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eptember 2015
我們搬來澳洲一個半月之後,很快地就順利地為孩子找到了間中文學校,這是默默第一次在中文環境中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學習。默默五歲了,說話還是不改稚氣,堅持要媽媽使用乳名,自稱也使用乳名,母子之間溝通很少使用「你」與「我」,而是「麻麻」和「娃娃」。於是,想讓孩子試試群體生活,看看孩子說中文的語氣是否因此可以改變得成熟一點。此外,當然也想看看在中文環境中,是否能夠提昇孩子學習中文的意願,進而讓他在視覺上轉換成中文腦。
雪梨的中文學校大多是華人自己組織舉辦的,由澳洲政府資助,所以學費便宜,家長自行與學校聯繫後,即可入學,不需要填寫任何繁瑣的表格,也不用繳交任何文件,手續簡便,相當便民。
雪梨地區的中文學校相當多,但是要找到一家離家近,不帶意識形態色彩的學校,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台灣社群也有自己的中文學校,但是離家太遠了,交通不便,但我們也不是因此就被迫加入中國的那一方。雪梨有很多「華僑」社群,這些華僑大多來自比中國更鄰近的東南亞國家,這些華僑世代生活在海外,生長在別人的土地上,對於辦學教育自己的子弟相當有經驗,他們都能很技巧性地避開「繁體」與「簡體」的問題,「統」「獨」的衝突。此外,離我家也比較近,上課時數也比較多,更適合我們這種多語家庭。大多的中文學校上課時數是三小時,而這個學校連繪畫課加在一起,一共是六個小時。我想,這能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沉浸於中文的環境之中,於是默默就進了「華僑」學校。
老師是東北人,字正腔圓,學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從中國進口的教材,漢語拼音,字體是簡體字,但校方強調,在學前課程中,孩子寫的字都是獨體字,沒有繁簡之分,所以不妨礙學習。而這個學校在其他的校區也有教繁體,但是那個學區有點遠,而且下午沒有繪畫課,我想等孩子大一點再讓他上那個學校好了。前來就學的小孩也有些香港人,老師也有台灣人,整體而言,是一個異質性融合性比較高的學校。
入學之後,我根據學校的教材課子,試圖找到更好的學習中文閱讀的方法,我馬上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由於默默已經會閱讀英文和德文,在沒有經過大人的教導之下,他馬上就自己會讀漢語拼音,按照拼音,每課課文都讀得很順,但是有沒有在認字呢?事實上,是沒有的。由於孩子對拼音文字過於依賴,對學習方塊字其實是很抗拒的。我在想,即使在台灣純中文環境成長的孩子,父母雙方也都是台灣人,但若讓小孩去上美國學校,國際學校,孩子在學習中文上,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瓶頸:中文筆畫太多太難學,孩子在學之前就先行放棄。答案是,沒錯。小孩若先學會拼音文字,心裡就會抗拒學習中文,即使在台灣那個環境中,所見所聞都是中文,但是孩子實際在閱讀中還是會過度依賴拼音文字,排斥方塊字,因為拼音文字的閱讀比較容易上手,一旦孩子的閱讀能力無法配合孩子整體的發展,比如說,五六年級了應該俱有基本的中文閱讀能力了,並且能夠利用閱讀來吸收知識,但是孩子認的字卻沒幾個,閱讀能力不能配合身心發展的需求,最後會導致孩子更加依賴拼音文字。
我五六月時在德國實行的「讀經認字」,已經擱下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日中,我們全家來到澳洲這個新國家,在雪梨這個龐大的都會裡,可忙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媽媽太忙了,導致心生「教育外包」的心態,教小孩閱讀中文實在是太難了,太沒有效率了,乾脆全部讓中文學校包辦好了。我也很快地找到了一間令人滿意的中文學校,但是,一週六小時的課程能夠將孩子的英文大腦轉成中文腦嗎?坊間有太多打著「英文腦」的廣告,而我這個媽媽卻急著想將孩子的英文腦轉成中文腦?我真的很想知道,一旦小孩變成英文腦之後,是否能夠同時擁有中文腦呢?
事實證明,沒有環境的支持,要孩子有個中文腦,實在是太難了。我們今年從美國搬回德國,又從德國搬到澳洲,我親身經驗到,孩子在環境的轉換過程中,如何將第一語言從英文轉變成德文,搬到澳洲之後,馬上又從德文轉變成帶著德國腔的英文,雖然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說澳洲英語,總之,外在環境勝過一切,這是天底下再努力的媽媽也戰勝不過的。想要小孩有個中文腦,除非回台灣上小學。
此外,孩子每天在讀的讀物是什麼呢?有中文書來餵養中文腦嗎?這裡圖書館有著大量的英文讀物,吸引著孩子,加上我們從德國扛來的一些德文書,孩子每天沉浸在「書海中」,早也讀晚也讀,但從來不主動拿起本中文書來讀。孩子從閱讀中發現,從書中可以得到無窮的知識,這個魅力實在太大了,既然由拼音文字來吸收知識是條高速鐵路,孩子還會願意學習中文,來走鄉間小道嗎?答案是,不願意。想要以中文來吸收知識,完全以中文腦來思考,這條路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在台灣,一般孩子到了五六年級以後才能靠閱讀所得到的知識:凡舉歷史,地理,聖經,生物,發明發現,地球科學等等,一個五歲的小孩一旦學會了閱讀英文,就能夠自己靠著閱讀來吸收這些知識,不需要老師,不需要學校,完全獨立自主,他當然不願放慢腳步「慢慢來了」。
是中文之罪嗎?絕非如此,但很顯然地,閱讀的目的並非僅僅止於學習語言本身而已,孩子若能藉著語言文字來得到訊息和知識,進而沉浸於閱讀的樂趣之中,這才是閱讀真正的目的。孩子不趕時間,沒有時間表,更沒有上班的壓力,每天有著大把花不完的時間,若能夠自由自在地看著自己喜歡的書,沒有任何目的,沒有成就壓力,閱讀之於孩子就如席勒所說的美育:沒有目的的目的性。在沒有學業壓力,沒有考試,沒有競爭比賽之下,天天捧著書,欣賞著圖畫,大聲朗讀書中的文字,是一種獨樂樂的境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純粹對於文字與知識的欣賞,如此罷了,在這個背後,他從未思考到將來:成績成就,考試學位,職業工作等等等,就只是很單純地喜歡讀書而已。這是我這個做媽的,每天看到都感到萬分感動的情景,我實在不想打擾孩子這種閱讀的「寧靜」:沒有夾雜任何「雜音:學業成績?」在其中。也不想剝奪孩子閱讀的樂趣:沒有目的性的目的。
我想,最終,是我這個做媽媽的要調整心態,孩子不能轉變成中文腦,那就算了,就讓他把當作一種學習就好了。他既然喜歡讀拼音文字,就讓他去讀,讓他盡情享受。至於中文教育,能夠做到多少算多少,就算成效很差,只要堅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主動想學方塊字的。而面對「讀經識字」的神效,我只能望之興嘆了。
雪梨的中文學校大多是華人自己組織舉辦的,由澳洲政府資助,所以學費便宜,家長自行與學校聯繫後,即可入學,不需要填寫任何繁瑣的表格,也不用繳交任何文件,手續簡便,相當便民。
雪梨地區的中文學校相當多,但是要找到一家離家近,不帶意識形態色彩的學校,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台灣社群也有自己的中文學校,但是離家太遠了,交通不便,但我們也不是因此就被迫加入中國的那一方。雪梨有很多「華僑」社群,這些華僑大多來自比中國更鄰近的東南亞國家,這些華僑世代生活在海外,生長在別人的土地上,對於辦學教育自己的子弟相當有經驗,他們都能很技巧性地避開「繁體」與「簡體」的問題,「統」「獨」的衝突。此外,離我家也比較近,上課時數也比較多,更適合我們這種多語家庭。大多的中文學校上課時數是三小時,而這個學校連繪畫課加在一起,一共是六個小時。我想,這能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沉浸於中文的環境之中,於是默默就進了「華僑」學校。
老師是東北人,字正腔圓,學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從中國進口的教材,漢語拼音,字體是簡體字,但校方強調,在學前課程中,孩子寫的字都是獨體字,沒有繁簡之分,所以不妨礙學習。而這個學校在其他的校區也有教繁體,但是那個學區有點遠,而且下午沒有繪畫課,我想等孩子大一點再讓他上那個學校好了。前來就學的小孩也有些香港人,老師也有台灣人,整體而言,是一個異質性融合性比較高的學校。
入學之後,我根據學校的教材課子,試圖找到更好的學習中文閱讀的方法,我馬上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由於默默已經會閱讀英文和德文,在沒有經過大人的教導之下,他馬上就自己會讀漢語拼音,按照拼音,每課課文都讀得很順,但是有沒有在認字呢?事實上,是沒有的。由於孩子對拼音文字過於依賴,對學習方塊字其實是很抗拒的。我在想,即使在台灣純中文環境成長的孩子,父母雙方也都是台灣人,但若讓小孩去上美國學校,國際學校,孩子在學習中文上,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瓶頸:中文筆畫太多太難學,孩子在學之前就先行放棄。答案是,沒錯。小孩若先學會拼音文字,心裡就會抗拒學習中文,即使在台灣那個環境中,所見所聞都是中文,但是孩子實際在閱讀中還是會過度依賴拼音文字,排斥方塊字,因為拼音文字的閱讀比較容易上手,一旦孩子的閱讀能力無法配合孩子整體的發展,比如說,五六年級了應該俱有基本的中文閱讀能力了,並且能夠利用閱讀來吸收知識,但是孩子認的字卻沒幾個,閱讀能力不能配合身心發展的需求,最後會導致孩子更加依賴拼音文字。
我五六月時在德國實行的「讀經認字」,已經擱下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日中,我們全家來到澳洲這個新國家,在雪梨這個龐大的都會裡,可忙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媽媽太忙了,導致心生「教育外包」的心態,教小孩閱讀中文實在是太難了,太沒有效率了,乾脆全部讓中文學校包辦好了。我也很快地找到了一間令人滿意的中文學校,但是,一週六小時的課程能夠將孩子的英文大腦轉成中文腦嗎?坊間有太多打著「英文腦」的廣告,而我這個媽媽卻急著想將孩子的英文腦轉成中文腦?我真的很想知道,一旦小孩變成英文腦之後,是否能夠同時擁有中文腦呢?
事實證明,沒有環境的支持,要孩子有個中文腦,實在是太難了。我們今年從美國搬回德國,又從德國搬到澳洲,我親身經驗到,孩子在環境的轉換過程中,如何將第一語言從英文轉變成德文,搬到澳洲之後,馬上又從德文轉變成帶著德國腔的英文,雖然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說澳洲英語,總之,外在環境勝過一切,這是天底下再努力的媽媽也戰勝不過的。想要小孩有個中文腦,除非回台灣上小學。
此外,孩子每天在讀的讀物是什麼呢?有中文書來餵養中文腦嗎?這裡圖書館有著大量的英文讀物,吸引著孩子,加上我們從德國扛來的一些德文書,孩子每天沉浸在「書海中」,早也讀晚也讀,但從來不主動拿起本中文書來讀。孩子從閱讀中發現,從書中可以得到無窮的知識,這個魅力實在太大了,既然由拼音文字來吸收知識是條高速鐵路,孩子還會願意學習中文,來走鄉間小道嗎?答案是,不願意。想要以中文來吸收知識,完全以中文腦來思考,這條路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在台灣,一般孩子到了五六年級以後才能靠閱讀所得到的知識:凡舉歷史,地理,聖經,生物,發明發現,地球科學等等,一個五歲的小孩一旦學會了閱讀英文,就能夠自己靠著閱讀來吸收這些知識,不需要老師,不需要學校,完全獨立自主,他當然不願放慢腳步「慢慢來了」。
是中文之罪嗎?絕非如此,但很顯然地,閱讀的目的並非僅僅止於學習語言本身而已,孩子若能藉著語言文字來得到訊息和知識,進而沉浸於閱讀的樂趣之中,這才是閱讀真正的目的。孩子不趕時間,沒有時間表,更沒有上班的壓力,每天有著大把花不完的時間,若能夠自由自在地看著自己喜歡的書,沒有任何目的,沒有成就壓力,閱讀之於孩子就如席勒所說的美育:沒有目的的目的性。在沒有學業壓力,沒有考試,沒有競爭比賽之下,天天捧著書,欣賞著圖畫,大聲朗讀書中的文字,是一種獨樂樂的境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純粹對於文字與知識的欣賞,如此罷了,在這個背後,他從未思考到將來:成績成就,考試學位,職業工作等等等,就只是很單純地喜歡讀書而已。這是我這個做媽的,每天看到都感到萬分感動的情景,我實在不想打擾孩子這種閱讀的「寧靜」:沒有夾雜任何「雜音:學業成績?」在其中。也不想剝奪孩子閱讀的樂趣:沒有目的性的目的。
我想,最終,是我這個做媽媽的要調整心態,孩子不能轉變成中文腦,那就算了,就讓他把當作一種學習就好了。他既然喜歡讀拼音文字,就讓他去讀,讓他盡情享受。至於中文教育,能夠做到多少算多少,就算成效很差,只要堅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主動想學方塊字的。而面對「讀經識字」的神效,我只能望之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