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ia Flaig
17. Februar 2019
不利ADD兒的教學法
最近在網上遇到意氣相投的媽媽,終於,也有網友觀察到,建構式數學是不適合ADD兒的一種教學方式,對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兒童最困難的事莫過於,駕馭步驟繁複的事情,像是寫國字。然而,建構式數學不利於ADD兒,問題並非出在於理念本身,而是算式過於繁複,對於無法專心的ADD兒來說,不是幫助學習,而是加重學習,因此,建構式數學不利於ADD兒,簡單直接的教學法反而比較適合ADD兒。詳情請參照:『建構式數學』一文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20.html。
建構式數學不但強調拆解計算、步驟繁複,還強調溝通互動,我並不清楚,當初在台灣實踐建構式數學時,討論互動落實的程度如何?但在澳洲小學中,則是全面以分組討論來進行、全面以視聽媒體來教學、全面以口試來考試、紙筆計算儘量減少。澳洲小學的教學不只有數學採用建構式,而是全面建構式,本來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教育理念,但是我家的ADD兒卻完全適應不良。
近來,我讀到一本書,印證了我的觀察,作者也認為新式教學法不利於ADD兒,並引用實證研究佐證,也提及很多學障兒的父母試圖將孩子轉入體制外教育系統來減輕學習負擔,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反而會加深學習障礙,作者也把蒙式等其他教育體系也納入分析討論(請參閱:Armin Born與Claudia Oehler:Lernen mit ADS-Kinder,p73-77),我自己對於其他類型的學校毫無觀察的機會,只能以澳洲的小學為例來與讀者分享,澳洲小學正是實行新式教學法。然而,何謂傳統?何謂新式?光從字面上來看,定義籠統,簡單來說,還是可以定義為:
傳統教學法:使用教科書、學習內容固定、以靜態讀寫為學習方式、強調遵守紀律以免干擾同學、以紙筆考試為主要評量方式。
新式教學法:沒有教科書、使用多元媒體、學習內容即興不固定、以動態互動小組討論為學習方式、允許孩子到處走動、以口試團測為評量方式。
梗概而言,新式教學法重視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老師不只是呆板地照本宣科、按表操課,同時也引入不同的教學技巧,像是科際整合、差異性教學、互動教學、視聽媒體教學、實體操作,從教育的觀點出發,這應該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ADD兒為什麼會對於新式教學法適應不良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在動態太多的環境之中,ADD兒根本無法專心學習:
一、容易分心:新式教學主要使用視聽媒體教學,比起刺激原單一的課本來說,刺激源太多,ADD兒無法專心、無法吸收。
二、寫太多:由於沒有使用課本,要求記錄學習內容,做習題時,又必須寫長文,連數學也不例外,對於有書寫困難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大的負擔。
三、強調溝通互動:ADD兒大多內向安靜,比起自己閱讀、探索、操作、練習,ADD兒對於互動性的討論沒有太大的興趣。
四、學習內容不固定:新式教學要求學生自己組織架構學習主題,以開放性問答題為主(注釋),沒有固定答案,學習內容與目標不明確,ADD兒組織能力差,往往不明白學習目標為何?
五、全靠聽覺記憶:新式教學不使用課本,著重老師的口頭傳授,ADD兒患有工作記憶缺陷,一聽即忘,記不住老師傳授的內容。
六、無法應付口試。
(註釋)開放性問答題即所謂end-off,題目不固定,答案也不固定,強調自我安排組織。如何學看時鐘?老師讓學生自己畫出時鐘,然後學生自己寫上時間;如何學習分數?學生自己畫披薩,自己切割,自己寫上幾分之幾。學生得到36個銅板,由學生自己排列,可以排列成1x 36、2x18、3x 12、4x9、6x6等矩陣,以此來學除法。
然而,一個健全的教育不僅是聽、說、讀、寫、算要完備,而且孩子還要具備自發性探索、自主性學習、溝通互動的能力。新式教學法本身並沒有錯,是一個非常值得追求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問題並不在於理念本身,而是落實的方式。例如:諼諼聽覺記憶差,我使用有聲書來改善他的聽覺記憶,有聲書可以在課餘時盡情享受,這不代表要學校教學要全面以聽覺來進行,進而廢除教科書,孩子學習全靠稍縱即逝的視聽媒體,忽視有影有形有重量的書本。此外,探索性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不一定非得要以互動性的團體活動來進行,非得跟大家綁在一起,難道孩子就不能自己探索發現?
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我們可謂從新式教學走到老式教學, 最近貼出『德國的數學成績』一文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55.html,從中我深刻地體悟到,還是老式教學法比較適合ADD兒,對於曾經追求過另類教育的我,無非是一大警惕。的確,在實際的人生中,孩子兩者都需要,兩者方式都是學習,一旦牽涉到考試評量,很現實地,教育就會面臨規格化的困境,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新式教育強調個體性,卻又試圖以另一種方式把個體性規格化,在這種矛盾之中,新式教育如何取得平衡,老式教育只評量學科能力,新式教育包涵更多面向、要求更多能力,這些都成為評量的因素,對於有學習困難的小孩來說,反而變成更沈重的負擔。
在此,我不是在倡導,教育不應該重視個性、自主性、創造性,統統要回到死板保守。我覺得,當下教育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應該選擇老式還是新式,要死板還是創新,政治要靠左還是靠右,而是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期待太多,我們不應該期待孩子一次做太多事情,只不過是學算數而已,要會算、會寫、會溝通互動、最後還要建構式來培養創意,這種期待非常不實際,為什麼不單單讓孩子「算」就好了?不幸的是,父母只要聽到俱有意涵深遠、學習內容豐富、還能培養創意,不僅能夠為聽說讀寫算基本技能打下基礎,還能促進溝通互動、激發大腦發育,全方位學習的確非常地吸引人,視聽媒體似乎全都包下了這一切的優勢,但都不先想想孩子能不能應付,大家一窩蜂地盲目投入,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孩子適應不良。
老式的教學方式單純,沒有使用iPad,孩子每天所背的書包非常沈甸,裏面裝著的都是有影有形有重量的書,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小孩不會喜歡啊!但是內容明確清楚,ADD兒學起來輕鬆容易。至於人生其他面向,如:創造性、個體性、自我探索發現、溝通互動、興趣愛好、科技奇幻、甚至宗教信仰等等,不能讓孩子自己慢慢來發掘嗎?非得要跟學校掛在一起?
Moria Flaig
17.02.2019
ADD vs ADH
請注意:用藥部分,只是按照原文譯介,
不是鼓勵吸煙用藥,用藥一定要經過有醫生處方。
Moria Flaig
11. Februar 2019
德國的數學成績
上週五德國中小學發下成績單,一轉眼一個學期匆匆而逝,回想一年多前所寫的『超低的數學成績』,諼諼當時敗給最簡單的一位數加減法。時隔一年半,諼諼的數學歷經換國境、換語言、換算法(德國採用推論法,不強調步驟),竟然起死回生,遑論一位數加減法,現在連多位數乘除法也已經上手。這半年來,歷經三次數學考試,表現都不錯,還常常跟媽媽說,好喜歡數學,說得我心花怒放,幸好之前在澳洲不好的經驗沒有留下陰影,分數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歡學習。
發成績單之前,諼諼已經在盤算他的獎金了,彷彿一切都會在他的意料之中,孩子跟以前不一樣了,變得有自信了。成績單一拿回來,數學成績果然鹹魚翻身,比起最高分「極佳」,僅僅差一點:2Plus(注釋),咦!一年多前,學校老師不是說,諼諼有數學學習障礙嗎?
注釋:澳洲以A-E五等為評量方式,以C為中等,D為不足。德國以六等為評量方式,從最高到最低,依次為1、2、3、4、5、6。1代表極佳,2代表佳,3代表令人滿意,4代表尚可,5代表不足,6代表不及格。主科數學與德文,其中有一科不及格,必須留級重讀。因為小學生還不會看小數點,所以,1-2之間的分數,通常以2Plus表示,中學成績單則使用小數點。
對於一個學障兒來說,成績好壞早已不重要了,成績單只不過是個警報器,警鈴一響,媽媽馬上要去救火,現在火勢逐漸控制住。現在成績單只不過讓媽媽有個警惕反思的機會罷了,提醒媽媽要多去看孩子的強項,多讚美孩子的努力,弱項能補足就補足,不能專心不是孩子的錯,媽媽要去接受那道無法移除的障礙。
我只是心裡納悶,為什麼諼諼的數學在德國能夠得到高分,在澳洲卻只能得到低分呢?在前面的貼文『從識字障礙來看多媒體教學』中,我略微提到,問題可能是出在:教學方式的不同。
是德國小學的數學教得很簡單嗎?沒有哦!諼諼在澳洲已經升上三年級,到德國之後,是先回去讀一個月的二年級才升上三年級的,讀這一個月的二年級卻是至關緊要,這一個月我才發現,人家乘除法早在二年級就學完了,而且還要會餘數,嚇壞我這個台灣來的媽咪,在澳洲九九乘法要到三年級才會「正式」展開,之前所學的乘法只是概念而已,沒有實際演算,況且諼諼在澳洲只上了兩個月的三年級,老師根本還沒教,一下子除法要進入餘數,諼諼的數學能力又是特別差,那怎麼辦呢?諼諼一踏入學校沒多久,老師馬上主動邀請媽媽面談,老師早已發現,諼諼還不會九九乘法,直接了當地跟媽媽說了,暑假在家一個月,一定要熟練九九乘法,否則三年級的課程沒法兒跟進。
然而弔詭的是,以澳洲落後的進度、極差的成績、極度不好的計算能力,在德國卻能夠一下子突飛猛進。我曾經略微提到過,孩子進步的關鍵並不在於數學的難易度,德國小學數學教得真的很難,對於中途轉入的學生,適應上的確有困難,沒想到,對諼諼來說,純數字演練卻容易多了,這不是前後矛盾嗎?雙重特殊(2e)的小孩有一項別人沒有的特徵,難就是容易,容易反而較難,極為矛盾,面對這種矛盾,我已經習以為常了,多少已經能夠預測。
德國教學方式很傳統,使用課本以及系統化的習作本,重視計算能力,完全沒有什麼花俏的教學,沒有視聽媒體教學、沒有互動式學習,只有很死板的算,雖然死板但是對於諼諼這種患有專注力缺陷的小孩,卻是最為簡單明瞭,德國的訓練是毫無疏漏的「算」,諼諼很會算、很喜歡算、對於純數字情有獨鍾,特別喜歡系統化、並列在一起的算式(相類算式並列推論法,請參考如下算式)。而澳洲所學的建構式數學,要寫的步驟太繁複,對於對於不能專心、不能寫字的他,只要一寫,就卡住了,沒想到在德國卻遇上知己,完全不需要寫出步驟、重視視覺推演,更讓孩子高興的是,只需要用「看」就能夠算出來了,答案只要寫出一個數字,就行了。
975-7=
975-17=
975-70=
975-700=
讀者要抗議了,媽媽怎麼在這裡提倡標準答案教育,扼殺孩子的創造力,沒錯!對於學障兒來說,標準答案卻是他們的最愛,變化太多,他們無法應付,標準答案可以讓他們感到安全舒適,創造力可以表現在其他方面啊!只要學習內容明確,架構清楚,就算只需要寫出標準答案,對學障兒有幫助,又何妨呢?在德國的這半年中,我不得不說,這種標準答案的教育幫了我一個大忙,諼諼喜歡這種老式風格,喜歡重複、單調、呆板、系統化、密密麻麻的並列式,對於建構式教學法,那種重視遊戲、表達、敘述、分析、拆解、討論、互動、表情達意根本沒法度。因為專注力問題,又喜歡固執於習慣與程序,不但不喜歡變通,也沒有能力同時應付那麼多變化,老式古板的算式反而跟他很對味。
很多研究指出,ADD會嚴重影響到數學計算能力,尤其是心算能力,雖然諼諼算得很慢,也不時粗心大意算錯,但如果能夠讓他一個人專心地、慢慢地算,會有著驚人的表現,尤其對於大數的處理,比起我這個老媽媽,好太多了,用看的就可以算出來了,說他一年多前患有數學學習困難,誰會相信?
然而,專注力缺陷卻是到處留下軌跡,說是算數能力好,但是又不時卡關,沒關係,有數學課本來引導,數學本來就是抽象邏輯推演,用說的,孩子反而聽不懂,用看的,一看就明白。德國數學教學好就好在使用教科書,採用系統化算式並列(如上),看起來非常機械式、呆板、枯燥,好處是,應用視覺上的邏輯推理,只要孩子推理能力沒有問題,就算計算能力差一點、常常不專心、有疏失,不用解說,人人能夠理解。澳洲數學教學缺失也就在於沒有教科書,過於強調多媒體教學、分組討論、口頭傳授、團體活動,沒有系統、沒有教科書,對一個孩子來說,等於無跡可尋,孩子掌握不到邏輯、看不到系統,不知道要學什麼?學校所提供的媒體全部稍縱即逝,ADD兒有嚴重的記憶力問題,影片上的內容無法進入大腦之中。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空間提供一個安靜操作演算的機會,諼諼根本不明白學習內容為何?
這一、兩年來,我所關注的問題早已轉移到學障了,但我們還在澳洲時,還不知道孩子患有專注力缺陷,以我實地參與教學,早就隱隱地感受到,教學法與班紀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專注力,雖然幾度與老師溝通,媽媽希望老師使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教學,控制上課秩序,不然鬧哄哄的一群孩子,誰能夠專心?顯然地,學校不是為諼諼一個人而開的,政策無法為他一個人改變,吵吵鬧鬧的班紀無法為他一個人安靜下來。無論教學政策為何?立意再好,再多的理論依據,都只是紙上談兵,實際的學習環境卻是吵雜不安,孩子的大腦始終一片混亂,教育部門似乎沒有看到有特殊兒童的需要,既然當局認為建構式數學能夠減輕學習負擔,我們個人無法改變大環境,只能選擇離開了。
現在來到死板、重視傳統、紀律的國家,多媒體教學雖然有很多大學在研究,很多大企業砸錢贊助,急於想要做出成果,以數據來影響政策。但我知道,以德國人保守的民族性,不會拋頭顱、灑熱血地馬上投入多媒體教學,德國人不喜歡改變,喜歡一成不變,他們擅於隔山觀火、很會觀望,要先看別人家慘痛的經驗,再說!
很久以前,我來到這個國家留學時,那時全世界正如火如荼地全面展開電腦化革命,雖然電腦是德國人發明的,那時德國人對於全面電腦化,卻也只保守地採取觀望的態度,他們寧可相信傳承的可貴,也不會去相信機器。
今天我所收到的成績單,與澳洲那種電子成績單、網上登錄、網上下載比較,德國學校所發的成績單,家長不用上網下載,由孩子帶回家,我看到的是很傳統的一本成績簿,還是上個世紀初那種使用打字機所打出來的格式,還有著鉛字的韻味,百年如一日,真的是獨到。這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教育有時候,是保守的好,趕流行,容易讓人迷失方向。
Moria Flaig
7. Februar 2019
為什麼要倒著讀?
在最近的貼文『ADD閃字識字法』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2/add_9.html中,介紹了大家所熟悉的「閃字卡」,我的獨門方法是倒序閃字,並大膽聲明,倒序閃字不只能夠改善中文識字能力,而且還能夠改善工作記憶,為什麼我的閃字法能夠改善工作記憶?關鍵點在於:倒著讀。
我曾經寫過『以視覺記憶英文單字』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31.html,參考Linda Silverman的研究論文,她曾經數度提到,讓孩子倒著拼字,可以幫助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學習拼字,但是並沒有進一步解釋,倒著拼到底是基於什麼樣的認知理論,當時,我只是照著文意,譯介給大家認識,無法得知作者真正的用意何在?過去一年多裡,我始終對於這個有趣的方法念念不忘,倒著拼字竟然可以改善讀寫困難,為什麼呢?若是將此法也應用在中文識字上,是否一樣有效?可以用來改善識字困難嗎?中文不是拼音文字,如何倒著拼字?倒著讀課文也會有一樣的效果嗎?
諼諼英德兩語拼字都沒有學習困難,但是中文卻無法識字,由於他本身患有書寫困難,第一個要放棄的方法是,臨摹識字的傳統方法;再者,孩子是在拼音文化之下成長,第二個要放棄的方法是,以注音識字。於是,我全面改用閃字卡來讓孩子直接認讀字卡,經過一番試驗之後,不必記憶筆畫、沒有注音干擾,孩子終於能夠識字了,整個歷程我曾經寫出了『善用閃字卡』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html、『閃字小撇步』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51.html、『孩子識字了』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14.html等文字,與讀者分享。
一年之後,經過職能治療師的測驗,發現了孩子不能識字是因為患有注意力缺陷,諼諼向來是一個安靜乖巧的孩子,又是特別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很難讓人與過動兒聯想在一起,怎麼會患有專注力缺陷?向來很專注的人卻患有注意力缺陷,這不是矛盾嗎?然而諼諼患得的是ADD低動,做事總是磨磨蹭蹭,以往媽媽以為動作慢是因為年紀還小,事情卻不是這樣,那是因為注意力不足。
ADD彷彿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讓我更深一層地看到,ADD不僅是專注力不足,而且是感官知覺上的缺陷,相較於ADHD的反應抑制缺陷(deficit in response inhibition) ,ADD則是一種工作記憶缺陷(deficit in working memory) ,特別是表現在聽覺上的訊息處理,難怪乎!孩子恍若是個沒有記憶的人。
每天放學回家時,媽媽總是問孩子:「在學校都做了些什麼?」孩子回答:「忘記了!」媽媽再問:「在學校都跟哪個同學一起玩呢?他叫什麼名字?」孩子也回答:「忘記了!」難道是記不住同學的名字?最近帶孩子去看眼科,旋即轉往眼鏡行訂眼鏡,之後,到玩具店買了一組孩子心愛的莫比人(Play Mobil),下午就是職能治療。治療師問他:「早上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呢?」孩子只說了買眼鏡和買玩具,完全忘記在眼科醫院兩個多小時無奈的等候,還有非常不舒服的點眼藥液,最讓我震驚的是,他完全想不起來,買的是什麼樣的玩具,治療師一問再問,還是想不起來,那不是他計劃了很久要買的玩具嗎?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孩子沒有記性,卻老是記一些動物學名,拉丁文耶!誰記得啊?很顯然地,他有過人的記憶力啊!但篩選訊息的工作記憶卻有問題,導致有很多訊息根本沒有進入孩子的大腦之中,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記憶。我開玩笑地問孩子:「你總是不記得跟你玩的同學,哪一天你會忘了你的爸爸媽媽是誰嗎?」他卻很認真地回答說:「不會!」
這時,我不得不用功起來,上窮碧落下黃泉地找方法來改善孩子的工作記憶,讀了幾篇訓練工作記憶的論文,研究者大多以訓練記憶數字為主,就算真的有幫助,讓孩子反覆地記憶一堆無聊的數字,不是教育的初衷。雖然我接觸職能治療的時日不久,看到孩子在診療室所做的練習大都是聽覺記憶和視覺記憶訓練,也沒有看到訓練記憶數字啊!於是靈機一動,對啊!不一定要用數字來訓練,如何利用職能治療的方法來改善中文識字能力?這又是另一番話題(注釋),但職能治療所使用的方法倒是跟閃字卡很類似,這下子更讓我深信閃字卡可以改善孩子的工作記憶,於是我重拾擱置已久的國語課本,中文識字再出發。
(注釋)例如:給孩子兩張紙,一張紙上印著各式各樣的幾何圖形,每個圖形的顏色不同;另一張紙上也有各式各樣的圖形,但是都是具象的太陽、開著的門、球、蘋果、玫瑰花之類的。電腦螢幕連續閃出幾何圖形的畫面,枯燥無味,看久了會累,孩子看到一個圖形時,要在紙張上找到相應的幾何圖形,並用筆刪掉做記號,表示有看到。螢幕在閃動的同時,電腦也發出語音,說太陽、開著的門之類的詞語,孩子要在另一張紙上找出相應圖形,同樣地用筆刪掉做記號,但是電腦也可能說,關著的門,但是紙張上卻是一扇開著的門,這樣可以測試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根據上述原理,將圖形代換成漢字,印成一張紙,隨機閃字,要孩子在紙張上找出一樣的字。或者,媽媽讀一字,寶寶找一字,還可以訓練認字能力。
如何測量工作記憶是否有缺陷?大家所熟知的智力測驗中有一項測驗:backward digit span,聽一組數字之後,接著要求受試者倒著順序說出這一組數字,智力測驗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測驗工作記憶的,但這在認知上如何解釋呢?
最近讀到一篇論文(注釋),作者承續工作記憶研究大師Baddeley的觀點,進一步地認為工作記憶不單單只是單純的暫時保存記憶而已,同時還要會進行操縱訊息、抑制、排除不重要的訊息,最後還要能夠刪掉曾經是重要、但後來不再是重要的訊息(p.813)。因此,Diamond認為,ADD兒的工作記憶有缺陷,原因正是在於抑制、排除、刪除不重要的訊息能力有缺陷,然而人的工作記憶容量是有限的,因此,抑制排除的機制非常重要,AD(H)D兒則因為無法抑制不斷進入的訊息,工作記憶時時滿載,負荷量太大,造成大腦無法有效率地篩選、儲存訊息。
(注釋)『Adele Diamond, Attention-deficit disorde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without hyperactivity): A neurobiologically and behaviorally distinct disorder from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without hyperactivity)』
研究者同時也發現,如果讓大腦前庭病患(注釋)順著復述一組數字,表現與對照組並沒有明顯差異,可見單純地讓患者順著復述數字,工作記憶並不會有所負荷(tax),若是要求病患倒序讀出同一組數字,比起對照組,表現卻明顯較差。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ADD與ADHD的患者身上(p.814)。
(注釋)這項經驗研究是以觀察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為主。
從這個線索來考察,現在我終於明白,諼諼為什麼光會背書,而無法識字了,原來是,諼諼的大腦不善於篩選、抑制、排除其他不重要的訊息。具體而言,諼諼讀課文時,總是以上下文來猜字,而不直接記憶字音字形。光是記憶字的位置,而看不見字本身,例如:會讀「喜歡」,不會讀「歡喜」;會讀「大家」,卻不會讀「家人」;前面一課出現的字會讀,後面一課再度出現同樣的字,就不會讀了,只因為字的位置改變了。最讓我百思莫解的是,「好朋友」三個字放在一起會讀,但是一一拆開,就不會讀了,難道這對他的大腦而言,不是三個字,而是一個字呢?工作記憶的操控、排除、抑制的機制差,可能大腦在記憶「好」的時候,同時也記憶了「朋友」,分開時就無法辨讀,其實一般兒童也是從上下文來學習認字的,不同的是,一般兒童不會只將三個字同時記憶,同時還能夠將三個字分開儲存記憶,他則不能!(請參閱:『中文識字量身定做』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1/blog-post_14.html、『識字一定要直接』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_11.html)。
既然「好朋友」不能一起讀,順著課文讀不會負荷到工作記憶,那倒著讀課文呢?而且要全文倒著讀?是不是可以訓練工作記憶了?這時候,我們就不能使用課本讓孩子倒著讀,因為,第一、課本有注音;第二、孩子可以馬上認出字的位置;第三、上下文一目瞭然,提供過多的線索。最佳的識字狀態,就是不要有任何線索,讓孩子直接記憶字本身,而非字的位置。因此,我把全文製作成閃字卡,重複字也不例外,讓孩子倒著讀課文,一字一卡,先順著課文閃字,讓孩子從上下文中學習生字,直到熟練;再倒著課文閃字,讓孩子的工作記憶操控、抑制、翻轉上下文靈活應變,並能夠從倒著讀的過程中打破與其他字固定的連帶,精確地認出所學的生字;最後,將所有的閃字卡混合均勻,一一閃出,一卡一字深化生難字。(請見:『ADD閃字識字法』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2/add_9.html)
最後,讀者當然想要知道,實驗的結果如何?效果真的是,好極了!
Moria Flaig
9. Februar 2019
從識字障礙來看多媒體教學
最近貼出『ADD認知風格:視覺型』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2/add_8.html一文,讀者反應是,寫得落落長,人家看得有點吃力,於是我自己反省了一下,遂把分開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這個部份獨立剪貼下來,加以修改成一篇獨立的文章。
去年底,孩子的注意力測驗報告出爐了,從數據意外地發現到,孩子的分開性注意力不佳,心下私自揣測,這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中文識字,難怪乎,諼諼英德兩語讀寫都沒有問題,中文識字從五歲學到現在,八歲半了,才要緩步地向二年級邁進。
中文與拼音文字不同,兩種文字識字歷程差異極大,拼音文字見字即識音,中文卻見字不識音,不僅是字形字音要個別記憶,識字是否成功?關鍵在於字形與字音兩者之間的連結是否順利無阻。我在教導孩子識字時,發現到一個奇特的現象,孩子的視覺與聽覺兩種神經管道,似乎無法同時配合運作,因而出現識字障礙,到底哪個關節出了問題?看了注意力測驗的報告之後,心裡思索著,中文識字會不會與分開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緊密相關呢?會不會因為孩子同時處理多種感官刺激來源的能力差,遂造成大腦要同時處理記憶視覺(字形)與聽覺(字音)雙重管道訊息有困難。
所謂分開性注意力,就是一種同時會聽、會看、會寫、會說的能力,例如:在看書時,又同時能夠聽到有人在跟你說話,諼諼在看書時,要非常地大聲跟他說話,他才會注意到。職能治療師也觀察到,當他在寫字時,無法一面聽、一面寫、一面說話,這意味著,孩子可能上課時無法記筆記。
既然,寫字時,耳朵聽不到,可見孩子進行多感官學習有困難。於是我在想,諼諼學中文時,在聽媽媽指讀課文時,可能根本無法看字,就算有看字,可能無法記憶字形,視覺刺激在訊息篩選的過程中都被篩選掉了,最終傳導不到大腦裡。或是,有在看字,但是耳朵卻聽不見字音,就算有聽到,可能無法記憶字音,聽覺刺激同樣地在篩選過程中,傳遞不到大腦裡。最後,最重要的關鍵是,字音與字形同步記憶、互相連結有困難。舉例來說,孩子看到「房」就說「家」,可見記憶了字形,也明白字意,就是想不起字音,字形字音連結失敗。
是什麼阻礙了訊息篩選的過程呢?我認為是,多元神經刺激干擾了訊息的篩選、儲存,多元神經刺激能夠幫助一般兒童學習記憶,記憶的層面來看,讓兒童同時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最有利於訊息的接收儲存,若是再加上用手書寫、或是口頭解釋,更可以加深印象,因此,新式的教學法,都紛紛朝向,強調手動、討論的取向,而非傳統只重視看課本、聽老師解釋的死板教法。但這種教學策略對ADD兒來說,卻會干擾學習記憶,因為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兒童,工作記憶量小,太多刺激,會大大降低訊息處理的效率。中文識字的困難點即在於,視覺與聽覺記憶「必須」同步進行,就只是兩種感官訊息的處理,諼諼就已經感到非常吃力了,更何況要求聽一面看、一面聽、一面和同學討論呢!
由此臆測,中文識字的障礙可能產生於,視覺與聽覺記憶同步進行有障礙,ADD兒童所面臨的挑戰,可能不只是在於克服聽覺記憶缺陷而已,更嚴厲的考驗是在聽覺+視覺雙管道神經刺激之下,訊息是否能夠同時順利通過篩選?通過篩選之後,工作記憶是否能夠順利接收訊息,接收之後,是否能夠順利儲存於大腦之中,儲存於大腦中之後,訊息是否能夠順利地再度被提取?
中文識字與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見字即聽到音,而中國字卻需要一面記住字形(視覺記憶)、一面又要記住字音(聽覺記憶),必須視覺工作記憶與聽覺工作記憶同步配合進行,需要雙元神經刺激管道並行,ADD兒分開性注意力不佳,傳統的識字教學又以書寫來識字為主要的識字途徑,ADD兒精細動作發展有障礙、書寫能力差、不善於multi-tasking、不會一面寫、一面記住字音、無法靠書寫來記憶字形,當然對中文識字倍感吃力了,孩子一感到吃力,無論指讀多少次,一個字也無法記住。
從這樣的神經訊息處理特點,我們可以推論,多元神經刺激不利於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小孩,從這個面向來思考,就可以瞭解到,為什麼會有3C產品造成過動的說法了。根據研究,3C產品與專注力缺陷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我家是無螢幕家庭,還是產生了ADD兒。畫面變化迅速的螢幕的確是追求刺激的過動兒的最愛,多元刺激可以迎合孩子的胃口,但要小心!這並不代表能夠解決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很多學校為了迎合孩子,因而採用多媒體教學,這種風潮卻大大不利於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兒童,多媒體、著重討論活動的教學方式,反而會讓工作記憶負荷量過大、訊息篩選、儲存更加困難。
不可否認,多媒體是多元神經刺激,刺激來源越多樣,學習效果越佳,某種程度上能夠幫助正常兒童學習,但是對AD(H)D兒卻不一定有幫助,甚至會妨礙學習。若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孩子在聽時,就無法看;在看時,就無法聽;在寫、在看時,完全聽不見;學校課業中,最大一項挑戰就是抄寫,ADD兒往往沒法看著寫,中文筆畫多,邊看邊寫,臨摹仿寫十分困難;聽寫更是吃力,因為同時要聽、要看、要寫、又要回憶字形,變成了不可能任務。進一步也能夠觀察到,AD(H)D兒感覺統合差,不善於學習樂器,德國小學要求學會一項樂器,最起碼要會吹笛子,吹笛子必須口吹、手動、耳聽、同時又要看樂譜,諼諼學得很痛苦。
回頭比較澳洲小學與德國小學,從這兩種不同的教學系統來考察,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觀察,為什麼多媒體不利AD(H)D兒呢?澳洲小學實行多媒體教學,當初我可是每星期固定去學校陪諼諼上課,對於學校的教學方式非常地清楚,他們如何教幾何?沒錯!就是讓小孩看教學影片。很好啊!看影片,不是重視視覺刺激嗎?很適合專注力缺陷的小孩啊!的確,所有的小朋友的確看得很開心,看完之後,分組討論,老師要小朋友寫出,一個骰子有幾個角?幾個面?幾條線?現在問題來了,小朋友的確看得很高興,但不一定把畫面上的訊息全部接收到大腦之中,諼諼問題回答不出來,同一班級所有的小孩一起看影片,諼諼的理解力就比其他小孩遲鈍嗎?
澳洲小學沒有使用教科書,更沒有使用系統化的習作本,只看影片、使用iPad、老師根據影片做些講解,然後要求小孩子分組討論iPad上的習題,這種教學法有沒有問題?老師沒有想到一點,影片並不是在所有的小朋友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幾何學又使用一堆奇怪的名詞,又沒有課本可供參考思索,沒有系統化的習題來架構知識,影片演完了,一切也就結束了,諼諼看得很高興,卻什麼都沒記住,回頭一看習題,根本不知道老師要他寫什麼?是孩子空間認知不佳,不適合學習幾何學嗎?非也!非也!是教學方法不當!
來到德國之後,諼諼最愛的就是幾何,這如何解釋?正是因為德國小學使用課本,使用系統化的習作本,嚴格禁止看影片,課本的圖示和解說非常清楚,諼諼一看就知道,但是澳洲那種偏重看教學影片、看iPad投影、聽老師解說、稍縱即逝、一聽即忘,對於諼諼這種不能專心的小孩一點幫助也沒有。德國數學課本上的幾何圖形形形色色,諼諼喜歡得不得了,兩本習作本上的練習自己統統做完,課本上的圖形是固定的,完全不會動,可以悠哉悠哉地讓他盡情研究、用尺量、用尺畫、分割成幾個部分、塗上色彩,一個對於機械示圖有高度興趣的小孩,能夠看到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圖形,當然是最快樂不過的了。
所以我才說啊!對於ADD兒來說,多媒體教學不一定會比較好。課本是單一視覺媒體,不會發出聲音,畫面不會移動,沒有多元刺激,死死板板的,根本不討喜。然而,我們要注意,單一死板不一定就不好,優點是,不會讓孩子分心,工作記憶負荷量不會太大,反而會讓ADD兒學習時更為專注,學習起來輕鬆自在。一年多前,我曾經寫『靈活的教法其實不靈』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html一文,現在合併注意力不足的症狀一起來看,長久以來的疑惑終於有了解答,最適合ADD兒最佳的教學法,無非是單一簡單直接,孩子應付起來才不會太吃力呢。
Moria Flaig
7. Februar 2019
ADD閃字識字法
閃字識字不是什麼獨門祕方,而是眾所週知的識字法,除了中文識字之外,可以應用在學數學、外語、歷史、地理、化學,使用廣泛,我怎能宣稱是「獨門」,而以此做宣傳呢?各位學障兒的家長,獨門不在於閃字卡本身,而是在於操作方式,我的閃字法,獨特之處,就是「倒著課文閃字」。順著課文閃字,孩子若已經熟讀課文,在心理預期之下,順著閃字,會降低識字能力,倒著閃字能夠打破心理預期,提高工作記憶,增加識字能力,可以幫助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識字,對於認知風格緩慢的ADD兒,特別有幫助,關於這一點,我會在下一篇文章會說明(文章已經貼出,請見:『為什麼要倒著讀?』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16.html)。
先讓我們看看教材,根據我的經驗,我建議自學的媽媽們,最好使用同一套教材,我原本使用康軒與南一兩種版本,直到最近才發現,使用同一套教材,一課接著一課、篤實地讓孩子學下去,循序漸進,有規劃、有系統,對於識字有困難的小孩比較容易上手。為什麼呢?因為國語課本的識字教學是一種系統化的編排,所謂生字就是以前沒有學過的字,並非隨意穿插課文之中,而是經過規劃的,每一課大約會編入12-15個生字,而且這些生字會再度出現於後面的課文之中,孩子若一課課地按照進度認識生字,學起來會比較有系統,所以我建議使用同一套教材。
再者,本文以康軒版一年級國語課本為範本,若是康軒與南一做比較,我偏愛康軒版。康軒版的好處是,一課中所出現的生字,尤其是比較難的字,後面會再度出現,這樣可以加深印象,對於識字有困難的孩子幫助非常大。例如:「輕輕的」在一下第一課出現,諼諼第一次學時,記憶有困難,但在第四課、第九課又出現了,縱使記憶困難,最終還是學會了;「靜靜的」出現在一下第十課、第十一課又出現,第十二課出現「小靜」。再者,康軒版會把字形相似的生字編排在一起學習,像是一下第八課的「淨」、第十課的「靜」、「情」、「箏」;第十一課的「孩」與「該」;「雅」與「呀」。同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因此,我建議使用康軒版,孩子比較有機會時時復習生字,並有系統地學習字形雷同的字。
開始之前的準備工作當然是:閃字卡製作。將4A白紙裁成16張大小一致的小卡,我建議使用鉛筆或是黑筆,將課文出現的所有的字,寫在閃字卡上,白紙黑字,顏色一定要單一,避免孩子光記住顏色,沒有記住字形,由於每個人筆跡不同,為了避免視覺上的差異,我建議利用課文後面的生字表,康軒版稱為『我會寫字』,將卡片放在字上描出,描字的好處就是,讓字卡的字看起來跟課本的一樣,這樣就可以避免字體的不同而影響視覺記憶。
請注意,每個字都要做成閃卡,重複字也不例外。康軒一下第十一課之後,課文加長,我們可以斟酌刪減重複的句子,閃字時可以把卡片分成兩半來進行,原則上要將全文製作成閃卡,即使有重複也不例外,因為所有的字卡要按照課文的順序排列疊好,按照課文閃字。喜歡使用電腦的朋友,可以將全文打在電腦上,自己設計列印格式,以同規格印出、剪裁成大小相同的閃卡,我建議使用與課本相同的楷書,有些字的印刷體寫法不太一樣,這可能會造成識別上的困難。閃字卡製作原則是,卡的規格要相同、字的大小要一樣、以白紙黑字列印、使用與課本一樣的字體。
閃字卡製作完畢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識字教學,如上所言,閃字卡本身沒有什麼神奇之處,關鍵在於,閃字卡的操作方式。讀課文時,無論是媽媽讀,還是寶寶自己讀,都必須逐字指讀,一字對一音,非常關鍵。
第一天:暖身運動
步驟一)孩子完全沒有讀過的課文,媽媽讀一句,寶寶跟著讀一句,逐字指讀兩次
第二天:認識生字
步驟一)媽媽逐字指讀課文一次
步驟二)媽媽逐字指著字,讓寶寶自己讀出課文,媽媽從旁協助
步驟三)認字形:媽媽隨意說出一個字音,讓寶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字
步驟四)讀字音:媽媽隨意指著一個字,由寶寶說出字音
步驟三、步驟四不要交替進行,而是分開進行,直到寶寶順利讀出所有生字
步驟五)最後,讓寶寶自己讀出全文
第三天:閃字
步驟一)媽媽逐字指著字,讓寶寶自己讀出課文,這時生字熟了,可以閃字了
步驟二)進行閃字:順著課文閃字+倒著課文閃字,各一遍
閃字完之後,如果發覺生疏的字太多,順著閃+倒著閃,各再進行一次
步驟三)最後,讓寶寶自己讀出全文
第四天:深化精熟
步驟一)媽媽逐字指著字,讓寶寶自己讀出課文
步驟二)順著課文閃字
步驟三)倒著課文閃字
步驟四)混合閃字:將所有的閃字卡混合之後,亂序閃字,並將寶寶不會讀的字一一挑出,放置一旁,排成一列生難字。
步驟五)認字形:從這一列生難字中,媽媽說出字音,由寶寶找出正確的字卡,重複操作,直到寶寶全部生難字指認無誤。
步驟六)讀字音:再將這一列生難字混合均勻,媽媽閃出字卡,由寶寶說出正確的字音,反覆操作,直到所有的字都能夠認讀無誤為止。
步驟七)最後,讓寶寶自己讀出全文
第五天:複習+預習
步驟一)媽媽逐字指讀,讓寶寶自己讀出課文
步驟二)全課字卡混合亂序閃出,挑出生難字,這時候,生難字應該很少了,若還有不少,請重複上面步驟五+步驟六,直到所有的生難字認讀無誤為止。
步驟三)準備新的課文,由媽媽逐字指讀兩次,又回到了第一天暖身運動
總復習:ADD兒記性不好,別忘了,要時時復習,複習時,還是以閃卡為重點。康軒版以四課為一個單元,在進入新單元之前,必定先總複習一遍。將四課的字卡,一課一課分開,不要全部混合,以免孩子負荷量過大,但每一課的字卡要亂序閃出,從中挑出生難字,反覆操作第四天步驟五+步驟六,直到生難字消失為止。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倒著讀?
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2/blog-post_16.html
Moria Flaig
30. Januar 2019
ADD認知風格:視覺型
ADD兒生性安靜乖巧,喜歡獨自一人在角落中靜靜地玩、看書、聽故事,仿若天使般的性格,表面上總是給人一種乖寶寶的印象,乖寶寶容易取信於人,容易讓人放心。然而,我們千萬不要被這種安靜順從的外表所矇騙,ADD兒做功課時,讓他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桌前一小時,媽媽回頭檢查一看,天使兒一個字也沒寫下,難道光是呆坐就能坐上一個小時,什麼事也沒幹?不無聊嗎?到底怎麼一回事?
就算家中沒有電視、電腦、音樂、噪音,儘量保持安靜,就算在沒有外來的刺激,ADD兒還是無法將心思放在作業上,為什麼?不只是外來的刺激容易讓ADD兒分心,大腦內部澎湃洶湧的思緒活動,往往讓ADD兒沉醉不已、無法自拔,彷彿腦中上演著更多精彩、更有趣的故事。可見,ADD兒的專注力缺陷不完全表現於外在行為,還表現在內在、看不見、頻頻轉換的心智活動,有時候不是外在刺激讓他分心,而是他自己讓他分心。
若是研究一下ADD的神經系統運作模式,我們就會發現,ADD兒有著迥然不同的認知風格:視覺型學習、全觀性思維、神經傳導方式以興趣為導向。患有ADHD的神經科醫生Dodson指出,ADHD不是一種俱有缺陷的神經運作系統,而是興趣取向的神經系統,與一般的神經系統不同。若是一一審視ADD兒的認知方式,我們會發現,皆是不可多得的好處,排除專注力的問題,諼諼真的是一個天使兒,我們要多去看他們的亮點。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ADD兒的弱點,也就是他們在學習中所要面臨的挑戰:聽覺記憶缺陷、步驟規則掌握能力薄弱、對於沒有興趣的事物表現出嚴重的學習障礙。然而,為人父母,要多去看孩子的亮點,以優勢彌補缺陷,多鼓勵孩子,自然能夠克服學習障礙,多瞭解ADD認知風格,自然可以找到適合ADD兒的學習方式。
在眾多的ADD認知風格中,本文先討論視覺型學習,以後再陸續介紹其他認知上的問題。我以前曾經寫過一篇『空間型學習者』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27.html,也就是一般所謂的「視覺型學習者」,當時我為什麼提出「空間型學習者」的說法,而不直接說是「視覺型學習者」呢?一年前還未明瞭諼諼中文識字障礙的根源,所謂「視覺型學習者」指的當然是擅於使用視覺神經管道來學習的人,然而,諼諼在視覺與聽覺兩種不同的神經接收管道上,卻表現出認知上的矛盾。
諼諼很會背書(請注意!他不識字,無法看書背),課文聽過一次就背起來了,我順著課文指讀,他都讀得正確無誤,經過一段時日之後,卻發現,他、根、本、不、識、字,怎能說是個「視覺型學習者」呢?每個字我都一一指讀啊!怎麼一個字也沒記住?英文也是以同樣的方法逐字指讀,學會了英文閱讀,學德文閱讀時,方法沒變,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學得非常快速迅捷,中文指讀卻完全沒有用,這讓媽媽誤認為孩子不是個視覺型學習者,而是個典型拼音文字文化下的聽覺型學習者。
日後診斷出孩子的聽覺記憶受損,患有ADD,不識字,卻很會背書,若說是聽覺記憶受損,視覺記憶強,不是矛盾嗎?視覺記憶強,怎麼對漢字完全無法進行視覺記憶?完全靠聽覺來記憶,這根本解釋不通嘛!
在這裡,我的重點不是在論斷孩子到底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而是試圖想要瞭解孩子接收儲存訊息的方式,以此來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障礙。這一年來,我應用閃字卡來改善孩子的識字能力,赫然發現閃字卡竟然這麼有效,諼諼果然是視覺型學習者,原來當初媽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孩子的中文識字障礙,有著外表觀察不出來的因素。
經過不斷的觀察與思考,既然中文識字的關鍵在於字形與字音兩者之間的連結是否順利無阻?那要看視覺與聽覺兩種神經管道是否能夠同時配合運作?當視覺與聽覺兩種神經管道同時進行時,孩子卻表現出學習障礙,哪個關節出了問題?是視覺記憶?還是聽覺記憶?日後看了職能師的測驗,才知道原來問題是出在,孩子的分開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特別差,也就是同時處理多種感官刺激來源的能力差,遂造成大腦要同時記憶視覺(字形)與聽覺(字音)雙重管道訊息有困難。
所謂分開性注意力,就是一種同時會聽、會看、會寫、會說的能力,例如:在看書時,又同時能夠聽到有人在跟你說話,諼諼在讀書時,要非常地大聲喊他,他才會注意到。原來,諼諼在聽媽媽讀課文時,根本無法看字,就算有看字,視覺刺激在訊息篩選的過程中都被篩選掉了,訊息最終傳導不到大腦裡。或是,有在看字,但是耳朵卻聽不見字音,聽覺刺激同樣也是在篩選過程中,傳遞不到大腦裡。是什麼阻礙了訊息篩選的過程呢?我認為是多元神經刺激,多元神經刺激能夠幫助一般兒童學習記憶,同時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最有利於訊息的接收儲存。但這對於ADD兒來說,卻會干擾學習記憶,中文識字的困難點即在於,視覺與聽覺記憶「必須」同步進行,ADD兒往往無法同時接收不同管道的神經刺激。
為了進一步瞭解諼諼不識字的不解之謎,我使用側重視覺神經傳導的閃字卡,果然能夠改善孩子中文識字的能力,視覺取向這個路徑是對的。注意力測驗也顯示,其實諼諼是個視覺記憶不錯的孩子,這也符合一般研究結果。按理說,諼諼應該擅於識字,不擅於背書啊!為什麼每個字都看起來很陌生呢?承上文,既然中文識字的障礙產生於,視覺與聽覺記憶同步進行有障礙,中文識字有困難的兒童所面臨的挑戰,可能不只是在於克服AD(H)D聽覺記憶缺陷而已,更嚴厲的考驗是在聽覺+視覺雙管道神經刺激之下,訊息是否能夠同時順利通過篩選?通過篩選之後,工作記憶是否能夠順利接收訊息,接收之後,是否能夠順利儲存於大腦之中,儲存於大腦中之後,訊息是否能夠順利再度被提取?
中文識字與拼音文字不同,拼音文字見字即聽到音,而中國字卻需要一面記住字形(視覺記憶)、一面又要記住字音(聽覺記憶),必須視覺工作記憶與聽覺工作記憶同步配合進行,需要雙元神經刺激管道並行,ADD兒不善於multi-tasking,分開性注意力(Divided Attention)不佳,無法一面記住字形、一面記住字音,當然對中文識字倍感吃力了,孩子一感到吃力,無論媽媽指讀多少次,孩子一個字也無法記住,孩子只有感到沮喪挫敗。
啊!多元刺激不利於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小孩,從這個面向來思考,就可以瞭解到,為什麼會有3C產品造成過動的說法了。根據研究,3C產品與專注力缺陷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我家是無螢幕家庭,還是產生了ADD兒。畫面變化迅速的螢幕的確是追求刺激的過動兒的最愛,多元刺激可以迎合孩子,但要小心!這並不代表能夠解決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很多學校為了迎合孩子,因而採用多媒體教學,這種風潮卻大大不利於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兒童,為什麼?
承上文,多媒體是多元神經刺激,某種程度能夠幫助正常兒童學習,但是對AD(H)D兒不一定有幫助,甚至會妨礙學習。那是因為,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小孩,通常無法進行多元神經傳導。若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孩子在聽時,就無法看;在看時,就無法聽;在寫、在看時,完全聽不見;學校課業中,最大一項挑戰就是抄寫,ADD兒往往沒法看著寫,中文筆畫多,邊看邊寫,臨摹仿寫十分困難;聽寫更是吃力,因為同時要聽、要看、要寫、又要回憶字形,變成了不可能任務。
回頭比較澳洲小學與德國小學,從兩種不同的教學系統來考察,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解釋,為什麼多媒體不利AD(H)D兒呢?澳洲小學實行多媒體教學,當初我可是每星期固定去學校陪諼諼上課,對於學校的教學方式非常地清楚,例如教幾何,沒錯!就是讓小孩看教學影片。很好啊!看影片,不是重視視覺刺激嗎?很適合專注力缺陷的小孩啊!的確,所有的小朋友的確看得很開心,之後分組討論,老師要小朋友寫出,一個骰子有幾個角?幾個面?幾條線?現在問題來了,小朋友的確看得很高興,但不一定把畫面上的訊息全部接收到大腦之中,諼諼問題回答不出來,同一班級所有的小孩一起看影片,諼諼的理解力就比其他小孩遲鈍嗎?
澳洲小學沒有使用教科書,更沒有使用系統化的習作本,只看影片、只使用iPad、老師根據影片做些講解,然後要求小孩子解答傳到iPad上的問題,這種教學法有沒有問題?老師沒有想到一點,影片並不是在所有的小朋友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幾何學又使用一堆奇怪的名詞,又完全沒有課本可供參考思索,沒有系統化的習題來架構知識,影片演完了,一切也就結束了,諼諼看得很高興,卻什麼都沒記住,回頭一看習題,根本不知道老師要他寫什麼?是孩子空間認知不佳,不適合學習幾何學嗎?非也!非也!是教學方法不當!
來到德國之後,諼諼最愛的就是幾何,怎麼會這樣呢?正是因為德國小學使用課本,使用系統化的習作本,嚴格禁止看影片,課本的解說非常清楚,諼諼一看就知道,但是澳洲那種偏重看教學影片、看iPad投影、聽老師解說的教學方式,對於諼諼這種小孩一點幫助也沒有。諼諼對於德國數學課本上的幾何圖形喜歡得不得了,兩本習作本上的練習自己統統做完,課本上的圖形是固定的,完全不會動,可以悠哉悠哉地讓他盡情研究、用尺量、用尺畫、分割成幾個部分、塗上色彩,一個對於機械視圖有高度興趣的小孩,能夠看到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圖形,當然是最快樂不過的。所以我才說啊!對於ADD兒來說,多媒體教學不一定會比較好。課本是單一視覺媒體,不會發出聲音,畫面不會移動,單一不一定就不好,這反而會讓ADD兒學習時更為專注,學習起來輕鬆自在。
既然ADD兒視覺記憶比較好,因此,在學習上,我們要擅於利用孩子認知上的優勢,儘量利用視覺神經傳導的照相原理來讓孩子學習。以我的經驗,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閃字卡(請參閱『善用閃字卡』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2/blog-post.html),適度地將學習內容製作成閃字卡,像是英文單字閃字卡、數學閃字卡、國字閃字卡等等,儘量透過視覺神經刺激的單一管道來學習,捨棄以書寫來識字,ADD兒難以透過寫字來記憶字音字形,很多ADD兒同時患有書寫困難,不應該讓書寫的障礙造成識字障礙。閃字卡一方面可以強化字音與字形之間的直接連結,另一方面可以排除其他讓孩子分心的因素,像是課本的插圖、或是上下文、其他的字、甚至字的位置,都會讓孩子分心,影響孩子對於字形本身的記憶力。最重要的是,孩子不用自己寫。
閃字卡應用的正是視覺上照相式記憶原理,孩子不必自己寫,可以降低手寫的障礙,增加學習效率。一頁密密麻麻的課文不利於ADD兒,大家有沒有發現,課文越長,孩子精神越是渙散?而閃字卡,只有一個字而已,一卡一字,孩子注意力比較能夠集中,特別適合患有專注力缺陷的小孩使用。此外,以特定的方式操作,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工作記憶,如何以閃字卡來訓練工作記憶?這是我的獨門祕方哦!關於這一點,我以後會介紹,請大家拭目以待。(貼文已經寫成了,情看『ADD閃字識字法』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
回想一年多前,諼諼被學校老師說是有算數障礙(請參閱『超低的數學成績』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09/blog-post.html),中文識字也全軍覆沒,為了搶救數學,沒有時間,中文識字被我冷凍了一年,如今一年多過去了,風暴逐漸平息了,諼諼也轉到德國(請參閱:『諼諼轉學了』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html)。當初被視為有數學障礙的孩子,現在最愛的科目卻是數學,雖然他算的速度非常緩慢,處理速度慢(proceeding speed),但是他數學理解能力的確比起同齡兒童強出很多。中文識字障礙,經過我獨門祕方調治,識字越來越快了,看到孩子在努力、在進步,媽媽甚感欣慰。
回顧過去這一年來,媽媽的心情像是坐雲霄飛車一般,驚心動魄、忐忑不安,但我一直對孩子有信心,不願意放棄,我相信孩子天生俱有非凡的能力,只是有某種看不見的障礙阻礙孩子前進,最後,我也找出了障礙的根源,對症下藥,找到了方法來幫助孩子,甚至轉學離開不利於孩子的環境,終於在新的學習環境中,看到了孩子天天在進步。
障礙本身雖然不能移除,它可能會永遠存在在孩子身上,但是越是瞭解孩子,我在看ADD時,越看越透明,縱使孩子拖拖拉拉沒效率的行徑,老是惹得我一肚子火,然而,不專心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一種無法移除超越的障礙,媽媽不能怪孩子,而是要接受這個事實。
Moria Flaig
28. Januar 2019
ADD與學障
正如我一再強調的,ADD不容易被察覺,也不容易被診斷出來,通常要等到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問題時,父母四處求診,才意外地被發現。ADD兒雖然不像ADHD兒,有外顯行為的困擾,然而,令父母憂心的是卻是外顯的對立面,ADD容易患得內在的心理疾病,像是憂鬱症,而且比起ADHD兒更容易面臨到學習上的困難,容易自信心不足。在這裡我不打算探討心理層面的問題,這篇文章主要是提供因ADD而導致的學障共病(comorbidity)的數據,讓讀者做參考。與學習相關的共病計有:讀寫障礙、算數障礙、語言發展遲緩、大小精細動作障礙等等。(數據來源:Armin Born、Claudia Oehler,Lernen mit ADS-Kinder,p12-13,p124)
患有ADD的兒童,智力表現比一般兒童,IQ平均低10點,雖然邏輯推理能力與對照組沒有明顯的不同。在魏氏兒童智力測驗中,ADD兒在工作記憶和處理速度兩項上表現顯著較差,拉低了IQ,若是ADD兒患有語言發展遲緩或是讀寫障礙,則會影響到語言智商表現,同樣也是會拉低IQ。很多學者討論到,到底是專注力不足影響到IQ測驗的過程,例如:因為不專心,測驗無法順利進行,還是專注力不足造成了認知缺陷而有低IQ的結果?工作記憶與處理速度是否與智力相關?關於學障兒智商測驗的問題,我曾經作文談及,請參閱:『高潛能+低成就』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89.html與『學障資優與智力測驗』https://moriajoel.blogspot.com/2017/10/2e_23.html。
ADD兒由於工作記憶損壞,在學習上,工作記憶則直接影響到讀寫能力和算數能力,而導致學習困難。雖然嚴重的程度不一定導致惡性的學習障礙,但是ADD兒同時患有學習障礙的比例也不算低,而且絕大多數的ADD兒面臨到學習困難,據估計約有85%的ADD兒有學習上的困難,比例非常高,不容忽視。隨著學習困難所帶來的信心不足、耐挫折力低,長期的低成就導致厭學、恐學,最後不得不輟學。根據統計,在美國患有注意力不足症的人口中,約有10%-35%無法完成學校教育,中途輟學。
大多數的ADD兒有學習困難,與嚴重的學習障礙相較,擾人的正是這種難以定義、難以評估、處於模糊不清、妾身不明的身份,德語界以Lernschwäche(學習能力薄弱)一詞來表達。雖然並非那種經過教導和努力也難以補救的學習障礙,症狀較輕,尤其是雙重特殊(2E),智商高、測驗數值往往輕易達到天頂(天花板效應),不在話下。但這種孩子通常難以拿到特教的資格,接受特教老師個別輔導,說是有學習障礙,父母只能自己看著辦,不管是花錢請家教、尋求各種治療途徑或是自己花時間額外加強輔導,都是自家的事情,完全得不到公共資源的援助。
但以研究者的角度來看,專注力不足症與學障之間的確有著難分難解的關係,在教育上所造成的損害,不容小覷,具體數據如下:
1)讀寫障礙:在德國,ADD兒中有8-39%患有閱讀障礙,12-26%患有拼字障礙。若是與ADHD一起計算,其中約有26%的人罹患讀寫障礙(dyslexia)。此外,患有注意力缺陷的小孩,患得讀寫障礙共病的機律是沒有罹患注意力缺陷的小孩的六倍,若是再加上拼字困難的數據,比例會更高。
2)算數障礙:ADD兒中,有12-33%的人患有算數障礙。
3)語言發展遲緩:ADD兒中,約有35%的人語言發展遲緩,10%-45%的人有語言表達困難。
4)大小精細動作障礙:ADD兒中,約有52%的人患有大小精細動作發育遲緩,與ADHD肢體過動的症狀相較,ADD兒童的動作障礙,大多集中在手眼協調與書寫困難之上。
以上各種學習障礙中,諼諼曾經出現的症狀有數學障礙和書寫障礙,但是從一連串的測驗中得知,他的數學認知能力和拼字能力都非常地高,卻有在這兩方面有學習困難,既然不是認知的問題,可見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後來,經過有規律的算術演練,算數困難克服了,目前數學成績不錯,困難算是解除了。然而,精細動作發育遲緩,根據職能師的說法,就長期來看,大概無法改善書寫速度。
經過職能師的診斷,諼諼學習困難來自於工作記憶缺陷和精細動作障礙,所幸,不是某方面的認知能力低落,而是,工作記憶缺陷和精細動作障礙影響到學習,處理速度慢、效率低、容易混淆不清、時好時壞、成績忽高忽低。面對這樣的狀況,身為家長第一個會問的即是:這個算學障嗎?
德國與英語系國家不同,中小學中並不實行「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而是讓特教生進入特殊學校,一般德國小學中並沒有設立特教老師,也沒有安排額外的補救介入課程(台灣所謂的資源班)。小學之後,針對資優與專注力缺陷,設有專門學校。因此,小學中沒有專人來處理你家特殊麻煩的問題,一般家庭只能尋求有健保給付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三種治療途徑,其他的治療途徑要自費,像是整骨治療(Osteopathy)。至於讀寫算的課業問題,只有程度嚴重達標的,兒童福利局才會請專人輔導。所以我才說,麻煩的往往是這種妾身不明的學習困難。
雖然ADD不必然導致惡性的學障,嚴重影響到學習,像是讀寫障礙(dyslexia),然而ADD要面臨的問題卻是,因為專注力差、記憶力不佳、書寫困難、缺乏組織能力、欠缺優先順序時間感等等,而導致課業上低成就,長期的成績低劣會直接損害到孩子的自我價值、降低學習動力,在心理層面上的影響不容忽視。孩子最小的姑姑就是因為長期低成就,履次輟學,現在診斷是患有憂鬱症。
就學習動機來看,ADD兒有一個很奇特的行為模式,與我們所熟知的ADHD迅速轉移注意目標相左,ADD兒總是心不在焉,啟動機制異常緩慢,大腦神經處理訊息的速度特別慢,做事情老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知何時要開始。媽媽用盡各種方法,無論是獎勵懲罰、威脅利誘、碼表計時、高分貝怒吼都無法改善這種行徑。正如ADHD研究界執牛耳的Barkley所描述的,ADD是一種緩慢的認知風格(sluggish cognitive tempo),不要懷疑,ADD兒的大腦神經線就是特別長,迴路跑得特別慢。ADD兒做功課時典型狀況是,啟動慢、寫字慢、記憶慢、執行慢,沒有緊迫盯人,孩子的牛步不會向前移動。
如何幫助ADD兒童克服學習困難?我認為,重點不是在於孩子在作業本上寫下了什麼?寫得多工整、多漂亮,這不是重點,寫得不好、不對,不打緊,重要的是,孩子在學習時大腦記住吸收了多少?ADD兒最大的敵人是「忘記」,因此,要克服學習困難,首要從記憶力著手,ADD兒不是記不住,而是需要運用一些技巧來幫助記憶,因此我們先要瞭解ADD大腦記憶的模式,再從中找出適合ADD的學習方式,找到有效率的學習技巧,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
關於如何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技巧?這個部分,我會陸陸續續與大家分享,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