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必須另外構思一些技巧來提高孩子認字的意願。首先,我放棄了枯燥的「讀經識字法」,改用「繪本識字法」,讀故事最能夠吸引孩子了。難讀拗口的經文,孩子經過幾次朗誦就能背誦,那背繪本豈不是稀鬆平常呢?果然如此,我找了幾本文句通順,內容不要太長的繪本,只讀一次兩次孩子就能夠朗朗上口,不費吹灰之力。指讀時,由於不是什麼難讀的經文,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會讀了,讓他覺得要學會讀中文,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事實上,要克服心理對中文的恐懼的心理障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朗誦幾次,指讀幾次,文章顯然背得很順,但我知道孩子根本不識字,孩子自己也說他完全用猜的,根本不會讀,於是,我以單個字來問他考他,果然認不出來。
為了要讓他真的有在認字,不是靠背誦讀出整個故事,於是我把整個故事鍵入平板電腦,每頁鍵入一句,每一字都附注漢語拼音,然後第二頁出現同樣的句子,刪掉漢語拼音,就這樣重複讓孩子讀幾次。孩子會讀漢語拼音,刪掉漢語拼音時,只憑著記憶讀出整個句子,但有在認字嗎?答案是,沒有。但沒有關係,我們必須瞭解到兒童認知的特質,他們會「認句」。
兒童對語言的掌握,是先從文,然後再句,然後是詞,最後才是字。於是我就根據兒童這個特質,設計了「繪本閱讀法」,讓孩子熟讀整篇故事之後,然後讓他認出個別的句子,先順著讀,讓孩子讀幾次之後,我們可以讓孩子「跳著讀」,看看孩子有沒有能夠「認句」,很神奇的是,跳著讀,完全不順著故事情節讀,孩子卻會「認句」,如果問他個別的字時,卻不會「認字」。
經過幾次的「認句」練習之後,就進入第二階段。其實這時候,孩子只是熟練了整篇文章,並不俱有識字能力,但是經過前面的「認句」練習,的確也記住幾個大字。相對於第一階段的朗讀,背誦,和「認句」,第二階段就是精讀了,但先不要要求孩子能夠認出個別的字,我們要先讓孩子精確地記住詞。於是,我將整篇文章重要的詞,製作成簡報,因為前面孩子已經有音標輔助了,這個階段中,我們可以試著刪掉音標,讓孩子自己讀出故事中重要的詞,很神奇地,孩子的確能夠根據第一階段「認句」的經驗,認出個別的詞。
最後的階段,就是認字了,我們可以嘗試著要求孩子指出在書中其他地方重複出現的字,看看孩子經過前面的練習之後,有沒有認識個別的字的能力。第三階段是最難的階段,我的孩子認個別的字的能力很差,背一整篇文章,認句,認詞,都還蠻簡單的,對於認字就非常地困難。之前,他早就認「我的」「你的」「他的」,但是「我」卻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正如「大魚」會認,卻認不出很常出現的字:「大」。
繪本認字法就是要利用兒童思考的特性,強調「認句」與「認詞」,所以孩子先不會認個別的字沒有關係,更別要求會寫,而是要先學會認詞,讓孩子直接閱讀,從整篇文章中來認詞。並且儘量讓孩子大量地閱讀,從豐富的閱讀經驗中,孩子自然而然就有機會擴大詞的組合,像: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等等,從這些閱讀經驗中來認「大」,而非認了「大」之後,才認: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等孩子有了豐富的閱讀經驗之後,自然而然就會認個別的字了。直接閱讀法不強調認個別的字,強調讓小孩從完整的文章中去掌握詞的構成與句子的構成,儘量讓孩子大量地閱讀,不是等孩子識字量達到一定量之後再閱讀,錯過了孩子對閱讀最敏感的時期,直接在小孩五六歲時就直接閱讀。孩子閱讀量越多,自然就能從閱讀的經驗中擴大字彙量,進而增進閱讀能力。
香港很多學校所採用的就是直接閱讀法,讓學童在一年級時認一千五百字,二年級識字量達到兩千五百字,以這樣的識字量,就可以進行閱讀了。中文閱讀其實不必等到四五年級以後,低年級學童識字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可以輕鬆閱讀了。而傳統的識字教學,過於強調練習寫字,掌握筆順,大大地限制了識字量,要一個小孩等到十歲以後才真正開始閱讀,父母要讀十年故事書給孩子聽,豈不是費勁,孩子要等十年才能夠親自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豈不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