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耶穌是道路
原名:Jesus ist der Weg
作者:Wilfried Plock
譯者:Moria Flaig
出版者:Christliche Literatur Verbreitung 2006
起源︰我在一個聚會的場所中巧遇作者,因而得到作者授權翻譯這部為慕道友而寫的傳教手冊。
洗禮
第七章:葬在一米八尺深
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要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狗來舔他的瘡。後來那個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裡。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他在陰間受痛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的懷裡,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沾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裡,極其痛苦。」亞伯拉罕說:「兒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裡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財主說:「祖啊!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做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路加福音16:19-23)
世間沒有一件事情像死亡一般如此肯定,沒有一件事像生命如此不確定。誰能夠將死後的事情告訴我們呢?向超驗心理學家諮詢嗎?或者向神秘主義者探聽進入彼世的路徑為何?還是問著名的死亡研究者庫伯勒羅斯博士(Dr. Elisabath Kübler-Ross)?
我很高興,除了耶穌,活生生真神的兒子之外,沒有一個人可以告訴給我們有關生命的信息。他的話語是可靠的,誰相信聖經,誰在他的腳下就有堅固的磐石,天地要廢去,而神的話卻不能廢去。(馬太福音24:35)
可憐的富人
『路加福音十六章』上面引言中介紹了兩個人,一個富人和窮人拉撒路。我們先看看富人,他有過剩的食物與服飾、過著奢華的生活、享受人間幸福、他的人生充滿了光明面。但在這裡我必須先排除掉一種誤解,這個富人下地獄並非因為他是富人,而是因為他與神沒有建立起個人的關係,因此他的罪沒有得到赦免而來到永恆之中。
也許他的財富是讓他走向神的最大障礙。有人曾經說:「有錢的富人是可憐人。」有一天,這個富人死了,他受到隆重的葬禮、可能在墓前得到追思讚美,大家都知道,沒有一個地方比在葬禮中能夠聽到更多的謊言。到此為止,這都是在此岸發生的狀況。但一旦進入彼岸之後呢?在那我們看不見的世界裡,那些失喪之人所到達之境,又是什麼樣的景況?我這本書要坦白地對你說些話。
1)人在陰間還有意識,不是被毀滅
「他舉目遠遠望見……」在一米八深的地下,他怎能張開眼睛?許多人相信,人死之後,人就不存在了,但並非如此,或許有些人寧可相信是這樣,因為他們本能地知道,就像新約所說的:「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希伯來書10:31)
2)陰間是一個受磨難的地方
富人是死於一個沒有痛苦的人間,死後卻進入一個痛苦的世界。他飽受身體與心靈的折磨:「我在這火焰裡,極其痛苦。」約翰的啟示錄確認了他這句話:「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啟示錄14:11)你可以想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3)陰間是讓人回想的地方
亞伯拉罕回答富人道:「兒啊!你該回想……」換言之:「回想起來!」回想什麼呢?「……回想你生前所享過福……」我們人生中最大的罪就是不感恩,神賜給富人那麼多福份:一個軀體、一個靈魂、健康的身體、一位妻子、幾個孩子、好的收成、事業成功、不遭受災害等等。
這和你人生的遭遇是不是相類似呢?你不知道嗎?在每一時刻,你都活在神的恩典之中?你不知道嗎?神對你的善意都是為了要引你悔改嗎?人在陰間不只是想起前世的福份,而且還會想起自己的罪過。
聖經最後的第三章,我們會讀到令人震撼的陳述:「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他面前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我又看見死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並且有另一卷展開,就是生命冊。死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示錄20:11-12)
人生的紀錄片
以現代的說辭來說,生命冊所播放的是我們一生的記錄片,在那兒我們將可以看見誰在他們的人生中真正擁有神。一幕幕展示出,你曾經迷信占星術來預測你的命運,一幕幕展示出,你濫用神聖潔的名,老是説著:「我的天哪!好冷啊!我的天哪!好熱哦!我的主耶穌……」一幕幕地繼續展現出來。
在紀錄片上可以看到,你如何渡過你的安息日:沒有時間獻給神?沒有時間做禮拜?沒有時間領受神的話語?也可以看到你如何對待你的父母?每一刻缺乏愛、不服從的行為、你如何與他們說話?你怎麼說他們?
鏡頭繼續上演,一些沒能夠出世的孩子呼喊著:「媽媽!爸爸!為什麼你們沒有讓我活著?」你可能想要把影片切斷,但是沒辦法!你年輕時期所犯的罪都可以看到:婚前秘密的戀情、婚後不可告人的外遇、和你看過的黃色雜誌與電影。鏡頭繼續上演!鏡頭進行到母親的錢包、父親的收銀機、百貨公司裡趁人不注意時的盜竊行為。
你人生中所有的謊言、驕傲、傲慢、偽善、強詞奪理、懷恨在心等等,都精確無誤地記錄下來,我們可以看到神對於我們的罪非常地精確地看待。聖經上的神是聖潔的神、是敬畏的神、我們無法隱匿任何事情,一個不嚴謹的神是不存在的,那是魔鬼的圖象。然而,活生生的神是一位聖潔的神,祂可以在地獄裡毀滅我們的身軀與靈魂。
底片曝光了!
你知道嗎?失喪的人將帶著他們的罪來到永恆裡,但是上天堂的人並非如此,他們的罪已經被耶穌的寶血所洗淨、他們的衣服在羔羊的血中已經如白潔淨,神不會揭穿血下面的罪過,你人生中所犯的罪就像是曝了光的底片。
撒旦會把罪當作一種享受一樣地引誘著我們,但是他向我們隱藏了罪的苦果,罪絶非無關痛癢,罪是最骯髒、最貪婪的,因為罪所毀滅的不只是此生、也是永生。誰看到了罪毀滅的力量,誰就會向神懇求:「耶穌基督我的主,請將我從罪中解救出來。」我親愛的朋友!你要懺悔!懺悔意指著,你必須認識到罪的本質,罪將會把你帶到何處?於是你必須打破罪的枷鎖,將自己解救出來。
4)陰間是一個絶對終結之處
亞伯拉罕談到天地間巨大的鴻溝,這條鴻溝是無法跨越的。也就是說,沒有第二次機會,也沒有煉獄之火。神很清楚地對我們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9:27)因此在一首讚美詩唱道:「想想你幸福的時光,恩典有限,時間固定。」
聖經並不識得轉世之說,輪迴轉世起於印度的宗教哲學,是一種循環式的世界觀,聖經教導的是直線式世界歷史觀,我們的人生有起點也有終點,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在終結之後,我們都要對神負責。
5)陰間也是一個自責的場所
多少錯失的良機將會展現在人的眼前,也許這位富人在宴會上可能會這麼說:「哦!一米八之下,一切都結束了!從來沒有人從那裏回來過!此時此處生命繼續延續下去,天堂與地獄是教會所營造的無稽之談,他們想要以地獄之犬將人趕往天堂。在世享樂,死後極樂,這是騙魔鬼的把戲,老闆!大家都再來一杯!我請客!」繼續喝酒作樂、繼續嘲笑、繼續犯罪。
現在呢?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輪到這個人要自責嘍:「想當初,我過好日子時……想當初在葬禮上,那嚴厲的永恆顯現在我的眼前……想當初在醫院、在手術台上……想當初,在禮拜中,那位傳道者清楚地召喚我們悔改……想當初,在那個聚會,我只是盡義務而去了。為什麼我聽不到神的愛呢?為什麼我沒有回應祂呢?」
你知道嗎?你不能自己選擇什麼時候悔改,或許在你的人生中的某些時刻,你能夠與神非常地貼近,所以我寫這章並非起源於意外,這是神的福音,因此讓神拯救你吧!否則你將永遠活在自責之中。詩人席勒(Schiller)說:「你在一分鐘之內所拒絶的,永遠無法再來一次。」
6)陰間也是讓人操心的地方
那位富人想警告他的兄弟們:「我祖亞伯拉罕啊!我還有五個弟兄……」若是在地獄中的人可以返回人間二十四小時的話,他們可能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吃喝和看報紙上,而是宣導:「悔改吧!並且相信福音!」他們將會熱衷於傳福音,但是他們卻回不來了。亞伯拉罕說了:「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路加福音16:29)「摩西與先知」代表著舊約,是當時的聖經,但是這位富人拒絶了神的話語,這就是他為什麼死後會到陰間的主要原因。
7)神的應許在陰間是無效的
有兩種請求指向天堂,但在陰間這兩種請求都會被拒絶。這兩種呼求是:「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詩篇50:15)或者是:「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使徒行傳2:21)聖經充滿了應許,神的諾言宛若磐石,但是這些承諾只在此生中有效,在地獄是無效的。
各各他的十字架
現在永恆在你面前以特別的方式呈現出來,令人慶幸的是,在你與地獄之間橫跨著各各他的十字架。神呼喊著:「來到十字架!」在十字架上耶穌基督為你嘗了地獄的死味,在十字架上神使他替我們成為罪(哥林多後書5:21)。
神把你人生中所有的罪都加諸於祂的兒子身上,然後聖潔的神非離開不可,基督呼叫道:「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馬太福音27:46)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和你卻因此不需要到陰間裡去啊!神不希望,你到磨難的煉獄,地獄不是給人的,而是給魔鬼和他的使者的。神愛你,祂要將你從罪中、迷失中解救出來,祂要將你洗淨如白雪:「他兒子耶穌基督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7)請你向神屈膝、承認你的罪、你的自私、相信耶穌基督、並且追隨他。
在光中閃耀的永恆
你的永恆將會完全不同。如果你的人生屬於基督,如果你準備好了與他同在,必要的話,甚至受苦受難,永恆的光明將會等著你,神的孩子知道,最美好的即將到來。
可憐的拉撒路,終日靠著富人的垃圾桶度日,現在上天堂了。他的死亡是回家、是繼承遺產。沒有饑餓、沒有病痛、沒有痛苦、沒有不義、沒有眼淚,取代而之,是永遠的喜樂、幸福、光明、溫暖、和諧。沒有人見過、沒有人聽過、沒有人可以想像,神為愛祂的人們準備了什麼。
在新世界中最美麗的事情是耶穌基督,我們在葬禮中最常唱的一首歌:「在人間痛苦、工作、疼痛之後,我走在金色的街道上,只要看到我的救主,這個理由就足夠讓我快樂與仰望。」同樣地史拉德(Adolf Schlatter)在死時說:「金色的街道根本無所謂,我只渴望一件事,擁抱我的救主!」
你若是要免除品嚐死的況味,那你就要為你的決定負責;若是你要與基督同在,那就讓他成為你生命的救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