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澳洲教育VS德國教育
Moria Flaig
23. November 2015
澳洲教育VS德國教育
諼諼還沒有正式進入澳洲的學校體系,我們只能從外面和從當家長的心情去體會澳洲的教育理念。就算在美國時,諼諼曾經上過一年半的幼稚園,我們也只能從一般教會經營幼教的角度來觀察,來發掘美國教育的精髓,這不能算是了解美國的教育。其實一個國家的教育形態,不是只有瑣瑣碎碎的制度面向而已,班級人數,上課時數,教學科目等等。教育還牽涉到另一個更廣泛的問題,也是一般談各國教育的人所忽略的地方,那就是,一個民族的思考模式往往決定了這個民族如何教育下一代。
我最近在讀一本談澳洲教育的書,來到澳洲後,首當其衝,必須先看懂「無教科書」這本書。但看了之後,覺得除了「無教科書」、「遍地都是教材」、「生活即是教育」這幾概念之外,我感受不到,澳洲教育的特色在哪裡?澳洲人到底試圖將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讓孩子從事什麼樣的思考?
此外,作者很強調「以人為本」這個概念,而傳統所談的人本主義,無非是強調生命教育、價值觀的形塑、歷史文化宗教教育等等。但作者所談的人本教育似乎繞著一些便民設施上打轉,圖書館如何便民,博物館如何與教育體制結合在一起,職技教育如何靈活與兼容並蓄等等,把便民當成人本主義,這個概念聽來似乎有點奇怪。作者所說的以人為本似乎是在說,以民眾的觀點出發所設計成的制度和設施,強調制度層面的高度靈活性來配合多族群、多元文化的需求。的確,比起美國,同樣是多種族的移民社會,澳洲政府在制度上的設計,的確投入很多人力,並且願意將經費投資在移民身上,這包括所有的政府機構都提供多語言服務,職技教育的門檻低、修業時間短,讓移民很快地能夠進入職場,融合於大環境之中,靠著這樣靈活的制度,澳洲社會才能夠在複雜的族群中,達到人盡其才的境界。
但這與傳統在談的人本主義有很大的差距,若要談人本教育嘛,歷來學者大多從文化古蹟保護、歷史教育、宗教教育、環境保護與回復、圖書館教育、終身教育等等面向來考察,我覺得,這幾點澳洲反而做得很不夠,因為人本主義的教育觀,很花錢、也很花時間、而且投資報酬率很低。澳洲人這種強調務實、實用的教育觀,並非傳統所談的人本教育。相反地,過度的實際的思考方式反應在實際的硬體上,我所看到的雪梨是,一個被挖土機剷平的市容,古蹟早就不復存在,濃厚的商業氣息,人們的生涯規劃無非是向錢看罷了,我所嗅到的是,移民的「短視」性格,沒有長時段、甚至往下紮根深層史觀,更缺乏傳統終身職業那種身份認同的生命觀,教育只流於滿足現階段的需求罷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很難出現人本主義的精神。在碩果僅存的幾座古蹟中,雖然能夠從中瞥見殖民時代所留下來的痕跡,維多利亞女王到底試圖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澳洲?監禁與發展,閉鎖與開發,這兩元矛盾似乎還糾結著澳洲人的心。但是從另一面向來看,澳洲似乎更急於擺脫陰霾的過去,樂於擁抱迅速發展的未來。
1)文化教育:來到雪梨第一件事情是找到查經班,這麼大的地方,這麼多教會中,無論我怎麼找,居然至今還未找到一個國際查經班,比起美國教會致力於查經的經營,與對外國人傳教的理念,這裡的人幾乎是把教會當成聚會的場所,不是瞭解神的話語之地,雖然每個學校都還存在著宗教課,但是基督徒聚會不讀經,禱告有固定的範本,對我來說幾乎是無法想像的事情。想起在美國時,我帶著孩子到處查經,剛到一個新的國家,這是唯一可以讓我認識他人的途徑,而這裡幾乎不存在這樣的機會。上週聚會之後,我跟孩子的爸說,這裡的人的視野似乎只有此生此時此刻(Jenseits),感覺很有禪意,活在當下,不盼望彼岸,對於救贖沒有渴望。先撇開政治的問題,說起美國人那種救世的熱情,我還蠻懷念的。
雪梨的圖書館大多蓋得很新穎沒錯,但是藏書很貧瘠,只有大眾口味,完全找不到任何一本適合學院研讀的書籍,也沒有提供研讀經典的資源,這樣的圖書館其實欠缺自我進修學習的功能。成人教育嘛,TAFE則是以考證照為目標的職業教育,的確是一個提供進修的好地方。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找不到一個有系統的,提供青少年和成人課後或是業餘的進修學校,我在歐洲、日本常見的,一種強調業餘休閒的學習觀,也就是將學習當成休閒活動、擴展視野、認識人與文化的機會,而不是求取證照、職業取向的學習觀,簡言之,就是興趣啦!比如說:日本的文化中心,提供很多課程讓媽媽學學英文、中文、電腦、插花、茶道、繪畫等等,德國的Volkshochschule,提供上班族下班後,或是老人退休後學點中文、日文、義大利文等等,在澳洲這些「成人才藝班」跟在美國一樣不盛行。換言之,在成人教育方面,雖然澳洲職技設計得很靈活,但是卻嚴重地欠缺自主性進修的資源,連圖書館的資源都這麼有限了,在圖書館中,連一本法文教材、法文字典都找不到,要民眾如何自修?光有多元文化的人口,但是大家都是各自過各自的,這個社會並沒有提供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
2)無教科書的學校:而無教科書的教學方式,最後讓讀者感覺到,好像在澳洲當老師皆要拼命寫教案,花很多時間準備教材,上天下地地去找質料,因為沒有教科書,教材全部都要靠老師自己想辦法。但學生呢?學生自己準備什麼?學生表達什麼呢?這對非常重視個人意見的形塑的德國教育而言,幾乎是不可思議。相較而言,德國學校教育更注重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自己收集資料,自己寫報告,而非只是老師拼命地做,拼命地準備,將學生塞得滿滿的,好讓學生參加一場盛宴,每天吃的飽飽地回家,但飽食後,消化吸收呢?學生也要思考呀!學生會思考嗎?會吸收嗎?
就以我所待過德國學校來說,相反地,德國人並不重視,老師上課要準備多麼豐富的內容,因為德國人更注重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如何思考,如何討論問題,所以老師在課堂上儘量減少老師自己的教學時間,只要丟出問題就行了,其他的由學生自己討論,自己想,自己讀,自己準備,自己找出答案,在這裡老師只扮演引導的角色,不是扮演一個試圖將整堂課填滿的演講者。我在美國時,曾經思考過,美國大學講堂中那種盛宴,豐富的視覺投影,廣泛的閱讀資料,但是一堂課下來,這樣的盛宴卻無法讓我腦中形成任何問題,無法讓人激起繼續深入探索的興趣,就是德國人所說的Inspiration(得到靈感),無法形成問題意識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
德國人在教學上,並不太在乎量,也不要求學生學得多,他們更看重學生閱讀之後,所能表達與思考的質。比如,大學裏的哲學課程,從來不會出現,西洋哲學史這樣一門課,就算是康德的課也只是讀康德「理性批判」的幾個章節,這就是重質不重量的教學方式,重視閱讀原文來思考理解的教學法,教授想要知道學生讀後的想法,他想要知道,學生從中發現了什麼?而學生的發現有沒有新意?很顯然地,教授對於學生知道了多少有關康德的多少事情,完全沒有興趣。哲學課不是要傳授哲學知識,而是教導學生如何進行哲學思考,不是嗎?自學的重點不是學什麼?學多少?而是學會如何學?如何獲得知識?不是嗎?
而這種重視獨立思考的教育絕對跟德國深遠的傳統有關,德國是一個注重哲學思考的民族,注重建立基礎科學的國家,注重高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同時注重人文與科學,發明汽車的賓士和哲學家黑格爾兩者之間有什麼共同點呢?他們都是來自斯圖加特,都是史瓦本人,他們之間沒有太多共同點,若要說有的話,那只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文化背景的產物,哲學與科學兩者並非背道而馳,科學必須孕育在深厚的人文環境之中,而一個注重人文教育的國家,一定注重三種東西:歷史、文本與語言。
教育不貴在吃得飽不飽,豐盛不豐盛的問題,不是量的問題,而是貴在於,老師是否能夠引導學生去思考一件事情最深最根本之處。所以德國教育注重基本功夫,注重思考問題,注重概念的探討與理解,也注重基礎科學,基礎教育,不重應用,因為沒有基礎,如何談應用呢?所有的應用都是從基礎而來,這種紮實的基礎教育,卻是德國科技和工業可以開花結果的根源。
而無教科書無異是一個訓練老師好主意,我個人認為,並不是一個培養基礎科學的好地方,這無非能讓老師們個個創意十足,但也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知識的累計與創造是歷史所造成的,不是一個老師在家上網埋頭苦幹所能夠達成的,個人要跟歷史拼,我覺得有點螳臂擋車之嫌,澳洲政府要求老師們與歷史較量,並非明智之舉,這容易造成教學品質太過依賴老師個人,萬一遇到不好不用心的老師呢?程度不好的老師呢?那學生學什麼?再者,學生知識的來源完全來自老師,老師若是教錯了呢?或是學生與老師意見向左呢?學生靠什麼來判斷?年長的小孩可以自己讀書來找到答案,但對於年幼的小孩來說無異是一種思想的限制。有教科書至少孩子能夠讀到不同的聲音。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學校有教科書,而且不是只有一本教科書,而是多本教科書,而且是學生不用出錢買,擺在教室裡面參考用的書,不是帶回家背的書。
我覺得「無教科書」這個概念應該更加放在這個框架來談才對,應該比較像台灣目前教育界所探討的「一綱多本」,老師只是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至於學習嘛!學生要自己能夠參考多種範本、多種說法來形成自己的想法。因為無教科書,所以學生有機會自己思考探索。因為無教科書,學生更有機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為無教科書,才能夠無止盡地讓學生問為什麼,才讓學生無止盡地探索下去。因為無教課書,養成了孩子從小自主思考、自主找資料、自主學習的習慣。我當初連畢業考都是我自己出題考自己,學生出題考自己?這是德國教育的一項特色,學生出題考自己,學生自己出題寫作業,那不是每個人都考一百分嗎?當然不是!德國人相信,只有當學生對一個問題徹底瞭解到一個程度之後,才能夠形成問題,才能夠回答問題,最終,自主學習才是無教科書的根本精神,而不是要求一個老師要有多行,要多能塞東西給學生,無教科書最終目的應該是讓學生學到,只有自主性學習、自主性思考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當然啦!我所讀到的只是一個台灣人到澳洲當老師的例子,可能是她個人以這種方式,拼命收集資料、各地取材來落實「無教科書的理念」,或許在澳洲也有像像德國人一樣偷懶的老師,只提問題,只讀經典,不太重視知識的傳授。
我曾經問過孩子的爸,德國教育的精神在哪裡?他說,德國教育的目標是希望每個人對於任何知識,任何技術,都可以靠著自己學習、摸索,在圖書館收集資料而學習獲得。這也就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自主學習。他曾經談到,他小時候是如何開始對西洋棋有興趣,就是在圖書館讀到一本介紹下棋的書,自己拿來試試看,在沒有任何人指導下,後來自學變成下棋高手,參加各種比賽。青少年時期,也靠著一本電腦書,學會了電腦語言,後來寫程式變成科學研究的工具。他服社會役時靠著一套希臘文教材,學會了希臘文,日後就能夠自己讀閱讀希臘文聖經。我們相識之後,自修中文成功,雖然我們家只有我跟孩子之間說真,但是孩子爸不會夾在其中,鴨子聽雷。孩子的爸認為,自學、自修是德國教育的精華。
一般德國人的家庭都有一個很大的地下室,而這個地下室通常堆滿了工具和機器。有很多德國人靠著地下室自己蓋房子、自己做傢俱、自己裝修、貼瓷磚、鋪木質地板等等,全部靠著自己摸索而學習獲得。一個好友的爺爺退休後,興趣是做彩繪玻璃門窗,他們家所有的門窗和燈罩都是她爺爺親手做的。但是她爺爺的職業卻是工程師,不是藝術家。以前學語言時,總是遇到好學的退休老人來跟我學中文,大學裡的講堂,最前面的一排,常常坐的是白髮蒼蒼的退休老人。在德國很多人活到老學到老,去大學聽講完全自由,不像我在美國時去旁聽,還要偷偷溜進教室。在德國,就算是帶著小孩去聽課,也不會有人說什麼。德國人善用社會資源來學習,或者說,德國這個國家把提供充裕的學習資源當成國家的義務,而不是把知識關起門來鎖在學院裏面,讓外面的人進不去,美國社會中,普遍存在這這種現象,把知識當成布爾喬亞階級的特權。
3)靈活的職業教育:澳洲有一個制度設計相當靈活,我覺得是德國人應該參考學習的地方,就是注重技能的職業教育和注重學術研究的大學教育,兩者之間能夠靈活地配合。作者先在TAFE職業學校讀完幼教證照,再進入大學讀幼教,因為有證照的關係,這樣一來,就可以半公半讀,而且TAFE的學分,大學也承認,這樣一來,可以縮短大學的修業時間。大學畢業之後,她決定繼續修碩士學位,也是邊讀書邊工作。相較而言,在德國想要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要先當學徒三年,這三年中,不僅需要在職場上工作,而且還要去職業學校讀書,三年之後通過考試,才有資格求取正式的工作。
相較於德國長時間的訓練,而TAFE的修業時間通常是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非常地靈活,即使後來發現自己不喜歡這項工作,也很容易轉業,再選擇修其他種證照,在花半年時間就好了,反正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在德國走職技之後,雖然也可以選擇進入大學,但是職技和大學並沒有互通管道,在德國我認識過很多半工半讀的學生,通常這種學生都會把修業時間拖延很久,因為德國大學高度的學術研究取向,缺乏任何實用目的,工讀只是為了生活費,並不能讓專業獲得任何專業上的提升。加上大學過度的學術取向,有時候研究無法實際配合實際上職場的經驗,比如說教育學,多的是從來沒在學校實際教過書的人在研究教育。此外,在歐盟整合之前,德國大學的修業時間非常地長,要畢業很困難,布隆尼亞協定之後,現在大部份的科系分成學士和碩士兩階段,而需要國家考試的科目還是沒有分,維持傳統的制度。
德國人終身取向的職業觀,立意固然好,缺點是,學徒的學習時間過長,造成轉行困難。而澳洲的職訓只要花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能夠執業了,因為時間短,再加上大學裏承認部分學分,很容易從職技轉成學院。再加上,TAFE這種模式的職訓,學費低廉,修業時間很短,能夠讓人輕鬆地從職場回歸到學校,再充電進修,遂變成一種非常靈活的制度。也能夠讓想要求取更高學位的人,轉換跑道的人,很容易就達成夢想。我想這種制度在移民社會裏面,的確是個優點,門檻底,轉行容易,學費低廉,容易成功,不必一次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想轉行就轉行,讓職業生活能夠靈活配合個人現階段的生活,與德國人終身職業觀大相逕庭。我覺得,在德國轉行困難的社會中,澳洲的政策似乎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