館的查詢系統,大學圖書館的,我很熟,但是市立圖書館的嘛???沒想到進了圖書館之後,孩子自己去問圖書館員,還把「fire」這個字清楚地拼了出來,我正驚訝不已的時候,圖書館員查詢了電腦,幫他找到了這本書,孩子喜滋滋地拿到了自己想讀的書。

一年後,孩子五歲了,已經能夠進行大量閱讀了。有一次我帶他上閱讀輔導,書本上出現了一個少見的字「fir」:針葉樹,孩子卻讀「fire」。老師穿針引線地引導他去想另一個同音字:「fur」,孩子驚訝的用英文大喊:「樹怎麼會有動物的皮毛呢?」如此,我可以斷定,嬰幼兒的迷戀行為是何等的重要!天下父母絕對不能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