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在家自學需要買課本嗎?


為了要讓諼諼在家自學,我最近做起準備工作來,陸續地在網路上查找了一些資料,有些家長建議設計學程,有些建議買教材。甚至在美國有些網站有賣一系列在家自學的教材和練習本,皆標榜著,所有的教材根據純正的基督教教義編著:英文課沒有童話魔法故事,自然課沒有進化論,社會課沒有同性婚姻,宗教課沒有普世宗教,等等。這些教材看似自成一套完整的系統,但價格不便宜,不由得讓我心中起了一串串地疑問?

首先,我必須承認,如果有錢買這種教材的話,其實我也會去買,買了之後,媽媽就沒煩惱,照本宣科,一頁頁讓孩子學下去就沒錯了。但實行這樣的教育,除了能保有教義純正之外,其實如果要認真在家實行的話,我心裡懷疑著,那跟在學校學有什麼不同呢?差只差在一個是老師教,一個是媽媽教,這樣的教材還不是讓孩子被動式地吸收課本知識,被動式地聽媽媽講課,於是我心中懷疑著:在家自學需要買昂貴的教材來教嗎?

進一步想想,我的在家自學教育不是現在才要開始,其實以前早就開始了不是嗎?我當初也並沒有買下任何的教材,光靠著網路和圖書館,就教會了孩子閱讀。也從中領悟到,孩子的閱讀能力要不斷地提昇,絕非是靠著一套書就能夠達成的,而是要靠著孩子自己不斷地讀,不斷地從閱讀中吸取經驗,更關鍵地是,孩子要能不斷地擴大閱讀的題材和探索的領域,這樣才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的文體和字彙,最重要的是,不斷地讀才能夠不斷地從閱讀中得到樂趣,把閱讀當初日常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做,這樣的閱讀教育才能夠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昨天去博物館的經驗告訴我,去博物館之前先讓孩子大量地閱讀相關書籍,孩子就能夠從博物館裏面的實體得到印證,這種學習方式最有效不過的了。來澳之後,我借了不少恐龍和生物方面的書給他讀,兩三個月之後,這次有機會讓他自己在博物館中得到實體的印證,讓我感受特別深刻。我們還在德國時,我曾經帶他去過兩家動物園,還有參觀過幾家宮殿裏面收集標本的標本室(從前製作標本是屬於貴族才做得到的事業),都沒有這次來得深刻。因為,之前孩子沉醉在中古騎士的世界裏面,那時參觀博物館和城堡都是為了騎士而去的。自從孩子閱讀能力從騎士城堡之中充分地得到提昇後,進而閱讀各個領域的書籍。在昨天參觀「Australian Museum」之前,他算是已經廣泛地涉獵過不少生物和恐龍的書籍,昨天所看到的實體後,更能充分地印證他從書中所得到的知識。

從這個經驗中,我不得不問,在家自學需要買昂貴的教材嗎?我認為不需要。自學貴在自由自在,貴在非功利性的學習,貴在自動自發,貴在熱愛知識,貴在自主探索,貴在隨意讀讀隨意討論。我的確買了一些練習本讓他練習著色畫畫,也買了寫字本讓他練習寫字,中文學校也有發練習本,我也督促過孩子寫方塊字(老實說,他寫得很痛苦)。孩子想寫就寫,我也沒有規定和強迫。他的字還很扭曲,表示精細動作的發育還不是很完全,我想還得等一陣子,再讓他多練習寫字。孩子有動力自己想寫幾個字時,特別在畫畫時會表現出來,我也不指導他要有正確的拼音,也不糾正他的錯誤,要寫就寫,讓他寫起字來完全沒有壓力。

我曾經在網上讀到一個實行在家自學的媽媽建議了一些歷史教材,媽媽很細心,在選購之前也都有經過仔細的比較,問題是,這些教材都有著一般歷史課本的毛病:第一,貫穿古今,第二,每課之後一定有練習題。我自己也是學歷史出身的,基本上學習歷史如果淪落到是非選擇填充問答題,那就完全喪失了學習歷史的目的了。尤其是要讓一個小小孩學習歷史,首先要讓歷史有趣,第一,要讓枯燥的歷史變成一篇篇有趣的故事,第二,閱讀歷史要主題式進行,避免從開天闢地到第二次大戰這種通史式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歷史的方式既無法深入歷史課題又枯燥無聊,孩子很快地就會對歷史失去興趣。

我使用的方法是:主題式學習法,選擇一個孩子最感興趣的主題,從一個主題擴大到另一個主題。小孩讀些中世紀騎士的歷史之後,我們可以從這個主題擴大到十字軍東征,孩子就有機會認識到回教徒和聖城耶路撒冷,接著我們可以從中世紀往上追溯到羅馬時代,更往上推移到希臘時代。羅馬時代有埃及豔后周旋於凱撒和安東尼之間的故事,有驚心動魄的競技場,有龐貝城沈沒於火山之中,希臘時代有木馬屠城記的故事,有萬神殿與希臘神話,在學羅馬時代時可以帶進耶穌基督的故事,從耶穌基督的誕生可以往回推移到整個希伯來人的歷史,從希伯來人的歷史更可以擴及到埃及的歷史文化,亞述人與波斯人的興起等等。最近我們在讀的是英國的都鐸王朝,配合著我們來到澳洲,維多利亞女王的無所不在,我開始讓孩子認識一點英國的歷史,還可以順便從這裡回到孩子最喜歡的主題:圓桌武士,獅心查理和羅賓漢的故事。

買本歷史教材或許能夠避免自學的疏落與缺陷,只要貫穿古往今來豈不是萬無一失,但是歷史教育的目的並非在於貫穿古往今來,而是讓孩子愛上古老的故事,進而探究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環境與思考方式。至於是否要一定要有貫穿性和一貫性呢?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對於歷史觀念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不妨多把握孩子喜歡聽故事的特性,把歷史變成精彩的故事,深入古人的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孩子自己就能夠拿起歷史書看得津津有味了。
在家自學是需要教材的,而教材就是圖書館的書,不一定要買本教科書,按照教科書的編排與進度來教小孩。我主張主題式教學法,無論是歷史,地理,宗教,科學還是語文,都適合於這種教法。至於數學,物理,化學的話,的確是需要買本教科書來教。幸好我的孩子還小,目前還用不到。我主要還是根據孩子目前的興趣和生活現況來收集書籍,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這不需要花錢一毛錢,只要是孩子有興趣想要讀的書都可以向圖書館借來使用,根本不需要額外花錢買教材。



過度早教



過度早教

我們搬來澳洲後,面臨到諼諼年滿五歲,馬上明年初就要入學了,我每天心裡交戰著:要讓他入學還是不要?由於孩子的生日在入學期限的邊界上,所以我們如果明年讓他在家自學,並不違法。而且諼諼非常喜歡閱讀,實在沒有必要讓他坐在課堂上,接受被動式的教育。

孩子愛讀書,每天晚上睡前不讀書讀到半夜三更不關燈,這個現象已經持續了一段時日了,我們做父母一方面感到很高興,另一方面也感到憂心。是不是過度早教了,導致孩子只讀書,不玩遊戲呢?其實他也不是沒有在玩,他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在玩樂高,還有他那些騎士城堡警察莫比人,玩的時候,神情專注,自言自語地編故事,目前沉浸在俠盜羅賓漢的故事中。

昨天我們全家去參觀「Australian Museum」,我從中嚐到了在家教育的「果實」。孩子對於博物館裡面所展示的動物與昆蟲,不僅僅說得出來名字,而且還可以說出牠們的特性,熱烈地討論著「牠們在做什麼?」,這的確令我們感到十分驚訝。他怎麼知道的?

這個博物館主要是展示動物標本,還有介紹絕種與瀕臨絕種動物,教育的主題放在保護環境,保護動物,保護澳洲土著文化,不讓稀有動物繼續絕種下去。我們之所以會去這個博物館,最主要的是,裡面有展示恐龍,巨大的恐龍最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了。雖然我們也知道所有的博物館所展示的恐龍都是複製品,不是真正的化石,但是孩子最近非常沉迷於看恐龍書,我們為了配合他的興趣,鼓勵他閱讀更多恐龍與動物的書籍,看複製品有價值嗎?絕對是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於是我們就決定帶孩子去參觀這家博物館。

孩子一整天很興奮地跟爸爸討論著恐龍,我對於那些珠鏈般的恐龍名稱,避之唯恐不及,爸爸小時候也曾迷戀過恐龍,對恐龍的名字很熟,他當然只願意找爸爸討論了。看到那些稀有瀕臨絕種的動物時,孩子卻能夠如數家珍地說出這些動物的名稱,名稱都很難記很難念耶!我並不記得自己曾經教過他認識這些動物,因為連我長這麼大都沒有聽過這些動物。問他怎麼知道的,他說從書上看來的,還說得出書名。大人要怎麼教小孩呢?拿書給他讀就對了,根本不必怎麼花時間花功夫,有書他自己就會讀,不是嗎?關於這一點,我有信心。果然,事實印證了我的方法。在博物館裡面我們還看了一些短片,其中一個是介紹一隻被保育的「老虎」,最後還是死了,絕種了,科學家嘗試著要利用基因工程讓牠重新活過來,當時我感到這支短片在孩子腦海中產生深刻的印象,還一直問爸爸什麼是clone?大哉問!我只能說就像生雙胞胎一樣,生了兩個小孩一模一樣,當然不是那麼簡單。沒想到,孩子一回家就拿書翻給我看,我們借的書也有介紹這種動物,難怪他會印象深刻,因為之前在家就讀過了。

我心裡明白,我的孩子很熱衷於閱讀,只要他有興趣讀,我就有興趣借,就會帶著他去圖書館借閱他有興趣的書籍,我借的書大部份都是圖文並茂,有清晰的圖片解說,容易瞭解記憶,但是解說最好不要太簡短無聊,最好同樣的題材多借兩三本,讓孩子重複閱讀加深印象。

他只要有書看,就不會無聊,即使沒有玩具,沒有旅行,沒有盪鞦韆,孩子一樣每天快快樂樂地悅讀,不吵也不鬧。但只要我一拿起中文書,他就一臉不高興,雙眼發紅,顯然地對於學習方塊字很反感,欠缺學習的熱情。昨晚睡前和孩子吵了一架,說道理給他聽,他還是不願意學方塊字,我開始省思,自己是否也中了早教的毒了。古人三歲啓蒙,我等到他五歲才啓蒙,應該不算太早。我心中開始自責起來,要讓孩子喜歡學中文,那必須要讓先他自己喜歡中文才行。要讓他喜歡中文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像當初他學英文閱讀之前,我整整讀了一年英文繪本給他聽,所以英文閱讀才能夠學得這麼快。學中文難道道理不同嗎?難道我不能再多讀故事給他聽嗎?我只好拿起一本內容比較長,而且沒有標音的中文書,是一本他自己沒有辦法讀的書,這是一本有關騎士的書,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主題,我按照以前的方式,讀書給孩子聽,他很喜歡很高興,讀完之後,我回房睡覺,他繼續在自己的房裡讀書,這次他大聲朗讀出來,雖然讀的不是中文,我也不禁止他,他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就好了,我就任他讀了。

對於孩子的學前教育,我一直把目標放在三語教育上,讓他的三語能力能夠均衡發展,既沒讓孩子額外學才藝,也沒花大錢買神奇的早教教材,更沒讓他從早到晚只待在幼稚園裏,我只是利用我們所處的環境來進行語文教育,從小讀書給他聽,儘量利用圖書館資源,多借書給他讀,多讀書給他聽,並沒有額外補習上課,更沒有逼迫孩子讀書,聽故事。於是,我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書,讀到喉嚨疼痛不已,他還是要求我繼續讀。不是說,兩三歲的小孩注意力只有幾分鐘嗎?我的孩子聽故事一聽卻可以聽一兩個小時,完全停不下來。自己會讀之後,同樣的情況再度出現,書也是一讀就是兩個小時以上。這算是過度早教嗎?揠苗助長嗎?

他每天的日常作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想讀書就讀書,想玩樂高就玩樂高,想玩莫比人就玩莫比人,想畫畫就畫畫,我們家沒有電視,沒有電玩,我早已經不使用筆電了,更不會讓孩子碰手機打電動。我們這麼陽春的家庭生活,孩子唯一日常的消遣娛樂大概就只有看書了。

有個教育學者提到:早教的問題並不在於時間早晚,而是怎麼教的問題。如果孩子喜歡看書,熱愛閱讀,在他四歲時就教導他閱讀,讓他五歲時就具備獨立吸取知識和探索世界的能力,這算是度過早教嗎?絕非如此。如果他不喜歡讀書,在四五歲時,我就規定每天要讀書一本,讓孩子心理產生極大的壓力,造成不喜歡讀書,不愛學習文字的心理,這就算是過度早教了。如果孩子每天能夠自己選擇要讀的書,要做的事情,就算他每天讀書十本,我也不認為這是過度早教,揠苗助長。理想的教育是要配合孩子的興趣喜好來進行,讓興趣和喜歡成為學習的動力,並且儘量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去挑戰難度較高的書籍,而非一味地灌輸大量的知識給孩子,逼迫孩子學習能力還不到的知識,就算孩子有高度的興趣,孩子的學習動機早晚也會被被動學習的方式給磨滅,被逼迫給嚇跑,就算每天只要求讀一本書,若一本書能造成孩子的負擔和心理壓力,讓孩子對學習感到厭煩,這就是過度早教了。

目前,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孩子學會了閱讀,能夠自由自在地閱讀,看懂書中的故事,吸取書中的知識,心裡就認為學習中文不是讀書必要的手段,就算我千方百計嘗試各種方式誘導,想讓孩子喜歡「學中文」,效果還是不佳。今天心想,我還是必須回到「威脅利誘」的老方法。孩子只要願意跟著媽媽讀一次中文,就可以得到一個好寶寶貼紙,集滿點數就得到獎品,唉!沒錯!我們必須重新玩起集點遊戲,「威脅利誘」讓他乖乖地跟我學中文。

最後,我不能忘記在家教育的初衷,當初想要讓孩子在家教育,就是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讀書年,讓他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書海之中,讓他自己去挖掘知識寶藏,讀書並不貴在高難度高理解力,而是貴在自由自在。就像我們昨天在博物館中,他停留最久的地方卻是挖恐龍化石的角落,雖然那些不是真的恐龍骨頭,只是一個讓孩子玩耍的角落,但在玩的時候,他好像真正地親身經驗到挖掘到化石的快樂。那不是坐在課堂上被動地吸收知識所能夠得到的快樂,而是一種自己發掘發現的快樂。我不是就是想藉由書,讓孩子自己去發掘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嗎?讓他學習的動機源源不絕地持續下去嗎?而前提卻是要能夠會閱讀。中文也是如此,不是嗎?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直接識字法


顯然地,諼諼會讀漢語拼音之後,走上了高速公路的快捷道路,就不願意走鄉間彎彎曲曲的石子路了,會了漢語拼音,光讀拼音,能夠迅速閱讀,就以為自己會讀了,根本不願學漢字。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必須另外構思一些技巧來提高孩子認字的意願。首先,我放棄了枯燥的「讀經識字法」,改用「繪本識字法」,讀故事最能夠吸引孩子了。難讀拗口的經文,孩子經過幾次朗誦就能背誦,那背繪本豈不是稀鬆平常呢?果然如此,我找了幾本文句通順,內容不要太長的繪本,只讀一次兩次孩子就能夠朗朗上口,不費吹灰之力。指讀時,由於不是什麼難讀的經文,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會讀了,讓他覺得要學會讀中文,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事實上,要克服心理對中文的恐懼的心理障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朗誦幾次,指讀幾次,文章顯然背得很順,但我知道孩子根本不識字,孩子自己也說他完全用猜的,根本不會讀,於是,我以單個字來問他考他,果然認不出來。

為了要讓他真的有在認字,不是靠背誦讀出整個故事,於是我把整個故事鍵入平板電腦,每頁鍵入一句,每一字都附注漢語拼音,然後第二頁出現同樣的句子,刪掉漢語拼音,就這樣重複讓孩子讀幾次。孩子會讀漢語拼音,刪掉漢語拼音時,只憑著記憶讀出整個句子,但有在認字嗎?答案是,沒有。但沒有關係,我們必須瞭解到兒童認知的特質,他們會「認句」。

兒童對語言的掌握,是先從文,然後再句,然後是詞,最後才是字。於是我就根據兒童這個特質,設計了「繪本閱讀法」,讓孩子熟讀整篇故事之後,然後讓他認出個別的句子,先順著讀,讓孩子讀幾次之後,我們可以讓孩子「跳著讀」,看看孩子有沒有能夠「認句」,很神奇的是,跳著讀,完全不順著故事情節讀,孩子卻會「認句」,如果問他個別的字時,卻不會「認字」。

經過幾次的「認句」練習之後,就進入第二階段。其實這時候,孩子只是熟練了整篇文章,並不俱有識字能力,但是經過前面的「認句」練習,的確也記住幾個大字。相對於第一階段的朗讀,背誦,和「認句」,第二階段就是精讀了,但先不要要求孩子能夠認出個別的字,我們要先讓孩子精確地記住詞。於是,我將整篇文章重要的詞,製作成簡報,因為前面孩子已經有音標輔助了,這個階段中,我們可以試著刪掉音標,讓孩子自己讀出故事中重要的詞,很神奇地,孩子的確能夠根據第一階段「認句」的經驗,認出個別的詞。

最後的階段,就是認字了,我們可以嘗試著要求孩子指出在書中其他地方重複出現的字,看看孩子經過前面的練習之後,有沒有認識個別的字的能力。第三階段是最難的階段,我的孩子認個別的字的能力很差,背一整篇文章,認句,認詞,都還蠻簡單的,對於認字就非常地困難。之前,他早就認「我的」「你的」「他的」,但是「我」卻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學會。正如「大魚」會認,卻認不出很常出現的字:「大」。

繪本認字法就是要利用兒童思考的特性,強調「認句」與「認詞」,所以孩子先不會認個別的字沒有關係,更別要求會寫,而是要先學會認詞,讓孩子直接閱讀,從整篇文章中來認詞。並且儘量讓孩子大量地閱讀,從豐富的閱讀經驗中,孩子自然而然就有機會擴大詞的組合,像: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等等,從這些閱讀經驗中來認「大」,而非認了「大」之後,才認:大魚,大雨,大人,大家,大笑。等孩子有了豐富的閱讀經驗之後,自然而然就會認個別的字了。直接閱讀法不強調認個別的字,強調讓小孩從完整的文章中去掌握詞的構成與句子的構成,儘量讓孩子大量地閱讀,不是等孩子識字量達到一定量之後再閱讀,錯過了孩子對閱讀最敏感的時期,直接在小孩五六歲時就直接閱讀。孩子閱讀量越多,自然就能從閱讀的經驗中擴大字彙量,進而增進閱讀能力。

香港很多學校所採用的就是直接閱讀法,讓學童在一年級時認一千五百字,二年級識字量達到兩千五百字,以這樣的識字量,就可以進行閱讀了。中文閱讀其實不必等到四五年級以後,低年級學童識字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可以輕鬆閱讀了。而傳統的識字教學,過於強調練習寫字,掌握筆順,大大地限制了識字量,要一個小孩等到十歲以後才真正開始閱讀,父母要讀十年故事書給孩子聽,豈不是費勁,孩子要等十年才能夠親自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豈不是可惜。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音標和直接識字

Moria Flaig
26. September 2015



我在德國曾經實行了一個月的「讀經識字」教育,讓諼諼朗讀了五章約翰福音,並在他掌握了某種程度的背誦技巧之後,試著節選一些重要的經句,逐字地指讀,啓蒙識字。

從這個經驗中,我觀察到,兒童的識字過程和成人學外語的方法完全相反。兒童不是從字到句然後到文,而是從文到句到詞,最後才注意到個別的字。直接識字法根據兒童對語言認知的特質,強調先讓學童熟讀完整的文章,然後再從文章中直接閱讀識字,而非傳統的先認個別的字,然後再從字造詞,然後利用詞造句,直到識字量達到某種程度之後才進入閱讀階段。

一般台灣的學童必須花費四年的時間在識字上,也就是在國小四五年級之前,一般小孩也就是在十歲之前,並無法進行有效率的閱讀,而錯過了小孩記憶力和好奇心最強的階段,因為識字量太低而無法獨立從閱讀中吸取知識,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基本上,一旦閱讀力無法配合孩子的心理發展與需求,錯過了這段時期了之後,這種制度容易讓小孩對於閱讀產生厭倦感,進而放棄閱讀。

直接識字法直接讓學童朗讀文章,然後再逐字指讀,在這過程中並不強調,單一字的記憶和書寫,而是將個別的字放在文本中去認字去理解。我也發現到孩子對於兩個字或三個字組成的詞,很輕鬆就能夠讀得出來,但是問到單個字,他卻往往要花費非常多時間才想得出來,或者根本想不出來。

但隨著我們離德來澳,讀經斷斷續續讀了幾次,最後隨著孩子進入中文學校而告終止。孩子正式進入體制化的學習,學校所使用的是一般性的教材,先學句型,然後學些相關詞,例如:「媽媽在哪裡?媽媽在廚房。」課本設計讓孩子針對這個句型學一些相關詞:廚房,客廳,浴室等等,然後要小孩將這些詞套用在句型之中。這樣的教學方式與直接閱讀法相去甚遠,我並不期待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孩子能在短期中學會中文閱讀。但我還是讓孩子繼續上學,主要的目的是,孩子能在每個星期中有一天,能夠浸泡在完整的中文環境中。完整的中文識字教育還是要依靠在家教育來達成,很顯然地,最終還是要靠媽媽自己在家努力。

學校所使用的教材是以漢語拼音輔助認字,於是我就面臨到了,要不要教導孩子學習音標來輔助孩子認字的問題。

在他進入中文學校後,很快地,我發現他不需經過大人教導,根據英文和德文的閱讀經驗,他馬上就會自己讀出漢語拼音而讀出課文。昨天還畫了一幅騎士與火龍對抗救出公主的畫送我,並在畫旁用漢語拼音歪歪扭扭寫出:「wawa jiu mama:娃娃救媽媽」。

既然漢語拼音不需要學習就會讀,好像也會自己拼出寫出,我就沒有額外再教他學台灣小學所使用的注音符號。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鼓勵孩子多讀中文書,讓他覺得中文其實並不難學,於是我順著孩子會照字母拼音的優勢,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有漢語拼音的繪本,有中國出版的簡體字,也有香港出版的繁體字,當然我也借了附有注音符號的台灣繁體字的繪本,夾雜使用。

從注音來閱讀,雖然違反了直接閱讀的方法,但我也不禁止他,反而鼓勵他,借了一些從中國進口附有漢語拼音的童書,讓他熟練漢語拼音的規則,只有他自己有疑問時才加以解說,最難的/j//q//x//zh//z//r/這六個音,我也沒有另外解說,孩子讀不對自己就會問,直接從過去的閱讀經驗中,去掌握漢語拼音的規則。後來,我自己想想,其實孩子學會漢語拼音並不是件壞事,也希望他能夠正確掌握漢語拼音的技巧,將來就能夠使用漢語拼音來使用電腦。

我原本是想讓諼諼學繁體中文,後來找到的中文學校教的是簡體中文,雖然這個中文學校雖也有繁體校區,但繁體校區的從學前班到小一都是都在教寫注音符號,我們現在讀的是幼低班,明年才上幼高班,後年上小一。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現在去讀繁體校區,我們要還要學兩年半的注音符號。注音符號其實是非常難寫又不實用的東西,我們小時候都是透過注音符號來認字的,但是大一點以後就沒有用了,我知道台灣人很多使用注音符號來打字,但我自己則是使用漢語拼音,知道漢語拼音更符合鍵盤的設計,能夠配合發音和語感,尤其是能配合外語的打字習慣,可以加快中打速度,在使用電腦上佔有優勢。孩子若不會注音符號對將來影響不大,但若會漢語拼音,在使用電腦上卻佔有很大的優勢,他若能認字,就能夠自然而然地使用漢語拼音來寫文章,豈不是一舉兩得嗎?於是我現在也不排斥他會漢語拼音這個事實了。內心經過一陣交戰掙扎,加上對於實際狀況的評估後,我才接受了簡體中文的教學。

「讀經識字法」強調小孩在認字前,不應該先學音標,不應該從注音認字,而要直接認字,任何的注音系統會降低孩子認字的意願。我也看出來,諼諼在讀附有漢語拼音的繪本時,因為所有的字旁邊都注有拉丁字母發音輔助孩子認字,小孩馬上可以流利地讀完一整本書,讀的速度非常神速,容易讓他得到成就感。只要讀漢語拼音照樣能讀完一本書,他當然不願意再學筆畫繁複的漢字了,這的確造成他學習中文字的一大阻礙。

於是,我現在儘量使用平板電腦,將繪本的故事做成簡報,簡報有音標的功能,我可以加入音標,也可以刪掉音標,配合使用,效果不錯。加入音標讓孩子讀起來不會太難,刪掉音標後,孩子可以從印象中嘗試著認出句子來,字看多了,久而久之,或許就會讀了。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為什麼要在家自學

Moria Flaig
21. September 2015



諼諼剛滿五歲,因為他的生日剛好在入學期限的邊緣,澳洲政府規定,剛滿入學年齡的小孩,可以延緩一年再入學。一年前考慮提早讓他在德國入學的我,現在卻想讓他延緩入學。為什麼呢?正因為他已經會閱讀了。

一年前我正如火如荼地訓練他讀英文時,心裡生起的念頭是,在完成訓練後我就要偷懶歇業,課子的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那時決心放手交給學校老師去督促,無心繼續督促另一個語言:德文。俗話說,打鐵要趁熱,趁著這股熱,回德之後,他必須馬上進入學校學習德文閱讀。

研究了德國的法規之後,瞭解了德國學童入學的概況,我所要面臨的實際的問題是,孩子若五歲時提早入學,他有可能比起同學早讀兩年,因為諼諼的生日在六月,剛好在政府所規定的期限的邊緣,很多德國的父母在面臨同樣的狀況,卻寧可選擇讓生日接近入學期限的孩子晚一年入學,我婆家的做法正是如此。所以,孩子若提早入學,年齡上有可能會比同學小兩歲,我們都知道小孩年齡越小,即使生日相差幾個月,身心發展發育都會差距非常大,所以美國的幼稚園大多以半歲來分班。此外,身體上的差距,會造成孩子畏縮和缺乏自信心,小人家兩歲,身高必定矮一大截。先不論提早入學,和延遲入學的優缺點,就身高的事實,讓我打消了提早讓他入學的念頭。

那時知道孩子近期不可能入學,而赴澳簽證未定,更無法去上幼稚園,只好帶著孩子跟著我旅行散養。幸好他之前學會了讀英文,自然而然就會閱讀德文書,回德的那段時間,孩子很配合,也體貼媽媽的心。我們在旅途中,每到一個新的城市就去找圖書館找書店,我總會讓孩子輕鬆地讀個一兩小時的書,有時也買本書,讓孩子隨時隨地可以讀書,於是很快地德英兩文,皆能夠閱讀流暢了。

我就這樣帶著孩子旅行閒晃了五個月,才來到了澳洲,到了澳洲後,還是只是到處閒晃。學校好像一輛移動的列車,我們走到哪裡學到哪裡:我們住過貴族養馬的馬場,燃起孩子對馬的熱愛,我們到過賓士汽車博物館,我們到過兩個動物園,還沒到澳洲之前就先去看袋鼠了,我們到過馬丁路德翻譯新約的閣樓,到過拿破崙大軍在耶拿駐紮的古戰場,我們在宮殿裏看到了中古騎士,我們在威瑪遇到了歌德和席勒的,我們去了德國最大的中古市集,親身經驗到中古時代人的生活,我們見證了全世界最大的飛行物齊伯林的隕落,我們在黑森林看到世界最大的咕咕鐘,我們來到了雪梨,孩子喜歡上雪梨歌劇院,我們到海邊看到被風化的岩石,剛好可以配合孩子正在研讀地球科學..... 而這些都不是在學校可以學得到的,我很清楚,留在學校中,幼稚園老師只不過讓孩子著色畫畫罷了。

來澳已經兩個半月了,我們還是沒有為孩子找學校。首先先為孩子找到書,住在旅館時就開始梭巡附近的圖書館,還買到不少廉價的下架書。搬入新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最近的圖書館,馬上借了好多書回家讀。他現在每天能夠大量地讀著歷史地理科學方面的書籍,孩子的興趣越來越廣泛,閱讀的廣泛,觸角的延伸,其實一開始只是起源於,我們在宮殿看到一個騎著一匹馬的鐵甲騎士,這副鐵甲深深地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他從騎士的故事,閱讀的興趣擴及到城堡,十字軍東征,歐洲歷史,從騎士火龍可以擴及恐龍化石,地球科學,舉凡跟戰士裝備相關的羅馬人,十字軍東征的摩爾人,聖經故事,拿破崙和法國大革命,日本武士等等,都是他涉獵的範圍,從十字軍東征的歷史故事中,可以順便研讀歐洲近東地區的地理文化,進而閱讀世界地理,探索世界地圖。孩子讀書沒有課表,沒有分科目,只是隨著他的興趣,讓他自由地探索。他也不挑,幾乎任何領域的知識他都有興趣,我突然覺得孩子其實可以不必去上學,可以在家自學。

澳洲的學制與美國相似,不同的是學童在入學時必須滿五歲半,也就是說,每年一,二月開學時,入學的小孩必須在前一年的六月底就年滿五歲,才有資格進入小學就讀學前班,所謂的Kindergarten。而德國小學則以年滿六歲為入學資格,在九月一日的開學日,所有入學的小孩必須在六月三十日前滿六歲。相較於台灣與德國,美國入學年齡則是提早一年,而澳洲則是提早半年。美國與澳洲的Kindergarten,雖然名為學前班,但小孩在這一年開始學習閱讀,卻是關鍵的一年,不能算是學前教育了,而是正式的學校教育。對德國人來說,讓未滿六歲的學童學習讀寫,未免太早了,德國人深信,身心必須要達到某個成熟度,小孩子學習起來才能夠事半功倍,所以幼稚園一律不准教讀寫。台灣學制基本上根據同樣的理念來設計,但是一般幼稚園都有教學童學讀寫注音,基本國字,還有練習算數,所以基本上大多數的台灣小孩,六歲前就已經開始讀寫的訓練。

我想讓諼諼延緩一年入學,並非因為男孩心身發展比較遲,或是因為他的年齡剛好落在邊緣地帶,怕孩子年齡小,又是男孩發育較晚,將來會比不上同儕,因而不想勉強讓他入學。我的考慮並非在此,以他目前的閱讀力,應付學校的課業應該不會是個問題。我們的考量,不是怕孩子跟不上,卻因為孩子已經能夠獨立閱讀了,因而心生讓孩子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群書中一年的念頭,這該會是多麼美好的時光啊!不必每天早起趕時間,不必寫功課,更沒有成績壓力,想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想學習什麼主題就學什麼主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多麼無拘無束。每天晚上想讀書讀到多晚,隨自己的意。若是明年起到了學校讀書,這美好的無拘無束的快樂童年就要結束了,令我這個做媽有點不忍心。現在孩子已經能夠獨立讀書了,其實不必怎麼督促,陪著他讀一年書,又何妨呢?如果不意外的話,下年度我們想讓他在家自學。

此外,我想給他一年的時間,讓他等待自己還不會或是還不想做的事情,陸陸續續我就會看到他,開始認方塊字,讀中文書,還有算數。算數也是一件他一直「不想做」的事情,雖然我們認為他早就會一點了,數字也會讀也會認,但是他總是說自己還不會。這些都是我們必須用時間等待的事情,孩子有自己的時間表,不是我們大人所能夠知道的,我們願意給孩子時間,讓他等待。

實際上,事實證明一切。諼諼自今年二月離開美國之後,如今九月了,就再也沒去上學,美國政府撥款所成立的學前識字班VPK,他並沒有上完就離開了,其實他們老師只剛剛教完26個字母,他就跟著我們十萬八千里路地搬家,從美國到德國,又從德國搬到澳洲。他的閱讀力,卻因為沒有去上學而荒廢,反而突飛猛進,現在無論英文德文,都已經達到能夠瀏覽科學方面的書籍的程度,俱有藉由文字來吸收知識的能力了。有必要讓孩子去學校讀書嗎?去「浪費時間」嗎?若是讓他留在家中讀書一年,閱讀力是不是能夠更上一層樓呢?而我現在想要努力輸入餵養的中文,是否還存著一絲絲的希望呢?

孩子還小,需要玩伴,去中文學校上了四次的課,他告訴我,他在中文學校已經交到了朋友,我很替他高興。明年若能夠進入小學,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中,或許能找到更多的玩伴。種種複雜的因素,讓我每天徘徊在「去」與「不去」的掙扎之中。如果不去的話,我就有很多羈絆,讓孩子綁著什麼也做不了?如果去的話,我夢想中的中文腦,也可能會被外在的英語環境所吞噬殆盡,而隨之灰飛煙滅。我若能犧牲一年,再陪伴他讀書一年,或許中文腦的偉大計劃能夠實現成真。彷彿中有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吸引著我,往著在家教育的方向走。

做事不能只憑著一股熱忱,我必須先評估實際的狀況,首先要從圖書館設備開始。我們去圖書館借書,初步的結果是,和佛州Tallahassee相較,雪梨市圖的圖書中,支持兒童學習閱讀的書很不足,在架子上只擺著幾本書,而且沒有分級分類,我當初在美國借了好幾百本書給他學閱讀,光是繪本就擺滿了一整間屋子,從無言書,到一字書,到一言書,親子共讀,孩子自讀,循序漸進,美國市圖童書分級非常地嚴謹,孩子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讀上來的。這裏要實行當初的計劃,有很大的困難,圖書的擺設都沒有分級分類,而且只有架子上的幾本書,讓懷疑澳洲小學生都不讀書嗎?所以我必須放棄分級式的故事書,改讓孩子閱讀科普和歷史地理。目前看來,諼諼反而更喜歡閱讀知性的書籍,當初超齡超前學習的擔憂是多餘的。

最大的收獲是,這裡的圖書館有不少中文童書。後來,孩子進入中文學校之後,我發現學校旁邊的圖書館的中文書更多,我興奮地辦了兩家圖書館四張借書卡。有書,要教孩子認漢字就有希望了。我很感激澳洲政府,很照顧非英語族群,顯然我們每個月付那麼多稅,不是白付的。

接著,要教日文和法文,能在圖書館找到教材嗎?答案是非常令人失望。和德國市圖裏面,一整櫃一整櫃的外語學習教材相比,很顯然地,澳洲人和美國人一樣,不喜歡學習外語。還好,我順利地找到了日本國際交流協會創立的日本語圖書館,還有全世界最有權威的法語專門學校:Alliance Française。我若善於利用這兩地的圖書設備,雖然是自己以土法來教,小孩應該可以學到一點外語吧。

那他的英文怎麼辦呢?我們又是無電視家庭,小孩沒有去上學,完全沒有英語環境來刺激,英文久而久之就會忘記了,不是嗎?其實不然,這正是閱讀的妙處,自從小孩學會了閱讀,現在是早也讀晚也讀,想忘也忘不了。但有些字的發音他並不知道,單單只是靠著他閱讀的經驗隨意猜猜,英文的發音例外特多,猜錯的時候常常發生。這時,小孩的確需要有專人指導,雪梨各地的圖書館中都設有homework center,讓中小學生下課後到此地討論功課,我的確應該構思些功課讓孩子參與其中,他們另外設有專人輔導閱讀,我們若是能夠善用這些設施,小孩應該有機會矯正錯誤的發音。

我現在正在積極尋找共學群體,我們是外國人,我知道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孩子每個星期能夠固定和其他小孩共學的話,應該可以彌補一些在家自學的不足。比如說,缺乏同儕,缺乏外界刺激,孩子遲早要進入社會的,雖然目前在家自學的規劃只在近期的一年半中進行,孩子若能在這段時間中在家自學,又有同儕共學共玩的喜樂,是最好不過了。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等待敏感期的到來



Moria Flaig
22. September 2015



昨天默默跟我說,他想畫畫,要我給他紙和筆。之前,他是一個從來也不畫畫的小孩,怎麼突然跟我要紙和筆呢?

沒錯已經五歲了,無論幼稚園老師怎麼引導,我怎麼鼓勵,孩子的爸,為了啓發他畫畫,甚至用印表紙把書墊在下面,描了一隻大恐龍給孩子,媽媽憂心忡忡地送孩子去繪畫課「學畫畫」,孩子卻至今在課堂上什麼也沒畫,老師只好描圖樣給他著色,不然就是坐在隔壁的小孩給他畫個五彩繽紛的花草蝴蝶,而他自己只是枯坐在課堂上,畫冊上什麼也沒留下。

兒童心理學所談到的自發性繪畫,三歲小孩能夠畫出圓圈,四歲小孩應該會在圓圈內加上五官變成人頭,五歲小孩會在人頭下面加上雙手雙腳變成小人,這些默默至今都沒有畫過。在美國時,幼稚園老師說,默默的讀寫能力不錯,但是美術方面的能力很欠缺,要我們在家加強。繪畫事關創造力與想像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嗎?要家長怎麼在家加強呢?

昨天,他自己卻啟動了繪畫的按鈕,不停地畫了一整個晚上,今天早上起床還要繼續畫。在他三四歲時,我曾經問過他為什麼從不畫畫,他說他完全不會畫,叔叔阿姨送了好多畫本,他只是拿來讀拿來看,不拿來畫。他說,他的同學都會畫魚畫樹畫花,畫小貓小狗,而他什麼都不會畫。媽媽明白了,孩子說自己不會畫,是因為畫得不像,就認為自己不會畫畫,他還不明白,天底下沒有不會畫畫的小孩,小孩畫畫並不重在「像」而是貴在「有趣」。

我很瞭解,默默是一個喜歡等待的孩子,知道什麼時候才是開始畫畫的時刻,完全自己決定,旁人逼不得的。而這個時刻而就在此時此刻,就在昨天,他一張又一張地畫著騎士的故事,有城堡,有火龍,有公主,有領主,還有一堆攻城的武器,故事中訴說這,騎士與火龍戰鬥,救出被火龍抓走的公主。還有一群騎士圍攻一個大城堡,大射「飛彈」(其實是大石頭),還有防衛的士兵從城堡上擲出一張燃燒的地毯,他還在圖畫旁邊用文字注解說明:十字軍圍攻耶路撒冷(siege of Jerusalem) ,還用了幾個生字(因為我對中世紀武器的名稱並不是很熟悉)。我從來沒有注意到,孩子自己已經開始寫字了,他所寫的就是每天所讀的。當然他寫的不是英文就是德文字,中國字還沒出現,但沒關係,他是一個喜歡等待的小孩,時間一到,中國字自然會出現在他的創作之中。

孩子的性格讓我思考一個問題:「有必要讓孩子照著學校的課表進度來學習嗎?」之前在美國上幼稚園時,不是也是有環境有同儕刺激,美國小孩幻想力真豐富,能夠把簡單的房子和大樹畫成色彩繽紛的奇幻世界,而我的孩子呢?面對一張白紙,什麼也沒下筆。今天我才如夢初醒,孩子在等待,等待最佳時機,就如當初等他開口說話一樣,足足讓我們等了兩年,一開口就會說話了,說得字正腔圓,說得很清楚。之前,其實他早就會說話了,他只是在等待,等待他有把握有信心的時刻到來,等待相信自己會說話的時刻。就像他當初跨出人生的第一步之前,他扶著傢俱足足走了三個月了,早也走晚也走,那時我每個星期帶著他去上親子課,老師早就說,他應該馬上自己就會走路了,但跨出那一步,卻足足讓我們等了三個月。而那一步,不用我們拉不用我們扶,他等等,想想,自己決定跨出那一步,而那一步非常地穩,之後走路若不是不小心被坑洞絆倒了,一直走得很穩,沒有跌倒。

在學德文閱讀時,每次都不願意讀,推說不會讀,只願意讀英文繪本,就這樣推推拖拖過了一段時日,我幾乎想要放棄,心裡盤算著:等我們從澳洲搬回德國再學也不遲呀!奇蹟突然出現,突然有一天晚上他跟我說,他要讀書,一本一兩百頁的故事書,一口氣全部讀完,不是不會讀嗎?怎麼能夠一口氣讀完一本書,而且讀得非常地順,長的字也讀得很好。原來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把握有信心的那一刻什麼時候到來,做父母的要耐心等待。

孩子的爸,從小就有數理天份,十二三歲時買了台電腦,無師自通學會寫電腦程式,上大學前無師自通學會了超難學的古希臘文,算是個天才型的人。對於兒子在嬰幼兒期沒有顯現出任何的數學天份,是有點失望。在默默兩歲剛開口說話時,數數一數馬上就數到了十幾,媽媽確信孩子曾經露出那麼點數學天份,但他並沒有數下去,停頓了下來,直到現在。我沒有繼續教他數,我想至今他還在等待,等到他有自信有把握的時刻的到來,自己就會在大腦中啟動數學的按鈕,哪怕我們要多等個一兩年,那又何妨呢?

現在很多學者批評東亞式的初級和中級教育:太早讓小孩學艱難的數學,把人生最寶貴的時間全耗在做數學習題之中,沒有引導小孩更廣泛地閱讀其他知識領域,凡舉歷史,人文,地理,文學,生物,地球科學,等等。這樣著重訓練機械式數學計算的教育,所訓練出來的孩子,雖然有很好的計算能力,書寫能力,卻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與科學知識,沒有閱讀的習慣就沒有自主思考的習慣。大部份的孩子因為學校的課業繁重,要做大量的數學國語習題,沒有時間閱讀來廣泛地吸收知識。這種機械式的訓練模式,倒盡了學生的學習胃口,以致於讓學生日後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厭惡感。

我在美國認識了一些帶著孩子到美國進修的訪問學者,他們都要在家為孩子補上美國學校所落後的功課,免得回中國之後跟不上學校進度,他們都說美國的數學教得很簡單。其實學習數學是可以等待的。孩子的爸爸,小時候也沒做什麼數學習題,長大後照樣可以成為研究數理的科學家。一個物理學博士連加減乘除法的進位和借位的技巧也沒見過!因為他們學的是「概念」式數學,而非訓練迅速計算能力的計算機。

我們的教育太過功利,只看結果,只看考試分數,只看計算結果,答案錯就是錯,連小數也斤斤計較。在德國數學老師評分不是只看答案,而是看學生推算的過程,觀念是否正確,最後的答案對不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推算過程。因為到了大學,真正物理數學的計算是不會有答案,即使有答案也不可能在短短四個小時的考堂中推算出來,何苦跟孩子計較那些小數點的細微差異呢?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四歲小孩能閱讀嗎?



Moria Flaig
17. September 2015





無論學者專家說什麼,我對於默默學習閱讀這件事情,並非一開始就計劃好的,雖然也深入閱讀了一些研究論文,也非一味地應用這些學術研究成果,想盡辦法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提早閱讀,提早學習,提早成長,剝奪童年,剝奪遊戲,破壞孩子學習的樂趣。以一種揠苗助長的心態,來設計孩子的學習生活。


孩子的識字教育,其實大多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一條路,也不過「順著」孩子的興趣和喜好,希望藉著識字,儘早培養他愛文字進而愛讀書的習慣。我當初沒有想到他會這麼早就進入閱讀階段,這段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歷程,不得不讓我肯定幼兒閱讀的成效:提早閱讀,的確能夠讓閱讀像遊戲一樣成為一種樂趣,最好在學齡前進行,在學校課業還未成為壓力之前,閱讀若能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伴隨著孩子成長的就不是電視和電玩了,而是一本本生動有趣的故事,或是地理,歷史,生物,地球科學等科學知識了。

或許你會問,孩子才五歲,有必要學歷史地理,地球科學嗎?若你的孩子天天捧著書,研究著中世紀的城堡,欣賞著奇特的鐵甲武士的裝備,並指著裝備的各個部位,記誦著拗口難讀的名稱,你也知道,這些只存在博物館的知識,今天是用不上的。但是孩子的眼神中散發出光彩,嘴角露出微笑,他是真心地喜歡鐵甲武士,想要知道所有的鐵甲武士的故事,這時候,帶著孩子參觀城堡,參觀博物館,追溯歷史的軌跡,那些枯燥無聊的名稱都會變得非常地生動有趣,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中,這些鐵甲武士都活了起來,生龍活虎地站在孩子地面前說起歷史故事來。我們去參觀Wartburg之後,孩子熱衷於「玩」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故事,因為他親眼看到路德被囚禁的閣樓,在著閣樓中,路德在很短的時日之中翻譯了新約,因而展開了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仿佛自己親身經歷。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研究地理,朗誦著每個國家的名稱,三大洋五大洲,我們幾前天才細部地讀了日本四大島的名稱,不是準備考試,更不是考填充題,孩子只不過有興趣知道而已。這一切都受惠於,孩子只要學會了閱讀,孩子就能夠自己獨立探索知識,從書本中得到知識,同時也得到樂趣。

回首來時路,在懷孕期間回台灣探望家人時,好友甚至好意地把她自己製作的圖片閃字卡全部送給我,要我在孩子出世之後,每天出示閃字卡給他看個十幾二十分鐘,據說可以增進孩子的觀察能力和將來的識字能力,她也提到,她兒子在嬰兒時期「讀了」閃字卡之後,幼稚園老師時常誇獎他的觀察力很敏銳,細緻入微,我很感激地收下了,也上網研究了一點嬰兒閱讀的相關資料。但孩子一出世,忙得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一切全部拋之腦後,至今對於嬰兒能識字的說法,還是半信半疑。


我是以土法帶小孩,孩子學會走路之後,每天勤讀繪本給孩子聽,深信小孩最好不要過早讀書識字,童年太寶貴了,怎能拿來讀書識字呢?快樂的童年就是無憂無慮地玩,這種有壓力的事情怎能讓我的孩子再去經歷呢?台灣考試制度噩夢再度出現在我的腦海中,絕對不能把媽媽的虛榮心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學習變成一種壓力,學習應該是自發性的學習,應該是有趣和美好的事情,不應該是考試,比賽,得獎,得名次。


三歲時孩子在美國正式上幼稚園,課程裏面有包含認識字母數字和簡單的西班牙文,我也不以為然,三歲小孩識字太早了吧!他兩歲才開口說話,從中文開始,慢慢地會說點德文,再來慢慢地進入用英文表達的階段,三歲時連話還說不清楚,為什麼要識字?但孩子一進入幼稚園,的確改變了我們家「一人一語」的政策,我開始改讀英文繪本給孩子聽,早也讀晚也讀,希望孩子能在學校找到朋友。我整整為孩子讀了一年的英文繪本,有些故事他全部背下來了,讓人誤以為他會「讀書」。朋友說他翻著書在讀,當媽媽的我當然知道他不是在「讀」,而是媽媽把故事讀了幾遍,孩子就全部背起來了。孩子早也要媽媽讀故事,晚也要媽媽讀故事,繪本讀到了四歲,我真的讀煩讀累了。


爸爸一聲令下要離美,媽媽緊張起來,離開美國後孩子的英文肯定忘光光。一些研究指出,小孩若學會了閱讀,自己就會從閱讀中繼續增進英文能力,雖然沒有英語環境的支持,孩子也不至於把英文忘光光,如果能夠俱閱讀的能力,孩子就能夠藉由書本自己繼續學英文,於是媽媽和寶寶開始了閱讀之旅。當時我們並不知道,回德之後馬上就會搬來澳洲,如果知道的話,媽媽大概不會教孩子閱讀了,反正學校會教,為什麼要媽媽這個外行的來努力呢?


於是默默在種種複雜的背景之下,讓我「逼著」學閱讀。四歲到四歲半學英文閱讀,四歲半回到德國之後,緊接著,四歲半到五歲學習德文閱讀。老實說,一開始是需要經過一番威脅利誘的,如果大家有讀到我寫的三語寶寶學英文閱讀與德文閱讀的文章,就知道我的心路歷程:小孩子不是天生就會閱讀,閱讀需要經過系統性地學習,需要大人的教導和督促。而且我們是三語家庭,逼完了英文,換逼德文,逼完了德文,換逼中文。我第一段提到的問題統統出現:提早閱讀,提早學習,提早成長,剝奪童年,剝奪遊戲,破壞孩子學習的樂趣,揠苗助長。


有必要讓小孩這麼早學閱讀嗎?在這一年課子的過程中,自己常常憂心逼孩子識字會造成後遺症,壓力會讓孩子日後厭惡學習,過早閱讀會讓孩子將來排斥書本。結果,在我的孩子身上產生的卻是非常正面的結果,孩子自己會閱讀之後,更明白了知識是從書本中來的道理,想要求知首先先要學會閱讀。於是孩子早也讀晚也讀,對於書愛不釋手,他從閱讀的經驗中,他體驗到了,從書中能得到比從大人口中得到的更豐富的知識,只要他想知道的事情,他都可以從書中得知。以前只是媽媽讀故事給寶寶聽,但從來沒有讀過知識性的百科給他聽,自從自己會讀了之後,現在可以自由地廣泛地探索自己的興趣,凡舉:中古城堡,中古騎士,十字軍東征,羅馬帝國,埃及金字塔,墨西哥金字塔,恐龍,鯨魚,企鵝,聖經故事,世界地理,世界地圖,地球科學等等,孩子現在都可以藉由閱讀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知識。當媽媽的更輕鬆了,不必早也讀晚也讀故事給孩子聽,媽媽只要當一個引導的角色,找到適當的書,找到孩子有興趣的主題,配合著孩子的興趣,在圖書館挖寶,帶回家讓孩子讀,挖到寶的話,就像開啓一扇門,就能讓孩子孩進入某一知識領域,對孩子而言是一次又一次的地理大發現。

比如,我最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很有趣的介紹地理的書,書名叫做:「Atlas of Adventures」。基本上這是一本繪本,而且沒有地圖,沒有地圖的地圖集(Atlas),我們看作者精心製作的地圖卻是,在日本畫的是,一群猴子洗溫泉,在美國畫的是,密西西比河的蒸汽船,在埃及畫的是,幾隻駱駝拿著望遠鏡,載著遊客觀光。這本書深刻地引起孩子對地理的興趣,現在他每天搖頭晃腦地朗誦著各個國家的地名,更進一步地學會看地圖,現在已經能夠在地圖上指認出,自己居住過的國家:德國,台灣,美國和澳洲,他現在要求買一個地球儀。沒有地圖的地圖集,的確是一本非常棒的書。

怎麼讓孩子有系統地讀聖經呢?不是只是侷限於諾亞方舟和亞當夏娃的故事。我們買了一套漫畫聖經,不要太漫畫,也內容也不要太簡單,畫風不要太誇張,要忠於聖經原文。這套書我們買的是德文,也有英文版,書名為:「The Bible in Pictures」 。孩子早也讀晚也讀,睡前都要讀個一兩個小時的「聖經」。漫畫能算是閱讀嗎?只要這些漫畫集能夠讓孩子能夠把聖經主旨大意都瞭解了,我有信心那本厚厚的聖經,將來要讀熟,應該不是問題。

默默有時讀到三經半夜不睡覺,五歲小孩提早變成青少年熬夜看小說。我想,孩子還沒入學,現在散養在家,每天都睡得飽飽的,就算偶爾熬夜讀書造成睡眠不足,應該不會影響正常發育。一開始的確有點擔心,擔心小孩是不是會過早得到近視,我們家沒有電視,也很少讓孩子接觸電腦螢幕,眼睛應該不會讀書讀壞了吧?孩子專注於讀書,荒廢了遊戲,是不是也會留下後遺症呢?他會不會跟他爸爸一樣變成個書蟲,只愛讀書,長大後沉默寡言,不善與人交往?


但看到他文字的熱情,我沒有後悔提早讓他識字,因為對他來說,讀書是一件比玩還快樂的事情,既然孩子能夠從中得到樂趣,這不就是教育的初衷嗎?既然他喜歡讀,那就讓他讀唄!幹嘛還憂慮他會讀太多,會影響身心發展呢?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中文腦VS英文腦


Moria Flaig
16. September 2015



我們搬來澳洲一個半月之後,很快地就順利地為孩子找到了間中文學校,這是默默第一次在中文環境中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動學習。默默五歲了,說話還是不改稚氣,堅持要媽媽使用乳名,自稱也使用乳名,母子之間溝通很少使用「你」與「我」,而是「麻麻」和「娃娃」。於是,想讓孩子試試群體生活,看看孩子說中文的語氣是否因此可以改變得成熟一點。此外,當然也想看看在中文環境中,是否能夠提昇孩子學習中文的意願,進而讓他在視覺上轉換成中文腦。

雪梨的中文學校大多是華人自己組織舉辦的,由澳洲政府資助,所以學費便宜,家長自行與學校聯繫後,即可入學,不需要填寫任何繁瑣的表格,也不用繳交任何文件,手續簡便,相當便民。

雪梨地區的中文學校相當多,但是要找到一家離家近,不帶意識形態色彩的學校,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台灣社群也有自己的中文學校,但是離家太遠了,交通不便,但我們也不是因此就被迫加入中國的那一方。雪梨有很多「華僑」社群,這些華僑大多來自比中國更鄰近的東南亞國家,這些華僑世代生活在海外,生長在別人的土地上,對於辦學教育自己的子弟相當有經驗,他們都能很技巧性地避開「繁體」與「簡體」的問題,「統」「獨」的衝突。此外,離我家也比較近,上課時數也比較多,更適合我們這種多語家庭。大多的中文學校上課時數是三小時,而這個學校連繪畫課加在一起,一共是六個小時。我想,這能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沉浸於中文的環境之中,於是默默就進了「華僑」學校。

老師是東北人,字正腔圓,學校所使用的教材是從中國進口的教材,漢語拼音,字體是簡體字,但校方強調,在學前課程中,孩子寫的字都是獨體字,沒有繁簡之分,所以不妨礙學習。而這個學校在其他的校區也有教繁體,但是那個學區有點遠,而且下午沒有繪畫課,我想等孩子大一點再讓他上那個學校好了。前來就學的小孩也有些香港人,老師也有台灣人,整體而言,是一個異質性融合性比較高的學校。

入學之後,我根據學校的教材課子,試圖找到更好的學習中文閱讀的方法,我馬上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由於默默已經會閱讀英文和德文,在沒有經過大人的教導之下,他馬上就自己會讀漢語拼音,按照拼音,每課課文都讀得很順,但是有沒有在認字呢?事實上,是沒有的。由於孩子對拼音文字過於依賴,對學習方塊字其實是很抗拒的。我在想,即使在台灣純中文環境成長的孩子,父母雙方也都是台灣人,但若讓小孩去上美國學校,國際學校,孩子在學習中文上,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瓶頸:中文筆畫太多太難學,孩子在學之前就先行放棄。答案是,沒錯。小孩若先學會拼音文字,心裡就會抗拒學習中文,即使在台灣那個環境中,所見所聞都是中文,但是孩子實際在閱讀中還是會過度依賴拼音文字,排斥方塊字,因為拼音文字的閱讀比較容易上手,一旦孩子的閱讀能力無法配合孩子整體的發展,比如說,五六年級了應該俱有基本的中文閱讀能力了,並且能夠利用閱讀來吸收知識,但是孩子認的字卻沒幾個,閱讀能力不能配合身心發展的需求,最後會導致孩子更加依賴拼音文字。

我五六月時在德國實行的「讀經認字」,已經擱下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日中,我們全家來到澳洲這個新國家,在雪梨這個龐大的都會裡,可忙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媽媽太忙了,導致心生「教育外包」的心態,教小孩閱讀中文實在是太難了,太沒有效率了,乾脆全部讓中文學校包辦好了。我也很快地找到了一間令人滿意的中文學校,但是,一週六小時的課程能夠將孩子的英文大腦轉成中文腦嗎?坊間有太多打著「英文腦」的廣告,而我這個媽媽卻急著想將孩子的英文腦轉成中文腦?我真的很想知道,一旦小孩變成英文腦之後,是否能夠同時擁有中文腦呢?

事實證明,沒有環境的支持,要孩子有個中文腦,實在是太難了。我們今年從美國搬回德國,又從德國搬到澳洲,我親身經驗到,孩子在環境的轉換過程中,如何將第一語言從英文轉變成德文,搬到澳洲之後,馬上又從德文轉變成帶著德國腔的英文,雖然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說澳洲英語,總之,外在環境勝過一切,這是天底下再努力的媽媽也戰勝不過的。想要小孩有個中文腦,除非回台灣上小學。

此外,孩子每天在讀的讀物是什麼呢?有中文書來餵養中文腦嗎?這裡圖書館有著大量的英文讀物,吸引著孩子,加上我們從德國扛來的一些德文書,孩子每天沉浸在「書海中」,早也讀晚也讀,但從來不主動拿起本中文書來讀。孩子從閱讀中發現,從書中可以得到無窮的知識,這個魅力實在太大了,既然由拼音文字來吸收知識是條高速鐵路,孩子還會願意學習中文,來走鄉間小道嗎?答案是,不願意。想要以中文來吸收知識,完全以中文腦來思考,這條路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太漫長了。在台灣,一般孩子到了五六年級以後才能靠閱讀所得到的知識:凡舉歷史,地理,聖經,生物,發明發現,地球科學等等,一個五歲的小孩一旦學會了閱讀英文,就能夠自己靠著閱讀來吸收這些知識,不需要老師,不需要學校,完全獨立自主,他當然不願放慢腳步「慢慢來了」。

是中文之罪嗎?絕非如此,但很顯然地,閱讀的目的並非僅僅止於學習語言本身而已,孩子若能藉著語言文字來得到訊息和知識,進而沉浸於閱讀的樂趣之中,這才是閱讀真正的目的。孩子不趕時間,沒有時間表,更沒有上班的壓力,每天有著大把花不完的時間,若能夠自由自在地看著自己喜歡的書,沒有任何目的,沒有成就壓力,閱讀之於孩子就如席勒所說的美育:沒有目的的目的性。在沒有學業壓力,沒有考試,沒有競爭比賽之下,天天捧著書,欣賞著圖畫,大聲朗讀書中的文字,是一種獨樂樂的境界,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純粹對於文字與知識的欣賞,如此罷了,在這個背後,他從未思考到將來:成績成就,考試學位,職業工作等等等,就只是很單純地喜歡讀書而已。這是我這個做媽的,每天看到都感到萬分感動的情景,我實在不想打擾孩子這種閱讀的「寧靜」:沒有夾雜任何「雜音:學業成績?」在其中。也不想剝奪孩子閱讀的樂趣:沒有目的性的目的。

我想,最終,是我這個做媽媽的要調整心態,孩子不能轉變成中文腦,那就算了,就讓他把當作一種學習就好了。他既然喜歡讀拼音文字,就讓他去讀,讓他盡情享受。至於中文教育,能夠做到多少算多少,就算成效很差,只要堅持下去,我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主動想學方塊字的。而面對「讀經識字」的神效,我只能望之興嘆了。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雪梨的外語資源


Moria Flaig
15. September 2015


我們家搬到雪梨已經兩個半月了,部落格荒廢了有一段時日了,這段時日除了適應環境,探索當地的教育現場外,為了為默默規劃一個合適的「學習語言」的途徑,實在是讓人煞費苦心。除了母語:德文,英文,中文之外,我想讓孩子在學前能接觸點「外語」,來到雪梨這個多元文化,多語環境,應該是最理想不過的了。但事實上,事與願違,經過了一段長時間的摸索,遇到不少挫折與阻撓,直到現在算是能寫點心得出來。


澳洲是外來移民眾多的國家,與美國社會不同的是,澳洲政府出資資助各個族群,讓他們在週末利用現有的學校場地,讓移民為自己的子弟進行母語教育,語言選擇多樣,學費低廉,完全家長自由聯繫報名,不會造成家長任何負擔。


經過實際理解之後,其實這種制度的限制卻不少。比如說,原來所計劃的日本語週末學校,透過郵件詢問之後,卻被拒絕入學,因為日語並非默默的母語,學校不願收個沒有基礎的學生,來造成老師教學上的困擾。這讓我想起我以前住在日本的經驗,日本是一個同質性非常高的國家,對社會每個個體極度要求高度的協作與同步調,對於異質性的事物有著強烈的排斥感,他們天生就怕「與人不同」,怕不被社會與同儕接受。因此,我非常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會拒絕讓默默入學,就是怕默默「與眾不同」的這種麻煩。

此外,這些移民的母語教育上課時間大多是在週六進行,日本語學校也不例外,這個時間無法配合中文學校的上課時間,我們終究要在兩者中選擇其一,在不想放棄中文學校的前提之下,我必須放棄日本語學校。因此,默默的日本語教育,最終還是要靠媽媽自己努力。幸而,雪梨市區有個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所成立的圖書館,日文書不少,有書就有希望,藉由這種資源,我想,自己還是可以教孩子學點日文。我在網上也找到了一些,日本人的活動,日本人教會,幼兒日本語遊戲活動,日本人文化活動,時而帶著孩子去參與,孩子應該也會學到一些日本語,不知道會不會再度被拒絕呢?只好厚著臉皮去了。


移民的母語學校大多選擇在週末進行,唯有德文學校上課時間,非常「人性化」,選擇在每週一下午四點,很符合德國人的思維方式:絕對不把假日寶貴的休息時間「浪費」在上學上。上課時間也超短的,一共只有45分鐘(中文學校包含繪畫課一共六個小時),下課後就只有遊戲時間了,直到六點半晚餐時間,可以選擇讓孩子和其他人一起共餐,或是回自己家吃晚餐。只是鐘點費的計算跟昂貴的語言學校一樣高,有點令人吃不消。


而我積極尋找已久的法語學校,還未找到,法語兒童遊戲活動,在兩個地點有舉行,但離家太遠了,沒有辦法去。有一所小學有開設法語課程,也因為學區太遠的關係,也無法進去。目前找到的,沒有入學限制的,只有Alliance Française有提供幼兒法語課程,學費計算方式與德文學校一樣,也有附設圖書館,是我們將來可以利用的資源。


此外,在澳洲移民中,來自拉丁語系國家的,人數最多的就屬義大利人了,很多市立圖書館擁有義大利文的圖書設備,有些公立小學有開設義大利文課。可惜義大利文是我最弱的語言,我只學會了閱讀,會話能力等於零。我家附近有個義大利學校,兩種語言以完全以科目做分開教學,英文時數50%,義大利文時數50%,是雪梨市唯一真正的雙語學校,其他小學所提供的外語教育,都只能稱為LOTE「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每星期只上一節課,有母語背景的學生,頂多每星期上三節,但也非每個公立小學都有為移民開設母語課程。


除了義大利學校之外,雪梨還有其他的「外僑」學校:德國學校,法國學校和日本學校,這些外僑學校不一定要是外僑才能就讀。但這三所學校並沒有實施真正對半的雙語教育,而是完全按照他們自己國家的學程和教材實施自己母國的教育,無法參加澳洲的中學畢業考試(HSC),英語只是學校課程的一個科目而已,教師和教材完全從自己母國引進。


聽說,雪梨新成立了一家中國學校,所有的科目以中文教學,明年起開始招生,我有上網查,只是學費沒有在網上公佈,要家長自己主動與校方聯繫,所以沒有繼續深入瞭解。

此外,為了推動移民的母語教育,在新州政府(NSW)特案下,所規劃的母語教育課程,在雪梨地區一共有三所小學有開設:日語課(Murray Farm Public School),中文課(Rouse Hill Public School),韓語課(Campsie Public School),印尼文課(地點離雪梨市非常遠),加上非政府資助,個人自費的法語課(Killarney Heights Public School)。這五個學校的課程,與一般公立小學所開設的LOTE不同,時數增多,母語背景學生的上課時數,可高達一週五小時,但這也並非真正的雙語教育。


中級教育也有提供外語教育,七八年級以上,一般中學有提供傳統的德文或是法文課,並列為中學畢業考試科目(HSC)。而有其他母語背景的學生,可以以中文或是日語成績,抵用於德語或是法語考試成績。


從這些政策來看,澳洲政府不遺餘力地推動移民的母語教育,擅用移民的語言優勢,並進而資助與推動各個族群的母語教育,借用一般學校的場地,普遍設立週末母語學校,這是其他移民國家望塵莫及之處。但是,對於母語是英語的族群,對其之外語教育,有點顯得薄弱與不足,與美國的狀況相差無幾。或許,某些學生能受益於其他族群,從小學起就開始接觸點外語,但是一週只有一堂課,而且沒有在中學繼續得到加強與提昇,卻讓學生改而修習傳統的德語或是法語,小學的努力沒有在成長的過程中,成為真正能夠使用的語言。整體而言,這樣的外語教育顯得薄弱與不足,也造成教育資源上的浪費,因為師資的培育與養成都是需要經費的。對於母語學生來說,也因為考試制度的「誘導」,在中學時,沒有持續下去,最終還是因為「考試」被迫放棄原來的母語教育,改而修習德語或是法語。移民的母語教育要能夠真正成功,最終還是要看是這項語言否能夠整合於學校教育中,而非長久徘徊在「週末學校」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