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自學要有熱情來支持


Moria Flaig
21. Oktober 2016

諼諼喜歡看石頭和骨頭


自學要有熱情來支持

網友在教育現場中,輔導了幾個離開了體制教育、在家自學卻不知所措的案例,這些學生一離開學校之後,就不知道該如何規劃學習生活。首先,他們不知道如何安排時間,不是沈迷於打電動,要不就是打電話跟朋友聊天,這種情況導致,非得要媽媽施加壓力來干預才行,於是弄得親子關係緊張,最後去找專家來輔導。

輔導的結果,孩子們都說,他們根本不會「自學」,又不想回到體制學校內,因為自學實在是太自由了,他們不想回去後被綁住。這些孩子大多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我不由得在網友的部落格上留言:十幾歲才開始自學是不是太晚了?但這幾天我卻在想,關鍵點真的在於年齡嗎?

或許,年齡不是阻礙自學的因素,年齡大有年齡大的好處,理解力成熟,可以自學數學和外文,而年紀小的小孩卻沒有這種能力。

我想,癥結點不在於年齡,而是在於,這些孩子根本不知道他們想學什麼,除了延續過去在學校的課程、內容與學習模式之外,他們並不知道他們自己是否有所追求,也不知道自己追求什麼,於是求學就變得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就彷彿一艘沒有螺旋槳的船,無法向前行,於是只能隨波逐流。

我深信,自主學習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諼諼事先並沒有學過如何自學,但他的確每天都在自學啊!昨天晚上,他還跟爸爸討論quack(比原子的組合部件:中字、質子、電子還要小的物質),不由得讓我的眼睛亮了起來,問他怎麼知道這個字,還是那句老話,書上看到的。

小貝比都是自己奮力站起來的、自己學會走路的。這種自己學會走路、自己學會吃飯、自己學會說話的能力,人類天生就有,也有這樣的學習欲望,並不需要大人教導。同樣地,小孩子應該與生俱來就擁有這樣的學習潛能,也有這樣的學習渴望。但是,孩子越大之後,卻逐漸在群體中喪失了這種能力,變得不願主動求知了。

我想,這些小孩子不知道如何自學,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體制不是按照孩子的興趣與意願去設計的,而是以強大的壓力與脅迫來驅動孩子去學習,學習遂變成一種折磨、痛苦的經歷,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被動、不喜歡學習了。

以諼諼學習中文的歷程,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媽媽的強制之下,這種學習模式非但壓抑了孩子的創造力,還讓孩子產生強大的排斥感。我必須想辦法改善才行,於是想到自己向來慣用的手法:「興趣引導法」,以孩子的興趣來引導學習。

孩子最近研究的主題剛好是太空,於是我調整了中文課的方式,讓他動手作美勞,讓他自己製作繪本、畫出自己喜歡的主題,然後將國字貼在圖畫上,媽媽只需要利用孩子所學過的字,外加兩三個生字,這樣就成了。這樣剪剪貼貼不是又費時、又費力,效果會好嗎?

這樣進行了兩三次的太空漢字美勞課後,今天卻有驚人的成果,諼諼自己在白板上自己寫出: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他從來沒能自己寫出任何的字,今天卻一鳴驚人、令人刮目相看。這證實了,興趣能夠推動學習、幫助克服困難。

可見,自學不是把學習的地點改成在家看書,這麼簡單而已。自學需要有主題、有動力、有熱情在後面推動,不是買好了幾堆書本堆在書桌上高高的,要孩子按表操課,就成了。一個對知識沒有好奇、沒有渴望、沒有追求、沒有疑問、沒有解答欲望的人,就像一個沒有熱忱的科學家每天上實驗室,能發現什麼呢?浪費時間罷了!

以諼諼的情況來說,他的閱讀量很大、範圍也很廣:漫畫、繪本、少年小說、歷史、科普統統喜歡讀。但我借書不是隨便借的,都會圍繞著特定的主題來找書。最近最常借閱的書,除了「老鼠記者」、「Big Nate」、「偵探狗」之外,科普類的書則是全力集中在太空與機器人,相關性的主題則是科學實驗和發明等等。

有興趣還不夠,還要有研究的材料,書籍是最好的媒介。如果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可以全家上博物館找尋靈感和方向,讀者們!不妨試試看!