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跨年前夕


聖誕樹


忙、忙、忙。還沒忙完哩!

昨天抽空跟孩子的奶奶去了一趟桑拿浴,甩掉過年過節一身的酸痛。

一般德國的室内游泳池皆設有桑拿室與按摩水池,SPA的全套設備差不多都俱全了,桑拿分乾蒸與濕蒸兩種,濕蒸就是蒸汽室,有益於氣管呼吸道,剛好可以治療連日來的咳嗽。於是,大人走入桑拿,小孩跳進水池,我們待了整整一個下午,好舒暢。

出來走到雪地時,忽覺全身輕快無比,走路時就像在飛一樣。

今年聖誕節比較特別,特別地忙碌,房東女兒請了三位中國同學來黑森林做客,因此我去幫了兩天的忙,房東爲了招待客人,還特意從森林砍了一棵樅樹,孩子們將樹裝飾成一棵夢幻的聖誕樹,禮物統統擺放在樹下,過節的氣氛達到最高沸點。

三位中國同學皆訝於我那種盡情享受山林的情懷,不敢相信有人竟然會厭倦大都會的生活,來到山中隱居。這裏對她們而言,就只是一片荒山野地,沒啥好看的,她們都是圖賓根(Tübingen)的學生,那個城市既迷你又嬌小,我以前也住過,現在中國留學生爆滿,浪漫的圖賓根現在有個中國綽號——土村。

森林讓我有感而發,是創作的靈感,是寫作的泉源,外人是很難明白我爲何安於這樣簡單樸素的居所?

唉!山不在高,居不在大,有感則靈。

時光飛逝,明天又是跨年夜了,德國人慶祝除夕不外乎大吃大喝與「守歲」,高潮則是一年一度的煙火,雖然遠遠不如雪梨歌劇院煙火的璀璨盛大,然而德國人做事總是特別徹底,在這個山陵環繞的河谷裏,雖是遠離車馬人煙之地,除夕夜裏還是有人放煙火的。

既然,時序已來到了歲末,就得提提明年度的目標。

依舊是歷史。

打從來到了EP,對於歷史書寫的進程,嗯!越來越與史實靠攏了。

原本只想以特定時期的歷史時空去架設小説的背景,沒想到歷史竟是如此迷人,去年決定改變寫作路徑,放膽寫起歐洲宮廷小説,並從中衍生出無止無盡的八卦史,這讓我回到了老本行——歷史研究,

歷史對我而言,既是生疏,又是熟悉,在重操舊業的過程中,讓我回到學生時代,那些舊東西彷彿瞬間在腦海中活轉過來了。

這幾天開了一個新坑︰『圖解歷史』,雖然乍看之下不離八卦歷史的範疇,依舊是宮廷小説的衍生物,我的企圖心主要是以簡潔的圖文來介紹歐洲複雜的歷史,著眼於發掘有趣的人事物與奇特的歷史現象。

除了繼續撰寫八卦史之外,對於新的一年,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跳脫八卦文風來寫歷史,期望自己能寫出具有文學性質的歷史散文。再來,就是有個終極心願,創作格局宏大的歷史宮廷小説,這雖是心期已久的目標——跨國跨文化、多國聯姻、多國矛盾。

但,到目前爲止都未能在創造中具體展現出來。

聖誕節前犒賞自己,買了幾本書送自己當禮物,都是普魯士的國王皇后們,辛勤翻閲之際,不知爲何特別欣賞腓特烈那個大嘴炮,他確實是古往今來歷史上最有才華的統治者,自己在性格上與他有點相似,不是嘴炮,也不是才華,而是喜歡隱居,喜歡與自己相處。

腓特烈的職業是國王,不但要行軍打仗,還要熬夜兼差趕稿,不然就是埋頭於作曲,難怪沒空與皇后説上一句話。

她只能遠遠地欣賞崇拜他的才華。

以此,在這裏為『獨坐幽篁裏』畫下句點,明年見了!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嫁給未婚夫的弟弟


達格瑪與亞歷山大三世

達格瑪在傷心欲絕之下,原本是不可能答應嫁給亞歷山大的。

不知此時沙皇心中是不是想著,價值連城的珠寶豈能白白送人?還是另一件事情讓他操心難安︰當時亞歷山大深愛著皇后身邊的一位仕女(lady-in-waiting),意外升格為皇儲的他,與這樣出身的女人婚配,完全是不合法的。

【注釋】此女為︰Maria Elimova Meshcherskaya

皇儲的婚事正讓沙皇大感到頭疼時,皇后帶著那個女官前往巴黎,沙皇便趁機將兒子送往哥本哈根。亞歷山大向達格瑪求婚時,卻很誠實地表明自己心中所愛另有其人。

她並不介意,剛好,她也是愛著他人。

不知是被皇儲的誠意所感動,達格瑪居然坦然接受了皇儲的求婚,婚禮於1866年冬天在冬宮舉行。

這時奇蹟出現了,一場看似勉爲其難的結合,兩人婚後卻是異常幸福,是政治聯姻中極少見的、幸運的一對。亞歷山大沒有到處拈花惹草,一生忠於妻子,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達格瑪的臉蛋露出一種甜美的小確幸。

大革命期間,達格瑪被迫逃離聖彼得堡,先是流亡英國,隨後回到故鄉丹麥,最終終老於斯。直到2006年,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協調之下,達格瑪的棺木才得以回到俄羅斯,安葬在她所深愛的亞歷山大三世身旁。



永遠無法履行的婚約


尼古拉斯臨死前

話説丹麥公主達格瑪(Dagmar of Denmark)晚景淒涼,愛子尼古拉斯二世全家慘遭布爾什維克殺害,她自己在英國太后的幫助之下,逃離了動蕩不安的俄羅斯,幸免於難,後來卻也成爲尋找安娜塔西亞(Anastasia)的那位可憐祖母。

然而,達格瑪在少女時代,還有一段令人落淚的淒美故事。

1864年十六歲的達格瑪與俄羅斯皇儲尼古拉斯陷入熱戀,雙方家長很快地為他們簽下了婚約,沙皇送給未來兒媳婦價值連城的珠寶與一百五十萬盧布的聘金(當時一盧布可換四法郎),這個數字即便在今天也是個天文數字。

不久之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尼古拉斯在前往佛羅倫斯的途中,感染了腦炎,病篤之際,沙皇緊急發出電報,要求達格瑪前往尼斯與皇儲見最後一面。

尼古拉斯深愛達格瑪,即便心中萬般不捨,誰也無法阻止死亡的到來。臨終前説出最後的牽掛,留下一個遺願︰希望他的弟弟——未來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迎娶達格瑪爲妻……

達格瑪深愛著未婚夫,在皇儲斷氣的那一刻,她以爲她一生的幸福與似錦的前程,就這樣被病魔給奪走了。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一對極爲相像的丹麥公主


丹麥姐妹花


照片中的兩位美女有著極爲相似的臉孔,顯然是一對姐妹。

左邊立著妹妹達格瑪(Dagmar of Denmark),右邊立著姐姐亞歷山卓(Alexandra of Denmark),她們都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Christian IX.)的女兒,童年時聽著安徒生說童話故事入眠的公主。

後來姐妹雙雙嫁入豪門,妹妹嫁給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姐姐則嫁給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兩人所生的兒子也繼位爲王。

前文所介紹的那兩位男子就是這對姐妹所生下的兒子︰英王喬治五世與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兩人雖是表兄弟,面貌卻有著孿生子的相似性,很可能是因爲他們的母親長得如此相肖吧?

日後俄羅斯發生大革命,羅曼諾夫王朝覆亡,妹妹達格瑪在姐姐的幫助之下,流亡英國,輾轉又回到故鄉丹麥。

這對姐妹的父親克里斯蒂安九世,其支脈後裔遍及丹麥、英國、俄國、希臘、挪威、漢諾瓦等王室,被人尊稱為「歐洲的祖父」。而維多利亞女王的子女也在歐洲各國開枝散葉,後裔遍及英國、德國、丹麥、挪威、瑞典、西班牙王室,人稱「歐洲的祖母」,兩人是兒女親家。


宛若孿生的表兄弟


英王與沙皇

前文曾經提到英王喬治五世與德皇威廉二世是表兄弟,兩人皆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

而這張照片上的兩個男人,左邊立的是俄羅斯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右邊則是英王喬治五世,兩人長得無比神似,不同國家的人,卻宛若孿生兄弟,其中的秘密是,他倆是也是表兄弟。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都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Christian IX.)的女兒。

這張照片攝於1913年德皇嫁女兒的婚宴上,末代德皇與末代沙皇也是有血緣關係的,不然沙皇也不會被邀請前往柏林參加婚禮,只是兩人並非一等表親。威廉的祖母是沙皇保羅一世的孫女,祖父威廉一世的妹妹夏洛特公主則是沙皇尼古拉斯一世的皇后,換言之,夏洛特公主是尼古拉斯二世的曾祖母,同時也是德皇威廉二世的姑婆。

實際上,威廉與尼古拉斯的皇后才是真正的表兄妹,俄羅斯皇后的母親與威廉的母親是親姐妹,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女兒,因表妹的關係,表妹夫沙皇也應邀參加婚禮。

沙后的姐姐伊莉莎白還是威廉的初戀情人呢!這又是題外話了。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被世人戲稱為表兄弟的戰爭,不無道理。

戰爭期間,俄羅斯爆發了二月革命,身爲表兄的喬治五世卻拒絕收留尼古拉斯二世一家,前往英國避難,導致沙皇全家慘遭布爾什維克處決(1918年七月),羅曼諾夫王朝就此滅亡了。

這時,英王才如夢初醒,英國太后擔憂妹妹在俄羅斯的安危,在母親的催促之下,喬治五世遲至1919年才派遣出一艘軍艦,從黑海的克里米亞成功地接出姨媽——俄羅斯皇太后及其女兒才安然地逃過此浩劫。



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孫



維多利亞女王與長孫


照片中這位慈祥的老奶奶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懷中正摟著德國威廉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德皇威廉二世。威廉在世人心目中,與另一個大魔頭希特勒有著模糊的交集,總是被誤認爲是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其實他是被冤枉的(下達戰書的人是奧皇法蘭兹約瑟夫)。

然而,受臣民愛戴的女王爲何會抱著世人心目中的「凶神惡煞」呢?

那是因爲威廉是女王第一金孫,王子的母親正是女王的長女,大不列顛的維多利亞長公主,下嫁給德國皇儲腓特烈,一舉得男,生下了威廉,是爲女王的長孫。

女王臨終前,彌留之際,長孫威廉業已是四十幾歲的中年人了,並登基為德意志皇帝,代替病重的母親侍奉病榻前,女王便在繼承人愛德華七世與長孫的懷中去世。

不久之後,維多利亞長公主也追隨母親的脚步,與世長辭。

日後世界大戰中,女王的另一個孫子——英王喬治五世,在戰場上與威廉爲敵,國王深怕威廉表哥會損害到自己的形象,因而把全體王室改名為溫莎。

不知道德皇在女王臨終時,對她説的是德語還是英語?維多利亞女王的母親是位德國公主,德皇的母親是英國公主,照理説,兩人英德兩語都應該流利精熟啊?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哥達轟炸機

 

與英國國王同名的德軍轟炸機


國王之所以下定決心,要全體王室改姓氏,其實另有隱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有一種產自哥達(Gotha)的轟炸機,專門轟炸英國,這種轟炸機把死亡和恐懼帶給全英國人,它就叫做︰Gotha G.V。英國人一擡頭就看到它的名字在上空逍遙,剛好與自家國王的名字一模一樣,喬治五世不就縮寫成G.V嗎?

更不幸的是,他繼承了艾伯特親王的德國姓氏,在那一長串姓氏當中就有「哥達」一字。當轟炸機在英國的上空徘徊時,不但嚴重威脅了英國臣民的安危,也讓國王顔面掃地,因此國王下了一個非常極端的決定︰讓英國王室所有人改換姓氏。

漢諾瓦王國原本位於德國,其統治者是來自歐洲最古老的家族——維爾夫(Welf),無論以漢諾瓦爲姓,還是以維爾夫爲姓,都無法徹底與敵人劃清界線。

最後,國王選擇了居住地作爲自己的姓氏——溫莎,此名聽起來帶有英式的柔美儂軟,再也不是那硬邦邦、具有毀滅性、屠殺小孩婦女的哥達了。

資料來源︰Karin Schneider-Ferber, Neuer Name für Königs, in: Die Windsors, G Geschichte 4/2016, p.20-21. 

新坑構想︰圖解歐洲史

 

一次大戰君主的親屬關係


史書文字記載了歷史,視覺藝術與觸覺物件也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一些水漬與痕跡,那些細微不易爲人發覺的,有些甚至是史家所忽視的,往往有著意義深遠的内情,甚至深刻地影響後世整個歷史發展的方向。

本散文集利用從網上搜索到的舊照片、諷刺漫畫、藝術作品來為歐洲歷史解碼。以一張圖片為起點,試圖從歐洲歷史的複雜性與多元性中,為讀者拉出一條清晰的線,可望從中拉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線索,或是緋聞、或是歷史關鍵時刻、或是帝王的遺憾、或是平民老百姓不經意的一個反應……

都能是意趣盎然。

圖片帶領著我們在歷史時空中與歷史人物相遇,讓我們一窺歐洲王室那些難以釐清的親屬關係、難以掌握的國際聯姻動態以及强權之間的愛恨情仇。讓那些原本私密隱晦的故事驟然浮在臺面上讓瞬間所捕捉到的歷史時刻,凝聚在讀者的腦海中。

刻鏤深刻。


讓英國國王改名換姓的原因

 

喬治五世積極尋找新的姓氏


這是一幀出現在1917年的諷刺漫畫。

打從漢諾瓦選帝侯喬治一世,於1714年前往英國入嗣爲王之後,英國便開啓了漢諾瓦王朝,斯圖亞特王朝自此絕嗣,英國國王們從此有了德國的姓氏。

英國與漢諾瓦一直以聯合王國(personal union)的形式存在,直到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她的兒子愛德華七世繼位,漢諾瓦王朝歷經六位統治者,統治英國長達一百八十七年之久。

然而,父系社會中,子女是從父姓,維多利亞結婚後,她的子孫並沒有因為得到新的姓氏,而脫離德國姓氏,女王嫁給表哥艾伯特,艾伯特親王是女王舅舅的次子,維多利亞的母親原本是一位出身Coburg的德國公主,家族有著十分冗長的姓氏,是一種典型家族絕嗣,後繼無人之下,小邦國一一合併的結果,導致艾伯特親王的名字變成︰

Albert von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他的兒子愛德華七世繼位時,英國王室的稱呼一下子變成了︰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不要看這個王朝寒酸貧弱,來自德國鄉下,它除了統治英國之外,還統治了比利時與葡萄牙。

然而,這個冗長的德語姓氏,卻嚴重地困擾了後來的英王喬治五世,他是艾伯特親王的孫子。

爲何?

    一次大戰期間,英德爲敵,令人英王大感尷尬的是,他與德皇威廉二世是表兄弟,同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一個是内孫,一個是外孫,但在歐洲可沒什麽内外之分,血緣上親疏相同。

    不僅是與德國的表親關係,讓喬治在臣民之前擡不起頭來,此外,還有一件更讓他感到尷尬、難以啓齒的事情……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腓特烈單挑女王時代


瑪莉特蕾西亞的裙子被掠奪了


這幀諷刺漫畫出現於1742年的荷蘭,標題為︰『瑪莉特蕾西亞的裙子被掠奪了』。手伸入女王裙下的正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而那件裙子就是西里西亞,腓特烈在瑪莉特蕾西亞的父親卡爾六世薨逝時,立馬出兵佔領西里西亞,這幅畫是對奧地利統治者的侮辱,當時禁止流傳於奧地利,今天卻出現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網頁上。

【資料來源】Derbheit als politische Waffe – Maria Theresia als Opfer von Karikaturen

爲何腓特烈要欺負瑪莉特蕾西亞?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是歷史上著名的厭女者,探究其中緣由,其實其來有自,極可能是因爲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歐洲女性主政的極盛時期,嚴格來説,在這個時代之後歐洲歷史上出現的、有影響力的女王,大概只剩下維多利亞女王一人了。

而腓特烈自詡多才多藝,心裏糾結於女人主政這件事情上。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那個時代歐洲五强的在位者都是哪些人?

英國︰腓特烈出世時,英國剛歷經了瑪麗與安妮兩個女王的統治時期,在他兩歲時,外公前往英國入繼爲王,結束了英國自光榮革命以來,王權衰微、政權更迭、動蕩不安的時代。終其腓特烈的一生,英國正處於由他的外公、舅舅與表兄之子執政的時期,他們分別是喬治一世、二世、三世。

法國︰腓特烈出世時,太陽王路易十四正邁向人生最後的兩年,纏綿病榻之際,卻必須面臨嚴重的絕嗣危機,兒子、孫子、曾孫,在短短時日内連續命絕四人,而次孫腓力已前往西班牙繼嗣西班牙王位,法國宮廷中僅餘次曾孫路易十五。腓特烈的時代就是路易十五的時代,腓特烈死於1786年,三年後,1789年便發生了驚天動地的法國大革命。

俄國︰這時俄羅斯正處於長期的女王時代,從彼得大帝摯愛的葉卡捷琳娜一世、到侄女安娜女王、女兒伊莉莎白一世,以及後來登基的孫媳婦葉卡捷琳娜二世(凱薩琳大帝),其中只穿插三個在位很短的男性君主︰長孫彼得二世、嬰兒沙皇伊凡六世以及外孫彼得三世,凱薩琳大帝崩逝於1796年,只比腓特烈晚了十年,俄羅斯歷經長達七十年的女性統治時代。

奧地利︰這時,歐洲最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出現了歷史上唯一的女性統治者——瑪莉特蕾西亞。她、俄羅斯的伊莉莎白與普魯士的腓特烈,三人幾乎同一時間登上了王位,路易十五隨後也親政了,於是四大强權的宮廷中,出現了新王入主的新時代。當瑪莉特蕾西亞還在為父親服喪時,腓特烈立馬出兵佔領了瑪莉特蕾西亞心頭肉——西里西亞,出師的名義即是︰對女性王權正統性的質疑,因此三次西里西亞戰爭又稱爲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第三次便是知名的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被暗諷爲︰瑪莉特蕾西亞與伊莉莎白一世聯手對抗腓特烈的陰謀,瑪莉特蕾西亞甚至爲此與波旁王朝和解,並成功地收服了路易十五枕邊人——法國首席情婦龐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 )。

這三個女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腓特烈。

腓特烈曾經寫書譏笑法國是情婦當家的國家,路易十五是受枕邊風左右的君主,這徹底惹毛了龐巴杜夫人。波旁王朝(包括西班牙)在前兩次西里西亞戰爭中,原本是與腓特烈併肩作戰的盟友,這時便轉向支持瑪莉特蕾西亞。

五强中,腓特烈只成功地拉攏了母親的娘家英國成爲盟友,英國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軍,普魯士擁有最精銳的陸軍,英國需要普魯士保衛在歐陸的領地漢諾瓦,普魯士需要英國去攻佔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以分散法軍在歐陸的戰鬥力,兩國國王的關係是甥舅,可謂天作之合。

腓特烈所發動的這三場戰爭可謂單挑女主的戰爭。

可見,這三個女人有多麽痛恨腓特烈。

然而,歷史上沒有永遠的敵人,腓特烈做夢也沒想到,日後會與瑪莉特蕾西亞與葉卡捷琳娜二世兩位女性君主携手合作,於1772年進行第一次瓜分波蘭。


【注釋】腓特烈著作等身,曾經撰寫『Das politische Testament』,是一本至今還出版印行的經典之作,書中他把龐巴杜夫人狠狠地諷刺了一番,資料來源︰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G Geschichte 9/2021, S. 36-37.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史上最會嫁女兒的岳父


布倫瑞克大公路德維希


歐洲王室之間不但盛行近親通婚,同時也有兩國交換新娘的習俗,此外,日耳曼小邦國,迷你的童話王國,往往是外籍新娘的輸出國。

按理説一個小邦,國小勢弱,把女兒嫁入高門,只會讓心高氣傲的貴族們鄙視,更可能被服侍她們的女官給瞧不起,小國公主如能成爲大國聯姻的搶手貨?

就以歐洲王室的聯姻哲學而言,小國公主往往是大國的首選,因爲小國很好支配,迎娶出身小國的公主,不會讓君王心裏產生面對大國的壓力。再者,就因爲她們是首選,所小國公主嫁入大國的情況非常頻繁,憑藉一個小國公主便能與歐洲强權聯盟,何苦去汲汲營營地去攀附大國與豪門的門戶?

這是一個統治者心裏真正的盤算。

這些小國公主的人脈盤根錯節,生下的子孫人人可成爲統治者,他們日後主導歐洲政局時,就是最好利用的人力資源,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公主娘家的背景不會强勢到讓夫家招架不住。

因此,小國出身的公主在歐洲特別搶手。

當法國宮廷為路易十五相親尋找新娘時,他們卻看中了家道中落(那時波蘭國王已經丟失了王位)的波蘭公主,不就是看中了她的家道中落嗎?

歐洲史上最會嫁女兒的小邦領主,無疑是腓特烈皇后的祖父︰路德維希( Ludwig Rudolf von Braunschweig)。

他國家的名字包準大家沒聽説過︰Braunschweig-Wolfenbüttel-Bevern

國名特長,就表示他們超會聯姻,歷經幾代的聯姻,三個國家聯姻成一個國家,因此國名特長,在這裏簡稱布倫瑞克(Braunschweig)。

路德維希沒有兒子,只生了三個女兒。長女嫁入全歐最强盛的哈布斯堡家族,女婿便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這對夫妻婚後生下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兒,乃是奧地利唯一的女性統治者——瑪莉特蕾西亞。

瑪莉特蕾西亞效法外祖父聯姻的手腕,厲害之至,更是不在話下。爲了對抗死對頭腓特烈,她不惜與奧地利的死敵法國聯姻,與波旁王朝結爲親家,她的子女中有七人與波旁家族訂婚或結婚。並將小女兒嫁入法國,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法王路易十六的斷頭皇后瑪麗安東妮。

次女嫁入俄羅斯,女婿是爲彼得大帝的皇儲阿列克謝,開創歐洲公主遠嫁俄羅斯之先河。在此之前俄羅斯皇室並不與西歐各國聯姻,而是以俄羅斯本土貴女為首選。然而,歐洲公主們不喜歡嫁入俄羅斯還有另一個原因,依照俄羅斯的習俗,婚禮舉行之前,無論是哪一國公主,都必須皈依又奇特又陌生的東正教。

次女的婚姻並不幸福,皇位繼承人沙皇彼得二世出世後,阿列克謝卻帶著情婦叛逃到維也納,受連襟卡爾六世的庇護,這也是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情節,大姨子爲何會幫助妹夫與情婦背叛自己的妹妹、流亡到自己的宮廷中?

皇太子阿列克謝後來被彼得大帝逮捕歸案,並以叛逃的罪名處以極刑,行刑之前就病逝獄中,所留下的子嗣,日後登基為彼得二世,彼得二世未能來得及留下一兒半女,就感染天花薨逝了。

長女與次女皆嫁得無比風光,一是南方豪門,另一門則是北方强權。那麽,路德維希是如何嫁三女的?

因爲無子,路德維希很會精打細算,肥水不流外人田,便把三女嫁給自己的繼承人,未來的布倫瑞克大公。巧的是,在他離世不久之後,女婿也追隨他的脚步步入天國,等於是直接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孫子卡爾。

在他離世之前,他對孫子孫女們的婚事也毫不含糊,做了極爲妥善的安排。他將三女的一雙子女與普魯士士兵國王的一雙金童玉女進行「交換婚」,伊莉莎白克莉斯汀嫁給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作皇后,繼承人卡爾則迎娶腓特烈的妹妹,兩國交換新娘,誰也不吃虧。

沒錯!腓特烈的妻子與瑪莉特蕾西亞是表姐妹,她們的母親是親姐妹。殊不知,腓特烈兼併瑪莉特蕾西亞的心頭肉西里西亞,是不是怨恨妻子娘家而起?實情並非如此,妻兄卻因這場聯姻,成爲腓特烈最死忠的盟友,在戰爭中,為腓特烈出生入死。

更奇特的是,次孫Anton步上姨媽的後塵,與俄羅斯結親,迎娶俄羅斯女沙皇安娜的妹妹的女兒,兩人生下嬰兒沙皇伊凡六世,夫妻倆順理成章地成爲俄羅斯宮廷裏的攝政,不久卻被彼得大帝的女兒伊莉莎白所推翻,夫妻倆與嬰兒沙皇都被監禁,這些都是題外話了。

路德維希與女婿去世之後,他的女兒(三女)似乎繼承了父親高明的外交手腕。她把次女路易絲嫁給腓特烈的弟弟奧古斯都威廉(August Wilhelm),因腓特烈無有子嗣,弟弟便被立為普魯士儲君,路易絲即是爲王儲妃,後來所有繼位為普魯士與德意志帝國的統治者,皆是出於兩人。

再者,她把小女兒朱莉安妮(Juliane Marie)嫁給丹麥挪威聯合王國的國王做填房。朱莉安妮皇后在國王死後,成爲丹麥宮廷的實際掌權者,支持姐夫腓特烈在歐洲的軍事行動,同時腓特烈也設法穩固她在丹麥宮廷中的權勢,兩人維持長年的友誼,雙方通信多達兩百五十多封。

據説腓特烈的皇后在妹妹結婚時,很想前往丹麥參加妹妹的婚禮,因天生性格溫婉内向,不敢向老公開口。腓特烈與妻子的情感非常冷淡,卻與小姨子通信頻繁,不禁令人感到好奇。

另一方面,俄羅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推翻丈夫彼得三世後,下令殺死伊凡五世,同時將伊凡六世的四個弟妹移交到丹麥境内,這四個孩子原本是朱莉安妮皇后哥哥Anton的孩子,於是皇后便收留了他們,將他們安置在鄉間生活,實際上形同軟禁。

寫到這裏不得不説了,聯姻是貴族家庭的出路,同時也是走投無路時的去路。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交換新娘


腓特烈的隱形皇后

歐洲王室之間不但盛行表親通婚,同時也有交換新娘的習俗,大家不要想歪了,這不是什麽換妻縱欲派對,而是一對兄妹與另一對兄妹結婚。

腓特烈大帝的父母結婚時,普魯士王室與漢諾瓦王室曾經進行一次「交換新娘」的聯姻︰漢諾瓦出嫁一名公主進入普魯士王室,普魯士也出嫁一名公主進入漢諾瓦王室。以往公主嫁入他國,形同人質,這樣一來一往,兩國互換新娘,誰也不吃虧。

腓特烈的父母原本是表兄妹,母親蘇菲桃樂茜亞是英王喬治一世的女兒,也就是英王喬治二世的妹妹,而他的祖母蘇菲夏洛特則是喬治一世的妹妹,祖母便把自己的養女卡洛琳嫁給自己的外甥喬治二世,是為日後英國卡洛琳皇后。既然是交換新娘,漢諾瓦便將一位公主送往普魯士,就是腓特烈的母親蘇菲桃樂茜亞皇后。

時間流轉到下一代,腓特烈的母親想將與漢諾瓦王室「交換新娘」的傳統延續下去,努力撮合長女威廉明妮與長子腓特烈兩人與漢諾瓦王室的交換聯姻。長女威廉明妮自八歲起,便與英國王儲腓特烈路德維希訂親,待她到了適婚年齡時,她的母親想進一步促成,哥哥喬治二世的女兒艾米莉亞公主與腓特烈之間的聯姻,四人有著共同的祖父——英王喬治一世。

未料,普魯士的政治風向轉向維也納哈布斯堡家族,腓特烈的父親聽從權臣的建議,認爲普魯士應該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聯姻,長期以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都是落在哈布斯堡家族手中,卡爾六世的皇后雖然出身日耳曼小邦國,但與皇后的妹妹聯姻便是與神聖羅馬帝國聯姻。

這個日耳曼小邦國稱爲︰
Braunschweig-Wolfenbüttel

腓特烈本人並不願意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結親,便開始了一連串叛逃行動,以死相搏,計劃逃亡到英國與表妹結婚,摯友Katte首先在波茨坦被逮捕,在審問中,供出王儲叛逃的計劃,隨之腓特烈也被逮捕,國王便將Katte處以極刑,為腓特烈的人生寫下最暴虐的一篇。[1] 

在父親的威脅之下,腓特烈只好允諾了父親安排的親事。

於是普魯士與這個小邦國進行「交換婚」,腓特烈自己與迎娶其公主,妹妹則與公國繼承人卡爾結婚。

腓特烈與妻子的關係極爲冷淡,更諷刺的是,他終其一生與奧地利的瑪麗特蕾茜亞互相敵對,即便他的妻子是瑪麗特蕾茜亞的表姐,她們的母親是親姐妹,他似乎以具體的行動來表示對於這段婚姻的反抗與絕然的否定。然而,腓特烈是個極爲矛盾的人,登基後卻强力促成了弟弟(腓特烈因無子,立弟弟為儲君)與妻妹的婚事,爲何?補償對妻子的虧欠嗎? 

我不得不説,腓特烈將「交換婚」發揮到極至,擴大成︰一家三個兄弟姐妹與同一家的三個兄弟姐妹——通婚。 

當他為王位繼承人腓特烈威廉二世(侄兒)尋覓結婚對象時,這時妻兄同時也是妹婿,因七年戰爭時戰功顯赫,腓特烈就硬把妻兄的女兒(同時也是妹妹的女兒)與自己的侄兒送做堆,結果婚姻十分不幸,王儲在外面養情婦,王儲妃也紅杏出牆,懷上別人的孩子。那是一個男人可以擁有情婦,女人絕對不能有外遇的時代。 

結果,王儲妃被腓特烈監禁,終其一生不得與家人相見。  


[1] ​ 在腓特烈叛逃的行動中,由於摯友Katte的犧牲,加上日後他本人對皇后的情感非常冷淡,讓世人產生種種綺思,很多人臆測腓特烈是個同性戀者,對此,多數史家持保留態度,從腓特烈留給後世大量的作品與書信來看,並無法具體得知他與誰產生過戀愛的情愫,我個人認爲腓特烈自戀多過於同性戀。

腓特烈VS瑪莉特蕾西亞


腓特烈終其一生的敵人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與奧地利唯一女性統治者瑪莉特蕾西亞,在歷史舞臺上,兩人終其一生都在做決一生死的角力。

兩人是最要好的敵人,他們有著截然相反的人生︰

她生了十六個孩子,他無。
她的婚姻幸福美滿,他與妻子關係極爲冷淡。
她是父親最寵愛的女兒,他自幼起就受到父親士兵國王的施暴與凌虐。
兩人卻有一個共同點︰强烈的權力欲望。

兩人也是戰場上最佳的敵人,政治上最佳的對手,他因她而發動西西里亞戰爭與七年戰爭。瑪莉特蕾西亞失去了西西里亞的同時,普魯士一躍躋身於歐洲五强之列。

她是他晉升的階梯。

他是她永遠的屈辱。

他的妻子卻是她的親表妹,不要懷疑,他的丈母娘與瑪莉特蕾西亞的母親是親姐妹。

在歐洲歷史舞臺上,沒有永遠的盟友,也無永遠的親人。


2022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歷史散文


資料來自︰時間的女兒

一年前和兒子看了一部俄羅斯影集︰『葉卡捷琳娜』,女主角就是歷史課本裏的凱薩琳大帝,葉卡捷琳娜則是俄語發音,在中國大陸這個翻譯比較通行。總之,這部戲觸發了孩子學習俄語的興趣,也讓我興起撰寫歐洲歷史宮廷小説的念頭。追完戲之後,我便著手寫了『涅瓦河畔的冬宮』一系列短篇,開始了我的歷史小説之旅。

寫歷史小説的同時,就以收集到的資料,一點都不想浪費,撰寫『病慾雪國』一系列歷史散文,算是副產品。創作就是這麽有趣的一件事情,原本以爲言情會是自己主要的創作元素,後來卻走上歷史小説之路,是始料未及之事。

還沒嘗試歷史小説之前,雖然小説的背景也是設定在古代,寫時卻小心翼翼地,深怕碰觸到歷史考據的艱巨任務。自己也算是歷史系科班出身的,一直以來對於史學界那種「鑒定真僞」、繁瑣的學術討論相當厭煩,再加上史界都有史料癖,手上沒有第一手史料,卻冒然去討論歷史的議題,心理上的焦慮與恐慌其實是有的。

然而,當創作方向逐漸向歷史靠攏時,瀏覽處理資料的過程中,雖談不上什麽「歷史考據」,但「調查」在位統治者及其身邊的人事物,是基本工作。後來,索性撇開求證精神,斗膽操刀寫起歷史散文,自己覺得爽快就好,管他什麽史料不史料的。

歷史與虛構在某種程度上是互斥的,小説的本質是虛構,撰寫歷史(真實)小説(虛構)時,如何拿捏到『三國演義』的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歷史功力非但要很深厚,而且還要在忠於史實的前提之下,游走於虛實之間,不出差錯,是件困難的事。再者,創作者不能只是拾人牙慧,還要進一步去超越歷史人物固有的刻板形象(例如︰曹操奸臣的臉譜),重新賦予歷史人物新的性格與生命……目標聽起來很偉大,實行起來卻很困難。

對我這個還處於摸索階段的人來説,目前能做到的只是,借用歷史時空的舞臺,以及歷史人物的軀殼,將虛構的情感注入其中,極力避免去處理歷史的問題(諸如︰政策、黨爭、戰爭等)。歐洲宮廷生活中,最重大的一樁事便是聯姻,聯姻涉及國際外交,是把歐洲各國捆綁在一起的「紅線」,算是我觀察歐洲史的一個切入點。

以上是歷史小説的部分,接下來談歷史散文。

寫了一陣子歷史小説副產品——歷史散文之後,我也開始思考如何開創另類風格,就以目前網上擊點率極高的Podcast︰『時間的女兒』來看,八卦風格幽默討喜,網紅是意料中的結果。剛開始接觸時,這個頻道所觸及的國家與斷代,與我密切關注的十八、九世紀俄羅斯普魯士還沒什麽交集。

一年前Hazel所處理的「國別史」,是我目前不會考慮的國家,例如英國史、法國史與西班牙史,因此不是很注意這個頻道的動向。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最近又去聽「時間的女兒」,才發現人家的進度早就已攻陷了俄羅斯,迅速處理了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也講完德意志兄弟之邦奧地利,這三個國家剛好是我的焦點。

這逼迫我去思考一個問題︰歷史散文要如何撰寫才能突破目前的八卦網風?若是自己也是在做跟別人一樣的陳述工作,按照這樣的風格繼續寫下去,其實意義不大。我自己必須跨出另一步,除了參閲網上資料之外,必須去買些專書來參閲,否則自己所看到的資料與播客們所過濾的資料,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源自網上,以同樣的材料,大家所做出來的東西極爲相似,内容大同小異。

就沒寫它的意義了。

而我思考的並非如何在歐洲史這個領域上,一揮而就,一炮而紅,也不是想去挖掘更冷僻的議題來大做文章?老實説,歐洲史就内容而言,原本就讓人難以下嚥,不但是國家太多,人物太多,這些人又都是近親通婚,光是去搞清楚王室之間的親屬關係,保證讓你暈頭轉向,失去方向感。

至於熱門題材,諸如︰亨利八世的離婚案,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情婦們,凱薩琳的男寵們,還是安妮女王的女寵們……這些人人都在做。若是去開發冷僻的題材,會有人捧場嗎?

不禁自問?

在熱門與冷僻之間去找到一個平衡點,非但困難,而且是相當困難,幾度想放棄,至今還未放棄的原因是,寫小説收集材料時,總是不斷地讀到了非常有趣的歷史故事,一時心癢難耐,最後還是動筆又寫了幾篇,權當作筆記與花肥也好。

日前想到一條新路,撇開小説虛構元素,結合小説的戲劇性與散文的真實性兩者,也就是所謂的戲劇散文,將歷史素材加上戲劇元素,以散文呈現,但又不只是歷史科普知識的平鋪直敘。

基本上,中國歷史上,早已存在這類型的歷史散文傳統,左傳、戰國策與史記,都是强調戲劇性的歷史書寫,作爲史書的同時,也是史上難得一見、優秀的文學作品。左傳長於敘事,情節富於故事性和戲劇性,善於描寫細節與刻畫人物性格。史記把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跡故事化,故事情節曲折跌宕,渲染氣氛,製造戲劇效果。史記以紀傳體為文體,為人物立傳,基本上就已經是一種側重描寫人物的書寫了,司馬遷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選擇歷史人物一生中最有典型意義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並善於細節描寫,以瑣事烘托人物的性格……都是小説塑造人物的手法。。

前些日子曾經針對「歷史散文」寫了一篇文章︰『太陽王與同性戀弟弟』,在這裏再度把文章調出來,一併出場︰

如何將歷史寫得不煽情、不俗爛,又不枯燥無味、不成爲最佳催眠曲,讓人看了昏昏欲睡?

近日,Stefan Zweig的『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帶給了我一些新的省思。

這位中譯為褚威格的樹枝先生,即是名著『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的作者,我現在提到的這本書也有中譯本,稱爲︰人類群星閃耀時:14個容易被人忽略卻又意義深遠的「星光時刻」。

相較於他另外兩本歷史人物傳記︰『瑪麗斯圖亞特』與『瑪麗安東尼』,這十四篇歷史短篇的結構相當特出,引發我去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捏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創作歷史散文?褚威格的筆法稱爲歷史特寫(historische Miniatur),他將筆觸凝聚於某一個歷史時刻,把這一個時刻當成藝術品一樣來精雕細琢,就以書名而言,這個片刻就如歷史中的一瞬光,照亮了夜空。

不過老實説,褚威格所選擇的題材,諸如︰拿破崙在滑鐵盧之役、杜斯妥耶夫斯基被赦免死刑、托爾斯泰死前、太平洋的發現、斯科特的南極探險等等,大多是戰爭與探險,感覺上是偏向男性讀者的口味,我則會去關注女性讀者所喜歡的題材,側重女性在歷史上所發揮的影響力。

褚威格在『前言』中曾為他的書名做了一番詮釋,從中透露了他特有的「片刻決定歷史」的史觀︰「歷史大部分時候是個編年史家,他冷漠而持久地穿針引線,將那根巨大、歷經千年的鎖鏈環環相連,因爲所有的巔峰時刻需要綢繆,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醖釀……世界總是荒疏了漫長無謂的時光後,真正的歷史性時刻,真正的群星閃耀的時刻,才會登場……這些充滿戲劇性的巔峰時刻,這些生死攸關,超越時代的、決定性的時刻,往往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個時辰,甚至發生在某一個分鐘,儘管這樣的時刻在個人命運乃至整個歷史進程都難得一遇……」

偉大的歷史時刻是歷經漫長的醖釀綢繆,才會一夕爆發出來。

這與我所思考的歷史脈絡的確有交集,但我會偏重在「蝴蝶效應」上,所謂知微見著,一葉知秋,從小事件預見大結構與歷史長河脈動方向。也就是說,我不會單單只是雕琢一場偉大的戰役、一位偉大的英雄或是偉大的創作者,在某一個時刻所發出的耀眼光芒而已。多半會傾向以一個微不足道的片刻來作爲歷史長河的切入點,更會去關注,從這個切入點到底可以觀察到什麽樣的世界趨勢與國際情勢?

解剖一個人時,嘗試著從這個人身上去尋找他的家庭、家族及血脈所帶來的人力資源?

一生單打獨鬥的腓特烈大帝,如何在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與他敵對時,找到他的盟友?

英國。

那是因爲,統治英國的漢諾瓦是他一生最摯愛的母親的娘家,普魯士與英國結盟,就是他母親的嫁妝。

從帝王所娶的皇后,來看戰爭盟友會是何人?對於研究歐洲史來説,至關重要。一個國王死後的王位繼承,原本是家務事,但在歐洲往往演變成全歐性的武裝衝突,原因何在?因爲歐洲王室之間都有血緣關係,王位繼承每個國家都有份,很容易演變成全歐性的戰爭,站在帝王背後的那個女人是何等的重要。我不得不説,這是歐洲政治運作的特色之一。

對腓特烈而言,決定七年戰爭的不是勃蘭登堡奇蹟(注一),而是那雙推動搖籃的手。

這是「時間的女兒」與「己歷歷人」兩個歷史頻道都沒有處理到的面相,但研究七年戰爭的德國歷史學教授Füssel卻說︰「漢諾瓦是關鍵。」(注二)



【注一】勃蘭登堡奇蹟發生在1762年,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崩逝,她出身北德的外甥彼得三世登基為沙皇,彼得極度崇拜腓特烈,馬上下令撤軍,把佔領的土地統統歸還給腓特烈,並送給腓特烈一支軍隊幫忙普魯士打仗。彼得不但背叛盟友,同時也背叛了國家利益,他的決定馬上遭到俄羅斯貴族群起反對,後來他的妻子凱薩琳推翻了他,繼位為女皇,是爲凱薩琳大帝。
【注二】 Marian Füssel, Hannover ist der Schlüssel, in: Der Siebenjährige Krieg, G Geschichte 9/2021, S. 62-63.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免費的水果大餐

水果沙拉

以前曾經在部落格中介紹過,德國政府這一年來實施了一項德政,稱作︰「拯救食物」。他們是如何拯救食物的呢?

很簡單,政府
允許超市把賣不掉的食物,讓民衆帶回家食用。呼籲大家把自己的身體當垃圾桶,不要浪費食物。

以往商店處理過期賣不掉的食物,依照合法的流程,是必須當廢物來處理的,無論是新鮮蔬果、乾糧或是罐裝食品,這些賣不掉的食物,必須一箱一箱地倒進大貨櫃車中,讓貨櫃運送到垃圾處理場集中銷毀。曾聽在超商打工的人說起,按照以往的政策,就是連超市的員工都不能把賣不完的食物帶回家,頂多運送到提供街友免費用餐的餐廳,讓他們烹調成美味佳餚給街名友食用,然而沒有街友的地方又該怎麽辦?

都是直接當廢物處理。

每年有好幾百萬噸的蔬菜被當成垃圾丟棄,實在是太浪費了。

去年底起,政府便發起這項拯救食物的運動,民衆只要經過登記,便能將超市剩餘的食物帶回家。由於房東家中人口衆多,他們每星期都會固定前往超市取貨,每星期都會有特別的驚喜等著我們。

昨天房東的女婿載回超多的水果︰鳳梨、草莓、藍莓、覆盆子還有堆積成山的葡萄,上週還曾經帶回好幾箱的檸檬與葡萄柚,我們製作成檸檬糖漿。此外,還有半箱的蜂蜜,房東他們是蜂農,開玩笑,他們怎可能會要這些蜂蜜,當然是我要收下了。

我挑了一大袋葡萄和幾盒水果,回家立馬做了一大盤水果沙拉,淋上蜂蜜,大快朵頤,雪天裏吃草莓,的確是一大享受。

這項政策實施以來,上街購物的次數真的是從每星期的一次,銳減成每兩個星期一次,有時候冰箱終於被吃空,好不容易逮著機會,上街大肆採購一番,但又怕買太多,我們這裏的冰箱都非常小,那些被拯救的食物,就無處可收藏了。

我是喝牛奶成癮的人,只喝全脂鮮奶,不喝保久乳,通常我會固定買四公升牛奶冷藏在冰箱裏。政策實施以來,上街購物的次數減少,便經常地閙牛奶荒,不然就是冰箱塞滿了食物,還是少了幾瓶牛奶。

拯救下來的食物中,並不含鮮奶與新鮮魚肉。

我現在可謂什麽都不缺,就是少條牛了。



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瘦身秘方


媽媽請吃一口

媽媽們通常喜歡把小孩養得白白胖胖的,看著孩子把自己做的飯菜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就覺得很幸福,我也不例外。我甚至到了那種程度,只要看著孩子吃東西,自己一點都不會感到飢餓。

黑森林裏的婦女身材都是比較壯碩,與我們東方女性纖細的骨架與腰肢有很大的區別,她們問我說︰「懷孕後如何恢復少女時代的苗條身材?」

我禁不住微笑地回答說︰「看孩子吃飯啊!」

不幸的是,她們是那種,一看到孩子吃,自己也想吃的那一種。

我兒子也發現我時常只看不吃,便開始勸食︰「媽媽吃多一點,妳很瘦耶!」

不過這真的是我節食的秘方,看著孩子吃東西時臉上散發出滿足的樣子,自己實在是不忍心也吃一口,可能潛意識裏深怕自己吃多了,孩子就不夠吃了,久而久之身材就這樣保持了下來。

我經常想起小時候,全家吃飯的情景,媽媽總是在一旁看著我們吃,我就問媽媽︰「怎麽不吃呢?」

她總是說,吃不下!炒菜時在厨房裏聞了太多油烟味,因而沒有胃口。

我自己平時燒菜,很少煎炒,因此油烟很少,但每次看著孩子吃著自己燒的飯菜,滿滿的美味流進心裏,就有飽足感。我就在想媽媽口中的油烟,可能是不願讓孩子知道她内心真正的想法而説的吧?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漢諾瓦王朝元祖出嫁時新郎落跑


英國漢諾瓦王朝元祖索菲婭


漢諾瓦選侯國夫人索菲婭,被英國人相中,手中接過那一份『1701年嗣位法令』時,全家自動升級為國王等級,是何等的榮耀,然而她能經歷這一刻,一路走來卻是讓人意想不到的艱難。

她父親是被全歐貴族嘲笑的冬王,何謂冬王?就是只當過一個冬天的國王。

索菲婭的父親是普法爾兹選帝侯腓特烈(Kurfürsten Friedrich V. von der Pfalz)爲了支持新教在波西米亞的勢力,於1619參選波西米亞國王(選舉制),波西米亞歷年都是哈布斯堡家族(死忠的天主教徒)的囊中物,腓特烈此舉簡直是以卵擊石,只當了一年的國王,就退位了。

回到了老家,選帝侯的爵位也旁落他人手中,只好帶著全家流亡新教國家荷蘭,索菲婭便是出生於荷蘭海牙。這嚴重影響到日後女兒的婚嫁,索菲婭都快三十了,等成老女,才等來了一對兄弟前來相親。

這對兄弟便是漢諾瓦的喬治與恩斯特。

婚約簽訂時,原定是哥哥喬治要娶索菲婭的,後來娶親的人卻是弟弟恩斯特。感覺上有點像是瓊瑤小説的情節,哥哥體弱多病,弟弟代替拜堂成親。

然而歐洲版的瓊瑤沒這麽單純,原來婚約簽完之後,兄弟倆偕同前往威尼斯參加告別單身派對,哥哥喬治卻染上了不可告人的隱疾——花柳病。因而無法迎娶人家公主,娶了還得了,不就等於醜事曝光了嗎?

紙終究包不住火,後世的我們也都知道了,這卻點燃了新娘哥哥的怒火,雖然他們家道因冬王中落,但他還是竭力奪回了世襲的爵位,他們一家不能就這樣給人欺負了。

於是,喬治無奈地去説服弟弟恩斯特,要他幫忙娶索菲婭。

婚約是哥哥簽下的,怎麽迎娶的人卻是他呢?弟弟原本也不願幹,哥哥爲了拯救家族的顔面,不願把事情鬧大,於是答應新娘的兄長,宣佈將來不會結婚(這並不代表不能擁有女人),讓漢諾瓦爵位繼承權統統落在弟弟這一脈上。

索菲婭也不願當一個新郎落跑的新娘,於是勉爲其難地點頭答應了。

雖然經過了許多波折,索菲婭婚後非常地幸福,生下了七個孩子,其中包括英王喬治一世與普魯士第一位皇后。

命運的安排竟是如此奇怪,索菲婭的父親原本因信仰,踩到哈布斯堡的雷,淪落到流亡他鄉的命運。而索菲婭卻因信仰新教,條件勝過安妮女王那個信奉天主教異母弟,被英國國會選定為英國王儲,成爲英國漢諾瓦王朝的元祖。這非但一人是得道鷄犬升天,當歐洲强權的王室一一被戰爭、被人民倒臺了,而索菲婭的後代子孫直到今日,都還坐穩在英國王位上,屹立不搖。

鬱鬱不得志、客死他鄉的冬王可能做夢都沒想到,日後他因女兒索菲婭,卻成了英國王室與普魯士王室的共同宗祖,因孫女莉澤洛特,奧地利王室與法國王室奧爾良一派都流有他的血液,當年他拼盡全家的榮辱、一生無法完成的夢想,他的子孫都幫他完成了。


資料來源︰Wenn es die Kurfürstin nicht gäbe, in: Die Welfen, wie aus deutschen Fürsten englische Könige wurden, G Geschchite, 3/2022, S. 34-37.



初雪琴聲清揚

今年的初雪

週末迎來了一場初雪,低溫讓雪地保持著雪白酥鬆的狀態,森林穿上一襲絨白潔淨的衣裝,山谷裏並未掀起滑雪橇的狂熱,因爲大家都病了。

入冬以來,大夥都得了重感冒,人人症狀相同——咳嗽,我咳到骨頭都快咳散了,肋骨與頭殼都有劇烈的疼痛感。孩子們都待在家中養病,皆未去上學,即便如此,我們這裏依然是天天琴聲悠揚。

吸著被白雪涮過的冷冽空氣,琴聲在雪山裏輕快揚起,是極優美的風景。

這裏的孩子人人都學鋼琴與小提琴,兒子也跟風學小提琴。

兒子學琴算是邁入了第三年,嚴格説來卻只能算是學了一年,五年級時提琴才拿到手沒多久,馬上迎來了封城的消息,學校全面關閉。六年級時再度回到學校時,孩子已經不會拉了,可謂前功盡棄。

後來,我跟孩子說,不一定要拉得多好,但每天一定要練琴。

孩子也很合作,一旦成爲習慣的事情,真的是每天都一定要練習。這就跟他在三四年級時,天天寫算數練習本一樣,持續寫了兩年,就能自主學數學了。我發現孩子這個特性之後,心想或許小提琴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實行。

小提琴依照小孩的身高有不同的尺碼,孩子今年升上七年級,開學時得到了一把4/4的新提琴,也就是一般大人在拉的尺寸,小小提琴音色尖銳,並不悅耳,我這個做家長的對這把新琴,心中是有期盼的。

兒子對音樂興趣不大,就讀的學校雖是個迷你學校,每年級只有十幾個學生,爲了銜接最後三年畢業考的音樂重點(Musikzug),卻設有弦樂團。

注︰德國中學畢業考試,國英數與第二外語(通常是法語或是拉丁)四科主科之外,學生必須自己選一個發展重點來做組合,一般學校提供外語、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三大領域,外語考試不外是加考第三第四外語,自然科學則加考物理化學生物電腦,這是非常複雜的問題,我還沒弄清楚這個考試制度。

經過一年持續的練習,琴藝果然大有精進,今年起老師要求他加入弦樂團,他卻不願意,我也不勉强他。當初讓他學琴的目的,除了學校提供免費的小提琴課程之外,職療目的多過於音樂欣賞。

兒子寫字有沒有因學琴而得到改善?這很難說,因爲這兩年他也在成長。

小學整整四年都在與寫字戰鬥,升上了中學,揮別了四年的惡夢,終於被豁免連體字的酷刑,他在學校便得到了心算極厲害,寫字完全不行的稱號。

人人都會寫連體字,他卻完全不會,更別提小提琴了,我原本對學琴這件事並不抱有太多的期待,看他一路跟著學校的課程,卻也這樣學了下來。

或許以同樣的方式,能讓他認一些中國字吧?

心期。




2022年12月11日 星期日

公開老公同性戀史的爆料王妃


莉澤洛特與兒女

前文的線索之所以會追蹤到太陽王與其王弟腓力身上,其實是在研究普魯士腓特烈大帝的時候,讀到他與漢諾瓦王朝的關係(漢諾瓦是腓特烈豐功偉業的七年戰爭中的唯一盟友),無意牽扯出另一條歷史線。

腓特烈終其一生,從不愛女人,唯一愛過的女人的大概就只有自己的母親︰Sophie Dorothea,索菲婭桃樂西。

而他的母親是誰呢?

她是英國國王喬治一世的女兒,喬治二世的妹妹,曾經極力促成一雙兒女與英國王室聯姻,卻被國王丈夫極力否決掉了。

腓特烈只好奉父親之命、娶了一個自己完全不愛的女人,而人家英國公主Amelia也真的是終身未嫁(應該不是爲了腓特烈?)。而腓特烈的姐姐威廉明娜更倒霉了,原本跟英國王儲訂了親,兩人卻硬生生地被士兵國王給拆散了,這卻造成了她終身難以癒合的傷痕。

腓特烈與妻子從來都不説一句話,只以書信聯絡重要事務。

腓特烈的母親與祖母都叫做索菲婭,因爲她們都是同出一人︰Sophie von der Pfalz,也就是漢諾瓦選侯國夫人索菲婭。腓特烈的祖母是索菲婭的女兒,母親是其孫女。而索菲婭自己則是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1701年卻意外被英國選定爲安妮女王的繼承人,透過她,他的兒子喬治一世前往英國入繼為王,開啓了英國的漢諾瓦王朝。

這位索菲婭除了接下『1701年嗣位法令』,經歷如此光榮的時刻,本身在歷史上好像沒什麽重要的戲份,但有趣的是,光是她一個人卻能把幾個國家串連起來,英國與普魯士的關係不用説了,腓特烈的母親與祖母是她的孫女與女兒。

再者,我還發現到索菲婭出嫁前曾經撫養過一個歷史上相當出名的女人——哥哥的女兒莉澤洛特(Liselotte von der Pfalz)。

基本上,德法是世仇(Erbfeindschaft),兩邊王室較少通婚,莉澤洛特的出現,真的讓人眼前一亮。

漢諾瓦檔案室收藏的嗣位法案

更有趣的是莉澤洛特是上篇故事的續集,太陽王的弟弟奧爾良親王腓力毒殺(疑似)了妻子之後,莉澤洛特就嫁給親王當填房。直到索菲婭去世前,莉澤洛特曾經持續不斷地、每週寫兩封長信給住在漢諾瓦的姑姑,報導她在凡爾賽宮的所見所聞,信的内容涉及法國宮廷八卦與醜聞,據説被太陽王攔截下來的為數也不少,可想而知,沒被爆出的内幕不知還有存檔多少?

莉澤洛特爆最多的料,大概是老公的同性婚外情。

這裏要先聲明,本文不是要歧視同性戀者,要伸冤的人請去找路易十四伸冤,這裏不過要陳述一個歷史事實,歐洲社會沒有中國那種對男風的寬容度,在基督教社會中,同性戀是不可公開談論的禁忌,在路易十四的時代基本上法律是禁止同性戀的,不只是同性戀,婚外情與通姦也是在被禁止之列的。像莉澤洛特如此直白敢言的,把老公與其他男人的關係、或者説把太陽王與情婦們的關係説得一清二楚的,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人。

她一生一共寫了六萬多封信,其中有五千多封流傳了下來,基於她所處的地位,身爲太陽王弟媳的她,所留下的文字便成爲路易十四時代最重要的見證,換言之第一手史料。

她除了寫大量的書信給撫養過她的索菲婭之外,也寫信給索菲婭的孫女,也就是腓特烈大帝的母親,以及索菲婭女兒的養女卡洛琳,也就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的皇后,同時也是腓特烈奶奶的養女。

如此密集的報導,她難道是普英兩國的情報員?

其實,莉澤洛特本人並無政治野心,只不過所處的地位,加上日耳曼人的特有的直白思維,常以幽默諷刺的筆調,忠實地報導了她眼中所見到的凡爾賽宮。對於自己守活寡、丈夫逞其斷袖之癖的處境,曾經尖銳酸楚地說道:「要是整整十九年間不和丈夫行房,女人就可恢復完璧之身的話,那我必能變回處女。」【注】︰香塔勒‧托瑪(Chantal Thomas),當公主變人質,歐洲皇后們的悲慘人生

莉澤洛特大概做夢也沒想到,當她接下英國公主亨利葉塔所遺留下來的位置、成爲法國第二夫人——奧爾良公爵夫人時,她的姑姑卻更進一步地接下英國王位,她的血親日後入嗣英國,成爲英國的統治者。

儘管丈夫是同性戀,她還是為他生下一雙兒女,這雙兒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女兒嫁給洛林公爵,所生下的兒子法蘭兹一世,迎娶(入贅?)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莎,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換言之,她是未來法國皇后瑪麗安東尼的曾祖母。

她的兒子腓力在太陽王路易十四去世之後,也成爲法國的攝政王,莉澤洛特又再次沒想到,這段痛苦的婚姻卻讓她自己成爲法國的第一夫人。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太陽王與同性戀弟弟


太陽王弟媳婦亨莉葉塔

最近沉醉於歷史長河裏,挖掘到不少可以拿來大作文章的王室八卦。

比如,太陽王曾經指染弟媳婦︰Henrietta Anne Stuart。説起這個弟媳婦,身份背景不同凡響,母親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妹妹,路易十四的姑姑,換言之兩人是表兄妹,父親是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卻慘遭克倫威爾斬首,英國因而發生内亂,皇后便帶著兒子女兒逃回法國娘家避難。

換言之,這位英國公主從小是在法國宮廷長大的,可見與太陽王的感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糾葛了。她的確也曾被列入皇后人選名單之上,最後太后還是選了自己娘家的公主。她若從小與太陽王是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在最後一刻卻與皇后之位擦身而過,可想而知,她内心是何等的糾結與苦楚?

婚後不久公主生了一位女孩,取名Marie Louise,日後嫁給西班牙哈布斯堡的末代王國卡洛斯二世,有流言傳出小公主的生父就是路易十四。太陽王的弟弟腓力得知妻子紅杏出牆的消息,而且情夫還是自己永遠鬥不過的兄弟——太陽王。氣急敗壞之下跑去媽媽面前告狀,皇太后將三人訓斥了一番,從此對這個兒媳婦頗有微詞。公主就此對丈夫懷恨在心,便主動去勾引丈夫的情夫吉斯公爵來洩憤,而這位情夫是權傾一時的紅衣教主黎塞留(Richelieu)的侄兒。

沒錯!非常勁爆!她去勾引丈夫的情夫。

太陽王唯一手足奧爾良公爵是個同性戀者,在自己的宮中豢養了一大群情夫,公主婚後被丈夫冷落,經常獨守空閨,寂寞難耐之下,便與太陽王暗通款曲。爲了掩人耳目,公主想出一條聲東擊西的妙計,勸國王去關注她身邊的三位女官,來分散衆人的注意力。

沒想到,國王一關注卻醖釀出另一段艷情,太陽王愛上了其中一位女官路易絲︰Louise de La Vallière,執意要為她蓋一座凡爾賽宮。

太陽王千方百計地要從這位新寵口中得知公主與吉斯公爵與腓力老公的三角戀情,路易絲三緘其口,國王索性將雙面情夫吉斯公爵被流放到外國,腓力老公怨毒起妻子。後來公主奉命回去英國與復辟了的兄弟(英王查理二世)談判,她居中協調斡旋,英法成功地簽訂密約,聯軍攻打荷蘭……

公主從英國返回法國時,椅子還未坐熱,就被丈夫用計給毒害身亡。

路易與被刻意打扮成女孩的腓力

太陽王的宮廷比甄嬛傳的后宮還要曲折離奇,的確容易滿足讀者獵奇的好奇心,是最佳八卦史的題材。

研究得津津有味的同時,我也在思考另一個嚴肅的問題,現在網上相類似的八卦歷史比比皆是,還需要我耗費時間筆墨以八卦風格來抓住讀者的眼球嗎?

如何將歷史寫得不煽情、不俗爛,又不枯燥無味、不成爲最佳催眠曲,讓人看了昏昏欲睡?

近日,Stefan Zweig的『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帶給了我一些新的省思。

這位中譯為褚威格的樹枝先生,即是名著『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的作者,我現在提到的這本書也有中譯本,稱爲︰人類群星閃耀時:14個容易被人忽略卻又意義深遠的「星光時刻」。

相較於他另外兩本歷史人物傳記︰『瑪麗斯圖亞特』與『瑪麗安東尼』,這十四篇歷史短篇的結構相當特出,引我去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捏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創作歷史散文?褚威格的筆法稱爲歷史特寫(historische Miniatur),他將筆觸凝聚於某一個歷史時刻,把這一個時刻當成藝術品一樣來精雕細琢,就以書名而言,這個片刻就如歷史中的一瞬光,照亮了夜空。

不過老實説,作者所選擇的題材,諸如︰拿破崙在滑鐵盧之役、杜斯妥耶夫斯基被赦免死刑、托爾斯泰死前、太平洋的發現、斯科特的南極探險等等,大多是戰爭與探險,感覺上是偏向男性讀者的口味,我則會去關注女性讀者所喜歡的題材,側重女性在歷史上所發揮的影響力。

褚威格在『前言』中曾為他的書名做了一番詮釋,從中透露了他特有的「片刻決定歷史」的史觀︰「歷史大部分時候是個編年史家,他冷漠而持久地穿針引線,將那根巨大、歷經千年的鎖鏈環環相連,因爲所有的巔峰時刻需要綢繆,所有非凡之事需要醖釀……世界總是荒疏了漫長無謂的時光後,真正的歷史性時刻,真正的群星閃耀的時刻,才會登場……這些充滿戲劇性的巔峰時刻,這些生死攸關,超越時代的、決定性的時刻,往往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個時辰,甚至發生在某一個分鐘,儘管這樣的時刻在個人命運乃至整個歷史進程都難得一遇……」

偉大的歷史時刻是歷經漫長的醖釀綢繆,才會一夕爆發出來。

薩爾斯堡紀念納粹受害者石刻︰
褚威格逃亡英國、美國、巴西、逃亡死亡

這與我所思考的歷史脈絡的確有交集,但我會偏重在「蝴蝶效應」上,所謂知微見著,一葉知秋,從小事件預見大結構與歷史長河脈動的方向。也就是說,我不會單單只是雕琢一場偉大的戰役、一位偉大的英雄或是偉大的創作者,在某一個時刻所發出的耀眼光芒而已。多半會傾向以一個微不足道的片刻來作爲歷史長河的切入點,更會去關注,從這個切入點到底可以觀察到什麽樣的世界走向與國際情勢?

解剖一個人時,嘗試著從這個人身上去尋找他的家庭、家族及血脈所帶來的人力資源?

一生單打獨鬥的腓特烈大帝,如何在所有的歐洲國家都與他敵對時,找到他的盟友?

英國。

那是因爲,統治英國的漢諾瓦是他一生最摯愛的母親的娘家,普魯士與英國結盟,就是他母親的嫁妝。

從一個帝王所娶的皇后,來看戰爭盟友會是何人?我不得不説,這是歐洲政治運作的特色之一,站在帝王背後的那個女人是何等的重要。當然,對腓特烈而言,決定七年戰爭的不是勃蘭登堡奇蹟,而是那雙推動搖籃的手。



【注】勃蘭登堡奇蹟發生在1762年,俄羅斯女皇伊莉莎白崩逝,她出身北德的侄子彼得三世登基為沙皇,彼得極度崇拜腓特烈,馬上下令撤軍,並送給腓特烈一支軍隊幫忙普魯士打仗。彼得不但背叛盟友,同時也背叛了國家利益,他的決定馬上遭到俄羅斯貴族群起反對,後來他的妻子凱薩琳推翻了他,繼位為女皇,是爲凱薩琳大帝。


2022年12月5日 星期一

母校哥廷根大學與英國王室

 

Doktorkuss


一直以來想寫一篇大學史,介紹自己的母校——哥廷根大學。

由於歷史背景太過複雜,搔首踟躕,不知從何開始寫起,遂一直未動筆。不久之前,適逢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崩逝,醖釀好一段時期的「漢諾瓦史」,終於呼之欲出,女王崩逝讓我有了寫漢諾瓦的動力,上傳了幾篇相關歷史,今天終於回到了哥廷根

漢諾瓦這個國家在歐洲史上極爲特殊,沒錯!它原本是個國家,位於今天德國北部,熟悉英國史的人都知道,英國王室有很長一段時期稱爲漢諾瓦王朝,那是因爲它的主子放下家業,去了英國當別人家的國王,從此漢諾瓦便與不列顛組成了共主邦聯(personal union)。

何爲共主邦聯?就是同一個君主同時統治一個以上的國家,這些國家雖然以同一個人爲統治者,但各自有自己的領土、政府與人民,基本上目前的大不列顛依舊是一種以共主形式存在的政治體。

居住在澳洲時,經常聽澳洲人談起獨立的問題,正是如此!澳洲雖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嚴格說來,它並不是獨立的國家,而是臣屬於英國國王王權之下的國家。

德國人何以當上英國國王?隨後又在自己的故鄉建立了一所「英式」大學?追本溯源,就要從漢諾瓦如何與不列顛共主説起?

這段歷史竟可追溯到亨利八世與他那六個老婆。

1533年亨利八世與情婦安·博林秘密結婚,英國教會便找到了這個好機會,藉機脫離羅馬教廷,緊接著宣佈國王與西班牙公主凱薩琳的婚姻無效、與博林的婚姻具有合法性

羅馬教廷不甘示弱,立馬將亨利八世驅出教會,是為英國宗教改革之始。

若不是亨利八世千方百計地想要離婚,英國也不會進行宗教改革,掀起持續一百多年的新舊教衝突,而漢諾瓦這家人也不會進駐英倫三島。

爲了終止新舊教之爭,爲了鞏固英國國教在英國的地位(又譯為聖公會),又想讓英國王位繼承問題永遠遠離宗教改革的腥風血雨,杜絕天主教徒入嗣爲王。於是,英國國會通過一項關鍵性的法案︰『1701年嗣位法令』(英語:Act of Settlement 1701),其中規定英國王位嗣位者必須是為新教徒,禁止天主教徒英國國王,英倫最後一位本土女王安妮若在有生之年未能生育,英國王位將由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繼承。

國王的外孫女就是漢諾瓦選帝侯夫人索菲婭。

索菲婭一支全都信奉新教,今後英國宮廷裏不會再出現天主教徒嗣位為王的問題。

安妮女王1714年去世,果真死而無嗣,索菲婭做了許多年的儲君,卻趕在女王之前去世了,根據1701年所頒佈的嗣位法,索菲婭的長子喬治︰Georg Ludwig,當時是爲漢諾瓦選帝侯,便前往英國繼承英國王位,是爲喬治一世。

這時候的喬治已經是個五十四歲的「老頭子」了,連孫子都有了,帶著長子前往英國繼位為國王,不知是不是走得不安心,還是維安分擔風險原則,生怕此去有意外發生,國王便讓七歲的長孫腓特烈留守漢諾瓦

喬治一世死後,兒子繼承英國王位,是爲喬治二世。


古騰堡聖經


喬治二世登基十年後,鑒於自己的故鄉漢諾瓦還未有一所裝點門面的高等學府,身爲英國國王,同時兼差為漢諾瓦選帝侯,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内的其他選帝侯攀比時,普魯士就擁有四所大學,而自己出生的老家漢諾瓦,連一所像樣的大學也無,遠遠比不上神聖羅馬帝國境内的其他邦國,如何與其他選帝侯平起平坐

聽取宰相 Gerlach Adolph von Münchhausen的建議,地點選定在哥廷根,原因是此地修道院擁有一所藏書極爲豐富的圖書館,有價值連城的古騰堡聖經,以及中世紀手抄本古籍,並長年維持歷史悠久的講學傳統,先天條件已經具備了大學的雛形。於是以這座圖書館爲基,便在哥廷根設立了一所大學。

大學於1737年九月十七日正式開幕,1748年國王本人還曾經親臨造訪。

德國大學大多以建立者為名,而其建立者又多是國王、大公、領主等權貴金主,哥廷根大學全名為︰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便是以喬治二世爲名,拉丁文︰Universitas Regiæ Georgiæ Augustæ,此字樣與喬治二世的圖像,便成爲大學的徽章,大學内部使用的文件與所頒發的畢業證書都印有這樣的徽章。

日後,喬治二世的孫子登基為英國國王——是爲喬治三世這個喬治三世是第四代移民,與前三代父祖輩完全不同,他是漢諾瓦王朝中第一位在英國土生土長的英國國王,沒去過漢諾瓦,卻想起漢諾瓦的老家來,便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送往哥廷根留學。英國女主登基後(維多利亞女王),恩斯特奧古斯特Ernst August登基為漢諾瓦國王便是其中的一位王子。

與英國有著深厚淵源的哥廷根大學,直到1806年,曾經在此註冊留學的英國學生共有237人,這讓這所大學成爲國際性的大學。

受到英國自由風氣的影響,哥廷根從創立起,便有著學術自由,曾經在此地學習、任教、研究的名人中,諾貝爾獎得主有47位,在歐洲僅次於劍橋、牛津、柏林自由大學與巴黎大學。此外,曾經在哥廷根就讀與研究的名人之中,還有數學家高斯、童話之父格林兄弟、量子物理家普朗克、海森堡、原子彈發明者奧本海默等人,德國史上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與洪堡德大學創立者洪堡德也是校友。

哥廷根大學既然是格林兄弟任教之地,與格林童話的淵源極爲深厚,位於童話之路(Märchenstraße)上,當地最名的童話︰『賣鵝的女孩』(德語︰Gänseliesel),市政廳廣場立有女孩的銅像,是爲哥廷根的市標,也是全世界被親吻最多次的女子。

哥廷根大學的圖書館是爲德國五大圖書館之一,列爲國家圖書館,不但中古修道院時期以來便有豐富的藏書,藏有許多珍貴的手抄書,其中以古騰堡聖經孤本最爲著名,是全世界僅存的稀有的羊皮紙印本,被UNESCO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古騰堡聖經的電子化與重新印刷,是這幾年大學圖書館所完成的艱巨計劃之一。

今夏,曾經在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館中,瞥見古騰堡聖經複製本的蹤影,正是出版於哥廷根……

 

註】參考資料︰Michael Billig, Wem gehört diese Universität? in: Die Welfen: wie aus deutschen Fürsten englische Könige wurden, G Geschichte 3/2022, S. 44-45。諾貝爾獎得主資料根據哥廷根大學官網︰【Nobelpreis
古騰堡聖經官網︰【Gutenberg-Bibel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Blogger

 

毛茛花


時經兩個月漫長的機械拷貝動作,工程大底上告一段落,今天總算鬆了一口氣,心情極佳。

長篇小説的頁數實在是太……多了,暫時先擺著,不急著處理,即便斷線,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工作雖尚未完成,目前站上營運似乎趨於穩定,先壓壓驚,喘口氣,除了小説之外,就剩最後四個檔——山居部落格。

欣喜若狂。

枯燥無聊的拷貝是一端。

另一件耗時的事就是版面設計。

這兩個月設計了十幾個分頁(請看作品目錄與介紹),每個分頁的版面都要不同,確實既費時又費力。但花這些時間是值得的,透過不斷的嘗試,我掌握到如何以部落格來張貼小説的要領,以及小説目次的編排秘訣。此外,Blogger字型選擇非常多元,我找到了美斃的日本楷體,以及其他優雅的日本字型。

總之,想參觀的人,自己進來逛逛︰薇亦柔止——歐洲歷史言情、三語、資優、學障、多重特殊

小心!這座文字大倉裏囤積著許多陳年爛米,還沒空理出頭緒,請大家多包涵啊!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世足失足

 

在德國經常可以見到銅像挽著花朵


這兩星期陪孩子們看世界杯足球賽,他們看得捶胸頓足,我看得心裏想,早點輸掉,早點結束,就不必繼續折磨下去。

昨夜有兩場比賽同時進行︰德國VS哥斯達黎加,西班牙VS日本。

比賽進行之前,四隊的戰績十分有趣︰德國輸給日本,日本輸給哥斯達黎加,哥斯達黎加輸給西班牙,西班牙與德國踢平。德國隊若是想晉級的話,非得踢贏哥斯達黎加不可,但前提是西班牙也必須戰勝日本,這造成昨夜戰況起伏不定,讓我們渡過了極具戲劇性的九十分鐘。

這非但是場實力硬戰,更是一場心理戰。

自己的球可以掌控,別人的輸贏卻無法幫上忙。

上半場德國與西班牙皆領先,在實力懸殊之下,看似日本與哥斯達黎加非輸不可了,可是到了下半場,戰況急劇翻轉,一切成了昨是今非。不久便迎來了日本踢平西班牙的消息,德國如夢初醒,非但自亂陣脚,哥斯達黎加猛烈攻勢下,讓對方連進兩球,那一廂西班牙也很不爭氣,竟然落後了日本。眼看著西班牙與德國雙雙就要被淘汰出局了,我心想德國爲何不乾脆輸了算了,反正就算踢贏了這一場,最後還是得輸。

但,他們是四顆星的球隊,不願認輸,面子要緊,終場以四球險勝哥斯達黎加,幫西班牙晉級,卻幫不了自己晉級。

世界超强西班牙狂牛隊居然輸給日本。

看來像是西班牙故意放水輸給日本。

像是一場兩國携手踢走德國的陰謀。

無論實情如何,德國足球隊自八年前獲得世界杯冠軍之後,便一蹶不振,近兩年更是面臨了青黃不接、新血更迭的嚴峻考驗。很多球隊在得到冠軍之後,馬上陷入低潮,失去贏球的動力,更害怕面對輸球的命運。去年歐洲杯冠軍——義大利,索性在資格賽中,直接淘汰出局,連飛往卡達的機票都省下了。

國家也是如此,盛極便是衰亡。

奧地利在法蘭兹約瑟夫統治下,帝國版圖達到巔峰,但就在他死後兩年,奧匈帝國立即分崩離析、四分五裂,一場世界大戰打下來,哈布斯堡家族作爲歐洲最强盛的王朝,從此在歐洲史的舞臺上銷聲匿跡。

寫作也是如此,在一部作品完結之後,人就會陷入無動力的膠著狀態。

啞口失語,頓失所依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瓶中信

 


題目︰人生行囊

題目説明︰所有傾倒的、忘懷的、原諒的過去往往會以另一種形式回到人生行囊之中

想對瓶子主人説的話︰人生美好的部份收納於囊中,痛苦的部份傾倒出囊外,然而所清走的,往往會不斷地回到行囊之中,如何將痛苦全部清空?讓人生行囊裏重新裝滿喜樂與希望?讓你再度得到勇氣、背負起它,繼續往前走……

剛剛在EP流放的瓶中信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梳理過去


Schleitheim 


        最近疏於更新,前些日子EP站長家人生病,網站營運亮起紅燈,讓我不得不緊急刹車,專心做備份,至今還沒拷貝完畢,沒空生產新的小説。

在拷貝的辛苦過程中,工作量大得令人摒息,這使我重新思考寫作方向。

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感慨,是因爲文章所帶來的沉重負擔,整理起來費時費力,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珍寶,同時也發現廢文多於珍寶,覺得不應急於生產,該是緩下脚步的時候了,也該收起廣泛多元的觸角,先將心力集中在三個領域︰

整理學障資優與多語教育部落格舊文︰【三語如影隨形

開拓歐洲史的撰寫︰【歷史、聯姻、權謀

黑森林生活日誌︰【空山不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