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德式偏食症





德式偏食症

養一個有德國血統的小孩,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養到一個挑嘴挑食的小孩,什麼都挑,上超級市場採購時不知道買什麼才好。德國人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如果要把它說成一種偏執的生活習慣也好,要把它說成是他們的民族性也行,就是大多數人都患了極度的偏食症,很多人只吃兩三種食物,能吃三種的算還好,至少還有另外兩種可以選擇。


我所認識的德國人裏面,每個人都有一套看似繁複飲食哲學,而且還能夠羅列出一串有憑有據的研究數據:有不吃魚的、不吃紅肉的、不吃豬肉的、不吃家禽的、不吃奶製品的、不吃基因轉化的、只吃有機食物的、素食主義、低碳水化合物、低筋飲食法(non-gluten)、生食主義等等,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素食主義還有分吃魚不吃肉,還有所謂的蛋奶素,也就是不吃動物性蛋白質。蛋奶素的也分,不吃蛋和奶製品,但吃益生菌類奶製品。此外,最磨人的是不吃含有Histamin的,也就是只吃新鮮食物,不吃隔夜菜,不吃醃肉、醃菜、起司、麵包、麵條、調味醬等等加工過的食品。種類繁多,令人不勝其擾。尊重德國人古怪的飲食哲學,就像是在台灣尊重出家人吃齋念佛修道一樣,不能破了人家的戒。請人家吃飯之前,要先弄清楚對方的飲食禁忌。


孩子的爸就是屬於那種熱衷於吃魚的素食主義者,並且進行低筋、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不加糖,不加鹽,只吃低筋穀物,也就是主食只吃米飯和根莖類,或是用米和根莖類澱粉所烤成的難吃的麵包,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苦毒自己。在我看來,他們那些理論其實只是包裝自己的障眼法,真正的目的是為自己的偏食找藉口。


基本上,德國傳統的飲食習慣中,最令人吃不消的是,莫過於偏重碳水化合物的單一飲食習慣:從麵包、披薩、各式各樣的義大利麵、各式各樣的馬鈴薯、魅力十足的甜食糕點,無一不是碳水化合物。而德式偏食症也就在於,沒有了碳水化合物,就沒有了食物,就無法吃飯了。我有一個朋友,每次請她來家吃飯,因為她很挑食,每次必帶條麵包來,生怕沒有東西可以吃。


無論我們搬去哪個國家,找到一家合意的麵包店算是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因為德國人沒有麵包就沒得吃了。而德國人對於麵包的定義相當地嚴格,比如說,台灣和日本的甜麵包,基本上只能算是甜點,無法拿來當正餐,他們說得也沒錯,我們本來都是把麵包當點心吃啊!我們的主食是米食。而美式麵包只能算是吐司,頂多只能算是早餐,也是不能拿來當正餐吃的麵包。而法式白麵包,只能拿來當佐餐的配料,配起司,沙拉,或是佐湯,甚至配紅酒,也不能拿來當主食吃。德國人對於麵包極度地挑剔,吃的麵包一定要吃厚厚結實的全麥麵包,而他們的日常飲食也是極端的精簡和高效率:一片麵包加片起司和番茄,就解決了一餐。所謂全麥,是可以嚼到整顆麥粒的全麥,而非全麥粉,他們強調高纖粗食,並且有麥粉的碳水化合物、起司的蛋白質、奶油的油脂、番茄的維生素、全麥的纖維質和礦物質,所以我說是高效率。對於台灣一般過於精緻的西點麵包,則視為純碳水化合物,屬於甜點,沒有營養價值。

孩子的爸有一種很糟糕的飲食習慣,像是個青春期少女,喜歡節食不吃,一旦餓壞了,就猛吃麵包和巧克力,即使麵包很難吃,一次還是可以啃上一整條,巧克力還可以當果醬夾麵包。在美國時,他這種偏食症犯得尤其厲害,在台灣還買得到德式麵包,在美國卻完全買不到,他不喜歡吃軟趴趴的吐司,但是在美國沒得選,忍耐極限一過,就猛啃吐司。


這次回德國,他買了一本介紹健康飲食的書,現在要反其道而行,不再吃麵包了,現行:低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外加吃魚的素食主義,只攝取米飯和根莖類碳水化合物,我鬆了一口氣,吃米總是比吃麵包來得容易料理,因為我還不知道在澳洲買得到德國麵包嗎?麵包早點戒掉早點好。但我似乎高興得太早,我們搬來澳洲之後,比起往常,我們的三餐更是各吃各的。無論他奉行什麼主義,反正我們吃不到一塊兒。也好!這樣就不用煮三餐給他吃,只煮給自己和寶寶吃就好了,省事多了。


他們全家人都像他這樣患了嚴重的偏食症,還有只吃麵包和豬排的,完全不吃蔬菜水果的,也有只吃有機食品的,也有完全不吃米飯的,也有完全不吃魚的,也有不吃肉吃素的,五花八門,不勝其擾,請問他們全家在一起吃頓飯,要吃什麼?他們是冰箱家庭,很少全家在一起吃頓飯,想吃什麼就從冰箱裏面拿出食物自己處理,這跟我們台灣人重視全家人一起圍在餐桌上一起吃飯,完全背道而馳。太可怕了,偏食症會遺傳!


我可不信什麼素食主義、低碳水化合物、低筋飲食法,物極必反,吃頓飯綁手綁腳的,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通常我和寶寶正常吃,為了確保孩子沒有得到偏食症,就算有偏食症的基因,最少也要隱性的,除了糖果之外,我讓孩子什麼都嘗試,他幾乎什麼都吃,除了紅蘿蔔之外,他很喜歡吃蔬菜水果,酷愛吃真菌類,連帶苦味的綠色蔬菜都愛吃,愛吃超酸的純優格、Buttermilk、奇異果、葡萄柚、番茄、酸黃瓜,果然是德國血統,面對這些酸食我就完全沒有辦法。雖然我們飲食上沒有禁忌,但我儘量減少肉類的攝取,以魚取代肉,我們一、兩個星期才吃一次肉。此外,我也儘量減低碳水化合物,避開餅乾、蛋糕、糖果、冰淇淋,以水果、希臘式優格、燕麥片來代替甜點,連他喜歡吃的鬆餅也是久久才吃一回,並且偶爾烤一次蛋糕和司康。

整體說來,其實我和寶寶的飲食習慣也是不出於素食主義、低碳水化合物、低筋飲食法的框架,不同的是,我不像德國一樣凡事都要做得淋漓盡致,沒錯!我流著台灣人的血,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再加上,台灣人的飲食文化本來就是低筋、低碳水化合物了,多吃魚少吃肉了,其實都是在這個框架裏,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差只差我們沒有像德國人有一套硬邦邦的飲食哲學來綁住自己,更不需要用這些艱澀難懂的詞彙來捍衛自己的偏食症,健康飲食根源於生活文化之中,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是這樣吃喝,渾然天成,不需要集訓,不需要科學佐證,我想,一切要深根於生活文化,這是德國人所欠缺的思考模式。


整治偏食基因的結果,諼諼的飲食喜好大致上還讓人放心,但他有一個奇怪的習慣,就是只喜歡吃媽媽煮的菜,果然是身上留著德國人固執不知變通的血液。這也難怪,每天跟我一起吃飯,只接受我的口味,這種現象很正常。但是困難的地方是,我的口味,不中不西,既中又西,一到別人家吃飯時就麻煩了,孩子往往什麼都不吃,因為很少媽媽像我這樣料理孩子三餐的。

我的料理方式很容易受到當地風味的影響。在美國時,孩子最喜歡吃Chilie和Tacco,或是豆子炖雞腿,都是俱有美南風味的墨西哥菜。在雪梨卻喜歡吃壽司,也喜歡吃英式魚排薯條(fish & chips)、司康和shortbread。有時我也煮紅豆湯、魚羹、麻油雞、三杯雞,油飯、炒青菜、炒米粉等等台式料理。

基本上,只要是我煮的,就算以前完全沒吃過,孩子都還是願意吃,就算孩子不願意吃,我還是會要求他嚐嚐看,往往嚐了之後就願意吃了。我想,德國人的偏食症大概來自於:單一飲食習慣,以麵包為主食,傳統上,德國人只有午餐是吃熱食。現代家庭,有哪個媽媽午餐時間在家等候孩子回家吃飯呢?所以孩子還是只是帶著麵包在學校草草果腹而已。久而久之,演變成一種過度依賴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文化。


我說過,在德國有些東西和立意原本是很好的,像全麥麵包,很有營養價值,但一旦由德國人實行起來,通則化了,無法變通時,就變成了幾近神經質的偏食症。物極必反,老子道德經的道理,在德國哲學中,從未被思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