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四歲小孩能閱讀嗎?



Moria Flaig
17. September 2015





無論學者專家說什麼,我對於默默學習閱讀這件事情,並非一開始就計劃好的,雖然也深入閱讀了一些研究論文,也非一味地應用這些學術研究成果,想盡辦法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提早閱讀,提早學習,提早成長,剝奪童年,剝奪遊戲,破壞孩子學習的樂趣。以一種揠苗助長的心態,來設計孩子的學習生活。


孩子的識字教育,其實大多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一條路,也不過「順著」孩子的興趣和喜好,希望藉著識字,儘早培養他愛文字進而愛讀書的習慣。我當初沒有想到他會這麼早就進入閱讀階段,這段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歷程,不得不讓我肯定幼兒閱讀的成效:提早閱讀,的確能夠讓閱讀像遊戲一樣成為一種樂趣,最好在學齡前進行,在學校課業還未成為壓力之前,閱讀若能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伴隨著孩子成長的就不是電視和電玩了,而是一本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或是地理,歷史,生物,地球科學等科學知識了。

或許你會問,孩子才五歲,有必要學歷史地理,地球科學嗎?若你的孩子天天捧著書,研究著中世紀的城堡,欣賞著奇特的鐵甲武士的裝備,並指著裝備的各個部位,記誦著拗口難讀的名稱,你也知道,這些只存在博物館的知識,今天是用不上的。但是孩子的眼神中散發出光彩,嘴角露出微笑,他是真心地喜歡鐵甲武士,想要知道所有的鐵甲武士的故事,這時候,帶著孩子參觀城堡,參觀博物館,追溯歷史的軌跡,那些枯燥無聊的名稱都會變得非常地生動有趣,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中,這些鐵甲武士都活了起來,生龍活虎地站在孩子地面前說起歷史故事來。我們去參觀Wartburg之後,孩子熱衷於「玩」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故事,因為他親眼看到路德被囚禁的閣樓,在著閣樓中,路德在很短的時日之中翻譯了新約,因而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仿佛自己親身經歷。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研究地理,朗誦著每個國家的名稱,三大洋五大洲,我們幾前天才細部地讀了日本四大島的名稱,不是準備考試,更不是考填充題,孩子只不過有興趣知道而已。這一切都受惠於,孩子只要學會了閱讀,孩子就能夠自己獨立探索知識,從書本中得到知識,同時也得到樂趣。

回首來時路,在懷孕期間回台灣探望家人時,好友甚至好意地把她自己製作的圖片閃字卡全部送給我,要我在孩子出世之後,每天出示閃字卡給他看個十幾二十分鐘,據說可以增進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將來的識字能力,她也提到,她兒子在嬰兒時期「讀了」閃字卡之後,幼稚園老師時常誇獎他的觀察力很敏銳,細緻入微,我很感激地收下了,也上網研究了一點嬰兒閱讀的相關資料。但孩子一出世,忙得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一切全部拋之腦後,至今對於嬰兒能識字的說法,還是半信半疑。


我是以土法帶小孩,孩子學會走路之後,每天勤讀繪本給孩子聽,深信小孩最好不要過早讀書識字,童年太寶貴了,怎能拿來讀書識字呢?快樂的童年就是無憂無慮地玩,這種有壓力的事情怎能讓我的孩子再去經歷呢?台灣考試制度噩夢再度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絕對不能把媽媽的虛榮心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學習變成一種壓力,學習應該是自發性的學習,應該是有趣和美好的事情,不應該是考試,比賽,得獎,得名次。


三歲時孩子在美國正式上幼稚園,課程裏面有包含認識字母數字和簡單的西班牙文,我也不以為然,三歲小孩識字太早了吧!他兩歲才開口說話,從中文開始,慢慢地會說點德文,再來慢慢地進入用英文表達的階段,三歲時連話還說不清楚,為什麼要識字?但孩子一進入幼稚園,的確改變了我們家「一人一語」的政策,我開始改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早也讀晚也讀,希望孩子能在學校找到朋友。我整整為孩子讀了一年的英文繪本,有些故事他全部背下來了,讓人誤以為他會「讀書」。朋友說他翻著書在讀,當媽媽的我當然知道他不是在「讀」,而是媽媽把故事讀了幾遍,孩子就全部背起來了。孩子早也要媽媽讀故事,晚也要媽媽讀故事,繪本讀到了四歲,我真的讀煩讀累了。


爸爸一聲令下要離美,媽媽緊張起來,離開美國後孩子的英文肯定忘光光。一些研究指出,小孩若學會了閱讀,自己就會從閱讀中繼續增進英文能力,雖然沒有英語環境的支持,孩子也不至於把英文忘光光,如果能夠俱閱讀的能力,孩子就能夠藉由書本自己繼續學英文,於是媽媽和寶寶開始了閱讀之旅。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回德之後馬上就會搬來澳洲,如果知道的話,媽媽大概不會教孩子閱讀了,反正學校會教,為什麼要媽媽這個外行的來努力呢?


於是默默在種種複雜的背景之下,讓我「逼著」學閱讀。四歲到四歲半學英文閱讀,四歲半回到德國之後,緊接著,四歲半到五歲學習德文閱讀。老實說,一開始是需要經過一番威脅利誘的,如果大家有讀到我寫的三語寶寶學英文閱讀與德文閱讀的文章,就知道我的心路歷程:小孩子不是天生就會閱讀,閱讀需要經過系統性地學習,需要大人的教導和督促。而且我們是三語家庭,逼完了英文,換逼德文,逼完了德文,換逼中文。我第一段提到的問題統統出現:提早閱讀,提早學習,提早成長,剝奪童年,剝奪遊戲,破壞孩子學習的樂趣,揠苗助長。


有必要讓小孩這麼早學閱讀嗎?在這一年課子的過程中,自己常常憂心逼孩子識字會造成後遺症,壓力會讓孩子日後厭惡學習,過早閱讀會讓孩子將來排斥書本。結果,在我的孩子身上產生的卻是非常正面的結果,孩子自己會閱讀之後,更明白了知識是從書本中來的道理,想要求知首先先要學會閱讀。於是孩子早也讀晚也讀,對於書愛不釋手,他從閱讀的經驗中,他體驗到了,從書中能得到比從大人口中得到的更豐富的知識,只要他想知道的事情,他都可以從書中得知。以前只是媽媽讀故事給寶寶聽,但從來沒有讀過知識性的百科給他聽,自從自己會讀了之後,現在可以自由地廣泛地探索自己的興趣,凡舉:中古城堡,中古騎士,十字軍東征,羅馬帝國,埃及金字塔,墨西哥金字塔,恐龍,鯨魚,企鵝,聖經故事,世界地理,世界地圖,地球科學等等,孩子現在都可以藉由閱讀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識。當媽媽的更輕鬆了,不必早也讀晚也讀故事給孩子聽,媽媽只要當一個引導的角色,找到適當的書,找到孩子有興趣的主題,配合著孩子的興趣,在圖書館挖寶,帶回家讓孩子讀,挖到寶的話,就像開啓一扇門,就能讓孩子孩進入某一知識領域,對孩子而言是一次又一次的地理大發現。

比如,我最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很有趣的介紹地理的書,書名叫做:「Atlas of Adventures」。基本上這是一本繪本,而且沒有地圖,沒有地圖的地圖集(Atlas),我們看作者精心製作的地圖卻是,在日本畫的是,一群猴子洗溫泉,在美國畫的是,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在埃及畫的是,幾隻駱駝拿著望遠鏡,載著遊客觀光。這本書深刻地引起孩子對地理的興趣,現在他每天搖頭晃腦地朗誦著各個國家的地名,更進一步地學會看地圖,現在已經能夠在地圖上指認出,自己居住過的國家:德國,台灣,美國和澳洲,他現在要求買一個地球儀。沒有地圖的地圖集,的確是一本非常棒的書。

怎麼讓孩子有系統地讀聖經呢?不是只是侷限於諾亞方舟和亞當夏娃的故事。我們買了一套漫畫聖經,不要太漫畫,也內容也不要太簡單,畫風不要太誇張,要忠於聖經原文。這套書我們買的是德文,也有英文版,書名為:「The Bible in Pictures」 。孩子早也讀晚也讀,睡前都要讀個一兩個小時的「聖經」。漫畫能算是閱讀嗎?只要這些漫畫集能夠讓孩子能夠把聖經主旨大意都瞭解了,我有信心那本厚厚的聖經,將來要讀熟,應該不是問題。

默默有時讀到三經半夜不睡覺,五歲小孩提早變成青少年熬夜看小說。我想,孩子還沒入學,現在散養在家,每天都睡得飽飽的,就算偶爾熬夜讀書造成睡眠不足,應該不會影響正常發育。一開始的確有點擔心,擔心小孩是不是會過早得到近視,我們家沒有電視,也很少讓孩子接觸電腦螢幕,眼睛應該不會讀書讀壞了吧?孩子專注於讀書,荒廢了遊戲,是不是也會留下後遺症呢?他會不會跟他爸爸一樣變成個書蟲,只愛讀書,長大後沉默寡言,不善與人交往?


但看到他文字的熱情,我沒有後悔提早讓他識字,因為對他來說,讀書是一件比玩還快樂的事情,既然孩子能夠從中得到樂趣,這不就是教育的初衷嗎?既然他喜歡讀,那就讓他讀唄!幹嘛還憂慮他會讀太多,會影響身心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