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fen Flaig
November 18, 2014
我們對小孩的教育,往往從自己這一代教育的缺失來思考,我們從小在大人設定的框架去成長,被聯考綁得死死的,生命中有很多失落,有很多無奈,沒有太多的選擇和自由。人到中年,驀然回首,驚覺這不是自己要的人生,一切卻已經太遲了。
我自己的成長軌跡,就是聯考世代的成長軌跡,但我不同意一些父母的看法,因為過去成長格局的局限性,不願意再讓孩子照著同樣的框框過日子,這是對的。但卻因此而不願意給與孩子任何框架和方向,對於孩子的將來,不想做任何的假想和期望,那是錯誤的。
只因為你不想讓你的孩子重蹈自己的人生,就覺得大人們的期望是一種限制,一種壓力,甚至是一種迫害,孩子在這種期望之下成長,不是幸福,能找到的,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我認為,同樣的框架倒是不必,但是一個適當的框架的確有必要。
我家的自學,也並非為了逃離框架、逃離體制、逃離局限、逃離白色恐怖。相反地,小孩子對於未來毫無概念,也不會規劃自己生活,必須完全靠著大人給與指導與方向,很多人相信,孩子是一張白紙,問題也是,孩子不能永遠是張白紙。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發展、在學習、在探索方向。
我家的自學嚴格說起來,比起體制教育,可能有更多的限制與框架。第一,我家沒網路、沒電視,嚴格地限制了孩子消費媒體的機會,是一種局限嗎?第二,我家自學要求學外文,而且不只有英語這一項,不惜利用童年無價的時間,是一種剝奪嗎?第三,我要求混血兒讀寫中文,是強人所難嗎?
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對此,我採取與補償心理不一樣方式,我不會是個完全被動觀察孩子的媽媽,我會主動引導孩子去找到自己的興趣,而且要極度地把孩子的興趣發揚光大。此外,一般教育要有的,孩子一項也不能少,光是寫這一項,就不知道費了我多少心機。孩子不愛寫字,媽媽堅持讓孩子寫下去,絕對不能鄉愿地想,現在電腦很發達,孩子不會寫字,那有什麼要緊的,會打字算是會寫字,寫字乾脆從教育中廢除掉算了。
關於夢想,讓天賦發光的論調。我自己也常常在夢想,從小到大這個夢想卻時時在改變,很正常啊,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問題。而這些夢想中,有些靠自己努力實現了,有些命運幫我實現了,有些只是停留在空想階段,天賦最終沒有發光。
嚴格說來,其實我自己和父母那一代並沒有很大的不同,他們的想法有很多是停留在空想階段,沒有實際地一步步地去實現,我自己也常常陷於這種困境之中,光只會夢想。父母對於子孫的期待,無論是當明星也好,當總統也好,每當我聽到這樣的期待時,會把它當笑話來聽,一笑置之,那是因為我知道這種期待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就像諼諼固執地要當騎士,而且是認真地在學習騎士課程:讀、寫、算。大一點之後,還要學騎馬和劍術,他的學習,一切指向騎士這條道路。但每當我聽到孩子這麼宣稱時,我不會把它當真,即使孩子滿心認真地說。弔詭的是,我卻全力支持他這個夢想,不是因為它不是真的,而是,我看重這個夢想的背後,所帶來的求知動力:歐洲整個歷史文化立基於中古史,中古史太重要了,小時候不認識,要待何時?
我自己小時候,的確從長輩口中不時聽到,要子孫當總統的笑話,反省到這樣不切實際的教育,於是想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兒子,不容許他做照樣的白日夢,就算有夢想,夢想還不夠,還要切實際地一步步去實現這個夢想,而非憑空地跟孩子說一句:「你長得這麼可愛,長大去當明星好了!」好像生來一張漂亮的臉蛋就具備了一切當明星的資格,絕非如此,我相信明星成名之前,也需要經過百般的學習和奮鬥,絕非完全靠臉蛋吃飯。
我認為一個人能夠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一輩子樂在其中,不論這件事情本身的困難度如何,的確要具備一些條件和能力的,決非憑空而來,憑空而生的念頭,其實都是空想而已。雖然我們不要給孩子限定範圍,畫地自限,但是我們的確需要培養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裝備他,讓他有能力朝著夢想去實現夢想,我認為實踐夢想必須具備三個要件:一是,要有堅持到底,排除萬難的執著。二是,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興趣。三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引導和鼓勵。
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花大錢買什麼最新研發成功專門開發嬰幼兒潛能的產品,只花了一年的幼稚園學費,而那個幼稚園也非有什麼特殊噱頭,更沒有教導認字寫字算數,只是個比較強調戶外玩沙的幼稚園罷了!我們除了這一年花自己的錢之外,對於孩子的教育,並沒有投入更多金錢,就算我買了很多書,全部都是二手的便宜貨,只有從台灣寄來的是全新的。
不同的是,雖然我不花錢投資於孩子的教育,但我花時間,將我大部份的時間投資在孩子身上,陪伴著他成長。從孩子出生到目前為止,我堅持做到三件事情來培養他的能力:一是,語言能力,二是,閱讀能力,三是,良好的品格(堅持到底、生活秩序、分享共享、情緒控制、體貼感恩的心)。而這三點,都是跟陪伴和陪讀有關。我堅持每天做到,不斷地讀故事書給孩子聽,並且在孩子獨立閱讀之後,毫不間斷地繼續進行親子共讀,不只由他讀給我聽,我自己也順便練練英文。
從我們多年來的親子共讀生涯中,孩子發掘到了自己的興趣,從當農夫、當消防員、當建築工程師、到目前的當騎士、古生物學家等等。我知道這些夢想和現實人生有很大的落差。雖然如此,我們當父母的還是要把孩子的夢想當真,盡量幫助他認識這些職業。以前,我們住在美國時,我還專程帶他去參觀消防隊,都是閱讀了二十本書的獎勵(當時,每讀完20本書,就得到獎賞,後來閱讀的速度太快,就加碼變成50本)。
當他四歲生日時,我們送他全套的巴布工程師的衣服和裝配(Bob the builder),讓他自己玩扮演角色的遊戲。現在對騎士癡迷不已,除了歐媽送了一頂頭盔之外,其他都是爸爸自己製作的劍和盾牌。雖然我們的裝備都是很簡陋的,但是孩子每天玩這兩個角色的扮演,樂此不疲。
我們從來沒有花很多錢買玩具買電子產品來滿足孩子,他也沒使用過任何的學習性的電腦軟體,我們家沒有電視也沒有網路,他的玩具只有樂高(Lego)和莫比人(Playmobil),但我們盡量支持他的興趣,從圖書館借來大量的圖書,讓他深度地鑽研他自己的興趣,這不只是累積知識的開始,也是他認識自己的開始。
在讀書與孩子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其實我在做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不是在培養他讓他將來成為消防員、工程師、甚至是騎士,我所做的事情完全和孩子夢想不同,我做的是很基礎的工作,從事所有職業都必須要具備的:「良好的語言能力與閱讀能力」。
我給孩子的第一個方向是,與外文有關的工作,中學老師或是外交工作。
他從小接觸外文是環境所造成的,不是我刻意栽培的,要說有刻意栽培的,只有教他點日語和法文,然而他從來沒有上過補習班,我也沒有額外找外語老師來教,只是利用生活周遭所能夠找到的資源,一步步地引導孩子去學習外文。孩子在學習的同時,媽媽心中卻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從事外交工作,或是當外文老師!而外文能力的確是從事這樣的工作的先決條件。
然而,我每天都在培養他這個能力,孩子自己並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學,他知道他生來就要學三種語言,問他最喜歡哪一種,他一定說三種都喜歡,為什麼要學英文閱讀,因為喜歡看故事書,想要自己看得懂,他也要我教他讀中文,但開始不久之後,馬上嘗到苦頭。
至於老師的工作,還是外交工作,孩子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故事書裡面有混凝土和救火員,書中的故事都好有趣,這是孩子對職業最初的認知。然而這些故事卻一一地在他的腦袋瓜裡面形成了一個遠景:英雄式的消防員、創造性的建築工程師、神氣十足的鐵甲武士,統統成了孩子人生的第一選擇,和媽媽想的外交工作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我至信,一切必須從這裡開始。
另一個方向是,汽車或是機械工程師。
他爸爸常常會帶著他做機器人,我想他們父子兩人可能會玩機器人玩一輩子。做機器人,所有的零件都是自己訂購組合的,不是買好現成一盒,一個小時之後就組合完畢,機器人所具備的能力可以不斷地靠寫程式來更新改進,還有不斷地購買新的零件來加強裝備,目前他爸爸只做到讓機器人發光,發出火警的聲音,還裝了六隻腳,和孩子的樂高組合在一起,機器人就會跑了。而這個機器人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機器人,倒是隻張牙舞爪的大蜘蛛。
從玩機器人當中,孩子可以認識到機械的基本知識,還有寫程式,更重要的是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孩子年紀還很小,他只能在一邊看他爸爸做,不可能讓他實際去組合操作,更不會寫程式,他現在只會樂高而已,但沒關係,他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去學習摸索,我們做父母的只是讓他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而已。
在諼諼一歲時,他對於拖拉機(tractor)有極大的熱愛,我們常常帶他去家附近的農場看那個巨大無比的拖拉機,看馬看牛,給小牛舔舔小手。有時候,我們會帶他去交通工具博物館,看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甚至協和式飛機,但他還是只鍾愛農耕機,那時他最大的興趣是當農夫,我買了很多農莊的書給他看,他除了認識到耕耘機和農具之外,還順帶認識了動物、農作物和食物的來源。
雪梨有個Powerhouse博物館,裏面有個主題是太空探險,設有無重力室和火星登陸車,這些機器卻引發了孩子對於太空與天文學的熱愛,媽媽的嗅覺馬上嗅到孩子的興趣在轉向,就馬上去圖書館把所有與太空和天文學相關的書,能借的都借回家了,趁著孩子對太空船的印象還深刻的當中,讓孩子吸收更多與太空相關的知識。
沒錯!從事這些活動的同時,大家或許可以隱約地可以感受到,在背後父母真正的想法是什麼,無非想藉這些活動培養孩子對機械的敏銳度,希望他將來投入汽車機械製造業,而這一行卻是德國最重大的工業。
那我們這樣做,是不是畫地自限?還是給孩子壓力?還是在教導孩子,人生不是漫無目的,而是有方向的?還是只是想說,孩子你現在沒有選擇,你生來,你的父母就只會兩件事情:媽媽會外語,爸爸會寫程式,所以你的人生只有二選一的格局?真的是這樣子嗎?
其實我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只是給孩子兩個選項,我們只能給他兩個方向。而這兩個方向都是配合我們自己的實際環境,還有父母的教育背景在進行的,至於孩子將來會不會當外交官還是汽車工程師,當父母的只能拭目以待。
而這兩個方向即使不是孩子真正的興趣,那也沒關係。走了,不會誤入歧途,走不到岸的話,也不會損失慘重,至少孩子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去延伸發掘其他的興趣與能力。但我們知道,孩子沒有這樣的基礎教育,長大以後,想憑著自己的力量去找到自己的方向,那就太困難了。
想知道更多雙語、三語教育的文章,請點閱:
三語寶寶遊學記-永矢弗諼
moriajoel.blogspot.com.au
或
三語混血兒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