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學齡期的中文教育


Moria Flaig
25. August 2016

雪梨住家的晚霞


諼諼三語的造成不是媽媽刻意教育出來的,而是家庭環境所造成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父母要做的事情不多,只需要「各說各話」,為自己的母語把關,英語讓美國人去教,就行了。

然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維持這三語能夠均衡發展,漸感困難,我深刻地體會到,三語教育不是父母能說、孩子能聽,就能夠辦到的。

首先會面臨的挑戰即是,孩子入學了,耳朵所聽、眼睛所視、口中所言,都是學校所使用的語言(英語)。再加上,書的魅力,不需要聽、不需要說、不需要環境、不需要互動,孩子只要靜靜地一個人窩在角落,就是另一個新天地。孩子喜歡說英語,你還能禁止他說英語,規定在你面前只說中文,但是孩子喜歡讀書的話,你能禁止他讀嗎?

我在部落格曾經多次提到,三語教育能不能進行順利?經年累月地持續下去,關鍵在於閱讀。我們不只是要看嬰兒期的牙牙學語、還要考慮到幼兒期的進入大環境、學齡期的讀寫訓練、青少年時期的思考表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而三語是否一直能夠陪伴著到孩子成年?三語的聽、說、讀、寫是否皆能夠達到母語程度?每一時刻都是關鍵。要到等到孩子成年後,父母才能夠鬆了一口氣啊!這是一條多麼遙遠的路,需要有持久不懈的毅力。

尤其是中文的讀寫,異常困難,就算諼諼「順利地」渡過嬰兒期,即使上了幼稚園,也沒被「汙染」到多少。目前到了學齡期,遇到讀寫教育,媽媽可嚐儘了苦頭。老實說,這一年多來,我心中老是想放棄,因為中文實在是太難教了,諼諼有識字的困難,問題的癥結在哪裡?老是找不到對策。英文和德文都不是我的母語,也不算擅長,媽媽都能夠自己在家教了,諼諼也學得很快,為什麼中文會這麼難教呢?

我曾經讀過一篇研究雪梨地區母語教育(在澳洲稱為community language)的比較,作者拿與漢語相關的日語與韓語來比較,在雪梨日語與韓語的教育成果皆遠遠地勝過中文,然而中文的移民遠遠多於這兩個語種,我所知道的日語學校每週也只上課三小時,與中文學校的六小時相比,中文學校比人家多了一倍,怎麼效果會比較差呢?為什麼會這樣?

我想,絕對不會是缺乏語言環境(輸入不夠),正如大家所知,日語與韓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拼音文字。然而中文卻非如此,若非習得三千字,是不俱有任何的基本閱讀能力,就以兒童來說,至少也要習得兩千五百字以上,才能夠閱讀童書。可見,中文教育的困難在於:國字難學。

再者,根據我的經驗,中文閱讀不是解決了認字量,就算解決了問題。在國外如何得到充裕的中文書源,讓孩子時時身處於群書之中,這是另一項挑戰。不容輕忽的是,中文是一個「語」與「文」極度二分的一種語言,也就是口語的習慣,較少在書中出現,書本行文的習慣,則較少在口語中出現。所以中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唯有靠著大量的閱讀,光靠聽與說是不會進步的,只有識字量,沒有閱讀經驗,這樣的中文程度是沒有辦法進行閱讀。

我們已經歷經了一年的週六中文學校,知道以中文學校的進度和訓練,能維持個充足的聽與說的環境就已經不錯了,我不敢奢望孩子將來能夠閱讀,大家要注意,識字不代表會閱讀哦!更何況中文還有一項比讀更難的:寫。

為了讓孩子將來不會變成文盲,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家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自學教育,唯有在家自學,孩子才有足夠的時間學習中文,才能夠讓三語的讀寫真正地達到母語水平。老實說,這個目標我還不敢奢望呢!眼前,諼諼只要學會粗淺的閱讀,能讀本繪本來讓媽媽聽聽,媽媽就很欣慰了。

光是這小小的目標,就非常地難達到。先別提超難的寫,光是認字一項,孩子能夠認出幾個字,就已經謝天謝地了,更別提能夠讀完一本書。識字量不夠,基本上不俱有任何閱讀能力。再來,中文無法從字中得出發音,因此,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技巧,卻不能繼續從閱讀中自學新的字彙。

學習音標的確能夠移除這個障礙。但有了音標,孩子就依賴音標,不願認字了。諼諼即是如此,利用漢語拼音學了一年的中文,到頭來還是個字盲,因為有拼音,字形不必認,課文都讀得出來。

為了要避免音標的缺失,又要讓孩子也有自主閱讀、自主學習的能力,理想的做法是,等到孩子完成了低年級的課程之後,也就是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再教導音標,比較適合。

一般學童是在中年級以後開始進行初級的閱讀,這時候學童應該有能力閱讀簡短的故事書了,這時候再教導音標以輔助閱讀,讓孩子能夠藉著音標,進行獨立閱讀。這時候孩子的識字量夠了,不會過度依賴音標,又能夠利用音標自行認識新的字彙,這樣一來,就能夠加速孩子的識字和閱讀速度了。

再者,有些小孩子的手指的肌肉發育得很慢,諼諼的精細動作發育比別人晚,五歲以後才開始畫畫。基本上,五歲這一年,他的指頭還在發育之中,現在六歲了,要求他開始「描」國字,雖然只是照線條「描」而已,但對他而言,還是很困難。

我最近讀了香港大學的一項研究計劃,稱之為「高效識字法」。與傳統的習寫法的不同,他們大量地增加「認讀字」這個項目的學習。而「習寫字」也只是讓學童練練字,主旨在於認識中國字的構造與部件,不會要求學童要達到自主書寫的能力。以我這兩、三個星期來的觀察,這種方法的確能夠加速孩子認字的速度。

研究者建議,在教學時,練習國字不要聽寫、默寫,也不要考寫國字,小學第一年與第二年的學習重點應該放在識字的訓練,而非訓練寫字的能力。運用這種教學法,可以提早學童的閱讀年齡、加速學習中文閱讀的速度。

基本上,這也是我家目前採取的教法,我讓孩子多讀、多認字,我擬定三個版本的課本統統使用,目的就是讓孩子多讀、多識字。剛開始時,不管他字記得牢還是記不牢,我的原則就是多讀、多看,繼續讓他讀下去,同樣的字,一定會在以後的課文之中反覆地出現,眼前記不住,以後再遇到的時候,說不定就記得住了,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夠識字。

至於練字嘛!目前將目標設定在認識部件和筆順,先描線條,我不敢奢望,孩子將來能夠有自主書寫的能力。先掌握住幾個常見的、筆畫少的字,等孩子的運筆能力得到改善以後,再加強寫字的練習。目前能把筆順弄清楚,就已經不錯了。



永矢弗諼
moriajoel.blogspot.com.au

三語混血兒
http://blog.sina.com.cn/trilingual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