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國際化的五歲小孩



雪梨歌劇院



國際化的五歲小孩

諼諼今年滿五歲,居住過四大洲,四個國家,去過六個國家,加上轉機的三個國家:中國,荷蘭和阿布達比,勉強算是去過九個國家,能夠流利地使用中文英文德文三種語言,能閱讀一點法文和說幾句日語,能夠流利地閱讀德文和英文,中文目前還是處於文盲狀態,只識得幾個大字。

這些種種因素加起來,他應該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小孩,他的家庭也蠻國際化的,外子的弟弟娶的是日本太太,諼諼有兩個說日文的堂弟堂妹。但我並不認為他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小孩,其實他只不過是一個跟著父母逐水草而居,很普通的混血兒,頂多只能說是多元文化之下的產物。

國際化全球化完全影響不到他的生活世界,我們很少利用網路資源來教育孩子,他偏重閱讀能捧在手中能翻閱能觸摸的紙本,我們也很少和遠方的家人視頻,也不看影片,更別說大量地向國外訂購童書教材,我們所使用的英文童書不是向圖書館借的,就是在二手書店買來的,都很便宜。我想他唯一可以稱得上跟國際接軌的地方,大概是他爸爸的職業很國際化,讓我們一家人搬了四大洲。

國際化的生活,反而因為我們長年累月客居在異鄉,而受到種種限制,一般同齡小孩所知道的,所喜歡的事物,常常參與的活動,他大多莫宰羊。無論搬去哪裡,我們家沒有電視,沒有電台,有時候網路使用也很受限制,根本不知道國際間發生了什麼新聞,完全與世隔絕。與同年齡的孩子相較,他更沈迷於來自於他的背景的一些元素,城堡和騎士,日本武士和中國的兵馬俑。他人的興趣和玩意完全影響不到他,我想,他會喜歡這些東西,並不一定源自於文化認同,主要是來自我們大人的引導,是我們帶他去看城堡,帶他去看恐龍的。

但我還是認為,文化歷史的元素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因為他並沒有像同齡的小男孩喜歡蜘蛛俠或是蝙蝠俠,而是喜歡騎士那身閃閃發光的鐵甲,如果他不是出生在德國,父親來自德國,他可能就沒有機會去看古堡了。

其實國際化完全違反了我們的教養理念,我們不喜歡國際化,而且反對國際化,國際化雖是拉近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但我們不喜歡國際化那種把各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同質化,窄化的過程:把所有的食物都變成漢堡三明治了,把古堡變成了迪士尼,世界上就失去了多少美味可口的佳餚,就會失去很多值得認識的歷史古蹟。

我們的教養理念卻是希望,孩子能夠深度地認識他父母雙方各自的歷史文化語言社會,再者就是認識客居的國家,最後才是國際。孩子的生活世界,與建構起這個生活世界的背景和素材應該不是國際性的,不是應該只有漢堡三明治,不應該只有迪士尼的城堡,他首先應該是認識地域性的事物,無論是黑森林蛋糕,還是霍亨索倫城堡,是三杯雞,還是淡水紅毛城,我們強調珍惜俱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就像他的德文俱有非常濃烈的史瓦本腔,中文很台灣國語,熱食吃的是中式口味,冷食吃的卻是難吃的優格與燕麥片,很顯然地,他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口音,同時也繼承了雙方父母的口味,對於美式漢堡和薯條也很熱愛,對於難以下嚥的美式披薩也吃得津津有味。

但我不希望,他只願意成為國際人,卻不願意成為德國人或是台灣人,我深信,認同起源於語言,卻根植於歷史,若是孩子對於歐洲史或是中國史完全沒有認知,或是對於德文和中文的掌握有困難,那我的孩子將來可能會被迫成為國際人了,既不能成為德國人,更無法成為台灣人。

所以我們一直很注重他的語言和歷史教育,自從他開始閱讀,我們就早早地展開了他的歷史教育。而我們的不強調國際化,或是移民主義之下的多元文化,也就是失根性的多元文化,我們希望給孩子的是扎根性的多元文化,我們自己母國的教育,我不是說台灣的考試教育,而是有歷史附著住的文化教育。

再者,教養風格,也會隨著國情不同,風格也不同。如何把這四邊的教養方式拿捏好,基本上,到目前為止我還未面臨到重大的衝突與挑戰。

我本身還蠻認同德式教育的,德國人強調耐心等候孩子的成熟度,並把握孩子的成熟度,什麼時間點,應該讓孩子做什麼事,父母要去把握。德國人相信,只有夠成熟的孩子才能輕鬆地完成他所要學習的任務,所以他們不強調知識性的早教,而是讓孩子從生活環境中去學習。他們深信,孩子三歲前不需要戒尿布,六歲前不需要學習讀寫算數,二十歲以後再上大學,對於美國人迷信十幾歲上大學,深不以為然,只有等到孩子夠成熟了,將來的路才能走得更遠。

大家都知道美式教育的神奇之處,就是強調創造性,和德式強調紮實的基礎與技藝的訓練不同,美國的小孩隨意在圖紙上畫幾筆也會被稱讚成很有創意。比起美國人的強調創意,德國人更強調獨立思考能力,學校以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考試也以討論式的口試進行,從來不會考是非選擇填充問答,德國在教育上非常強調培養小孩獨立研究的能力,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美國人則更強調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在學校活動上也安排很多群體性的活動,同時也更強調群體中鶴立雞群的個人,美國人崇拜英雄,崇拜偶像,和德國人重視整體性,重視基本建設,基本設施,美國輸出偶像,德國輸出工程師,這無不與他們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而台式教育的理念則是,越早越好,贏在起跑點,輸人不輸陣的文化,完全不問小孩個體差異,只要孩子跟得上就好了。孩子的教育的確要很早就開始,對於這一點我還蠻認同的,我也讓孩子很早就認字閱讀,我寫了一篇文章:「閱讀從零歲開始」。我深信,閱讀是自主性學習的第一步,無法獨立閱讀,就無法獨立學習,最終還是要靠大人傳授,所以我們最好儘早讓孩子開始閱讀,提早閱讀意味著,孩子能夠儘早地進入自主性學習的階段。

至於澳洲的教育方式,略有聽聞的是,澳洲小學實行無教科書式教育,完全符合我的理念,我們天天在實踐當中,但是我們卻不認為孩子自己讀會比老師教來得還差,跟父母討論會比跟同學討論還來得不好。澳洲小學沒有課本,也是有考試的,小學畢業,想要進入精英中學得考試,進大學也要考,這導致很多學生被迫參加補習,在德國完全沒有補習學校,而澳洲補習學校卻一大堆,這也造成製式教育。沒有教科書的教育,乍聽之下理想崇高,那是不是真正的適性教育呢?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至於我自己如何教養我們家那個「國際化」的小孩呢?基本上,比起美式教育,我們更強調孩子的個性,興趣和特質,我們是很孤僻的一家人,不會像美國人把所有的兒童用品玩具和書籍全部迪士尼化了,我儘量不購買有迪士尼圖案的東西給孩子,這一點我們很德式。小孩子最好不要趕流行,兒童文化全變成而迪士尼文化,徹底臣服在消費文化之下,是多麼慘不忍睹的一件事情,所以儘量離國際化遠一點。諼諼完全不玩迪士尼或是蜘蛛俠,他玩道地的德國玩具,莫比人(Play Mobil)和丹麥玩具樂高。

但我也像美國一般家庭,儘量尊重小孩所創造的作品,尊重他的個性,不會像台灣的學校硬要一群小孩排排隊比較,我儘量鼓勵誇獎他,拼字拼不對,我也不會要求他改正,更不會要求他要按照我寫的去寫,我儘量讓他自己摸索學習,自己去拼,儘量不去干涉,因為大人的干涉有可能會讓小孩失去自信心,而造成對於寫字沒有興趣。

遇到小孩不乖,這一點,我卻很台式,要責罵懲罰,打屁股。我罵人是很兇的,幸好小孩不乖到要用棍子解決的情況,很少出現,一切都還在我的忍耐的限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